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宇宙浪子-第8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文祥说:“你用自己的筷子挟就好了。”
姜森说:“不行,那不卫生。”
文祥说:“怎么不卫生?我们又没有传染病。”
姜森说:“有口沫水呀!”
文祥说:“你没吃过别人的口水?”
姜森说:“吃过!吃过!我太太的,天天吃!不吃就要闹婚变!”
文祥说:“你不嫌弃你太太,是吧?”
姜森说:“当然不!不然我怎么和她一起生活?”
文祥说:“对了,这就是中国文化的精髓,我们同桌吃饭,表示彼此不嫌弃。”
姜森说:“可是总不必互相吃口水吧?”
文祥说:“当然不必故意吃!但是假如能不嫌弃他人,不更好吗?”
姜森说:“嗄!你们有这种想法?真不容易!”
文祥说:“文化不是一种想法,是几千年实验的结果。当同一个社会中,你我界线泾渭分明时,迟早要闹分裂!分裂便是灾难!”
姜森察纳雅言,东坡肉吃得大为起劲,风不惧怕不够,便问他:“是不是还要三客荷叶醉鸡?”
姜森说:“等一下,太奇妙了!衣红不是说还有西坡肉吗?”
双红明虾也上来了,那明虾大如牛蛙,烧得鲜红似火。左非右警告姜森说:“辣的你吃不吃?我说是辣,不是烫!”
姜森说:“我知道!我常吃四川菜,不怕辣!”
左非右问杏娃道:“你这道菜是哪里叫的?”
杏娃说:“你没指明地方,我在这里叫的!”
左非右大惊:“巴西?”巴西人不认为辣椒是佐料,他们是当菜吃的。
杏娃说:“圣保罗,那家中巴餐馆连中国人都说好,我做过民意调查。”
姜森吃红了眼,毫不客气挟了一只大明虾。哪知虾子太大,筷子又滑,他干脆弃筷用手。很多人不敢吃虾头,没想到他非常识货,把虾头折断,就往口里送。
但见他紧闭双眼,全神贯注,一动也不动。人人都看呆了,不知他在卖什么膏药。过了好一会,他才深吸一口气,吐出虾头,把口中津液慢慢地咽下去,不停地哈气道:“好!好!美味加辣味!叫我进退两难!”
左非右忙送水给他,说:“没关系,喝口水就好!”
姜森摇摇头说:“不能吃辣椒,不算好汉!”
等咕咾肉上桌时,姜森已经不能动了,说:“我弃权!留点肚子给黄鲳吧!”
最后上的是鲳鱼,姜森非常认真,还用清水漱了口。伸筷子时,文祥拦住他,说:“你吃过全鱼吧?”
姜森说:“当然吃过!”
文祥问:“你习惯先吃头、肚子、还是背?”
姜森说:“吃鱼就吃鱼,那有这些讲究?”
文祥说:“讲究大了!头是吃味道,肚子吃口感,背部吃肉,鳍尾吃筋。”
姜森说:“我先吃再说。”
说罢,他挟了一块冻子般的鱼肉,放进口中,闭上眼睛,端坐不动。鱼肉下咽后,他皱着眉头说:“是不错,可是也不比东坡肉好!”
文祥说:“可能是你期望过高,再不然是那只虾太辣,神经麻痹了。这样吧,你先吃口白饭,过一会再吃,保证不一样。”
姜森说:“有没有炒饭?”
文祥说:“要品尝中国菜,最好不要吃炒饭,除非是当菜吃。”
姜森说:“我明白了,白饭是中性的,不会影响味觉。”
吃完这一顿饭,姜森颇有感触,说:“我是白吃了几十年的中国菜,怪不得不二老人说,食不是科学而是艺术。他曾设计一种电脑自动烹饪机,后来放弃了。”
文祥问:“为什么放弃了?”
