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铁血强宋-第22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若说老态,王禀比李若水更是明显,原来他为童贯重用,背离西军将门这个团体,一时间也是中枢看重的重臣,将来准定是要入三衙的,稳稳一个太尉称呼安在头上,却没想到童贯被逐编管,他这个童贯心腹也给踢开。

开镇事宜,再没有童贯麾下的事事顺风,原来他为童贯心腹的时候,宣抚制置河北地方,很是借着童贯威势折腾过负责伐燕大军支应事宜的河北地方官吏,现今就被这些大头巾加倍报复回来了,现在四十出头的精壮汉子,头发都有些花白了。

看李若水虽然历经挫磨,却仍然在骨子里面还有一种锐气,王禀点点头又摇摇头:“哪怕先不提经营缘边防线堡寨之事,就是兵从何来?照理说燕地现在无主,原来流散汉军尽多,更不必说那么多被遣散的河北敢战士了,怎生就没有投军而来之人?就是这些时日主动开始招募,也应者寥寥?难道都散还乡里了?”

虽然这些时日困在真定府左近不得寸进,可李若水还在关心燕地局势,尽可能的搜集北面的情报。因为燕地恢复了基本秩序而流动起来的往来客商,就是李若水最大的情报来源,不过也只能得知燕地的崛起多股势力,都子啊招兵买马,对于其兵马就是杨凌私底下招募起的私军真实内情,并不算多么了解,只能模模糊糊的有些猜测而已。

第六百三十六章 拥驾(六)

说到关于河北敢战士流散大多不知去向的消息,王禀和李若水都默然无声了,两人也是在燕地河北耽搁这么久的人物了,如何不能猜测到一点端倪,当初杨凌麾下军将骨干,除了西军出身之外,就是河北敢战士出身的人!

而杨凌平燕军马,也尽力招揽了多少河北敢战士,这些被西军压在头上,苦仗让他们打,功劳西军抢去的河北健儿,就是杨凌那强悍绝伦的晋阳神策二军的重要组成部分,若是燕地是杨凌所布置的一股势力,那么除了整合辽人余烬之外,更顺利招揽那些流散的河北敢战士,那就是顺理成章的事情了。

要知道,杨凌可是在蓟州盘踞过一段时间。也是从蓟州突然掉头直进,一举拿下燕京,摧垮了辽人四面大王萧干的最后主力!关于这个话题,哪怕节堂之中只有他们两人而已,李若水和王禀都不愿意多说,只能互相示意而已。

杨凌此人,从燕地时就开始布局,不臣之心,简直昭然若揭。怪不得在汴梁做出这么大的事业!对于杨凌这个人,王禀和李若水的心情都很复杂。杨凌奋发蹈厉的英雄之姿,但为男儿。没有不心服的。

白手起家,做到如此地步,更是奇迹,且正因为他在汴梁的事业,胜捷军上下才难得有了几天好日子过,底下军汉,都口口声声的在喊晋王了,至少这杨凌,很得武夫之心!

且杨凌从契丹人打到女真人,这实打实的战绩更是让李若水佩服得五体投地,

他是知道女真人危险的,可大宋现在文恬武嬉,真正在女真大举南下之际,堪为中流砥柱的,就杨凌一人而已!可杨凌操弄两代君王的举动,飞扬跋扈的行事,也让王禀和李若水这等不管是将门还是书香世家出身的人深深看不惯。

而且两人也深知,作为距离汴梁不远,难得一支勉强能战的军马,朝中杨凌敌对势力,一定会利用他们,与杨凌来一场争斗!可胜捷军不比西军实力雄厚,现在军心更是向着杨凌,只怕发出兵向汴梁的军令,全军就要大哗溃散,而且就算军心稳固,胜捷军又拿什么和杨凌打?

