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大时代1958-第38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市场经济规律是存在的,金融业的发展可以更好的调动自由经济体,苏联人那种生活在沉闷状态中的生活,本身就在瓦解创造力。”里根一点不在意的反驳道。

“资本家在创造力方面,注重体现在创造了很多隐蔽剥削的手段。而社会主义的创造力,则是更加公平的面对社会,从受众人数上来考虑,就算是有一些缺点,也可以更加让更多的人发挥这种创造力。”谢洛夫继续阐述苏联的优势。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在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条件下运行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个人收入的分配以按劳分配为主,目标是实现共同富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以公有制为主体,决定了整个社会分配是按劳分配为基本形式。

“我们的国家很公平,就算是军备竞赛,苏联的压力也是平等的分配到每个人的身上。如果美国这么做了的话,估计最底层那批人马上就活得不像人了。”谢洛夫的见到里根还要反驳继续道,“当然了,以美国的自然条件,活得不像人也不一定会饿死,更何况你们国家有这么多的外来非法人口,可以让那批非法移民活得更加不像人……”

咳咳!眼见着两人还要继续下去,里根带来的助手看不下去了,这种相见恨晚的状态已经持续了一段时间,看这股热乎劲,估计一整天时间两人也能继续聊下去。必须要提醒两个在谈正事的领导人,应该谈谈小事了,比如战略防御系统,和中程导弹条约什么的。

“还有利比亚人质危机!”谢洛夫面带揶揄的从旁边提醒道,看着里根的臭脸也是非常有意思的事情,人质危机还没有过去呢!别以为完事了……

这句话出口,里根明显严肃了不少,比起谢洛夫这个大特务头子在苏联国内的地位,现在还在被利比亚人质事件困扰的里根,明显要操心的多。他也希望尽早结束这件事,可是?

这必须要看苏联人是怎么想的,毕竟其中一个重要的相关方,就是利比亚背后的苏联。

想起了自己已经是美国总统,而不再是只顾着抢镜的演员,里根才不得不从这种相见恨晚的状态中抽身,看来想要从语言上压住谢洛夫一头,基本上是不可能了。

用了一点时间回归真正的身份,里根变回了那个自信又幽默的美国总统,可在谢洛夫眼中,他还是那个演员。万分可惜的结束了这次友好和深入的交流,现在也不得不面对枯燥的正式谈判!

美国和苏联各有各的利益,其中还交织着欧洲国家对两国的压力,在这种压力之下,哪怕两人都不愿意,也必须要给其他国家一个交代。苏联在自己阵营中的政治挑战稍微小一些,可也不得不尊重这些国家的意见。至于美国阵营内部的一群老牌帝国主义,其实也很麻烦。

“在利比亚的问题上,我的意思是,卡扎菲必须释放全部被绑架的美国人质,同时要对被杀害的美国人质负全责,并且给于补偿。”里根一点也不掩饰的说道,“不然教训会接连不断的到来,直到那条疯狗妥协为止。”

“美国想要用战争手段解决问题,我是一点都不会反对的,反正埃及、伊拉克和叙利亚都已经表达了吃吃利比亚的决心,我也认为美国现在还有跨洋作战的能力。既然如此的话,那还等什么呢?”谢洛夫神色轻松建议道,“我觉得二十万美军登陆就能解决问题,美国绝不会再陷入越南战争的泥潭,我建议里根总统现在可以试试。”

“苏联似乎没有诚意!”里根眉头一皱看着谢洛夫道,“公然支持一个绑架人质的国家?”

第九百六十六章 心理交锋

“谈判就是谈判,希望里根总统更有诚意一点。用武力逼迫对手就范,对付一般的国家还可以,对付苏联还差一点劲。”谢洛夫打着哈欠无所谓的道,“再说,又不是只有苏联。北非并不是苏联的利益地区,相信你们也明白。”

另外一个玩家自然是法国,美国和苏联想要交锋本身就要全力对待,哪还有余力去收拾法国人?除非里根能用重大利益作为交换,可谢洛夫不怕,他同样抓住了法国的软肋,共产国际的正式成员,阿尔及利亚工人党。国家和国家的利益纠葛,并不是简单就能说清楚,怎么权衡和选择,法国人自己最有发言权。

