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龙腾1856-第5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士迪佛立道:“关于这一点,我们两国之间是有约定的。巡抚衙门供应粮饷、弹药,我们则负责训练和对长毛作战。何况,常胜军官兵的一大半,是从我国招募来的,这无论怎么讲,也该由我国管理。

曾纪泽摇头说道:“如果常胜军仍由贵方单方面管理的话,本部院是一定要把该军解散的。我国雇用常胜军,是为了尽快剿灭长毛,而常胜军的情况,一直以来,巡抚衙门却一无所知!长此下去,只会添乱!如果巡抚衙门对常胜军仍像以前那样,没有管理权和用人权,是一定要解散这支队伍的。”

士迪佛垂下头,问道:“如果常胜军从此以后,由贵我双方共同管理,您会同意吗?”

曾纪泽想了想,笑道:“只要士军门同意说服贵国外务部改约,常胜军可以暂不解散。”

士迪佛立道:“如果鄙人没有看错的话,您将会成为大清国最优秀的高级官员。我们即可以晚上乘轮船走!”

曾纪泽与士迪佛立二人当夜乘小轮船回到上海。在船上,曾纪泽与士迪佛立一边吃点心,一边开始磋商即将要改动的条约款项,文案在侧,记录下来。

船抵上海以后,曾纪泽先到通商衙门来见薛焕,士迪佛立则紧急赶往领事馆去见领事麦华陀。士迪佛立推门走进领事办事房,不由一愣,他发现白齐文竟然坐在领事的桌旁,正在同麦华陀说着什么。

原来,白齐文回到大营后,也觉出事情做得有些不妥。杨坊毕竟是大清国赏戴二品顶戴的高级官员,如今恃强把他打伤,巡抚衙门知道后,肯定不会善罢甘休,说不定还敢把他抓起来,押进京城去问罪,因为他毕竟入了大清国的国籍。白齐文越想越怕,决定逃出大营暂到别处躲避,来到英国领事馆面见麦华陀。

麦华陀开始死活不肯答应宽恕白齐文,后见白齐文从护书里拿出一张各省通兑的四万两的银票,口里这才软下来。

士迪佛立一见白齐文,立即两眼充血,竟然不顾麦华陀坐在旁边,扑上去对着白齐文的面门就是两拳。白齐文急忙招架,左眼还是被打个正着,登时鼓起老高。

士迪佛立顺腰间拔出小火枪,用枪口顶着白齐文的脑袋骂道:“你这个蠢猪,你险些连本将军的前程也一发断送掉!我要把你送上军事法庭!我要一枪把你的脑袋打烂!”

麦华陀飞身站起,用手推开士迪佛立的枪管道:“将军息怒,将军息怒!”

士迪佛立收回火枪,嘴里骂道:“你这个蠢猪,你穷疯了不成?你知不知道,你这一闹,闹得我在曾纪泽面前,腰杆子矮了半截!”

白齐文用手捂着受伤的左眼,口里说道:“他们大清国的官员全是混蛋!他们让我招募新勇补充兵员,我为他们招募齐了,他们又让我解散!他们这么做,不仅仅是瞧不起我这个美国人,其实是没把大英帝国放在眼里!”

士迪佛坐下来道:“你这样胡闹,搞得我们大英帝国很被动!你是头蠢猪吗?”

不久,曾纪泽同英国人达成新约:把常胜军的兵额控制在三千人,并削减了粮饷数目,由中国官管理;常胜军以后不准干预地方上的事;常胜军以后不许私购军火,为曾纪泽日后裁撤常胜军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通过这次敲打洋人,曾纪泽也意识到,在外交上,不能走极端,闭关锁国和狂妄自大都是不可取的,而要据理力争!

第二十九章 拿下苏州

控制了洋枪队的曾纪泽将洋枪队正式改名为常胜军,以厚饷重赏引诱他们助剿。在此同时,他又亲自指挥程学启、郭松林、刘铭传、李鹤章、潘鼎新、周盛波等在苏南连获大胜,相继拿下常熟、太仓、昆山。后来,他又派黄翼升率淮扬水师来辅攻苏州,淮军力量更加强了。

华尔在打宁波慈溪时中弹身亡,原副首领美国人白齐文当了常胜军的首领。后白齐文索饷不得,痛殴上海道员杨坊,攫取白银四万两。曾纪泽一怒之下解了他的兵权,白齐文便带着银子投奔太平军去了。常胜军的首领则由英国人戈登来充当。这时,曾纪泽便带着程学启率所部开字营、戈登率常胜军、黄翼升率淮扬水师三路并进,向苏州强攻。