河东有神策军主力,居高临下,俯视胜捷军侧背,汴梁杨凌也在编练新军,整个都门禁军将门的资源都掌握在杨凌手中,更不必说杨凌还是生财圣手,有钱就能有兵,不要半年一载,汴梁少说也有五万可以上阵的晋王军马。而且两人还隐隐猜测到,在燕地杨凌还布置了一支军马,这是整合了辽人余烬,坐拥几乎整个燕地的资源,还有河北敢战士强壮加入的一支强军!

三面皆杨凌布置,这仗从何打起?所以两人商议胜捷军的扩张布置,都很默契的避开从河北到河东的那些要隘道路,避免与杨凌直面相对,可这样自欺欺人的迁延,又能持续多久?

当中枢来人,征调胜捷军的时候,又该当如何是好?是去以卵击石,撕开大宋从此内争血战的序幕,还是拥兵自重,从此为一藩镇军阀?

不管哪个,都不是王禀和李若水愿意做出的选择,特别对李若水而言,他是深知现在据于辽人故地,那些名为女真的胡虏凶狠之处,战力远过此刻大宋的辽国都在他们铁蹄之下灰飞烟灭,而大宋不仅没有重整军备,反而有大起内争之势。

难道大宋就要如辽国一般沦亡了不成?节堂之中,一时无声。王禀李若水都脸色铁青,连讨论如何扩充胜捷军实力的兴趣都没有了,正在这个时候,就见军中四厢旗牌在门外恭谨回报:“将主,有客来拜。”

李若水王禀都是老大不耐烦,这些文臣大头巾辈做事怎的恁般不爽快,俺们也不是记仇跋扈之人,既然敞开支应胜捷军,过去的事情就算揭过去了,难道还以为俺们是晋王,在这真定府也来一场变乱不成?

不过此刻正是需要河北地方全力支应的时候,只要是穿文臣官袍来拜的,王禀和李若水早已关照旗牌,全都通传,两人只能打点精神,整理衣衫,联袂而出,还得在脸上搓出点笑容来,少不得今日就要去好生酬酢一番,两人直出中门之外,来客已然被客气的迎入了二堂等候。

王禀与李若水步入的时候,就见一朱紫袍服文臣站起遥遥见礼,这人王禀和李若水都识得。正是原来清流******中坚张邦昌,年余不见,原来倜傥的清流智囊,除了仆仆风尘之色之外,人也已经衰老了许多,眉间满是郁郁之色,但仍气度不减当日多少,揖让之间,潇洒自若,王禀和李若水对望一眼。

当汴梁之外,大宋数支军马纵横驰奔,围绕着汴梁这个大宋中枢角力之际。

汴梁城中,这些时日却越来越是安静。仿佛沉入了水底,周遭一切都是模模糊糊,和这座繁盛都市,直没什么相干。

汴梁文臣,筵宴往还少了,晋王杨凌,不住向朝廷请御驾亲征的表文也不再是一天一份了,就沿着黄河上驶而来,转入汴河水关往来的行商船只,三两日来都没有一条船泊岸。

这倒不是没有先例,春水暴涨,黄河崩腾,下游何处决了堤堰,水位暴降,断了往来船只在大宋历史上也不是一次两次。

从伐燕前后开始,朝廷所有资源都投入到了连场战事当中,仅有一点治河经费,都拨给了汴梁本身以及上游河道,怕上游决口泛滥到汴梁这里,至于下游黄河,就停个几年也罢,现今朝廷更没心思问这个事情了,只是坐等万一下游决口,地方郡县将公文行上来,至于是否处理赈济,什么时候行赈济修河之事,都要等汴梁这一局决出胜负来再说。

在这样莫名沉郁的气氛之下,时日一天接着一天的过去,局中之人,只觉得压抑得喘不过气来。

蔡京这些时日,已然不去东府办公了,而是死死守在家中,一众家丁下人,都暗自里给了兵刃,悄悄的将几层院墙加厚,甚而还招募了上百市井所谓壮士养在外院,每日只是好酒好肉伺候,隔天就亟发丰厚赏钱。指望缓急时候这些所谓壮士能出死力,外间仍然以示安闲如常,甚而带着姬妾儿女出去踏春了一次。

