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远征欧洲-第32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这些“兄弟联盟”的人对波斯人的帮助绝对是无私的,他们提供基本的生活设施,从食物到生活用品不一而足,关键是这些“兄弟联盟”的人毫无芥蒂,和那些接受援助的波斯人同吃同住,不搞一点特殊,绝对不会像那些兰芳人和美国人一样,不仅从来不吃提供的食物,就连住宿也是要回到自己的营地中,这本身就是人为制造隔阂的举动。

对于耶路撒冷的波斯人来说,“兄弟联盟”什么都好,只有一点让人无法接受,就是“兄弟联盟”的信仰。

这些“兄弟联盟”的人虽然也信仰波斯教,但很明显,这些“兄弟联盟”的人信仰的波斯教和普通意义上的波斯教不太一样,这些人不经常做祈祷,每天最多也就是早晚各一次,每次最多三两分钟就搞定,同时这些人还喝酒,教规也不怎么严苛,有人居然说可以在任何时间随意侍奉“真神”,哪怕是之前信后来不信也可以。

这不就是“异教徒”吗?

当有人向“兄弟联盟”的人提出这个问题是,“兄弟联盟”的人表现的非常洒脱,只需要传句话,马上就有白袍头巾人士来“传道受业解惑”。

现在的“兄弟联盟”可不是以前的那个草台班子,杨德山组织那些长老对波斯教义进行阐发之后,“兄弟联盟”也是有理论基础的。

第861章 一群财迷

千万别小看这个“理论基础”,有或者是没有,这是完全不同的两个概念。

没有理论基础的兄弟联盟就是一群乌合之众,杨德山本人对于波斯教义的随意阐发是不会得到波斯人承认的,哪怕某些波斯人加入了兄弟联盟,这也是无可奈何的被迫选择,真要说那些人衷心拥护杨德山阐发出来的教义,那还真说不上。

有了这些“理论基础”马上就不一样,从此“兄弟联盟”的人可以堂堂正正的说他们就是波斯教中的一个教派,和那些什么什叶派、逊尼派完全一样的教派,他们并不是“异教徒”,只是对于传统经文的理解不同而已。

看看,草台班子马上就变成正统传人,“理论基础”的作用就是这么大。

“兄弟联盟”这一次北上也算是处心积虑,有了理论基础的支撑,兄弟联盟很快就被耶路撒冷的波斯人所接受,别的不说,最起码兄弟联盟这个每天祈祷一次,每次三五分钟就很符合耶路撒冷波斯人的利益,他们现在可不是无事可做,只要房子一天没有盖起来,他们就要住一天帐篷,话说住帐篷可不是什么好体验,偶尔住一次还行,天天住铁人也要生锈。

也就是杨德山那个受虐狂可以忍受。

不过这种“受虐行为”在兄弟联盟的成员们看来就是最大公无私的博爱。

各方努力下,新城的建设速度还是快,英国人还在和美国人打嘴炮,“长刀之夜”弄出来的废墟就已经清理完毕,甚至某些在“长刀之夜”中幸免于难的建筑因为造型和方位的不合时宜也被拆除,耶路撒冷现在已经变成一张白纸,任由奥尔巴赫随意挥洒泼墨。

兰芳驻耶路撒冷办事处二楼会议室,一个关于新基督区建设的说明会正在进行,参加会议的主要是以奥尔巴赫为首的主教们,站在台上负责解说的是丛兰芳来的高级设计师雷景福。

兰芳这几年一直都处于高速发展中,且不用说整个兰芳,就只说椰城,几乎每天都有新的居民区破土动工,这位兰芳积累的大量的建筑工程师和施工队伍,按照奥尔巴赫和兰芳政府签订的合同,新基督区的建设就由兰芳人负责。

雷景福就是兰芳建筑师中的佼佼者,兰陵岛的整体规划就是出自雷景福之手,其中潘多拉酒店是雷景福的代表作。

“新基督区占地三点五平方公里,共分为六个居民区和两个商业区,整个基督区内共有大大小小十一个教堂,可以充分满足居民们进行宗教活动——同时每个区都有独立的公园,公园里会有森林和公共绿地,这会为市民们提供一个休闲散步的好去处——街道上有街心花园和照明系统,街道下面是下水道,如果遇到战争,下水道还能承担防空洞的功能——同时城市里配备了自来水系统,这会极大地方便市民们的生活——”雷景福整整解释了一个多小时,结束的时候迎来了热情的掌声。