苏州守将是忠王的三女婿,已晋升为慕王的谭绍光。他的副手是纳王郜云官、比王伍贵文、康王汪安均、宁王周文嘉以及庆天福包西。苏州,是历史文化名城,曾是江苏的省城,太平军占领后又是苏福省的中心,而苏福省是李秀成经营多年的根据地。谭绍光深知守城的责任重大。李秀成此时已经奉天王之命率大军北上,过了长江,正在安徽六安吸引湘军主力,图解天京之危。

李秀成接到昆山等地接连丢失,苏州危急的消息,捶胸顿足,他意识到洪秀全的命令是枉费心机,注定失败,便决定从六安星夜赶回苏州。但是,曾国藩派彭玉麟率湘军水师严密封锁长江,李秀成大军损失惨重,死伤过万却过不了江。

此时,苏州成了第二个安庆,成了四面受围的孤城。曾纪泽下令程学启、戈登、黄翼升日夜强攻,三个月内拿下苏州!

苏州的娄门、葑门、盘门外的石垒均遭洋炮所毁,外围破坏,粮道断绝,城内军心浮动,形势十分危急。

这天深夜,谭绍光听着城外不断传来的枪炮声,眼见城头时明时灭的火光,心情抑郁,无法安睡。一年前,苏福省还是一派欣欣向荣的气象。那时,忠王李秀成也是雄心壮志,一向不大吟诗作文的李秀成在一个泛舟虎丘的月夜,居然望着剑池吟了一首七律:

鼙鼓轩轩动未休,关心楚尾与吴头。

岂知剑气升腾后,犹是胡尘扰攘秋。

万里江山多筑垒,百年身世独登楼。

匹夫自有兴亡责,肯把功名付水流。

现在不到一年里,天国形势急转直下。先是以九洑洲为主体的长江防线受到重创,天京防守遭到致命的打击。接着翼王石达开西行的太平军全军遭到重创。浙江大部分府县丢失,楚军和以法国人为头领的常捷军已将杭州包围起来,杭城随时有可能再陷。而今苏福省的地盘一天天被曾纪泽拿下,苏州也危在旦夕。一阵揪心的难过之后,他颓然倒在安乐椅上,无可奈何地喃喃念着:“天国,要完了呢!”

“启禀慕王,大事不好了!”娄门主将包西神色严峻地匆匆进来,道:“纳王和汪天将刚才悄悄地出了娄门。”

“什么?他们深更半夜出城干什么?”谭绍光警觉起来,“你问过他们了吗?”

“问过。”包西答,“纳王说有急事。”

“你为什么不拦住他?现在是非常时期,不是说没有我的命令,任何人不得出城!”谭绍光听发怒了。

“我怎么能拦呢?纳王是王,我只是一个福。”包西伸开两只多毛的手,耸耸双肩,做

出一个委屈、无可奈何的动作。

“都是王啊!”谭绍光听包西这么一说,也明白了,自己都未必拦得住拥有五万部属、阴鸷凶恶的纳王郜云官,他叹了一口气,道:“派人盯住他们吧。”

第二天下午,谭绍光巡视完大半个苏州城,还不见郜云官、伍贵文、汪安均、周文嘉的影子,他觉得不对劲,径直来到纳王府,闯了进去,这才见到四王和天将范起发、张大洲、汪环武、汪有为正在鬼鬼祟祟地交头接耳。

“慕王,光天化日的,你擅闯本王府邸,你要干什么?”郜云官并不惊慌,他见慕王带来的人少,知道他没有什么证据,厉声问道。

“清妖兵临城下,我来看看是否有人卖城投敌。”谭绍光决定敲打郜云官,“还有,我来告知你们,忠王即将回来苏州。”

“哦,忠王要回来?他什么时候到?”郜云官对忠王李秀成还是有所顾忌,问道。

“快了!”谭绍光大声说,“如果有人图谋投降,忠王必定取他的狗头!”

说完,谭绍光就走了,他也没什么证据。

郜云官听说忠王李秀成要回苏州,当天夜里就和汪有为等人划着一条小船进了阳澄湖,去找曾纪泽商议对策。

曾纪泽派人接应,他们上了龙腾号蒸汽铁舰,与曾纪泽、程学启、戈登、黄翼升对面而坐,船到湖心商量投降事宜。

“苏州指日可下,郜将军能弃暗投明,改恶从善,本官还是欢迎的,一定重用。本官一向不喜欢杀戮,你们是知道的。你们看,程将军现在多受朝廷重用。”曾纪泽盯着郜云官的脸,道。

“多谢曾大人开恩。”郜云官道。

曾纪泽问:“郜将军,你有多少人?”