东府诸公,也只是轮流入直,等到下直时候,就跟火烧了屁股也似飞也似的奔还归家,门户深锁,少见外客,只有一个兼领开封府尹的何栗,壮盛敢为,常常往来奔走,每日也都在开封府节堂之内理事直到夜深。

所有当道诸公,都在苦候关西与河北消息。

到得最后一两天,杨凌都已然不上表章了,只是在南熏门外晋王府邸之中没了音讯。而城中诸公,也紧张得彻夜不眠,蔡京连外在闲雅气度都摆不出来了,天天裹着一顶风帽,拄着拐杖就在庭院之中打转,只等向河北,向关西遣出的多少急递,能将消息尽快传回来。

日子再难熬,也终有到头的时候。音问再艰难。也终有传来的时候。

这一日数名风尘仆仆之人,并没穿着急递传奇服色,而是普通客商打扮,时将近暮之时,匆匆自汴梁城西而入,城门口稍稍有些阻拦,就急得每人都是满头大汗,却强自按捺着不敢生事,等到可以通行,简直兔子是他们的孙子,朝着州桥方向跑得飞快。

州桥向西三五里开外,正有蔡相一心腹家生下人,正坐在一间酒肆里磨屁股,这些时日,这位家生下人似乎就是长在这里一般,天天从天明坐到晚间刷市打烊,这酒肆位置极好。正卡着通往州桥方向的大路,坐在门口,往来行人,一览无遗。

今日又是这样一天过去,眼看得就要上晚饭市。店家小心翼翼过来唱个诺:“郎君晚酒用些什么?”

这心腹下人每日在这里干熬,早就不耐烦出鸟来,就是每日吃食上还能聊以自遣一阵,当下摆摆手吩咐:“去正店将两角好眉寿,你店中汤羊还可下酒,细细切半条前腿来,其余肴果,你看着安排就是。”

店家应承一声,这蔡家下人每日里独据一张大桌。他这店市口如此之好,翻台不断,这却是耽搁了多少生意,且这位爷爷口味也刁,每日奔走为他买整点酒,买新鲜肴果,就是白跑了多少腿出去,可这是公相府中之人,他什么何等牌面,敢放一个虚屁不成?

最后还得殷勤动问:“这桌却是挪得甚为靠门,进出之人不休,怕扰了郎君的晚酒,是不是朝内稍稍挪动一些?”

那蔡家下人笑着挥手让他下去:“你懂个什……”

一句话还没说完,他眼睛就已经瞪圆,嗖的一声窜出门外,街市上正有几骑疾驰而来,这位下人这些时日等得气苦,拦着马头就道:“你们这些厮鸟,却也晓得回来!里边等着你们消息望眼欲穿,却不知道去哪里厮混去了,你们好歹也晓得轻重!”

马上骑士满脸大汗,只是低低说了一句:“大事不好了!”

那蔡家下人也登时色变,他自然知道一点自家等的是何等样消息,这一句大事不好,直是让他眼前一黑。他是家生下人,和蔡相府一荣俱荣,一损俱损,要是此次汴梁风云中跌上一脚,只怕整个蔡相府数十年富贵,就要化作泡影!

急切之下,不顾自家马术简直就是渣,扳着马鞍神迹一般一跃上马,坐在那骑士身后,死死揽着他的腰:“快去府中,快去府中!”