“真是太美了,我有种要把梵蒂冈也拆掉重建的冲动。”奥尔巴赫脱口而出。

这话有点大逆不道,不过此刻很明显没有人注意到。

“应该增加教堂的数量,这里可是基督区,要让居民们能够时刻感受到主的荣光。”某位主教对教堂的数量表示不满,这马上赢得了一众主教们的迎合。

“公园里有雕塑吗?应该在每个公园里都放上一组雕像,用来演绎某个重大事件。”这个建议更好,马上激起众人的讨论热情,有人马上补充,应该把那些名画全部用雕塑的形式固定下来,这样更有象征意义。

不管是什么意见,雷景福都会一一记录在案,同时就这些意见和主教们展开激烈讨论。

“这里的房子要钱吗——”角落里突然响起了一个弱弱的声音。

“呃——关于这个问题,我想决定权在诸位,我已经收取了设计的费用,这个问题不在我的考虑范围内。”这个问题真真让雷景福不好回答,当着一群大主教的面能谈钱吗?太庸俗了!

结果人家还真不在意这个,马上就有主教建议:“当然要收费,而且要卖一个好价钱,看看这个设计图,等到完全建成之后,巴黎有这么漂亮吗?伦敦有这么漂亮吗?这里可是圣城,想要在这里拥有一套房子并不是轻而易举。”

这才是主教们的心声啊,上帝可能不需要吃饭,只需要人们的信仰之力,但主教们是要吃饭的,而且饭菜不好还会食欲不振。

“没错,我们应该定个大价钱,比如一百法郎?”有人马上提出建议。

“太低了,最少要二百!”有人嗤之以鼻。

“这里可是圣城,没有三百不要想!”有人马上提醒土地的附加值。

“三百?那只能是看看!”有人异想天开。

“先生们——”奥尔巴赫不得不出面干涉,否则这帮人能把价钱抬到二十一世纪:“我们建设这座城市是为了什么?不是为了法郎,也不是为了美元,而是为了传播主的荣光,为了彰显主的荣耀,所以关于以后房屋的分配,我建议要遵循公正、仁慈的原则,比如那些在建设新城过程中有过付出的人,应不应该表彰他们的功劳?比如对那些虔诚的信徒,我们不能用金钱来代替一切,要知道我们可不是犹太人。”

看看人家这大主教的水平,真是甩这帮人好几条街。奥尔巴赫这一席话说完,马上就有好几位主教红了脸。

“当然了,我们的仁慈也不会泛滥,对于那些想要不劳而获的人,他们必须改变观念,才能在这里拥有一席之地。”奥尔巴赫也不是圣人,小算盘还是有的。

仁慈吗——这个东西是很有弹性的,多一点少一点其实都在一念之间,奥尔巴赫说的“公正”也是含义丰富,如果这里的房屋全部都要出售,那么对于他们这些主教们,是不是也不够公正呢?

所以有些话真不能深究,深究起来真的没意思。

“诸位,我可以说下我们兰芳对于房屋的分配,或许可以给诸位一个参考。”雷景福想要抛砖引玉。

其实主教们对于经济真的没有什么概念,这帮主教们都是终身献给“主”的神仆,“主”早就安排好了他们的一切,他们的衣食住行都不需要自己操心,全部都由梵蒂冈买单,而对于经营一个城市,这帮主教更没有一个是精通的,所以对于兰芳的经验,这帮主教们真的是洗耳恭听。

“我们兰芳也是一个移民国家,当我们到达那片土地上时,那片土地上一无所有,我们从无到有慢慢建起来一个个社区,一座座城市,乃至整个国家,在这个过程中,人们的付出肯定是有多有少,这种差别就反映在付出之后的收获上。对于那些留过血的人,他们享有一切理所应当,对于那些流过汗的人,他们的付出不足以享有全部权利,但也有足够的优先权,对于那些想要坐享其成的人,对不起,这个成本就由他们买单。”雷景福说的有点笼统,他也只是个建筑师而已。

兰芳的发展其实也是建立在整个东亚的基础上,就像雷景福说的一样,兰芳成立后,经过一系列的战争,很多来自民国、高丽、日本、安南、甚至是狮城的有钱人纷纷迁往兰芳,不仅仅是因为兰芳优渥的环境,更因为兰芳强大的国家实力,最起码做一个兰芳人不会受到他人的歧视,这是那些有钱人非常重视的。

