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正宫成长录-第4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听温喜这么说,便粗着嗓音说,“温喜,老祖宗说了,皇爷爷的生日是要和好多好多老头子一起过的!”说着做了一个鬼脸,“你看,就是满脸皱纹,这个样子的!吼!”
  温喜本就是个软性子的小丫头,被臭小子这么一吓,吓得马上就红了眼睛往舒敏怀里躲去,坐在对面的温窈却眼疾手快地给了弘历的光脑袋一下,“叭”的一下,声音之大,将舒敏逗得前仰后合。
  大概是男孩子本就骨骼结实,弘历被这么来了一下,除了在脑袋上留了个红印子,竟没有什么别的改变。可即便如此,豆包依旧扬着自己的豆包脸装出一脸的可怜,“姐,你打我!”
  温窈却是连头都不抬,“你活该,谁让你欺负妹妹的!”
  舒敏看着三个孩子,有的时候,她真的不知道在这样的一个时代,她居然能靠着自己努力和胤禛的配合,把孩子们教育成这个样子。温窈活泼伶俐,弘历古灵精怪,小温喜乖巧听话,三个孩子各有各的优点,可本质上却都是三观很正的好孩子。说起三观正这种事情,舒敏总是能想起胤禛来,在她这二十几年的人生经历中,三观最正的,可能就是她现在那个赋闲在家的夫君了。
  花朝节后三日,是温窈的生辰,而温窈生辰之后没几日,便是万岁爷的万寿节了。舒敏与胤禛本想着,这大概是个皇上与普天下老人欢庆一堂的日子,毕竟他们这些做儿子的和别的年轻的官员都没什么资格到颐和轩祝寿,却没想到万寿节前三天,宫里的德全公公传来了皇上的口谕,要小世子爷弘历入宫陪伴,承欢膝下。
  胤禛与舒敏听了这条口谕,面面相觑,虽说他们知道,儿子就算真进宫,肯定不会有人敢把手伸到弘历身上。只是,这孩子从来淘气,万一进宫没有他们做父母的在身边管着,自己闯出什么祸来,这才是最可怕的事情。
  胤禛与舒敏尚在这儿纠结,却听到了小豆包特有的“咚咚咚”的脚步声从院子里传进来。一进门,便看到了他熟悉的德全公公。
  “德全公公好!”弘历虽然调皮,但是却是个很好的孩子。见到认识的人都会礼貌地打招呼问好。
  “哎,奴才给小世子爷请安,小世子爷安好。”人老成精的德全公公自然知道,万岁爷子孙众多,可皇孙中,最得万岁爷青眼的,却是这个才过了三岁的小世子爷。想到这里,德全公公不禁偷眼觑了站着的雍亲王夫妻两个。这对儿夫妻俩可真是厉害的人物,雍王爷做事就总是受万岁爷的青眼,没想到,这雍王福晋也是个治家育儿的能手。
  刚从外面跑了一圈儿回来的小豆包自然不会知道德全公公为何会在自家的花厅了,便把有些疑惑的眼神投向了自己的阿玛额娘。
  舒敏看着豆包那副懵懂样子,微微笑笑,招了招手,“弘历,你到额娘这儿来。德全公公呢,是从宫里来的,说你皇爷爷想你了,想要你入宫伴驾,你去不去呀?”
  豆包眼珠子转了转,抬头问道,“那,我去了,阿玛跟额娘去吗?”
  “你阿玛和我不去,所以,你去吗?”舒敏眼含笑意,一脸温柔地问着豆包。
  豆包看着自家额娘的神情,他虽然岁数小,可是大概是因为躲姐姐的时候比较多,所以察言观色的本事倒是不算差。“嗯,额娘,儿子想去!既然是皇爷爷想儿子了,那儿子作为孙子,就应该去陪着皇爷爷。”
  听了弘历的话,德全公公的眼中闪过了一丝赞许。不愧是万岁爷看中的孩子,不但明事理,还有善心,真是个好孩子。
  舒敏听了弘历这样说,脸上的笑容反而更是温柔,蹲下身子来,舒敏拍了拍小豆包的肩膀,“好,那弘历要答应额娘,孝敬老祖宗,孝敬皇上,然后,你得照顾好自己,听你皇爷爷的话,不许像在家里一样胡闹,知道吗?”
