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重塑心灵 作者:李中莹-第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我们的情绪分子,同时也是脑驱使身体状况改变的信差。所以,神经传递素同时具有生理与心理的功能,也证实了身与心的联系方式。
  换句话说,我们可以有意识地运用意念去驱动我们的脑,然后用我们的脑去驱动身体,这包括潜意识所负责的所有部分和功能。我认为意念与脑加起来,便是我们一般说的“心”;而脑与身体合起来,便是“身”。身心一致是指这三个部分的良好契合与平衡。
  身心一致的过程绝非“意念一脑一身体”的单向沟通。脑和身体都不断地供应回馈讯息,使得我们的意念不断地变化和修正。其实“意念一脑一身体”的过程,每个人每天都要重复千万次,只不过我们没有意识到而已。下面我介绍一个简单的使你轻松下来的方法——“深呼吸法”。同时证明身心一致是如何容易达到。
  请找一个舒服、宁静的地方坐下或者躺下。做绵长和缓慢的深呼吸。每当呼气的时候,把注意力放在两个肩膀上,注意呼气时它们便会放松。而且当呼气的时间比上一次更长时,在延长的时间部分里肩膀放松的感觉会更强(更放松),呼两三次气后,放松的感觉更会扩散至身体的更多部分。持续这样的深呼吸10次,整个人的情绪和身心状态便会变得轻松、舒畅了。这个简单的从紧张压力中释放自己的技巧,本来身心状态是比较紧张的,当你意识到这个状态后,驱动身体去做深呼吸,当把注意力(意识)放在肩膀上的时候,事实上脑子已经由意识经潜意识驱动了自主神经系统,使肩膀肌肉放竺了。同时,脑里的神经传递素组合成分亦有了变化,更多的血清素被释出,使整个人有了更平静的感觉,亦即达到更好的身心状态。
  脑电波方面,也从开始时的“贝塔’’波状态(即警觉紧张),变为“阿尔法”(Alpha)波状态,也即松弛,脱离了压力,提升了学习
  能力。以下是四种脑电波状态的资料:
  Beta(贝塔)状态:12—16Hz——警觉、紧张,一般的工作状态。
  Alpha(阿尔法):8—12Hz …松弛、脱离压力状态,高度学习能力。
  Theta(西塔)状态:4—8Hz——对身体状态减少感觉,甚至没有感觉;景象在脑中呈现,部分身体像在空中飘浮。这个状态最适宜做自我程式调整、自我疗法等个人提升过程。
  Delta(德尔塔)状态:O.5—4Hz——睡眠状态。对身体各部分没有感觉,没有意识思维活动。(在医学上若脑电波低于0.5Hz,则将被判定为脑部死亡。)
  2.6意识和潜意识如何塑造我们的人生程式?                                      当我们有意识地思想时,第一次构成的神经元连接网络是十分脆弱的;但是如果我们不断地重复同样的思想,这个网络便会成为思想上的必经之路。旧的网络由潜意识负责,新的网络由意识去创造。
  1.潜意识的运作
  ①新刺激,新网络一②长大后,遇到某件事一③新皮质在500万分之一秒内提供所有有关的储存记录,选择最恰当的网络一④边缘系统重拾那最恰当的记录所拥有的情绪,产生推动力量。
  2.意识的运用
  经过反复思考,我们亦可以创出新的网络,而且能够在短期内使网络变得极其深刻,从而给我们以推动力。这两个途径谁的力量大?
  这个问题没有固定的答案,完全要视每一次双方所走的途径中哪些网络更深刻,因而引起的情绪更强而决定。总结下来,我们可以看到这些可能:
  (1)一个儿童成长过程中某些负面的人生体验会成为他长大后的心理障碍,因为所有已有的网络都只给他类似的负面情绪,没有例外。
  (2)如果适当的培训或辅导,这个人可以凭引导而改变意识思考进而改变大脑网络,从而克服那些心理障碍。我的课程里有很多这类的技巧。
  (3)因为信念可以凭自我意识思想而建立,我们固然可以凭有效的思想技巧使我们产生提升的信念;但是无效的,妨碍一个人健康成长的信念也可以因此而建立。
  以下就讨论一下这方面的内容:妨碍和局限性的信念会对一个人产生多大的影响。
  3.运用意识思考去改变潜意识里的障碍
  大脑新皮质,也就是我们的脑最表层的3毫米厚度,有6层神经元。它们储存了每一个人的知识和学问,其使用方法就是制造连接网络。每有新的资料需要储存,神经元就会产生新的树突和轴突,建造新的连接网络。每个连接网络代表一点知识学问。每次用到它时,这个网络都会启动一次。同一件事有三个不同的做法,我们会说有三个选择,在某种条件之下,其中一个选择会有最好的效果;在另外一些条件之下,另外的选择会更好。故此,选择越多,我们的能力越大。
  我们的脑的运作极其复杂,不是用文字能够解释清楚的。下面我尝试向大家介绍一些科学家已经肯定了的资料:
  假若一个意念由新皮质第一层的一个神经元开始,至第六层的神经元之间可以建造的网络,可以有多少不同选择?