所以现在兰芳的一线城市,比如椰城、泗水的房价那是相当高,如果想要通过购买房产这种方式在一线城市安家,这个代价足以令一个中产之家破产。但与此同时是手段多样化的分配住房,比如那些有一技之长的特殊人才,只要他们来到兰芳,马上就能获得一套政府分配的住房,虽然没有所有权,但想住到什么时候就住到什么时候,政府绝对不会收回。

获得分配住房资格的还有那些军人,比如和秦牧一样初出茅庐的童子军们,哪怕是他们还没有为兰芳做出什么实质性的贡献,他们也有分配住房的资格,这是军人的特权之一。

童子军们可都是有军籍的。

“这个办法好——不过这样的房子未必是人人都买得起的。”奥尔巴赫看着雷景福身后的效果图有点发愁。

雷景福设计的样板房不是兰芳盛行的木质房屋,而是钢筋混凝土结构的别墅,带花园游泳池和停车位的那种,这种别墅放在耶路撒冷这个以后注定会寸土寸金的地方确实是好看,二球额很符合整个城市的气质,但造价也是不菲,就耶路撒冷来说,还真找不到几个阔佬能买得起。

“主教大人,您应该抬起头——”雷景福说的有点含糊。

和聪明人说话就是省心,奥尔巴赫马上就懂,没错,应该抬起头,这样的房子在耶路撒冷确实是没几个人买得起,但如果放眼整个欧洲,买得起的人海了去了。

第862章 新城

二十世纪初的全世界,财富还是集中在欧洲一小部分人手里,虽然有往美国转移的迹象,但欧洲还是公认的世界中心。

指望那些“土豪”们来耶路撒冷跟波斯人对砍是不可能的,但那些“土豪”都有成为接盘侠的潜质,如果奥尔巴赫真把目光放眼全球,买得起耶路撒冷房子的人多得是,哪怕价格再贵一点也没关系。

明白了这个道理,奥尔巴赫马上就不再为销售情况担心,而且奥尔巴赫还很上路的和雷景福进行了进一步洽谈,把销售工作委托为雷景福的公司,这也是算是“有问题找专家”的中东版本。

对于这个任务,雷景福当然是欣然接受,为了表示对兰芳驻耶路撒冷办事处的谢意,雷景福还特意在新城中挑了一块地,作为未来兰芳驻耶路撒冷办事处的建筑用地。

杰西·法拉第接受了雷景福的好意,你好我好大家好才是真的好嘛。

其实这段时间杰西·法拉第挺郁闷,不为别的,为的是秦牧的安置。

秦牧其实伤的并不重,身上挫伤不少,刀伤也有几处,但都不致命,经过一段时间的修养,秦牧已经开始投入到工作中,这让杰西·法拉第很不适应。

怎么说呢,童子军们如果是在童子军营地中还看不出来,但如果开始工作,严格律己的童子军们马上就和周遭环境格格不入,精神状态,办事效率,工作热情,甚至是对工作环境的要求上,秦牧都有点精益求精。

其实兰芳驻耶路撒冷办事处还是挺不错的,这是个很有些年头的三层建筑,也不知道已经经历了几百年的风雨,反正从外表上看,这座建筑物挺斑驳的,虽然杰西·法拉第在购买下这里时进行了修缮,但还是不够完善,房子的墙皮有大片大片的剥落,墙壁上的石头甚至还有风化的痕迹,虽然夏天的时候因为覆盖着爬山虎看不大清楚,但一到冬天,办事处的整体形象确实是不怎么好看。

纵然是还在养伤的时候,秦牧还是表示了对这座房子的不喜欢,杰西·法拉第倒是认为没什么问题,有点年头也挺好的,至少看上去很有历史的厚重感,给人的感觉稳重可靠,这是那些新式建筑没有的底蕴。

不过秦牧现在正炙手可热嘛,虽然因为身份特殊不能抛头露面,但在现在的兰芳体系中也是挂上号的,杰西·法拉第还是重视秦牧的意见,开始对办事处的建筑进行整修。

其实西方人真没有“官不修衙”的概念,哪怕是只住一个晚上,对环境的要求也是精益求精,杰西·法拉第虽然没有西方人身上的“娇贵”毛病,也并不抵触秦牧的上进。

修房子只是第一步,修完了房子,秦牧就开始吧注意力放在办事处人员的工作状态上。

在这方面,其实秦牧并不太适合发表意见,毕竟秦牧虽然现在要雨得雨要风得风,但还是办事处的新丁,并没有资格对那些“前辈们”指手画脚,前辈们的工作状态也不需要秦牧来监督改正。

