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远征欧洲-第41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黄博涵则是很有隐患,另一个时空中的黄博涵就是在1924年郁郁而终,年仅58岁,作为一名富豪来讲应该说还是正当盛年,当时的黄博涵已经不是世界排名第十四位的富豪,但在荷兰人的逼迫下,黄博涵出售了所有的产业后移居狮城,从此再也没有回到这片生他养他的土地。这个时空的黄博涵是真正的意气风发,虽然和陆徵祥在竞选首相的时候失败,但作为一个头像已经印到钞票上的男人,黄博涵可以说已经无欲无求。

心底无私天地宽嘛,黄博涵现在的身家不亚于荷属东印度时代的鼎盛时期,和那时相比有过之而无不及,关键在于黄博涵现在从事的行业不再是种植和航运,而是工业制造,这不管是从经济价值还是社会效益上来讲,都和原来相比有不小的提升,政治上黄博涵也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兰芳的政治制度是君主立宪,首相府和国民议会相互制衡,黄博涵虽然不是首相,不能直接对兰芳社会产生影响,但黄博涵领导的国会掌握着政府的钱袋子,陆徵祥在每年审核财政预算的时候也要请黄博涵喝酒,政府每一项出台的政策都要经过国会审核,所以黄博涵的权利还是很大的。

这样的黄博涵肯定不会郁郁而终,或许黄博涵不可能长命百岁,但再坚持个一二十年还是有可能的。

刘子正的情况则是比较特殊,征战中东的时候,刘子正大病一场,病愈后身体大不如前,所以才会进入军部担任总参谋长,而不是征战在第一线。

刘子正也是兰芳军队的缔造者之一,军中故旧遍及三大兵种,如果刘子正的身体在这个阶段出现什么问题,那对于兰芳军方的士气来说绝对是一个重大打击。

虽然总的来说状况都不错,但秦致远还是要警惕,现在可是决战的关键时期,陆徵祥是首相,是政府机构的领导人;黄博涵就算卸任了国会议长,还是兰芳商会的会长之一,对于稳定兰芳经济有重要作用;秦致胜和刘子正则是军方实际上的领导人,在秦致远这个三军总司令不管事的前提下,兰芳军方实际上是秦致胜和刘子正做主的,这两人在军中是定海神针一样的存在。

“那就开始吧,现阶段的目标就定为狮城和英属马来亚,至于香港,交给民国处理吧。”秦致远拍板钉钉。

对的,民国在兰芳向意大利宣战之后,也紧跟着向意大利宣战,虽然民国的情况还不够稳定,但张雨亭还是任命张汉卿为总司令,统帅二十万民国军队前往兰芳北疆区接受训练。

特么关键时候还是自己人靠得住。

第1074章 决裂

就在兰芳厉兵秣马准备向英国人发动进攻的时候,法国已经乱成一锅粥。

站在法国的立场上考虑,在德国加入拉芳一方的前提下,法国加入英国一方的理由确实是很充分,但实际情况是,法国向德国宣战之后,法国国内马上就被失败情绪笼罩,简直是一片哀鸿。

第一次世界大战给法国带来的伤害实在是太大了,世界大战前,德国的总人口是六千万,英国是五千万,法国则只有四千万。而在一百年前,这个数字是颠倒的,法国大革命之前就有2860万人口,这个人口的数量甚至超过俄国,更是当时人口只有一千万左右的英国的近三倍,而当时的德国甚至都还没有统一,根本就没有确切的数据统计。

从法国爆发大革命之后,整整125年间,法国的人口仅仅增长了百分之五十,这和人口大爆发的欧洲其他国家相比,简直和负增长差不多。

而法国也不是没有负增长,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法国损失了124万人口,这只是阵亡的数字,因伤致残的更多,世界大战后,法国经济长期低迷,纵然是从德沙内尔时代法国就开始努力增加人口,甚至大量接纳波斯人和黑人,但从1920年以来,法国的人口始终是负增长。

这其中,兰芳在持续不断的挖墙脚是一方面的原因,所以对于兰芳,法国人的感情是非常复杂的。

一方面,兰芳军队在上一次世界大战中的表现令法国人印象深刻,在巴黎、卡皮、兰斯、香槟沙隆,至今仍有外籍军团战士的公墓可以供人凭吊,虽然在法国人在介绍中总是说那些战功都是法国外籍军团的战绩,但实际上所有的法国人都知道,这个所谓的“外籍军团”指的就是兰芳人,也仅仅指兰芳人,除了以兰芳人为主组建的那几只部队之外,外籍军团其他的部队甚至都已经撤编,还有个屁的战绩可言。

