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武圣传说之岳武穆篇-第6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十二为一围。
△宋史卷二三钦宗记:靖康二年三月丁巳,金人胁上皇北行。是月辛卯朔,丁巳为二十七日。
瓮中人语:靖康二年三月二十七日,虏胁太上皇帝及宗属北去。
ps:谢谢三牛aa大大大大的打赏和支持。
第二百一十三章:因果循环
道旁僵卧满累囚,过去旃车似水流;
红粉哭随回鹘马,为谁一步一回头。
随营木佛贱于柴,大乐编钟满市排;
虏掠几何君莫问,大船浑载汴京来。
百骨纵横似乱麻,几年桑梓变龙沙;
只知河朔生灵尽,破屋疏烟却数家。
这首诗,是金末元初时期的著名诗人元好问的作品,诗名叫做《癸巳五月三日北渡三首》;诗里面描写的是汴梁城中的皇族家眷,被来自北方的侵略者押送着,离乡别井,到北方去当俘虏和奴隶的种种惨况。
只不过,这首诗里面描述的俘虏,并不是宋朝的徽宗钦宗和他们的眷属,以及大臣们;这里面的俘虏是金国完颜家的后代…金哀宗完颜守绪和他们的眷属。
这首诗里面的侵略者,也不是金国的完颜粘罕几兄弟,而是来自北方大草原的蒙古人成吉思汗的后裔…窝阔台大汗。
这首诗里的故事发生在“靖康之耻”的一百多之后,但是,里面的种种情景,全都似曾相识。
里面的故事情节太相似了:蒙古人对金国完颜家做出的种种暴行,包括对金银财宝的疯狂掠夺,对皇室和大臣的女眷的强暴行为,等等,与百多年前的靖康之耻中,完颜家对宋朝老赵家做出的种种行径,几乎如出一辙。
元太祖甚至直接诏令道:“除完颜氏以外,余皆赦免”。
有一点已经被世人所认同,在靖康之耻中。完颜家族确实做得太过分了。可以说得上是惨绝人寰。不留任何的余地。
乃至百年以后,元朝的史官对于金朝之灭国之祸,也在幸灾乐祸,并做出了如下的慨叹。
“金(国)俘人之主,帝人之臣,百年之后适启崔立之狂谋,以成青城之烈祸。曾子曰:‘戒之戒之,出乎尔者。反乎而者也’。岂不信哉。”
佛家常常对世人说:“今日所受的果,乃是昨天种下的因。”
宋朝老赵家之所以遭受“靖康之耻”此等大难,把眼光顺着历史的长河往前看,很容易就能发现,徽宗和钦宗的祖先们,都曾经做了什么罪孽。
宋徽宗宋钦宗和宋高宗这一脉,都是源自宋太宗赵匡义;因为宋高宗无后,把大位还给宋孝宗,而宋孝宗赵昚则是宋太祖赵匡胤的七世孙。
宋太宗赵匡义当年“烛影斧声”,杀死其兄宋太祖赵匡胤。后来又逼杀侄子赵德芳,立自己的儿子为皇储。坏尽阴德。
这还不算,宋太宗赵匡义对于南唐后主李煜一家所做出种种恶行,简直是禽兽不如令人发指。
宋太宗诏令李煜一族的女眷定期入宫参拜,每次必定滞留数日,供太宗玩乐;太宗甚至命画工把其中的精彩之处给描绘出来,因而出现了中国历史上第一幅的宫廷淫照画………《熙陵幸小周后图》。
明沈德符《万历野获篇?果报?胜国之女致祸》有如此记载:“偶于友人处,见宋人画《熙陵幸小周后图》:太宗头戴幞头,面黔色而体肥,器具甚伟;周后肢体纤弱,数宫人抱持之,周作蹙额不能胜之状。盖后为周宗幼女,即野史所云:每从诸夫人入禁中,辄留数日不出,其出时必詈辱后主,后主宛转避之。”
后主李煜无奈,唯一所能做的就是写了一首词,以作排解。
这首词就是在后世流传甚广的《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
往事知多少!
