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混在大唐-第1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指日可待。到那时,只要自己练成前六式,何惧那些鸡鸣狗盗之徒!
  还有那武敏之,在晚宴上那家伙居然一脸谦恭,让武清差点有些没认出来。
  第二日一早,众侍女仆人来见过武清和武大娘。武清心中早有定计。
  如今朝廷置清心馆于门下省之下(高宗下旨官名复旧),自己又是馆主,总领馆务,算起来自己至少是从五品官了,这让武清有些措手不及,直到现在还有一种轻飘飘的感觉,这种感觉很不好。他没有得到皇帝召见,是不能去上朝的。
  但在京凡五品官及以上必须每日早朝,武清不禁犹豫了,更何况他也没接到正式任命他的圣旨啊,内心纠结中,先安抚了下那些自己从人贩子手中买来的豆蔻少女和原先的伙计们。
  武大娘去陪荣国夫人杨氏了,武清便招来徐小樱和王修,还有老李头。
  “咱家那铺子没有被没收吧?”武清问道。
  徐小樱说道:“怎么会没收呢,只是拆了牌匾而已。”
  武清沉思片刻,说道:“如今我算是认祖归宗了,但依靠家底和皇上赏赐可不是办法。或许你们认为经商是下贱营生,可我要说,没有永恒的富贵,说不定哪一天我将成为阶下之囚,甚至饿死街头。”
  武清昨夜想的很清楚,当得知自己真的是武则天的族人后,差点没吓出一身冷汗。他可是知道的,武则天在一日,武氏家族便能辉煌一日,甚至成为了皇族,但是武则天一死,武氏族人几乎被诛杀,好在李隆基也算是武则天的孙子,没有赶尽杀绝,但也差不多了。而这也只是几十年后的事情。
  老李头经历了李府的事情,对世事看得很深,便说道:“公子说的不无道理,世上没有永恒的荣华,经商虽然下贱,但却能常保富有。公子,你说吧,要我老李头做什么?”
  徐小樱不明白这些东西,王修可是喜欢做生意的。
  王修说道:“公子,我王修为你马首是瞻。”
  武清笑道:“如此,我便说了,从今往后,你们三人便照看我的生意,小樱管理账务,李叔和王修负责经营。至于你们想怎么经营只需告诉我一声便成,我不会管,但你们需要记住,那就是对我的绝对忠诚。共济会会规可不是儿戏!”
  如今共济会中加入了新成员老李头。
  三人齐声答应,他们知道自家公子的阴谋诡计,算计他们还不是跟玩儿似的。
  于是原先的店铺和茶坊交给了三人管理,就是不知道如今没了说书,生意不知道能不能好起来。
  中午的时候,圣旨终于到了。
  “圣上有旨:于门下省置清心馆,封武清为文水开国县男食邑三百户;封武清为清心馆馆长,总领馆务,暂不定品级,其余官职暂不设立;封武清为教坊司教坊使总领教坊司事务,暂不定品级,并加封武清为文林郎。钦此!”
  一个老太监拉长尖细的声音念完后,一头雾水的武清只好叩谢皇恩晃荡。
  武清算是明白了,凡是实缺的都尼玛是没品级,不定品级,那就是没品,没品,这算什么玩意儿?
  “教坊使,皇上给了我口谕,可站着接旨。”老太监很猥琐地说道。
  这尼玛,武清差点没喷出来,刚跪了半天起来,差点又要跪,还好高宗也是通情达理之人,于是便说道:“高公请宣旨吧。”
  武清知道太监都不喜欢叫他“公公”,而喜欢被人叫“某公”,果然老太监笑道:“皇上说了,如今你虽为神童,但年岁尚小,百官多有反对,故而你担当实职,却无官品,待几年后,你一举中第,便可让百官无话可说。”
  这是什么事儿,嫌弃自己年纪小?这完全是羡慕嫉妒恨啊,哈哈,哥也有被人羡慕嫉妒恨的时候啊。武清丝毫没有因为得了没品的官而气馁,脸上反而露出了笑容。
  高老太监心中称赞一番,此子果然不同凡响,而后便复旨去了,临走前还得到了武清一贯钱,更是心中欢喜,暗称这孩子比那些大官们都会做人,他一定要在高宗面前美言几句。
  其实以武清今时今日的背景完全没必要这样做的,但武清依旧还是利用他远见卓识,认为一切可以争取的人都应该建立友好之情谊,而一切不可以争取之敌人都必须往死里整。
  比如武敏之,可是如今他武清不论从各个方面都不是人家的对手。





 第四十三章 教坊使

  时间回到早朝。
  殿中监朗声喊道:“有事请奏,无事退朝。”
  “臣有本奏!”