另一方面,兰芳的崛起不可避免的要触及到法国的利益,兰芳持续不断的移民,持续不断的扩张,甚至是层出不穷的新生事物,都让法国人感觉羡慕嫉妒恨,普通法国人无法想象,明明是几年前还要依靠法国才能存在的国家,为什么能在短短几年时间内国力甚至能凌驾于法国之上。

也没什么奇怪的,法国人总是干这种事,当初为了给英国人找麻烦,法国人支持美国独立,结果美国就成了世界老大,而法国沦为美国的附庸,现在也是这样,总体来说,法国就是损人不利己的典型。

如果说普通法国人对兰芳的认识还停留在“疑惑”上的话,那么对于法国的精英来说,兰芳的威胁正在变得越来越大,金兰湾就是最好的证据,说心里话,法国人不愿意看到金兰湾越来越好,那就等于是在证明法国政府的无能。

当某些有心人对这些羡慕嫉妒恨进行挑拨的时候,兰芳和法国的关系就急转直下,先是解除了盟友关系,进而即将要兵戎相见。

或许直到此刻,法国人才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

其实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法国就是对抗德国的桥头堡,因为有英吉利海峡,因为德国舰队的实力不够强大,所以战争局限于欧洲大陆的法国这一侧,对一海之隔的英国影响不大,现在看来,历史又将再一次重演,而且这一次法国要面对的,不仅有德国这个老对手,还有兰芳这个老朋友。

这个现实让很多法国人感到绝望,自从加斯东·杜梅格对德国宣战之后,法国国内就弥漫着浓重的畏战和悲观失望情绪,所有的法国人都不愿意为国效力,很多现役的军人甚至脱下军装离开军营,以实际行动表达对加斯东·杜梅格的反对。

令人感觉不可思议的是,法国虽然对德国宣战,但并没有对兰芳宣战,在目前的法国,包括“肯德基”连锁店和“联合石油”、以及“LLL”公司在内,这些有着浓郁兰芳背景的企业仍在继续经营,甚至连《每日新闻》这个兰芳的宣传机器都还在持续发行报纸,这不仅让法国人啼笑皆非,更让英国人对法国的参与程度表示怀疑。

加斯东·杜梅格对德国宣战之后,《每日新闻》组织了一个社会调查,法国新任总统加斯东·杜梅格的支持率已经从刚上任总统时的百分之五十五下降到目前的不足百分之十,甚至在法国国会里已经有要求弹劾加斯东·杜梅格的声音。

在巴黎街头,每天都有大型的群众集会,他们到爱丽舍宫的总统府前游行,要求政府收回对德宣战的决定,同时要求加斯东·杜梅格下台。在巴黎达官贵人的府邸,每天仍然是声色犬马,宴会日程排的满满当当,只是所有的与会人员都会眉头紧皱压低声音窃窃私语,令人不安的气氛正在蔓延,而在卡皮、香槟沙隆、兰斯这些兰芳军人曾经战斗过的地方,很多法国人自发的组织起来,组成义勇军部队要前往撒丁岛,帮助兰芳人狠狠去踢意大利人的屁股。至于荷兰财团、巴黎银行财团这些大集团掌控的企业,他们则是在忙着提高商品售价,囤积军用物资,用哄抬物价这种方式在大发国难财。

对于他们来说,谁上台都一样,哪怕是德国人攻破巴黎,德国人依旧要依靠他们这些地头蛇才能维持统治。

看上去,法国社会正面临分裂。

就在巴黎陷入混乱的时候,巴斯蒂安来到科西嘉,这个外籍军团的大本营。

巴斯蒂安虽然卸任战争部长,但并没有卸任外籍军团,所以巴斯蒂安现在还是外籍军团的总司令,而从秦致远时期开始,科西嘉岛就是外籍军团的司令部,所以巴斯蒂安返回科西嘉岛,就等于是回了家。

在巴斯蒂安入主外籍军团之后,外籍军团的司令部重新设回阿尔及利亚的西迪贝勒阿巴斯,在科西嘉岛上,曾经作为外籍军团司令部的雷霆崖现在也变成了“保护伞”公司的总部。

巴斯蒂安来到科西嘉岛,要找的就是“保护伞”公司的总经理加里布埃尔。

秦致远在返回兰芳之前,加里布埃尔一直都是秦致远的司机,能在这个位置上一呆就是三年多,加里布埃尔是秦致远绝对的心腹,和高鸿仕对于秦致远的意义差不多。

秦致远返回兰芳后,加里布埃尔并没有跟着秦致远去兰芳,而是留在科西嘉岛,秦致远也没有亏待加里布埃尔,加里布埃尔一家人现在都生活在科西嘉岛上,加里布埃尔的妻子甚至还是雷霆市的议员。