姜森说:“艺术要有变化呀,像我吃中国菜,只知味道不同,谁知还有各种感觉的配合?就像我当初看京剧,听起来都是一个调儿。”
文祥说:“我听你们的蓝调,也都一样。”
姜森说:“不管京剧或蓝调,听多了才能领略个中滋味。中国菜要能吃出艺术来,那才是人生的一大享受。”
衣红说:“有什么例外呢?连做事做多了,像法兰德司那样,也是一种艺术。”
姜森说:“智慧的钻研就是如此,所有艺术的总合便是智慧。”
杏娃突然插口道:“那为什么师父不让我碰艺术呢?”
姜森说:“是吗?”
杏娃说:“当然是!”
姜森说:“大概是给艺术家留一条生路吧!”
衣红说:“我不相信,一定有别的原因。”
左非右念念不忘大周天锦囊,闻言便说:“修仙也是一种艺术。”
文祥说:“还是先做人吧!”
左非右说:“那当然,‘仙’字就是在山上的人。”
衣红问:“你真的想成仙?”
左非右说:“你难道不想成佛?仙与佛是相同的观念。那个大周天很可能就是《金刚经》的境界,我不过想多知道一点细节。”
衣红说:“成仙成佛都是缘分,时到自然成。”
左非右说:“正确,但是不用心追求,缘分也永远不会来。”
衣红说:“杏娃,你就告诉他吧!省得他魂不守舍的。”
杏娃说:“大周天在法蒂玛手中。”
衣红诧道:“怎么到她手上了?”
杏娃说:“是我给她的,萨赫丹逃走时,被法兰德司发现,他便追过去。萨赫丹法力差多了,又带着东西,当然逃不掉,刚刚逃回住所就被追到。只是两个人都误会了,萨赫丹以为掳的是衣红,法兰德司以为萨赫丹觊觎他的藏宝。没想到法蒂玛向她师父诉苦,而她师父莫瓦胡正是他们的大师兄……”
衣红说:“别慌,别慌,慢慢讲。”
杏娃说:“我没有慌,这么说好了,莫瓦胡、法兰德司和萨赫丹三人,都是真理教主亨利纽曼的徒弟……”
这下轮到文祥紧张了:“都是真理教主的徒弟?法蒂玛也是?”
杏娃说:“是的,我们刚刚才查出来。亨利本是一个催眠师,最擅长意识控制,他发愿要在各大洲收徒,每个国家一个弟子。莫瓦胡虽是大徒弟,但法力最差。后来亨利得到外太空的能力后,又收了北美洲的若杰……”
文祥更惊讶了:“若杰也是?”
杏娃说:“是的,第三位是亚洲的朱仁,第四位我们还没查出来,第五位就是欧洲的法兰德司,第六位是中东的萨赫丹,第七位也没有查到……”
文祥问:“怎么连你们都查不到呢?”
杏娃说:“可见亨利有多厉害了。总之,莫瓦胡听说徒弟被师弟欺侮,大为震怒,便到萨赫丹的住所兴师问罪。三人一见面,莫名其妙的就打起来了。我真不懂,人为什么那么喜欢打架,我怕他们把锦囊给打坏了,刚好法蒂玛在旁边,便悄悄塞到她身边。”
左非右又问:“那现在呢?法蒂玛在哪里?”
杏娃说:“她回去了。”
左非右好奇地问:“她知不知道那是大周天?”
杏娃说:“不可能知道,这种古词连中国人自己都不懂。”
左非右说:“可是你懂呀!”
杏娃说:“我是懂,但是别人没有这种观念,翻成巴西话也没有用。”
左非右有点紧张了:“那她会不会毁坏这个锦囊?”
杏娃说:“不会的,她相信你们会去找她,打算跟你们一块研究呢!”
左非右心上一块大石头总算放下了,他舒了一口气,说:“好极了。”
杏娃说:“好什么?”
衣红说:“那大周天有下落了呀!”
杏娃说:“本来就在那里呀!”
衣红说:“可是左非右不放心呀!”
杏娃说:“为什么不放心?我一直都知道的!”