蔡京已然有几日未曾安眠,身子实在有些顶不住,今日喝了安神茶汤饮子,早早便就寝了。才合眼少顷,就已然被低低的呼唤声惊醒。睁眼看去,就见自家五子蔡鞗满脸惶急的自己榻边等候。

到老蔡京灵醒依然不减,一个翻身就已然坐起,踏足下地。两只赤脚只是落在冰凉的地上。吓得旁人等着伺候穿衣的侍女忙不迭的扑跪在地来为蔡京套上鞋袜。

蔡京却不管不顾,一脚就将扑过来的青春侍女踢开,疾问道:“来人何在?”

蔡鞗只说了一句:“情急从权,已然延入内院,就在廊下等候……”

话音未落,蔡京望八高龄之人。就穿着一身中单,赤着两脚,疾疾出门而去!

秉政垂数十年的蔡相居然有今日这般举动,真是破天荒的第一次。

蔡京只是在内宅多少侍女的惊愕目光之中,直奔出寝所,来到廊下,就见数人一身灰汗的在那里等候,蔡京年老了好软玉温香的热闹,寝所周遭伺候侍女便有二三十人,屋内廊下,到处都有,都是不过二八年纪,一等一的容色,几名传骑被破例延入内院之中,这么多如花侍女环绕,又知道不是自家沾得上的,多看一眼,只怕都是罪过,一个个垂着脑袋,听见蔡京奔出来的声音都不敢抬头。

蔡京何等人物,扫一眼就知道这几人为何拘谨,这几人都是原来御前班直中的人物,汤怀入掌御前诸班直之后,这些人都给革退了名粮,为杨凌心腹腾出位置来,御前班直中人物,因为不少要在金明池争标中显露身手,给君上凑趣,虽然未曾经历过战阵,可也有些人物终年打熬筋骨,操练诸般技艺,比起一团稀烂操也不操的其他禁军军将士卒好歹还像样一些,这些人给革退名粮之后,就为蔡京等人暗中招揽,以为奔走所用。

放在以前。这些人等自然距离蔡京地位天差地远,可是这个时候却是用人之际。蔡京喝了一声:“大好男儿,抬起头来就是!老夫院中侍女,此间事了,看中哪个,老夫就亟发厚厚嫁妆,赏赐于你们就是,何苦这般畏缩作态,快说,西路到底如何消息?”

当先传骑终于敢抬起头来,却又一下拜倒在地:“公相,俺们到了西京。西军姚古所部,却还在蒲津!只是从军中选了三两名急递,飞也似的将消息传过来,大事不好了呀!”

蔡京只觉得一晕。闭眼向后仰了一下,蔡鞗赶紧前来相扶。蔡京却推开她,厉声问道:“如何不好?”

第六百三十七章 拥驾(七)

蔡京聚众已经谋划了一场足以颠覆乾坤的阴谋,当一边联络东北面而来的胜捷军,一边传西军入京,准备和杨凌拼个鱼死网破罢!杨凌麾下新军,早有布置,石三郎一系前拱卫禁军出身,更是被动摇了部分军心,掌握一部分,策反一部分。

若然此刻发动,就算杨凌中军回返,这不比当初宫变之夜大家漫无所备了,甚而那些被杨凌遣散的前禁军之中都有联络安排,未必不能和杨凌生死一搏,再者说了,杨凌的中军大队,不是此刻还没有踏足汴梁城中么?

蔡鞗是蔡京甚为看重的儿子,此次汴梁之事虚实与共,而将长子蔡攸遣出了汴梁去,他心思的确也来得快,更兼士大夫与杨凌天然敌视之外,还有一种莫名的痛恨,当下就欲开口,说动父亲干脆发动汴梁满城也罢,和杨凌拼个你死我活,却没想到,蔡京已然断然开口:“遣人!遣人!去寻东府诸公,去寻商议此次朝局争斗中所有要紧人物,告诉他们,这兵乱决不能发动!”

