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回到古代做皇帝-第16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这是以后的事了,当务之急,还是先破了此案。许景淳发誓道:“臣定当竭尽全力,彻查此案!”

陆承启承认自己不是办案的料,选择了相信专业人士,点了点头说道:“甚好,此间无其他事了,你且退下吧!”

许景淳再行拱手礼道:“臣告退!”(未完待续。)

第五百四十一章:三日破案

陆承启没想到的是,许景淳这一去,便是两日毫无消息。这有点不符合监察司的作风,以往监察司不管查什么案子,都会适时送来进展报告。现在好了,两日过去,连个消息都不见。

直到第三日酉时三刻前,陆承启都准备“打卡下班”了,高镐才急匆匆地跑进来说道:“陛下,监察司司长许景淳求见。”

陆承启正念叨着,为何监察司这几日连个音讯都没有,这说曹操曹操到了:“宣!”

高镐应了声“遵旨”后弓着身子退出了垂拱殿,不一会,便见到许景淳快步进殿,一拱手说道:“参见陛下!”

“平身,说罢,是不是查出了些什么?”陆承启有点紧张地问道,他也不知道自己到底在紧张些什么。或许是在前天,因韩凤儿引起的宫廷动荡,现在还未曾消散的缘故吧?

想到前天夜晚,陆承启就一阵心悸。他怀中搂着周芷若的娇躯,睡得正酣。怎料乍闻外面一阵骚乱,在说闹刺客。受过惊吓的陆承启吓得从床上一跳而起,连人带丝被一起卷起,成了一个大粽子,裹着咕噜咕噜滚下了那张偌大的龙凤床。这一来,不仅把周芷若吓得够呛,自己也出尽了洋相。狼狈不堪地站起身来,大叫“护驾”,却没有一个人理会。心慌意乱之下,还踩着柔滑的丝被,又摔了一跤,看得周芷若低头掩嘴,偷乐不已。

直到陆承启惊魂甫定,周芷若才说道:“不是陛下要韩姊姊假扮刺客的么,怎么这般慌乱?”

周芷若还从未见过陆承启如此狼狈,又好气又好笑,陆承启也想起了,此事乃是自己想出来的,没想到吃苦头最多竟还是自己。真是天作孽,犹可恕;自作孽,不可活啊!

末了,陆承启正待说些话来掩饰一番,却听见仁明殿的一扇窗户蓦地被人打开了,一个黑影“倏地”蹿了进来,还顺手把窗户关上了。

陆承启的一声“刺客”还未曾叫出口来,便见到了韩凤儿那张英气磅礴的脸蛋,硬生生地把“刺客”二字缩回了口中。只见韩凤儿一身夜行衣,把美妙的身材都勾勒了出来。那张脸蛋不甚柔美,在这年头,却也很少见了。更何况那股英气,连一般男子都自愧不如。韩凤儿如此迷人,陆承启都知道她乃是一朵带刺的玫瑰,不敢有丝毫旖旎的念头。

周芷若施施然地起身,说道:“韩姊姊,陛下吩咐的事情,都办好了?”

韩凤儿却没时间叙话,而是直截了当地问道:“此地可有藏身之所?那些个御前侍卫,简直不要命一般。功夫虽差了些,但有这股劲在,估计无人敢再行刺杀之事了……”

陆承启心道:“当然,除了你这个BT的人物外,还有谁敢刺杀我?”

周芷若笑道:“此间乃是仁明殿,哪个御前侍卫不长眼,敢冲进来?韩姊姊大可放心,只要有陛下在,有臣妾在,没人敢动你一根汗毛!陛下,是不是啊?”

陆承启估计这辈子都忘不了眼前那把明晃晃的长剑,吐着丝丝寒气的场面,哪里敢说半个“不”字?立即拍着胸脯说道:“此事多谢韩姑娘了,余下之事,便交给朕是了。”

周芷若走过去,拉着韩凤儿的手,说道:“韩姊姊,这身衣裳怪难看的。走,去那边的屏风,臣妾与你换身衣裳。”

就在此时,仁明殿外,一个浑厚的声音说道:“陛下,适才有刺客,属下护驾不力,让刺客跑了,惊动了陛下,还望陛下恕罪!”

陆承启倒是好演技,等那御前侍卫加大声音喊了第二遍,才假装刚睡醒的模样,慵懒地说道:“朕方醒来,不见有什么刺客。倒是你们胆大,惊扰朕的美梦!”

吓得那御前侍卫跪倒在地,真的是“掷地有声”:“属下该死,请陛下降罪!”

