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2014中日战争-第5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行研发、大规模制造的地步,这个消息恐怕一定会影响国内高层的决策――与一个能够时刻威胁到本土国家开战是否符合中国的利益。

  穿过武器仓到了武控室,左右两边是内嵌式鱼雷发射架,水雷发射仓,导弹发射架,传送带抵达武控室中央,两边并排凹槽自动填装器,肖原默数片刻,这艘潜水艇可以同时发射十二枚导弹、鱼雷。在向里面是红色的警戒线和核武警告图标,旁边一个叹号的警示牌写满了日文,可以看出这艘潜水艇可以从海底发射核武器。

  肖原又走下一层,来到了潜艇的底层,底层两边是压水仓,向前走是动力装置,四名全副武装的海军士兵守住了动力仓的门口,阻止了一行人的前进。与上两层相比,底层略微显得凌乱,从动力仓中伸出两条一米宽的玻璃钢水管,里面流动着海水,管子直接伸入最前面的墙壁,哗哗的流水声从这里发出来,动力仓传出某种机器低沉的轰鸣,略微显得有点吵。

  通过电梯,肖原来到了顶层,顶层的墙壁不同于其他三层,墙壁本身散发着金属气息,将顶灯的光芒映射得各位闪亮,最前部是驾驶指挥室,打开门迈进去,肖原立刻就被震撼了,二面墙的电子设备和显示屏幕,正面是驾驶台,中央是指挥台,房间很大如同战列舰的指挥室一般。肖原摩挲着身边崭新的座椅,脸上露出羡慕的笑容。

  门口传来王伯翰的大嗓门。“这家伙,还是潜水艇吗?简直是一艘豪华的邮轮,比起最新下水的战列舰还要豪华。”话音刚落,几个人推门进来,看见肖原,略微一愣,但,紧接着立正敬礼。

  “报告,上尉赵智、中尉王伯翰、上士蒋秀成、石文、列兵陈义、吴平南奉命前来报道。”

  肖原点点头,这几个人走进来,王伯翰露出笑容,大咧咧的说:“艇长,这艘潜水艇让我们驾驶了吗?”

  肖原扫了他们一眼,每一个人的眼睛都目不转睛的盯着他,仿佛要看出什么,而肖原能够体会到这几位年轻的海军官兵炙热的热情仿佛火焰似的熊熊燃烧。肖原点头说道:“你到是挺聪明,我们要将它送回国内。”

  赵智手下面隐蔽的伸出两个手指,成一个V型,王伯翰差点没跳起来。“你们别太高兴,这艘潜水艇全部都是日本文,而且与旅顺号潜水艇截然不同,恐怕能不能操纵它还是一个未知数,你们暂时熟悉熟悉各自的工作岗位。”

  “是!”几个人异口同声的说,然后各自到工作岗位,眼前的一切既是非常熟悉,又显得那么陌生,海军专家们不厌其烦的协助讲解潜水艇的基本操作,将日本文翻译成中文,令战士们强行记忆。所幸的是这几位战士都是在各自岗位上工作多年,虽然表象不太一样,可是潜水艇内部构造大体差不多,一上来可能有些吃力,几十分钟以后基本上都掌握了各自的操作,渐渐的有点入门了。

  王伯翰从下面上来,一进指挥室,看见肖原低头研究指挥座上了按钮,高声说道:“艇长,你给我叫过来干什么,一颗水雷都没有。我可是水雷士,没水雷我有屁用。”

  肖原还来不及发话,只听到门外有人说:“谁说没有水雷,谁说水雷士屁用没有。这艘R级潜水艇标准承载各式水雷200枚,将来有你忙的。”

  肖原和王伯翰两个人同时回头,只见门外走进两个人,原来是李树化和石勇,李树化穿着军装,右手里提着一个金属箱子,从箱子中间扣了一个手铐紧紧的与他的手臂相连,石勇的右手插在口袋里,默默然左右打量着。紧接着那三个日本客人也走进来,后面跟随着两个中尉军官。

  李树化笑呵呵的说:“肖艇长,不,现在应该叫做肖舰长,客人们都到齐了,让客人们站着可不是待客之道。”肖原立刻让王伯翰将日本客人和李树化送到寝室休息。他走上舰桥,深深的呼了一口气,迎着微风,顶着太阳,他看到海军士兵和专家逐渐离开了潜水艇,要启航了!