小楼昨夜又东风,
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雕栏玉砌应犹在,
只是朱颜改。
问君能有多少愁?
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后主李煜没有料到,就这样的一首词,竟然能触动了宋太宗赵匡义的杀机。
跟据宋代王铚《默记》中记载,后主李煜最后因为写《虞美人》而被宋太宗用牵机毒杀。牵机药一说是中药马钱子,服后破坏中枢神经系统,全身抽搐,头脚缩在一起,状极痛苦。
李煜死后,葬洛阳北邙山,小周后悲痛欲绝,不久也随之而去。
《熙陵幸小周后图》中的场面描画太过传神,后世的临摹颇多。
明姚士麟《见只编》亦云:“余尝见吾盐名手张纪临元人《宋太宗强幸小周后》粉本,后戴花冠,两足穿红袜,袜仅至半胫耳。裸身凭五侍女,两人承腋,两人承股,一人拥背后,身在空际。太宗以身当后。后闭目转头,以手拒太宗颊。”
靖康之变,金人灭宋,裹挟徽钦二帝及三千宗室嫔妃公主北归,遭遇之悲惨,命运之坎坷,外人实在难以想象。
宋徽宗的其中一个妃子韦氏娘娘,也就是高宗赵构的生母,被俘时三十八岁,在金朝被金人凌辱十五年,绍兴和议后才被放回南宋,成为高宗的韦太后。
韦太后在金朝,还留下了两个宋高宗的有金人血缘的混血兄弟。
因此,元人冯海粟曾在《熙陵幸小周后图》上题了如下的诗句:江南剩得李花开,
也被君王强折来;
怪底金风冲地起,
御园红紫满龙堆。”
这首诗的意思非常直白::宋太宗你强奸了别人妻子,而你的后代(宋徽宗钦宗和宗室嫔妃公主3000人)也被金人大肆强奸,这真是报应了宋太宗赵匡义这一脉,随着高宗赵构的无后而终,其余的血脉都跟随徽宗钦宗二帝在关外为奴为马,最终黯然消失在历史当中。
而老赵家的另外一个分支,宋太祖赵匡胤的后人,命运截然不同。
宋太祖赵匡胤以武功定天下,却未尝杀一降王:无论是对后汉的刘氏后人,南唐的李后主,抑或是后周的柴家,都是礼遇有加,让他们享受基本的尊严。
宋高宗之后,宋孝宗赵昚即位,太祖赵匡胤的后人重新执掌皇位;直到百年之后,被元世祖忽必烈所灭。
然而,元世祖平灭南宋后,并没有对宋朝的皇族做出一些过分的举动,反而实施了一系列的恩恤的措施。
比如,免去宋帝系项牵羊的俘囚之礼,并授上司徒,封瀛国公;又比如,对于宋氏皇族,日支羊肉一千六百斤,供奉甚厚;甚至,即使日后有宋人以宋帝为旗号反叛,蒙古也没有加害宋朝宗室。
等等等等
难怪佛家经常劝诫世人:因果循环,报应不爽。
ps:谢谢zhuxyhh01大大悦榜tul大大天利新大大的打赏和支持。
这一章和靖康之变的终章,从下一章开始,是新的一卷《天下群贼》。
第二百一十四章:拯救行动
养父周侗竟然连同岳父李文书和飞天神猪江振子一起在军营中现身,大大出乎岳飞的意料;坐下来一谈,,原来是李文书要去金兵的北归队伍之中,把徽宗天子和蔡妃娘娘给抢救出来。
李文书与徽宗赵佶和蔡妃三人乃是儿时的玩伴,而蔡妃原本也是钟情于李文书;只是后来赵佶登基后,蔡京为了撮合赵佶和蔡妃,从中作梗,最后李文书是含恨离开东京汴梁城。
徽宗和钦宗落难的消息已经传遍了大江南北,李文书与江振子到岳家庄找来周侗,一起结伴到宗泽大军中,来寻找岳飞。
