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越南战争实录-第5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就在北越解放军对南越美伪军发动进攻的前后,越南南方解放阵线所领导的人民武装力量也向敌人展开了进攻。3月24 日—4月4日,西原人民解放武装力量进攻了敌人的数十处基地、重要驻兵点及指挥所、后勤区域、机场、炮兵阵地和交通线,歼灭和俘虏敌军近1400人,击落、击毁敌机41架,击毁军车150辆。
3月30日—4月3日,治天军民向美伪发起进攻,攻占敌军多处据点,取得了出色战绩。毙俘敌军6500人,歼灭和重创敌人5个旅团,击毁和缴获大炮110门,坦克和装甲车100辆,击落、击毁飞机45架,摧毁了敌人设在东河、爱子、拉旺的全部机场和仓库系统。4月7—14日,广治人民武装又在洞翁油地区歼敌1200多人,歼灭和重创伪1个营和4个主力营,击落飞机16架,击毁坦克和装甲车33辆。
4月17 日—7月17日,在整个南方军民的进攻和奋起斗争高潮中,九龙江平原军民从4月初开始发动进攻,破坏敌人从康济渠至鹦鹉嘴之间的边界防线、乌明地区的100多公里内的拦阻线和同塔梅地区的多层防线。经过100天的英勇战斗,共歼灭、俘虏和瓦解敌军57000人,击落、击毁飞机130架,击毁军车150辆,击毁战斗船艇145艘,逼降和逼退了600个敌人的据点和哨所,解放了1100个村庄。
4月9—19日,平定地区军民歼敌3400人,俘敌370人,缴获和击毁军车84辆,击落、击毁飞机12架。
为了进一步掀起对敌斗争的新高潮,越南南方各人民解放武装力量指挥部发布如下命令:
——振奋决战决胜和敢打必胜的精神,大量歼灭敌人的有生力量。
——大力协助敌占区同胞,广泛地发起进攻和奋起斗争。
——严格执行越南南方共和临时革命政府的各项政策,将“敌运”和作战紧密结合起来,大力策动敌军官兵反战、兵变、起义,脱离敌营,回归人民。
4月27日—5月1日,广治全省获得解放,共解放人民群众30多万,消灭和击溃了敌军以6个步兵和陆战队团、4个装甲团组成的最强的防御集团,歼灭敌人万余名,缴获和击毁大炮100门,军车近千辆,击落、击毁飞机46架。5月12日广治省革命委员会成立,并颁布了对新解放区的10项政策。主要是:废除美帝国主义和阮文绍伪政权的统治制度,实行民族和解的大团结政策,保卫革命,维护秩序和安宁,保护人民生命财产,关心人民生活和就业,保护文化、教育、卫生和社会设施以及其他公共服务设施,保障民主自由权利,尊重信仰自由,实现各教派的团结和平等,实现各民族的平等和团结互助等。
面对印支人民武装的猛烈进攻,美伪十分恐慌。4月3日,星期一,基辛格召集华盛顿特别行动小组(自1969年春以来他处理危机的机构)开会。接连6个星期,这个小组几乎每天开会,有时一天两次,把各方面的原始材料集中起来,供基辛格出主意和尼克松下决心。
4月4日这天,白宫作出了两项重大决定。一项是政治的,一项是军事的。第一项决定涉及苏联。这次攻势一开始,基辛格就清楚地知道,北越人要是没有苏联提供的坦克和远程大炮根本不可能进攻南越。基辛格认为,俄国人是在支持一场轻率的军事冒险,必须通过外交途径,给予适当的警告。第二项重大决定主要是关于美国在军事上对北越进攻所作的反应。那天上午,五角大楼正式宣布,美国将“采取一切必要步骤保护还留在南越的美军”。随后非正式告知记者,有一二十架B—52战略轰炸机刚离开北卡罗来纳空军基地,不远万里飞往泰国。
于是美国在印度支那的海空力量开始以惊人的速度加强。在北越攻势开始后的1个月内,北部湾内就集中了6艘美国航空母舰,5艘巡洋舰,40艘驱逐舰。关岛的B—52机群增加到近100架。泰国的乌塔堡驻有53架B—52轰炸机和224架战斗轰炸机,岘港驻有113架战斗轰炸机。到4月底,共有1000多架美国军用飞机用于作战。
