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边唐-第19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是喜欢你小子不错,最后还不是上的我的床?”岑参笑道。

“那是你用了钱!”杜环撇了撇嘴,一脸的鄙夷。

“人家想白给,你自己不要。我花了钱,亦是你情我愿的……”

“我呸!老牛吃嫩草,好不害臊!”

马璘见两人斗起了嘴,心中亦是好笑。几年过去,两人脸上都有了些高原红,说话风格却是与以往大为不同。连岑夫子这样的家伙,居然也变得这么不要脸了?

“夫子,说说是怎么回事,你怎么变得这么不要脸了?什么作坊里的羌族小娘子,是怎么回事?”马璘制止了二人的斗嘴,笑着问道。

马璘说话这般直接,岑参亦是老脸一红,嘿嘿一笑道:“将军,是这么回事,城内作坊里找的女娘都是出挑的,妇人居多,不过也有些小姑娘,这一两年也慢慢长成了一些。最好的自然是给将军留着,等着你上来时看看是否入眼,其他的那些,不少人便是相中了杜环这小子。以她们的身份,自然不可能指望他娶人家,人家其实也不图这个,自己送上门来,这小子偏偏还要矫情!”

“然后呢?”马璘问道。

岑参嘿嘿一笑:“除了这小子之外,最受欢迎的自然是我了。这小子称我为老牛,其实我哪有那么老?那些小丫头都是最好上手的,少的一缗钱,多的两缗钱,实在是算不得什么……”

“……”马璘嘴角一阵抽搐,“夫子,你太抠门了吧。要了人家身子,一两缗钱就打发了?你也不差钱现在,这般做未免太过了些。”

杜环连连点头:“正是!你这老牛忒也黑心!”

“将军,话不是这么说的。”岑参笑道,“我是有钱,可也不能随意给她们。现在我就是为这种事情立个标杆,这个标杆立得高了,别的兄弟们会有意见的。其实兄弟们钻人家小姑娘帐篷的事情向来不少,一般也就赔偿这个价格,标杆是我定的,羌人都能接受。定的太高了,其他兄弟们闹出了事可能就赔不起了。”

“现在还有用强这种事么?”马璘听了,不由得皱起了眉头。

杜环和岑参对视一眼,杜环点了点头道:“这是时常发生之事。——将军当初在时,便有过这等事,都是赔钱了事。将军走时,也没说禁止这等事情,所以就……不过其实是没什么的,附近有些羌人家里有女儿成年了,便会送到城外部落里,单独搭一间帐篷,就是为了等咱们的兄弟赔钱。”

马璘点了点头,苦笑了一声。

一两缗钱其实算不得什么,不过由于高原上缺乏货币,结果造成了大唐铜钱的购买力畸高,对于羌人而言便是一大笔钱。所以才会有杜环说的这种事情发生,实际上可以说是一种交换,羌人并没有什么贞节观念,甚至会用妻女待客,如今能用女儿的第一次换取一大笔钱,对他们而言倒是一件好事。

任何东西都是物以稀为贵,对于羌人而言,稀缺的铜币便是如此。这等事情若是放在中原地带,绝对是不可能发生的。

“将军放心,最出挑的都收在了将军府中,想着总有一天将军会上来,现在养下了十几个。都是将军最喜欢的类型,我和杜环都把过关,将军肯定会喜欢。”岑参笑道。

“堂堂岑夫子,难道想要做拉皮条的么?这般行事,把某家当什么人了?”马璘拧起了眉头道。

这话说得有些重,岑参却不着恼,笑道:“将军说的是——将军回到将军府,自然就看到了,我和杜环的眼光都是不差的。”

见杜环也是点头,马璘心里苦笑。毕竟当初浮浪之名人人皆知,也无怪这两位心腹幕僚会如此了。如今心境已经发生变化,自然不至于似以前那般。不过这其中的变化,岑参和杜环二人自然是不可能明白的了。

看了杜环一眼,马璘道:“那些女子看上了你,你却拒绝了——还是因为那个女人么?”

刚才还颇为兴奋的杜环神色瞬间有些黯然,看了马璘一眼便低了头:“将军……她如今如何了?”