杨凌在自家宅邸花厅之中,扫视着周遭一切,说起来自己到这个时代,已经住过不少地方了,从雄州童贯军中大营,然后燕京,再转回河东太原,再到汴梁,才经营了个宅邸出来,又让给赵佶为太上行在,搬到此间,也不过两月上下,东奔西走,席不暇暖,连累得身边之人,都跟着自己颠沛流离。

眼看得这个自己在这里的晋王府邸,也又留不住了,匈奴未灭,何以家为,真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安定下来,这一天也许还是遥遥无期,也许更有一天,自己身死名裂,不过不在今日,绝不在今日!

杨凌独立厅中,久久不曾发一言,天色渐渐了沉暗了下来,晋王直甲士渐渐群集在花厅之外,默然等候着杨凌的号令,夜色之中,只见杨凌在花厅中的身影挺拔而立,散落四下,就是如雕塑一般的披甲虎狼。

而汴梁城,灯火依旧,杨凌身影突然大步而出,满院甲士顿时肃立,就听见一片甲胄金属撞击之声,杨凌一声号令,数十甲士顿时动作,从入内院的中门起,直到晋王府邸的大门内,无数早已预备好的火油罐乒里乓啷摔得粉碎,略微带点黑色,添了脂膏等物,粘稠着缓缓流动的精制火油,就在院中流淌得到处都是。

杨凌再不停顿,大步转身就向着内院走去,晋王直甲士紧紧跟随在后,内院之中,已然是寂无人声,所有器物摆设,都还在原位不动,可原来充斥在内院当中的下人使女,莺莺燕燕,都已然不见了踪影。

晋王府中,虽然杨凌没有刻意经营,可是杨凌搜刮的财货如此之多,人又在此等地位。哪怕主持内宅的李师师也不是那种大宋在民间放高利贷,什么生意都要参一脚,视钱如命的天家亲贵。

这居停未久的晋王府内院之中,也是珍玩毕集,富丽堂皇,内院侍女着丝履而带珠玉,凡是器用,无不是精洁贵重,更不用说从燕地河东麾下人马进献而来的辽东皮毛,引发了辽与女真之间战事的上好北珠之类珍宝,这些都是在汴梁都卖出天价的。

可在李师师的主持之下,一众内院人等,将这些都弃若敝履,只是空身出门,而跟随在杨凌身后的晋王直甲士,穿行内院,也同样目不斜视,金玉在前,也只当都是一地瓦砾,带着铁头的双层牛皮底军靴沉重响动,踏破内院寂寂。

杨凌引着身后甲士,沿着内院围墙才打出的一个大缺口,直走到外间,此处已然有二十余辆大车等候,车轴都上过了油,一应连接处,全都做了加固,内院侍女下人,全都在车旁等候。纵然都是些下人,这个时候脸上也看不出什么惊惧之色,每个人哪怕女儿,都扎束整齐,携带匕首,如军士一般肃立等候杨凌号令。

杨凌府中,自然没有大宋数十年富贵之家养出的那些忠心家生子。可使用下人,把关之下,全是杨凌从北地兵火浩劫中超拔出来的可怜人,这些人哪怕女儿家,都经历过离乱厮杀,更紧紧的与晋王命运捆在一起,哪怕杨凌真到绝处,带领这些北地女儿家都能冲杀一场!

看到杨凌到来,一众人都无声拜倒在地,杨凌一摆手,所有人又刷的一声站了起来,杨凌扫视他们一眼,点点头,就大步朝居中一辆车马走去。杨凌冷声下令:“准备行事!”一个女子,修长苗条,站在那儿,也自然有风流静静流淌。容颜娇媚,一双大眼睛会说话也似,顾盼之间都满是风情。

却不是李师师又是谁?今日李师师却也做了男儿打扮,这打扮在马小英身上是英气,可在李师师身上却满是诱惑,让人忍不住会怀疑自己的性取向……

李师师垂首站在杨凌面前,似乎一时间不知道说什么才好,倒是杨凌先开了口:“识得我以来,好像总是要经历这些危险场面,算你倒霉罢……”

李师师噗嗤一声笑了出来,温婉抬起臻首,媚眼中柔情无限,只是系在杨凌身上,一身戎装的杨凌,按剑站在她的面前,整个汴梁黑沉沉的天空,都压在他的头顶上,不仅这黑暗压不倒他,杨凌身上那种自然散发的锐利昂然之气,反倒是会将这天空捅出一个大窟窿来!

