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重生之琉璃匠-第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齐润云就站在靠后的一侧看着宋清颐的侧脸也看着炉火堂堂的烧窑,如果此刻宋清颐回头,就会看见他眼中平素绝不会看见的明亮。
老郑头还在一边讲解查看烧矿火候的要点,一边让宋清颐准备起矿。用的还是之前那种特制加长的火钳,把烧的差不多的琉璃石从火塘里取出来,放在一边的石台,石台上另外堆了一堆可以看出是烧制过后的矿石。
“少爷这就是宋家的琉璃母,这个烧制是有专门的匠师负责的,一般小的们取用到的都是这样的。”看见宋清颐带着疑惑看着石台上的琉璃母,老郑头解释了一句。
宋清颐点点头,对于这种被瞒过琉璃石烧制的行为没有半点不满,毕竟他还没有真正继承宋家,对于下面的匠师来说他只是东家的少主子,他这纸上谈兵的技术还不能让宋老爷开口允许他去观摩琉璃母的烧制。
重生之后的宋清颐因着前世落难后的经历,再没了少年意气的不知天高地厚,他现在更加能沉得下心踏踏实实的学习和过日子。
老郑头看着宋清颐的反应,松了口气,又觉得这个东家少爷果然是个好的,通情达理又谦逊好学。
把烧好的琉璃石放进齐润云捏好的模子,重新放回烧窑里,后面的老郑头继续讲着琉璃石烧熔到什么样子可以加入琉璃母。虽然不明显,但宋清颐还是察觉到老郑头的话语比之前更加细致,态度也显得柔和许多——一开始宋清颐来烧窑这些匠人们虽然按照东家要求接待,但态度也不过就是随意的,不会让你觉得应付,但也不会多认真。是他在窑子里认真的态度才让老郑头有所转变,眼下更进一步之后,宋清颐也松了口气。这样的情况比他预计的要好,或许等这个琉璃碗烧好,他可以和老郑头提提之前与岳丈商量的关于试试用牲畜增加火候的事情。
作者有话要说: 其实古法琉璃的资料一点都不好找,能找到的都非常零碎,有些东西我就用烧陶瓷的资料了还有一些是我自己杜撰,ORZ,考据党手下留情……
第21章 回应
“少爷,等炉火转到暗红可以把烧色的马牙石等矿石按比例加入了。”老郑头指着火塘里烧的发白的模子说道,“等到全部烧熔,颜色会慢慢有变化,到色浓时把模子取出来凉一凉,琉璃汁不会流动了之后两半模子合到一起封拢再烧。”虽然这些步骤之前他带着宋清颐的时候都看到过,老郑头还是重新说了一遍。
老郑头话音落了不久,琉光和灵宝就拎着一个食盒走了进来:“少爷少君,饭点都过了,我和灵宝就给送过来了。”虽然一起跟着自家主子来窑厂,但宋清颐并没有带小厮进烧窑,只把他们打发着在院子里伺候——毕竟他是来窑厂学习的,如果还日日带着小厮,也太不像样。因此除非宋清颐和齐润云——齐润云也同样打发了灵宝——错过饭点,他们来送饭,一般两人都不到烧窑来。
听到琉光的话,宋清颐才抬头看看天色,没想到不过烧个矿就大半个早上过去了,眼下才开始烧琉璃石和琉璃母呢,难怪父亲总说一个好的琉璃没有数十日的精心伺弄是没办法让他展现出这么惊心动魄之美的。
回头看见自家正君一如早上被他放手那会一般安静地站在侧边一直陪着他到现在:“饿了吧,我都忘记时辰了,过来,老郑头也一起。”因着陪他们老郑头没好意思提,所以自然也错过了匠人们的午饭。
本来要推辞的老郑头想想这几日相处下来宋清颐的性子,当下也不推脱直接坐了下来——不过还是有眼色地坐到了下位。
用过膳,宋清颐本来想让齐润云回去休息一会儿,等到合模的时候差人去叫他,结果被齐润云一口回绝了。宋清颐看着目光精亮看着炉火的齐润云哪里不明白他心中的想法,当下笑笑也不再多说。其实心底还是有些欣喜这个人陪在身边的,虽然看他神色也知道留下并不是为了自己。宋清颐捏捏眉间,打发了心头这些有的没的,继续把心思放在窑炉上。