  请看以下的表格:
  每个神经元与多少其他神经元连接 xl x2 x3 x4 x5 x6 xn
  第一层 1 1 1 1 1 1 1
  第二层 1 2 3 4 5 6 104
  第三层 1 4 9 16 25 36 108
  第四层 1 8 27 64 125 216 1012
  第五层 1 16 81 256 625 1296 1016
  第六层 1 32 243 1024 3125 7776 1020
  
  一个工作不顺心,或者担心下岗的职员,朋友曾经提议与他合作搞点小生意。他也曾想过,他的思考过程是这样的:
  ①与朋友合作搞小生意。
  ②我没有经验,怎能成功? ·
  ③外面竞争如此激烈,一定失败!
  ④会被人骗走股本,我输不起!
  ⑤年纪大了,无法与别人争了!
  ⑥学识又不足,真是太难了!
  简单地说,这位先生的思考过程只是一连串的“不”字(除了第一步)。结论只会有一个,就是“不”。如果他反复地这样想,一
  个月后你问他这个问题,他不仅会很坚决、清晰、肯定地说“不可能,没法想”,而且会有很多理由去说服你那是不会成功的。他已
  经用意识思想,不断重复网络的方法建立了一个很深的信念。 如果除了“不”外,这位先生还在每一步骤有另外其他3个选择:
  (1)与朋友合作搞小生意。
  (2)不。
  ①什么生意不大需要经验呢?
  ②年轻时也常逛书店,开书店成吗?
  ③小舅子做电脑生意,开电脑店需要经验吗?
  (3)不。
  ①要想一些别人未想到的新招!
  ②服务一定要比别人好!
  ③研究一下怎样才能使顾客找我们!
  (4)不。
  ①自己的生意自己照顾。
  ②不贪心、不虚浮,脚踏实地。
  ③去请教邻居做会计的周先生,怎样才会被骗。
  (5)不。
  ①少了体力,但人间智慧多了,我们闭智不闭力。
  ②什么生意不用自己付出劳力的?
  ③体力活儿,可以找乡下的亲戚来做。
  (6)不。 ,
  ①什么生意无须很多学识?
  ②最需要的学识是什么?去读速成班!
  ③我的人生智慧、工作经验、人际关系会很有用。
  每个步骤有四个选择,总计起来,这位先生比刚才一个“不”的选择多了一千倍的机会!而我们每个人的脑能够容许有的选择几乎是无限的,因为平均来说每个神经元与10000—15000个其他神经元连接,若按最低的10000个计算,我们可有的选择已经是1兆兆了,更何况尚有脑里其他部分不同构造的可能性呢?
