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借天改明-第4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崇祯二年十二月三十rì晨,中兴伯爵府里的人,早早开始忙碌起来了。

    钟进卫有点认床,也早醒了,想起今天是大年三十,就不再睡懒觉。

    梳洗完毕,来到堂前院子的时候,于海宁作为管家,第一个过来见礼。

    钟进卫看到于海宁,想起昨晚之事,就问他道:“于叔,你读书认字的吧?”

    “是的,公子。”于海宁不知道钟进卫为什么问这个,但也如实回答道。

    “好,你把府里所有的人都召集过来,我有话要说。”钟进卫吩咐。

    于是,过了一会,所有人都站到了院子里。看着堂前屋檐下,站着六个威风凛凛的东厂番役,拱卫着他们身前的中兴伯,不知道他要说什么事情。

    等于海宁汇报说人都到齐了之后,钟进卫清了下嗓子,问道:“你们当中读过书,写得字的人举手。”

    于海宁举手了,于长俭也慢慢的举起手来,于长俭的儿子也想举手,被他娘打了下去。然后,没然后了,就两个人举手。

    钟进卫看看底下这么一大群人,就两个会读书写字,摇摇头,却又在意料之中。

    “你们想不想读书识字?”钟进卫大声问道。

    底下的人面面相觑,公子这是怎么了,难道要让我们都去读书识字,没听过有那个府上的老爷会这么做的啊。

    底下三三两两的响起几声想学的声音,其中以儿童的声音最为响亮。

    “你们这一群人,还不如几个小孩子有上进心,想不想学的,大声告诉我。”钟进卫说到后面,大声吼道。

    读书,写字,这是成为上等人必备的能力,没有人会不愿意。

    “愿意。”这次声音就响了。不过喊完之后,底下有几个大男人不好意思的互相瞅瞅。

    “好,于叔。”钟进卫找于海宁。

    “在,公子。”于海宁本来就站在前排,听钟进卫找他,就出列答道。

    “你来教大家识字。每天教几个,争取把他们都教会能读书写字。”

    “这。。。”于海宁没想到钟进卫不是请先生来教,而是让自己教。他转头看看院子里的男女老少,心里不禁涌出一股荒谬的感觉。

    “怎么了,有什么难处吗?”钟进卫不解的问道,每天挤几个小时来教下,应该花不了多少jīng力吧。

    “公子,这么多人,笔墨纸砚,桌凳书籍,都要不少银两,而且,老汉一个人,jīng力有限,教这么多学生,怕是教不过来。”于海宁诉苦。

    “哦,不用你们以前的那种教学。简单的来就是了。只要求能教会他们识字,写字就可以了。想考状元的,单独来跟我申请。”

    底下的这群人听公子这么一说,都呵呵的笑了起来,考状元,祖坟上没有这青烟。

    “公子,那该如何教呢?”于海宁还是比较困惑。

    钟进卫没有回答他的问题,看看底下,发现自己之前收的那个李老四在那边笑得很贱,就直接叫道:“李老四,出来。”

    多亏了那些行刑的亲卫看在监军的份上,下手比较轻,李老四的屁股已经好的差不多了。

    他见钟进卫叫他,吓了一跳,难道是自己笑的太迷人,把公子的火力吸引过来了。

    钟进卫看到越过众人,走到自己面前的李老四道:“你去买一些大木板,嗯,跟门板一样的,不要求多厚,薄薄的一层就可以,一面要光滑,然后用墨汁均匀涂黑。再找一些小木板,就这么大,也一样处理,明白么?”

    钟进卫一边说,一边比划着,把黑板的做法说给李老四听。

    没想李老四哭丧着脸道:“公子,我不会木匠活。”

    “你不会就找人做啊,这件事情你负责,再找几个人帮你扛木板。”钟进卫直接把力气活摊给了他。

    然后他又对于海宁说了粉笔的制法,解说完了之后道:“等你们把这些东西搞齐之后,我来示范怎么教,很简单的,于叔你省时省力,他们学的也容易。”

    于海宁表示有点不理解,钟进卫就没管他,等示范了之后自然就明白了。他转身对底下的一群人道:“俗话说,活到老,学到老。不管男女老少,都认真的学,谁要学得快,我就提拔他出来做事。想不想上进的,你们自己看着办吧。”然后钟进卫就解散了众人。