“苏州城里有兵八万,我们八王控制了五万多,谭绍光只有二万多人。现在城里的粮食已基本上吃光了,他的二万多人中,死心塌地跟着走的只有二三千,其他的人,只要粮一断,就都会过来的。只是,要是忠王李秀成来了苏州,局势就会变化。”郜云官道。他没有什么信仰,他只要有权有势有钱,活得快活。苏州城高级将官中持他这种人生观的很多,他很快便联络了比王伍贵文、康王汪安均、宁王周文嘉及天将范起发、张大洲、汪环武、汪有为,密谋出路,一致的看法是:苏州守不住,投降是唯一的出路。

“李秀成一时半会还来不了苏州。本官已经派人拦截。”曾纪泽约了今夜在阳澄湖上见面,他要亲自见见郜云官,看是真降还是诈降,“你看看伍贵文他们都靠得住吗?”

“靠得住!”郜云官听了大喜,从怀里掏出几张纸来,双手递给曾纪泽,“这是伍贵文、汪安均、周文嘉等写给大人的信。”

曾纪泽接过纸,没有看,放在一旁,轻轻咳嗽了一声。程学启心领神会,抓起几人的投降信撕碎扔到湖里,大声道:“这几张薄纸有屁用!你们若是真心投降,要纳投名状,将谭绍光的人头提来见曾大人。”

曾纪泽微微一笑,问郜云官:“程总兵说的,你们办得到吗?”

“这个嘛,这……”郜云官想了想,说:“

两天之内,我们先杀了谭绍光,将他的首级悬挂在齐门外,你们验看清楚了,我们再打开齐门,让大军进来。大人们看如何?”

“好!”曾纪泽严肃地对郜云官说:“就这样定了。我给你们三天时间,三天之内,你将谭绍光的头挂在齐门城楼上。就是你们的投名状。”

“三天之内我们一定杀谭绍光,开齐门。”这件事郜云官放心了,但另一件事他还不大放心,“大人,弟兄们投诚过来后,朝廷不会杀我们吧?”

“哈哈哈!”曾纪泽大笑起来,“你一百个放心,你们是朝廷的有功之人,会有重赏。”

“大概会是个多大的官呢?”汪有为怯怯地试探。

“起码副将。”曾纪泽爽快地回答。

“我们的部属呢?”郜云官迟疑片刻问。

“归你们指挥,随我杀奔南京,建功立业。”曾纪泽道。

“口说无凭,大人可以立个字约吗?”郜云官大着胆子问。

“行,戈登将军等也可为证,洋人最重信用。”曾纪泽道,他援笔写道:“郜云官等八人杀谭绍光献苏州,事成之后,本官向朝廷保奏封为副将。立此字具,决不食言。”曾纪泽在后面签上自己的名字,又将笔递给程学启说:“你和戈将军、昌歧都签个名,好让他们放心。”

郜云官、汪有为藏好了这份字据,放心落意地回到了苏州。

那一夜,四王四天将回到苏州,在纳王府密谋筹划了一整夜,觉得要尽快动手,免得夜长梦多。

第二天,为了应付意外,谭绍光召集了全体守城高级将官会议,对城防重新作了部署,宣布郜云官、伍贵文、汪安均、周文嘉分别从阊门、齐门、胥门、盘门换下来。

郜云官拍案而起,怒目圆睁,吼道:“姓谭的,你凭什么撤换我们!”

谭绍光看时,伍贵文、汪安均、周文嘉、范起发、汪有为等人的手都握紧了剑柄;门

外,数百名手执刀枪的大汉迅速冲了进来!

“你们是谁的兵?”谭绍光大喝一声:“郜云官,你要造反吗?”

“老子正要造反!”郜云官刷地一声抽出腰刀,命令汪有为等人:“给我杀!”

汪有为抽出剑来,带人向谭绍光冲去。

“快躲开!”包西喊着,随即拔出腰间的洋枪,“叭叭”两声,子弹向汪有为飞去。汪有为头一偏,随着两声惨叫,后面的两个将领倒在血泊中。郜云官挥刀大嚷:“都给我上,杀慕王者,赏百金!”

数百人一齐冲上,谭绍光、包西寡不敌众,终于倒下去了。议事厅里一片混乱,将

领们被这突然的变故吓晕了头。

“弟兄们!”郜云官跳上桌子,嘶哑着嗓门高叫:“苏州城的粮食早就光了,再守下去,大家都会饿死。我们只要献城投降,弟兄们都可以保住现在的官职。大家看怎样?”

“好!”