“可是我不得不怀疑苏联的立场,是真想你们说的那样,为了解救人质,还是在沉寂抹黑美国。”里根其实想问的是,是不是在抹黑他本人。

“当然是为了救人!”主要是抹黑你本人,谢洛夫不以为意,现在这种情况谁难受谁知道。里根之所以没有卡特这么着急,主要还是里根已经连任成功了。可这不代表这批人质就不重要,里根想要安然的下台,不是被骂下台,就要妥善的处理人质危机。

苏联并不在这件事上着急,着急是别的事情,不过要释放一定的烟雾弹来保证得到真正的利益。外交领域不是能解决所有事情,很多旷日持久的谈判,其实最终的结果并不重要。一直无休无止的谈下去,其实是为了换取别的地方让步。或者是等待另一个事件的发生下来打破僵局,和上班打卡没有区别。

这个道理谢洛夫以前不懂,现在懂了,所以一般不把希望放在外交部上。而是靠克格勃解决问题,等真到了不可挽回的时候,在从外交部想办法。在他眼里外交部只是一个沟通渠道,只有真正到了危急时刻,用来和美国沟通的渠道。

现在的两人,一个人是苏联**的总书记,另外一个是美国总统。不在是大特务和三流演员,像是刚才那种相见恨晚的情况也再不会出现了。现在开始的一点一滴的试探,伴随着对对方的迷惑,内里思考是不是有以小博大的可能性。

在利比亚人质问题上,是里根比较有着急。谢洛夫也在别的问题上心焦,一次性摆出这么多问题来谈,本身也是一种迷惑。来掩盖真正的目的。

很快里根也冷静下来,开始从别的议题上开始对谢洛夫试探,他也不相信苏联就没有一点有求于美国的地方,一点都没有肯定是不可能的。如果是这样的话,就没有有这次见面。

道理太简单了,如果苏联没有求助美国的地方,全部领域都占据优势的话,怎么可能让总书记谢洛夫出来和他见面?肯定有一个议题是苏联非常关心的,问题是这个提议到底是哪一个?于是第二轮里根发起的试探开始了……

关于战略导弹防御体系,也就是里根发起的星球大战计划,而苏联决定迎战的防御体系。里根首先很淡然的叙述了美国的立场,中程导弹条约决不能和星球大战计划捆绑。

“妄图改变目前的现状非常危险,美国不一定能赢。”谢洛夫非常冷淡的回答道,“一旦美国输了,苏联的核优势就会变成绝对优势,真不知道美国人会不会为了选择你后悔。”

“美国的科技力量怎么肯能会输呢?”里根对本国的技术非常自信,当然在说话的时候没有忘记观察谢洛夫的表情,这种对话仍然是试探。

里根相信今天谈论的事情当中,肯定有苏联真正关心的问题,只不过他现在还不知道。两人分别提及了利比亚人质问题,星球大战计划和中程导弹条约。言语当中都非常克制,通过对方的表情和动作揣摩,到底哪方面才是对方的软肋。

想要识破一个演员的伪装是非常不容易的,不过谢洛夫做得到,同时利用在克格勃耳闻目睹,防止里根从自己身上看出破绽。两个小时之后,两人从小楼中出来,当着等待的记者群面前又演了一波,出门之后直接分别乘车回到自己的住处。

“这个谢洛夫几十年都在做特务,伪装工作做的太好了,我看出来他到底底线在什么地方,是一个不好对付的人。”回去之后的里根对着自己的老婆南希说道。

“里根虽然是个演员,但是没有我看不穿的人,他认为星球大战是最重要的,很好,我在陪她演两天。”谢洛夫没有带着妻子过来,瓦莉娅不喜欢冰岛的气候,苏联的季节性旅游是传统,绝对不会在夏季离开阳光沙滩,来到冰岛这里看海苔。

这种事情家里向来是女人说的算,不过大的在家,身边不是还有小的么?这种小事都根本瞒不过老流氓,接过了小瓦莉娅的水,谢洛夫开始思考之后的试探。

相信这也是里根的想法,在不同的地方,这种对抗仍然在继续,如同冷战的大环境一样。

一般人认为苏联最看重的应该是星球大战计划,如果能够让里根放弃星球大战计划,将从根本上缓和从八十年代开始美国和苏联越来越紧张的关系。其他国家和苏联的大部分干部,甚至苏联的重要报纸都是什么认为的。可谢洛夫就是认为签署中程导弹条约更加重要,反正谢洛夫也知道星球大战基本上没有什么效果,战略防御和导弹突防根本就不是一个难度的东西,自然不怕里根的嘴炮。