    李老四点了几个人去忙木板的事情,大年三十的,找木板也不容易。

    钟进卫把于海宁留住,询问他给多少红包比较好。于海宁一听,认真的对钟进卫说道:“公子,红包能省则省吧,这几天花钱如流水。照这么下去,公子的银两怕会不够花。”

    “哦,花了多少?”钟进卫问道。

    “眼下本是京师物价飞涨时期,府里各项事物购买的比较多,花费都比平时贵了几倍。公子仁厚,又多雇有家小的随从,现在府里一下多了这么多人口,吃穿用度大了几倍。公子给的银两已经所剩无几了。老汉那的账册,公子可以随时过去核实。”

    真是不当家不知柴米油盐的贵啊,自己尽心尽力在帮崇祯皇帝解决财政危机,反倒忽略了家里的经济情况。

    不过好像不对啊,崇祯皇帝之前说官员的俸禄,只要不攀比,不奢华,就够用的。我也算俭朴的吧,这俸禄的危机就出来了。看来崇祯皇帝说的不对。钟进卫心里想到。

    其实钟进卫是要娶媳妇,光给阿奇家的银两就去掉了一年俸禄的一半。

    “看来光靠俸禄是不够养家的。”钟进卫自言自语道。

    “公子才知道啊,咱们大明的官员,如果真要靠俸禄过活的话,除非只有几口人,那倒是活得滋润。”于海宁一听钟进卫的感概,就介绍起自己了解到的情况,“但这种情况,也只是在本朝立国之初。”

    “为什么?”

    “因为物价啊,东西是越来越贵。”于海宁说到这里,下意识的左右看看,却又把钟进卫身后东厂的几个人归为一家人而不在jǐng惕范围。

    然后跟钟进卫八卦道:“还有一个原因,就是朝廷以前支付官员俸禄的时候,用那个大明宝钞,这东西都一钱不值,发和没发一个样。”

    钟进卫听于海宁这么一八卦,就明白了。大明立国之初,朱元璋定的官员俸禄应该是够大明官员生活的。

    但随着时间的推移,物价开始上涨,大明宝钞开始贬值,官员家庭人口的增多,才导致了所谓的大明朝的官员俸禄太低而不能过活的情况产生。

    钟进卫想想,眼下崇祯朝,物价更高,官员的实际俸禄更低,家庭人口会更多,经济压力会更大,看来把他们的俸禄提高到一定的水平才行,只有这样,后续的很多改革才会少很多阻力。

第一百一十五章 李老四学数字

    ()    钟进卫想到这里就暂时不再想了,思维转回到眼下的事情。

    略微思考了下,钟进卫对于海宁道:“过年红包还是要给的,难得一起过年,总是要意思下的。钱没了我想办法会去赚的,不用担心。”

    于海宁见钟进卫如此吩咐,心里也是比较高兴,先谢过了公子。

    钟进卫看看于海宁谢完之后还没走,就问道:“于叔还有事么?”

    “嗯,公子,这个,过会要祭祖,不知道公子的祖宗牌位是否准备了?”于海宁有点不好开口这个事情,不过实在是不知道公子的身份来历,只好问了。

    钟进卫一听,愣住了。这,我爸妈在四百年后还活得好好的。就算我去世的爷爷,但他们现在也都没出生呢,这要是拿来祭拜不好吧,但又不能跟于海宁说实话。

    最后想了半天,实在想不起来该怎么说,只好编了:“于叔,我是南宋海外遗民,自幼为孤儿,不知祖宗父母,这可怎么办?”说完后,心里暗暗的对四百年后的父母说声对不起了。

    “这样啊,那今天就只祭拜天地神灵好了,钟氏家谱就由公子开始,公子觉得是否妥当?”于海宁想了下请示道。

    “也好,那就这样办好了。”钟进卫点头。

    于海宁请示完就去准备相关事情了,不用钟进卫cāo心,家仆都在于海宁的安排指挥下井井有条的做着事情。

    钟进卫闲得无聊,带着六名带刀东厂番役,在院子里逗着家仆的几个小孩玩。和小孩子玩,能打心眼的高兴,没有心眼算计,只有纯真。

    李老四的效率还蛮高的,很快就找来了木板,而且是一面光滑的木板,只是小木板没搞到。

    钟进卫也不在意,开始指挥他们磨墨加水做黑板。木板一面黑之后,就放到一边晾起来yīn干。

    中午之后,钟进卫把府里几个年纪较大的老人都叫了过来,坐一起磕着瓜子聊天。其实也不算太老,都是四五十岁的人,能在难民营活下来的,身体素质还是有的。通过和这些老人的聊天,钟进卫又知道了一些生活细节。