  还有一点,老天造人的时候,便设计出我们的脑根本没有“不”字存在的可能性。换句话说,我们的脑不能接受有“不”字的指令。“不”字只存在于意识思想中,其惟一的功能,只是使我们停止不前,绝无好处。
  所以,我们的脑里已经有足够的能力使我们在人生中有种种不同的选择,从而达到成功快乐。而NLP的技巧,就是发挥里这些能力的方法。
  2.7儿童成长过程中大脑的发展
  大脑的发展是从胚胎顶尖上的几个细胞开始,在数个月内经过一个急剧繁殖的过程,发展出2000亿个脑神经细胞。它们彼此竞争以争取与发育中的身体各部分建立联系。未能成功建立联系的脑神经细胞会得不到所需的化学成分,因缺乏营养而导致死亡。受孕后20周, 一半的脑神经细胞被淘汰,只剩下1000亿个伴随这个人面对世界。这次庞大的过量生产是必需的:确保有足够的脑神经细胞去
  发展出新的技能,如同我们的祖先发展出直立行走和语言。脑神经细胞的学术名称是神经元。
  大脑的运作,依赖于神经元之间的连接网络,就如一座现代都市的运作依赖于大厦房屋之间的道路网络。神经元之间的连接网络在出世之前便已开始建立。 外界经感觉器官传入的任何刺激都导致新的连接网络的产生。
  连接网络是由一个神经元与其他神经元接触而产生的。一个神经元与1000…200000个其他神经元接触(接触点称为“触突”)。 一个出生不久的婴儿,其脑中新增加的神经元之间接触的速度,可以高至每秒钟30亿个接触点。
  出生后8个月,一个婴儿的脑里会有约1000万亿个接触点,之后这个数字会减少。未能与外面世界建立联系的网络会消失。在0~12岁时,这个孩子脑里的连接网络会下降至500 亿个接触点。在多刺激因素环境下成长的孩子,这个时候脑神经连接网络数,比一个在缺少刺激因素环境下成长的孩子的脑神经连接网络数会多出25%,这就是两个孩子智商差异的原因。由此可见,孩子出生后最初3年对孩子大脑发育至为重要,遗憾的是,绝大部分的儿童在这3年里没有得到这方面的适当照顾。
  神经元之间接触点的产生及消失,也可以由思考上的刺激来决定,这也是大脑能力提升的来源。大脑能力的增长,用“逆水行舟,不进则退”8个字来形容最贴切不过:用得越多,能力越强。 人从出生到12岁,大脑就像一块吸水力特强的海绵。这12年是每个人最重要的学习阶段,期间触突会大量地产生和消失。这12年,尤其是最早的3年,奠定了一个人思考、语言、视力、态度、技巧等能力的基础。12岁前特别方便各种能力的学习网络全部出现,大脑的基本结构亦定了型。
  外界的刺激能永久性地改变脑神经细胞中遗传基因的功能。应激反(一般称为压力)和可卡因一样,能产生生物化学上的改变,直接影响一些主要脑神经细胞里的遗传基因,因而形成了永久的、不良的行为模式。
  以下脑神经网络数据显示一个婴儿大脑的发展是如何的迅速。数字是同样大小的大及样本在不同时期的触突(接触点)的数目:
  在母体里28周 124(百万个)
  出生时 253(百万个)
  8个月大 572(百万个)
  '9个月大 354(百万个)
  一对蜾赢有10万个神经元,一对老鼠有500万个神经元,人的近亲猴子有100亿个神经元,人有1000亿个神经元,超过所有动物。因此人有自觉性、语言,能够联想和把现今的事处理得更好。其他的动物,因为脑都没有这么发达,只能依靠本能反应。
  引导神经细胞学会做它的工作,感官经验是十分重要的,若在一段关键时间里没有适当的感官经验,神经细胞便失去学会做有关工作的能力。即使一个完美的大脑,假如在出生后的两年内没有处理过视觉经验,这个人一生都会看不到东西;又假如一个人在10岁之前没有听过某种语言,这个人将学不好这种语言。
  2.8记忆和学习
  我们的记忆可以分为短暂记忆和长期记忆。短暂记忆帮助我们处理日常生活中出现的片刻需要,例如记某人的电话号码,打完电话便也忘记了那个号码。长期记忆有两类:一类是关于“怎样做”,另一类是关于“什么事”。〃怎样做”的一类记忆,又称为“不可言性记忆”或“隐晦式记忆”。这类记忆不需要意识的参与,是不自觉地提用的,涉及的大脑部分包括感官及运动神经网络、小脑、杏仁核、基底神经节及其他中脑部分。