从今天的接触中,他也感受到了,里根和一般人的想法没什么不同,战略导弹防御体系是他到位现在为止最大的动作,绝对不会因为苏联的提议放弃。相反对中程导弹条约到是没什么重视,那不过是给西欧人一个安慰,这次会谈的附带品。

“这就没问题了,明天我们好好谈谈星球大战。”谢洛夫自语道,准备和里根本人,谈论一下这位总统的得意之作,围绕着星球大战开始第二天的见面。

两人故作亲密的相片,通过在冰岛的记者们传到了世界各地,这种欺骗引起了巨大的效果,甚至一些欧洲比较乐观的媒体预测,最危险的时候已经过去,苏联和美国都必须接受对方长久和自己共处在一个世界的现实。

这个现实,很多国家都能接受,可谢洛夫和里根都觉得,不能接受这种屈辱。哪怕只有十分渺茫的机会,两人都会选择让对方去死。

冰岛的人口就这么一点,冰岛人虽然知道本国来了两个大人物,可还是和往常一样生活,八十年代的冰岛人,还是继续做自己的传统项目,进工厂上班,下海打鱼。当然也会接待一些来自欧洲的游客,不过和前者相比还是忽略不计的。

和这些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冰岛人不同,美国和苏联的交锋还在这里继续。谢洛夫并不怕这个国家的大部分对苏联不友好,反正基洛夫战列巡洋舰面上带着核弹,为了保证自己的安全,他是什么都做得出来的。

“如果总是这么谈下去的话,就没有意义了,美国还是缺乏诚意。”谢洛夫把昨天里根说的话又还了回去,苏联一直都主张把中程导弹问题和星球大战计划一起谈。美国一直都是拒绝的,这是苏联外交部自己的决定,他作为总书记并没有干涉。

现在把星球大战计划的问题拿出来,谢洛夫也表示自己非常注意这件事,表明一个态度。

两人的互相试探还在继续,这种玩心理的释然非常枯燥,但是却是必要的过程。在见面的大多数时间当中,谢洛夫都在说星球大战的计划,当然,戈地图那种怂逼的行为他做不出来,而是拿着苏联和平号空间站的升空,表明的苏联的技术更强,美国人根本赢不了。

“和平号空间站的升空,难道还不能说明问题么?尤其是年初美国的挑战者号凌空爆炸之后,两国技术的可靠性问题已经可以终结了。”

只要能达到目的,拉仇恨的事情总书记是不会在乎的,揭伤疤又怎么样。美国恶心苏联的时候少了?里根在这个问题上不为所动,不慌不忙的接招道,“可上次的太空竞赛是美国首先登月,总书记似乎比较健忘……”

“打了一百次战役,赢了一次,这也能成为自夸的理由,真是头一次见到。”谢洛夫揶揄的看着里根,面露轻浮之色道,“美国这种传媒上的不要脸,真值得学习。”

全世界都在关注两人的见面,随着时间的继续,里根也明白苏联真正的目的是希望美国放弃星球大战计划,知道了这一点,里根就放下心来,准备让苏联让步。

“只要中程导弹条约签署,我尽量让所有中程导弹在两年内全部拆除,这个过程必须加快,到时候我们最大的威胁就消失了,可在其他方向加大力度。”

第九百六十七章 忍着点,疼!

作为对西欧的回报,苏联也要做出一点诚意,撤出部分军队,不过绝对不会裁军。而是把军事力量重新投入到高加索地区,进行一场决定性的布局。

只要成功的达成了目的,美国的霸权基础就会被苏联成功拆除,从全世界循环的吸血网络也不会再发生作用。这才是谢洛夫想要考虑的事情,为了防止美国到时候炸毛,苏联的地下掩体建设才一直高速推进。

谢洛夫并不相信星球大战是一个完全的骗局,就算骗局是里根的初衷,可投入了这么多钱肯定不会一点效果都没有,从后来看通过这一计划实施,来带动一大批高技术群的发展,以保持美国在经济、军事、科学技术等方面的领先地位。就算是绝大部分设想都无法完成,可理论基础都已经做到了。