“罢了,罢了,你们也是尽忠职守……额,卧槽……”

陆承启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仁明殿的蜡烛,是什么时候都燃着的。唯有龙凤床周遭,才少一些罢了。而那扇屏风,正是烛光正盛的地方。屏风后面,韩凤儿丝毫不知道自己已然走光,还在旁若无人地换着衣裳。韩凤儿的身材真不是盖的,身材高挑不说,该挺的地方挺,该翘的地方翘。陆承启还是一个“热血”青年啊,看到这一幕,忍不住支起了一个大帐篷。

“非礼勿视,非礼勿视……”口中虽然这么说,可陆承启的眼睛从未离开过眼前的美景。

那御前侍卫还以为陆承启要说什么,等了半天都不见动静,他又不敢动。良久才试探性地说道:“陛下……?”

恰在此时,韩凤儿也换好了衣裳,周芷若探出头来,发现了陆承启的呆状,心中有气,但也松了一大口气,起码陆承启不是真正的不近女色,她一路来的担忧消除了泰半。

陆承启回过神来,说道:“嗯,此间无事了,你们退下吧!”

御前侍卫们退去后,韩凤儿穿着周芷若的朱衣,此衣纰其外,上面所用朱锦,下面群摆用的是绿锦,纽扣用的是青组,革带则是青衣系之,白玉双佩,端的仪表万千。陆承启未曾想到,韩凤儿认真装扮起来,其实很好看。即便此际她未施粉黛,却也自有一股气质,不输周芷若。

见陆承启呆呆地说不出话来,周芷若说道:“臣妾无侍儿宫装,待得明日,唤侍儿取来一套才是。今晚就让韩姊姊在此歇息吧,陛下意下如何?”

陆承启哪里有意见?两美相伴,大榻同眠,不正是做皇帝的最高享受么?商朝有个同行,还办了酒池肉林,非常前卫地搞了个无遮大会。相比起来,陆承启真的是纯洁得不能再纯洁了……

不过理智告诉陆承启,不要忘了此女武功卓绝,万一有歹意,便是有一百个陆承启也白搭。想到这,陆承启连忙说道:“朕以为,韩姑娘可以在榻上卧眠……”

陆承启说的榻,并非床榻,而是一种坐榻。皇家的坐榻,也是卧榻,可坐可卧。平日里,陆承启都是和周芷若在上面下围棋的,此际用来睡觉,还真是第一遭。

韩凤儿也不多说,直接搬开卧榻上的棋盘,便和衣而卧。陆承启不自觉地吞了一口唾沫,喃喃地说道:“这都什么事啊……”(未完待续。)

第五百四十二章:偶然发现

不是陆承启好、色,而是男人的天性,都是喜欢看漂亮女人的。偏生韩凤儿身上的朱衣,最是诱惑。一如正史上的唐朝那般,抹胸微露,乃是皇后礼见皇上的衣裳,相当于居家服饰。也是,按照这会的思想,怎么可能这么开放呢!

这就要从皇后的衣裳说起了,《周礼·天官·内司服》中有云,王后六服为袆衣、揄狄、阙狄、鞠衣、襢衣、褖衣。便是到了魏晋之时,依然是完整的使用六服,即:皇后助祭、朝会以褘衣、祠郊禖以揄翟,小宴以阙翟,亲蚕以鞠衣,礼见皇帝以展衣,宴居以褖衣。到了前朝,因为少数民族立朝,融合了少数民族服饰的特点,对皇后的服饰有了改革,分为了袆衣、鞠衣、青衣、朱衣四等。皇后朝服大礼服袆衣,礼见皇帝时穿着朱衣,宴见宾客时穿着青衣,亲蚕时着鞠衣。这种服饰,一直保留到了大顺朝。

平日里,或许是见惯了周芷若身着朱衣的模样,也可能是周芷若的“小乳鸽”并不能引起陆承启的注意,方才对这种服饰无甚好感。但今日见到了韩凤儿的“正确”穿着,陆承启发现这朱衣简直是专门为取悦皇帝设计的。周芷若胸脯太小,可韩凤儿那便是“汹涌”了,把“三年不知肉味”的陆承启看到一愣一愣的,那深邃的沟壑,差点没把他的眼珠子陷进去。陆承启都不知道为何韩凤儿穿着这么“前卫”的衣裳,还能毫无感觉。

其实韩凤儿也是羞愤难当,她没想到周芷若的衣裳竟是这样的。这也是周芷若的心计,专门挑了一套极具诱惑力的给她换上,意喻自然是不言而明。

这下好了,陆承启顶着帐篷,硬是难受了一夜。天底下最痛苦的事是什么?莫过于美女在旁,还要矜持。天底下最最痛苦的事情是什么?莫出于美女在卧,能看得到,却不敢去碰了。天底下最最最痛苦的事情是什么?那便是陆承启这般,搂着一个美女,不能吃不说,旁边还有一个美女,也只是能看不能吃!

