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武圣传说之岳武穆篇-第6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笨蛋,对于宗泽此等狂徒,不去理睬他就是了。”
对于天下兵马副元帅宗泽的征兵檄文,象北道主管赵野这样的处理方式,同样被河东北路宣抚范讷知兴仁府曾楙等人所采用。
《宋史。宗泽传》中记载道:以书劝王檄诸道兵会京城。又移书北道总管赵野河东北路宣抚范讷知兴仁府曾楙合兵入援。三人皆以泽为狂,不答。
ps:谢谢zhuxyhh01大大三牛aa大大大寒尖大大的打赏,和(稻草人)大大月票支持。
(稻草人)大大的月票好生威武,陈豆感激万分。

第二百一十章擂鼓之威

宗泽老帅在开德驻扎了十几天的时间,左右期盼,望穿秋水,就是等不来任何一家的答复。
宗泽老帅唯有暗自叹息道:“天亡大宋矣!”
正在焦急之际,有探子回来禀告:“有三路金兵大队,朝我军方向而来,已经距离开德只有一百多里远了。
“这三路金兵的人数是多少?”宗泽急忙问道。
“金兵的队伍延绵很长,具体数量难以估计,但金兵队伍前面举的是万户丈的旗帜,估计每支队伍的人数都不下万人。”探子如实地回答道。
三万的金国骑兵,按照以往的经验,起码需要十万的宋朝步兵方能与之抗衡,看来,宗泽的勤王大军马上就要面临一个巨大的考验。
形势严峻,宗泽自是清楚,连忙把岳飞唤来商议。
军队里最是崇尚强者,岳飞在之前的十三场对战中,竟无一合之敌,替宗泽的勤王大军打出了信心;如今岳飞在大军之中,已经是偶像级的人物。
岳飞闻讯赶来,不假思索道:“假如金兵聚成一团,人多势众,才最是难打;如今分兵来攻打我军,反倒是个好机会,可以逐一杀之。”
“好,既然你有这个意思,我把所有的骑兵全部交托与你,希望你马到功成建功立业。”宗泽也是个爽快的人,到了如此境地,也只有放手一搏了。
说实在的,宗泽老帅也很想知道,岳飞能力的上限到底在哪里?
之前的十三战。岳飞不但做到了全胜。最不可思议的是。岳飞的部属居然是零伤亡;要知道,岳飞的对手可是让宋兵闻风而逃的金国骑兵。
当然,之前的十三战,岳飞在人数上是占优的。假如要岳飞以少打多,又将会是怎样一番的光景?
很快,岳飞就带着勤王大军中的全部骑兵出城而去;随着骑兵们出城的还有几十辆的木头大车。
其实,宗泽也就是说得好听;因为他口中的全部骑兵,把岳飞随军带来的两千精骑都算上。总共也只有三千多骑。宋朝缺马,由此可见。
往西边七八十里处,一支万人的骑兵大队正在缓缓地朝着开德的方向前进,领队的是万户长完颜长生。
完颜长生今天早上卯时就已经领兵出发了。
假如是在第二次包围东京汴梁城之前,完颜长生倒是经常在清晨卯时,就已经开始领兵出操了。
但是,自从完颜长生在青城寨斋宫之中被分配到一间上房,还有房间里的宋朝公主,以及宋朝公主的两个贴身侍女,完颜长生的生活就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每天早上带队出操晨练:已经被取消掉了。
每天探营。看看下属有没有休息好,打磨好自己的兵器:已经被取消掉了。
每天去马房。看看自己和下属的战马有没有吃好,粮草够不够干燥:也都已经被取消了。
等等等等
取而代之的,是每天日上三竿方才起床,在两位侍女的搀扶下沐浴更衣,方才慢慢地享用早餐。
靠宋人真会享福,一天居然要洗两次澡;才一个月的时间,完颜长生洗澡的次数,比他之前那么多年的洗澡次数加起来还要多。
当然,如今完颜长生洗澡,可不是象以往一般,只有自己一个人在摇橹,而是有公主小心陪同侍女们的耐心侍候。
结果是,完颜长生日日尽兴夜夜笙歌;爱爱的次数由一天三次猛然增加到一天七八次。
虽然完颜长生自恃体魄强壮,但是一个月下来,完颜长生也觉得有些心浮气躁,力不从心了。
除了爱爱之外,完颜长生在青城寨斋宫内,还有很多活动,比如摊钱骰子,等等;反正分有大把的金银,怎么花也花不完。
还有,宋人酿造的那些酒,虽然有些甜,也有些淡,入口确实非常的醇正,后劲也够。
终于,完颜长生学会了一句汉人的成语:乐不思蜀。
昨天晚上,当传令官闯入完颜长生的房间,要完颜长生出兵打仗的那一刻,完颜长生状若癫狂,气得几乎要把传令官给撕裂开。
小小强正在上山下乡,狂挖乱钻,为了人类的传承和发展拼死命干大活,你凭什么就要硬闯进来!
