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回到古代做皇帝-第22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总算引龙成功了……”
陈荀没有放松下来,因为他知道,引龙只是第一步,剩下的风水局能不能成,还得有另外的步骤。只见陈荀动作敏捷,一下子从旁边的白瓷罐当中,抓起了一把糯米,洒向了四周。这是御贡的糯米,十分晶莹饱满。但是在糯米撒地的时候,诡异的事情突然出现了。倏地,一股隐约可见的气流在空中临压了下来。随之地上的一粒粒晶莹白润的糯米立即化成了粉末。有风拂过。糯米粉末立刻消失不见。
陆承启已经麻木了,就算陈荀现在穿越了,他也没有什么好奇怪的,毕竟他自己就是穿越人士。
这时,那股无形的力量碾压而过,撒铺在地面上的糯米也纷纷粉碎,并且在地面上留下一条白色的痕迹。只要细心观察,就可以发现白色的痕迹蜿蜒曲折,加上糯米粉碎之后遗留的斑点,就好像点点鳞片似的。乍看之下,一条龙的轮廊已经逐渐成型了。在场的风水师可以确认了,这山龙,确实被引入了一池三山之中。
突然间,陆承启只觉得自己的椅子猛地一震,再一看陈荀撒落在假山上的糯米纷纷弹跳了起来。一粒粒糯米在震荡之中,竟然在低落中化成了粉末。
陆承启惊疑之间,还以为发生了地震,却猛地看见三座连着的假山上突然腾起了一阵水雾,烟雾不挨地,却可以飘动,这十分的正常。毕竟烟雾没有重量,在风力的作用下,不要说在低空飘浮移动了,就是飞到百米高空,也没人觉得奇怪。
但偏偏陆承启的瞳孔不自觉扩大一圈,透出难以置信的神态:原来,陈荀竟好似在雾中穿行!
烟雾可以飘移,那么人呢,能飞不成?
陆承启突兀想起重生前看过的大话西游里面的一句台词:“娘子,快和牛魔王出来看耶稣啦!”现在,陆承启就有一种看耶稣的荒诞感觉:“我这不是活在梦里吧?”(未完待续。)
第七百四十九章:只差一步
在场的人也是一脸蒙圈:“这……我不是眼花了吧?!”
一个年4纪在六十岁以上的官员一脸不敢相信,喃喃地说道:“对,是眼花。我年纪大了,眼力大不如前,看错了什么东西,很正常。”说是这么说,但是他那双根本不怎么浑浊的眼睛却有明光闪亮,压根没有什么说服力。
“唉,传闻有实力风水师布风水局时,忽然飞空直上,腾云驾雾,一步飞跃北江,飘飘然犹若神仙中人。我还道这是夸大其词,今日一见,方知我乃坐井观天……”一个太史局的官员,有点落寞,也有点艳羡地说道。只是他的眼中尽是掩饰不住的震撼,说出这段话来,不过是借机平复自己激荡的心情罢了。
幸亏陆承启“见过识广”,这场面虽然震撼,但是比起后世那神乎其神的特效,或许还差了那么一点点。震撼过后,也就觉得是那样了。
这时,风沙渐停,那股在风水师眼中的朦胧烟雾,似乎也有涣散的迹象,陈荀的身影也清晰了起来。这个时候,陈荀的表情有几分凝重,手中的赶山鞭更是颤动不定,有些驾驭不住的趋势。赶山驭龙,决然没有众人想象中的那么轻松。如果细看的话,就可以发现陈荀手背上的筋管迸现,额头尽是密密麻麻的汗珠,披着的道袍更是湿了一大片。若是形容一个人很厉害,常用降龙伏虎这个成语。虎是动物,不算稀罕,但龙是神物,也可能是在暗喻龙脉之力。
龙脉之力到底有多么的强大,别人身在局外,可能没有切身的体会。但陈荀现在是真正的骑虎难下,这龙脉之力简直就如同汪洋大海,深不可测。稍有不慎,就是前功尽弃,他也重伤的下场。陈荀与其说是在驭龙,不如说是在诱龙。以特制的糯米为饵,勉强驭龙周游一圈三座“仙山”,现在糯米耗尽,龙自然要回巢,回归山野之中。
龙气跑了,那么陈荀要布置风水局,肯定是功败垂成,竹篮打水一场空。就算他侥幸不死,也不会再受小皇帝重用。不管为自己的声名,还是为将来的荣华富贵,他都要搏上一搏!
“想跑?”