事关重大,岳飞便领着众人来到宗泽的中军大帐中,商议此事。
干脆利落地粉碎了三路金兵的围剿后,宗泽老帅的勤王大军又继续前行,在汴梁城的外围,接连打了多场的胜仗。
《宋史。宗泽传》中有如下的记载:
泽兵进至卫南,度将孤兵寡,不深入不能成功。先驱云前有敌营,泽挥众直前与战,败之。转战而东金人大败,退却数十余里。泽计敌众十倍于我,今一战而却,势必复来,使悉其铁骑夜袭吾军,则危矣。乃暮徙其军。金人夜至,得空营,大惊,自是惮泽,不敢复出兵。泽出其不意,遣兵过大河袭击,败之。
然而,在金兵的重点防御之下,宗泽大军的进展并不大,只能在汴梁城外围徘徊;而徽宗钦宗二帝已经在金兵的胁迫下开始北行了。
宗泽与周侗等人在中军大帐中坐下。礼毕。周侗径直对宗泽说道:“吾等四人要偷偷进入金兵的北归大队中。把二帝抢出来。需要勤王大军在外围吸引金兵的注意力,给我们创造多些空间。”
“只是是你们四人前往?”宗泽有些奇怪了。
“金国的骑兵在野外的机动能力太强了,勤王大军如要强抢,反而容易被金兵所困,白白折损大军的力量。”岳飞在旁边解释道:“假如我们四人偷偷摸进去,神不知鬼不觉的,要去营救一两个人,机会更大。”
宗泽听罢。对周侗的建议欣然同意。
《宋史。宗泽传》中有如下的记载:
时金人逼二帝北行,泽闻之,即提军趋滑,走黎阳,至大名,欲径渡河,据金人归路邀还二帝,而勤王之兵卒无一至者。
一条庞杂而绵长的车队在黄河南北流域中朝着北方缓慢地前进着。
这条车队实在是太长了,蜿蜒伸曲,横跨河南河北两地;从远处眺望。象极了一条活动的长城。
如今已经是农历四月,中国江南地区的农田已经插上了秧苗。绿油油的一片;而黄河流域的农夫也开始整理农田,准备在端午时节开耕插秧。
打仗归打仗,过日子归过日子;反正无论是谁当皇帝,赋税还是照样要缴纳,徭役依旧是免不了的。
惯于长夜过春时,挈妇将雏鬓有丝;
梦里依稀慈母泪,城头变幻大王旗。
几千年来,各种的争斗,诸多的政权变换,河南人民都已经习以为常;所以对于鲁迅的这首《惯于长夜过春时》,河南人民的体会最是深刻。
忽然车队停顿了下来,中间一辆大车上,下来一位美貌妇人,急匆匆走到官道边上的草丛里,蹲了下来。
原来这位妇人憋不住了,要下来路边解手。
一阵间,这位妇人长长舒了一口气,正要系上裤腰带,三位金兵蓦然出现在她的眼前,不由分说,便要解开夫人的衣裳。
按照完颜兀术的军令,在马车上的女眷不能侵犯,不在马车上的女眷,军令里没有明言;这条军令中的漏洞,也是昨天才被发现。
专找规则漏洞的人才,在金兵里也是大有人在只见三位金兵一点都不解风情,把那位美貌妇人推翻在草丛中,褪掉衣裙,扳开双腿一番争执之后,为首的金兵直直挺起胯下之物,硬生生破开门扉,强行闯入洞府,行那深深浅浅之术。
可怜那位美貌夫人金枝玉叶,身娇肉贵,被那金兵如此粗鲁对待,连番猛击,暴风骤雨一般,早已披头散发泪流满脸气喘吁吁,性命都已经丢失了一般。
妇人身上的金兵正在渐入酣处,而旁边的两名金兵更是忍耐不住,在妇人的酮体上下其手,自得其乐,浑然听不到身边的破空之声。
突然间,三支小箭凭空出现,分别插进了三名金兵的眉心处。
那三名金兵还没来得及吭声,就已经魂归故里,一命呜呼。
美貌妇人发现三名金兵突然倒下,也不敢做声,想要坐起来整理衣服,却是手脚发软,动弹不得。
