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草清-第37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纠缠,还不知有多少害处在等着。

“要公道,法司就得尽可能公正。要公正,就得学商庭,控判分离。控判既分,讼师必然大兴。讼师既是操弄国法,那就得在一国的管制下,如何调剂富贵和贫苦人,我们可以在这管制下定法嘛。”

杭世骏虽未全胜此案,但感觉收获比打赢了好多,带着丝兴奋地回应道。他就觉得,一扇大门正由他开启,一国之法,正进入一个全新的天地。

史贻直点头道:“控判要分离,还不能只是在庭审之上分离。我觉得,专门办公讼的,还可以另设一司,跟判案衙门分割得越清楚越好。”

身为法司使,主持一国法务多年,史贻直看问题的高度自然不一样,而他并不知道,因他这一句话,英华司法体系向前迈进了一大步。法庭和检察官不仅有了专业分工,还迈向了分权之路。

法司在作总结的同时,龙门学院明法分院礼堂,也就是之前庭审现场,薛雪、宋既和来自各家学院明法分院的学子们也齐聚一堂,他们讨论的是更上层的问题。

“我华夏朝政和官府格局,尤重分权制衡。但因为根底未扎到各界民人身上,而只是对上,上端只有皇权一点,让这分权制衡就像……”

薛雪举起一枚橄榄果,大家一看就明白了,两端小,中间大,怎么也难立稳。

“陛下正开天下之大格局,骨架虽立,血肉未生。这法权一桩,就是扩于天下,分权制衡的一个点。”

“此案我们也看得很清楚了,法权,包括细目条陈,若是被执法之人握住,那就是天下大害。它既大权在手,就不会求公道,而是求它的利,以害公道而求利,因此法权首先就要从执法的衙门剥离出来。诸位可以多想想,执法的衙门,要怎么定权定责,才能确保国法护得一国的公道。”

薛雪说的是法权和法司的关系,宋既谈的还要高一层:“陛下为何要推着大家变革律法,早前那个不列颠人在学院里的演讲,大家也都听过。”

“我英华之法,现今已是两条腿在走路。一条是商法,仲裁纷争,维护公道。桩桩条陈,层出不穷,而所循法理,跟刑民案格格不入。刑民案,也就是法司这部分,再不更张,就要被民人,被一国推着更张,那时还不知是怎么一番乱象。”

“更有紧迫之事就在眼前,我英华力推族田公田分户,接下来还要推族田公田定人,定产到人。这一步陛下立下二十年之期,现在已过了十年。岭南才完成分户,江南才开始分户,可之后会越来越快,不止是朝廷要推,民间自己也在推。”

宋既发挥得更远了:“读史者都清楚,分产引发的动荡最为猛烈,如何在这动荡中护住一国人心,就得护住公道,公道靠什么?国法。不列颠人曾著述有《乌托邦》一书,说的是不列颠人圈公田,致民人失地,千万人颠沛流离。”

“不列颠来的劳伦斯爵士说,那只是夸张言辞,圈地之害实际没有那么大。可我们西行之人也看过,害处也不如劳伦斯所说的那么小。但不列颠那一国并未因此事而举国动荡,关键在哪里?就在不列颠人的律法已成体系,法权立得稳健,可以在大面上守住公道。”

宋既感慨道:“陛下要推律法变革,就是要解决这桩眼前之难。我英华的族田公田分户定人,虽跟不列颠人的圈地有区别,但引发的动荡却是一致。华夏以农为本,我英华又有工商之本,要将这两桩根本融在一起,就如商庭融汇法司的刑民庭一样,是我英华真正能成融华夏各处故土的根基。”

学子们个个两眼发亮,认识到自己所投身的事业,意义如此重大,都觉全身热血翻滚。

第七百五十八章 谁说男儿不如女

四月下旬,皇帝在江南发布《国法广议诏》,宣布将推动英华“变法”。此“变法”非往日的变法,依照旧朝标准,英华那是天天都在变法,这个“变法”说的就是变革律法之制。

看了诏书,正在热议李煦案的国人此时才算明白,皇帝是从国体的高度来看这一案,压根就不是跟皇妃的宫闱之事。

皇帝在诏书里提到了多项变革,引得一国震动。

一是改法司为法院,设置有国、省、府、县四级,之前乡镇区的法正另有处置,不列入法院体系。

二是法院的职权大幅更改,有增有减。商部的商庭并入法院,但又在尚书省设置了律部,负责公诉之事,同时管理所有讼师。法院对律部没有行政管辖之权,这就意味着英华司法的控判要完全分开。