陈荀那张微有皱纹的脸上,蓦地现出一股难言的精气神来,咬紧牙关牢牢按住赶山鞭不放,在赶山鞭的压制下,一股庞然力量就在空池之中打转,形成了一道旋风。众人只要稍稍接近,都能感觉到差点要被卷上天去。而此时天上的乌云也渐渐散开了,透下了一缕阳光来。
“这是人造龙卷风?”
陆承启又是一阵讶然,今天他见识到太多太多不可思议的事情了,神经变得愈发粗壮起来,见此场景,也没有什么太大的惊讶了。
狂风乍起,陈荀身上宽大的道袍飘飞翻动,一股股气流在法袍中穿梭,本来贴身的衣裳就这样一点一点膨胀起来。在转眼之间,道袍膨胀到了极限,就好像一只热气球似的,在众目睽睽之下,竟然慢慢地托起了陈荀的身体,然后颤悠悠飘浮直上。
这一回,没有了烟雾的笼罩,旁人自然看得清清楚楚。一时之间,所有人的嘴巴立即张得大大的,仿佛能够塞进入自己的拳头。
“这尼玛也太夸张了吧?”
陆承启在心里也忍不住爆粗了,这简直比吊威亚还厉害,即便陈荀“飞”得并不高。
陈荀在空中,吃力地维持住龙气,急道:“还愣着作甚?快拿出八卦镜来!”
原来,陈荀早就安排好人手,在一旁布下了一个奇阵,名曰“四象二十八宫大风水阵”,而一池三山,不过是表象罢了。真正起作用的,反而是这个“四象二十八宫大阵”。
听得陈荀的呼喝,钦天监的官员,连忙跑位到池中那弯曲迂回的长廊处的雕栏画柱,各自拿出一面八卦镜,对着阳光,射到了那淡黄色龙气上面。
只见那龙气猛地一震,接着温顺了起来,狂舞的风沙也没那么急劲了。
原来,陈荀早就在这长廊的柱子上,埋下了风水镇物,分别对应着天上二十八星宿。而长廊的形状,除了暗合“水宜曲”的布局外,还暗合二十八星宿的位置。就在被八卦镜反射的阳光成网状的刹那间,池中刮卷的狂风居然有舒缓下来的趋势。
狂风不再,陈荀身上的压力也骤减,身子便从半空中慢慢地降落下来。等他脚一落地,忽然之间异变突生。
倏地一声。一股灰白色的气流就在池子之中蹿起。然后蜿蜒曲折,如龙似蛇,更好像是闪电一样,瞬间朝骊山的方向奔去。
“不好,龙气要跑!”
陈荀自信地说道:“放心,它跑不了!”这句话说得风轻云淡,似乎一切尽在掌控之中一样。
说时迟,那时快,陈荀的话音刚落,地面又是一震,陆承启差点没惊跳起来,指着陈荀的鼻子骂:“你布风水局就布风水局,怎么弄出地震来?幸亏只是三四级小震,要是震塌了房屋,我拿你的俸禄去赈灾!”
陆承启脸色阴晴不定,一个太史局的官员惊叫道:“这是皇宫的龙气!”
“什么?他居然调动了皇宫的龙气?!”
原来,在每一朝皇宫之中,都蕴养着龙气。有些是真龙,有些是假龙,还有病龙、邪龙……但是只要成了一个朝代,皇宫之中,必定会蕴结成龙气,这是肯定的。但是龙气是存在的,可没听过谁这么大胆,敢动皇宫的龙气啊?
此时,在懂得望气的风水师眼中,那股浓厚的白色龙气,形成了天罗地网,把整个皇宫罩了起来。那股淡黄色的山龙之气,左冲右突,却始终找不到出口。眼见自身越来月孱弱,不得已,只能慢慢地潜回三座仙山之中,蕴养“受伤的心灵”去了……
看着周围的气流穿梭的速度愈来愈慢,在场的风水师都喃喃地说道:“成了,竟然快成了……”
就在这时,突然皇宫的龙气出现了一个缺口,灰白气流猛然回头,瞬间已经穿过了皇宫龙气的封锁线,并且形成了龙归大海之势,呼风唤雨,兴风作浪……这一瞬间,迅猛的狂风刮卷起来,撕天怒吼。黄沙滚滚如龙,弥漫天空。
“布局失败了么?”
在场的风水师脸色沉重,望向了陈荀。只见陈荀仍然不慌不忙,淡淡地说道:“强扭的瓜不甜,它要回去,就留它回去吧……”
“明明失败了,还嘴硬!”一个太史局年轻的官员,有点幸灾乐祸地说道。(未完待续。)
第七百五十章:水到,局成
“不对,应该是成了!”