文祥插口说:“所以,杏娃现在所缺的还是判断力。”
衣红说:“有道理,我师父也说过,人如果没有判断力,即使成功了也是运气。”
文祥说:“要有判断力,又要先了解人性。”
姜森总算有插口的余地了:“谈了半天,这就是我们来此的目的呀!”
杏娃说:“可是,上次左非右的射覆只说了一半。”
左非右问:“我说了一半吗?”
杏娃说:“要不要听录音?”
左非右说:“不必了,只是我早忘了!”
杏娃说:“我记得,你说,易经彖词说:‘贞,丈人,吉,无咎。’象曰:‘地中有水,师,君子以容民畜众。’”
左非右想了想,说:“这些没有用,我还说了什么?”
杏娃说:“后来法兰德司就来了。”
左非右说:“现在我没有灵感。”
衣红说:“怎么会有这种事,你自己想过的,怎么会忘掉?”
左非右说:“我哪能和你比?我已经六七十岁了!”
杏娃说:“六十!而且我们已为你换了新皮层。”
左非右说:“好好!看在大周天的面子上,我讲,我讲!从卦的角度分析,师卦之错卦为同人,地错为天,水错为火,地水之错便是天火,天火为同人卦。再若用互卦,则得地雷复卦。以形象来说,坤可以代表地,也可以代表仓库,水代表圆形物。
“再以爻所代表的性质来定义,阳爻代表坚硬,阴爻柔软,我们要找的是纸张,那就是柔软之物。在错卦中,柔者在下在中,其余都是坚硬的结构。若以互卦为材料,盒子不是玉石,就是木材。
“总而言之,若是要找纸,那是在一个仓库的一个木盒子当中。”
衣红问:“说完了?”
左非右说:“说完了。”
衣红说:“天下这么大,到哪里去找这个仓库?”
左非右说:“我怎么知道?”
衣红说:“你不知道?不是你在射覆吗?”
左非右说:“我是射了呀!只是不知道射中没有?”
文祥说:“算了吧!这样凭空乱射,不如我们扮演福尔摩斯。”
姜森问:“福尔摩斯是谁?”
文祥说:“他是一个着名的侦探,凭一张纸就能推断出其中所有的体用因果!”
姜森大笑,说:“我记起来了,不二老人在自传中说过这个笑话,这是个英国人,音译应该直翻做荷姆司,多半原译者是个广东人,发音很奇怪。”
左非右不信:“真有这种人吗?”
文祥说:“管他?说不定就是你呢!来!我们来推理吧!”说完,他把那几张画纸平铺在桌上。
大家都同意,应该把范围缩小到最后三张。这三张也各有特色,第一张最乱,作画的人好像是生气时,拿铅笔连续画圈圈。风不惧耐心地跟着那些线圈追踪下去,只是时日太久,有些地方模糊不清。大体说来,可以肯定是一笔画到底的。
第二张也是一笔到底,很明显地,线条较第一张少了许多。此外,这一张还有些不连续的线段,其实第一张也有,只是这张更为明显。
第三张就完全不一样了,很明确地有两个并列的金字塔形。两个塔都由一些乱七八糟的线条组成,这些线条完全不像一个会画画的人画出来的。
“至少有一点我能确定。”左非右说。
衣红说:“我还有三点哩!”
左非右说:“我的一点很容易理解,这三张不可能是不二老画的。”
衣红说:“我认为这三张分别有不同的信息,而且有序列关系。”
姜森说:“我猜第三张代表家庭。”
衣红问:“家庭?为什么?”
姜森说:“你看,两个金字塔,不象征着夫妻吗?中间那个小点是他们的儿女。意思是说,在家中。”
衣红摇摇头说:“不可能,卜娜雅的丈夫跑了,又没有儿女。”
姜森说:“可能她在设计时没有想到这一点。”
衣红说:“那就表示艾洛伊莎没有智慧,不二老不可能爱上她。”
风不惧忽然兴奋地说:“会不会是在两座金字塔中间?”
姜森摇头说:“两座金字塔中间?就算我们知道是哪座金字塔,两座塔之间的距离就有好几公里!”
