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医匡九合-第19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辽东不太适合种植玉米,可是山东却不一样,那里气候比辽东温暖许多,于是卢象升便在山东大规模的推行种植玉米。

山东生产出的玉米由于选种育种时间不够,并不适合人吃,因为口感实在是不怎么样。故而玉米的两大用途一是用作牲畜家禽的口粮,二是作为酿酒的原料

正如此刻张力手中酒杯里的这一杯酒,便是玉米酒。

张力浅饮了一口美酒之后,对一旁躬身而立的康兴安说道:“安子,要不你也来一杯?”

康兴安舔了舔舌头,却将脑袋摇得跟拨浪鼓一般:“大人,属下先前已经用过晚餐了。”

张力见安子不肯,倒也没有再劝,而是换了个话题:“今夜负责夜间值守的是哪一位?”

安子立刻出口应道:“前半夜是伊泽总兵,后半夜是潘总兵。”

张力点了点头,这两人都是团山军中的悍将,倒也不用担心清军夜袭。再者说了。夜生的斥候队一直在清军营垒附近监视,只要清军一有风吹草动,自己这边很快就能知晓。

就在此时,帐外突然传来一个急促的声音:“大人。特级飞鹰传书!”

“啪嗒”一声,张力手中的筷子掉在了案几之上!

团山军使用飞鹰传书的情况本来就不多,不是特别紧急的情况一般不会使用。后来张力将飞鹰传书分为四级,分别是特级、一级、二级和三级。这特级的飞鹰传书团山军此前从未用过,乃是最高级别的紧急情况才会使用。就连先前大明亡国之时京师传递而来的各种情报。当时也只是区区二级而已。

什么情报能配得上特级飞鹰传书?!

整个团山军中,只有三个人有权力发出这特级飞鹰传书。一是大本营锦州方面,二是山东卢象升方面,三是团山水师提督陈正操方面。

只有这三处可以发来,到底是哪里出了重大问题?!

张力迫不及待地打开这封特级密信,而康兴安则是将心都提到了嗓子眼上,瞪大了眼睛死死盯着张力。

张力拿着信纸的手微微有些抖动,到了最后,他的脸色越来越难看啪地一声,张力将信纸拍在了案几之上。用一种前所未有严厉语气对康兴安道:“安子,立刻叫高元良来!”

康兴安知道事态严重又哪敢多问,连应诺都忘记了,而是撒腿就往外跑。

……

元山港。

这是后世属于北朝鲜的一处优质港口,他是朝鲜东海岸上最大的港口城市。朝鲜国目前有两大优质港口,西海岸的是釜山港,东海岸的则是元山港。至于张力当初登陆的群山港,只能算小港口,后来团山军攻克汉城之后,物资兵力的补充都是走的釜山港。

现在已经是夜半时分。可是元山港的码头上却是灯火通明,一派忙碌之色。大量的船只停靠在码头的泊位上,来来往往的搬运工人们便从船上搬运物资下来,有粮食、火器、弹药、刀剑。甚至还有大炮……

元山港的原来的衙门还算宽敞,现在用满文、汉文以及另外一种文字分别写着“守御官厅”四字因为按照计划,这里在往后的一段时间里,将会成为一条非常重要的生命补给线。

守御官厅分为左右两大建筑群,而正堂位于中轴线上,那里也是议事的场所。不过此刻正堂却没有人。反倒是左右两个大院内显得非常嘈杂。

左边的院子门口站得是一队辫子兵,戒备森严。再往里最靠里面的一间厢房中,满清右都督,阔别已久的孔有德正坐在太师椅上喝着热茶。而孔有德的下手躬身立着一人,细细一看,正是洪承畴的心腹管家洪安通。

“管家”那是洪安通在大明时候的身份,毕竟洪承畴再怎么牛叉,也不可能让自己的心腹不通过科举考试而当官。可是洪承畴洪大人投了“我大清”之后,一切自然就不一样了。有道是“一人得道,鸡犬升天”,满清现在也没实行什么科举考试,以洪大人的手段,给心腹之人撸一发官职,那简直不要太轻松。

洪安通现在的职位是满清兵部员外郎,这官儿在大明朝可是属于炙手可热的京官,不过在满清却是没什么实权。

但是,明面上没有实权不要紧,洪安通的靠山是太师洪承畴,就算封个“弼马温”,那也是香饽饽呀!