如此折磨了一夜的陆承启,破天荒地失眠了。直到清晨之时,才眯了会眼睛。以至于韩凤儿是怎么出去的,陆承启都不知道。

结果那一日起,陆承启的精神开始恍恍惚惚起来。只要一有时间,脑海中浮现的便是韩凤儿的完美身材。陆承启作为过来人心知肚明,自己这是又进入青春期了。为什么说又?那是因为当年他也是这么过来的,看到一个穿着暴露的女子,都会羞涩别过头,可过后还是不停地想起……特别是韩凤儿好似真的成了他的侍儿了,几乎步步不离他的身旁。

经过那一夜的旖旎,陆承启对与韩凤儿的戒心大减。没办法,在一个魔鬼身材的美女面前,男人的免疫力几乎为零。而后遗症便是,碍于周芷若,陆承启只敢想,不敢做,痛苦啊!

今日这种情况大为好转,刚想把政务办完,许景淳又恰巧到来,让陆承启又联想到了韩凤儿,不禁一阵恍惚,连许景淳说什么都没听进去。

“陛下,陛下!”

许景淳见陆承启呆呆地出神,还以为他在沉思着如何解决问题了。没想到陆承启呆呆地愣在那里良久,不曾回过神来,不得已才出言唤了两声。

“额,许卿适才说了什么?”

陆承启神归躯壳之后,没有任何局促地问道。身处上位久了,连化解尴尬都从容不迫了。

“陛下,臣适才说到,经过三日跟踪拜访,臣确认太平坊一处宅院中,有暗道。”

陆承启惊讶地说道:“暗道?你们怎么看出来的?”

“这宅院中的家仆,不过二十余人,每日却要吃掉一车时鲜果蔬,这怎么可能?自后门来看,这一车时鲜果蔬,真的被吃得精光。若无百来号人,断无可能。可臣潜司中轻身功夫好手,入夜潜探其宅,发现并无其余人等。所以臣敢断定,有暗道!”许景淳斩钉截铁地说道。

只是陆承启听得“入夜潜探”一词,不禁又想起了韩凤儿,心中苦恼地说道:“我这是着魔了?怎么什么都能联想到她!她差点让我再挂一次,这样的女人,身材再好又怎么样……”

许景淳等着陆承启的表态,谁知陆承启又陷入了出神状态,不得已又唤道:“陛下,陛下?”

“……额,那你们查得到暗道通向何处了么?”陆承启不着痕迹地端起一杯香茗,假装要喝的模样,如此掩饰道。

许景淳这才有成就感,说道:“臣等不负圣望,凭着司内能人,总算查到了此暗道,乃是通向延寿坊的!”

陆承启来了兴趣,问道:“什么样的能人,能探查出暗道来?”说罢,轻轻地抿了一口香茗。

许景淳不好意思地说道:“回禀陛下,此人先前做过摸金校尉……”

“噗!!!咳咳咳……”陆承启一口茶喷出老远,许景淳身手矫捷,躲过了这茶水袭击。

“盗墓贼?!”

许景淳哂笑道:“陛下,此人已然改邪归正了,改邪归正了……”

陆承启也不是戴有色眼镜看人的人,放下茶杯,掏出丝帕擦了擦口角水渍,说道:“不错啊,要是能劝得三流九教的人物改邪归正,监察司也算是立了大功了。说罢,你们是不是查到了,幕后之人是哪个?”

见许景淳吱吱唔唔,陆承启也明白他的担忧,当即说道:“朕说过,此人罪大恶极,若不将他绳之于法,于国于社稷于百姓,危害极大。不管他官身几何,你但凡说出来,朕替你撑腰!”

有了陆承启的担保,许景淳才敢吐露真言:“陛下,太平坊与延寿坊相隔,但若要绕到延寿坊,却要走上一段路。从道路上看,两坊之间毫无瓜葛。可偏生两坊相隔极近,只要通条暗道,便可潜藏数百人。我监察司探得,此暗道通向的是兵部尚书秦怡康的宅邸中……”

陆承启大吃一惊:“那个老头?”