  “嗯,知道了!”小弘历的眼睛里是满满的坚定。
  “那,和额娘拉钩约定?”
  “嗯,拉钩,盖章,我答应额娘,好好孝敬老祖宗和皇爷爷,照顾好自己。”
  舒敏满意地看着这样的弘历,站起身来对等在一旁的德全公公说,“劳烦公公了,我们家弘历就麻烦公公了。”她们母子们本就常在宫中住宿,弘历更是因为皇上的偏宠独独占了乾清宫的一个暖阁,自然没什么东西需要准备。
  德全公公牵过小弘历的手,给胤禛和舒敏行了一礼,“王爷与王妃娘娘尽可放心,奴才肯定会好好照顾小世子爷的。”
  弘历入宫不过数日,便是几十年一遇的大寿宴。身为皇子的各位阿哥们虽说被勒令不能入宫拜寿,却也在两日前往宫中送了贺礼。而这次寿宴,舒敏的外祖父竟也能有幸列席。老爷子今年已经六十七岁了,大概是因为曾是武将,老爷子身体一向很硬朗,出现在这样的宴会上也可以说做是理所当然。
  弘历在三日大宴之后依旧被万岁爷留在了宫里,而因为想念唯一的外孙女儿而来到雍亲王府的舒敏的外公,却给胤禛和舒敏讲了一个让他们哭笑不得还暗自庆幸的事情。
  大宴三日,只有第一日是皇上与老同乐的,而那第一日,皇帝就牵了他很得意的孙子坐上了龙椅。听了一圈儿五花八门的祝寿词之后,万岁爷把自己这个不到四岁尚且顽皮可爱的孙子介绍给大家,却没想到,小弘历当着大家的面儿说了一句话,“皇爷爷,孙儿觉得,这些祝词,都不算好!”
  康熙本就觉得自己到了含饴弄孙的年岁,听着弘历这般童言童语自然来了兴致,“哦,朕的弘历说这些祝词都不好,那什么祝词好呢?”
  怀里还抱着刚刚康熙给他玩儿的以“福禄”为寓意的葫芦摆件,弘历眼珠子转了转,两腿“扑通”一下跪在了康熙面前,朗声说道,“回禀皇爷爷,弘历念的书太少,皇爷爷这般世上最好的人,弘历不知道该用什么话才能说完皇爷爷的好。”两只大眼睛骨碌碌转着,格外招人喜欢。
  康熙本就是逗着小孙子玩,一个还不到四岁的孩子,又能说出什么稀奇的祝寿词来呢?却是没想到,自己这个小孙子竟然说出了这样的话,一时间龙颜大悦,丹陛之下的参宴众人也都朗声大笑,交口称赞。
  舒敏和胤禛听了自家外公的话,互相看了一眼后也一下子笑了出来,谁能想到,他们为了让孩子多舒展一下天性,故意没有让小豆包在这么小的时候就去读那些四书五经,可看现在的样子,怕是万岁爷要亲自教导这个孙子了。
  至于舒敏的外祖父,在听到舒敏给弘历取了个小名儿叫做“豆包”的时候,向来有些严肃的老爷子也瞬间喷出笑声,这对夫妻俩还真是有点儿意思,也怪不得能养出那样的一个孩子来。
  而晚上舒敏躺在床上,却想到了一个问题,她曾经看有些传言,当初之所以康熙最后立旨传位于胤禛,就是因为乾隆帝弘历幼时的聪慧,现如今,康熙老爷子显然有了想自己教导弘历的意思,那么,现在躺在自己身边环着自己的腰的胤禛,有没有什么想法呢?
