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远征欧洲-第41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而且味道还很不错——

这让饿绿了眼睛的意大利人饥不择食,当天中午,就有一帮意大利士兵来到兰芳军队的阵地上,向兰芳军队投降。

特么居然还真有作用!

陈康健的指挥部里真是碎了一地的眼睛。

于是更多的传单被扔到意大利人的阵地上,传单里不仅有印刷精美的菜单,还有对“肯德基”餐厅的介绍,甚至还有折扣券,只要拿着传单前往“肯德基”餐厅用餐,凭借传单可以享受八折优惠,更可以享受餐厅免费提供的“百事可乐”。

当天晚上,更多的意大利军队向兰芳军队投降,这让兰芳军队措手不及。

在吉布提的边境小镇穆卢莱,一名兰芳的军官忙着统计缴获物资,没有时间管那些投降的意大利人,于是兰芳军官命令士兵给那些意大利人弄些帐篷和栅栏,让那些意大利人自己建一个临时营地把自己关起来。

稍晚些时候,一个营地里的意大利俘虏暴动,因为看守的兰芳士兵没有及时为他们提供足够的披萨。

他们逃到附近的一个战俘营,因为那个战俘营里有披萨。

追击的士兵紧跟着赶到那个战俘营,再给与意大利人承诺,保证会有足够的披萨供应之后,那些参与暴动的意大利人又跟着兰芳士兵返回了战俘营。

半夜的时候,意大利人组织了一次进攻,有一支兰芳部队奉命撤退,结果那些还没有转移的俘虏就陷入无人看管的境地,令所有兰芳军人感到意外的是,那些俘虏不仅没有趁机逃跑,反而跟着兰芳军人一起撤退,当被问到原因的时候,那些意大利人振振有词:“我们不能回去,如果回去,我们还会被当成炮灰送过来,万一到时候碰不上你们,其他兰芳人虐待我们怎么办?”

说到虐待,估计没有及时提供披萨对于意大利人来说就是最大的虐待。

为了让兰芳士兵跑得快点,意大利俘虏甚至帮忙搬运物资——

这和因为很容易和犯罪分子达成共识而无法成为警犬的哈士奇真像。

等到兰芳军队展开反击之后,更多令人无语的事情在继续发生。

意大利人开始进攻的时候,在吉布提的边境哨所,一名兰芳军队的上尉因为没有来得及撤退力战被俘,被俘虏当晚,意大利人并没有进行刑讯逼供之类不和谐的事,而是把这位兰芳上尉关在一间单人牢房里,并为这位兰芳上尉送来了包括前菜、主菜、餐后水果在内的一顿大餐,甚至连佐餐的红酒都有三种。

本来已经心存死志的兰芳上尉以为这是最后的晚餐,于是报着死也要当个饱死鬼的想法,上尉埋头大嚼饱餐一顿,结果到第二天早上,意大利第四十五师的师长罗马尼奥利亲自来拜访这位上尉,并充满歉意的对这位上尉说:“昨天我们犯了一点小小的错误,给身为军官的阁下提供的是一般士兵的晚餐。这绝对不是有意虐待俘虏,能看在我的面子上原谅那位出错的看守吗?”

当然可以——

可怜的上尉已经被震惊的说不出话来。

攻入厄立特里亚之后,兰芳陆军第十八师因为提供的披萨美味可口,因此很受意大利人的欢迎,意大利人用争先恐后的投降力证这一点,所以在之后的“作战”中,外籍军团第五师不得不打出一个标语:我们的披萨同样很美味,和第十八师的披萨一样都是来自同一个厨子!

这特么哪里还是战争,分明就是请客吃饭。

到七月十二号,厄立特里亚境内所有的意大利军队全部投降,只有由厄立特里亚本地人组成的一个团还在坚持抵抗,而且这个团因为实力不足,已经退至埃塞俄比亚境内坚持作战,这给了兰芳军队挥军攻入埃塞俄比亚的理由。

这让埃塞俄比亚人非常委屈,埃塞俄比亚人认为,他们没有参战的意思,也没有和兰芳敌对的意图,所以兰芳军队不应该侵入埃塞俄比亚,埃塞俄比亚皇帝海尔·塞拉西甚至向陈康健保证,埃塞俄比亚一定会剿灭那支逃入埃塞俄比亚境内的厄立特里亚军队,给兰芳一个交代。

陈康健却不肯放过埃塞俄比亚人,意大利向吉布提发动进攻的时候,南路的阿萨伊塔本来就是埃塞俄比亚领土,意大利人既然可以通过埃塞俄比亚境内向吉布提发动进攻,那么说明埃塞俄比亚人和意大利人存在一定程度的合作关系,这让陈康健非常不满,要求海尔·塞拉西给兰芳一个解释。

海尔·塞拉西又能说什么呢?