那名金兵就像是憋了几十年的鳏夫一般,把美貌妇人给操得太狠了。
这时,一名瘦削的中年男子出现在了美貌妇人的身边。
“你是文书?”美貌妇人呆呆地看着看着眼前的男子,恍如隔世,两行热泪顺着耳朵直往下流淌。
原来那美貌妇人就是徽宗天子的西宫………蔡妃娘娘,而那位瘦削男子正是黄县的县主李文书。
“琴儿你穿上衣服再说吧。”李文书转过身来,背对着蔡妃娘娘说道。
蔡妃娘娘这时候才记起,自己在旧情人的眼前,刚刚经历了一番暴风骤雨,至今还是春光乍泄,酥胸凸显。
过去的种种经历,连带着这几个月来的悲惨遭遇,象一张张的图画,出现在蔡妃娘娘的脑海了。
一种莫名的羞愧悲愤的心情充斥在蔡妃娘娘的心里,也不知从哪来的力量,蔡妃娘娘飞快地穿好衣服,从旁边一名金兵的眉心处拔出小箭,狠狠地捅进了自己的心窝。
李文书发觉不妙,转身看时,蔡妃娘娘已经奄奄一息,使出全身的力气对李文书说道:“我这辈子对不起你,下一世再还吧。”
话音未了,蔡妃娘娘已经香消玉殒,魂归天国。
这一幕,被刚刚赶过来的徽宗皇帝看到,不由得捶胸顿足起来。
旁边的岳飞顾不上他们伤感,把手指往嘴里一放,奋力一吹。
“咻咻……”的一阵尖锐的口哨声,四匹战马从远处飞奔而来,往岳飞处靠拢。
“既然来了,各位施主为何匆匆而走,不与贫僧师徒一叙?”
这把声音不大,话却是很清晰地传入岳飞等人的耳朵里;紧接着,九个僧人打扮的大汉从车队里闪身而出,站在了岳飞等五人的对面。
ps:谢谢沐沐格子大大奔腾赤兔大大大大三牛aa大大的打赏和支持。
第二百一十五章:颜舍大和尚
“请教大师的法号,在何处仙山修行?”周侗对为首的大和尚唱了个大诺。
虽然大家刀兵相见,但身为修行之人,礼数是不能少的。
“贫僧是嵩山少林寺的颜舍,在金国挂了个国师的虚衔;军师哈迷蚩请贫僧来此陪伴赵佶施主,说将有宋朝的好朋友到访,如今果然等到道友的到来,军师的测算之术又有进步了。”
大和尚并不避讳,径直向周侗解释清楚。
当下少林寺住持的法号是颜真,而眼前的大和尚叫颜舍,与主持乃是同辈,在修行界的地位显赫。但颜舍偏偏把在世俗上的国师虚衔挂在嘴上,分明是要和周侗先公后私;先处理完世俗之事,再论修真的礼仪。
“原来是金国的国师大人,在下是华山的周侗,大师在金国与小徒栾廷玉有一掌之缘,如今正好一并了解。”周侗冷冷地说道。
“原来是天下第一手周侗,贫僧失敬了,周道友的徒弟个个成才,单是这一点,道友的成就已经比贫僧要高了。”
颜舍大和尚巴不得和周侗多说几句,顺着周侗的话就扯开了。
“师傅,别和他们啰嗦,杀光了便是。”
这时候四匹快马即将到来,岳飞有些急了,发声提醒周侗。
“年轻人真狂妄。”颜舍大和尚一挥手,身后的八个精壮和尚一齐吐纳运气,挥动手中的混铁棒,就地摆了个阵势,虎视眈眈地盯着周侗四人。
“少林的护山大阵………罗汉伏魔阵。大和尚还真看得起我们师徒几人。”周侗的眼神多了几分凝重。
“阿弥陀佛。周道友好眼光。四太子完颜兀术对令徒岳飞极为推崇,说非此阵不能困得住他;如今周道友也来了,贫僧出手,也不算以大欺小。”颜舍大和尚一幅胸有成竹的样子。
“最后一个问题,”周侗有些不死心的样子,问道:“道友是出家人,也是汉人,为何要进入尘世沾染因果。还要为虎作伥?”