  回到指挥室,里面站着一个中年海军中校军官,他看到肖原进来忙说:“我叫郭乐,远征军海军联合舰队参谋,这次航行我暂时负责设备维护。另外总部命令,如果准备好就启航吧。”

  肖原看着他的肩章中校军衔,张口问:“郭乐同志,我只是一个少校。”

  郭乐按动启动按钮,两面墙的设备运转起来,然后谦虚的笑着对肖原说:“我没有指挥潜水艇的经验,或者说我根本就没有登上过潜水艇,从毕业开始我就分配到研究所,战争后调动到北海舰队担任参谋,与你这位战斗英雄比起来,我这位海军军人连水雷都没有放过。不过肖原同志请你放心,我一定服从你的命令,这是总部的书面命令。”

  肖原看到任命自己为临时舰长的书面命令,上面盖着远征军联合舰队党委的印章,将这个收入口袋。电子设备不时出现干扰,发出刺啦的声响。肖原不禁皱起眉头,有点担忧的问:“这艘潜艇太依靠电子设备了,现在电磁干扰这么大,会不会对安全产生隐患。”

  郭乐自信满满的说:“大概不会,电磁攻击的时候,这艘潜艇还躲藏在地底,并没有受到直接攻击,虽然现在表面上有一定的影响,但是我们估计等到下潜以后,电磁影响会大幅度减少,预计200米以下就影响会消失。而且李树化少校曾经开动过它,理论上是没有任何问题的。”

  “报告,潜水艇准备完毕,是否出发。”赵智说。

  “出发!”肖原坐在指挥座上,盯着屏幕,屏幕受到强烈的电磁影响,不算太清楚。 
  
第十六章 航行
 
  潜水艇缓缓的离开了岸边,岸上传来稀稀拉拉的欢呼声,站在舰桥上的肖原,看着空荡荡的海面和稀疏的欢送人群,目光不禁投向东方,依稀中好像看到市町镇那种剑拔弩张的紧张气息。突然一枚信号弹从远方腾空而起,在天空中绽放了蓝色的火焰光芒,在看不到的远方,传来了轰鸣的炮声,紧接着一条条拖着浓烟尾巴的炮弹,在天空中划出抛物线消失在人们的视线里,如同冉冉升起又霎时间陨落的流星,流星越来越多,渐渐的成为了一场壮观的流星雨。

  肖原有点兴奋的盯着远方的战场,直到流星雨渐渐消失在朦胧的雾气中。舰桥上李树化上校握着栏杆,直勾勾的盯着市町镇的方向,叹口气轻声说道:“不知道长崎跨海大桥还能剩下多少桥身?”石勇双手握住拳指甲抠入肉中,眼睛有些湿润的看着曾经工作、生活的地方。李树化拍拍他的肩膀说:“老兄,一天前你还只是一个运输司机,有漂亮的女朋友和公寓,养了一条狗,生活虽然不算富裕,但是却想当安逸。一天以后……”李树化悲伤而无奈的语气令肖原非常不舒服,他回过头看着两位情报人员,却惊异的发觉石勇坚毅的脸上肌肉抽搐着,一枚滚烫的泪滴从眼眶中流出来。“这就是我们情报人员的宿命。”李树化感慨的劝慰石勇说,“从第一天起,我们心里就要有这种觉悟,拋家弃子、远离故土、游荡异乡,甚至连自己的真实姓名也不曾记得,唉。”长长的一口叹息!

  石勇突然插口说:“队长,我知道,远离国家的我们只能偷偷为国家的强大而兴奋,您放心,我没事的,只是有一点点怀念那里曾经给我带来片刻的幸福和欢愉。”他的语气坚毅,但是却充满了无限的柔情。

  肖原带着崇敬的目光回过头,他甚至有一点点感动,眼眶中有些湿润。他不想让别人看到自己这个潜艇部队中数一数二的铁汉多愁善感的一面,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故事、都有自己的生活,当战争来临的时候,故事结束了、生活被打乱了。

  另一边,三位日本客人面无表情的轻轻交谈着,仿佛周围的一切与他们无关,川家由到是盯着远离的日本海岸线,眼神中充满了留恋与依依不舍,他坚毅的表情如同一尊雕像,似乎看穿了历史,充满了信心。

  舰桥上的六个人各自怀着自己的未来,踏上一条回到中国的海路,石勇的未来是永远的消失了,他不会忘记曾经给他片刻欢愉与幸福的日本;日本客人带着对未来的憧憬离开了本土,他们的故事在未来会书写新的篇章,甚至通过这次中国之旅,建设成一个新的日本!