如此良人,岂不是就是让人最为安心的寄托依靠?李师师敛衽朝着杨凌一礼,轻轻道:“良人此去行事,擅自珍摄。妾身自当依从在你身边,一切听命,只等与良人再见,妾身恭祝良人一帆风顺,早定汴梁。”

饶是说着这样中规中矩的祝祷之词,可从李师师唇瓣中流出,仍然柔媚得似乎要将人融化了一般,杨凌想说什么,最后还是归结成一句话:“我这里没事,一帮跳梁,不足平也。”

杨凌大声道:“行事罢!”车厢之中,顿时将出无数包裹,打开之后,黄白之物,锦缎走珠,铜钱交钞,如雨落一般,撒得满地都是,抛洒之中,数十车马,已然催动,在杨凌目送中向着汴梁方向而去!

一路过去,就是一道财货铺成的道路,杨凌举手,遥遥一招。就已然转过身来,身边晋王直甲士牵过坐骑,杨凌扳鞍认镫上马,然后就听甲叶声整齐响亮,数十晋王直百战精锐也随杨凌一起上马,反手就抽出了马鞍侧那些长长短短的兵刃。

在这一刻,他们终于摆脱了在晋王府邸充仪仗,虽然光鲜亲近,却鸟没乐趣的日子,兵刃在手,晋王在前,他们又是纵横决荡于万军之间的骁锐虎贲之士!

“走罢!”杨凌低低呼喝一声,一抖缰绳,就率先而出,马蹄声顿时就踏破寂静黑夜,如暴风骤雨一般响动起来,在这暗夜中,是如此的惊心动魄!

捧日军汴梁军后厢大营,设立在离晋王府宅邸不过七八里的地方,天明之时,就能隔着一条水不及膝盖的小河沟遥遥相望,将左厢放得这么近,许是知道后厢十二个指挥,成分最杂。统御最薄,前些时日干犯军令也是最多,放在离晋王宅邸近一些,也便于震慑。

至少晋王直和黑云都留置一部拉出来,左厢再是泼皮光棍军汉居多,也生不出什么事端了,左厢是从边梁东面收回来的,设立大营,是临时的,无非就是树木为栅,挑挖壕沟,然后布列帐幕大营。

土建需要花功夫,可这些设营军资,在汴梁武库中却是所在皆是,没两天后厢全军就已然驻扎其间,步军可以两三个指挥挤在一个营寨之中,马军一个指挥就得占据一处营盘。只因马军建制中正兵虽少,可辅军夫役,比步军却要更多得多,还不必说那些战马驮骡之类的,还要马厩,连仓库都要大一圈,除了人吃之外,更有抵五六个人饭量的马嚼。

左三指挥的指挥使,是原来石三郎副手之一,唤作贺大,身子长大,原来在禁军中也是马军出身,原来父亲不知道在都门禁军中得罪了谁,发遣到了西军之中走一遭,贺大跟着父亲在西军中吃了十余年的辛苦,在西军当中也没混出头来,倒是贺大打熬出一身不坏筋骨,又习得一些马上厮杀之技,后来贺大父亲不知道想了什么法子,总算是回来汴梁,可是家也平了,原来一个小武官的阙也没了,只等从最低正兵做起。

郁闷之际,一命呜呼,好歹贺大顶上了他的兵额,那时候偏偏又要成立拱卫禁军,这种好事,不轮着无依无靠的贺大,还能是谁?拱卫禁军遣散,贺大也跟着流落回乡,境遇只是比他父亲还要惨,这一家两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