和法国外籍军团不同,有着浓重兰芳背景的“保护伞”公司内到现在仍是以东方人为主,其中又以安南人居多,这些安南人并没有兰芳国籍,又是来自法国的殖民地,所以不算太敏感。

虽然只是一家公司,但“保护伞”现在的规模却非常大,这家有着军事性质的公司就和一般意义上雇佣兵公司差不多,公司拥有近万员工,业务遍布全球。

科西嘉政府也是“保护伞”公司的服务对象,作为一个拥有极高自治权的地方政府,法国政府并没有在科西嘉岛部署军队,秦致远还担任外籍军团司令时期,科西嘉的防卫由外籍军团负责,秦致远卸任后,法国政府曾经想在科西嘉部署一支军队,但遭到科西嘉政府的坚决反对,这件事最终不了了之。

目前科西嘉岛的防卫就是由“保护伞”公司负责,当然了,科西嘉岛上还有一支纯粹由科西嘉人组成的部队,这支部队名义上受法国军部节制,但不接受法国军部的调遣。

巴斯蒂安走下飞机时,雷霆市机场的气氛已经和秦致远来雷霆市时截然不同。

机场上没有鲜花和红地毯,没有欢迎的人群,也没有军乐团,迎接巴斯蒂安的是严阵以待的高炮阵地,荷枪实弹的机场卫兵,以及若有若无的仇恨眼神。

自从加斯东·杜梅格向德国宣战之后,科西嘉岛就进行了总动员,目前的科西嘉岛已经变成一个大军营,不过他们仇恨的对象估计不是兰芳和德国,更可能是法国。

科西嘉岛上目前的人口中,超过一半是华人和徳裔,纯正的法国人居然还不到一半,这很难让人相信,这还是法国的领土。

法国向德国宣战后,科西嘉政府单方面终止了和巴黎之间的机场航班,和马赛之间的航运也全部终止,虽然科西嘉政府对于法国政府的宣战行为没有进行评价,但几乎所有人都知道,科西嘉人这一次绝对不会站在法国一侧。

最起码法国政府休想从科西嘉得到任何物资和人员上的补给。

科西嘉确实有资源,特备是在医疗上,科西嘉的医疗实力冠绝欧洲。

而在兰芳向意大利宣战后,科西嘉岛组织了一支人数为一千二百人的医疗队伍,志愿前往撒丁岛支持兰芳对意大利作战,科西嘉政府表示这只是个人行为,但很明显,所有人都不相信这个解释。

科西嘉,已经不再是法国的科西嘉了。

第1075章 阳谋

巴斯蒂安和加里布埃尔也是老相识,顺利见到加里布埃尔,刚说完来意,加里布埃尔就一脸惊讶:“要一支突击队?你想要干吗?”

在这个关键的时间节点,身为外籍军团总司令的巴斯蒂安如果需要人的话,完全可以调动外籍军团为巴斯蒂安服务,可现在巴斯蒂安却跑到科西嘉来找“保护伞”,这就让加里布埃尔不得不疑惑。

“别管是干吗?你直接说要多少钱——”巴斯蒂安不跟加里布埃尔客气,也没有心情和加里布埃尔绕圈子。

“我还以为我们之间的关系已经不用提钱了——”加里布埃尔一脸幽怨,看巴斯蒂安的眼神很欠揍。

“看看你们在科西嘉做了什么?我们之间的关系确实是不用提钱,我应该抽你一顿鞭子。”巴斯蒂安不给加里布埃尔留面子,也没有详细解释的意思。

“啊哈——那只是一个意外,说吧老朋友,你需要什么样的突击队,多少人的编制?什么时候要——”加里布埃尔打了个哈哈,马上就岔开话题。

大战爆发后科西嘉政府的作为,其实已经和反叛没什么两样,不过在这个多事之秋,巴斯蒂安也没有要追究的意思,有更重要的事等着巴斯蒂安去做。

“大概五十个人,尽可能要西方面孔,马上就要,我只有一个要求,无论发生了什么,他们都要守口如瓶,否则我向你保证,不管谁罩着科西嘉岛,我都会血洗了这里。”巴斯蒂安无论是表情还是声音都阴沉得很,说话的时候有意无意摸着腰间的枪套。