杜环倒不是不近女色,只是偏爱珠圆玉润的美妇,羌人女子自然没有这种。他是和韩国夫人有过一两次露水姻缘,乃至念念不忘,这个在安西军高层中可以说是公开的秘密了。不过韩国夫人水性杨花,长安城内曾被韩国夫人拉上马车的年轻子弟不知有多少,杜环不过是其中一个罢了。这小子也算是痴情种子,不过也难怪,韩国夫人乃是杨妃大姐,杨家的人长得都是祸水级别的人物,杜环被韩国夫人迷倒,倒也不算奇怪。

看这小子的样子,倒是一个痴情种子。

“杨国忠死了,杨妃也自杀了,不过韩国夫人近况倒还不错。”马璘道,“新君即位,最近已经立李豫为太子,太子妃崔氏正是韩国夫人之女,她如今母以女贵,地位还是有的,只是毕竟杨家算是倒了,听说也不再那么招摇了。”

第四百四十二章羌塘局势

马璘所说的,乃是来这里前收到的长安方面的消息。

李豫被立为太子,自然依旧是是张巡矫诏的结果,不过他也参与了意见,这是兰州会之时就定下来的事情,张巡最近才做了公布。

女儿崔氏成了太子妃,韩国夫人自然不会再像以前一样,驾着马车在长安城内招摇,遇到喜欢的年轻子弟就拉到马车上了。不过因为女儿的缘故,杨家树倒猢狲散,风波却暂时波及不到她的身上。

当然了,确定李豫为太子,却和韩国夫人没有关系,而是另外一回事了。

“那便好,那便好。”杜环低声道,明显松了一口气。

韩国夫人在杨家诸位国夫人中乃是大姐,怎么算也有四十出头了,于杜环自然不是良配,杜环不过是曾被她带入马车的众多长安子弟之一而已。就算是如今杨家倒了,她也看不上杜环一个小小的县伯,何况她还是太子的岳母。这不过是一段孽缘,两人之间根本就是不可能的。

不过这等事情,原本就是没法说的。痴于情者,天下多的是,这等人也是没法去劝的。马璘身为主将,也懒得跟杜环说这些,这小子也不是为了韩国夫人守身如玉,不过是因为这个妇人而变得品味独特,只喜欢长得珠圆玉润的女子罢了,倒也没有劝的必要。

随意说了一句杜环该娶正妻了,杜环推脱过去之后马璘便不再继续这个话题,开始问及羌塘之上如今的局势。

“自论弓仁攻占逻些后,局势就变得平静了许多。那些羌人部落虽说名义上是相互寻仇。实际上也都有着占据逻些城的打算。毕竟羌塘苦寒之地。逻些河谷对他们而言实在是太难得了,而现在逻些城被论弓仁占据,他们没有和论弓仁对阵的勇气——毕竟他是禄东赞的后人,在羌塘上威望还是有的——没有了一统逻些河谷的可能,中间又被论弓仁带的陇右军隔着,大的争斗便逐渐的越来越少。”

“不过羌人这几年死的的确已经够多了,人口已经下降了一半,吐蕃人相互争斗并没有屠杀妇孺的传统。死掉的这一半大多都是男人,所以其实羌人实力的损耗,其实已经远超一半。之前的争斗中,有些部落已经让女人上了战场……”

“将军说可以称为女国,倒是不错。以往象雄一带曾被称为女国,其实不过是以讹传讹罢了,这几年的混战之中象雄境内由于咱们在这里驻扎,加上比逻些河谷高了太多,并没有部落仰攻上来,除了李贡布打到江南赞普陵墓那一战之外。象雄人也没有参与别的战事,所以象雄男丁损失是最小的。而其他参与这场混战的部落。个个都可以说是女国了……”

“原本自羌塘到陇右,甚至靠近蜀中的地方皆有羌人部落分部,皆是卷入此次混战之中,开始是按照原来的规矩三户一丁,后来都变成一户一丁了。吐蕃人原本就残户极多,现在羌人部落里可以说大部分都是残户了,其实已经打得差不多了,就算是论弓仁不占据逻些,那些部落大概也没多少力量继续打下去了。钱都被咱们和论弓仁抽血般的抽完了,族里的人都在饿肚子,逻些城打过来争过去,已经残破不堪,不像个样子了……”

“布达拉宫?那自然是没了,逻些城这几年易手了几十回,哪里还会有布达拉宫!……损失丁口肯定是接近一百五十万,现存的已经不到一百五十万,这一百五十万之中,孩子和老人能有四成,基本都是不能干活的,剩余的人中,成年女人能占到七成,男人就只有三成左右……”