一个钦天监的官员,很肯定地说道。
“别死撑了,明眼人都看出来了……咦,这声响自何而来?”
这个太史局官员的话音还没落地,就听见了一股很奇怪的声响。再看向底下的深池,只见黄沙滚滚,差点扬到了半空中。幸亏池子造得很深,不然弥漫开来,这挖池子的黄土弥漫开来,都可以遮天蔽日了。
那个太史局的老官叹了口气,拍了拍那个年轻官员的肩膀,低声说道:“陈监正是布局成了,不然是不会这般的……”
“那适才是我等错觉么?”这个年轻的官员并不服气,质疑地说道。
“并非错觉,但这恰恰是陈监正的高明之处。至于为何这般,还是由陈监正自个说罢,老臣不敢越俎代庖……”这个老官还是很会做人的,并没有抢了陈荀的风头。陈荀很承他的情,对他笑着点了点头,遥对着陆承启解释道:“陛下,臣虽动用了皇宫龙气,但并非要伤其根本,而是为了驯服这条山龙。至于为了纵其逃窜,只不过受了东汉末年诸葛亮七擒七纵孟获之启发,方才如此。”
众人也隐隐猜出来了,说是欲擒故纵,其实那里早就布下了陷阱,应该是一件威力极大的法器,不然怎么吓得那山龙,居然肯低头回来?
“不管做人做事,总是要留一线才行的……”老官似乎自言自语,其实何尝不是在点醒旁人?那个年轻的太史局官员听了这句话,默默地点了点头,再也不敢张狂了。须知人外有人,山外有山,陈荀既然能做到钦天监监正,必定是有他的本事。他一个后进小辈,竟敢当众奚落他,真的是昏了头啊!
就在这时,冷不防传来轰隆隆的声响,随之阵阵闷雷就响了起来。但是在不久之后,众人就发现,这不是什么雷声,而是疏通了两条水渠,那渠水汹涌奔腾而来。此时此刻,衔接水渠的泥闸突然人为弄塌了,围得高高的渠水顺势而入,直接没入了空旷的池子中。外面地势高,池子地势低,这渠水汹涌而来,自然与滚滚黄沙相遇了。
兵来将挡,水来土掩,但是水遇黄沙呢?
只见阵阵水涛声中,两股肉眼可以看到的气流,就在池子中纠缠了起来。不过却没有众人想象中的发生了剧烈的争斗。恰恰相反,两股庞然气流竟然在瞬间交融起来,然后化成了一蓬巨大的雾气,与天空的云气汇聚在一起。
风一吹,淅淅沥沥的水珠子就顺势撒落了下来。小雨微寒,如牛毛,似针尖,不断的随风飘荡,无声无息的落在广场地面上,然后渗了进去。天上的乌云,不知何时彻底散了去,阳光又洒落在大地上……
“陛下,这雨有些大了,不如去避一避吧?”
高镐忍不住出言相劝道,陆承启却被这神奇的一幕吸引了,怎么都叫不醒。
幸亏这“雨”没有下多久,停了之后,半空中一道虹桥从郊外横空跨来,直接落在池子中三座仙山上。山中的花草经过了雨水的洗礼,变得绿油油的,隐约泛起一些晶莹露珠之光,充满了生机活力。
当然最漂亮的还是这池子,渠水已经缓缓地注满了整个池子,在阳光照射下,湖面十分平静,波光粼粼,还有一些白雾飘渺盘绕,十分清新自然。而又有两条出水渠,将池中的清水,缓缓地注入到皇宫的引水系统当中,真个是巧夺天工。
湖光山色,烟雨朦胧。或许这三座仙山还有不尽人意的地方,就是水中无鱼、没有植被。但皇家嘛,弄这个东西还不简单?只要陆承启一声令下,这池子里养满鱼都不是问题,到时候再移植些荷花过来,届时荡舟在这池——哦不,应该是湖面上,绕山而行,欣赏湖山景观,绝对十分赏心悦目,惬意之极。
呼吸清新的空气,望着清新的景致,在场众人多少有几分沉醉。不是沉醉景观之中,而是沉醉于弥漫空中的庞然生机里……
过了良久,高镐才从震撼中回过神来,脱口而出地问道:“这……成了?”
因为四周过于安静,所以陈荀也听到了,缓缓地点了点头,说道:“应当是成了,陛下你试着感受一下,有什么不同之处……”
其实不用陈荀提醒,陆承启早就体会到其中的好处了。风水局布成的那刹那间,陆承启就猛然感受到一股生机扑面而来,原先酸麻的胳膊和腿,竟然没有了累的感觉,而是充满了精力,就连精神,也变得更加饱满了。
“这……这真的是风水的效果,而不是错觉?”