烧色的炉火火候小,烧的就更加慢,等到琉璃汁的颜色合宜被取出火塘,三个人晚膳都用了好一会儿了——自然也是琉光送过来的食盒——宋清颐吐口气,他真是没有想到一个小小的琉璃碗耗时也这么厉害,不过是烧熔就已经这么长时间。老郑头笑笑说:“这还是小件比较方便的,一些大的摆件,模子大烧的时间就更长,加上后面的切割修葺,粗磨细磨,精细修整这些耗时加起来没有一两个月都很难出一件成品。”
宋清颐点点头,他之前跟着老郑头一个一个流程看过来的时候就有匠人在烧制一个琉璃盆栽摆件,秋黄、映青、绿三色的大榕盆景,连盆有一个成人合抱大小,他那天是看烧琉璃的工序,陪着站了一天琉璃汁都还没完全烧熔,可见大件琉璃的耗时。
取出的模子就摆在石台上,老郑头说明儿一早过来正好凉了合模——一个碗状的模子自然不可能是完全的半圆,齐润云捏好的模子是可以分开成两半的,侧面中空。之前烧制时琉璃汁就是在这些中空中烧好,明日凉后合拢用模子同样的材料封住,投进火塘继续烧制。
因着两人都是第一次亲自参与琉璃烧制,宋清颐和齐润云的心思都挂在这个琉璃碗上,第二日果然起了个大早。宋清颐睁眼的时候正是齐润云横过他身上想要下床的时候,略显宽松又轻薄的中衣因为一个晚上的时间不在严实,松脱开的领口从他的角度正好能看见半边的锁骨和小片的胸口。宋清颐惬意地觑着眼,也不出声,就看着齐润云怕吵到他而略带笨拙的轻声动作,面上勾出一抹恶作剧的笑,等到齐润云终于爬过他要下床,他才突然伸手把人一拉。
“诶!”被惊了一跳的齐润云轻呼出声,然后下一刻就跌进一个短时间内被他熟悉起来的怀抱。
“我说,夫人这是要去哪?”初醒的宋清颐声音里还有一点未开声的沙哑,再加上故意放慢的语速,紧贴着耳边吹拂过来的热气,让齐润云的耳朵一下子通红起来。
“要起了,该早点去烧窑那里。”虽然明知道宋清颐又在逗弄他,齐润云还是老实地回答了他的问题,只是身体按耐不住的动了动。
“呵呵,夫人这么急?”看着即使被他抱着也不老实想下床的人,宋清颐只得好笑地放开人,不过放开前动作迅速的舔了口那只让他心痒痒的通红耳朵,然后才口气一转正经地问道,“很喜欢琉璃?”只是心中难免有些走神地想,他这个正君的身上是不是也红成了一片。
本来乘着动作,齐润云迅速的下床套衣服,结果没想到被偷袭了一把,回头看着某人一本正经又无辜的神色,最后只能回头装作无事的穿好衣服,还借着行动间的掩饰擦了一下自己发热的耳朵,随后就听见床上躺着的人一声轻笑,更加不自在:“玳瑁凝春色,琉璃漾水波。母亲一直都很喜欢琉璃,齐家又是祖传制琉璃模子的,小时候父亲就一直对我说我是齐家长子,这份技艺就要靠我传下去。后来来了宋家身边每个熟悉的人,这份手艺变成了想念家人的寄托,时间一久我也不知道是真的喜欢,还是执念多些。”
虽然通红着耳朵,背对着床不转神,齐润云还是回了宋清颐的话。
这是齐润云第一次在他面前说这么长的话,宋清颐觉得心头既疼且喜,疼是因为自家正君话语间因自己而起的这十多年的寂寞,喜的是他开始向自己述说心事,这是之前从来没有的。他明白这是他的正君接受了他之前说的相伴一生的承诺,也开始想努力经营他们之间的生活。
想到这里,宋清颐起身,拥住他,沉默了一下才说道:“无论是执念还是喜欢,只要你觉得开心,自然就可以。”
“嗯。”对于宋清颐的亲近与示好,齐润云终于第一次给了回答。
第22章 赠碗
两人起的都早,用完早膳到烧窑的时候匠人们虽然已经上工了,不过他们昨日的地方还没人。因为没有起夜工,炉火自然是已经熄灭了的,石台上的模子也凉透了,因着包裹着模子只能看到侧面,暂时还看不出颜色,不过已经可以查看到琉璃那种通透之美。
宋清颐和齐润云对视了一下,“我去开火,你来合模吧。”现成的东西都已经在了的,烧窑里自然也不缺柴火,宋清颐只需要把火烧起来,接着添柴就行。