“二十万男丁……将军觉得不可能就这么多,其实就只有这么多了,绝对不可能超过二十五万人……羌塘上的女人倒是吃苦耐劳的,没了男人倒也不是活不下去,她们平日里干活是比男人多的,男人们主要就是负责作战……不过大部分的牲畜都已经用来换军械了,咱们和论弓仁那边主要就是出售军械,粮食只肯搭配着卖一点儿……羌人的血已经快被大唐抽干了,这个冬天肯定会比较难过,到处都是在饿死人,其实前两个冬天也是一样的……能撑过去的,都是最强壮的,不过这些羌人部落其实已经没有什么出路了……”

“……论弓仁带了不到三万陇右兵,为什么就能攻下逻些城还不走,就是因为羌人已经没有力量了。这些年的相互厮杀,羌人可战之兵越来越少,三万陇右兵,已经是羌人不可撼动的力量了!想想几年前吐蕃全盛之时,当真是此一时彼一时……不过首功自然还是将军的,若不是将军杀了吐蕃赞普,也不会出现眼下之局面……现在就算是让羌人自生自灭,这个冬天也会有数以十万计的老弱死去,没了牲畜,咱们又不肯卖给粮食,论弓仁那边其实也一样……这个家伙的忠心,倒是不用怀疑的……”

“……就算是不再争斗,羌人也就这样了。饿死一些人,剩余的丁口大概还能有百万,成年男丁短时间内是不能增加了……象雄这边,的确是有不少人看着逻些河谷极为眼热,劝李贡布发兵夺取一些地盘,李贡布倒是一个人物,并没有来问咱们,直接就驳斥了。他其实是有野心的,不过他也知道本分,明白咱们驻军在这里的一个目的,就是看着他不要妄动。他知道咱们不容许再出现一个新的吐蕃,象雄在羌塘上已经是一家独大了,咱们肯定是不容他在羌塘上再扩张……可惜已经死了,那些部落首领里倒是又生起议论,也是旧事重提,有人也来找过我们两个,我们不同意,他们还挺不服气……都是一些不知道自己几斤几两的,这次多杰继位之时,肯定还会提起这事,将军也该有所准备才是……”

“…………”

马璘详细的问着问题,二人一一作答。对于羌塘之上眼下的局势,马璘也是得到了真正的了解。

一个被他一直忽略了的问题,逐渐在眼前变得明显起来。原本强大的吐蕃帝国,足以和大唐抗衡,而如今羌塘上所有的羌人部落加起来,成年男丁却只剩下二十来万!

二十来万,说起来其实已经是不少,然而相比吐蕃全盛时二三百万人口时男丁数量来说,实在是折损的太多了!

显然高原上这几年战事的激烈程度,远超过他的预料。如今的整个羌塘,除了象雄一地,都是女多男少,当真可以算是女儿国了。

这其实是一个可以预见到的事情,因为羌人向来都是男人作战,事情发展到连女人也得走上战场的时候,战事惨烈的程度已经是可想而知。

羌人作战,向来是极为勇猛,前队死光后队才上,吐蕃能和大唐在河源之地争夺百年,勇猛是最大的依仗。这些人对大唐时作战勇猛,内斗之时同样是如此。自吐蕃灭国已有数年,羌塘上的战火一直都没熄灭,各个部落都不断的从大唐得到支持,已经是打红了眼,自然是越打越大。

在临上高原之时,马璘还在为剩余羌人的数量而忧心,到了这个时候担忧却是一扫而空。羌人剩余男丁极少这件事情,杜环和岑参并没有禀报,不过这也不能怪他们,因为这是显而易见的事情,只是马璘自己没有想到而已。

二十多万男丁,七八十万妇人,四五十万老弱,剩余不多的牲畜,大唐在外围的封锁……经过这个寒冷的冬天之后,这些人不知道还能剩下多少。

这个年代的冬天,要比后世要长一些,之前由于年后需要处理西海城的事情,马璘原本希望寒冷的时间不要太长,如今却是希望这个冬天越长越好了。

没有食物,撑不下去的不光是老人和孩子,成年的男人和女人也撑不下去。羌塘苦寒,没有足够的食物,这里的人倒是能够承受苦难,然而饥饿却是谁也没法长久抵挡的。

对于马璘而言,这件本该想到的事情完全就是一个意外之喜了。而对于羌人而言,他们的苦难还远未结束。对于他们而言,争斗还在继续,毕竟血仇已经结下,所以各个部落都有人带着最后的财富赶着最后的牲畜来到受降城,从唐人这里购买军械和粮食。对于他们而言,最大的敌人依然是附近的部落,而不是这个冬天,战争还没有结束,所以他们还得为作战而准备。