  潜水艇的船速渐渐快了,舰桥上的乘客感觉到风压逐渐加强,衣摆飘荡在空中。乘客与舰长回到潜水艇内部,客人们走回寝室,而舰长回到了自己工作岗位指挥室。

  郭乐记录着设备的各种数据,显示屏与依然发出刺啦的响声,屏幕模模糊糊的,一断一续。肖原有点担忧的说:“设备运转情况怎么样?”

  郭乐抬起头,脸上有点兴奋,肖原甚至看到这个刚刚接触军衔高于自己的军官额头上渗出了汗滴。“比我想像的要好得多,这艘潜水艇外壳不知道是使用什么材质,竟然可以吸收一定幅度的电磁,所以目前设备运转良好,而且大部分功能都可以使用。只是无法和卫星沟通上,暂时不能自动领航。”

  “没有航海长,我对渤海、黄海海域并不了解,恐怕会出问题的。”肖原还是不放心。

  “这艘潜水艇有三种领海方式,第一种卫星自动领航,第二种手动领航,第三种航海图领航。第一种没说的,现在肯定不能使用,由于我们没有熟悉黄海和渤海的航海士,所以使用第二种也是非常危险的,这艘计算机的中央处理器中储存了目前大部分的航海线路,包括军用和民用,我们只要输入确定的坐标或者参照物,就可以自动确认航海图挑选最佳的领航路线,所以舰长到不需要太担心。”

  “哦。”肖原暂时放下心来。“计算机现在可以使用吗?”

  “断断续续的,天空中的电磁辐射已经超过临界值20倍,计算机自动进入保护锁定状态,假如潜水艇没有吸收一些,恐怕现在各种设备都得瘫痪在这里。”郭乐盯着眼前的控制台,就好像盯着自己最喜爱的宠物。

  赵智一直协助郭乐操作计算机,突然他回过头插话说:“舰长已经到了外海,是否下潜?”

  “下潜至100米。”肖原

  “是。”

  潜水艇左右颤动一下,渐渐的沉入海底,消失在宽广的海平面上。

  进入海水里,犹如潜龙入海一般,潜水艇加快了速度向前航行,肖原盯着前眼的显示屏,屏幕终于恢复了稳定,屏幕旁边的监视器发出嘟的一声全部打开了,九个画面同时亮起来,肖原看到战士们围在日制导弹旁边谈论着,蒋秀成在厨房轻声哼着音乐做饭。

  郭乐一边念叨一边记录着,他手里的笔上下飞舞,饶是非常好看。潜艇下潜至100米,舱内通讯设备恢复,监视设备恢复,中央处理器已经打开自我保护,发动机及总体机能恢复至65%,航速30节,一切正常,船体噪音65分贝,海面探测噪音45分贝;航速32节,一切正常,船体噪音65分贝,海面探测噪音45分贝。

  肖原听着屏幕上的海图,努力辨认着方向,操纵潜水艇向前前进,指挥室里面只有三个人,每个人都全神贯注的盯着自己手头上的工作,哪怕一点点疏漏都可能造成灭顶之灾,尤其是目前通讯中断的情况,假如真的发生点事情,连救援的机会都没有。屏幕上一直显示一连串的日文,仿佛在提醒什么,可惜肖原看不懂。这时他的身后传来一个富有磁性的声音。“前方进入浅海区,应该适时减速。”

  肖原回过头,李树化站在他的背后,冲他点点头。

  屏幕上突然又显出一排字,李树化翻译说:“通过海水深度、岛链形状,95%几率确认横江列岛。”

  肖原点点头,李树化上校懂日语,他专注的操控着潜水艇向右驶离岸边。李树化上校继续翻译屏幕上的日文:“横江列岛确认完毕,同时确认目前本舰经纬度,17…23,19…65,经纬度确认完毕。”

  显示屏左侧出现了经纬度,不过上面的数字令肖原很困惑,经纬线一直使用度、分、秒,怎么突然蹦出来17…23之类的用语。不光是他,李树化上校也凝视这一连串的数字良久,又苦笑着皱着眉头,显然也不清楚是怎么一回事。

  几个人互相看了看,同时笑起来,郭乐将这个问题写入记录本子上然后苦笑着说:“这可能是日本军方使用的经纬密语,与民用经纬度不同,对我们来说没有参考性。”本来还想输入经纬度确认航海图的航线,却忘记了这是军用潜水艇使用军事密语,这下子令这位海军参谋愁眉不展。

  李树化点点头,突然喜上眉梢。赵智看到李树化的喜悦插口问道:“上校已经找到破解的方法了吗?”