洪安通自从来到“我大清”飞黄腾达了之后,那自然是眼高于顶的,除了女真主子之外,寻常汉人降将压根也不放在眼里这也不奇怪,汉八旗的将官巴结他都来不及,又有谁敢得罪他呢?

不过孔有德不一样,孔有德乃是洪承畴最最倚重的头号大将,那是洪大人要拿来当枪使的,故而洪安通在孔有德面前丝毫不敢托大,正如此刻他一脸的恭敬之色,垂手而立,脸上竟是谄媚的笑容。

孔有德惬意地喝了老半天茶水之后,轻飘飘地问了一句:“洪大人,西边那些人你都安排妥当了吧?”

第540章援军

洪安通上前两步,走到孔有德跟前,躬身一礼,而后笑着道:“孔都督容禀,他们的大军已经往开城而去,今日午间就出发了呢!”

顿了一顿,洪安通掐着手指头略一计算,接着道:“若按我大清的行军速度,最迟明日黄昏以前便可抵达开城!”

“唔,七万人竟然集结了整整三日才出发,这效率也真他娘的低了点!逼得洪太师不得不出城而战,将团山军拖住!”

洪安通立刻换上一副“蔑视”的神情,附和孔有德道:“谁说不是呢!我家太师不过还是看着那帮蛮夷人多,而且兵士还算可堪一战,要不太师岂会搭理他们啊?”

孔有德眉头皱了起来,面露不屑之色,冷冷地道:“就那帮瘪三?本都督眼瞅着长得一个个跟猴子似的,也不知洪太师怎么就认定他们有一战之力?要本都督说,恐怕还是西洋人稳妥一点。”

“唉,谁说不是呢!可是西洋人要价太高啊!”洪安通脸上挂着苦相,双手一摊,不住的摇头,唉声叹气起来。

孔有德微微颔首,不再说话。他很清楚,在洪太师的计划中,“我大清”现在不管满、蒙、汗八旗都打不过团山军其实若是“我大清”倾举国之力,集结数十万大军与团山军对决的话,胜负也说不清楚。毕竟团山军在朝鲜过也不过五六万人,还要分兵据守,能战之兵也就四万出头罢了。

先不说“我大清”能不能集结起如此数量的兵力,就凭团山军在辽东无处不在的那些“细作”,完成这种级别的兵力集结肯定一早就被张力知道了。别到时候清军集结兵力入朝,而张力来个金蝉脱壳,跑去袭击沈阳,那可就亏大发了。

所以这一次在朝鲜国的开城决战,洪太师押的宝不是内援,而是外援!

孔有德微微叹了口气,眼睛深邃了起来。原本洪太师的首选是七千人的弗朗机雇佣兵。与在开城的三千雇佣兵凑到一万人,则团山军必败无疑。按照西洋人的说法,若是没有火炮支援的情况下,他们的军队只有团山军的“不动营”可以匹敌。不动营是三千人。弗朗机雇佣军若是一万,那简直可以轻松吊打团山军了。

可惜澳门总督马士加路给洪太师开的价码是一人一千两银子,七千人就是七百万两这简直跟明抢没什么区别,我大清自个儿也缺银子,洪大人好不容易弄了二百万两来朝鲜过。与西洋人的要价相差太远,只能作罢。

退而求其次,洪太师选择了另外一拨外援,这帮人数量不少,足足七万大军,说是后续还能弄二十万人来只是被洪太师一口回绝了!

这帮人不要钱,只要地,要朝鲜国的土地。

孔有德哑然失笑,蛮夷就是蛮夷,朝鲜这鸟不拉屎的地方哪有大明关内的花花世界好呀?待收拾了团山军。我大清入关,定鼎中原那才是正事。至于这朝鲜国,谁爱要谁要,爱谁谁

……

在院子的西边,依然是两间厢房,而靠东的一间里济济一堂,坐着七个人。

这些人个子都不高,前额也没有头发,却并没有留辫子,而是在头顶上挽着一个像刀把子一样的发髻。

他们是坐着的。是的,坐着,席地而坐。厢房内的桌椅板凳悉数被撤去,整间屋子铺着一张竹席。

盘腿而坐在主位上的人年纪不大。约摸二十出头,而在他的两侧却是一左一右坐着两名须发皆白的老者。

再往下,左右依次盘坐着四人。

左侧的老者盘坐着原地转了一下方向,腿并没有特别大的动作,双手拄着席面,对着主位上的人深深地一鞠躬。开口说道:“主公,我国大军已经出发,预计明日抵达开城,与清国的洪太师并肩作战,定可大获全胜。”

这人一开口,竟然说的是倭语。

没错,在场诸人正是倭国远征朝鲜的大将,而主位上的是叫做德川家喜,乃是幕府将军德川家光的亲弟弟。

原来洪承畴找的外援,正是倭**队!