大冷天的,凭什么就要我出兵,而不是其他人然而,官大一级压死人;完颜长生看到传令官递过来的金批令箭,就只有乖乖听令,再也不敢乱说话了。
纥石烈只是完颜长生麾下的一员小兵,虽然名字中带有一个烈字,性格却是无比的温和,还有些娘娘腔,算是金兵中的异类。
虽然如此,但纥石烈跟随完颜长生东奔西跑,征战多年,竟然没有受过伤;不要说刀砍枪戳,就是连箭伤也没有。
但是也奇怪,打开金兵的功劳簿,极少能看到纥石烈的名字。
不比宋军奖罚制度的混乱,金国对于将士们的军功极为重视和公平;哪怕你杀了一个敌人割下敌人一只耳朵,都在功劳簿上记得清清楚楚,将来战利品的分配就是按功行赏。
功劳簿上没有名字,也就是说,纥石烈在军中只是随着大队跑跑路,把兵器举起,呐喊助威一番,如此而已。
正因为这样,在军师哈迷蚩主持的女眷分配中,纥石烈竟然没有轮候上,那怕是老妇人也没能得到一名。
前几天,纥石烈还在捶胸顿足,懊恼不已。
但是现在,纥石烈非但不再后悔,反倒暗自庆幸;因为自己体力充沛,在众多逃跑的金兵中,排列在第一位。
“咻咻”
寂静的野外,突然响起了一阵尖锐而急速的口哨声。
“咚咚咚”
在金兵的前方和左右两边,同时传来了节奏缓慢但沉重无比的擂鼓声。
鼓声实在是太响了,在漫山遍野中,传来阵阵地回荡,把金兵包裹在当中,仿佛是有千军万马埋伏在此地一般。
紧随而来的,便是天空中出现的大石群。
不应该叫大石雨。
宋朝的官道虽宽,但也只能并排走个七八骑,所以金兵走得非常拥挤。
这一**石雨过后,前面七八十步范围内,两三百名金兵,所剩无几。
不到两息间,随着重重的鼓声响起,先后三轮箭雨,出现在官道上空一百五十步飞范围。
实在是太突然了。
这些金兵本来是要去开德攻打宋兵的,岂料在半途就被人打了个伏击,连总指挥官完颜长生也被大石所砸死;一时反应不过来,那些金兵居然呆住不动了。
这时候,不知从那里传来一阵女真人的喊叫声:“十几万的宋兵杀过来了,抵挡不住,快快往后撤退,快逃!,快逃!”