  李树化又摇摇头说:“没有,我想到另一个问题,经纬度与这军事密语一一对应,只要我们能够清楚这个位置的经纬度,就相当于破解了日本的经纬军事密语,无意中料敌先机破解了最难掌握的军事密语,在下面的军事行动中,会对我们非常有力。”

  郭乐高兴片刻脸色又阴沉下来说:“我们先想回到国内在高兴吧,没有领航员、航海士,舰长又不熟悉渤海和黄海,经纬度又不清楚,恐怕有我们难受的了。”

  一直沉思的肖原插口说:“没有经纬度,不一定不能领海,上校,您能不能帮忙输入日文的天津。”

  李树化一愣走到计算机面前,操作着系统,输入天津。屏幕上突然显现出十三条航线,有红色的、有白色的、有黄色的。李树化一边看一边解释说:“红色航线有可能遇见中国海军或者说已知的中国军用航线,黄色的是民用航线,白色的是推荐航线。”

  “找一条最近的红色航线航行就可以了。”肖原微笑着说。

  郭乐略微一愣,问道:“不是说红色航线是可能发生危险的吗?为什么不走白色推荐航线。”

  李树化扭头看看他回答说:“肖舰长说得没错,我们是中国海军,为什么还会害怕自己的海军,当然走的是红色航线了。”

  郭乐很尴尬的笑了笑,日本潜水艇肯定会避开中国海军可能会走到的航线,自己当然不需要了。李树化输入一些限制条件,屏幕上只剩下一条航线,济州至天津。

  潜水艇调整了航线,确认了输入,系统将驾驶转入自动引航,肖原坐直身体,舒口气。左右晃动了一下,潜水艇又开始下潜了。

  潜水艇下潜至150米,发动机及船体机能恢复至85%,航速加快,稳定在55节,船体噪音110分贝,海面探测噪音50分贝。武控系统系统恢复打开,无装备弹药,引航误差小于10,卫星系统打开,但是无法连接到卫星。潜水艇电能储备为正常值的60%,发动机为正常值的68%,潜艇隐蔽系统打开,船体噪音80分贝,海面探测噪音30分贝,隐形系统打开,光线吸收35%。一连串的数字使得这艘潜水艇与众不同。

  肖原感叹说:“这艘潜水艇幸亏被俘虏了,假如被日本海军使用,将会是中国海军的噩梦,犹如深海游魂一般,来去如风,无论是隐蔽还是隐形系统都是最先进的,潜深又大,只要不到近海,恐怕连卫星也无法探测到。”

  李树化沉默片刻说:“知道么,为了这艘潜水艇,整整一个团的士兵剩下不到两、三百人。”

  肖原叹口气,赵智睁大了眼睛露出不可置信的神色,郭乐知道其中、的来龙去脉,神色黯然低下头继续摆弄手中的数据。

  李树化继续说道:“你们从先倒诸岛那里过来,海军的战况如何?”

  肖原和赵智回忆起当时那种无防护之间的射击,完全是导弹和炮弹互相的战斗,一艘又一艘船只从水面上沉没、四分五裂、英勇无畏的海军士兵葬身海底、与船共存亡,那种惨烈的情景令每一个参战的士兵挥之不去。他们两个打了一个冷颤。

  李树化明白他们的表情继续说道:“登陆战虽然比较顺利,但是保卫研究所的士兵们却遭到敌人主力的围攻,损失惨重,幸好援军来得及时,保住了残余部队。否则这个先锋团将会在中国的战斗序列中除名。这场战争没有我们想像中的那么顺利……”

  屏幕上出现了济州岛的样子,李树化翻译道:“距离济州岛25分钟,逐渐减速中。”

  济州市岸边聚集满了远征军的士兵,刚刚收复济州岛的中国远征军士兵正井然有序的登上运输舰队,准备支援长崎。人群中突然爆发出一阵混乱,士兵们簇拥着奔向码头,一艘巨型的船艇出现在海水的远端。

  护卫舰队行动起来,对海军士兵立刻奔赴战斗岗位,面对着这艘巨型船舰如临大敌,旅顺号战列舰全副武装,荷枪实弹,每一个海军士兵都进入临战时的准备。枪口对准来了神秘的来客。

