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回到古代做皇帝-第16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许景淳冷笑道:“秦尚书,你莫道满朝文武百官皆是睁眼瞎,此事你一再阻拦,形迹极为可疑。若你不是其幕后主使,你有什么办法证明你的清白?”

“老臣的府邸在延寿坊,天下谁人不知?”秦怡康振振有词为自己辩解,没有丝毫局促的举动。(未完待续。)

第五百四十八章:暴起伤人

许景淳好整以暇地说道:“据臣所知,这太平坊与延寿坊不过一街之隔。若是通条暗道,不过半年之期。秦尚书,我说得对吗?”

秦怡康冷冷地说道:“欲加之罪,何患无辞?”

听得两人的激辩,满朝文武都懵了。怎么好好地说着新政,又扯到拐卖人口案上来了?更神奇的是,现在许景淳有意无意地把脏水往秦怡康身上泼,这兵部尚书到底是清白的,还是本来就有污迹?一时间众臣犹如无头苍蝇,分辨不出来。

陆承启若不是事先得知了实情,恐怕也被秦怡康蒙骗了过去。这老小子的心理素质真强,面对有意无意的指证,竟能丝毫不乱,有条不紊地组织言语反击。陆承启也有苦楚,如果直接下旨搜家,恐怕会被世人所诟病。万一捉不到人,或者捉错了人,那乌龙就更大了。

“臣一向就事论事,不会针对谁。只是秦尚书形迹可疑,臣才有所疑虑罢了。既然秦尚书要力证自身清白,何不在王府中一见高下?不瞒诸位,监察司中有善于听地之人,已然明确探出王府中的暗道,乃是往西边延伸。延寿坊虽与太平坊隔着一条大街,亦不过百来丈而已,且恰巧便在太平坊西边,这难道都是巧合不成?”

许景淳盯着秦怡康的脸庞,冷冷地说出了事情的真相。这般一来,形势就对秦怡康很不利了。

“欲加之罪,何患无辞?”

同样的话,秦怡康说了两遍。字数相同,但语境却完全不同。先前那句,底气很足;现在的这句话,底气没有那么足了,陆承启也不过是堪堪听得清而已。

许景淳这话一出,满朝文武就议论开来了,更有一个耿直的武将说了:“秦尚书,既然你是清白的,何不让监察司去搜一搜?反正坏名声的是监察司,又不是陛下……”

陆承启很想一把揽住这个武将,狠狠地锤他几下:“瞎说什么大实话,还说得这么好!”他创立监察司的目的之一,便是为了给他背黑锅的。很多皇帝想做而不能做的事情,都要由监察司去完成。刚刚被秦怡康挤兑得差点忘了这茬,现在他才想起来,监察司不正是背黑锅的好人选么!

正待表态的时候,一个胡子花白的大臣端着朝笏出列,说道:“启奏陛下!”

陆承启的话被噎了回去,认得此人乃是参知政事文彦博,可这一个专门钻牛角尖的臣子,此刻能说出什么好话来?很想说不准,但毕竟要顾及君臣之礼,才皱眉说道:“准奏!”

文彦博乃是三朝元老,天圣九年文彦博进士及第。历任殿中侍御史、数路转运副使等职。元绶年间,曾任枢密副使、同平章事。因其性子耿直,多为直谏,为权臣所不喜,官职也只能升到参知政事而已。大顺的参知政事,一般都有好几个人,如曾公亮曾明仲便是参知政事,不分主次。地位呢,等同副相。只不过陆承启废除宰辅后,设立内阁,这参知政事的副相地位一跌再跌,几乎等同六部主官了。

“臣以为,许司长为陛下分忧,乃是好事。”

陆承启听了半句,知道文彦博还有下半句的。“不过……”果不其然!陆承启早有预料,文彦博话锋一转,说道:“既无实证,仅凭一条暗道,一份供词,便下旨抄家,非明君所为。臣有一计,可两全其美!”

陆承启可不知道文彦博在正史上也是文武双全的好手,曾经平定过叛乱的。此刻听得他说得好像军师一般,有些好笑,当即准奏道:“文卿有何妙计,说来与朕听听?”

文彦博端着朝笏,笑道:“陛下何不下旨征用王府?”

“征用?”

陆承启还没明白过来,底下大臣就议论开了。这确实是条妙计,征用王府,给予市场价的补偿。一来这是皇帝的旨意,借口是用来赏赐大臣,天下有谁能反抗?二来又补偿市场价,做到了不落话柄;三呢,自然是可以光明正大地查案了,就算一无所获,也有一间宅邸的收入。此乃一石三鸟之计,直接让反应过来的陆承启对文彦博刮目相看了:“这文老头,脑筋转得还还挺快的嘛!真的是应了那句话,奸臣奸诈,那么忠臣就要比奸臣更加奸诈,才能制得住他们!”