从4月6日开始,美国不顾1968年关于无条件停止对越南北方轰炸的约束,出动了战斗轰炸机袭击非军事区以北60英里的地方。对于这种所谓“保护性反应”,美国没有作什么表白,也不强辩。穆勒海军上将当天警告河内说,除非共产党方面停止攻势,否则美国的攻击将“逐步向北推进”。这个警告毫无效果。4月7日,西贡西北的禄宁为挺进的北越军队所占领,安禄和广治郊区发生了激战。
4月8日,邦克大使和艾布拉姆斯将军发电向基辛格告急,说共产党方面显然是想全力搞垮阮文绍政权,这次攻势可能持续好几个月,美国海军必须大举出击,才能挡住共军。基辛格把这个坏消息告诉了尼克松,尼克松当即下令出动B—52飞机轰炸北越。用这种巨型轰炸机深入北越后方袭击军事目标,1967年11月以来还是头一次。4月10日,它们轰炸了非军事区以北145英里的港口荣市。
在此后3天里,总统的高级顾问就B—52飞机轰炸河内和海防是否合适的问题进行了紧急辩论。赫尔姆斯向华盛顿特别行动小组会议提供了最新情报。国防部长莱尔德对轰炸不大积极,他担心国会里闹起来可能影响军费拨款。国务卿罗杰斯也不大积极,他担心战争迅速升级可能影响莫斯科高级会谈。穆勒和基辛格两人则大力主张用B—52飞机轰炸北越的首都和主要港口。穆勒的理由是,这样的轰炸很快就会使共产党无力继续在南越进攻。基辛格也认为可以使共产党受到重创,但更重要的是他急于要借此向莫斯科“发信号”,表示美国决心遏制北越的攻势,即使最高级会谈因此垮台也在所不借。
尼克松听了正反两方面的意见之后,回到自己的办公室,又要经历一番重大决策前“独处苦思”的过程了。到4月15日,尼克松决心已下。他批准了出动B—52飞机在周未轰炸河内和海防的计划,代号是“自由门廊”。他要基辛格立即把这项计划落实,目的是要摧毁北越的一部分油库,迫使河内把攻势停下来。
新的轰炸行动引起了国会和舆论界的责难,这是意料中的事。4月17日,《华盛顿邮报》指责说:“约翰逊以及前几任总统在过去一二十年内坚决不于的事,尼克松总统居然在一夜之间就干出来了。他派美国飞机轰炸河内郊区和海防港,并在北越近海集结一支庞大的美国舰队。他这个决定把印度支那战争推到了同苏联直接对抗的边缘。”参院外委会的成员在4月17日和18日听取罗杰斯和莱尔德两位部长的证词时谴责了这次轰炸。这两位部长没有暴露自己内心的怀疑,而是娓娓动听地赞同这次轰炸。罗杰斯除表示美国不会重新派去地面部队和不会使用核武器外,不肯排除采取其他军事行动的可能性。他说:“我们不打算宣布哪些事情我们不准备做。”莱尔德则更进一步警告说,美国可能在北越港口布雷。
然而,基辛格却不很在乎报刊上和参议院里提出的批评。他不相信这次轰炸就构成了一种挑衅,足以触发同俄国人的一场重大对抗。他胸有成竹,而批评者却一无所知的是:他即将前往莫斯科了,并在那里同俄国人就限制战略武器问题达成几桩重要的双边交易。
面对美国的狂轰滥炸,越南军民不畏强暴,英勇抗击。4月11日,越南民主共和国政府就美帝国主义的新的战争行动发表声明说:尼克松集团越疯狂凶恶,越将招致更惨重的失败。越南人民决战决胜,一定彻底打败美帝新的军事冒险,彻底挫败“战争越南化”政策,没有任何残暴势力和威胁能够动摇越南人民为祖国独立、自由而战的决心。
4月15日夜,美军继续出动大批海军、空军对北方进行前所未有的野蛮轰炸。美海军对宜安至涂山整个沿岸实施攻击。16日凌晨2时15分,数百架美机包括数十架B—52型飞机对海防市和海防港及首都河内进行狂轰滥炸。河内、海防军民狠狠打击敌人,击落敌机15架。
就在这一天,4月16日,越南劳动党中央委员会和越南民主共和国政府向全国同胞、战士发出号召书。号召书指出:尼克松好战集团的战争行动和破坏巴黎会议的顽固态度证明,其仍在推行战争政策,妄图实现侵略我国的图谋,挽救“战争越南化”政策彻底失败的厄运。号召书要求:
——全党、全军、全民,万众一心,发扬革命英雄主义,决心为祖国的独立、自由,为南方的解放事业而战斗,保卫社会主义北方,进而和平统一祖国。
——各人民武装力量要勇敢前进,连续战斗,杀敌救国!