陆承启有点不肯定,毕竟二十多年来的三观,不是一下子可以扭转的。只是他不得不承认,这风水局一成了之后,他身体的某处,就开始蠢蠢欲动了……
“……这是风水局还是伟哥?”
陆承启有点无语,幸亏这时候的衣裳宽厚,不然的话他就要当众出丑了。
陈荀缓缓地来到陆承启面前,躬身行礼道:“陛下,臣幸不辱命,侥幸得以成功……”
陆承启神色有些复杂地望着他,半晌才缓缓地说道:“陈卿大才,是朕先前小用了。钦天监陈荀,于朕有大功,赏钱千贯,锦缎五十匹。”至于官职,嘿嘿,没有生下子翤前,陆承启都不会松口的。
陈荀微微有些失望,但他也知道,小皇帝不是这么好糊弄的。但他对这个风水局很有信心,也不急在这一时。要是某个妃子怀上了龙种,他都当属第一功,说不定以后东宫冼马之类的官职,他都做得。做人要看得远一点,是吧!
“谢陛下隆恩!”陈荀装作感激的模样,又再拜了拜。
陆承启索性一鼓作气都赏了:“今日在场之人,各赏钱百贯。至于出力之人,再赐锦缎三十匹。”
这一下皆大欢喜,个个争着谢恩。但也有明白人,知道小皇帝这是在警告众人,拿了钱就不要乱说话,万一这风水局的妙处泄漏出去了,监察司就要挨个调查了。万一你说漏了嘴,对不起,可能你就要遭毒手了。朝堂上就是这样,有些话是用很隐蔽的方式说出来的,哪个倒霉鬼不走运碰到了,只能说他缺心眼……(未完待续。)
第七百五十一章:无立足之地
世上没有什么事情是真的密不透风的,就算陆承启封住了所有人的口,?4??还是有人旁敲侧击,搞到了皇宫里的秘密。想想看也是,引动龙气的动静这么大,要是没人好奇,那才是真正的怪事。
但民间版本传说不一,有说当今圣上为祈求国祚千年布下的风水局的;有说是在发挥镇国神器功效,为皇宫风水局服务的;还有的说是当今圣上引动四方龙气,增强国运的……众说纷纭,但没有人能证实哪一种说法是对的。
时有人记载:京师地震,有声如雷。蓝田山裂水涌,尘灰蔽天,所幸无人伤亡,亦无房屋倒塌……
星斗市民,对于这些传闻,不过是茶余饭后的谈资罢了,至于真正知晓内情的人,是打死都不肯开口的。毕竟事关国祚,要是泄露了出去,引火烧身是小事,祸及一族才是灭顶之灾。这时的人极其重视家族绵延,是不会为了图一时口舌之快,给全村族人带来灾祸的。再说了,在场的多是风水师,谁都知道“行业规矩”,要是谁不守规矩的话,恐怕世上几无立足之地。
说到立足之地,逃往吕梁山的方腊,现在真正有些个后悔了,悔不当初这么孟浪,眼见朝廷赈灾得力,还妄想挑动事端。却不料没打着狐狸,反而惹了一身骚。监察司全力出动下,不到半月,就把他的底细给掏光了。海捕文书一发,方腊便天下闻名,再也无容身之所。
这时的方腊,举目茫然,有家不能回,有城不能进,有店不敢住,有村不敢留……
落魄得蓬头垢面,一路逃亡,才堪堪来到吕梁山,寻到王昰。这对难兄难弟,一见面之下,差点没有抱头痛哭。王昰现在的海捕文书都没撤,小皇帝又不会来个什么“大赦天下”,就算有,他们犯的罪都是造反罪名,属于“十恶不赦”里面的,赦免也赦免不到他们。
唯一的出路,就是改头换面,更名易姓,躲在穷乡僻野,才能苟延残喘了。
“方小哥,没想到你也失手了……”王昰感慨一番,倒也不是奚落。想当初王家这般权势,晋阳城都尽在掌控之中,还是挡不住朝廷大军。方腊以几百人的力量,就想控制青州城,确实孟浪了些。
方腊掩面自叹道:“唉,谁曾想到,朝廷居然动作这般快,我还未曾调齐人手,那禁军便涌入青州城,大肆戒严了。若不是我家有暗道通往城外,恐怕早就成了瓮中之鳖……”
王昰安慰他道:“方小哥,胜败乃兵家常事,无需介怀。要说这吕梁山,也是得你资助甚多,方有今日盛况。别地不曾收留你,我王昰绝不会抛下你不管的。且不论其他,我等今日一醉方休!”