秦怡康还以为文彦博要帮自己说话,正满心期待呢!没想到文彦博却是帮小皇帝出谋划策,气得他瞋目切齿,恨不得把文彦博撕了。

陆承启故意不看秦怡康,朗声说道:“文卿此计妙极!翰林学士承旨何在?拟旨监察司照办,将王府内外搜查一遍,不放过任何可疑人等!此事宜早不宜迟,朕要在此例朝期间,听到结果!”

翰林学士承旨倪刚连忙端着朝笏出列道:“臣遵旨!”说罢,便躬身而退,打算去偏殿取文房四宝,代拟圣旨。

倪刚还没来得及退出大庆殿,便听到一声大喝:“贼子,敢尔!”

倪刚还没来得及反应发生了什么,便被人一把推了出去,跌倒在地。可怜倪刚已然五十多岁,一把老骨头了,怎么受得了这个罪?幸好殿中铺着厚厚的蜀锦,倪刚才没跌得很伤,但也呼痛不已。

此际大庆殿中,已然乱作一团。陆承启瞧得真切,那兵部尚书秦怡康,居然想给倪刚一掌!

好在许景淳一直注意着秦怡康的动静,他一出手,许景淳便上前架住了。不过现在看来,许景淳不是秦怡康的对手,陆承启就想不明白了,一个本来是文职的兵部尚书,怎么有一身好武艺?想到许景淳曾说此人是武职出身,陆承启也就明了于心了。

一个念头还没转好,突然龙椅前飞来一个黑影,“扑通”一声摔倒在地,溅起了丝丝血花。陆承启只感到脸上微微一热,伸手一摸,居然是鲜红的血!

惊魂未定,陆承启再定睛一看,摔在龙椅前的人,不是许景淳是谁?

嘶……”

陆承启倒吸一口凉气,怎么秦怡康的武功这么高?(未完待续。)

第五百四十九章:谁都没想到

这一幕兔起鹘落,不过眨眼间的事。

“护驾!!!”

反应过来的高镐,第一时间喊出了这句话。文武百官也反应了过来,都乱作一团,逃也似的远离了秦怡康。文官逃跑,那是因为知道自己还不够人家一拳一脚的;武将逃跑,那是因为自知不敌,为了保命才勉强后退。再说了,进入皇宫,都要经过搜身的,严防带兵器进来。若是手中有兵器,还能与秦怡康周旋一番,毕竟人数众多。可手无寸铁之下,如何打得过这“武功极高”的秦怡康?

至于为何秦怡康有这般身手,满朝文武都有些想不通。

陆承启白了一眼还在大喊大叫着“护驾”的高镐,沉声说道:“闭嘴!”他就纳闷了,后世天、朝宫廷神剧里,遇到刺客,都是皇帝大喊护驾的,怎么他抢了自己的台词?不过这样也好,显得自己很镇定,让秦怡康都有些捉摸不定了。

高镐可不知道陆承启身后还有一个武林高手,哪里有他的底气?被这么一喝止,捂住嘴巴,身体却很诚实地在打颤。

陆承启背后站着韩凤儿,心中一点都不虚他,一脸叹息状地说道:“秦卿,你这又是何必呢?”

秦怡康反倒是一脸平静了:“这都是你逼我的,陛下……”

“这么说来,你就是这幕后主使了?”陆承启一点都不震惊,也没有了演戏的欲望。他早就知道,秦怡康的嫌疑达到了九成九,现在终于证实了,他也轻松了下来。

“没错!”

秦怡康也懒得装了,莫说贩卖人口,私藏兵丁,就是在大庆殿上出手,已然犯了死罪。现在他唯一的倚仗,便是挟天子,才能逃得脱了。以他的武功,想要逃出皇宫不难;但要逃出长安城,那就难了。秦怡康这才想起,为何小皇帝前几日要调派禁军把守皇宫,想来今日是早就算计好的了。想到禁军的强弓硬弩,秦怡康就头疼。哪怕他武功再好,在箭雨之中,安能全身而退?

“那蓄意破坏新政的,也是你了?”

“没错!”

反正都撕破脸了,秦怡康索性爽快地应承了下来。

“看到没有,朕说了吧?若是没有人蓄意挑事,新政怎么会被这么多人围而攻之?以后莫要言及此事,朕坚信,为百姓着想的政策,绝不会被这般诋毁的!”陆承启好像一个急于证明自己的小孩,一脸认真地说道。

秦怡康满脸不可思议,忍不住开口说道:“我说,你现在要担心一下自己的处境吧?”