杏娃说:“根据资料,艾洛伊莎没有出过国门。”
左非右说:“杏娃,你也在猜?”
杏娃说:“寻找资料,人人有责嘛!”
左非右说:“那你总看得到吧?”
杏娃说:“不管用,我的视觉系统只能辨识已知的事物。”
左非右问:“怎么说?”
姜森解释道:“视觉辨识有两种,一是与已知的常识库比对,如果找不到,便需要学习,这时要有懂的人教导。另一种是由基础的线条组合开始辨识,藉着对线条的分析和归纳,可以得知物体的体用关系。对生命体来说,亿万年演进下来,有很多图形已经成为先天的辨识讯息,在短期的学习适应后,就能得到体用关系。可是,电脑目前只能靠特征比对,这种方法效率很差,只能应用在既有的资料上。”
左非右说:“那她可以利用分析归纳呀!”
杏娃说:“师父说我要有判断力以后,才会分析归纳。”
左非右说:“那你在这些线条中,找不找得到已知的事物呢?”
杏娃说:“当然找得到!”
左非右说:“那就找呀!不是人人有责吗?”
杏娃说:“可是我找到的你们都找到了呀!”
大家没想头了,杏娃体贴地在房中拉起几张吊牀。左非右和姜森马上躺上去,左非右还大大宣传:“真舒服,这样灵感多多。”
文祥苦苦地捧着那两座金字塔,在房中来回踱步,衣红伏案冥想,风不惧则用手指着,仔细跟踪那些弯来扭去的曲线。吊牀上那两位,刚刚赞颂了一番,这时已一唱一和地咍台入眠了。
听到此起彼落的鼾声,衣红一颗心专注不下来,抬头见他们力尽筋疲,也不忍心诃责。眼前一个影子又晃来晃去,把灵感都赶跑了。她对文祥说:“文哥!别走来走去了!三晃两晃的,把我都搞糊涂了!”
哪知文祥却若有所悟,说:“你说什么……是三或是二?嗯……当然不是二,不是二就是三了,如果是三呢?”
衣红觉得有趣,接口道:“如果是三,就代表数字!”
文祥兴奋地拍手大叫:“对了!对了!红妹,你真是天才!”
他这一叫,把牀上两个人的睡虫都驱走了,大家围过来。衣红说:“快告诉我!我是什么天才?”
文祥说:“盒子!”
衣红说:“我是盒子天才?”
左非右问:“什么叫盒子天才?”
文祥说:“我是说盒子!Box!盒子!”
姜森懂了:“你是说纸上的密语是Box?”
文祥说:“是!Box!正好是三个字母!”
姜森还是不懂:“怎么说?”
文祥说:“你打横看就不会被金字塔搞混了,这是三行大同小异的线团。最右侧是两团,为了要使它像金字塔,所以带了三角形,“两团”代表数字二。中间分成三组,上下各有七团,就是你看到的丈夫、妻子,中间还有一团小孩,共是十五团,代表数字十五。最左边分两组,上下各十二,为数字二十四!若以英文字母来看,第二位是B,第十五位是O,第二十四位是X!”
左非右问:“艾洛伊莎是巴西人,为什么要用英文?”
文祥说:“我猜这就是她体贴之处了,来人懂英文的机率大于懂葡萄牙文的。”
姜森兴奋地说:“好极了,再来看这一张有几个数字吧!”
衣红说:“杏娃,能不能把这两张放大?”
杏娃说:“没问题。”
这一放大十多倍,就看出第一张在胡乱涂鸦的笔迹上,有着间断的、重复描绘的痕迹。而且是很有规律地由左向右,正是英文书写方向。
衣红立刻说:“杏娃,你能不能把不重叠的线段消除掉?”
杏娃说:“没问题。”
果然,剩下的线段就成为:St
F a ci co
h rc ,现在相当于英文字谜了。
不到几秒钟,姜森就解出来了:“是St. Francisco Church萨市最负盛名的圣芳济教堂,就在上城的教堂广场。”
众人兴奋无比,可是再看第二张,竟然是更加凌乱的断点。
又绝望了,衣红说得不错,每张都有不同的方法,这又是什么方法呢?这张风不惧看得最久,他说:“我一直在想,如果不一样,会有怎样的不一样。现在我才发现,如果一样,是没有一点不一样;如果不一样,什么都可能不一样!”