  〃什么事”的一类记忆,又称为“可言性记忆”或“明示式记忆”。这类记忆需要意识的参与:专心和集中注意力,涉及的大脑部分包括前额叶和颧叶的系统,包括海马体。这两类记忆可以再细分如下:
  (1)不可言性记忆。根据学习模式的不同又可以大致分为:
  ——条件反射。
  ——一般的习惯。
  ——通过学习掌握的技能,例如打字、骑自行车等。
  (2)可言性记忆。可以分为两类:
  ——事件资料记忆。事件内容的记忆,在哪里发生、什么时候发生、发生日期等,储存于前额叶附近。
  ——语言资料记忆。所谓‘‘事实’’的构成资料、丈字语言资料等。海马体似乎是最重要的部分。
  记忆的人载与储存机制,无论是不可言性或可言性记忆,都可以分为两个阶段:短暂记忆和长期记忆。
  ①短暂记忆很不隐定,只能保留数分钟。
  ②长期记忆很稳定,能保存多天、多个星期甚至多年。
  无论是不可言性记忆还是可言性记忆,重复多次是短暂记忆转变为长期记忆所必须的。在这个过程中,需要有一个新蛋白质合成的程序,并且有一个“融汇时期”,在这个时期里,长期记忆最易受到破坏(受到妨碍蛋白质合成的因素的影响)。如果妨碍新蛋白质合成程序的因素延迟出现,长期记忆便能形成。在实验室里,动物形成长期记忆的过程中,妨碍新蛋白质合成程序的因素只要延迟一个小时出现,它们便能产生长期记忆。
  从生物化学的角度看,记忆的形成需要神经传递素血清素和麦胺酸。一个刺激(学习)开动了在感觉神经元里的一个化学讯号系统。由于血清素的释出,这个化学讯号系统启动了一种特别的蛋白质。这种特别的蛋白质抑制其他蛋白质的运作,结果是增加了麦胺酸的释出。麦胺酸能增强各种神经元之间的讯息传达数分钟之久,这也就是短暂记忆。不断地重复这个过程,化学讯号系统中的一个成分会把那特别的蛋白质推入神经元的核心,并且在那里启动遗传基因去做蛋白质合成的工作。神经元因此有了基本的改变,这就是长期记忆的建立。所以,把一些东西储存人长期的记忆,需要遗传基因的参与。
  每次学习,都会使神经元之间增加新的触突,创新的连接网络。每一次人生经验都会产生同样的效果,储存人长期记忆的过程导致神经元里的遗传基因的运作有所改变,结果是大脑有了结构性的改变。这使得每个人的大脑都与其他人的大脑不同。
  以上的新科学发现,使得传统上精神病科所区分的两种病源生理性抑或非生理性不再有意义,因为两者都源自神经元内的改变!
  科学家发现,对某种技能熟练的人其大脑所耗用的能量比新手大脑耗用的能量少。熟练的人的大脑中已有了经多年反复使用而建立起来的特别深刻的接触点,构成了更有效的网络,因而所花的时间短。科学家还发现长期处于压力下的人的海马体比一般人的细小,因为那里的神经元网络已经萎缩,没有新的神经元牛长出来。若压力消失,神经元的损伤和海马体的萎缩是可以恢复正常的。
  大脑所用的记忆策略是十分高明的。它并不是把一件事储存在一组神经元里,另一件事储存在另一组神经元里。大脑储存的方式是把事情分拆为最基本的单元,每个单元分别由指定的神经元储存。换句话说,一幅简单的图会被分拆为千百万点的基本单元,某个神经元负责储存直线,另一个储存偏差10度的曲线,一个储存浅红,再另一个储存白色,依此类推。这个策略使得每一个神经元都可以被多次使用,亦使得大脑的储存能力大大增加(事实上,科学家们相信我们大脑的能力是接近无限大的)。所以,我们的大脑记忆中并没有什么图,只不过是数以百万计的各自负责零散资料的神经元的组合而已。
  注:过去一般的看法是大脑里的神经元,在一个人出生之后不会再有新的长
  出来。1998年科学家证实,在海马体中的齿状回在一个人的一生中,不断有新的神经元生长出来,科学家认为这样是为了我们一生之中可以不断地学习, 因为海马体与学习有很大的关系。
  第三章 与这个世界的联系