因此等老郑头接到消息赶过来时,烧窑的火已经烧的很旺,模子也被封好重新裹成一个半圆。“少爷少君真早,小的还以为两位会晚点。”
“没事,老郑今天可以忙自己的了,剩下的我心里有数,起炉了再叫你。”老郑头作为能被楠叔指派来带他的匠师自然在匠人中的地位不低,每日要忙的事情就绝对不会少,宋清颐知道接下来的重新烧汁的过程并不需要特别的照看,反而是起炉之后剥模的动作,他和齐润云两个新手倒真的需要指点。
显然老郑头的想法和宋清颐是一样,而且他也确实忙,昨天能陪着一整天,也是因为好几个匠人顶着他的事情,因此也不推脱:“这重新合模之后再烧也是要大半日的时间,这段是整个工序里最清闲的,只要注意别让模子烧裂了就行,炉火保持住,少爷就可以那些别的事来打发时间了。”
宋清颐点点头,等老郑头离开后就拿出带来的书箱——他看了好些日子的工序,自然清楚今天的流程,虽然不能熟练到像匠人们可以把着时间离开去忙到时间再回来,但是一边看书一边注意炉火还是可以的。书箱里除了书还有一些账册和信件以及简单的文房四宝,前者是之前交到他手上那家铺子的账册,还有掌柜的写来交代铺子里事宜的信件,他人虽然一直待在窑厂,但从没落下过这些事情,后者是带上以防万一要用的。而齐润云则从书箱里拿出一本书坐在边上看。
宋清颐就坐在石台边上看书信账册,偶尔会在纸上记些东西,而他的正君就坐在他身边——烧窑里可没什么椅子,只有匠人们休息用的一张长条凳子,宋清颐坐了一半,空出大半给齐润云。
两个人就这么安静地做着自己的事情,偶尔起身看一下炉火和火塘里的模子。
等到下午,宋清颐用火钳戳动模子,细心感受它挪动时的感觉,心说这是差不多了。
正想着,老郑头就进来了,看见宋清颐的动作,笑起来,“我想着时辰差不多了,过来看看。看来少爷自己已经有了判断。”
宋清颐笑起来,对老郑头点点头,然后才对齐润云招了招手,“来,我们一起取出来,模子还要劳烦夫人帮个忙呢。”
老郑头这几日都和宋清颐在一块,对他认真好学谦逊有礼的态度很有好感,和匠人们在一起时也从来不嫌脏嫌累,兼且谈吐文雅,态度合宜很有大家风范,但是就昨天和今天带着少君烧这个琉璃碗开始大少爷的画风就转变的有些奇怪。老郑头看着炉火前笑的一脸真诚,却透出一股子纨绔子弟调戏良家妇女味道的宋大少爷感觉有点无语——虽然他其实并不知道无语这个词,但不妨碍此刻同步的内心。
因着老郑头在一边,齐润云对于宋清颐的逗弄有些脸热,不过对于宋清颐所说的内容又有些期待。确实如早上所说的制琉璃的时候会让他冷冷清清的性子难得的激动一些,那么他就试着做又如何,宋清颐给了他外出的自由,还带着他一起学习相关的技艺,他难道还真的要二门不出的过后院日子不成。
想通的齐润云不理会宋清颐带着点古怪的笑容,上前用火钳取了模子放在石台。老郑头上前观察了一下,“模子确实做的好,这水分湿度应该是相当合宜,才会再这么长时间烧灼之后颜色变化均匀,这也能让里面的琉璃烧得更好。”老郑头之前看到模子的时候就有夸齐润云手艺好,反向镂刻的花纹细致有韵味,眼下看到烧好的模子外壳颜色,更加赞不绝口。宋清颐笑着点点头,与有荣焉地说道:“临雨的手艺自然不会差,老郑给我们说说剥模。”
烧制好的琉璃要从模子里敲出来,这是非常考验匠人手上力道的,轻了震不掉模子,重了震掉的就不止是模子了。要保证模子脱离琉璃,还要保证琉璃不受破坏,这靠的还是手艺和经验。
老郑头取来工具,开始一边从模子合模时的接缝处使力,一边和两人解释,“虽然模子和琉璃完全贴在一起,但是模子是土,他没琉璃那么密实,原本合模的时候另外包了圈,这圈子可以先敲掉,多重都不会影响到里面。等到这里敲的差不多两半模子的缝多少也可以摸出来一些。”本身因为一开始烧的时候模子是两半的,原本的边缘都被烧的坚实了一些,再合拢烧就烧不到其他地方那么密实了,当然里面的琉璃是没有这个问题的。因此再敲开,着手点自然是这里的接缝。