  “臣有本奏!”
  “。。。。。。”
  高宗和武后相视一眼,这些个大臣怎么回事,平日里很少奏事,难道出大事呢?武后点头示意,高宗便问道:“诸位爱卿所奏何事呢?”
  御史大夫郝处俊上奏道:“陛下,陛下置清心馆搜集民间雅俗之物,此乃大善之举。”
  高宗听到微笑着点头,但武后却是一愣,目光开始变得凌厉起来。
  郝处俊继续说道:“但清心馆制同弘文馆、太学、国子学,臣认为陛下有欠考虑,何况以一稚童为馆主,亘古之未闻也。况经微臣调查,那武清曾贬低我大唐文教,曾在文水县学言道:秦汉以来王朝更替,儒学不是治国之良方。此完全藐视圣人学问,无视我大唐之威严,更让我辈文人如何自处?皇上,武清来到京师后,竟私开馆舍,聚众宣讲,蛊惑百姓,听者云集,此妖言惑众,应当处以极刑。。。。。”
  “你放屁!”武后噌地站起身,金簪摇动,显得很激动。
  “皇后慎言啊。”高宗连忙低声劝道。
  武后这才缓缓说道:“郝处俊,你枉为御史大夫,你这是所谓风闻奏事吧,你每日在长安长乐坊里,怎么倒去了文水调查呢?你只知武清在县学大放厥词,却不知那只是他偶然思考之事。你只知武清在私开馆舍聚众宣讲,却不知道他宣讲之内容。那么让本宫告诉你,武清所讲《三侠五义》,敢问百官有谁听过有谁知道?”
  御史中丞裴炎出列,他自太原一行后,展现出了不错的才能,已经升为中丞,奏道:“禀圣上皇后,臣之小儿前些日子给微臣讲过那《三侠五义》中包公有龙虎狗三铡刀,专为违法乱国之王侯、贪污乱法之官吏、罪大恶极之小人准备,微臣曾大为惊叹,有谁能有如此相像之力,本想去听上一番,微臣一时忙碌却也耽搁了。但微臣曾在半年前去太原处理乱民之事,有幸结识武清,微臣觉得武清当得起朝廷之栋梁之才。谣言蛊惑之说,实在有些危言耸听。”
  武后见效果达到,很满意裴炎出班反对,于是看了眼依旧愤怒不平的郝处俊,说道:“郝爱卿,本宫为刚才失礼之处道歉,但身为御史,虽有风闻奏事之权利,但更应该有事实依据。”
  郝处俊那个心中恨啊,但脸上露出恭敬的表情,拜道:“微臣不敢,微臣谨记皇后娘娘教诲。”他把“皇后娘娘”四个字咬得很重,这是告诉高宗皇帝,这是**干政了。
  这时,吏部侍郎高智周奏道:“陛下,微臣认为,武清年纪尚小,不足以担任官职,更何况自实行栓选以来,不宜再破例了。”
  这话让武后也没话说了,高宗也觉得,他把目光移向了新任的兵部尚书裴行俭,他和李敬玄等人都是栓选官员的创立者。
  裴行俭自上次反对立武为皇后而被贬到西域后,好不容易回到京师,自然不愿意再得罪武后,于是出班说道:“微臣认为,栓选之官只是朝廷一种普通制度,若陛下觉得武清实为可造之才,便可破格提拔。”
  高宗本就很欣赏,甚至喜欢裴行俭,大笑道:“爱卿所言甚是。”而后看向武后,意思很明显,武清可是你侄儿,你得说几句。
  武后思前想后,看来百官还是比较敌视我啊,虽然这些年清除了些异己,但依旧还是有些大成心中不待见自己,如今武清以稚童担任要职,显然触动了这些人的利益,不若这样。
  于是,武后起身说道:“武清是本宫侄儿,本宫本应该回避这个事情,但本宫确实认为他有朝廷栋梁之材的潜质,而且皇上和列位臣工也有所耳闻,如此有才能之人,为何不能够为皇上所用呢。百官既然有些反对,那这样吧,皇上,教坊司设教坊使,就由武清担任,叫他总领教坊司事务,那清心馆就暂时不设官职,也由武清任馆主,总领清心馆事务,可叫太学、国子监、弘文馆、四门学等诸学的生徒,愿意去清心馆者等同生徒,他日武清若取得科举进士及第再定品级。皇上,您看如何?”