很明显,这是有大事即将发生,加里布埃尔马上就乖觉的闭上了嘴,然后亲自为巴斯蒂安挑选了一队徳裔战士。

看着巴斯蒂安的专机重新升空,加里布埃尔的表情也慎重:“给陈爷发电报,告诉陈爷,国舅爷有麻烦了——”

陈爷就是陈康健了,西部省范围所有的事现在都是陈康健处理,至于“国舅爷”,很明显是皮埃尔。

七月二十号清晨,英国朴茨茅次军港。

和往常一样,早上六点的时候,军港里已经开始忙碌起来,前些日子在码头上堆积如山的物资已经全部装到战舰上,码头上的工作人员和水手们全都来去匆匆,那些停靠在港口里的军舰已经开始生火,粗大的烟囱里喷吐出浓重的黑烟,整个码头都有点烟雾缭绕的意思。

再稍微远一点,码头上有很多男女老幼正在为水兵们送行,很多人脸上都挂着不舍的泪水,虽然表情难看,但还是努力维持着笑容,力争用自己最美好的一面为即将远行的亲人送去祝福。

上午十点,“乔治五世号”战列舰首先驶离码头,这艘战列舰本来应该是在“胡德号”服役之后被拆解的,不过英国人延缓了这一过程,现在终于又再次派上用场;跟着“乔治五世号”驶出港口的就是“胡德号”战列舰,这是英国目前最大的战列舰,标准排水量四万两千吨,也是目前全世界最大的军舰,再然后是“伊丽莎白女王号”战列舰——

“——声望号——反击号——百人队长号——上帝,一共是六艘,英国人还真看得起我们——”军港外一片不起眼的沙滩上,两名垂钓爱好者一边使用望远镜观察,一边止不住的感叹。

“收工了——真该死,我居然特么一条也没有钓到——”一名鼻子有点红的中年矮胖子收起自己的钓竿,看着空空如也的水桶忍不住抱怨。

“我分给你两条好了——”年轻点那个大方,他的水桶里足足有小半桶。

两人都在拼命用琐事转移自己的注意力,但彼此的表情都有点沉重,英国人出动的不仅仅是六艘战列舰,还有三艘航空母舰,包括那艘最早的“百眼巨人号”和两艘椰城海军会议后新建的“勇敢号”和“光荣号”,这差不多是大英帝国海军的一半主力舰。

很快,英国舰队出动的消息传到撒丁岛,秦浩歌马上进行动员,准备和英国人大战一场。

说实话,秦浩歌没有硬扛英国主力舰队的本钱,地中海舰队没有战列舰和航空母舰,现在仅仅只有七艘驱逐舰可供调动,同时有十五艘潜艇可以用来给英国人制造点麻烦。

这也仅仅是“一点麻烦”而已,驱逐舰对战列舰的威胁可以忽略不计,潜艇的威胁也有限,战列舰和航空母舰周围肯定以后驱逐舰队保护,潜艇在驱逐舰队面前如果发动进攻就是找死。

秦浩歌可以依仗的是窦勇毅率领的航空兵,撒丁岛上的航空兵原本就实力强大,现在又补充了一个联队的鱼雷机,秦浩歌相信就算是干不过英国人,也能让英国人崩掉半口牙。

英国舰队里虽然有三艘航空母舰,但实际上飞机并不多,最多也就是一百架左右。

和兰芳航空母舰力求的“皮薄大馅”不同,英国对航空母舰的定位始终有问题。

英国的三艘航空母舰都不是真正意义上的航空母舰,“百眼巨人号”航空母舰是用商船改造的,“勇敢号”和“光荣号”都是用巡洋舰改造的,这让这三艘航空母舰都先天不足。

从载机数量上看,“百眼巨人号”在经过大改之后也仅能装载24架飞机,“勇敢号”和“光荣号”都是三十架左右,三艘航空母舰能装载的飞机加起来都没有兰芳的一艘“泗水级”航空母舰来得多。

考虑到英国飞机和兰芳飞机性能上的差距,兰芳具有的优势更大,如果再加上飞行员之间的差距,秦浩歌有足够信心让英国舰队在撒丁岛折戟沉沙。

只可惜事与愿违,秦浩歌的军备会议还没开完,就接到来自泗水军部的电报。

兰芳军部要求秦浩歌撤离撒丁岛上所有的人员和物资,放弃撒丁岛,退至巴陵也就是黎巴嫩的贝鲁特。

接到兰芳军部的命令后,虽然心有不甘,但秦浩歌还是坚决执行兰芳军部的命令。

其实放弃撒丁岛是战争刚爆发时就已经定下的策略,撒丁岛孤悬地中海中央,东侧是意大利人,南侧和北侧都是法国人,西侧是对兰芳不怀好意的西班牙人,如果再加上远道而来的英国人,撒丁岛可以说是地处重重包围之中,既没有主动进攻的实力,也不利于防守,所以撒丁岛是注定要被放弃的。