“我们同意投降!”

“我们听纳王的!”

议事厅里绝大部分将领都表示赞同,只有几个人冷眼看着,没有做声,他们知道苏州大势已去,也不敢表示反对。

第二天,谭绍光的头颅挂在齐门城楼。

“看来郜云官的办事效率挺高!”曾纪泽见到谭绍光的人头,命程学启去验真伪。

郜云官等献谭绍光首级于程学启,营中降卒验视无讹。程学启亲督各队入娄门安抚降众,并搜剿慕王余党数百名。

李朝斌、张遇春、何安泰等带队由盘门截杀,黄翼升等由阊门截杀,又毙五六百名。两广太平军被逐出西门。

曾纪泽命程学启的开字营、戈登的常胜军进城,将忠王府改作了江苏抚台衙门。

戈登和程学启进城寻找慕王尸体并会晤各降王。纳王表示事事如意,而且看来颇为安全。戈登进城到纳王府会见八王,八王对投降事宜“深为满意”,但要求他转告曾纪泽,欲求添立二十营,并奏保总兵、副将官职,当晚城内降众全体剃发。

程学启不满纳王坐地起价,欲露兵刃相见,戈登却派人对纳王实施保护,纳王婉谢,劝其不用担心,还答应调千名士兵补充洋枪队。

戈登见苏州已得,面见曾纪泽要求先赐拨两月特饷用于常胜军伤病及退役军官,曾纪泽答应给一个月的军饷。

三天后,曾纪泽在宽阔的后花园里摆下二百五十桌酒席,郜、伍、汪、周四王所属旅帅以上的军官二千人应邀赴宴。郜云官等八人喜气洋洋地坐在主宾席上。

宴会之前,程学启建议曾纪泽杀了八王,免得有后患。曾纪泽没有表态。

酒过三巡,曾纪泽站起来,笑容可掬地说:“弟兄们,三个月不到,苏州城就光复了,你们都立了大功,尤其是郜将军、伍将军等人功劳更大,本官已奏准皇上,加封郜将军等八人为副将。”

曾纪泽说到这里,转过脸去喊道,“来人呀,将郜将军等人的官服送来!”

话音刚落,从后面走出八个穿戴体面的衙役,每人捧着一个木盘出来,盘上整整齐齐地

叠放着一套崭新的武官袍服,袍服上放着八顶红缨伞形帽,在阳光下闪着光彩,令宴席桌上的人眼红不已。

“弟兄们,为郜将军等人的受封满干三杯!”曾纪泽说着,带头举起酒杯,与郜云官等人笑吟吟地干杯。所有喝酒的人一齐骚动起来。他们大口喝酒,大块吃肉。

第三十章 截杀李秀成

曾纪泽拿下苏州,并没有听程学启的建议杀掉投降的八王,杀降不仁,他不想败坏名声,而且这样只会做不仅会激怒戈登,还会让剩下的太平军宁死不降。苏州城里根本没有二十万之众,能有战斗力的不过三四万人。曾纪泽利用他们去收复苏南剩下的失地,截杀李秀成的大军。

此时的李秀成,自率大军二十万西进,抵达巢县,随后向无为发起攻击,准备打开皖北防线的缺口,然后迅速向西线推进。然而他的前锋部队打下江北几座城池和要塞之后,并没有保持气贯长虹的气势继续进攻,反而在皖北停滞不前。因为曾国藩早就得到情报,四处调兵,三个月内,他已经调集了一万余湘军开到无为到庐州一线,组织了一道坚固的防线。

李秀成初攻受挫,决定加强攻击力度。1863年4月24日,李秀成命令太平军在无为城外,修筑了一百多座营垒,将无为团团围住。无为彻底成了一座孤军,陷于太平军的汪洋大海之中。

如果对无为战事不作为,无为就一定会落入李秀成之手,皖北防线就会被撕开一道口子,到时候太平军长驱直入,湖北将无法收拾。曾国藩决定从江南抽调湘军,增援无为。当时江南湘军主力,只有鲍超、彭玉麟和曾国荃。鲍超被江南的三支游击队轮番袭扰,无法脱身,曾国荃的吉字营则忙于围攻南京。刚好此时曾纪泽已经攻下苏州,曾国藩让他率军支援无为,还从彭玉麟的水师里调了精兵五千,和曾纪泽一起北上。

曾纪泽和彭玉麟深知此举事关重大,率部乘坐军舰,昼夜不停地赶往无为,挽救了危在旦夕的无为。

李秀成见曾纪泽和彭玉麟的大军赶到,从无为撤军,继续北上打庐江。但是曾纪泽和彭玉麟的水师很快又赶往庐江。

李秀成的部下伤亡不少,却又没打下,再换个地儿继续打舒城,还是打不下来。

李秀成于是下令再换个地,打六安,他下了死命令,必须打下六安!