    李老四他们也都闲下来了,就在院子里开始互相切磋较劲。

    等到傍晚时分,差不多要开始祭天地的时候,于海宁走过来向钟进卫汇报道:“公子,您要的粉笔是不是这个样子的?”

    说完,把手里的一支白sè粉笔递了过来。

    钟进卫一听,丢掉手里的瓜子,接过粉笔看了起来。

    粗了点,还有点湿,没有干透。钟进卫来了兴趣,想写一写,跑到黑板那一看。黑板倒是晾干了。用粉笔写了几下,感觉没有后世的好用,但也将就着可以了。

    于是,让跟过来看的李老四叫人把黑板抬到堂前,架到一个舒服写字的高度。然后让于海宁把所有人都召集过来,准备示范开课。

    大家对钟进卫所说的授课充满了好奇,纷纷放下手头的事情,来到院子里集合。

    东厂的六个番役也闪在黑板的两端,看这个中兴伯要搞什么鬼。

    钟进卫看人都到齐了,就对院子里的众人说道:“明天估计一早就要被皇上叫去干活,没时间给你们上课。这里我就先示范下怎么用黑板粉笔来教学,看好了。”

    院子里的一伙人,包括小孩子,都在认真的看着中兴伯的动作,怕有一丝遗漏。

    钟进卫往黑板上写了一个“一”字,然后转身对底下说道:“这个是一字,白sè粉笔写到黑板上,大家都能看得一清二楚。我一个人,对一个学生是这么教,对你们一群人,也是这么教,没什么区别。这就节约了纸张,笔墨,口水。”

    钟进卫转身用手擦掉“一”字,退后一步让他们看清楚,然后又写上“一”字。

    写完后,钟进卫问于海宁道:“于叔,这么教,应该省时省力的,你可还有顾虑?”

    于海宁摇摇头道:“公子果然聪慧,这法子都能想出来,老汉没有什么顾虑了。”

    “好,那你以后每天教他们一些字。最终要让他们都能读书写字为止。”钟进卫吩咐道。

    “是,公子。”

    有了黑板,粉笔,底下一大群人,钟进卫有了想显摆的冲动,忽然想起一事,不知道底下有没有会上当的人,做个实验试试。

    于是,他对底下的人道:“现在我先来教你们数字。你们看好了,这个黑板上的字是一字。都认识了吧?”

    底下的人都点点头,这很容易记,就那么一横,谁都记得住。

    钟进卫看底下没有一个笨蛋,就转身再画一横道:“这个是二字,各位记住了么?”

    这个也容易,大家都记住了。

    李老四甚至在想,我老粗一个,没想现在也认识两个字了,看来不是很难嘛。

    钟进卫又转回身子在黑板上再画了一横,然后道:“这个是三字,记住了么?”

    这么简单啊,我都会了。李老四忍不住出声道:“这数字也太简单了,公子不用教,我都会了。”xìng子里还是透着一丝冲动。

    虽然李老四说话的声音不是很响,但钟进卫就是在听底下的动静,马上就捕捉到了李老四的说话,于是,他向李老四喊道:“你,李老四,上来。”

    李老四一见公子让自己上去,估摸着要考考自己的数字,没什么难的,李老四充满了自信,大摇大摆的走上去。底下几个年轻人就开始起哄出息李老四。

    李老四也不在乎,走到上面,对钟进卫一躬身,然后道:“公子有何吩咐。”

    “我刚才听你的意思是说,数字你都会了是吧?”钟进卫的脸上透着一丝古怪。

    “是啊,公子教的我都会了。”李老四蛮有把握的回道。

    “但我才从一教到三啊,后面还有的数字,你也会了?”