  近了,更近了,士兵们欢呼起来,潜水艇上悬挂着五星红旗,顶层和侧面画着巨大的五星红旗,是自己人!旅顺号战列舰小心翼翼的接近了潜水艇,确认无误后取消了战争准备,战士们互相敬礼,打着招呼。每一个人都对这艘潜水艇充满了敬畏。

  上岸打个一晃,潜水艇又缓缓离开了济州岛,船舰指挥室中,几个人哈哈互相取消着。原来输入航线以后,潜水艇控制中心开始自动驾驶,本来他们不打算进入济州岛,没想到自动控制一直到非常近的时候在取消,每一个人都被电脑这种教条的方式吓得一身冷汗,探索系统已经侦测到对方船舰的火药反应,船依然缓缓的驶入对方的射程内。肖原、郭乐、李树化,三个人忙了半天,怎么也无法找到解除自动控制的方法,只有慢慢的等待船只越来越近的靠近码头,直到进入浅水区,潜艇控制器才突然跳到手动操作,几个人如释重负慢慢的将潜水艇停靠在深水码头边。

  潜水艇快速的在海底行驶,已经下潜至500米,航速也加快到70节,照这种速度,用不了5个小时就能到达天津。越靠近国内,舱内的几个人的心情越开朗起来,当进入渤海湾内的时候,肖原甚至有了已经到家的感觉,渤海的海水没有南海这么湛蓝、没有黄海那样混浊。在海面渤海的海水淡淡的有一丝绿色,可是从海里,海水是墨绿色的,阳光能够穿透的海域,被照映得翠绿色,如同戒指上璀璨的绿宝石。

  旅顺、大连、营口、烟台、秦皇岛,穿越一个个熟悉而又陌生城市,天津越来越近了。

  天津是一个古老却非常年轻的城市,在商末周初的时候,天津称作冀州,当时有一个非常有名的冀州候苏护,冀州候有一个更有名的女儿――苏妲己,秦汉朝时天津就是张纯造反的渔阳。明朝朱棣靖难南征,就是从天津这个地方出海,所以更名为天津,意思为天子津渡的地方。从此,设天津卫、天津县、天津州、天津道,随着天津的发展,天津的军事地位、行政地位、经济地位越来越突出,逐渐成为北京门户、渤海重镇。最近二百年,天津的发展随着中国历史的前进路程而逐渐变化,但是有一句古语一直没有变,得北京者得天下,得天津者的北京。

  明朝末年,李自成进北京,改国号为顺,同时的人杰多尔衮在吴三桂的引导下,从山海关直奔天津,占领这个北京东南的重镇以后,彻底切断了李自成同中原的联系,双方在北京外大战一场,顺军因为没有援军而彻底失败,多尔衮带着满清八旗进入了北京,开创了中国最后一个封建王朝的伊始。鸦片战争以后,帝国主义列强两次兵临天津,犹如一把利刃插向了清政府,天津条约以后丧失了屏障的清王朝每况愈下,终于没有撑过第11个年头,被屯兵天津小站的袁大头窃取了国家的政权,中原混战、军阀相攻,在上个世纪的10…20年代,天津成为了中国政治中心,政治家、野心家、军事家、冒险家集结在这里,演出了一场人生的浮士德,直到少帅东北易帜,占领平津,中国的政治,民国政权才逐渐稳定下来。20多年以后,在伟大的解放战争中,令人难以忘记的三大战役中最关键的平津战役彻底打垮了国民党政权的抵抗决心,而和平起义的傅作义军团40多万人,就是因为解放军解放了天津,彻底碎粉了他们最后的希望,同时40万华北国民党官兵放下的武器,也同时使得其余的国民党官兵丧失了最后的斗志,长江天险3个小时就被突破了。远远的,灯塔的灯光指引的行船,锚地的灯塔说明了天津近在咫尺,指挥室内的几个人都把心揪了起来,天津,我来了!中国,我来了! 
  
第十七章 国内
 
  潜水艇行驶过人工岛、天津港码头,泊位上高耸矗立的龙门吊,一排排、一列列犹如参天的森林,龙门吊灯火通明,照映得海面红彤彤的,码头上下一片忙碌,到处都是人影闪现。穿过港口,进入内河航线,码头两边一艘船只也没有,以往繁忙的天津港海面上空荡荡的。潜水艇上的几个人互相望了望,疑惑的交换了眼神。

  天津新港船闸始建于上个世纪的抗日战争期间,令人遗憾的是这个中国历史上第一座海船闸的创意和主要技术人员都来源于日本国。日本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末期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