埃塞俄比亚确实是不怕意大利人,埃塞俄比亚也曾经坚决抗击了意大利人的侵略,但从整体国力上来说,埃塞俄比亚和意大利差距巨大,所以埃塞俄比亚和厄立特里亚交界的边界地区都是不设防的,埃塞俄比亚人也正是利用高原地形,才能顶住意大利人的进攻。

既然是不设防,那么意大利人肯定能从容利用那些边境地区。

或许对于海尔·塞拉西来说,这是个无奈选择,但对于陈康健来说,这个解释显然不足以平息陈康健的怒火,于是开战的第五天,兰芳占领厄立特里亚全境,同时开始了和俄塞俄比亚的勘界谈判。

对于这个谈判,已经成为陈康健手下头号猛将的程宗伊又有建议:“我们不需要和埃塞俄比亚人谈判,埃塞俄比亚虽然有六十万军队,但装备的大多都是旧式的单发火枪,甚至还有滑膛枪和弓箭,这样的军队根本无法和咱们抗衡,只需要您的一个命令,外籍军团第五师就能平定整个埃塞俄比亚。”

程宗伊这心也是挺大,哪怕兰芳现在已经是四面楚歌,程宗伊却还想着扩张。

“现在不是打埃塞俄比亚的时候,咱们在这里干翻了意大利人,英国人这下肯定坐不住,在英国人参战之前,咱们要保持克制,先集中力量把英国人击败再说,只要击败了英国人,非洲这一块就是咱们的天下。”陈康健有理想,已经把非洲当成兰芳的囊中之物。

陈康健说的没错,英国人确实是坐不住了。

第1072章 二战

确切点说,英国人是在等待法国人的反应。

欧洲目前三个大国英、法、德,从战争潜力上来讲,如果不计算殖民地人口,德国的战争潜力最大,因为德国的人口最多,其次就是法国,再次才是英国。

乔治五世虽然和威廉三世是亲戚,但乔治五世从来不认为,威廉三世领导下的德国会和英国保持统一阵线。

事实也正是如此,上一次世界大战中,威廉二世就毫不犹豫的对英国宣战,现在威廉三世的选择也是一样,虽然英国还没有宣战,但威廉三世领导的德国已经再一次站在英国的对立面上。

英国人真正依靠的还是法国人,虽然法国一贯自称的“世界第一陆军”已经名不副实,但如果没有法国人的帮助,英国人不可能顶得住德国人的进攻。

现在又加上兰芳人,英国人更没信心,一个德国已经够让英国人头疼了,现在又加上兰芳,乔治五世很多时候都感觉自己还是应该退位让贤的好。

也不能退,如果乔治五世退位,那么继位的将是爱德华八世,这家伙和尼古拉二世的关系很好,尼古拉二世是爱德华八世的教父,如果爱德华八世登基,那么爱德华八世会马上和俄罗斯人翻脸,说不定会和德国人一起进攻俄罗斯,到那时候,就是真正的万劫不复了。

乔治五世知道意大利人弄不过兰芳人,但乔治五世没想到的是,意大利人会败得如此之快,败得如此彻底,英国还没有反应过来,意大利就已经在吉布提输掉了内裤。

猪队友果然名不虚传。

其实兰芳和意大利人之间的战争,吉布提方向只是侧面战场,撒丁岛方向才是主要战场。

兰芳在撒丁岛方向力量不足,没能力组织起登陆作战,因此战争在开始阶段集中在空中和海面上的争夺上。

意大利人虽然从英国得到了“飓风”,但数量毕竟还是有限,无法对兰芳空军形成足够威胁,战争一开始,地中海的天空就是兰芳战机的天下,意大利人没有丝毫机会。

早在意大利向兰芳宣战之前,兰芳就宣布将在撒丁岛成立地中海舰队,并把拉马达莱娜作为地中海舰队的母港。

虽然拉马达莱娜有一定基础,但仅仅是几个月时间,还不足以把拉马达莱娜建设成一个可以停靠包括航空母舰等大型军舰在内的军港,所以拉马达莱娜现在并没有投入使用,“泗水号”虽然名义上是加入地中海舰队,但并没有停靠在拉马达莱娜,而是和特混舰队一起停靠在月亮湾。