  作者有话要说:  总觉得自己当初写着写着就变成了历史向呢~还真是苦恼啊~~笑~~


☆、第三十九章

  圣/祖再/行江/南巡,太/子谋/逆终/被/废
  康熙五十二年,坐在龙椅上的老年君王终于想要在时隔三十年之后,再次前往江南巡游。说起来,江南几省之于康熙大概也是一个年轻时候的回忆。而一年前因病赋闲的雍亲王及王妃,遵皇令携子女三人同往。
  万岁离京之期,着太子总理国事,三皇子胤祉,八皇子胤禩与九皇子胤禟为其协理。十三皇子依旧居于养蜂夹道,十四皇子在西北带兵。
  其实对于胤禛和舒敏来说,对江南几省并不陌生,毕竟,舒敏与胤禛第一次出远门便是前往江南做钦差,当初还查处了一大批贪官污吏,追回了许多钱粮。只是那时候他们不是以观光的名义来的,走的陆路,倒是看了不少堵心的事儿,却没能享太多的美景。
  这次因为是伴驾出游,为了能更快到达,也为了少一些舟车劳顿,内务府专门督造了大船,三艘大船一字排开顺着京杭大运河一路迤逦。
  因为是内造,大船的规格自然是按照最高的标准去做,就像胤禛带着舒敏和三个孩子,便住了一个大套间,丫鬟和随从跟着宫里的宫女太监住到了别处,身边只留着绫罗和竹青,说来也奇怪,自从弘历经常入宫伴驾以来,性子反而沉稳了许多,甚至有时候舒敏逗他他还会故作严肃。只有一点是他没办法拒绝的,那便是家里人总是叫他的小名儿,这小名儿是额娘取的,就算是能够教他许多知识和道理的皇爷爷依旧觉得额娘这个名字取的很好,老祖宗这么叫他,皇爷爷也只是在一边看着笑。
  最近豆包弘历最苦恼的事情,就是宫里好多嫔妃娘娘和皇姑姑都管他叫豆包,甚至连温喜那个小丫头也不像以前那样了,而是开始叫他“豆包哥哥”。当时还在府里他有问过额娘,为什么给他取名字叫豆包,额娘看着他笑了笑,却让春书姑姑端来了一个刚做好的热乎乎的红豆包。
  “豆包,你不是问额娘,为什么会给你取名叫豆包吗?”
  弘历看着面前桌子上碟子里冒着热气的白胖胖的豆包,带着疑问的点点头。
  “嗯,那你把这个豆包从中间掰开,看看里面是什么?”
  虽然弘历很清楚豆包里面都是红豆馅儿,但还是听额娘的话掰开了。热气腾腾的豆包从中间掰开,露出了里面不论是看着还是闻着都格外香甜的馅儿。
  “你看,这豆馅儿是不是看上去就很可口啊?”
  拿着两半豆包,豆包世子弘历放到嘴边啃了一口,点点头,额娘说的没错,而且,自家小厨房的豆包向来是最好吃的。
  “豆包,你知道吗?额娘当初是想让你长大能够成为一个像豆包一样的人,虽然表面看到和一般的馒头没什么两样,可内里却有着自己特殊的馅料,而且还是一个实际上很优秀的人。”舒敏笑得一脸温柔地看着站在自己面前的儿子。
  懵懂的豆包世子听到自家额娘这样说,瞬间醍醐灌顶地点点头,原来额娘给自己取的小名儿这么有含义啊,他懂了!“额娘,谢谢额娘给儿子取了这么好的名字!儿子明白了!”一个表面平凡却实际优秀的人,额娘真的对自己有着很大的期望呢!
  舒敏看到儿子这样的反应,满意地点点头,“嗯,你明白就好,拿着这小豆包去吃吧!”