“阿弥陀佛,佛说众生平等,世人在我佛面前都是平等的,无分什么汉人和金人。”颜舍大和尚叹了一句,继续说道:“再者,贫僧与赵家有段因果,如今是来陪赵家二帝应劫的。”
颜舍大和尚停了一下,生怕周侗等人不明白,又补充说道:“贫僧俗家姓李,乃是南唐李家的后人。今日是来陪伴赵家后人了解当年的因果。”
话说到这个份上,周侗和李文书等都已经明白。只有岳飞对当年南唐李后主一家的历史不太熟悉,有些不明就里。
周侗靠近岳飞处,把左手中指的扳指褪下,给岳飞带上,低声吩咐道:“这是华山的传承扳指,专为云儿定做的,你就帮我转交给他吧。”
岳飞心中一紧,说道:“师傅,我们打不赢还跑不了吗?”
周侗苦笑了一下,答道:“少林的罗汉大阵,千百年来还从未有人能破,今天能有一人跑出去,已属万幸。记住,一定要抓紧机会,逃出去为师傅报仇。”
岳飞大惊失色,右手紧紧握住沥泉神枪的枪身,心中忐忑不安。
周侗转身对李文书笑道:“亲家不信我所言,看来我们都要在此应劫兵解了。”
李文书也是个决断之人,轻轻笑道:“既然如此,就要捞回本钱,不能亏了买卖。”
周侗见李文书明白,便哈哈大笑,双手握紧尘拂,脚剁地,随着连串关节的爆响声,身形猛然撑大的几分。
筋骨雷鸣巨灵身法,看来周侗是要拼命了。
颜舍大和尚见状,一挥手,后面八个精壮和尚猛然进步,就要围上来。
只见周侗把手中的坲尘高高举起,彷如托着重物,倏然一个迈步,竟然跨过了丈余许,神不知鬼不觉地站到了颜舍大和尚的跟前,当头就打。
华山秘技:缩地成寸当头棒喝。
小小一根坲尘,竟然造成了莫大的声势,假如闭上眼睛用耳朵来听,还以为周侗用的是狼牙棒等重物,而绝不是那根轻柔飘拂的道家坲尘。
盛名之下无虚士,更何况是声名远播的周侗;不说别的,但是周侗教导出来的几个徒弟,已经足够引起颜舍大和尚的重视。
颜舍不敢硬挡,接连退了三步,举起手中的禅杖,用杖头的圆环顺着坲尘的麈尾轻轻撩去。
少林达摩杖法:随风摆柳。
甫一交手,原本是轻柔飘拂的道家坲尘,却被周侗使得重若泰山刚如磐石;而本应是刚猛无比的佛家禅杖,反倒被颜舍大和尚举重若轻飘忽不定。
反差太大了,在远处的围观者无不看得目瞪口呆。
行家一交手,便知有没有;这一招过后,无论是周侗还是颜舍大和尚,都对自己的对手赞叹不已。
周侗追着颜大和尚打,但岳飞与江振子两人却是陷入了困境。
才一个照面,八根铁棍从四方八面打过来,无论节奏的控制时间的把握又或是出棍方位的判断,等等,无不拿捏得恰到好处,浑然天生。
好一个罗汉伏魔阵,真不愧是少林寺的护山大阵!