陆承启一愣:“你在和朕说话?”

秦怡康哈哈大笑道:“不是和你说话,又是和谁说话?你真的以为自己是皇帝了?你若不是出身好,运道好,这天下哪里轮得到你来坐?”

“放肆!”

“奸贼住口!”

“好个贼子!”

……

此话一出,满朝文官忍不住出声痛骂秦怡康了。在他们心目中,大顺就是正统,陆家就是正统,哪里轮得到秦怡康来诋毁?哪怕小皇帝做的事情再不得人心,可天下若换了,他们的地位能不能保住都两说!

秦怡康冷眼环顾了一下四周,那些文官对上了他的眼光,都忍不住退了一步。莫当出头鸟,这是文官们的处世哲学。陆承启看了一下四周,满朝文武两百来号官员,仅有文彦博、徐崇光、周延华林镇中、吴显祉、曾公亮等正直的大臣,敢于直面秦怡康而已。

就在这时,御前侍卫们才冲进了大庆殿中,御前侍卫长王彦宸喝道:“奸贼,快快束手就擒!”

早在前些时日,御前侍卫们就装备上了洪祥式步枪。可现在大庆殿中的情况复杂,谁敢开枪?万一伤了皇上,伤了某个大臣,那罪过就大发了。

秦怡康见他们都没有强弓硬弩,只拿着一杆奇形怪状的兵刃,唯有前端开锋而已。这样的兵刃,秦怡康有什么可惧的?要是那卢胖子在,秦怡康还忌惮两分,南御苑那一箭,便是秦怡康都有些佩服。

陆承启示意众人安静,才缓缓说道:“秦卿,你伏法吧。今日之事,朕念你是一时冲动,就不追究了。先前做的恶,依《大顺律》论处便是。”

秦怡康缓缓上前,走到九龙金漆宝座下方,看样子就要登上台阶了。高镐吓得护在了陆承启面前,颤声说道:“你……你站住……”

秦怡康置若罔闻,陆承启也嫌他碍事,用手把他拨开。没想到高镐铁了心要护驾,义无反顾地继续挡在陆承启面前。陆承启也有点感动,出声道:“朕都不慌,你慌些什么?”

王彦宸已然从皇家军校回转,御前侍卫长这个位置,陆承启一直留着给他。士为知己者死,见皇上有难,王彦宸拔出腰间朴刀,上前喝道:“奸贼,有本事来跟我打!”只是他投鼠忌器,不敢过分靠近。

秦怡康权当做了耳边风,缓缓地踏上台阶,来到了陆承启面前。陆承启还是四平八稳地坐在龙椅上,不为所动。秦怡康有点佩服,虽然不知道小皇帝的底气在哪,但这种泰山崩于前不变色的涵养,真的比很多帝王强了。

“你放我一条生路,我保证日后归隐山林。”秦怡康居高临下看着眼前这个他一直看不起的小皇帝,缓缓地说出了自己的条件。

“不可能,除非你甘愿伏法!”

陆承启连思考都没思考,直接拒绝了他的条件。

秦怡康愕然,愣了一下才说道:“你要明白,你现在的小命,在我手上!”

陆承启脸上露出了微笑:“朕的安危,岂是你能左右的?”

秦怡康也笑了:“是吗?”

“不信,秦卿大可试试看?”陆承启同样露出了高深莫测的微笑。

秦怡康还真的不信了,蓦地一出手,想要扼住陆承启的脖子。没想到陆承启背后的一个侍儿突然出手,竟直奔他的胸口而来。秦怡康吓了一跳,顾不上去抓住陆承启,立时变招,隔开了袭来的一招。

秦怡康也明白了过来,怪不得小皇帝有恃无恐,原来背后是有高手在的!他万万没想到,小皇帝为了保命,居然隐藏得这么深!(未完待续。)

第五百五十章:高手之争

高手间的决战,只差毫厘。韩凤儿这一出手,攻其不备,让秦怡康处在了下风,久久都逆转不了形势。韩凤儿又十分聪明,拳脚上施压,把秦怡康渐渐地逼退下去。

陆承启见他们缠斗在一起,心中的大石才算放下。别看他表面轻松,其实内心紧张到不行。他不知道韩凤儿到底是要帮他,还是要杀他。要是后者的话,根本不用出手就是了。有时候借刀杀人,就这么简单。