德川家喜“嗯”了一声,面上并没有什么表情,两只眼睛微微眯着,似乎实在琢磨什么要紧的事儿。

刚才说话之人名叫井伊直弘,乃是德川家的家老。“家老”是一个官职,解释起来也比较麻烦,日本国所谓的“大名”可以理解为诸侯王。“大名”的麾下职位从低到高依次是:足轻,足轻组头,足轻大将,侍大将,部将,家老,城主,国主。足轻是武士阶级最低的职位,也就是冲锋陷阵的小兵,国主是大名手下的最高职位,因为拥有一国或多国的管辖权,所以在势力上也算是大名级别的了。当然,倭国的“国”大概等同于大明的一府之地,倭国地小人多嘛,名称上唬唬人那也是很正常滴。

由此可见,这“家老”也算是德川家的重要大臣了。

井伊直弘眉头微皱,瞥了一旁的另一位家老石川木雄一眼,见他没什么表示,于是接着道:“主公,您是否在担心清国人?”

由于德川家喜是“大名”,也就是相当于诸侯王级别的人物,所以井伊直弘称呼他为“主公”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

德川家喜“啪”地一声,将手中用来装十三的扇子重重地拍在地面上,朗声说道:“我听说清国人都是蛮夷,几十年前乃是通古斯野人,与这等穷乡僻壤的人合作,岂不是那啥啥与虎谋皮?我心里甚是不安呀!”

井伊直弘正要说话,盘坐在德川家喜右手边的石川木雄却抢着开口了:“主公容禀,这一次与我国接洽的人物乃是清国太师洪承畴,他先前是明国的正二品大臣,也是权倾一时的人物哟!”

井伊直弘用余光瞪了抢话的石川木雄一眼,立刻将话语权抢了过来:“主公,洪太师以前在明国,那可是相当于太阁殿下一般的存在连他都投了清国,说明清国更有前途呀!而且现在明国已经灭亡,正说明洪承畴洪太师的慧眼如炬!”

第541章倭寇入朝

原来张力准备在朝鲜国与清军大战之时,他也没有忘记关内的李自成。

大顺国皇帝李自成在京师登基以后,立刻撕掉了所有的伪装,放任部下荼毒百姓,将大明原有的官员士绅几乎屠戮一尽。

京师包括整个北直隶的情况与陕西、河南有所不同,这里一贫如洗的农民并不多,毕竟是天子脚下,几百年积累下来,百姓或多或少都有一点点积蓄。

李自成的大军向来是招徕赤贫的流民,而对任何有家财的人都采取“三光政策”这也不奇怪,流民穷得叮当响,抢无可抢,不如拉拢过来,数量还嗷嗷多,短短时间就能聚集起“百万大军”。可是那些有钱人,甚至是普通的小门小户人家,但凡有点钱的,都是他们劫掠的对象。

所以整个北直隶几乎被杀得十室九空,别说有钱的地主官老爷,就是街上摆摊的小商小贩那也绝壁是不放过的。“闯王来了不纳粮”的口号喊得嗷嗷响亮,不纳粮李自成吃什么?喝什么?他手下的“百万大军”又吃什么?

不需要你们纳粮,大爷我自个儿抢……

鉴于这种形势,张力给卢象升下达了进攻北直隶的命令。

当然,现在团山军的主力在朝鲜,卢象升的山东军可战之兵也就三万多人,除了留下必要的守备力量之外,卢象升点齐了两万五千大军,北上北直隶。

按照卢象升的策略,现在并不是与李自成决战的时候,因为两万人不可能打得过“百万大军”,就算一百万头猪,卢象升也是杀不过来的……

卢象升的计划是尽可能的攻占北直隶的城池,从外围一步步向京师逼近。这有一个极大的好处,就是团山军攻下城池以后,可以依托城墙守城,李自成的百万乌合之众拿团山军严密防御的城池那是一点办法也没有崇祯被开门党坑了。可是团山军防御的城池,那是绝对没有开门党的。