建设一个设施完善的军港有点困难,建设临时机场却不是难事,兰芳工兵对于建设临时机场已经非常有经验,在拉马达莱娜投入使用之前,空军是保卫撒丁岛的唯一手段,所以在意大利向兰芳宣战之前,撒丁岛上有两个航空联队的战斗机部队,以及一个大队的轰炸机,加上侦察机、运输机等其他飞机,总数超过两百架,其中战斗机数量为130架。

这130架战斗机,有一半是目前最先进的“鹰隼”,另外有一半是改进后的“歼一D型”,“歼一”战斗机是兰芳拥有的第一种制式战斗机,其原型机“比扬古”战斗机虽然已经出现六七年,但作为第一种单翼飞机,“歼一”仍然有较大的改进空间,在换装了发动机之后,“歼一”的各项性能数据能达到“鹰隼”的百分之八十左右,和隆承辕推测出来的“飓风”的性能不相上下。

秦致远在作战时一向是力求在武器上压倒敌人,所以空战开始后,兰芳空军使用的主力战机全部都是“鹰隼”,“歼一D型”只作为战场掩护或者是诱饵出动。

在这个其他各国空军的战术还停留在低空狗斗的年代,兰芳空军已经开始了制定空军战术。简单来说,兰芳空军在空战的时候摆在明面上的都是“歼一D型”,“鹰隼”则是藏在云层上方,或者是待在战场附近,等待意大利人的空军进入作战区域之后,“鹰隼”会从云层上方高速切入,执行一次攻击之后不管战果如何马上又会高速脱离,然后再执行下一次攻击。

面对这样的战术,意大利人无从抵抗,意大利人的飞机上连无线电报都没有,战斗机飞行员在空中需要互相沟通时还是要靠手势的,而兰芳空军已经装备了步话机,有问题可以随时用语言沟通,这让兰芳空军在作战中占尽优势,打得意大利人毫无还手之力。

意大利人仅仅只有一个大队的“飓风”,还是不满编的,开战前又被兰芳空军弄掉了两架,开战时只有十一架“飓风”,这么几架战斗机都不够兰芳空军的飞行员们塞牙缝,七月七号开战,七月八号在罗马近郊就爆发了第一次空战,刚开始时兰芳空军的飞行员们还能严格按照制定的战术操作,但随着战斗进行,什么战术都顾不上了,先抓住机会开个荤再说吧,甚至连“歼一D型”都开始主动向意大利人的机场俯冲,不抓点紧,真是连汤都喝不到一口。

意大利人也算是悲催,战前墨索里尼自信满满,要把地中海变成“我们的海”,结果战争开始后,地中海变成了意大利人的澡堂子,从第一次空战爆发在罗马就能看出来,意大利人没开战的时候还敢到撒丁岛去逛逛,那是因为意大利人知道兰芳飞机不会开火,结果战争爆发后,意大利空军连西西里半岛都不敢出,被兰芳空军直接打到家门口。

这也怪不得别人,只能怪意大利人眼高手低,都已经宣战了,空军还没有做好准备,机场后勤部门各种乱七八糟,给飞机加个油都做不好。

意大利空军没有经历过战争考验,平时机场地勤只为一两架担任骚扰任务的飞机进行加油还看不出毛病,结果开战之后兰芳空军已经飞到罗马上空,意大利飞机却还不能及时升空应对,原因居然是空军的战机在排队加油。

听上去有点不可思议,但发生在意大利人这群吃货身上很正常,因为意大利空军根本就没有燃料管理部门,意大利人把心思都用在如何完善厨房编制上,至于宝贵的航空燃油,那玩意儿又不能吃——

没有燃料管理部门的后果就是,当兰芳空军的战斗机在罗马上方耀武耀威的时候,意大利空军只能在地面上向兰芳空军竖中指,除此之外一筹莫展。

七月八号这一天,意大利空军全军覆没,近三百架战机几乎全部被击毁,兰芳空军却没有新出现王牌飞行员,因为意大利人超过九成的飞机都是在地面被击毁的,根本就没有机会升空接战。

从此意大利的天空就完全属于兰芳,兰芳空军在意大利上空可以自由进出,予取予求。

空军大获全胜的时候,海军还终于开始发挥出正常战斗力。

开战之初,意大利海军是占据优势的,毕竟意大利人有战列舰,而兰芳的地中海舰队只有驱逐舰和潜艇,这种优势反映在第一天的海战上,兰芳地中海舰队的六艘驱逐舰两艘被击沉,三艘被击伤,伤亡超过五百人,而意大利海军只有一艘巡洋舰和两艘驱逐舰受轻伤,伤亡不过十余人。