“陛下,臣查过秦怡康的履历,秦怡康曾任梓州路知军、夔州路宣抚使,后来不知为何,突地转了文职,先后任过广南东路安抚使、广南西路转运使、福建路经略使……”

陆承启心下明了:“梓州路、夔州路、广南东路、广南西路、福建路,不正是拐卖孩童最多的地区么?这么说来,秦怡康的嫌疑最大的了?”(未完待续。)

第五百四十三章:引蛇出洞

许景淳点了点头,说道:“臣也知道,无故怀疑朝中大臣乃是大不敬之罪,便再派人在延寿坊蹲守了一日。秦尚书家中,看似平平无奇,实则暗藏玄虚。表面上秦府中,带上家仆不过三十口人。可清晨收夜香之人,却装了满满两大桶。臣等估算,这里足有百来号人的分量……”

陆承启知道夜香,乃是粪便,这是此时的一种文明用语。皆因时候的茅房没有下水系统和自动冲水的系统,是用木桶装粪便(也称作马桶),装满后需要清空。于是,会有专人在半夜每家挨户收各家的马桶中的粪便,倒夜香就是指的倒粪便。而倒夜香的人,通常被唤作夜香郎,乃是三百六十行的一种。

“百来号人?你确定没算错?”陆承启颇有疑问。

许景淳说道:“百来号人还是往少说了,若是多算,得有两百来号人。”

陆承启还是不明白:“秦怡康这老小子,暗藏这么多人作甚?”

许景淳不无邪恶地说道:“陛下,这还用明说吗!定然是不安好心,否则怎会遮遮掩掩?”

陆承启其实明白,秦怡康的职位是兵部尚书,若是府中有大量家仆,这可能引起自己的猜疑。可这般遮遮掩掩,再加上他履历的巧合,这就有洗不掉的嫌疑了。想了想,这老小子也挺会韬光隐晦的,每次上例朝,从来都是不咸不淡地说两句而已,从来说不到点子上。正是因为如此,他也习惯性地忽略了这老小子。再加上秦怡康对于兵部的事务处理得也很妥当,就算是陆承启这般挑剔的人,也找不出一丝毛病来,但也挑不出一丁点出彩的地方。或许这就是秦怡康的保护色,把自己演得平庸些,免得引起了陆承启的注意。

陆承启越想越觉得可能,但觉得许景淳的话站不住脚:“许卿之言,不过一面之词,不是能治罪证据。朕虽身为天子,也不能无故贬谪罢黜大臣。这样吧,许卿再监察多些时日,寻找证据。朕不希望‘莫须有’的罪名,在大顺出现……”

“莫须有”是一个新词,但许景淳一听就明白了其中的意思。中华文字就是这么神奇,望文生义并非全是错的。许景淳知道,这皇上什么都好,就是爱较真。换做元绶帝,便是没有证据,都能把范仲淹猜疑了,逼得他只能自行上奏,请求贬谪。现在所有证据都指向兵部尚书秦怡康,陆承启却还在较真,说没有确切证据。秦怡康是谁?两朝元老,老油条中的老油条,想要拿到他的把柄,谈何容易?

心中嘀咕,嘴上却说道:“遵旨!”

陆承启突发奇想道:“许卿,朕想试探一番秦怡康,你说怎么样?”

“试探?”许景淳有点不解地问道。

“明日例朝,朕把拐卖孩童一案抛出来,看看秦怡康到底是个什么反应。”陆承启解释道。

许景淳明白了,说道:“陛下的意思是,要打草惊蛇?”

“诶,许卿,你用词不当,怎么能说是打草惊蛇,这个叫引蛇出洞!”陆承启“阴险”地一笑,“此案一旦抛出,秦怡康若是幕后主使,便是表面上看不出来,那秦府中也一定会有所动静。真如你所言,秦府中有百多号人,那秦怡康一定会把他们送出长安城的。这样他才能证明自己的清白,不惧有人查他。届时监察司把守住延寿坊、太平坊的各个要道,层层围困,当可一网打尽!”

这个乃是反向思维,陆承启把自己的想法说出来后,许景淳表示赞同,忍不住又拍了一记马屁:“妙,陛下此计真妙!”

陆承启笑骂道:“别忙着拍马屁,若是幕后主谋不是秦怡康,便是捉了人,朕也只能不轻不重地给他个罚俸处置。届时朕出了丑,你还能讨得了好去?”