  “额娘,儿子下去念书了,儿子告退。”
  “去吧去吧。”舒敏一脸得意地笑着看着自家儿子手里抓着两半豆包往外跑去,却听到坐在摇椅上看书的大女儿的声音,“额娘,这小豆包这名字,您当年取的时候还真的想了这么多吗?”温窈表示,她有的时候挺佩服自己额娘的,因为额娘的聪慧总是出现地恰到好处。
  舒敏看着自家女儿,颇有些“吾家有女初长成”的感觉,梳了丫髻的温窈和小时候那个宛如男孩子一般的调皮的小丫头已经很不一样了,虽然有的时候自家女儿似乎真的有些毒舌。
  摇摇头,舒敏不以为意,“并不是,你娘我那时候累得要死,那可能随口取一个名字都想那么多。”
  “那额娘这么取名字,总得有些缘由吧?”温窈只有在挑眉的时候,看见会格外肖似胤禛。
  “很简单啊,小豆包刚刚出生的时候脸特别肉,就像一个大包子。”
  “那为什么是豆包啊?额娘,不会是因为您爱吃,所以便这么取了吧?”温窈默默在心中给自己的弟弟掬了一把同情泪。
  “机智,女儿,你简直太机智了!额娘觉得,你这么聪明一定是像我!”将手中的茶盏放下,舒敏两眼发亮的看着自家捧着道德经读的起劲儿的大女儿。
  温窈额边黑线,她真的想不通,明明自家额娘在家里就是典型的最大的“混不吝”角色,可为何不论是宫里娘娘们的议论,还是伯母外祖母们传的坊间流言,自家额娘都是一个以聪慧和足智多谋为特点的人。
  “那额娘是专门为了编出这些哄小豆包,才让小厨房蒸了豆包的吗?”虽然对自己额娘本来“足智多谋,城府很深”的印象破灭了,温窈觉得,自己还能拯救一下。
  舒敏扁扁嘴,“才没有呢!小豆包是我昨天晚上就想吃,所以一大早吩咐了小厨房给我蒸的呢!那臭小子骗了我一个豆包就走了,着实调皮,可恶!”一边发着牢骚,一边把头转向门外扬起声音,“绫罗,绫罗,在给我端两只小豆包来!要馅儿比较足,热乎乎还会烫嘴的那种!”
  坐在摇椅上的温窈扶额,“额娘,我有的时候真的很佩服您一本正经胡说八道的水平。”她收回之前她所说的佩服额娘总在关节时刻足智多谋的那句话。可谁知,听到这句话的舒敏扭过头来有些忿忿地说,“喂,不要学你额娘我说话!”真是的,明明这句话是她最喜欢说的呢。
  即便走水路的时间要短,内造的船也能加足马力开成快船,在水上漂流的时间也大概需要一个多月,等双脚真正踏到陆地的时候,舒敏深深的有一种自己已经快变成鹭鸶的感觉。当然,这样的感觉她自然是不会表现在表情上的,虽说家里人大多知道她是个清闲爱玩的人,可在外面,她还是要保持自己的冷静与自持,再怎么说,一个亲王王妃表现地太过跳脱,大家都会觉得这个世界玄幻了。
  相对于舒敏想办法憋住的童心,小孩子们显然就好的多了,甫一下船,小豆包就拉着妹妹温喜,朝码头的空地跑去,亏得现如今小豆包只是初练拳脚,比起舒敏尚有不足,更是比不上竹青这种高手中的高手,一把就将两个小孩子都薅在怀里,两胳膊一边一个,交给了跟在舒敏身后的绫罗和弘历的奶娘汪嬷嬷。
  这次圣上出巡本就是提前通知了江南各省官员前来迎驾,码头上自然是人声鼎沸,官场寒暄的表面功夫过后,便是跟着皇上入主江南行宫。只是舒敏怎么都没猜到,到了行宫当晚,万岁爷就在自己的寝殿里发了一大通脾气。