方腊情绪低落,哪里有甚么兴趣?
王昰见他有一蹶不振的势头,连忙低声说道:“方小哥,这不过是一时失意罢了,我等并非没有机会的……”
方腊环顾了一下四周,这吕梁山人烟罕至,除了他们这些人之外,还能有甚么力量?要不是走投无路,方腊是绝不会到这里来的。只见他的脸上露出了淡淡失望的神色,却没有说话。王昰笑道:“方小哥无须如此,我已经买通了一个监察司里面的大官,他愿作为内线,把朝廷抄没王家的钱财,吐回一些给我。不瞒方小哥,王家原先在晋阳城,那是真正的富可敌国。就算是现在,也有万斗精盐在盐库之中。王府里面,还有一个钱窖,朝廷并未搜查得到。只要我等齐心协力,偷进王府之中,撬开钱窖,便能获得东山再起的钱银。到时招兵买马,等候时机,再一举定乾坤!”
方腊听了这话,眼前一亮:“你说得可是实话?”
王昰之所以肯招募方腊,一是有“同是天涯沦落人”的同情,另一方面他也确实少一个帮手,更重要的是,万一方腊被捉了,供出他来,这最后的栖身之地都会危在旦夕。基于这些考虑,王昰便决意把这个在心中盘桓良久的计划告诉方腊,邀他入局。
方腊正愁野心无法实现,这正值瞌睡便有人送来枕头,那是正中下怀啊!不过,他也很精明,先示弱一番:“王大哥既然胸有成竹,兄弟怎好贪功?此事王大哥亲自办便是了,我在山上,恭候大哥佳音……”正所谓人在屋檐下,不得不低头。方腊便是过江龙,也要掂量一下。他此番上吕梁山,不过带了十几个心腹,焉能敌得过王昰经营多年的老巢?
王昰不疑有他,恳切地说道:“要是我有此等本事,就不会搁置到今日了。不瞒方小哥,我虽是摩尼教话事人,但并非能做一切的主。若不是方小哥今日到来,我还不敢有这个念头哩!”
王昰劝了一番,方腊装模作样推却了一阵子之后,才“不得不”入局了。两人狼狈为奸,一拍即合,立时开始制定起计划来。
“方小哥,这钱窖除了王家嫡系,无人知晓。埋藏之深,非一般人能想得到。我这支虽是旁出,但也因缘际会,得知了这个消息。后来王家分崩离析,老太爷仙去后,王家竟无人再知此事,白白便宜了我等。我原先还等着风声小了,才去起出来。但不曾想,这朝廷禁军,一直留在晋阳城,无从下手。加上人手不足,若是强行入府,怕是会全军覆没。幸亏方小哥来了,不然的话,这事不知要拖到甚么时候……”
方腊没有搭话,而是仔细研究了一番王府内的布置,才惊讶地说道:“这钱窖,居然放置在后堂地底?”
也难怪方腊很惊讶,这后堂多为禅堂,或是供奉祖宗的地方,把钱窖放在后堂地底,确实有点匪夷所思,怪不得抄没的时候,挖地三尺都找不到这个钱窖。
王昰叹息一声,说道:“是啊,这钱窖原先是王家未曾兴旺发达时挖的,后来王家日进斗金,也就不在意这点小钱了……”王昰的语气间,满是落寞。王家先前一时风光无二,到现在分崩离析,世事弄人,根本猜测不透……(未完待续。)
第七百五十二章:买通
(PS:很多人吐槽说更新时间太晚,所以改成中午和傍晚更新,每天两?4?更新不变,时间稍微提前一点)
“那王大哥要怎么进得去王府呢?虽然王府外,并无兵丁把守,可正门还是有衙役在看门的。城中还有监察司,不知躲在哪个角落盯着……”
方腊皱起了眉头,觉得其他倒没什么,就是监察司最为棘手。而他也正是栽在监察司的手中,要不是监察司这么快弄清他的底细,他何至于今日这么狼狈?看不见的敌人才是最可怕的,方腊差不多是惊弓之鸟了。
王昰笑道:“此事好办,我已经买通监察司里的一个大官,这晋阳城监察司恰好就有他的心腹。只要配合得当,肯定能做到神不知,鬼不觉……”
方腊将信将疑地说道:“王大哥好本事,居然可以买通监察司!唉,要是当初我能买通监察司,何至沦落到此等地步?”
王昰皱眉说道:“我也是因缘际会罢了,方小哥不必如此。只要我等用心经营,何愁不能东山再起?哼,说起来这些官,都是一个德行!没有嫌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