对啊,打败了就应该马上逃跑,保命要紧。
这是在场所有金兵的唯一念头。
于是乎,金兵们调转马头,往后狂奔疾走而去。这可是逃命,跑输的惩罚就是丢失自己的性命。
这支金兵的队伍本就延绵很长,前面的金兵反应快,撤得也快;后面的金兵反应较慢,撤得也慢;其结果就是相互践踏在一起,死伤无数。
ps:谢谢zhuxyhh01大大书剑…笑大大靓女007大大大大繁花看尽心依旧大大横断江山大大无名的斯为特大大的打赏和支持。

第二百一十一章:一胜再胜

仅仅一炷香的时间,一万金国骑兵,溃不成军,狼狈逃跑。
其中被宋兵的抛石机和弓箭所杀死杀伤的人数不超过五百人,反倒是金兵逃亡时自己践踏所造成的伤亡人数超过了千人之多。
当身处开德的宗泽听到探子的回报,说岳飞不费一兵一卒,刀不出鞘兵不血刃就已经击溃了金兵的西路大军,完全不能相信自己的耳朵。
等探子慢慢把战斗的整个过程叙述完毕,宗泽方才感叹道,这场伏击战打得果真是妙绝无伦。
其妙一:伏击场地的选择伏击的时机伏击前的伪装等等,都做得无懈可击,打了金兵一个措手不及。
其妙二:在伏击中使用了很多战鼓,让金兵完全弄不清伏击者的军力。
其妙三:宗泽完全没有料到,岳飞的帐下竟然有人懂得说女真话;在金兵遇袭被打懵了的瞬间,恰到好处地喊出了逃命的口号来。
打仗就是这个样子的:冲锋在前,是需要极大的勇气,因此做长官的需要给予战士们物质上的刺激,又或是精神上的洗礼;但是,一旦身边有人说要逃跑,无需长官的指示,人人都会拼命往后退却。
这就是人性,无分种族,汉人金人都一样。
其实,对于岳飞的这场胜利的原因,宗泽老帅还有一点并没有看出来,那就是金兵的战意。
在汴梁城了度过一个多月的温香暖玉,酒肉肥肠的日子,金兵们上战场战斗杀敌的意愿。几乎荡然无存;从上至下。莫不如是。
打仗可是一项非常危险的赌博游戏。赌注就是自己的性命;打仗为了什么,就是为了女人和钱;如今女人和钱都有了,你说金兵们哪有心思再去打仗?
这同样是人性中的一种。
金兵东路大军的领兵大将叫耶律小石,是前辽国的降将。
之前完颜兀术攻打汴梁城,与张叔夜交手,结果被张叔夜一役杀死了数万名金兵,死亡的炮灰大部分都是辽国的契丹降兵,也就是耶律小石的部属。
为了安抚耶律小石。完颜兀术把金兵营中剩下的异族兵都归划到耶律小石的麾下,组成了现在耶律小石的这支多民族军团。
耶律小石的多民族军团并没有按照完颜兀术的指示去攻打开德,而是出现在距离开德有三十里远的一个城池,这个城池叫做濮城。
耶律小石出现在濮城的原因很简单。
之前军师哈迷蚩所主持的战利品分配中,以耶律小石为首的异族将士成了郁闷一族,所分到的利益最少;即便是身为最高指挥官的耶律小石,也只能得到几个女真人挑剩的庸脂俗粉,更不用说其他金银财宝了。
当然,这也很好理解,毕竟是亲疏有别嘛。
既然你不分配。我们就自己动手抢;这就是耶律小石和他一帮兄弟们的想法。
金兵的军纪还算严厉,所有平时耶律小石也是有贼心没贼胆。但如今是奉命出兵。假如不趁机在外面捞一把,那就太对不起自己了。
说到对待宋人的态度,契丹辽人无疑比女真金人要恶劣数十倍。
女真人崛起的时间不长,大多数时间是与契丹人打交道,与宋人接触的时间还不到十年;而自从宋太祖赵匡胤建国之后,契丹辽人便与宋人交手,并屡屡得手,一直处于上风。
