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铁血强宋-第24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墓婺#

而汤怀则进位殿前司都指挥使,仍领御前诸班直,仍提点皇城司,又加汴梁四壁防御使差遣,班直与四壁防御使辖下军马,亦有三千余军将正兵,且以此为骨干,还可以次第扩充。

原来上四军为捧日天武龙卫神卫,现今上四军为神策晋阳捧日虎贲!杨凌麾下,已然膨胀到了歩骑十五万正军,俱是精兵锐卒,俱能拉出来做野战,这就是杨凌凭借以震慑中枢,威服天下,并与女真做生死决战的本钱!

至于杨凌,几次辞让了朝廷的加恩殊典,一副恭谨到了万分的模样,仍为一字郡王,仍领西府,唯一多了一个辞让不得的兼领差遣,就是燕云河东河北京畿诸路宣抚制置使!

京中之人,见到这个差遣,就已然明白,晋王拥驾亲征之举,已然就在眼前。

大宋宣和七年五月十八,正是礼部选定的皇道吉日,虽然两经变乱,然则此次郊祭,在李邦彦主持下,仍然一丝不苟,一应仪制,全都从丰,正为以固此刻在杨凌掌控下的中枢朝局威权。

从汴梁至南郊圜丘,道路桥梁递顿憩所,全都整刷一新,仪仗卤簿若有缺少,从速赶制。传自唐时的天子佫车,也做加固粉刷,仪仗之士,尽以班直雄壮充之,若有不足,则从此刻尚在汴梁的捧日,虎贲两军抽调,郊祭当日,天子御道洒扫一新,汴梁百姓香案顶礼,数千甲胄之士拥着天子仪仗,随而向南。而同行文武百官,冠带俨然,次第跟从,涌动之际灿若云霞。

汉家威仪,于斯方盛,那些随驾而行,从燕地而来的汉家精锐,何尝见过此等场面?身在队列当中,只是头脑一片空白的随班而动而已,如此才知道,晋王带领他们,回归的是怎样一个国家,为之而战的又是怎样一个文明!

宋时三年一亲郊,本来新君即位,不是必行郊天改元大典,然则赵恒得位实在有些不尴不尬。非得行此盛典以全法统,而这个时候也是固结天下人心的好时候简单一句话,就是撒钱,大宋文臣武将组成的官僚机构,不是每个人都关心汴梁发生了什么事情,是不是有权臣当道,日常散漫奉职之余,就是关心着是不是能早些磨堪转官,俸禄中能不能钞少铜多,日常公使钱能不能加增一些,能不能早些够着恩荫子弟的门槛。

南郊祭天,往往就是普赏天下,也是宋时官吏不小的一笔外快,此次为了祭天改元大典,李邦彦一个还兼领着东府财计事,费尽心思,准备了七百余万贯财货,用以遍赏天下,以邀人心。

虽然这数字比不得宋仁宗时候但凡郊祭一赏就是一千二百万贯以上的水准,却也差堪比拟宋真宗时了,大宋国力这些年来一直在走下坡路,从神宗起郊祭赏赐就一路减省下来,赵佶更是个花钱大户,郊祭赏赐的时候不仅数额又做减少,钞的比例还能达到六七成,赵恒即位第一次郊祭,这般大方下来,想必中枢威权能固结不少。

毕竟对于大多数官吏而言,能按时发工资奖金的老板就是好老板,这七百余万贯赏赐,钞只有三成,还全是新钞,筹措而来,费了相当大功夫,要不是最近抄了一批文臣家当入手,现在到处都需要军费战费的杨凌还真拿不出来。

蔡京一生宦囊所积,除了不动产之外,单在汴梁,可以变现财货就有二百余万贯之多,数十年执掌中枢,政以贿成,财源广进,豪奢万分,这可真不是开玩笑的,饶是冤大头为现在囚系在天牢中蔡京当了,杨凌随驾在队列当中,仍然是为这一大笔支出心疼得皱眉咬牙,肃杀之气只是森然外放。

晋王仪仗队列本来就是随驾队伍中煊赫异常的,晋王情绪不好,甲士也都默然,上百晋王直甲士跟着杨凌一起拧眉瞪眼,周遭简直是生人绝迹,没一个人敢于稍稍凑近,杨凌心情虽然不好,但是还得随着将这个流程走完。