投入就不可能什么效果都没有,这也是谢洛夫决定跟进的理由,何况如果不跟进,冷战没玩没了的继续还将持续,这也不是他想要看到的。同样,里根也不会停,现在星球大战计划已经投入这么多钱,什么成果都没看到就停止,里根也经受不住这种打脸……

“我们推行星球大战计划,是为了更好的保护美国,这不会因为任何一个国家的抗议而停止,谢洛夫先生,你吓唬不住我。”里根无所畏惧的道,“不论苏联用什么交换,美国都要继续推行下去,直到美国彻底安全的那一天。”

也特么真敢说!对于这个演员的话,谢洛夫一个字都不会相信。对里根整个星球大战计划,谢洛夫知道最后肯定会有一些成果面试,但要想达成里根的设想,以里根现在的年龄肯定看不到那一天,没准谢洛夫都看不到。

不过对于这种迷之自信,谢洛夫也没有太好的办法,眼前这个人是非常固执的,固执到马上要老年痴呆了,所以劝解没有用,“最终你会看到,到底谁才是真正的胜利者。”

想要用军备竞赛对付苏联?就美国那种贫富差距,只要苏联的实力距离美国不太远,谢洛夫绝对有把握拖死对方,而不是被对方拖死。

“谢谢总书记的理解。”里根话锋一转道,“其实美国也可以拉拢法国,谢洛夫总书记,对于法国来说,利比亚的利益,远远没有欧洲大陆的安全重要。”

“这也是不容易的!”谢洛夫意有所指,他明白里根准备先稳住法国,然后单独和苏联周旋,至于比较条件里根没有说,他也能猜出来,同意签署中程导弹条约,换取法国和美国站在一个立场上,解决利比亚人质危机。

苏联可以拉拢法国,美国也可以同同样一个条件拉拢法国,这就是冷战当中一个常见的事情左右逢源,只不过左右逢源要分主动和被动。法国一般都是主动这么做的,这么做的国家还有一个,就是中国。真要是从效果上来说,可能法国还要更加成功一点。

里根的想法很好,可惜旁边不是一个正常人,要是换成游戏中,谢洛夫的角色怎么也算是尤里,里根心中的思考,身边的大特务都能感觉到,然后制定出来下一句话应该怎么应答,这个游戏就没法玩了。

经过两天的互相试探,里根成功的掉坑,准备利用苏联看起来最不关心,似乎只是用来应付盟友的中程导弹条约,来作为拉拢法国的条件。只要法国和美国站在一起对苏联施压,立刻解决利比亚人质危机,美国就同意正式签署中导条约。不过绝对不能伤害进行中的星球大战计划……

经过三天的时间,两人的见面已经占据了全世界所有有影响力报纸的版面。此时的会谈也接近了尾声,至少从过程上来看,两人还算是在记者面前非常友好。

“我们美国从来没有说过不能进行核裁军,让世界远离核战争的威胁,是我们历代美国总统想要做的,对于部署在欧洲的中程导弹问题,我们一直持开放的态度。”在面对记者的时候,里根表现了自己的风度非常高调表示了会谈的成果,“现在我们在等待苏联的立场,相信下一次正式签署销毁导弹的条约,将不会太远。”

在里根大放厥词的时候,谢洛夫非常配合,对于对方争取舆论支持的行为一点也不生气,不但不生气,他还害怕事后里根回过味来在反悔。

等到里根发言完毕之后,轮到谢洛夫发言,他的讲话非常简单,“苏联是为了保护其他欧洲国家的利益,才进行了这一次谈判,作为一个欧洲国家,苏联绝对肩负得起自己的国际义务,相信这也是兄弟国家愿意见到的。”

谢洛夫不想在这里继续浪费时间,在回去的时候他还要去西班牙首都马德里,因为西班牙**主席伊巴露丽病危,这个消息是西班牙**总书记安吉塔发出的。

平心而论谢洛夫作为苏联**的总书记,基本上已经不存在能够挑战苏联在**路线上权威的,外国领导人存在。可还真有这么一个人,资历高到吓人的地步,经过助手的提醒,谢洛夫不得不亲自去一趟西班牙看望。

两人发言完毕后,里根首先伸出手表示自己的风度,像是刚刚见面的时候一样贴在对方的耳边说道,“利比亚人质危机将马上解除,到时候对抗还会继续。”