这八位僧人心有灵犀,极有默契,八根铁棍像是长了眼睛一般,无论岳飞与江阵振子两人的身法如何灵活,依然无法抵挡。
才第一轮的攻击,岳飞勉强把打来的铁棍给拨开,而江振子已经挨了一棍;要不是有彭祖导引术的搬运法门,飞天神猪已经被打成了死猪。
李文书刚才扶着徽宗天子退到一边,见岳飞两人遇险,便从怀里掏出一个机括,猛地跨出几步,对着最近的和尚一按。
一蓬蓝幽幽的钢针飞出,钉在那和尚的后脑和颈部。
竟然是传说中的“暴雨梨花针”。
那和尚身一软,瘫倒在地,眼看活不成了;那些针里显然带有剧毒。
那些和尚都看出徽宗天子和李文书并无武功在身,并没有把注意力放在他们身上,如今被李文书偷袭,立刻折损了一人。
李文书并没有就此罢休,而是举起机括对着下一个和尚又是一按。
那和尚给吓得就地滚开。
奇怪的是,并没有钢针从机括里射出,原来只是李文书的一个虚晃;但就这两下,罗汉伏魔阵因此出现了停滞。
ps:谢谢zhuxyhh01大大靓女007大大书剑…笑大大的打赏和支持。
第二百一十六章:兵解
竟然被一个不会武功的老头给吓得滚开,那名僧人老羞成怒,一个箭步扑上前去,用铁棒往李文书当头一棒。
李文书大叫一声,七窍流血,当场跌倒死亡。
江振子听到李文书的惨叫声,心神荡漾,被两根铁棒同时击中左右两肋。
江振子把心一横,也不顾自己的伤势,扔掉手中的朴刀,用双手臂把打来的两根铁棍强行夹在腋内,搂抱紧了,往斜处一拖,竟然要把这两名僧人带入自己怀中,好使他们背对着岳飞。
彭祖导引术:黑熊拽腰。
那两名僧人见江振子死死扣拿住两根铁棒,而不顾自己中门大开,索性抛开手中的铁棒,猛然跨步进身,贴近江振子的怀内,分别朝着江振子的颈部和心窝处发力击打。
这种打法,乃是少林罗汉合击技中的一种,拳谱中记载着:罗汉上步取虎颈,打破碎骨压千斤;
中门再来加一手,里磕外磕朝膻中。
正所谓“螳螂捕蝉黄雀在后”,岳飞倏然抽身过来,沥泉神枪被抖起两个枪花,闪电般刺向两位僧人后脑的天柱穴和脊椎上的神道穴刺出。
五郎八卦棍法:左右连环枪。
江振子和两位少林寺的武僧先后倒在地下,魂归西天极乐世界去了。
刹那间,岳飞仿佛看见,江振子脸上的肥肉又堆出了那种熟悉的抖动,好像在与岳飞告别说:“小老弟,我要走了。你好自为之吧。”
才第二轮交手。少林武僧已经死了三人。但岳飞这边也折损了两人,这场较量实在是太血腥太残酷了。
没了飞天神猪江振子作为牵制,岳飞的情况愈加的恶劣。
假如是一对一的较量,这八名少林的武僧,恐怕没有一人能在岳飞的枪下走过三个回合;但如今是多人合击,情况截然不同。
少林的罗汉伏魔大阵之所以能屹立千年而不倒,完全在于维持这个阵法运转的少林罗汉合击技。
罗汉者,梵文的原意是为应供杀贼无生;而少林罗汉合击技。其实就是婆罗门中,四韦陀之一:禳灾韦陀。
韦陀,梵文写作veda,又译作围陀,毗陀,皮陀等等。
摩登伽经上曰:“昔者有人名为梵天,修习禅道有大知见。造一围陀,流布教化。其后有仙名曰白净,出兴于世,造四围陀:一者赞诵。二者祭祀,三者歌咏。四者禳灾。次复更有一婆罗门,名曰弗沙,其弟子众二十有五。于一围陀广分别之,即便复为二十五分。次复更有一婆罗门,名曰鹦鹉,变一围陀为十八分。次复更有一婆罗门,名为善道,其弟子众二十有一,亦变围陀为二十一分。次复更有一婆罗门,名曰鸠求,变一围陀以为二分,二变为四,四变为八,八变为十,如是展转凡千二百六十有六种。是故当知围陀经典易可变易。”
禳灾韦陀之所以如此厉害,因为它不讲究人数,也不讲究打法,所以极少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