  当然,发这脾气不是因为当地官员做事儿不和心意,而是京城那边送来了新的密折。
  本来入主行宫之后,因为皇上与太后的亲近,胤禛与舒敏带着孩子们和仆从本就住在离万岁爷寝殿不远的一处院子里,可谁知道到了晚上,群臣欢宴之后,舒敏和胤禛刚把孩子们安顿好,自己准备收拾一下就寝,胤禛因为想要高无庸留在京城以防万一,所以带来江南的随从苏培盛就在廊下报说,皇上那边的冯公公来了。
  舒敏也是前两年知道,原来苏培盛本来并不是那个宫斗戏里面一脸苦大仇深的苏公公,他现在只是一个小侍卫,是当初胤禛在出去明察暗访的时候捡到的一个小乞丐,丢在军中历练了几年,那次胤禛去了京郊大营,便铁了心要回来跟着做贴身随从。
  胤禛本来是不愿意的,毕竟这还是还小,很多事情,他不愿让孩子将来后悔,可谁知,这小孩儿是个有主意的,竟然说,自己就想一辈子跟着恩人,哪怕做公公都行。胤禛看这孩子实在太过执着,没办法就带回来了。结果带回来才知道,这小家伙竟然是做随从的一把好手。
  也是舒敏有一次觉得奇怪,把这孩子叫来,才知道,小乞儿当年太小,就算是胤禛打了招呼,可按着胤禛那个性子,也不会让人太过偏袒这孩子。只是取了个“培盛”的名字,便自己回京了。这孩子因为太小,在军营里很被那些大孩子欺负了好几年,刷马桶倒洗脚水的事情做了很长时间,后来好不容易渐渐地把自己的本领练出来了,却越发地觉得军营不适合自己,正好又碰上恩人去了京郊,就一心决定要跟着恩人回来,哪怕在府上做个打杂的也行。
  屋内,舒敏刚刚帮着胤禛把外袍脱下,就听到了屋外的传话声。顺手把外袍重新给胤禛披回去,舒敏随手揪了一件屏风上的披风裹在身上,就去开了门。
  将看着一脸焦灼的冯公公请进来,舒敏才知道,万岁爷那边发了好大的脾气,德全公公根本劝不住,请了太后娘娘来了,却不知为何太后娘娘也带着怒色回自个儿寝殿去了,甚至连这回随幸的裕嫔娘娘都不让进屋,他们这些做奴才的也是在是没辙了,才来请雍亲王过去劝劝。
  裕嫔,舒敏并不陌生,因为这个裕嫔,就是她又一次晋了位份的贞兰姐姐。只是,听冯公公这话说的,太后娘娘生着气走了,裕嫔娘娘又不让进屋,这事儿,十之□□是和前朝的事儿有关,怕不是后宫的那些牵扯。
  舒敏想到了这一层,胤禛自然也想到了。听舒敏这么说,马上把刚刚脱下的便服外袍重新穿好,就急急忙忙跟着冯公公走了。
  胤禛走了一阵子,舒敏站在原地想了想。这次皇上出来,带着的是宜妃,丽妃,还有便是裕嫔了。从这一点可以看出,贞兰姐姐目前还是很受宠的。而皇帝到了江南的第一个晚上便因为一个密折而大发雷霆,密折这东西肯定是从京城派了快马,十万火急送过来的。能气的这般厉害,难不成,是留守京城的几个人出了问题?是太子,还是三皇兄呢?难不成,是老八或者老九?
  舒敏算了算日子,突然模模糊糊想起,二废太子似乎与复立隔得时间并不算长,难不成,是那位不甘寂寞的太子爷又整出了什么幺蛾子,才把老爷子气成这样?