    “我想,我是会了。”李老四稍微谦虚了一点点,以前他老娘还在世的时候教过他要谦虚。

    “那好,你来写一到一百的数字。”钟进卫说完,把粉笔递给了李老四,顺便把自己写的字擦掉了。

    李老四接过粉笔,用另外一只手挠了下头,看看底下一群人都在注意着他,特别是那个漂亮的侍女也用一双凤目看着自己,心里顿时一阵兴奋,准备好好表现下。

    于是,李老四开始学着钟进卫的姿势,握着粉笔开始写起来。

    没想,才写了一个“一”字,粉笔就被折断了。挠挠头,把掉下去的粉笔捡起来,对钟进卫解释道:“公子,这粉笔太脆了,稍微用点力就断。”

    底下的人看出来公子是个好说话的,纷纷开始起哄李老四起来,老人摇摇头,妇女们捂着嘴笑。

    钟进卫笑笑,表示不在意,让李老四继续。

    李老四转过身来准备继续,侧着身子趁钟进卫看不到的时候,转头瞪了下底下起哄最厉害的几个人,又用眼瞄到李思敏也在笑着看着自己,马上就转过身来认真写,准备表现自己。

    这次果然没有断粉笔,在黑板上开始写了起来,一,二,三,。。。,钟进卫在边上一看,果然,这个李老四中招了。还真有这样的人啊,强忍着笑,看着李老四表演。

    那几个番役已经躲一边去笑了,天底下竟然有这样的笨人。

    于海宁的孙子看着不对,真要出声,被他妈给喝住了,不知道公子是什么意思,可不能坏了公子的好事,就只在下面看着李老四表演。

    慢慢地,慢慢地,李老四写满了黑板,看看没地方下手了,就侧过身子对钟进卫道:“公子,没地方写了。”

    钟进卫已经忍不住了,但马上醒悟自己是一家之主,应该庄重点,于是,一边憋着笑一边道:“你确认,你没写错?”

第一百一十六章 陶瓷厂

    ()    李老四听着有点心虚,但自己就是按照公子教的来写的啊,应该没错。想到这里,点点头道:“没写错。”

    “好,谁来教教李老四,他自己名字里面的四字怎么写?”钟进卫转身对下面的人说道。

    李老四一听,心里咯噔一下,错了?

    于长俭儿子趁他妈不注意,马上举起了小手。等他妈发现想阻止的时候,钟进卫已经看到了,就直接让于长俭儿子上来写。

    于家小子上得前来,刚好能够到黑板下角,把李老四写的东西擦掉一点,方方正正的写了个四字,然后还调皮地对李老四道:“叔叔,四字是这么写的!”

    李老四已经知道自己写错了,但不知道哪里错了。现在一看正确的四字,脸一下涨红,脑门上“哄”的一声,听不到别的声音了,只觉无地自容。

    原来四字不是四横,自己却以为四是四横,五是五横,在这么多人面前丢大脸;更不知道她会怎么看。

    钟进卫摸摸于家小子的头,让他先下去。再看看李老四那红脸,心里忽然没有了想笑话的心思,认真的对他说道:“李老四,有些事情不是像自己想得那么简单,不能自以为是。如果你想以后出人头地的,就要多听,多学,多想,要谦虚,明白么?”

    相同的话,从不同身份地位的人嘴里说出来,效果就不会一样。比如,刚才钟进卫说的话,如果是以前的好友魏三说的,说不定他也就是听听,没有多大感受。

    但现在,李老四忽然觉得公子把自己从军营救下来,还让自己当亲随,又不厌其烦的教导自己,真是恩同再造!于是,他用力的点点头:“公子,我明白了。以后再也不会了,要一定要出人头地!”

    钟进卫没想李老四这么认真,赞许地点了下头,然后转身对院子里看戏的观众说道:“今天这事,对李老四是个教训,但他已从中获得了认知。希望你们也能从中学到一点什么,只要大家一心向上,我保证你们都有出人头地的机会。”

    院子里的人群虽然自己也不会写,但看李老四出丑,特别是年轻人,都在笑话。

    但现在听钟进卫这么一说,都不再说话,轻视笑话李老四的心思都收了起来。谁都想出人头地,谁都不想再过难民营的生活。

    钟进卫看看底下的人群都是若有所思的样子,就对于海宁说道:“麻烦于叔以后好好教教他们,让他们至少做到读书识字。”

    于海宁认真得点点头:“公子,虽然老汉不能教会他们吟诗作对,但读书识字一定会教会他们。”