意大利向兰芳宣战后,兰芳就开始逐步撤离撒丁岛上的人员和物资,到目前为止,绝大部分工人和物资都已经撤到巴陵,现在还留在撒丁岛上的,除了要留下来打游击的那些特殊部队之外,就只剩下窦勇毅率领的空军和潜艇部队,这些部队随时都能撤离。

撒丁岛是一座有着两万四千平方公里面积的大岛,岛上有山脉,地形复杂,易守难攻,兰芳虽然要暂时放弃撒丁岛,但也不会把撒丁岛完完整整的送给英国人或者意大利人,兰芳在岛上预留了一支人数为一千人的部队,用来对英国人和意大利人进行骚扰,等待兰芳军队重新打回来。

对于兰芳军部的命令,秦浩歌肯定是要执行的,不过执行的程度就有的商量。

秦浩歌不想就这么一枪不放的逃离撒丁岛,英国人想要主动进攻,秦浩歌肯定要让英国人尝尝兰芳人的厉害,那样就算是撤离,也会撤离的比较有面子。

从朴茨茅次到撒丁岛要经过直布罗陀海峡,距离大概是3500公里左右,英国舰队平均以20节的航速向撒丁岛进发,大概要三天后才能抵达撒丁岛。

这段时间就是秦浩歌的准备时间,在这三天内,潜艇部队也要撤走,同时撤走的还有大部分地勤人员,岛上只会留必须的地勤人员,等到空军部队撤走后,这些地勤人员将会撤往最近的科西嘉岛。

三天之后,英国舰队如期抵达。

从进入直布罗陀海峡开始,兰芳空军就开始对英国舰队进行监视,零星的空战随即爆发。

英国人在和意大利人做交易的时候的确是留了一手,出售给意大利人的“飓风”全部都是阉割版本,英国人自己使用的“飓风”很明显性能要强得多,最然还是赶不上“鹰隼”,但差距已经不大。

空军作战,使用的战机即使是一点点很细微的性能差距都有可能决定最终结果,生死真的就是一瞬间,所以英军部队进入地中海之后,整整一天之内,兰芳空军和英国海军航空兵激战一天,战绩为22比1,兰芳空军唯一被击落的那架“鹰隼”还是被军舰的防空炮火击中的,和英军部队的“飓风”没什么关系。

在第一天的空战中,窦勇毅刻意隐藏了鱼雷机部队和轰炸机部队,派出的全部都是战斗机,全力以赴和英国人争夺领空。

英国人没有被兰芳空军的强势吓倒,依旧一往无前的向撒丁岛前进。

英国人很清楚,兰芳的空军就算是再厉害,也需要地面机场才能起飞,如果兰芳的飞机在天上,英国人确实是没什么办法,但只要英军战舰抵近撒丁岛,对于兰芳机场就将是一个极大的威胁,如果没有地面机场的支持,兰芳空军就算是有天大的本事也使不出来。

窦勇毅也知道英国人的打算,英国人这是堂堂正正的阳谋,就是凭借实力步步推进,不给兰芳任何战略迂回的机会,逼迫兰芳海军和他们进行决战。

七月二十三号清晨,一队队战机从奥里斯塔诺机场起飞,向撒丁岛西部海域飞去,不知道是兰芳空军会给英国海军一个“教训”,还是英国海军会给兰芳海军一个“惊喜”。

第1076章 不设防

撒丁岛的空军开始升空的时候,部署在劳特岛的空军第二联队和部署在棉兰的空军第五联队同时出动,第二联队的目标是狮城,第五联队的目标则是雅加达。

英属马来亚,这是英国在东南亚地区最后的殖民地,也是距离兰芳本土最近的殖民地,英国人在进攻兰芳的西部省,兰芳也在进攻英国的英属马来亚。

在这场决定国运的战斗中,兰芳和英国不约而同的选择保守战术,都是先从稳固自身出发,逐步向对方的核心地带逼近。

不同的是,兰芳可以战略放弃撒丁岛,但英国却不得不防守英属马来亚。

一旦兰芳占领英属马来亚,那么兰芳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