直到韩凤儿出手的那一刻,陆承启才算真正的放心。看来这女侠总算是解开了心结,不再搞什么刺杀了。此刻看到殿中来去如电,拳风四射的两人,陆承启也明白了,若那日韩凤儿的杀心再重一点的话,他恐怕是活不到今日的。没办法,武林高手的出手速度太快了,快到陆承启都分不清缠斗的两人谁是谁。

文武百官也紧张地看着缠斗的两人,他们都是见多识广的之辈,看到此幕,哪里还不知道皇上就是冲着秦怡康来的呢?不然的话,怎么解释许景淳发难得这么巧,侍儿都是武功高强之辈,连御前侍卫都来得这么快?要知道,御前侍卫只是负责守卫皇宫而已,一般都在宫门巡逻,最多就只能在大庆门前逗留一下。可大庆门离着大庆殿,还有一里地,怎么就来得这么快?除了事先安排,没有第二种解释了。

这就是所谓的阴谋论,在这些文官眼里,只要对得上号的,都是算计好的。其实并不是这样,王彦宸刚刚从皇家军校毕业,憋着劲要整顿御前侍卫。他把皇家军校那一套搬到御前侍卫中来,训了个把月后,御前侍卫的精神面貌才为之一变。

这不,隐隐听到“护驾”二字,就猛地冲过来了。如果是以往,留你们在大庆殿中弄出再大的响声,御前侍卫都充耳不闻。无他,都是文官惯出来的,他们说御前侍卫乃是武人,要是泄漏了国家机密大事,该如何是好?于是乎,御前侍卫从元绶年间起,就不能靠近大庆门了。

经历了这一幕,这些文官们才觉得,没有御前侍卫的保护,他们就像任人宰割的羔羊,毫无反抗之力。

就在两人僵持不下之时,陆承启调来的禁军,也赶到了大庆殿中。禁军手中,一半握着强弓硬弩,一半拿着洪祥式步枪,齐刷刷地对准了打斗的两人。没有得到命令,这些禁军都不敢张弓,不敢装填火药,唯恐误伤。要知道,大庆殿中都是当朝权贵,误伤了一个都吃不了兜着走。

秦怡康虽然身处劣势,可还是眼观四路,耳听八方。“看到”禁军围过来后,心中暗道不好。文武百官中,有人瞅准了这个时机,悄悄地溜出了大庆殿,远离了这是非之地。

有样学样,许多大臣抱着明哲保身的心思,也跟着溜了出去。而王彦宸瞅准时机,带着三十余御前侍卫,分两路过去,把陆承启团团护住。陆承启身在重重护卫中,才算是稳若泰山。

秦怡康见到形势越来越不利,竟发了疯似的,与韩凤儿拼起命来。从功力上来说,秦怡康是高过韩凤儿的;但从血气上来说,秦怡康就处于下风了。他猛然发力,也是怕久战之下,连逃出生天的机会都没了,硬生生被耗死在这。

韩凤儿正全力压制秦怡康,却见到秦怡康完全放弃了防守,任凭一拳打在胸口上都不闪不避,她惊愕了一下,却退防不及,被秦怡康以伤换伤,一脚踢在了腰眼上。

两人同时后退了三步,皆口吐鲜血。

陆承启不知为何,心中一疼,大声喝道:“秦怡康,你还不伏法,真的想血溅大庆殿吗?”

秦怡康硬气地说道:“你不放我一条生路,我拼死也要拉个垫背的!”

陆承启一愣:“你怎么像个强盗山贼一样,都要来这么一句两句话?朕不怕告诉你,你就是拼命,也逃不出生天!朕说了,只要你就地伏法,朕绝不计较今日之事!”

秦怡康冷笑道:“那我还不是得死?小皇帝,你骗得了别人,你骗不了我的。小皇帝,我不怕告诉你,我本来就是强盗,不过人家都叫我为绿林好汉。我的名字,也不叫秦怡康,那个倒霉鬼,三十年前就死了!”

渐渐的,大庆殿中的大臣都退了出去,唯有一些心系陆承启的大臣,还逗留着。谁都没有想到,秦怡康不是秦怡康,而是一个绿林大盗冒名顶替的。

陆承启似乎也没想到这个,问道:“那你怎么做了兵部尚书?”

“我杀了秦怡康,拿了他的官印,便走马上任。不怕告诉你,我的本名叫王霆,诨号威震天!”秦怡康,哦不,王霆如是说道。

陆承启差点没笑出声来:“威震天?朕还擎天柱呢!别扯这个有的没的,朕只问你,你想现在死,还是活久一点?”

见小皇帝也不玩虚的了,王霆冷冷地说道:“知道我为什么叫威震天吗?”

陆承启觉得好笑:“难道你会变形?还是金刚?”