所以羌人的相互消耗,依然会在较低的烈度上继续下去。即便是为了度过这个冬天,他们也得相互掠夺,没有别的选择。

而对于马璘而言,这样的局势正是他所希望看到的。

至于象雄人部落首领的想法,不过是个小问题。觊觎逻些河谷亦是人之常情,毕竟那里是羌塘上最肥美的一块土地,然而既然已经被大唐占据了,象雄人便不能打这种主意。

他们要扩张,只能是越过群山向南,五天竺之地有着大量肥美的土地,只是他们不知道而已。当然,这是唯一的选择,是不容许象雄人反对的。若是反对,那么下场就和争夺逻些河谷的那些羌人一样。

第四百四十三章大张旗鼓

普天之下莫非王土,这天下的土地都是大唐的,给你一点儿是给面子,不给你是正好。

李贡布是个聪明人,所以如今象雄成为了羌人中最强的势力,漫长的冬天还能让大部分族人吃饱穿暖,羌塘之上唯有象雄一族。如今李贡布已经死了,马璘只希望那些有着实权的象雄头人们也是足够的聪明,不至于给他带来麻烦。

最终将要做主的乃是小多杰,所以就算是有头人有野心,也算不得什么大事。只要不危及小多杰的王位,便可以容忍一二,若是有人胆敢觊觎王位,那就要展现雷霆手段了。

这些情况是最为重要的东西,既已了解了,马璘心里也有了底。

李贡布死后,各地的象雄头人们便纷纷赶来了,这里面包括外象雄的所有部落头人,他们是在马璘之前翻越群山经过白石滩来到这里的,准备迎接新的象雄王登上王位。整个象雄王国之中,有权有势的人都在这个冬天聚集在了这里。

尽快让小多杰正式登上王位,然后引导象雄人越过群山,去肥沃的印度河平原上扩张,这是马璘如今的计划。既然象雄头人们想作战,那就给他们作战的机会,不过作战的地方,却得自己来为他们划定。反正是要往五天竺之地扩张的,让这些象雄人去探探路也好,以羌人武士的勇猛,自高原之上如洪水般直冲而下,天竺人只怕很难挡住。

自打上次离开羌塘以来,马璘和这两位心腹幕僚还是第一次见面。对于两人在羌塘上做出的成绩。马璘极为满意。

这几年的时间。受降城成为了羌塘的商业中心。也逐渐的有了一些赋税,不过对于安西都护府而言,其实在羌塘所得的收益相比支出是远远不够的,受降城孤悬高原之上,海拔超过了四千米,大量物资都是靠兴胡商人们从碛西运来,买单的便是安西大都护府。不管是驻军所用的物资,还是出售给羌人们的军械和粮食皆是如此。翻越一次冰达坂,价格就能翻几番,那些大商队不肯翻越冰达坂拼命,走的是疏勒经勃律入羌塘的路线,可是价格上也得一视同仁,依旧是给的翻越冰达坂的价格。相比大都护府为了维持这一局面而支出的财帛,受降城所得的收益根本就不值一提。

为了改变这一局面,岑参和杜环也想了不少办法,派往外象雄寻找瑟瑟宝石矿山折损了一些人,并没有任何收获。其他的办法也都没有奏效。经济上完全依靠大都护府的输血,成绩最大的便是挑动羌人内战了。两人对于这种状况。其实是不满意的,然而在马璘看来,挑动羌人内战才是最为重要的事情,相比这个功劳,耗费的钱帛根本就不值一提。不管付出多大代价,能够最大限度的削弱羌塘上的羌人部落,避免这个强悍的部落联盟再度复兴,都是值得的。

要维持受降城在羌塘上的存在,还得继续往这里输血,这样的局面,恐怕还会持续很多年,然而这并不是问题。能够一劳永逸的解决高原上羌人的问题,对于大唐而言绝对是一件好事。

几年时间过去,世家子杜环愈发的老练了,便是做得一手好诗的岑参岑夫子,也已经成为了真正的干吏。岑夫子来安西多年,雄浑壮阔的边塞诗名动长安,先后在几任安西都护麾下做幕僚,却从未得到重用,其实是与他任事的能力有关的,那时的他并不擅长处理事务。不过和杜环两人在高原之上独当一面之后,岑夫子却是有了脱胎换骨的变化,已经真正成了一位干臣。