因此,契丹人是打骨子里看不起宋人,特别是在辽国最艰难,被金国打得最惨的时候,宋朝竟然在后面狠狠地捅了辽国一刀,加快了辽国的灭亡。
所以,身为契丹皇族的耶律小石,好不容易找到一个报仇发泄的机会,两眼泛红,不停地催促将士们架起云梯攻城。
濮城原来的官兵两个月前就已经逃跑了,甚至是濮城的知县大人都已经挂印而去;如今城楼上的兵丁都是城内的民众自发组织的民团。
官府的人跑了,官兵也跑了;无奈之下,城中的士绅们唯有自行招募士兵,组织民团来守护城池,维持治安。
现在的日子可是越来越乱了,不但有金兵入侵,还有越来越多的流寇;有了守城的民团,即便抵挡不住金兵,起码也能防御来自不同地方的流寇。
按照以往的情况,假如见到这么多的金兵,濮城的民团早就打开城门投降了。
但是这一次情况不同,所以众多的民团兵丁,连同城里的所有精壮男丁,都还在城楼上苦苦支撑。
这一次的不同,是因为从一开始金兵就没有给濮城人投降的机会,一幅斩尽杀绝,鸡犬不留的样子。
没办法,反正是个死,濮城人也豁出去了。
滚木礌石不够,就拆卸房屋;兵器不够,就把家里的刀叉农具拿出来用;青壮男子不够,老人和妇女也上结果是,直到岳飞的三千骑兵到来,耶律小石的士兵们依然还在濮城的城墙之外;这个时候,濮城的民众已经独自抵挡了一个多时辰。
岳飞率领着三千精骑,隔远看到濮城民众守城的悲壮,不禁怒从心上起,恶向胆边生,从耶律小石大军的后方猛杀进去。
耶律小石的军队忙于攻城,士兵们都远离自己的战马,根本没有想到会有宋兵前来救援;而岳飞的三千骑兵含恨而来,一阵冲杀,很短的时间内,金兵死伤泰半,生还者无不落荒而逃,耶律小石也被岳飞一枪挑落马下。
第二天的巳时,完颜朴的中路军已经在开德城前等候了一个晚上,还是等不来完颜长生的西路军和耶律小石的东路军。
无奈之下,完颜扑便在开德城前整兵列阵,向宗泽约战。
以三万骑兵对两万宋朝的步兵,等同于杀鸡用牛刀,所以金兵出发时只带了几天的粮草;再不进攻,因为粮草短缺而要退兵,岂不笑话?
再说了,不就是区区两万宋朝的步兵吗,我完颜朴的一万骑兵绝对吃得下。
假如没有跟前的这只信鸽,宗泽老帅对于完颜朴的约战根本不会去理睬,有种你就来攻城,看我怎样用滚木礌石来招待你?
但是,眼前的这只信鸽刚刚带来一个消息,岳飞的三千精骑完好无缺,如今就在完颜朴的军队后方约三里路远。
宗泽哈哈大笑,登上城楼,大声向完颜朴叫嚷道:“你把队伍后撤三里,腾出地方来让我布阵,今天就与你决一死战。
完颜朴大喜,想不到这个老头如此沉不住气,一叫阵就出城;完颜朴连忙答应了宗泽,撤兵后退。
宗泽果然守信,完颜朴的队伍刚刚后撤了一里路,开德的城门已经打开,一队队的宋朝步兵走出城门。
“真是蠢货!”完颜朴一边嘲笑宗泽,一边让士兵们加快后撤的速度,好吸引更多的宋兵出城。
这时候,忽然有探子来报:“耶律小石的东路军就在我军背后,向我军靠拢。”
“来得正是时候”完颜朴话音未落,后面已经杀声四起,惨叫声不断。
来得并不是耶律小石的东路军,而是岳飞的三千精骑兵。
宗泽叫完颜朴后撤,就是让完颜朴的骑兵部队散开阵型,放松作战的思想,好让岳飞半途突然袭击。