谢洛夫眉毛一抖,嘴角含笑的低声道,“我也没什么礼物送给你,忍着点!”说话间握着里根的手猛然加力,里根在剧痛中听见了自己的手掌轻微的发出了一声嘎巴……

“软组织挫伤,回去修养半个月就好了。岁数大了,可能需要的时间长一点。”谢洛夫带着坏笑看着里根身后的特勤人员,奚落道,“忍住啊,这可都是记者……”

里根面无表情的抽回了自己的手,随后把手放入了口袋中。就像是对方说的,他不能在这里反怒,只能忍着,心里暗骂这个大特务的流氓手段,仍然站在一起和对方演戏。

最后一段时间,戏不能演砸了。最后两人都消失在了记者群的面前,开始准备回国事宜。

“我已经告诉舰长,将在西班牙港口停靠。”小瓦莉娅刚刚从舰长室回来报告道,此时这艘世界上唯一一个被称为战列巡洋舰的苏联基洛夫级,已经离开冰岛航行在大海之上。目的则是西班牙,而不是原计划回到苏联。

“嗯,这是必须要去的!”谢洛夫点头,翻看着利加乔夫从国内传来的资料。对方确实有这么一个资历和分量,多洛雷斯?伊巴露丽,现任西班牙**主席。今年一百零一岁,应该属于列宁和斯大林时期的西班牙**领袖,资历不要说谢洛夫,比他的前任安德罗波夫、勃列日涅夫、赫鲁晓夫都要老。斯大林勉强算是和她同一个时代的人。

有这种资历,现在西班牙**才出现了一个主席的位置,不像一般国家只有总书记。和一般的欧洲**领袖一样,多洛雷斯?伊巴露丽也曾经在苏联流亡过。直到佛朗哥病逝后才回到西班牙,现在西班牙**是西班牙第三大党。

在到达马德里的时候,作为苏联**总书记的谢洛夫得到了西班牙国王胡安?卡洛斯一世的欢迎,苏联**总书记刚刚从冰岛回来,马上就对西班牙出访,这让卡洛斯一世十分高兴,不过卡洛斯一世也知道谢洛夫主要是看望伊巴露丽主席,所以只是象征性的表达了西班牙和苏联的友情,就让谢洛夫离开。

西班牙这块地方,曾经是苏联也为之战斗过的地方,西班牙内战中,苏联和德意分别支持共和国和佛朗哥,最后的结果所有人都知道。

德国和意大利支持佛朗哥其实容易理解,苏联距离西班牙几千公里,却也要参加到那场战争中支持一方,可见当时的苏联缺乏朋友已经到了什么地步,心中多么想要世界上出现第二个社会主义国家,让自己不再孤独。

“伊巴露丽同志,好久不见!”在马德里的医院当中,谢洛夫和病床上的伊巴露丽打着招呼,对方长久流亡在苏联,两人肯定在会议上见过面,只是没有留下深刻的印象。

“你是克格勃主席谢洛夫?不对,你已经是苏联**的总书记了。”伊巴露丽看起来有些虚弱,她身上没有恶性疾病,如果说有什么病的话,就是老了……

“是我,听说你生病了,本来第二书记希望派出一个代表过来看望,但我正好在冰岛访问,所以就自己来了。”谢洛夫并没有因为那句克格勃主席生气,真正的革命者,尤其是经历过那个随时牺牲年代的革命者,肯定知道契卡是为了保护自己成立的部门。

“还能吃点东西么?”谢洛夫拿着大马士革钢刀,正好看到了桌子上的苹果,楞了一下。

第九百六十八章 怒斥!

“还能吃点东西么?”谢洛夫拿着大马士革钢刀,正好看到了桌子上的苹果,楞了一下。

怎么又是苹果?在面对不同的人,这种同样的场合已经出现过无数次,谢洛夫现在都不由得多想,只能安慰自己,无神论者不要多想这种巧合。只不过是因为他看望的人,都是时日无多的老人,和毒苹果这种无稽之谈没有关系。

“那就谢谢了,其实你已经是苏联**的总书记,来看望我,我已经非常高兴了。”伊巴露丽温和的笑笑,“全世界苏联的声势越发的高涨,几年来的对抗,苏联都没有吃亏,这和以前真的完全不一样了。”

“那是全体苏联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