也只有“自己人”,陆承启才敢实话实说。确实,皇帝的面子不能落的,那背黑锅的就只有许景淳了。陆承启这么说,不过是要提醒许景淳,万一捉错了人,真凶隐匿得更深了,那一切的过错,许景淳就得自觉担负起来了。

许景淳也不傻,听得出陆承启想说什么,一咬牙,对天发誓道:“陛下,臣敢以性命担保,兵部尚书秦怡康,嫌疑重大!若是有误,臣会上奏,请求贬谪罚俸……”

陆承启也知道,现在秦怡康的嫌疑,已经有了八成之多。许景淳敢立下“军令状”,也是相信监察司的办事效率。

“既然如此,朕记下了。你先下去准备吧,明日例朝,由你牵头,说出此案。”

许景淳再拱手施礼道:“臣遵旨!”说罢,恭敬地弓着身子,退出了垂拱殿。

长安城,太平坊,一间写着“王府”匾额的宅邸前。

这是一间神秘的宅邸,被前任主人转手之后,新主人一直没有露面。在这个高官贵绅云集的太平坊中,极为罕见。每日都是由菜贩拉着一牛车的果蔬,肉贩推着肉案将四五十斤肉送到府邸上。如此奇景,持续了十余年,太平坊之人都见惯不怪了。

王府里的书房,一个中年人正在聚精会神地研读着今日的《大顺民报》,不知为何,身后的书架上突兀地传来一阵敲击声。

那中年人“倏地”跳将起来,连忙转动书架上的一个小香炉,继而传来一阵机栝的转动声,不多时,那书架被分成两半,露出一个黑洞洞的暗道。暗道前,一个须发半白的老头子,提着一个灯笼。烛光照耀在他的脸上,露出了一脸阴狠的神色,正是兵部尚书秦怡康!

“老爷!”

中年人不敢怠慢,连忙施礼道。

“不知为何,老夫这几日心神不定,老是觉得要出事一般。梁仲文那边,有什么消息?”

中年人说道:“太原府的一些士子闹腾了一番,又静了下来。梁仲文来信,说无能为力……”

秦怡康阴鹫着脸,说道:“不行就撤了吧,这些时日不是很太平,少点动作,也是好的。那个钦天监陈荀,还真有些门道,难道是他看穿老夫了?”(未完待续。)

第五百四十四章:相面之学

中年人一愣,说道:“老爷,这些鬼神之说,不信也罢。老爷洪福齐天,那陈荀不过是一个神棍,他的话不值得信……再说了,老爷年轻时,不也是有个云游方士说老爷晚年运道不好么,现在老爷几乎位极人臣,哪里是……”

“够了!”中年人还没说完,秦怡康就一阵咆哮。这一段是他心中隐藏最深的隐秘,本以为忘了,却不料被这中年人提前,气便不打一处来。

中年人吓得“扑通”一声跪在地上,说道:“老爷饶命,老爷饶命,老爷饶命……”

“……”

秦怡康阴沉着脸,沉默了良久,才说道:“这段时日,老夫就不过来这边了。暗道先封死,那些弟兄,就都在王府中呆着。起来吧,日后再敢提起这事,老夫定不饶你!去做事罢……”

中年人这才敢爬起来,丢魂落魄地逃出了书房。秦怡康想起三十年前,那会他还是一个绿林大盗之时,劫了一个云游方士。云游方士一点都没有惊慌,跟他说要给他一场富贵,但这场富贵乃是夺人气运,会贻害子孙,且晚年运道下滑,有性命之危。

秦怡康那会还不叫秦怡康,叫王霆。结果他按照云游方士所言,真的碰着了一个正赶往夔州路赴任的厢军指挥使,与他长得有九成九的相像。王霆按照云游方士所言,起了歹意,杀了这秦怡康,摇身一变,成了厢军指挥使。

后来因缘际会,竟成了二品大员,几乎位极人臣。秦怡康,哦不,应该叫王霆的秘密,只有当初一起聚啸山林的弟兄们知道。而王霆也确实够义气,把弟兄们都洗白了身份,摇身一变,成了人贩子。这一做,就是三十年。

这个秘密,一直都是王霆心中的刺,这些年来,他也没动秦怡康的亲眷,膝下“只有一子”。人人都道他平易近人,却不知与一个绿林大盗同处朝廷之中,议论政事,真的是莫大的讽刺。

王霆看着书房外面的天穹,黑沉沉的一片,似乎张开了血盆大口,向他吞噬而来……

与此同时,大顺皇宫垂拱殿之中,陆承启正处理着政事,这是李诫呈上来的奏折,关于黄河治水进程的。还没看完,贴身小太监高镐便进来说道:“陛下,钦天监陈荀求见。”

陆承启头也不抬,他要专心办完这件政务再言其他。黄河治水乃是关系到子孙万代的事,马虎不得。仔细看完李诫的奏折后,陆承启用金笔狼毫,蘸了朱砂,写了个御宝“李卿用心治水,朕心甚慰。治水一事,朕不懂,李卿拿主意。若能使黄河不再泛滥,再好不过;如若不能,减少水患也是稳妥之法。”

写完之后,再放到一旁晾干,才抬起头来问道:“你说甚么?”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