《宋史。宗泽传》中记载道:泽命淬进兵,遇金人,败之。金人攻开德,又败之。泽度金人必犯濮,先遣三千骑往援,金人果至,败之。金人复向开德,合兵夹击,又大败之。
ps:谢谢zhuxyhh01大大大寒尖大大靓女007大大的打赏,和(稻草人)大大的月票支持。
为了表示对各位书友的支持,陈豆这个月在赶一本约五六万字的快本。这是一本描写骗术的都市类短篇小说,月内完本,上载后再通知各位。

第二百一十二章:掘地三尺

汴梁城距离开德并不远,三路大军先后溃败的消息,很快就上报到完颜兀术的中军大帐之中。
意外震惊惶恐手足无措等等,都不足以把完颜家几兄弟现在的感觉完全描绘出来。
尤其是完颜泽利和完颜答罕几人,当初在大名府曾沦为岳飞的阶下之囚,心里的阴影还没有完全消失掉。
完颜兀术见兄弟几人都把目光集中在自己的身上,只好苦笑了一下。
完颜兀术做事果断,绝对不会采用什么“添油战术”,把自己军队一点点送给敌人灭杀;实际上,派出去的三万骑兵,已经是金兵目前所能调动的最大力量。
开封府汴梁城的面积实在是太大了,宋人的人口数量也是太过庞大了,没有六七万人马留守,根本就镇压不住场面。
所以,三万骑兵一败,金兵就再也难以调派人马对外实施主动攻击,只能是被动防守。
也就是说,能维持住目前的状态,已经是金兵最理想的局面了。
这一点,身为主帅的完颜兀术知道,军师哈迷蚩知道,完颜粘罕等几兄弟的心里也都十分楚楚。
最重要的一点,金兵如今已经没有多少作战的意欲,战斗力大为下降;借用后世的一句话:人心散了,队伍不好带。
正如军师哈迷蚩所说的,假如金兵要保住目前的战斗成果,最保险的方法就是退回金国去,而且要尽快撤退。越快越好。
战争到了这个份上。已经没有任何的回旋余地了。
都已经把老赵家的金银给抢了。妻妾也睡了,难道还想得到老赵家的原谅?既然不可能,那就索性把老赵家给连根拔掉,能拿多少是多少。
这就是完颜兀术几兄弟的想法。
于是,靖康二年正月二十二日,金宋双方达成金兵围城后的第一份协议。
该协议规定:(金国)准免道宗(宋徽宗)北行,以太子康王宰相等六人为质,应宋宫廷器物充贡;准免割河(黄河)以南地及汴京。以帝姬(公主)两人,宗姬族姬各四人,宫女二千五百人,女乐等一千五百人,各色工艺三千人,每岁增银绢五百万匹两贡大金;原定亲王宰相各一人,河外守臣血属,全速遣送,准俟交割后放还;原定犒军金一百万锭银五百万锭,须于十日内输解无缺。
金兵已经查封了汴梁城内的所有库房。包括皇宫里面的大小库房和开封府的各个库房;所以,金人很清楚。这个协议里的条件,赵宋是根本无力做到的。
所以,金人又在协议上加了一个附加的条件:如不敷数,以帝姬王妃一人准金一千锭,宗姬一人准金五百锭,族姬一人准金二百锭,宗妇一人准银五百锭,族妇一人准银二百锭,贵戚女一人准银一百锭,任听帅府选择。
这样做的原因,就是要尽量刮取汴梁城里的财富。
汴梁城里面的宋人太多了,金兵不敢自己去强抢,就来胁迫老赵家,让老赵家的官府替金兵去搜刮百姓。
实在没有金银财宝了,就拿女人来凑。
见惯了关外那些粗大条的傻大姐,老赵家的女人又嫩又白,绝对是好货色;自己人用不完,拿回关外卖掉,也是一笔巨大的财物。