第一天的海战是意大利人大获全胜,但从第二天开始,胜利的天枰开始向兰芳一方倾斜。

兰芳海军可不是被称为“欧洲病夫”的奥匈帝国海军,当初奥匈帝国的海军空有庞大的舰队,但仍然成就了意大利海军的威名,这可真是弱中自有弱中手,山中无老虎猴子称大王。

兰芳海军成立的时间虽短,但成立之初就拥有法国血统,舰上的关键职位全部是由法国人担任,这为兰芳培养出一大批海军人才。兰芳立国之后,德国海军的绝大部分精英都加入了兰芳海军,其中相当一部分人直接加入了兰芳国籍,这让兰芳海军保证了强大战斗力,所谓的“百年海军”这一点,在兰芳海军身上并没有得到验证。

兰芳海军的战斗力强大还要归功于新武器的应用,航空母舰的出现是一个重大契机,如果单论对战列舰的使用上,兰芳海军确实算不上成熟,但说起航空母舰,兰芳和西方国家是处于同一起跑线上,甚至因为秦致远的指点,兰芳海军一直都走在正确的道路上,没有走什么弯路,所以在对航空母舰的使用上,兰芳绝对是要高出西方国家一个等级的。

最后还有潜艇部队,说实话,因为德国潜艇部队表现的太出色,所以有相当长一段时间,秦致远都没有意识到英法等国拥有潜艇部队。兰芳成立后,德国潜艇部队的精英也大量加入兰芳潜艇部队,同样有大批德籍军官加入兰芳国籍,这让兰芳海军的潜艇部队也实力强大,和西方国家相比毫不逊色。

这些因素综合到一起,在上一次世界大战时面对奥匈帝国海军可以耀武扬威的意大利海军就悲催了。

七月十一号,兰芳海军地中海舰队出动潜艇部队在意大利中部的费拉约港外海对意大利海军实施成功偷袭,意大利海军的两艘战列舰一沉一伤,同时被击沉的还有三艘重巡洋舰,这一结果出现,马上就震惊了全世界。

七月十五号,英国宣布参战,第二次世界大战正式爆发。

第1073章 还是自己人靠得住

随着英国的参战,第二次世界大战才算是正是爆发。

德国虽然是一战的战败国,在北欧、东欧那一片仍然有足够的影响力,德国宣布参战后,波兰、捷克、奥地利、匈牙利纷纷宣布参战,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的敌人,俄罗斯。

兰芳这边面对的则是英国、法国、意大利的压力。

看上去兰芳面临的压力非常大,英、法、意三国联合起来,他们的军队和战舰占据全世界的一半以上,兰芳的陆军和空军虽然占据一定优势,但优势并不大,而海军则是处于绝对劣势。

其实双方的差距也不大,意大利已经基本被兰芳打残,如果没有英国和法国的帮忙,只要西部省完成动员,兰芳在两个月之内就可以登录西西里岛。法国则是不出工也不出力,虽然已经宣布参战,但总理和陆军部长的更迭让法国社会陷入混乱,法军部队更是士气全无,而因为后勤部长的离职,法军部队至今没有制定出战时保障机制,连部队的后勤都无法保证,实际参战遥遥无期。

只有英国才是兰芳真正的对手。

在法国向德国宣战之后,秦致远就乘坐专机返回兰芳,坐镇泗水亲自指挥这场决定国运的大决战。

英国宣布参战之后,秦致远在泗水召开第四次特别会议,针对英国的参战制定对策。

兰芳现在已经开始实施战时体制,最重要的变革出现在政治上,为了确保兰芳政府对国家的绝对控制力,国民议会被暂时解散,成立战争委员会领导兰芳和英、法决战,秦致远亲自担任战争委员会委员长,陆徵祥、秦致胜、黄博涵、刘子正分别担任副委员长。

和战时体制相对应的是计划经济,战时体制开始实施之后,兰芳所有的民用工业全部转移为军用,庞大的生产计划一直持续到1926年,这只是生产计划的一部分,如果到时候战争仍然没有结束,那么兰芳所有的工厂仍将加班加点全力以赴。工厂生产出来的物资将全部作为战略储备储存起来,至于因为违约造成的损失,这不在战争委员会的考虑范围内,兰芳最大的经济实体都在秦致远和黄博涵他们的控制中,受到最大损失的也是秦致远和黄博涵,而这种时候是不可能计算损失的,一旦兰芳打输了战争,所有的一切都将没有任何意义。