五月十七出禁中,直至圜丘离宫驻跸,赵恒沐浴更衣斋戒,以通上天,五月十八旦时,文武百官也班列而迎,赵恒着绛红纱袍,戴通天冠,独自步上圜丘,钧容直奏雅乐,无数上好香料四下焚烧,群臣舞拜。

而赵恒诵读翰林学士们挠了无数头皮,穷了多少心思,写出来的骈四俪六的祷文,算是向上天报备,赵恒为大宋新君,以承天命,以抚黎庶,以命四方,改元靖康。

第六百六十三章 送军

历史的惯性仍然沉重,汴梁两经离乱,文臣武将,多少人抄家落职,还有人丢了性命,上一代的君王都折了进去。

东府诸公在议定年号进呈的时候,就选了这么一个寄托于不要再折腾出事情来的靖康二字,这二字进呈,也合赵恒心意,最终转到杨凌面前,杨凌看着两个字发了半天愣,最后这点小事,也只能罢手,辛辛苦苦总算扶立了一个能与自家合作,且还算听话的东府出来,什么事情都要驳回他们的意见,然后自家独断专行,难道等着这个东府再与自家作对?

靖康就靖康罢,不过这是一个有老子出现的靖康!

赵恒终于在香烟缭绕雅乐齐鸣中完成了他独自一个人与宇宙室女座超星系团银河室女星系群银河系猎户座悬臂太阳系第三行星地球上空的那位上天的沟通过程,焚烧祷文以闻。然后赵恒就转过身来。群臣目光,就投向了位列班次之首的杨凌身上。杨凌默然少顷,举步上前。舞拜及地。“圣人万岁,万岁,万万岁!”杨凌动作,群臣就随之整齐而动,皆舞拜在地。周遭无数侍立甲士也跪倒在地,呼喊声响彻南郊四下。“万岁!万岁!万万岁!”等杨凌再度起身的时候,此时此刻,已然从宣和七年,改为了靖康元年,赵恒为君。内乱方息,仍潜流暗藏。女真在北,黑云滚滚压来。杨凌已拥胜兵七万,却要孤身以抗这空前大敌。杨凌静静的立于圜丘阶下,只是默然而立,就将在丘顶志满意得而笑的赵恒比了下去。多少目光,也只是关顾在这位一路扶摇之上,在大宋冲杀出一条血路的晋王身上。又有谁会知道,这个靖康之年,最终命运又会是怎样?

在同一片天空下,燕地北面,女真东路军的调动越来越频繁,越来越紧密,但是檀州居庸关和蓟州方向空虚薄弱的兵力,已经无法越过燕山侦知那里的动向,而在河东路当面,随着道路渐渐干硬,女真西路军和韩世忠率领所部,向南也越退越快。

两军分途,韩世忠退往汾河河谷宁化州方向,依托黄嵬山一带崇山峻岭,以石岭关为核心的诸多军寨据守,而卢俊义退往滹沱河谷前代州方向,依托雁门关等险关军寨据守,而女真西路军也随之拉大了正面,铺天盖地的压在这河东缘边的重重关隘之前!

天下如棋,在这样的大势之前,杨凌已经竭尽所能,争来了一点属于自己的棋势,可这棋局,仍然如斯险恶,如此棋局,终局如何,无人能知,局中之人,唯有尽力争杀而已!

……

汴梁城外黄河渡口,数百舟船铺满黄河岸边,一如月前夜中遮天蔽日而来气象,而与上次不同的是,这次却是载运新鲜出炉的虎贲军顺流而下至河北,一部辎重随船北运,一部则从陆路回返燕地坐镇。

虎贲军主体,自然就是燕地经营出来的回师一万兵马和整顿的熙河军了,要知道吴玠吴璘两兄弟在两宋之交也算是顶尖的名将了,只是接到了号令,这对虎贲军自然是件欢欣鼓舞的事情。

现今改编成为上四军之一的虎贲军,又归于晋王杨凌麾下,军心鼓舞,自不必说了,这些时日,就有船只源源不绝的输送军资粮饷器械补充,而虎贲军另外的重要组成部分,那些到汴梁走了一遭的燕地军马,现在正士马欢腾的铺满渡口左近。