“……”王霆说道,“我能保证,我要是想杀你,你面前的那些御前侍卫,都是摆设。”

陆承启还真不信了,颇有挑衅意味地说道:“哦,是吗,朕倒想看看?”

“陛下,不可!”王彦宸、高镐、文彦博、徐崇光等人都急了,大声喊道。

王霆气得一佛出世,二佛升天:“敢这么对我说话的,你是第一个!”

陆承启饶有兴致地说道:“敢这么和朕说话的,你也是第一个!”

话音未落,陆承启就注意到王霆的头发突然间无风自动,脸上的青筋迭出,整个脖子、脸都红了。突然,王霆身上的官服被炸开,露出一身雪白的肌肤,他年纪已老,身子却兀自精壮如少年。只是雪白的肌肤,渐渐变了颜色,成了潮红一片。

陆承启觉得好笑:“这是要发大招么?朕倒要看看,你有什么招数?”

韩凤儿顾不得去擦拭口角鲜血,想起一件恐怖的事情来,顿时大惊失色:“陛下快走,这是逆行气血,他要搏命了!”说罢,揉身复上,想要凭自己的武功去阻拦王霆。(未完待续。)

第五百五十一章:痴情人

听到韩凤儿这一声提醒,陆承启也醒悟了过来,脱口而出道:“这老小子真的想要开大招啊!”

众人虽然不明白“开大招”是什么意思,但从王霆的模样来看,似乎真的要孤掷一注了。王彦宸一把扯住陆承启的臂膀,说道:“陛下,此地不宜久留,跟我走!御前侍卫,誓死护卫陛下!”

这相当于最高命令了,御前侍卫们都一脸决然,护在了陆承启身前。陆承启却紧张地看着韩凤儿,刚刚还是势均力敌,现在王霆要逆行什么气血,韩凤儿挡不挡得住?

说时迟,那时快,这两人又交上了手。不过这一次,形势变快了,再不是势均力敌,而是韩凤儿被打得节节退后,再不复当初如仙女下凡的威风。哪怕是陆承启这个门外汉都看得出来,韩凤儿岁竭力抵挡,可表情越来越吃力。一向怜香惜玉的陆承启哪里看得过去,喝道:“朕坐拥天下,就没有一人制得住这老小子吗!”

这种程度的激将法,换个人来说,根本没有效果。但说话的人可是当朝皇帝,那就不同了。御前侍卫和禁军中的好手,好似打了鸡血一样,抛下洪祥式步枪,拔出朴刀就往王霆冲了过去。

恰在此时,斗得像两个陀螺一样的两人,其中一个被甩了出来。从颜色上看,应该是韩凤儿。没办法,现在王霆整个人都成了一坨红色的肉,想看不出来也没办法。

陆承启连忙说道:“快去接住……”话音还没说完,韩凤儿就从空中跌倒在地了,又是几缕鲜血溢出了嘴角,整个人的脸色铁青,一看就知道是受了内伤。陆承启奋力推开挡在他前面的御前侍卫,抢上前去扶住了韩凤儿。

“别动,断了……”韩凤儿虚弱地说道。

陆承启这才注意到,韩凤儿的两条臂膀都软软地垮在地上,小麦色的肌肤上一片乌青。陆承启咬牙切齿地说道:“好贼子!”

韩凤儿细声细气地说道:“陛下,莫要管我了,快离开此地……”

不得不说,逆行气血后的王霆,速度太变态了,竟在一群御前侍卫和禁军的围攻中,游刃有余。越来越多的人围上去,却更多的人被王霆甩了出来,无不是伤筋断骨,几无完好之人。

陆承启看着怀中的韩凤儿,已无往日的傲气,取而代之的是一脸的柔弱。满腔愤怒地看着不停转动的变态红色皮肤,沉声对王彦宸说道:“你们看着她!”说罢,轻轻地放下了韩凤儿,然后竟快步冲向了殿外。

韩凤儿还以为陆承启听从了自己的话,哪怕此刻身受重伤,她也露出了欣慰的笑容。这个痴情人啊,为了爱的人,哪怕是赔上自己的性命,她也甘之若饴。

王霆还以为陆承启要逃跑,怒喝一声:“小皇帝,你往哪里跑?”

此刻的王霆,就好像一头大象,武力虽高,却被一群狮子围攻着。论单挑,狮子打不过大象,可一群狮子,总归是能咬死一头大象的。陷入了重围的王霆,很想摆脱这些缠人的御前侍卫、禁军,可被这些人缠住了,就像附骨之蛆一样,根本甩不掉。不得不说,自从陆承启亲政,掌控了兵权后,对军队的洗脑太成功了。虽然做不到一令之下,前面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