  高宗皇帝心中一乐,还是自己的皇后聪明,于是便说道:“如此,甚好。诸位爱卿,你们看这样处理如何?”
  “谨遵吾皇教诲,万岁万岁万万岁岁!”
  。。。。。。
  武清得了圣旨,闲来无事,自《三侠五义》写完之后,便没有动笔的念头了。
  一者武大娘颇有怨言,毕竟不学无术在这个时代是很受人鄙视的,按照武大娘的意思想要让武清进入国子学或是太学去学习,但武清没有答应。
  二者经历了这段时间事情后,武清的心思发生了一些转变,庸俗文学可以娱乐大众,但不能救大众,文学不能阻挡入侵,除了能把入侵者写死,依旧改变不了现实,他需要的是一种能够进阶的力量。如今他是武氏族人,这是一个很不错的身份,利用好,自己将会引领大唐走向更加富强。
  如今既然封了没品的官,但实权有了,就看自己如何发挥了,更何况教坊司归自己管了,那不是每天可以**下上官婉儿呢?想想都让人兴奋,能够**下大唐的女神,这是无数宅男们梦寐以求的事情吧。
  有了邪恶的念头,武清恨不得马上到光宅坊的教坊司,而且自己的清心馆也在那里,但清心馆貌似只有自己一人啊,这不是让他“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吗。
  这高宗,也太抠了,至少也得给几个手下啊。
  此时的教坊司还只是一个很小的部门,属于太常寺管辖。不过很多时候太常寺不会管理,毕竟教坊司经常给皇帝和王公大臣们表演,实在是一个很特别的部门,再说谁家没个宴会啊什么的。所以教坊司虽然地位低下,但很受欢迎。
  武清一身蜀锦所制的华服,头戴着逍遥巾,大摇大摆地走进了教坊司的大门,却没看到一个乐工,也没看到云韶们,更没看到内人们。整个教坊司给人一种空荡荡的感觉。
  武清沉思片刻,瞬间明白了,这尼玛是给老子下马威啊,看来“排外”从古至今都存在啊。
  武清很纠结,以他这样的年纪做教坊使,确实有些不合适,但他有信心,而且这不仅是武后在考验自己的能力,更是武后对自己的信任。如果做得好了,说不定升官发财还是小事,要是封个国公当当,那就太值当了,现在那个什么县男,实在是太丢份了,他都不好意思想。
  武清有了定计,当下气沉丹田,大吼道:“人都死光了吗?”




 第四十四章 用计谋初治教坊

  “你喊什么?”
  一个稚嫩却又颇有几分娇嗲的声音从一房中传出,而后一个明目皓齿,彩衣飘飘的女童走了出来。
  这不是上官婉儿是谁呢?
  “媳妇儿!”武清眼中一喜,因为看得出上官婉儿竟然略施粉黛,难道这是为了迎接自己?
  上官婉儿欠身,道:“见过教坊使大人!”声音中颇有些不屑。
  武清大为奇怪,仔细一想,便明白了,这教坊使可是新封的官职,没品没俸的,却又管着整个教坊司,这让这些教坊司的乐工云韶们如何看得起?
  “呵呵,好啊,上官婉儿,本大人问你,这教坊司其他人呢?为何不来拜见本大人?难道怕本大人强行索取孝敬不成?”
  武清一口一个“本大人”,自己说得暗爽不已,却让上官婉儿心中鄙视无比。
  “还本大人,一个小人得志的样儿,切!”上官婉儿心中嘀咕一番,但脸上却表现地很欢喜,欠身道:“今晚东宫饮宴,李秋水大家带领乐工和内人还有云韶们去了东宫,如今就剩下我们这些新晋的云韶了。”
  “李秋水?”武清心中突然一跳,他想起金庸大师小说里的人物,还好这是唐朝,于是便说道:“那教坊令和教坊丞呢?”
  上官婉儿像是看白痴一样盯着武清看了半晌,没好气地说道:“你会不知道?”
  武清郁闷,这妞现在对自己没一点敬畏之心,都怪自己一时逞了口舌之欲,但心中略一沉思,还是明白了。高宗皇帝设教坊使,这很明显是要抬高教坊司的地位,原来的教坊令和两位丞都是有机会升职的,可如今却有一个不知道从哪儿冒出来的小屁孩抢了他们的饭碗,这如何让他们服气,更何况往后还得听这小屁孩调遣。于是便都纷纷装病,并留下了假条。
  上官婉儿递给武清几张假条,武清数了数,足足有八个,这可是在教坊司所有有品的人啊。
  下马威?任何时候都有!好,反正你们装病请假,是吧,那咱就将计就计。
  武清心中有了定计,便说道:“那有多少人还在教坊司?”