    钟进卫听于海宁保证之后,就转身让李老四下去了,总不能让一个大老爷们一直在这里站黑板吧。

    李老四恭敬地行了一个礼,然后走了下去,一边走一边想偷瞄心中的那个她,想看看她是怎么看他的,但没看到。

    钟进卫看着李老四走下去,稍一思索,然后给于海宁交代道:“于叔教会他们认识常用字之后,告诉下我。我要编些教材,把一些有用的东西,教给他们。”

    公子都能著书了?于海宁看看钟进卫这么年轻的样子,有点不信,不过也没有问,到时候自然就知道了。

    接下来就是祭拜天地,吃年夜饭,发红包,所有人都高高兴兴,热热闹闹的。

    也有一部分人偷偷地躲起来哭了,崇祯二年的命运真是跌宕起伏,悲欢离合都尝了个遍。

    失去过家后才知道家的珍惜,看中兴伯对他们这些仆人,没有丝毫居高临下的态势,当作自家人一样。一定要好好珍惜这个家,很多人悄悄地在崇祯二年最后一天立下了这个誓言。

    崇祯三年大年初一,按照以往,这个时候,是chūn节的开始。互相的拜年,不绝的鞭炮声,呼朋唤友,喝酒聊天是接下来的主旋律。

    但今年不一样,建虏还在京畿之地留恋不走;城外勤王大军云集整训;文武百官一早就上衙公干;鞭炮声更是没有听到一声,京师的一切都显得那么平常。

    中兴伯爵府在大年初一就变得冷清了,七、八个年轻人都被带到东厂去集训,钟进卫带着六个东厂护卫随同一早就来传旨的中官一起前往紫禁城。

    崇祯皇帝显然很在意水泥这个东西,早早地把钟进卫叫了来。君臣之间稍微寒暄了下,就开始干正事了。

    本来是想让京营派军队来担任保密工作的,但现在崇祯皇帝已经知道京营不可靠。就让东厂和锦衣卫各拨一部分人来做保密工作,这样互相监督,更让人放心。

    崇祯皇帝又让王承恩派一个可靠的宦官前去协助钟进卫办事,王承恩自然把自己得意的干儿子,钟进卫熟悉的安贵义派了过来,蹭点功劳可以升级。

    东厂的番役是一个钱姓档头带队,锦衣卫则是一个马姓百户带队。一起随着钟进卫,浩浩荡荡前往京师官办陶瓷厂。

    等他们到达陶瓷厂的时候,已是近午时分。没想不但主管陶瓷厂的工部主事不在,而且那工部主事手下吏员也没有多少人在场。

    钟进卫摇摇头,这些人不可能都有事请假吧,显然是不尽职。

    在场的几个吏员一见大年初一就这么大排场,知道有要紧事。一方面赶紧派人去找其他人,一方面就伺候在钟进卫身边周旋着。

    钟进卫也不废话,直接让他们找来匠人了解情况。

    没想结果又是让他吃了一惊,这么大一个陶瓷厂,就来了二十来个匠人,而且大部分还是上了年纪的。

    一边的吏员解释陶瓷厂效益不好,厂子都要倒闭,许多能跑的匠人都逃了,就剩下这些。现在皇宫的瓷器都是景德镇那边提供的,这边基本只是打打酱油而已。

    钟进卫知道一点明末的匠人多有逃亡,没想京师这边也是这个情况。这种情况不是一时能改过来的,钟进卫也没jīng力管,自己还是先把水泥烧出来再说。

    在匠人的指点下,选中了一个温度最高的窑。钟进卫参观了下,发现这个窑炉是分成两部分,薪柴放在下面dú lì的燃烧室中,烧出的火碰到封闭的圆型窑顶后回卷下来,再加热上一层成品室的原料,据说这样能锻烧出干净的好瓷器,俗名为“倒焰炉”。

    钟进卫不清楚这个倒焰炉的温度到底能达到多少,先试了再说吧。

    钟进卫先对他们说:“我要做一个东西,只要能做出来,所有参与的人都重重有赏,嗯。。。”

    钟进卫不清楚行情,一下不知道赏多少比较妥当。看到这些匠人穿着破烂衣服在寒风中瑟瑟发抖,灵机一动,说道:“所有人都吃得饱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