为了满足金人的要求,老赵宋家和开封府的官员们在汴梁城内可谓是掘地三尺,不但把皇宫官府内的金银全部取出,还令官兵到民间的富户去抢。
《靖康稗史之四》中记载到:四壁官亦申报金银凈尽,任听皇子驻军守索外郡续纳。
不要看赵宋家的官兵对着金兵时噤若寒蝉,当他们面对自家的百姓,立马变得孔武有力,杀气腾腾。
结果是,开封府汴梁城内的百姓家,家家翻箱倒柜,户户鸡飞狗走。
可怜那些寻常百姓,没有被金国的士兵抢掠,反倒被赵宋家的官兵洗劫。
《靖康稗史之四》中记载:靖康二年三月十三日,金人督责金银表段益峻,官司征催莫敢少怠。又散榜逐坊巷,其户口单名及所摊认数,委本厢地分分头催督,急如星火。
非但这样,开封府的官员们,除对照玉牒,将宫廷宗室和各位大臣家的妇女全部押往金营外,还搜括京城民女甚至已经嫁人的宫女充数。
这些被强行抓来的女性“皆蓬头垢面,不食,作羸病状,觊得免”,而开封府尹徐秉哲为了邀功,竟“自置钗衫冠插鲜衣”,将上自嫔御下及乐户的五千名妇女盛装打扮送出京城,交付金军。
以胜利者自居的金军从选送的五千名女性中“选收处女三千,余汰入城”。
当然,被淘汰的两千名宋人女子,应属于被金兵糟蹋后,由于身体虚弱等原因不便带走而已。
果然不出完颜兀术几兄弟所料,即便老赵宋家和开封府的官员们如何努力,都达不到金宋协议中的要求。
根据协议中的附加条件,徽宗和钦宗这老少二帝,加上他们的血亲家眷,全都变成了金兵的战利品。
二月初七日中午,在金军元帅粘罕斡离不和上万名骑兵的严密监视下,宋徽宗率妻妾子婿妇女奴婢从皇城络绎而出,经内侍指认点验后,“太上后妃诸王帝姬皆乘车轿前进;后宫以下,骑卒背负疾驰。”
在交接过程中,金兵对其行李也进行了严格检查,凡金银玉帛“不许带往南熏门交割”。随后一些躲藏在民间的宫廷宗室女性也被金兵陆续搜出。
最终,金人选定嫔妃八十三人,王妃二十四人,帝姬公主二十二人;这些女子身份矜贵,折钱加倍,共折合金十三万四千锭。
还有嫔御九十八人王妾二十八人宗姬五十二人御女七十八人近支宗姬一百九十五人;这些女子身份次之,共折合金二十二万五千五百锭。
再有族姬一千二百四十一人,共折合金二十四万八千二百锭;宫女四百七十九人采女六百零四人宗妇二千零九十一人,共折合白银一百五十八万七千锭;族妇两千零七人歌女一千三百一十四人,折合白银六十六万四千二百锭;贵戚官民女三千三百一十九人,折合白银三十三万一千九百锭。
以上妇女共折合金六十万七千气百锭白银二百五十八万三千一百锭。即便如此,除去已经缴纳的金银数目,北宋政府还欠金人“金三十四万二千七百八十锭银八十七万一千三百锭”。
三月末,金军俘虏徽钦二帝和后妃皇子宗室贵戚等六千多人北撤。宋朝皇室的宝玺舆服法物礼器浑天仪等也被搜罗一空满载而归。北宋从此灭亡,这就是所谓的“靖康之难”,也称“靖康之耻”。
《靖康稗史之六》中有如下的记载:
▲靖康二年三月二十九日黎明,太上启跸,共车八百六十余两,发自刘家寺。夜宿封丘界,太上以下及虏酋毳帐二,布棚四十八为一围;郑后以下及虏酋萧庆毳帐三,布棚八十八为一围,皆有馆伴朝夕起居。帝姬以下及虏酋斡离不毳帐五,布棚十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