就这样,今日攻一城,明日克一地。类似于二战太平洋战争中美军的“蛙跳战术”,团山军的防线不断的向京师逼近。

在卢象升攻下保定府之后,便停止了北上。因为保定府乃是一处战略要地,进可攻退可守,卢象升便在保定等待李自成来攻。同时也等待朝鲜之战的完结,等张力带着团山军主力对李自成完成致命一击。

可是,就在攻下保定不久后的前日,卢象升突然接到团山水师陈正操的飞鹰传书,说是事态紧急,张大人有危险,必须马上赶到朝鲜去援救。

卢象升了解情况之后,一点也不迟疑,在留下五千人守保定之后,昨日就带着两万大军赶到了天津卫。从天津卫乘上团山水师的战船,来到了此处元山港。

保定府到天津卫卢象升的两万大军走了一天,而天津卫到元山港乃是乘海船,也是航行了一整天。所以,从卢象升知道张力有危险到此时此刻大军出现在元山港,一共只有两日而已!

这种迅捷的反应速度,也只有团山军才能达到。张力当初制定的练兵计划,对于大部队的紧急集结和急行军非常看重,“拉练”这个项目贯穿团山军训练的每一个月,甚至每一天……

卢象晋看着面沉如水的大哥卢象升。一个一直在他脑海中挥之不去的疑问涌现了出来。卢象晋拿捏了一下用词,小声问道:“大哥,小弟有一事……不知……不知该不该问?”

卢象升看了卢象晋一眼,点头道:“你问吧。”

卢象晋整了整嗓子。开口问道:“从现在的情况来看,倭寇确实大举侵朝……但是当初大哥你为什么对陈提督所言坚信不疑呢?按照团山军的规矩,您和高都督二人只听张大人一个人的命令呀!”

卢象升哈哈一笑,点头道:“陈提督这次可是有张大人'便宜行事'的手令哟。在追查孔有德水师动向的问题上,张大人授权他可以调动团山军的一切军事力量自然也包括咱们山东军。”

卢象晋恍然大悟,原来如此。他心里暗自咂舌:怪不得大哥会立即率军前来朝鲜,原来张大人已经算定孔有德那厮的水师才是这一战最最关键的胜负手。只是张大人肯定想不到,原来孔有德的水师迟迟不露面,竟然是去日本国帮着倭寇运兵!

卢象升看了一眼远处的元山港,眉头微皱:“象晋,这元山港三面环海,一面连接陆地,虽说易守难攻,但也有一处最大的破绽,只有海路被封锁了,咱们从陆路打过去,他们就是瓮中之鳖!”

卢象晋点了点头,沉声道:“现在咱们就等陈提督的水师了!也不知团山水师什么时候才能抵达元山港?”

卢象升面色凝重,沉吟片刻之后,缓缓地道:“陈提督与我约定的是明日黎明之前抵达元山港,咱们耐心等待就是了。”

“是”卢象晋低低地应了声喏,目光看向了东边那一望无际,却又漆黑一片的大海。

……

对于刚刚穿过对马海峡,带着船队正赶往东朝鲜海元山港的陈正操来说,每一分每一秒的时间都很宝贵。

这并不是他第一次航行这条线路,就在昨日,陈正操的团山水师将卢象升的两万大军运送到了元山港东南二十里的一处小渔村。卢象升的大军从那里登陆,而后悄悄往元山港进发。

这一次的作战计划是水陆合击元山港,务求将敌人的最大的补给地一口吃掉。

然则时间太过于紧迫,团山水师根本就没有那么多的运兵船可以运输卢象升的两万大军所以在天津卫的时候,陈正操将战船的火炮尽数拆卸下来,只留了十余艘战船护卫,其余的战船尽数都取下大炮,以作运兵船使用。

这实在是没有办法的事情,原本一艘战船约摸有水师官兵数十人,外加船上的火炮,吃水刚刚合适。若是大量运兵的话,战船根本就开不出港口就得沉没。故而陈正操只能选择拆下大炮,这样一来的话,战船也可以运送超过三百人的兵士。

第541章倭寇入朝

原来张力准备在朝鲜国与清军大战之时,他也没有忘记关内的李自成。

大顺国皇帝李自成在京师登基以后,立刻撕掉了所有的伪装,放任部下荼毒百姓,将大明原有的官员士绅几乎屠戮一尽。

京师包括整个北直隶的情况与陕西、河南有所不同,这里一贫如洗的农民并不多,毕竟是天子脚下,几百年积累下来,百姓或多或少都有一点点积蓄。

李自成的大军向来是招徕赤贫的流民,而对任何有家财的人都采取“三光政策”这也不奇怪,流民穷得叮当响,抢无可抢,不如拉拢过来,数量还嗷嗷多,短短时间就能聚集起“百万大军”。可是那些有钱人,甚至是普通的小门小户人家,但凡有点钱的,都是他们劫掠的对象。

所以整个北直隶几乎被杀得十室九空,别说有钱的地主官老爷,就是街上摆摊的小商小贩那也绝壁是不放过的。“闯王来了不纳粮”的口号喊得嗷嗷响亮,不纳粮李自成吃什么?喝什么?他手下的“百万大军”又吃什么?