看老郑头轻轻巧巧地东敲一下,西撬一下,模子很快就裂成四块,整齐地散了开来,露出里面莹紫的一个碗。
这个碗深紫近黑,碗壁微透,透光莹紫,外侧一圈浮着荷叶纹样,碗口有细致的回纹,因为没有打磨过还透着一股子粗糙。但仅仅这样已经让齐润云转不开眼了。
轻吐一口气,宋清颐把琉璃碗放在齐润云手上,看着他说道:“这个碗给你,这是我们合力的第一件,留个纪念。虽然现在还有老郑头帮忙,不过总有一天我们必定能自己独立造一件琉璃的。”当然现在这件还只是半成品,还需要粗磨修葺,细致打磨,这些事情他也要学着来,估计等这个碗真正成一个摆件,还要许多日子。
齐润云看着手中还有些磨手的琉璃碗,轻轻摩挲了一下,终于露出一个笑容。
接下来几天宋清颐和齐润云又恢复了之前分开学习的日子,只是两个人的晚上多了一项打磨琉璃碗的事务。因为模子烧制后的质感关系会导致琉璃表面有一些粗糙,还有合模时边缝的严实程度不同,琉璃碗中间有一道比较明显的凸边,加上花纹的存在这些都是半成品需要打磨的地方。
这个工作是他们两个人合力完成的,等到琉璃碗真正成为一只陈设,的宋清颐和齐润云已经在琉璃厂待了快一个月。这段时间除了琉璃碗,宋清颐最关注的自然就是牲畜烧炉的事情。牲畜的准备宋清颐打发了琉光去忙,而匠人们对于这种说法并没有抵触,毕竟祭炉这种做法自古就有,只是东家少爷换了一种说法。至于试验,这少主子要折腾,他准备了东西那窑厂自然也不会反对,不过这事老郑头也和宋清颐明讲只能派两个学徒负责——毕竟如果要试不同重量的牲畜对炉火产生的不同影响,听着就是件耗时的事情,窑厂不可能放那么多匠人不干活去忙这个。
这点宋清颐倒是能理解,只要两个学徒会看炉温火候就行。因此这件事情就在宋家这个琉璃厂一个偏僻的位置开始了。这一刻谁也不会想到这件不受多数匠人重视的“小事”在以后会有这么深远的影响。
而就在宋清颐待在窑厂忙碌的时候,宋府门口却来了让人意外的一个人。
第23章 师妹
宋府派来的小厮找到宋清颐的时候,他正在烧窑前面试两头成年公猪入炉的效果,听见小厮的话当下愣住了。
“少爷,家里来了一个姓罗的姑娘,自称是您师妹,老爷夫人让我请你回去一趟。”
那会儿正在临近午膳,齐润云带着灵宝拎着食盒过来找他——自从烧成琉璃碗,宋清颐就以两边送饭太麻烦的名义要求一起吃饭,有时候是宋清颐去找齐润云,有时候则反过来。今天正是这种情况。
初踏进烧窑就听见这句话的齐润云愣了一下,目光下意识看向神色有些不对的宋清颐,却并没有说话。
宋清颐惊讶是因为他没想到罗杏涓竟然会找上门——罗杏涓就是上一世害得他家破人亡妻死子没(mo)的师妹。上一世这个时候他因为觉得自己娶了正妻还要纳师妹为妾对不起师妹,因此成亲之后大闹了一场逼的父母婚后半月就帮他纳了心中自以为的挚爱,开始了他错误的人生。那时从来都是把师妹宠着护着的他万没有想到这一世他打着报复的心思想要给那两个狗男女设个局,而没有按照上一世的时间去找她,竟然就听见她找上门的消息——要知道上一世这个女人在他面前一向摆着高姿态,总是既骄傲又矜持,从来都是他迁就她,没有过找上门这样主动的行为。看来他这个月里的冷落让这个自认有着切实把握的女人着急了。
想到这里,宋清颐不禁冷笑,这就是他心中矜娇可爱的师妹?原来也是会审时度势的“聪明人”。
余光突然瞥见门口的人影,宋清颐赶紧转身走过去,“临雨?怎么不进来?”齐润云面色不动,但是宋清颐怎么会察觉不出异样。近段时间在他坚持的亲近之下,两个人的关系早不是刚成亲那会儿的客气疏离了,如果是平日即使有小厮来回报事情,齐润云也会先把食盒带进来在一边安静的摆好碗筷布好菜,哪里会像现在站在门口,似乎就等他下一句话,决定是进或者就此退出。