秦牧毕竟还是聪明,对于这个问题并没有直接提出来,而是用自己的行动去影响其他人,比如每天都提前半个小时来上班,打扫打扫卫生整理整理文件什么的。

榜样的力量还是无穷的,秦牧一个伤员都如此积极,其他的“前辈们”也没有偷懒,因此没用几天时间,办事处人员的工作状态就有一个很大的改进。

首先是对那些前来寻求帮助的兰芳人的态度上。

其实耶路撒冷并没有多少兰芳人,整个城市加起来也就只有二三十个人,五六个家庭,其中有一部分在“长刀之夜”前得到办事处的通知已经离开耶路撒冷,到现在还没有回来,整个耶路撒冷常住的兰芳人也就剩十几个,这些人并不是工作的重点。

关键是那些来耶路撒冷旅游的兰芳人,这些人才是前来寻求帮助的主力军。

目前的全世界,要说“中产阶级”,估计只有在兰芳才有一定规模,其他国家不管是老牌帝国主义英国还是新兴资本主义美国都没有成规模的中产阶级,或者说他们的中产阶级还都在培养中。

兰芳的中产阶级主要是那些研究所里的研究员,学校里的教师,医院里的医生等等,工人和军人都要差点。其实说到旅游,兰芳本身就是旅游胜地,特别是蓬莱岛和兰陵岛,目前在全世界范围内都已经有了一定名声,每年来旅游的人也是络绎不绝。但耶路撒冷不是顶着个“圣城”的名头嘛,想来见识见识,或者是来朝拜的兰芳人还是不少。

兰芳驻耶路撒冷办事处,其实主要就是为这些人服务的。

以往办事处工作人员在对待这些前来求助的兰芳人的时候,虽然说不上是爱答不理,但也绝对说不上热情,一般情况下就是公事公办,钱包丢了帮忙报警,没钱回家帮忙买个船票什么的,秦牧带来的改变主要就在这方面。

在秦牧开始自己的工作之后,不知不觉,办事处工作人员已经开始渐渐习惯用微笑对待那些前来求助的游客,贴心的话语和滚烫的热水自然也是少不了,服务态度更是体贴备至,如果是丢了钱包,会从帮忙报警进化到主动协调,对那些没钱回家的态度也更加温暖,最起码要把人送到码头上吧。

其次改变的是工作效率。

巴勒斯坦这个地方主要是波斯人,波斯人上班有个习惯,别人是朝九晚五,他们是朝十晚四,上午原本政府机构部门上班时间是上午九点,但一般情况下,十点有人就算是不错,下午明明是五点下班,但一到四点就大门紧闭,一个人影都找不到。

兰芳驻耶路撒冷办事处要好得多,至少这里是七加二十四小时服务,全天无休的那种,不管是什么时候,只要有人来求助,绝对不会出现无人接待的情况。秦牧开始工作后,办事处人员的工作态度进步明显,至少在协调耶路撒冷政府这方面,从原来的例行公事变成了随时跟进,不仅自己要服务到位,而且要求波斯人也要服务到位。

其实在目前的耶路撒冷,说了算的是兰芳人和美国人,英国人在这里都没有多少存在感,更不用说当地政府。

杰西·法拉第也会狐假虎威,每次到市政府办事,总是要带上几名卫兵一同前往,名义上是为了安全考虑,但实际上这些卫兵既能对付那些暴徒,也能对付耶路撒冷政府,再想要像以前那样糊弄杰西·法拉第是不大可能了。

有进步就行!

在秦牧看来,如果通过自身努力能够带动身边人,那就算是实现了存在价值,如果能够让身边的人和事都变得更好,那就证明秦牧的努力没有白费。

身体稍微好点之后,秦牧就主动走出办事处,开始彻底了解耶路撒冷这个城市。

其实目前的耶路撒冷也没有什么好了解的,天主教请了雷景福对新城进行设计规划,美国人和波斯人也是一样,美国人不缺少设计师,波斯人则是有兄弟联盟帮衬,其实都不算是孤立无援。而在天主教徒、犹太人、波斯人已经“三分天下”的前提下,新城建设就成了一个很明显的竞争,三家都想把自己的居民区建设好,建设成城市标杆,最好要稳稳压住其他两家才行。