  上官婉儿想了想,掰着小手指头说道:“还有秋香大家,以及五位内人在,有十多个乐工,有二十多个云韶吧。当然还有我们这些新晋的云韶。”
  武清心中一颤,便说道:“那好,你去通知大家,到演乐堂来见我!”
  虽然不知道此秋香是否一样跟传闻中的“秋香”一样美,但武清有些急不可耐地想要见到。
  “秋香,秋水,不知道这教坊司有几位大家呢?”武清可是知道的,能够称得上大家的云韶,那技艺已经达到了一定的境界了。他可不敢班门弄斧,弄巧成拙。
  很快,教坊司还剩下的云韶们便来到了演乐堂,看到一个小屁孩一身华服,却没穿官衣,不禁有些奇怪,便开始小声议论起来。
  最后走进来的是一个二十五六的女子,只见她云鬓未开,步摇轻颤,耳铛轻摇,柳眉宛如新月,眼眸一望竟仿佛是一轮秋月高悬夜空,身着一身鹅黄色宫装,半抹酥胸赫然探出。
  武清直勾勾地盯着那嫩白之处,一时间竟痴了,这算是自己第一次看到这样的宫装吧,这可是冬天啊,不冷吗?
  “秋香见过教坊使大人。”声音悦耳,如那清泉流淌心间,让人感到无比舒服。
  武清惊醒过来,连忙说道:“姐姐,不必多礼。”
  秋香欠身,而后问道:“不知教坊使招我等来是所谓何事?”
  武清郁闷,这还能有什么事?于是轻咳一声,沉思片刻,说道:“教坊令和教坊丞,还有那几个乐正都生病了,既然他们都生病了,如今这教坊司也只有我一个管事儿的,可我也忙不过来,于是我便想,既然这样,那我得找人顶替不是?这样吧,这教坊令暂时就先不要了,教坊丞就由秋香和秋水两位大家来暂时担任,乐正吗,暂时不要了,就由我,以及两位大家临时兼任,我会上报圣上,另选乐正。”
  教坊司属于禁内,教坊令和教坊丞还有乐正都是太监,当然还有一些杂役,也是太监,这个时代最不缺的就是太监。甚至有些人为了进宫,自己阉割了自己,以表心志。不得不说这是一个很畸形的现象。
  反正最不缺的就是太监,武清怕什么,这些个死太监,居然给自己下马威,他实在受不了。
  众人知道如今这教坊使官虽无品,但深受武后和皇上器重,更何况武清还是武后族人,故而也不敢违抗,毕竟她们这些人大多都是官奴入了乐籍,除非被皇上看中,不然这辈子都很难脱身。可如今的皇上身体状况不好,还有一个心狠手辣的武后把持**,谁还有机会呢?
  于是,这样一个惊天的消息传到了教坊令和教坊丞的耳中,也传到了武后和高宗皇帝的耳中。
  武后大为赞赏,拍案而起道:“真不愧是我武家儿郎,如此便轻易解决了难题,当真是有谋略之才。”
  高宗皇帝不禁笑道:“皇后啊,你可别忘了,咱家还没封过女官呢?而且没了那些乐正,武清如何排演,这元日可是要到了啊。”
  武后妩媚一笑,说道:“皇上,您可别小看了那武清,你不也说过,那《三侠五义》虽是世俗之物,但里面不也有可取之处吗?看那包公断案,我朝何不借鉴。”
  高宗皇帝这么一想,便说道:“朕阅遍古史,也没看到过有那样的事情啊,皇后,你家侄儿的脑中可是有着千马行空的想象啊。”
  “那是,皇上,那可是我武家的儿郎,皇上,你曾经不也觉得我很有想象力的吗?”武后娇媚地依偎在高宗的怀中。
  高宗皇帝感叹一声,想起和武后初相遇之时,那种心惊胆颤,那种欲罢不能的情思,抚摸着武后的丰满的身体,说道:“皇后,一定要把培养成我大唐的栋梁之才啊,这样吧就让弘文馆、太学、国子学、四门学各抄录收藏,也让生徒们有阅览的机会,还有让武清到哲儿府上做个陪读吧,也能好好接触下咱家的人。”
  武后心想,这样一来,清心馆将会逐渐被朝廷百官接受,若将来武清再中了进士,她便可以派北门学士指导一番。于是便说道:“一切但凭皇上您定夺,臣妾听命就是了。”
  “听命,是吗?那咱们早些安寝吧。”