宋清颐蓦地感觉心头一揪,想要解释却一时不知道从何说起。这个师妹他是必然要留在府里的,他不会像前世那般巴巴地上赶着要娶,这一世他打算就这么吊着她,让她为自己所用,引得背后的那个男人一脚踏进自己设置好的陷阱。
只是他要如何解释成亲前信誓旦旦要娶挚爱,不过月余就已经变成要虚与委蛇的对象。他并不想去骗齐润云,可是重来一世的事情太过诡异,这事宋清颐是打算烂在肚子里一辈子的。
许是宋清颐说完之后心头的犹豫给了齐润云误会的空间,他并没有进来,只是对灵宝耳语了几句离开了烧窑。
宋清颐看着齐润云离开的背影,心头一阵阴翳,却并没有去追,只是对身边负责的学徒吩咐了一些事情,交代每天牲畜投炉频率,要他们记得做好记录让小厮送过来给他过目——离开家之前父亲给他增加了几个小厮替他来回奔波铺子的事情,眼下正好可以顺便给他送记录。
当下也不用膳,吩咐了灵宝替自己和齐润云收拾行李,“去跟正君说,我们要返家了。”对着灵宝眼中的不赞同,宋清颐还是说道。再给他点时间,他无论如何也会给自家正君一个交代。这话自然是不会向着灵宝解释的,因此对于这个分配给齐润云的小厮动作之间的抵触之意,宋清颐只有摸摸鼻子既无奈又欣喜于他对齐润云的忠心。
回房的齐润云听到之后回来的灵宝转达的宋清颐的话并没有别的反应,只是和灵宝一起收拾着自己和宋清颐的东西——灵宝一度后悔自己多嘴地念叨少爷见异思迁,让少君心里不舒服。见齐润云一起整理既觉得不合身份,又担心主子坐在那无所事事更加多想,别提多纠结了。作为一个忠心的小厮,在少爷把他安排给少君的时候他就有了自己坚定的立场,即使是他家少爷也不能伤了自家主子的心。
返程的路上齐润云并没有和宋清颐分开坐——谁叫某人说这里没什么马车只有一辆他们从宋家过来的——不大的车厢里因着两人下意识的沉静弥漫着一丝较他们来时更加拘谨的气氛。
“你……别多想,我对她已经没有那种想法了,但我有必须用到她的地方,所以即使她不来,再过一个月我也要去接她过来。”斟酌了一下,宋清颐最终选择袒露一部分的事实,“不过我已经不打算娶她了,这点我向你保证。”怕自己模棱两可的话更加增添误会,宋清颐后一句话倒是说的铿锵有力。
齐润云动了一下嘴唇,却一时无言,看向宋清颐的目光中有审视,有迷惑。他其实心中始终都是有些疑虑的,即使那晚他听到了彼此未来生活的景望,却也只信任了一半,毕竟自从宋清颐去了书院,关于那个师妹的传言就在宋家从未止息过。而眼下师妹已经到了宋家,齐润云没有忽略宋清颐初闻此事时那异样的神色,心中如果真的放下怎么会有那样的神色。齐润云听了宋清颐的话只觉得看对方宛如雾里看花,让他理不清,最后也只能说道:“爷是夫,是临雨的主子,爷有什么打算,并不需要与临雨报备。”男妻称奴,现下确实有很多人说丈夫是女妻的天,是男妻的主子。因此齐润云的话似乎表面上是没有错的。
但宋清颐怎么会信,他用了一个多月才让自家正君能亲近地和他交谈,眼下却耳闻那声好一段时间没有听见的“爷”如何不知道这人心中的介意与疑惑。如果不能消弭这些,那两人的关系可真要一朝退回原处,以后的日子就会这么恭敬有加的过了。
经历了今生投契的相处,宋清颐又怎么会愿意再回到前世那种冷淡的关系。尤其是他只要想到前世齐润云最后的结局,那他心中有再大的不满也发不出来了。
叹了口气,宋清颐隐去了自己重生的事情,说道:“我……其实在我们成婚前一天知道了一些事情,我那师妹大约并不是真心对我。”其实重生回来前,落魄的日子里,他日日琢磨破家之恨,妻死子没之仇,心中再多的爱恨情仇都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