  意识所操纵的功能﹐主要是为了使我们有效地与身体以外的世界进行有效的联系﹔潜总识所操纵的功能﹐则是为了维持我们的生存和使我们活得更好。两者若能有效地配合﹐我们的人生便能有更多的快乐与成功。
  这一章介绍我们与世界联系的基本工具﹕我们的感觉器官﹐经由感官所接收到的资讯在脑中怎样被运用﹐以及如何提升我们感官的接收能力。
  3.1五个外感官
  我们通过五个外感官来认识这个世界﹕视觉﹑听觉﹑嗅觉﹑味觉和触觉。所有的人生经验均是经由这五个感觉器官而产生出来的。在NLP中我们称它为“感官”或者“外感官”。
  经由视觉接收的讯息﹐在脑中化为声音﹐也用声音储存起这些信息。
  经由听觉接收的讯息﹐在脑中化为气味﹐也用气味储存这些讯息。
  经由味觉接收的讯息﹐在脑中化为味道﹐也用味道储存这些讯息。
  经由触觉接收的讯息﹐在脑中化为感觉﹐也用感觉储存这些讯息。
  注﹕感觉二字﹐包括很多的成分﹐除了经由触觉所得的本体感觉(例如粗滑﹑冷热)之外﹐还有空间感觉和情绪感觉。
  当一种经验重新在脑海中呈现时﹐组成该经验的景象﹑声音﹑气味﹑味道﹑触觉感受及其他体内感觉以与接收时同样的模式在记忆储存中被提取出来﹐而该经验带给我们的情绪感受(见图3…1))﹐也因此完全一样地涌现出来。
  在五个感觉器官中﹐嗅觉最为原始(最早进化)﹐视觉的效果最高。从脑神经构造的角度来看﹐视觉接收讯息的途径﹐由眼球传至脑后部的视觉讯息接收中心﹐须经过六层神经元。每个神经元与1000…200000个其它神经元联系(平均为15000个)﹐故此讯息经由眼球传到视觉讯息接收中心的过程中﹐便已经过了不少的过滤和整合处理﹐因而有最清晰的讯息。也正是因为这个理由﹐视觉是在学习上最为有效的感觉器官。与视觉相比﹐其它四个感觉器官的接收过程﹐大部分只经过一重的脑细胞传送﹐因此效率极低。
  外感官的接收工作﹐大部分是由我们的潜意识操纵﹐除了睡觉之外﹐没有一秒钟停止﹕只要睁开眼睛﹐便能看到前面的事物﹔经过食品店或垃圾房﹐便会嗅到气味。我们也可以有意识地运用外感官﹕在人海中寻找一个人的面孔﹐或者在酒会上留心聆听某人的讲话。事实上﹐我们在每一秒钟里都是有选择地运用我们的外感官去与这个世界接触。例如﹐就在此刻你听到了多少种声音﹖在此刻你右脚脚板的感觉怎样﹖左手的手腕呢﹖右耳朵呢﹖你会开始发觉﹐你的潜意识一直在控制着你的外感官的运作﹐你的意识能选择提取其中一些部分﹐但很快又会把控制权交还给潜意识。
  以上的文字引导我们注重了两点﹕
  一是外感官的运用是主观的﹐这一主观性同时存在于我们的意识中和潜意识中。
  二是外感官可以通过锻炼而在意识层面上发挥得更好﹐尤其是视觉的训练。
  接收的讯息越清晰﹐数量越多﹐我们可以运用在思想上的材料便会越多﹐于是我们可以有更多的选择。这一点﹐在孩子成长的初期(1…7岁)应该加以注意。如果你已经成年﹐也可以通过一些简单的练习来提升外感官的能力。我的NLP课程的第一个环节便是感官敏锐训练﹐目的在于使学员在以后的环节中能得到更多。
  3。2感知模式
  我们通过外感官所接收的讯息中﹐意识层面可以知悉的其实极少﹕每当你在一个环境里看或者听的时候﹐你意识到你所看到的或者听到的远远比你潜意识里接收到的少。在你看或者听的同时﹐你的味觉﹑嗅觉和触觉也在工作﹐但是﹐你所接收到的往往并未引起你的注意(除非特别重要)。所以﹐你知道你所接收的﹐其实比你实际接收到的要少很多。
  近年来科学家们发现潜意识的确经五个外感官收到很多讯息﹐但是﹐在很短的时间里﹐便会把极大部分的讯息放弃(不储存﹐就像录音带消磁一般)﹐虽然剩下来的讯息仍然远远超过所意识到的已经收到的数量。
  脑中所收到的讯息﹐有一大部分是我们的意识无法知悉的﹐它们由潜意识接收和处理﹐然后推动大脑和身体各部分去做出相应的行动。很多人在感冒之前身体都有异样的感觉﹔电影其实是不断交待的书面更换﹐其中可以放入特别讯息使潜意识收到但却意识不到﹔有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