第三项是在刑民案里全面引入讼师,而新设律部就是管理讼师和诉讼流程。为此英华将实行讼师资格制。讼师的资格门槛,以及公讼私讼的调和补剂,皇帝自不会拟定细节,交由相关各方商定。

第四项则是将民案交归地方,法院只负责商刑两案的审裁,涉及婚姻、家产、孝悌等等民事纠纷,由省财政所支撑的乡镇区民庭处置。跟法院不同,这些民庭都以调解为主,民庭调解和初审失败,再转交法院审理。

这四项变法仅仅只是大面上的规划,具体细节需要政事堂和法司协商敲定,估计到年底才有定案,明年才开始逐步推动。

就李肆而言,这项变革也只是过渡,但已埋下了几条线。首先当然是向现代司法体系转型,其次是兼顾了地方分权。

将民事案尽量转交地方,一方面是减少中央财政支出。如果是将原本一直延伸到乡的中央司法体系全部转向现代司法体系,增加的人力、场地和办公费用就无比高昂。计司粗略估计,法院和律部的常规财政支出将增长八倍以上,才能满足转型后的需求,总额高达千万两白银,这是目前英华财政难以接受的,还不计法学院校的建设投入。

如果将中央司法体系从民事上退出来,费用只是三分之一。而地方也能根据现实所需,逐步完善地方司法体系,中央统一规划的种种弊病也能避免。

另一方面,这也是扶持地方分权的一项举措。地方获得民事裁判权,必然要主张民事立法权。而华夏各地民情大不相同,由中央一刀切地规范民法细节也不现实。根据权责对应的原则,让地方拿到民事立法权,也能更大程度地贴近区域民情,确保社会稳定。

当然,先让法权在地方生长,这也是由下及上,推动英华法权变革的一项基础。

此时的英华,懂法之人还少,不少士子还在叫唤英华是不是要走上暴秦那套法家老路,又开始在报纸上鼓噪。

不过此时的英华,变革滚滚,人心都在朝着前,当然也是朝“钱”看,已没多少人在意那些腐儒的叫唤。在很多人眼里,这一国已变得越来越陌生,可爱之处越加可爱,可恨之处也越加可恨。

“江南的姑娘也开始失风迷窍了,我看早晚得跟岭南女子一样,满大街露胳膊亮脚,不知羞耻!”

“这些女子就是浅薄,攀风附潮的,保准没哪户人家敢娶!”

“哟哟……青楼女子都不会这般装扮吧!连胸、胸口都露出来了!”

苏州某处小茶馆里,一帮士子模样的青年聚在临街座位,两眼冒着星星,嘴角流着口水,言语却是鄙夷不断。

已近五月,初夏的江南小有热意,街上来来往往的女子个个花枝招展,虽还举着小伞,轻语莲步,显得颇为矜谨,甚至衣着式样也没大变化,但旁人观感却已大不一样了。

首先就是色艳,以往那些内敛的蓝翠之色少了,红黄紫眩目不已,花纹图案也五彩纷呈,让街上人流也如春夏时的原野,格外艳丽。

其次是剪裁更贴体了,女子的身线轮廓比往日鲜明了许多,让茶馆里这帮血气方刚的青年燥火升腾,以往他们可只能从那种册子里看到女儿家那削肩隆胸小蛮腰的曲线。

当然,更重要的是,衣料少了,构成更朝“轻薄透”方向发展。

比如那衣袖,不少就是半袖再接一层轻纱,正应这季节的气候。褶裙虽没短,下摆也变成了透气轻薄的纱网之类衣料,莲步之间,隐隐能见绣花鞋的轮廓。

更有那大胆的,在胸颈间用上透网薄纱,肌肤虽只隐约露出一丝,却已足叫那些正人君子喷鼻血。

“沾哥儿,你去过岭南,那里女子是不是如番邦一般,连肚脐都露了出来啊。”

曹沾正在一边发闷,好友来了这么一句。

“我去那时都是冬日,哪能见着……”

曹沾没印象,他不仅年纪还小,不太知男女事,去年更是全家仓皇出奔,哪有什么心情看女人。

好友们鄙夷地打着双关:“岭南还有什么冬日?沾哥儿不愧是沾哥儿,自不会让咱们分沾。”

还有人道:“岭南能有什么清白女子!?看那洛参娘是什么德性!?之前还誓言要舞遍天下!把她那女儿清白躯,生生让天下人看去,你说她脑子里到底装的是什么?”