  “皇上,这可是大白天,而且你身体刚好啊。”武后双眸含春。
  高宗大笑,直接翻身压了下去。





 第四十五章 教坊歌舞显盛世

  教坊司演乐堂。
  武清自诩对音乐方面还是有点天分的,前世k歌的时候,那是模仿情歌王子王杰的高手,那沙哑的声线,听着为之悲伤,为之流泪。也正是这一点,他曾经泡了个妹子。
  于是,武清让李秋香大家先唱一首歌,一来欣赏下大唐歌舞,二来也想了解下这些云韶们的具体水准。
  不过大多数云韶们去了东宫夜宴,留下来的很多都是因为例假,武清无语,只好让上官婉儿这将近二十个新晋云韶来演奏伴舞,毕竟她们已经学习了将近半年,也差不多了。
  于是一群彩衣小萝莉加上一个成年的李秋香踏着《和风柳》的曲子,翩翩起舞。一时间彩衣飘飘,古风徐徐。琴瑟琵琶,笛箫管笙和谐美妙,如有几分仙乐之感。
  “和风细柳渭水边,烟波渺渺唱渔舟。。。。。。”
  李秋香声如黄莺,婉转如梦似幻,仿佛杨柳风吹拂,柳絮飘扬,又仿佛一对**漫步于渭水之滨,你情我浓,好不叫人**悱恻,飞向云端。
  一曲罢了,云韶们也都收舞而立,等候武清发话。
  武清依旧魂游天外,却不知道歌舞已经停歇。
  “教坊使?”
  声音如线,钻入了武清耳中,武清惊醒过来,刚才飘飘欲仙,让他大作白日之梦,实在是太丢人了。
  “啊,完了啊,嗯,非常好,我大唐之音乐,我大唐之舞蹈,我大唐之艺术,尽在这一曲一歌一舞之中。”
  武清毫不吝惜溢美之词,夸得这些云韶们都低下了头,乐工们也是面红耳赤,秋香姐姐那洁白的双颊飞上了两片红云,娇艳地让武清恨不得咬上一口。
  武清看着还在站立的云韶们,说道:“大家都坐下来,我有话说。”
  云韶们都到一旁的席子上坐了下来。
  武清正襟危坐,面色有些严肃,说道:“如今得蒙皇上和皇后娘娘信任,让我这一小孩执掌教坊司,想来你们有所不服,但既然我执掌教坊司,便不会瞎掰胡闹,更不会惟利是图,也不会贬低你们,你们有何意见,直接对我说便是。但有一条,那就是绝对服从命令,若有不服,剔除出教坊司,武某说到做到,别以为我只是一个七岁小儿就好欺负。”
  “奴婢们不敢!”
  众云韶有些惶恐,她们这才明白,皇上和武后派来的这个教坊使可不只是小孩儿那么简单。
  李秋香微微皱了下眉,便说道:“教坊使,如今元日将近,每年皇上都要教坊司在宫中伺候。”
  武清一愣,心中默算一下,距离元日还有十天的时间,不禁问道:“秋香姐姐的意思是?”
  秋香对这个“秋香姐姐”的叫法一愣,平日里教坊司里的人都管她叫大家,但还是马上说道:“每一年都排演的曲目都一个样子,也不过翻来覆去变换了下顺序,去年除夕之夜,皇上和皇后都有些不满意。如今教坊令和教坊丞,还有八位乐正都不在,这将如何排演,还请教坊使示下!”
  武清目光陡然一沉,看来这教坊令几人真还没安好心啊,这不仅仅是给自己下马威啊,这是要赶自己走啊,为了赶自己走,竟然不顾高宗和武后的感受,甚至这些云韶们都有可能被杀头。在古代不管是官奴还是其他奴隶,那是说杀就杀,怎么死的,也不过是只是一道命令而已。
  妈的,看来哥哥我不出名都不行了!
  武清站起身,袍袖一摆,在广阔的演乐堂里来回走动,忽然,他停下脚步,心中便有了定计,转身说道:“排演之事就交给本大人吧,你们今日便好好休息,顺便想想你们可有什么奇思妙想,等明日一早再告诉我,而且,从明日开始,教坊司没有我的允许,将不再为王公大臣们出演,违令者,剔除出教坊司!”
  “诺,奴婢们知道了。”众云韶被武清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