不需要你们纳粮,大爷我自个儿抢……

鉴于这种形势,张力给卢象升下达了进攻北直隶的命令。

当然,现在团山军的主力在朝鲜,卢象升的山东军可战之兵也就三万多人,除了留下必要的守备力量之外,卢象升点齐了两万五千大军,北上北直隶。

按照卢象升的策略,现在并不是与李自成决战的时候,因为两万人不可能打得过“百万大军”,就算一百万头猪,卢象升也是杀不过来的……

卢象升的计划是尽可能的攻占北直隶的城池,从外围一步步向京师逼近。这有一个极大的好处,就是团山军攻下城池以后,可以依托城墙守城,李自成的百万乌合之众拿团山军严密防御的城池那是一点办法也没有崇祯被开门党坑了。可是团山军防御的城池,那是绝对没有开门党的。

就这样,今日攻一城,明日克一地。类似于二战太平洋战争中美军的“蛙跳战术”,团山军的防线不断的向京师逼近。

在卢象升攻下保定府之后,便停止了北上。因为保定府乃是一处战略要地,进可攻退可守,卢象升便在保定等待李自成来攻。同时也等待朝鲜之战的完结,等张力带着团山军主力对李自成完成致命一击。

可是,就在攻下保定不久后的前日,卢象升突然接到团山水师陈正操的飞鹰传书,说是事态紧急,张大人有危险,必须马上赶到朝鲜去援救。

卢象升了解情况之后,一点也不迟疑,在留下五千人守保定之后,昨日就带着两万大军赶到了天津卫。从天津卫乘上团山水师的战船,来到了此处元山港。

保定府到天津卫卢象升的两万大军走了一天,而天津卫到元山港乃是乘海船,也是航行了一整天。所以,从卢象升知道张力有危险到此时此刻大军出现在元山港,一共只有两日而已!

这种迅捷的反应速度,也只有团山军才能达到。张力当初制定的练兵计划,对于大部队的紧急集结和急行军非常看重,“拉练”这个项目贯穿团山军训练的每一个月,甚至每一天……

卢象晋看着面沉如水的大哥卢象升。一个一直在他脑海中挥之不去的疑问涌现了出来。卢象晋拿捏了一下用词,小声问道:“大哥,小弟有一事……不知……不知该不该问?”

卢象升看了卢象晋一眼,点头道:“你问吧。”

卢象晋整了整嗓子。开口问道:“从现在的情况来看,倭寇确实大举侵朝……但是当初大哥你为什么对陈提督所言坚信不疑呢?按照团山军的规矩,您和高都督二人只听张大人一个人的命令呀!”

卢象升哈哈一笑,点头道:“陈提督这次可是有张大人'便宜行事'的手令哟。在追查孔有德水师动向的问题上,张大人授权他可以调动团山军的一切军事力量自然也包括咱们山东军。”

卢象晋恍然大悟,原来如此。他心里暗自咂舌:怪不得大哥会立即率军前来朝鲜,原来张大人已经算定孔有德那厮的水师才是这一战最最关键的胜负手。只是张大人肯定想不到,原来孔有德的水师迟迟不露面,竟然是去日本国帮着倭寇运兵!

卢象升看了一眼远处的元山港,眉头微皱:“象晋,这元山港三面环海,一面连接陆地,虽说易守难攻,但也有一处最大的破绽,只有海路被封锁了,咱们从陆路打过去,他们就是瓮中之鳖!”

卢象晋点了点头,沉声道:“现在咱们就等陈提督的水师了!也不知团山水师什么时候才能抵达元山港?”

卢象升面色凝重,沉吟片刻之后,缓缓地道:“陈提督与我约定的是明日黎明之前抵达元山港,咱们耐心等待就是了。”

“是”卢象晋低低地应了声喏,目光看向了东边那一望无际,却又漆黑一片的大海。

……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