说到洛参娘,众人目光更亮了。

却有人冷哼道:“国之不国,女人也不成其为女人了!一个个不是读书,就是做工,都想着抛头露面,妇德不守,天下何安!?”

另有人讽道:“倪老二,被人家悔了婚,就恨遍天下女子,你这也称不上什么德吧。”

那倪老二怒道:“难道我说错了!?女子不该就以男人为天?不就该温良贤淑?你看看这些女子,满脑子就转着自己该如何如何,自己想如何如何,再不讲什么三从四德,就跟那公堂对簿的李香玉一样,不知招得满天下男人恨,还自以为聪慧伶俐!她就是让天下女子不守妇德的罪魁之一!”

砰的一声,曹沾拍案而起,拧住了倪老儿的胸口:“你说谁呢!?”

“唉唉,别动气,倪老二也是伤心人,就别跟他计较了。”

“是啊是啊,他那没过门的媳妇要去进学,倪家人不干,说要抛头露面就绝婚约,没想到人家根本不在乎脸面,直接悔婚,他还真是倒霉,发点牢骚也没什么。”

好友们纷纷劝解,那倪老二还不罢休,径直吼开了:“我就是恨那种女子,怎么了?女子从身子到脑子,都是男人的!但凡有什么主见的,都该天打雷劈!”

曹沾反而不气了,这家伙都糊涂成这样了,要撞上他表妹,还不得五脏打结,四肢抽搐,口吐白沫啊。也只有这种孬货,才格外见不得女子有本事有主见。而眼下这世道,这种女子却越来越多了。

“李香玉是我表妹,她是要嫁我的!”

曹沾心气昂扬地说出这话,心中却道,幼时的约定,应该有效吧……

“哟……沾哥儿有本事啊!”

“到时喝喜酒时,可得让表妹给咱们敬上三杯!”

好友们都哄闹起来,倪老二却道:“你?就凭你?癞蛤蟆想吃天鹅肉!”

曹沾心中一抖,都没注意这位极端大男子主义者为何一下又变了性子,就觉他说得其实没错。之前幕幕场景涌入心田,曹沾脸色也败了下来,松开倪老二,回座继续喝闷酒。

“表哥要学法?呵呵,这可难学呢……”

“香玉觉得呢,表哥是个七窍玲珑的人儿,桃花下,小溪边,一壶浊酒,举杯吟诗。也就是这番出尘之景才适合表哥,要入了凡尘,跟这些人事滚在一起,真是可惜了表哥的才学。”

“就想看表哥的文章,听表哥谈琴唱曲……”

之前他就觉身为男子,怎么也要有番出息,这法事也是一途。跟表妹讨教时,却遭表妹这般奚落。表妹是凤目盈盈地说话,语气满是遗憾和劝解,可听在曹沾耳里,那就是奚落。

“我曹沾也是大丈夫,岂能如腐儒一般淫于风雅!”

再见那满脸讥笑的倪老二,曹沾心中轰然点起一把火。

再度拂袖而去,曹沾认真思考自己的未来。

他年纪虽轻,却才学过人,英华复江南后,在“学力考试”里得了秀才,可以候补入学院。但英华的秀才却算不上功名,必须得入学院才行。

明经早被否决了,而明法……跟表妹那个天才比,好像真比不过。

到底该考什么学院呢?

曹沾一边想着一边回家,刚到家门,却见到一群红衣兵从家宅里出来,为首一位五十来岁的军将目光森冷,威仪过人,看他肩头的龙纹章金光灿灿,竟是一位将军。

“你是……曹顒之子曹沾!?”

“晚生正是,不知将军……”

那将军眼很毒,曹沾惶恐不已。

将军道:“我是禁卫第六师统制桂真。”

曹沾瞪眼,桂真!

他深吸一口气,躬身长拜道:“桂将军大恩大德,曹沾不敢忘……”

在英华,桂真是旗人的恩人,这一点已是旗人的共识。江南旗人之所以未被清算,连带荆襄旗营俘虏,被送到石禄后,虽有五年劳工合约,日子也不苦,这都是桂真带着旗人一滴滴血,一条条命拼出来的。因此英华境内的旗人,都视桂真为大恩人,见之即拜。

“十七岁?秀才?唔……是要上学院?要不要考虑一下,到我们六师来?我身边正少一个文办?”

桂真一边问着曹沾的情况,一边随口递出了邀请。

曹沾打了一个哆嗦,先不说好男不当兵,他也算读书人啊,怎能跑去战场呢?