从宣战的那一刻开始,兰芳终止了所有的对外出口,特别是钢铁、石油、天然橡胶、医疗器械等等战略物资,战时体制开始后,所有的物资全部入库,每一笔支出都要经过战争委员会审核才能得到批准。

兰芳军部从进入1924年就开始扩军,军部原本的计划是在1924年之内把军队从现有的120万人扩充到180万人,战争的爆发加快了这一进度,兰芳向意大利宣战之后,兰芳所有的预备役全部转入现役,在本土的金州和望海州以及北疆区新建了十二个巨大的军营训练入伍新兵,其中单单是北疆区的六个军营中,就有超过五十万人在接受训练。

其实现在北疆区的人口已经超过了兰芳本土,和日本一战后,日本将高丽赔偿给兰芳,两千万高丽人自动成为兰芳人,这些高丽人目前绝大多数都生活在北疆区,他们中已经有相当一部分人加入兰芳军队,等着四十万人训练完成后,兰芳军队中高丽人的比例将会超过华人,成为兰芳军队中的第一大群体。

当然了,在兰芳,目前也没有“高丽”这个说法,甚至高丽人在介绍自己的时候都会着重强调自己是兰芳人。

正常情况下,兰芳的新兵训练时间是三个月,但在目前这个阶段,新兵们肯定是不可能接受完整的新兵训练,兰芳军部把新兵训练时间从三个月压缩到一个月,一个月后,所有的新兵都将加入现役,他们会被部署在北疆区和西部省,冲锋在战斗的第一线。

兰芳本土的兵力不会调动,因为相对于北疆区和西部省面临的压力而言,本土的防御压力更大。

从兰芳最东部的岛屿马绍尔群岛再往东,就是美国的夏威夷,虽然美国现在还没有参战,但兰芳必须要防备美国人,所以兰芳本土的部队是无法调动的,甚至秦致远还调回了驻扎在西部省的海军陆战队,以防备夏威夷方向和菲律宾方向。

对哦,怎么可能忽视了菲律宾,这可是美国目前在亚洲唯一的殖民地,而且地理位置上也正处于兰芳腹地,是最危险的区域,葛立夫和徐盛率领的海军陆战队主要防备的就是菲律宾,一旦菲律宾有异常动作,海军陆战队会用最快的速度登陆菲律宾,把美国人的势力从亚洲全部抹去。

英国宣布参战之后,兰芳也就无需再留手,英国在亚洲的殖民地就成为兰芳目前的攻击目标。

“——英国目前在亚洲的殖民地只剩下英属马来亚、英属印度支那、狮城、香港、等等几处,其中英国的远东舰队在半个月前已经从香港撤到了印度的卡达姆巴海军基地,在卡达姆巴组成了联合舰队,而英军部队也已经从英属马来亚和香港等地撤走,上述地区现在只有少数的警察和不成建制的仆从军驻防,我们有信心在三天内完全占领上述地区,把英国人的势力从我们的内海范围内全部赶走。”国防部长、战争部长秦致胜首先向秦致远汇报。

秦致胜其实今年也刚刚三十出头,但看上去一脸苦大仇深的样子和四十多岁差不多,头上甚至已经有了很多白头发。兰芳立国之后秦致胜一直担任兰芳的国防部长,同时也是兰芳的三军副总司令,秦致远这个撒手掌柜整天在全世界东游西荡,兰芳的国防和三军建设就都压在秦致胜肩头,所以秦致胜的压力很大。

自从开战之后,秦致胜的情绪一直就很亢奋,在作报告的时候,秦致胜的脸上带着不健康的红晕,这让秦致远很担心,秦致远决定会后就要求秦致胜去医院做彻底检查。

除了秦致胜之外,还有陆徵祥、黄博涵和刘子正,秦致远也要保证这几个人的健康。

其实陆徵祥的身体一直都不错,另一个时空陆徵祥在1949年病逝于比利时,这其中还有陆徵祥夫人早年去世的因素存在,在这个时空中,陆徵祥的夫人培德身体不错,一直没有什么大问题,估计陆徵祥会比另一个世界更长寿。

黄博涵则是很有隐患,另一个时空中的黄博涵就是在1924年郁郁而终,年仅58岁,作为一名富豪来讲应该说还是正当盛年,当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