这种情况下,现在的耶路撒冷其实整个城市都比较亢奋,所有人都在努力建设自己的家园,无论如何也不愿意落于人后,反映到建设速度上那就是日新月异。

其实在这个阶段,还是有很多文章可做的,比如说盖房子的时候顺便修个地下室,送建筑材料的时候夹杂点私货什么的都屡见不鲜,谁都不是圣人,特别是在这个关键时候,能够更多的掌握几张对手手中的底牌还是好的。

秦牧现在做的就是这件事,虽然身体还没有完全康复,但开车还是没问题,秦牧本人也会驾驶,于是就找杰西·法拉第要了一辆汽车,每天开着在耶路撒冷就开始转悠。

主要还是在犹太区和波斯区,基督区没什么好转的,想知道点什么东西直接去找雷景福就成。

当然了,在四处乱转的过程中,秦牧手中总是有个速写本,随时随地都会停下车写写画画什么的,写的那些文字也不是汉语或者英语,而是看上去并没有什么含义的一串串数字,这是童子军内部通用的电码,除非是童子军出身,否则很难看得懂。

就这么转悠到十月底,秦牧的身体已经大好,这时候秦牧开始扩大了工作范围,不再局限于耶路撒冷一地,开始向巴勒斯坦其他地区进发,并且一度跑到叙利亚和伊拉克边境。

这里可是战场,伊拉克人和叙利亚人正打得你死我活,秦牧出现在这里,肯定是有特殊任务的。

第863章 乌龙

吉拉尔丁的工作还是很有成效的,仅仅是一个小花招,就让钟宜秋现了原形。

其实现在的情报传递手段还很原始,虽然无线电报已经出现,但所有的情报都不会使用无线电报传递,毕竟因为电台的体积,特工们还无法拥有小型电台,而如果使用官方的无线电报,那等于是摆明了在脸上写明“特工”两个字。

其实一直到二十一世纪,情报的传递手段还是极其原始,电子邮件、手机短信什么的都是瞎扯,哪怕使用暗语也会被人盯上,最原始的手递手传递才是最安全的。

钟宜秋也正是使用这种方式和那个日本人联系,接头地点就是那个叫夕阳晚照的酒吧。

确定了钟宜秋的嫌疑之后,夕阳晚照酒吧就成了吉拉尔丁的重点关注对象。

想要监控夕阳晚照酒吧并不费劲,吉拉尔丁没费什么力气,就查出这家夕阳晚照酒吧的老板是一位叫傅文山的人。这位傅文山是从民国迁来的富豪,具有一定的军方背景,有一个弟弟在军中服役,傅文山本人倒是很快就洗清了嫌疑。

吉拉尔丁直接让弗雷德里克去找傅文山,也不说是什么事,只要求吧几个人塞进酒吧里,充当酒保和服务生。

国家安全局的名声确实不大好,也不知道弗雷德里克是怎么和傅文山谈的,当弗雷德里克亮明身份之后,傅文山马上决定把这个酒吧捐赠给内务监察部,转让费是象征性的十块钱。

吉拉尔丁当然不会占这个便宜,但也对“夕阳晚照”这个名字很有感觉,于是按照市价支付了相应的赔偿,然后这个夕阳晚照酒吧就成了吉拉尔丁三人组的秘密基地。

酒吧嘛,最起码味道总比马厩好点。

拿下夕阳晚照酒吧之后,酒吧里的工作人员不声不响的就换成了内务监察部的特工,从门迎到打扫卫生的大妈都是,于是在钟宜秋再一次和那位叫轩辕高畅的日本人接头的时候,马上就人赃俱获。

抓了人之后,审讯工作马上展开。

其实审讯是一门学问,为了能够达到最好效果,在最佳时限之内取得想要的情报,吉拉尔丁特意请来了兰芳的审讯专家管宜修。

管宜修现在是兰芳警务系统的大BOSS,按说这种小事管宜修是不会搭理的,不过吉拉尔丁可不是一般的“恶人”,兰子樱只是报出吉拉尔丁的名号,管宜修马上就放下手头的工作,来到夕阳晚照酒吧任凭吉拉尔丁随意使唤。

对于管宜修这样的外籍军团时期的老前辈,吉拉尔丁还是充分尊敬的,虽然兰子樱这个小家伙在请管宜修时态度不怎么好,但到了吉拉尔丁这里,马上就一口一个“爷爷”把管宜修哄得不知道东南西北。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