——每一位公民要成为一个抗美救国的坚强战士!
——每一个企业、工厂、农场、合作社、机关、学校、街道要成为一个随时作战的战壕,粉碎美国侵略者及其走狗的一切军事冒险行动。
6月27日,北方军民击落美机16架。至此,北方军民自北部湾事件以来共击落敌机3800架,其中河内军民共击落美机300架,宜安省军民共击落敌机500架。
且说基辛格从莫斯科一回来,就开始帮助尼克松润色行将发表的一篇关于越南问题的讲话稿。4月26日,尼克松总统一上来就宣布,7月1日以前再从南越撤出20000美军,留下的只有49000人了。其次他宣布,3月23日以来,一直中断的巴黎例行和谈将于次日上午恢复,并称:“我们坚决希望,和谈恢复之后,将通过一切可供利用的渠道进行有成果的会谈,并取得迅速进展。”最后,他宣布,美国的空军和海军将继续袭击北越,直到共军停止进攻。
尼克松谴责北越的措词特别强硬。他指责北越“残暴地入侵南越,显然构成一次越过国际边界的赤裸裸、无端的侵略”,“是企图把共产党政权强加于南越的孤注一掷的赌博”。在演说中,他5次提到艾布拉姆斯将军的名字。虽然白宫官员立即否认总统是要把艾布拉姆斯抬出来,以便西贡一旦崩溃时充当替罪羊,但尼克松显然担心越南问题可能成为总统大选一的沉重包袱,成为同他认为美国在世界上“命中注定”要起的“伟大作用”不相容的赘疣。他再次呼吁美国人民支持他的政策,不要理睬某些批评者和国会议员提出的“立即撤军”的要求。
在尼克松总统发表讲话之前,基辛格向新闻记者作过两次情况介绍。同尼克松一样,他看来异常悲观,他承认,昆嵩,甚至波来古,都可能失陷。他说,不,“我们坚持要恢复1968年的谅解”;是的,“越过非军事区的共产党军队必须撤回”。但是,基辛格的本事就在于他对记者谈话时,既能忠实反映总统的情绪,又能唱出不同的调子。他强调指出,战争正处于“一个非常决定性的关头”。他发现河内的行动有一种谈谈打打的规律,并指出,黎德寿正在回到巴黎。基辛格告诫大家说:“这并不等于说他是带着可以接受的方案来的”;但这的确说明,这次攻势“既是一个军事行动,也是一个政治行动”。
此后的一星期,南越来的消息继续使人感到不安。基辛格每天上午同总统碰头。尼克松忧心忡忡,他强调了越南问题在全球的重要性。他断言:“这里所涉及的不只是越南的和平,还有中东的和平,欧洲的和平,而且也不只是涉及今后5年、6年或7年的和平,还可能涉及未来很长时间的和平。”
5月1日,越军坦克攻人广治市。阮文绍的军队在越军猛烈炮火轰击下溃散了,沿一号公路向南逃往相距只有24英里的顺化。兵败如山倒。南越伪军四散逃命,丢下坦克、枪支、装甲车和大炮。越南人民解放军开入广治时,最后一批美国顾问正在乘直升飞机撤离这座弃守的城市。人民军队在城堡上升起一面红旗,宣告大捷。广治的失陷,对西贡来说,对美国政府实现“越南化”计划的信心来说,都是当头一棒。
在越南人民武装胜利的进军声中,巴黎会谈恢复了。5月2日,基辛格带着尼克松的新建议来到巴黎,他认为这项建议可以作为迅速结束战争的基础,如果北越人同意停火和遣返美国战俘,美国就同意在4个月内撤离印度支那。
基辛格认为,这项决议是如此简单明了,黎德寿准会接受的。这无异于表示,尼克松如此急于要从越南脱身,他对河内的全部要求,就是给他发一张离境证。然而,基辛格又一次错误地估计了他的对手。黎德寿轻蔑地拒绝了尼克松的建议。基辛格追忆那次3小时的会议,说那是同北越人进行长期谈判中最糟的一次,黎德寿一味地“强硬”、“粗暴”,“寸步不让”。
“北越人不想谈判——那时候还不想谈。”基辛格说,“他们只不过是向我宣读一下他们的公开声明。为了进行这次会晤,我们花了6个月的时间,进行了多次交涉。但当双方会晤时,我们所听到的同报纸上发表的一样,完全可以把剪报邮寄给我们就行了。”