左非右笑说:“小风!我看你要疯了!什么一样不一样的?”
文祥说:“当然,所以说求同难,取异容易。”
衣红说:“杏娃!重来一次,把重叠的去掉!”
杏娃说:“遵命!”
这次果然不一样了,虽然还有很多乱点,但是有几个字形出来了,那是Donate捐献的意思。
把三段连接起来,由后到前,便成为:“盒子,捐献,圣芳济教堂。”
原来艾洛伊莎把这份文件放在一个盒子里,捐给圣方济教堂了。巴西人大都是天主教徒,经常捐献金钱财物。一旦捐给教堂,当然所有权就属于教会,任由他们处置了。
左非右说:“她怎么这样傻?放在家里多好!进了教堂,又事隔多年,谁知道现在到哪里去了?”
衣红说:“傻的是你!她花了这么大功夫,一定有她的考虑。放在家里绝不保险,你没看卜娜雅的先生走了,谁知道是不是连细软一起卷走!万一他把这份资料当宝贝,现在岂不一点希望都没有了?”
左非右说:“如果教会也当作宝,把它卖掉了呢?”
衣红说:“如果教会卖掉了,一定有记录可查。再说,以艾洛伊莎的聪明,我猜她那个盒子一定是很牢固但看去没有什么价值!”
姜森感慨地说:“我们西方人太自我英雄主义了!看看你们集体工作的方式,这么复杂的问题都能迎刃而解。过去我们老嘲笑东方人没有创造能力,我现在才发现,原来在群体意识下,你们的老祖先早认定,那些我们引以为荣的工业是大祸害,对大众没有价值,故意选择了另外一条路!”
左非右说:“结辩完毕,我们到圣芳济教堂忏悔吧!”
萨市的圣芳济教堂建于十八世纪,石材全部来自葡萄牙。内部从地板到天顶,都是圣徒天使的雕像,嵌金镂花,橄榄叶镶边。而让人耀眼难睁的,却是四壁日照般的煜煜金光。原来当地有个习俗,信徒来此求助许愿,事成之后,就捐献金箔以还愿。这些金箔都被贴在墙上,累积了二百多年,据说已重达数吨。
经过电脑时代的重整,教会也有一些变革,执事人员换了,一问三不知。由于有杏娃的知会,主教特别通融,一任来客方便行事,并且派了一位年轻神父陪伴。他们东问西寻,好不容易才找到在祈祷室祷告的一位老神父。
文祥说:“他们说,只有你知道那些捐品的去向。”
老神父连连点头:“是!是!”
大家都松了一口气,文祥又说:“能不能麻烦你带我们去看看?”
老神父又连连点头:“能!能!”
衣红见老神父一动也不动,又说了一遍:“我们想看看那些捐献品。”
老神父点头说:“好!可以看。”
衣红大声问:“在哪里?”
老神父说:“什么在哪里?”
衣红耐心地说:“我们要看信徒捐献品!”
老神父说:“看嘛!很好看的。”
衣红说:“在哪里?”
老神父说:“在墙上。”
搞了半天,大家才弄清楚老神父指的是贴在墙上的金箔。
左非右大声问:“这里有没有仓库?”
老神父眼睛一亮,似乎由天堂回来了:“仓库?”
左非右高兴地说:“是的,存放东西的仓库!”
老神父笑了:“教堂里没有仓库!”
左非右问:“那东西往哪里放?”
老神父说:“卖了,不能卖的赈济用了!”
大家踟蹰无计,杏娃忽然说:“问他有没有地下室?”
左非右便问:“教堂有没有地下室?”
老神父说:“有!已经封了!”
左非右问:“为什么封了?”
老神父说:“没有用了!”
陪同前来的年轻神父插口说:“各位要去地下室吗?我知道在哪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