见他惶恐不言,桂真笑了,笑得有点冷,连带后面的话也有些冷:“你们曹家虽不比李家,可在江南,也是旗人里最出头的几家。难道以为自己就能坐享其成,让这一国视你们曹家为骨肉同胞?”

他凑近了曹沾,眼瞳里飘散着曹沾难以抵挡的血腥之气:“不要想着这一国能给你什么,先要想想你能为这一国付出多少,否则这一国,就不是你的国。”

接着桂真哈哈一笑,拍拍曹沾的肩膀,径直走了。随从官兵都瞟了曹沾一眼,那眼光里带着的不屑份外浓烈。

回了家,曹沾才知,桂真是来“逼捐”的,当然不是打秋风,而是想在江南为第六师的死难者建一座天庙,同时荣养第六师的伤残老兵。

曹沾苦涩地暗道:“是啊,我还是旗人……”

接着他振奋起来:“旗人又怎么了……香玉不仅是旗人,还是女子,她都能靠着才智,让一国之法为之而变,我还是个男人!”

苏州李宅,交卸了所有武器,随从也留在门外,桂真见到了李煦。

“唔,我虽然家产已被抄,但拼上脸面,还是能让江南旗人都动起来的,这天庙,我一定尽力!”

听了桂真的来意,李煦这么说着。

桂真淡淡道:“李大人……你不止还有脸面吧。”

屋外轻盈脚步声响起,但接着又停住了,显是已知有客人来。

桂真看向李煦:“你还有个好孙女,就没想过,她也该为你们这些旗人付出?”

李煦苦笑:“这是将军你自己的意思,还是……谁的意思?”

桂真笑了:“如果是谁的意思,还用我上门么?你自己,你孙女都不主动想着这事,我只好来提醒提醒。”

他叹道:“我马上要去西域了,我们第六师,已是英华的一分子,但你们江南旗人,能不能向前走,就看你们自己了。”

桂真走了,李香玉进屋,李煦看着孙女,犹豫了好半天,刚开口道:“香玉啊,如果让你……”

门外忽然响起呼喝声:“陛下驾到——!”

第七百五十九章 世上再无石头记

桂真挺胸抬头,目不斜视,立得像旗杆似的,有些浑浊的鼻息显露着他内心的紧张。在院门口巧遇皇帝,他真的一点心理准备也没有。

这是李肆第三次见到桂真,第一次是他从石禄出来,那时还是个满脸媚笑,腰若无骨的旗人。

第二次是授禁卫旗和将军龙纹章,当时他涕泪纵横,直接跪下了。而这一次感受到的是再纯正不过的军人气息,李肆暗道,人真是会变的。

“还带着火铳当街招摇?小心遇着那些老兵退下来的警差,人家可是不给情面的,到时丢了禁卫军的面子,朕可不护你。”

李肆指了指桂真存在法司守卫那里的象牙柄短铳,随口数落着。桂真啪地再蹬腿挥臂行礼:“职下知罪!”

李肆嗯了一声,径直进了院门,再想到了什么,回头道:“不忘本是好的,可别走多了一步。”

已不见李肆身影,院门也由侍卫亲军封住,桂真和一行随从依旧立得直直的,眼里泛起点点晶莹光亮。

李肆不是太清楚桂真在江南鼓捣什么,真要清楚,那就是大事了,但他大致能猜到,也仅仅只是感慨,没有过多关注。

此刻他正想着李煦到底长什么模样,他马上要回黄埔了,行前来看看李煦这个“老朋友”,感慨一下流逝的十多年时光,也是人之常情。

进到这小院的前堂,迎面就见一个白发苍苍的老者,正拂着马蹄袖跪倒在地,口里还喊着:“罪民李煦叩见皇上,万岁万岁万万岁,谢皇上不杀之恩……”

老者身边,一个小姑娘也跪下了,正是那李香玉。只是跪姿不怎么标准,显然还不明白,为何要在这种场合大拜皇帝。

“起来吧,你我之间,何须这些俗礼?”