基辛格后来回忆道,在黎德寿读完声明后,“我就说,咱们来个战争降级和停火怎么样?对方答:‘打仗不是为了停火,打仗是为了取得胜利。’我又说,那么光是战争降级行不行?对方说:‘我们不是为战争降级而作战的。’黎德寿仗着共军广治大捷的威风,要美国帮助推翻阮文绍政权,组织不包括阮文绍在内的联合政府”。这次会晤是一大失败。基辛格又灰溜溜地回到了华盛顿。他十分担心,他谈判失败的消息加上西贡在战场上的失利,将会迫使总统采取突然行动,莫斯科最高级会谈可能因此告吹。
面对这种情况,尼克松列举了3种对策。一是立即撤出全部美军,可是他说这会危害世界和平。他反对这一条。二是继续谈判,谈出一种“体面的妥协”。他同意这样做,但有一个条件。他说:“要制止这种屠杀只有一个办法,这就是使北越那班国际歹徒得不到战争武器。”尼克松于是就提出了第三种方针,这是他感到“不得不采取的”方针:美国对北越采取强大的军事行动。他列举出他要下令采取的措施如下:
第一,进入北越各港口的所有航道都将布雷,以阻止船只开进这些港口,并防止北越海军在这些港口进行军事活动。
第二,美军在北越内河和它所宣布的领海水域内采取适当的行动,以制止运送补给品。
第三,将最大限度地切断北越铁路和其他一切交通线。
第四,继续对北越军事目标进行空中和海上袭击。
尼克松接着公开了他最新的和平方案,也就是黎德寿5月2日拒绝了的那个方案。由于尼克松所宣布的军事行动非常耸人听闻,因而大多数观察家反而忽视了他这次大大降低了在越南的政治要求的意义。
尼克松在讲话的结尾,还专门对苏联说了一段话。他说:“让我们,让所有的大国只帮助自己的盟友进行防御,不要帮它们侵入邻国。否则,和平事业——我们双方在这一事业中都有重大的利害关系——将受到严重危害。”他继续说道:“我们两国在近几个月的双边谈判中,已取得了重大进展。我们在限制核武器和贸易等许多问题上已接近达成重要协议。让我们不要走回头路而滑到前一个时代的阴影里去吧我们正处于一种新关系的开端我们准备继续建立这种关系。如果我们不能实现这一点,那么责任在于你们方面。”
白宫的电话顿时忙起来了,据新闻发言人齐格勒次日早上说:“达到了我从未见过的程度。”白宫源源不断地收到了至少22000封电报,支持尼克松决定的同反对的相比“是5或6对1”。当时,公众并不知道这些电报有许多是由争取总统连任委员会发来的。
显然,尼克松为了赢得从越南的“体面”撤退是准备不惜牺牲他的“莫斯科高级会谈”的。几个月后,他还津律乐道他5月8日那个决定的重大历史意义。他对一批战俘的家属说,那是“我出任美国总统以来最难下决心的一项决定”。他解释说,美国当时“面临失败,我必须选择,要么承认失败而乞怜于莫斯科,要么采取行动而力求化险为夷,我采取了行动”。
尼克松的布雷行动,激起了中国和其他社会主义国家的强烈反对。中国政府重申:“7亿中国人民是越南人民的坚强后盾,辽阔的中国领土是越南人民的可靠后方。”中国并派出海军前往帮助越南扫雷,努力确保航运的畅通。
欲知印度支那战局下一步的发展及基辛格在越美和谈中所起的作用,且看下文分解。
第五十四章 基辛格旋风
多方运筹穿梭行,行动诡秘无影踪;
为了脱身印支计,马不停蹄掀旋风。
被称为来无影去无踪、善于玩弄遁身术的基辛格,在越美和谈中,充当了一个极为重要的角色。他的旋风式的穿梭往来,多方运筹,为解决越南问题可谓立下了“汗马功劳”。
为美国所驱动,1972年6月5日,苏联3驾马车之一的波德戈尔内主席飞到河内。北越人尽管因苏联热情接待了尼克松而颇有“被出卖之感”,但是由于它还得依靠莫斯科的援助,因此还是耐心听取了波德戈尔内的意见。