  只是,皇上虽说前一天晚上生了很大的气,第二天依旧得用一种自己很开心的状态来面对前来觐见的众臣。毕竟,虽说世人皆知密折,但密折究竟是什么内容,却全然不能为外人道。
  舒敏虽说在胤禛早上回房之后随意问了一下,但因为看着胤禛面上略有难色,便打了个哈哈混过去了。
  随驾巡游并不是什么太过有意思的事情。因为当地的官员都太过清楚皇上的身份,说到趣味甚至不如上一次胤禛带着舒敏微服暗访。说是来江南游玩,可众人都想着皇上太后和妃子娘娘们的安危,就连舒敏这些跟着陪同的皇亲们也不能轻易去街上走动。无非也就是换一个园子听戏罢了。
  表面上说是巡游江南几省,可对于皇帝来说,实质上也无非就是坐在杭州的行宫里等着这附近各处的官员前来觐见,赏赐点儿东西,偶尔询问些百姓民生。太后娘娘听了两天的戏便觉得南方戏太软和,听的人直困,就叫了妃嫔们和这次跟着一起出来的皇族家眷在行宫园子里游玩。
  豆包总是趁着大家不注意去爬院子里的假山。杭州的行宫不像是他们北方的王府或是大户人家的布局。北方大部分的高门大户都是硬朗的红墙黄瓦,粗粗的柱子,倒是做了雍王府的畅春园大概是因为当初万岁爷喜欢江南的园林,修了些小桥流水。可是这杭州的行宫,却是实实在在的江南园林的感觉了,就算是听戏的戏台子都秀气的很,更别说那些镂空槅扇,假山流水,倒是有几分像曹公《红楼梦》中的大观园的感觉。
  皇帝坐在行宫日日召见百官,可雍亲王胤禛却既没有在自己的院子里歇着,也没有天天陪着皇上会见官员,倒是每天不知道忙着些什么。舒敏只觉得,胤禛这次出来,反而比在京中赋闲的时候更加忙碌了。每日早出晚归,有时甚至面带忧色,可胤禛不主动说,舒敏也不愿意死缠烂打去问。毕竟再怎么说,胤禛也是个王爷,是个男人,他总有自己要做的事情,自己安心陪着他就好了。
  这一日,胤禛又是在天擦黑的时候才回房,舒敏看着胤禛略微阴沉的面色和皱着的眉头,有些担心地上前想伸手抚平那两眉间的褶皱,却被胤禛一把搂在怀里。“媳妇儿,我要和你说一件事儿,你听了别慌。”
  舒敏听了这话凝神点头,能让胤禛用这样的语气说出来的事情,一定事关重大。
  “皇阿玛似乎改主意了……而三哥之前从京城递过来的密折上写着,太子要……”最后一个字没说出来,可是舒敏被胤禛摊开握在左手的手掌心里,被胤禛写了一个“反”字。
  果然,之前让皇上雷霆震怒的密折上写着的大概就是这样的消息。太子要反,这件事虽说舒敏不觉得意外,毕竟二废太子的原因便是太子谋逆,可身为皇上的太子的亲爹,大概是怎么都接受不了自己心心念念想要将手中的江山交给他的儿子,居然为了能够多当几年皇上,想要颠覆自己的天下吧。
  可,虽说很清楚太子谋逆是要被废的舒敏,却有些奇怪,胤禛所说的“皇阿玛改主意”又是什么意思?改主意,难道说,是改变了未来继承人的决定?想到这一茬,舒敏猛的抬起头来,眼中全是一种不小心洞悉天机的惊讶与亮光。
  “夫君,皇上改了主意,难不成,是八弟?”
  胤禛摇摇头,没有说话。
  不是老八,虽说,看平时皇帝对老八的态度,这事情大概本身和老八也就没有太大的关系。“八弟之前做的事情惹了皇阿玛生气,皇阿玛如今还没原谅他。”
  舒敏喃喃,“也肯定不是老九跟十四,这两个人就算是用眼睛看的也知道他们不会合适。三哥向来没有这些心思,只喜欢结交清流,论诗作词;至于十弟那更是个只知道花钱的,十三也不可能,十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