李肆淡淡说着,他一眼就看穿了李煦的心思,这是在摇尾乞怜搏同情呢。

李煦抬头,到此时,李肆才看清这个已相交十多年的“老朋友”。

老了,真老了,再不见一面,就要被阎王爷收了。

李煦心思揭破,苦笑道:“陛下真是知我……”

乍着胆子抬眼,跟李肆目光交接,刹那间,十多年的恩怨纠葛骤然闪过。

十多年前,当李肆还只是李半县,动手拿捏含洸钞关时,李煦就跟李肆有了来往。当时李煦欲壑难填,纠合白道隆和韶州知府等人,学着李肆的法子包下韶州钞关,却给李肆作了嫁衣。

之后广州粮价风波,李煦也是推波助澜之人,可最后不仅被李肆拿走了收益的大头,还让李肆在广州声名大振。

李肆进军佛山时,两人第一次正面交锋。李煦失败了,家人吉黑子失踪。当然,李煦现在不敢,也没必要再问吉黑子的去处。

接着双方就开始合作了,李煦为李肆提供丝织原料和成品,李肆也为其提供织机,因康熙进军湖南,李煦还搞过小动作,却被李肆停了织机维护而损失惨重。

李肆称帝之后,这一摊生意就只是小节了,全都转交给了商部、天地会和织造公司自己运作,再不过问。李煦也迎来了自己在江南的又一春,他的织造事业就是在这个阶段有了突飞猛进的拓展。

好时光来得快也去得快,年羹尧和李绂在江南翻云覆雨,李煦的天空压上了厚厚雷云。提前送走李香玉等家人,即便生意亏蚀,也始终坚持骑墙,直到李绂发疯的那一刻,才被迫南投。

恩怨翻滚而过,李煦低头,脑子里只剩一个念头,果然是自己心目中的李肆。

就这一眼,对旧清康熙雍正两代皇帝都很熟悉的李煦,有了极为丰富的观感。论华贵威仪,论心机深沉,李肆明显不如康熙,论帝王之威,权柄之压,李肆又不如雍正。但眼前这个三十来岁,相貌比“丰神俊逸”差那么一点的小胡子青年,身上充盈着一股糅合了智慧、凛然和似乎能看穿凡人命运的超脱气质,即便是康熙雍正都立在眼前,也难在气势上压过。

自然,李煦一人更是难以抵挡,这一眼后,他没有再看第二眼的勇气。

李肆的话语穿透李煦的杂乱心绪:“朕不过是知商人而已,你么,很早开始,就已只是个商人了。”

李煦直截了当地道:“小人既是商人,那就斗胆跟皇上计较一二了。皇上若是来索债的,小人这老命不值一提,皇上之前也无意取去,现在更身无长物,唯剩李家一宝。在皇上眼里自是算不得什么,可也是小人此生最珍视的瑰宝之一,可以用来偿我李家之债。”

他深呼吸,鼓足勇气道:“若是皇恩浩荡,免了小人之债,小人既还有此一宝,就想跟皇上谈笔生意。”

一个大眼睛女卫给李肆搬来座椅,然后守在李肆身侧,好奇地扫视着祖孙两人。

李肆坐定后,朝李香玉一笑,小姑娘正被这股她根本不熟悉的气氛压得喘不过气来,本有的伶俐也不见了,就垂着脑瓜子,一副乖顺而茫然的模样。眼角里瞟到李肆这一笑,心中安定了不少,开始琢磨着爷爷刚才没有说完的话,跟现在所说的李家瑰宝,两面凑在一起,她依稀懂了什么,小脸更白了。

李肆问:“朕就是来索债的,可朕也很好奇,你还想作什么生意?朕骨子里也是个商人,咱们敞开来谈。”

李煦道:“皇上恕罪,小人不过是想以此宝换小人一家免于未测之祸……”

李肆笑了:“可这一宝却非物事,还得看人家愿不愿意。”

李煦道:“她既能为小人上公堂,自是愿为一族而劳。”

李肆再看向李香玉,笑意盈盈:“小香玉……你爷爷要将你当和氏璧献给朕,保得你李家安宁,你自己是什么意思?”

猜测成真,李香玉脑子嗡一下就炸开了,心绪慌乱至极,再没之前在公堂上的坚强不屈,结结巴巴地道:“小、小女子的山长还是朱娘娘呢,这、这不是乱、乱……”

胡乱扯着理由,差点把“乱伦”两字都吐了出来。

“别慌,别当作是公堂辩法,就将你的想法原原本本道出来就好,如此朕才好定夺嘛。”

李肆捏着小胡子,嘴角微微翘着,神态跟早前在西津渡口,将棒棒糖递给许五妹时几乎一模一样。

一边那大眼睛女卫也出声了,话语虽流利,却带着点异域的腔调:“小妹妹,别光想着找借口推脱哦。陛下这辈子绝少把女子当作生意的筹码,以前只有我一个,现在更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2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