波德戈尔内说话不多,却很有分量。他提出,现在是改变策略同美国进行认真谈判的时候了。他认为,这样做不会有多大风险。因为尼克松在撤军问题上看来毕竟是认真的,况且,美国采取了新立场,不再要求北越军队撤出南方了。他大概还转达了勃列日涅夫的看法,说共产党迟早将在南方取得胜利,这是谁也不能阻挡的。波德戈尔内让河内的政治局考虑他的忠告,自己飞回莫斯科了。据说,他回到莫斯科时表示,苏联将“尽一切努力使越南战争降级”,并说巴黎会谈即将恢复,苏联将促其成功。由此足见苏联已经断定,同华盛顿在贸易、贷款和限制战略武器会谈等方面打交道的好处很大,有必要在解决越南战争上帮尼克松一把。
就在波德戈尔内对河内进行游说的同一天,基辛格也在白宫鼓其如簧之舌说服上百名国会领导人,争取他们支持同苏联达成的限制战略武器协议。甚至在总统还没有从莫斯科回国之前,就有人埋怨开了,说协议有漏洞,让苏联占了重要的战略优势。基辛格和尼克松花了整整3个小时讲述就控制核武器而达成的这些协议。基辛格讲得尤其令人信服。一时间,欢呼尼克松和基辛格所推行的缓和及举行最高级会谈的声浪,压倒了国内外对其越南政策的批评。尼克松和基辛格两人都希望,由于莫斯科最高级会谈的成果,全国是会支持政府所提出的按照它的条件结束越南战争的倡议的。
几天之后,基辛格突然又于6月19日在北京出现,这是他不到1年中的第四次访问北京,大力推行美国的“三角外交”。他受到了周恩来总理的热情接待,访问了5天。
由于基辛格的穿梭外交,再加上美国施加了军事压力,导致河内在6月底召集了一次研究战略的特别会议。所有北越的高级外交官,包括春水在内,都应召回国了。基辛格估计,在河内重新估量了形势之后,黎德寿很快就会带着新的指示回巴黎来进行谈判。他希望河内的立场会有重大变化,从而打破僵局,谈判成功,按照美国的意愿和条件尽早结束战争。
7月18日那天,人们完全有理由提出这样的问题:“基辛格上哪儿去了?”当时,尼克松总统在圣克利门蒂的一班人马,在加利福尼亚的艳阳天气中消磨了18天之后,他们集合在埃尔托罗海军陆战队机场,准备飞回华盛顿。在这批通常陪同尼克松的人员中,却不见基辛格。记者们纷纷就基辛格最新的这次遁身进行揣测。最后都认为他准是又溜到巴黎去同黎德寿进行秘密会晤了。
记者们一再就此提问,白宫新闻发言人齐格勒回答说:“我只能告诉诸位,他星期一(7月17日)就带着孩子飞回华盛顿了,至于亨利·基辛格现在在哪里,本人无可奉告。”第二天早上,各家报纸也都纷纷推测基辛格去巴黎了。
随着战争由春而夏,萧条的股票市场一直在窥探谈判有无进展的迹象,这时开始回升了。分析家们认为这是“基辛格旋风”所带来的结果,很快就称之为“基辛格股市”。
基辛格果然飞往巴黎了。第二天,7月19日上午10时,白宫和河内外交部同时宣布,基辛格和黎德寿正在法国首都附近进行会晤。这两个对手第一次甩掉了笼罩着这种会晤的神秘气氛。在美国国务院和国防部,官员们会心地微笑,其实他们啥也不知道。纽约交易所的股票价格3小时上涨了18点,成交额很大。这天下午,白宫还发布消息说,基辛格—黎德寿会谈持续了6个小时。晚上电视新闻又作了详细报道。这样一来,渴望结束这场战争的全国脉搏跳动得更快了。
基辛格当夜赶回华盛顿。前往白宫向尼克松作了汇报。接着又返回巴黎,在8月13日、14日又与黎德寿进行了两次会晤。双方接触之频繁,异乎寻常。基辛格觉得河内态度有新变化的迹象,在8月的两次会晤中得到了证实。他认为河内战略会议之后,北越人对阮文绍的态度“缓和了”。他们早先一直坚持阮文绍必须下台,才能考虑停火的问题。现在他们突然讲起南越存在着“两个政府”、“两支军队”和“3种政治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