边塞诗倒是做得少了,这自然是一个遗憾。不过也只是一个遗憾而已,大唐多了一位干臣,少了一位诗人,从马璘的角度来说,是极为值得的事情。

马璘自己却不擅长日常事务,所以这次多杰登上王位的仪式,准备工作还是交给两人来进行。马璘只是简单的提了一些要求,剩下的事情都交由两人来办。

确定了这些之后,马璘和二人便下了城头,两人自去准备多杰称王的仪式。小多杰和象雄公主跟着两人去了,象雄王的王宫就在城内,从此以后便是二人的住处。

不过受降城内最高的建筑并不是象雄王国,而是将军府。

将军府便是马璘的住处,当初建立受降城的时候,和象雄王国一并修建,修筑得比象雄王王宫要高,乃是马璘的意思。目的自然是希望李贡布不要忘记,他是靠着大唐才能复国成功,也只有继续靠着大唐,他的王国才能延续下去。

这一座将军府,便是大唐在受降城权力的象征。马璘离开羌塘后,这里并没有人居住。在安西真正的将军只有一个,那便是他马璘马仁杰,至于其他的人,都是没有资格住在这里的。

马璘带着亲兵们缓缓驰向将军府,属于他的旗号高高举着,显得极为张扬。城内的象雄人有不少,认出了马璘的旗号之后便大声的欢呼起来。

象雄人自然是不识字的,不过经过当初受降城一战,马璘是辛饶米沃麾下护法战神的观念已经深入人心,所以象雄人都记住了马璘的旗号。护法战神再次出现在这里,自然是护佑象雄人来了,这些人自然是极为高兴。

这个名头,其实是李贡布强加给马璘的。当初受降城一战中,米雪带人在墀德祖赞帐篷里使用了火药,惊雷般的声音让逻些来的战士们极为震惊,李贡布事先并不知道马璘的计划,却是反应极为迅速,立马告诉象雄战士们马璘乃是辛饶米沃麾下战神祖师,正使用神雷惩罚逻些骑兵,之后象雄战士们在暗夜里大声高喊这一消息,士气大振的同时,也是让墀德祖赞麾下的逻些战士们士气变得极为沮丧。

其实到了一定的地位,对于宗教大抵是不相信的,李贡布便是这样的人,他虽然塞给了马璘一个苯教护法战神祖师的大帽子,自己却不可能相信这件事。当初他为了复国,曾经把希望放在花和尚空间身上,那时他可是准备好了要带领象雄人改信佛祖的,而作为象雄王,他却是苯教的领袖。对于他这样的人而言,世俗的权力才是最重要的,宗教不过是可以玩弄在股掌之间的东西,为了权力任何时候都可以丢弃。

这样的人很多,在任何地方任何宗教都不稀奇。就像呼罗珊的那些波斯裔德赫干们,当大食人要征收宗教税时,他们便是虔诚的穆斯林,当大食人离开之后,他们就又成了阿胡拉的子民。当然他们对于阿胡拉的信仰,其实也是颇为值得怀疑的。

李贡布塞过来这顶大帽子,其实也是一石二鸟,一来是鼓舞了己方的士气,撼动了墀德祖赞大军的士气,二来也是强行把马璘和象雄一族联系在了一起。对于马璘而言,当初对于李贡布的这个举动可以说并不满意,不过李贡布已经死了,现在他来受降城是为了多杰称王之事,大张旗鼓的打出自己的旗号,亦是为了收拢象雄人的人心。毕竟不久之后,就要驱赶象雄人离开故地,展开南征了。

辛饶米沃麾下护法战神的名头极为响亮,绝对不是盖的,在城内的象雄人大部分都是普通百姓,这些人对于苯教的信奉反而更为虔诚,要比那些狡猾的头人们要虔诚得多。至于那些聚集在此地的头人们,有了这些普通象雄人的支持,马璘也不需要去在意那些家伙的想法。

“战神祖师回来了!战神祖师回来了!”

“护法战神祖师回来了,我们有福了!”

寒冷的空气中,红脸膛的羌人们大声欢呼,虔诚的跪倒在地上,向着马璘恭敬叩拜。

一行人缓缓在受降城内走着,马璘脸上满是温和的笑意,向着道路两边的象雄人不断点头。高芊芊和杨幼娘两人跟在他的身后,她们都是第一次来到这里,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