六安已经是李秀成攻打的第四座城市了,从打无为算起,太平军已经打了快两个月了。这两个月里,由于劳而无功,攻而不克,太平军没进过一次城,一直是风餐露宿,连个好好睡一觉的地方都没有。

如今的皖北,与当年陈玉成在此经营时候相比,完全是两个世界了。经过这么多年战火的洗礼,皖北早就残破不堪,老百姓那根本就没有多少粮食,李秀成不但筹不到粮,反过来还要用军粮赈济灾民,加上曾国藩下令在这里执行坚壁清野的政策,皖北到处都是嗷嗷待哺的饥民,完全是一幅“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的凄凉景象。

二十万人集中在这个“千里有饥民”的悲惨世界,实在是一件让人不寒而栗的事情。再不打进六安,补充一下给养,李秀成的大军就要喝西北风了。

1863年5月12日,李秀成指挥太平军,兵分三路三面同时猛攻六安。

曾纪泽把刘铭传的铭字营派到了六安支援,对他说:“六安城大兵单。偌大的六安城,现有一个像样的战将都没有,只有两名文官,一个是粮台道员曾广翼,一个是知州何家聪。全城兵力就两个营,充其量也就千把号人。你一定要守住六安!“

“少帅放心,守不住六安,我提头来见!只要我刘刘麻子还有一口气在,就决不让一个长毛进城。”刘铭传将头上的辫子盘到了脖子上,信心满满地说。

“好!军中无戏言。”曾纪泽给刘铭传倒了一杯壮行酒,道:“你可不能死,以后你还要打大仗,干大事!”

这是一场大硬仗,李秀成亲自指挥数万大军攻城,数千太平军甚至曾经把六安东门附近的城墙已经炸开了二十丈,换算出来应该有六七十米。这个缺口已经够大了,足够一两百太平军并排冲杀进去,这么多人挤也挤进去了。结果让人十分费解,冲到缺口的太平军,还是没能杀进城去,竟然被堵在缺口的刘铭传的铭字营给打了出来。

“混蛋,几万人,每人拆一块砖也能把六安灭了!”李秀成大为光火,下令再次进攻。

“我们的部下已经饿晕了,人再多也是白搭。我们撤吧。”李秀成的部下赖文光劝说道。

“不行,继续杀!六安都打不下来,还谈什么进攻湖北?”两天以后,李秀成又尝试着发动了一次猛攻,结果还是没能打下来。

刘铭传率部躲在六安城内,吃饱穿暖,以逸待劳,越杀越勇。而李秀成的太平军只能在野外露宿,此时正是青黄不接的时候,别说搞什么烧烤,就连稀饭也成了奢侈品。

已经够倒霉的太平军,偏偏又遇到了件更倒霉的事情。天有不测风云,就在太平军围攻六安期间,老天爷也来捣乱,连日下起了大雨,太平军一夜之间添了不少病号,发烧一大片,流感开始发作了!

这时候的流感是可怕的疾病,一倒就是一个营,成千上万的部下一夜之间就不省人事,

李秀成开始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

曾国藩下令大军在皖北严防死守,只守不攻,湘军援军也在源源不断地向皖北集结。这时,李秀成决定撤军东返,他不想让手下将士继续挑战野外生存的极限。

1863年5月19日,李秀成从六安撤退,避开清防线,从北面的寿州绕道而行,于6月2日来到天长县境。

这一路上太平军不得不继续接受残酷的野外生存考验,偌大的皖北到处是一片荒凉,太平军只好挖野菜、剥树皮来充饥,这些还不够一支庞大的军队消耗,有不少将士都饿死在了东返的路上。

一路上太平军饿死和病死的达数万人,将近一半的失去战斗力,进北攻南宣告破产。

回到天长的李秀成,并没有迅速采取下一步行动,他想让部队休整一段时间。

这时,曾纪泽给曾国荃写了一封信,让他赶紧攻打天京。曾纪泽在信中断言,只要曾国荃一打天京,洪逆就一定会紧张无比,下旨将李秀成调回天京,到时候湘水师正好半路劫杀他。

曾国荃早就想打了,曾国藩也觉得攻下南京的机会终于来了!

1863年6月13日,蛰伏已久的曾国荃,向雨花台发动强攻,一举攻占雨花台石城和聚宝门外的九座石垒。

不出曾纪泽所料,洪秀全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