吴玠辛苦在关内收敛编练出来的五千余熙河军正军,杨凌给他留了三千,原来辅军还有挟而以壮声势的燕地豪强部曲,全部都改头换面,转为朝廷经制兵马,分拨其他三军和留置虎贲军内,也是一半一半,另外还补充了些近畿之处投军人马,就算一时上不得阵,也可以充作辅兵,另外不足的辅军还有随军夫役等,到时候也可以在河北诸路及燕地征发。

这些燕地汉儿,跟着吴玠走了一遭。只觉得一路来如梦似幻一般。因为伐燕战事显得凋零的河北诸路,在他们看来都是人烟辐辏,富庶绝伦,田间繁茂,村舍精洁,及至到了汴梁,这座地球上排名第一,甩开地球上此刻其他文明最为繁华城市两万多光年距离的大都市,简直让一个个燕地汉儿镇日大张着嘴巴只合拢不得。

白日热闹自不必说,到了晚上,整个汴梁都如一片灯火组成的海洋一般!往日入营或者有甚差遣也还罢了,了不得晚上在寨墙上看着汴梁灯火发呆便是,临近虎贲军起行之际,秉晋王之命给赏给假,轮流出营在汴梁消闲,都中美食,吃得一个个舌头险些都吞进肚子里面。

樊楼飞桥壮丽,一众北地大汉只是仰着头在门口发愣,让店中伙计不知道在肚内骂了几句村汉,瓦舍女郎美目流盼,让这些军汉不知道有多少人暗自发誓,说什么也要立了军功,得了军将身份,回来娶了这女郎!

在燕地有家室的,只是尽情买了多少精美耐保存的吃食,多少汴梁惯用的精致器物,回返燕地,就给妻儿,换来她们的欢喜雀跃,对每个北地回返走这一遭的军将士卒而言,有个念头是共通的,这也是俺们的汴梁,边地风雪中卫戍转战辛苦,但也可携军功回返这个汉家自己营建出的天堂消闲,甚而在老后退职,也可安家于此,怎么能让在辽地上演的惨祸,就在此间重现?

虎贲军的这些燕地出身的军将士卒,换了崭新的甲胄,配上精利的兵刃,打着簇新的旗号,就涌在这渡口边上,互相夸耀着从汴梁带了什么新鲜的物事,交换着这些时日在汴梁的奇遇。

只听得欢声笑语,铺满河面,人马欢腾,士气高昂至极,突然之间。从远处人群中响起了欢呼声,由远及近,这欢呼声越来越高昂,不多一会儿,连滚滚的黄河涛声,都被完全压了下去!

万千大军之中,就见分出一条道路,百余名晋王直甲士,簇拥着一人疾疾而至。正是杨凌,万千大军只是拼命的向他欢呼致意,正是晋王,平定了燕地,让俺们重回汉家疆域,将俺们带至了这么繁盛的所在,并予大宋上四军身份,若非晋王,俺们现在不知道是哪处沟壑中的枯骨。

而今日,晋王又来亲送俺们出征,杨凌一身军中打扮,甲胄傍身,意气昂扬,不时向四下挥手致意,每一挥动间,欢呼声就更激越起来,一浪一浪,只是在这黄河渡口前滚动,这种军中雄壮之气,汴梁已经数十年来未曾得见!

杨凌及身边骑士,就在这样欢呼雀跃的海洋中一直向前,直抵渡口处,渡口馆驿充作指挥虎贲军装船转运的临时行辕,此刻一众军将与转运使臣,早早就出来相迎,行大礼于道左。在这么多人最前面的,自然就是吴玠和吴璘两人,吴玠也还罢了,毕竟跟随杨凌见过世面的,如常行礼而已,吴璘却是激动得浑身颤抖,看起来好似在哆嗦一般,这也怪不得吴璘激动。

自从归于杨凌麾下之后,吴璘虽然现在本事着实一般,但有一个好处,就是杨凌说什么,就坚决奉行,不打半点折扣,且遇事也沉得下去,总能办得周到踏实,而且运道还算不错,晋阳军和神策军互调防地前后期间,恶战无数,而吴璘也是无役不与,立功颇为不少,偏偏连半点伤都未曾受过,居然积功而得入虎贲军副都虞候的差遣。

杨凌在檀州经营,吴璘资历已够,放出来为岳飞他们的副手。当时对于吴璘如此年轻能爬到这般高位,已然惊掉了多少老出身老卒的下巴,都道是这厮鸟遇见晋王,晋王太过逆天,连命都能改易过来,吴璘也以为自家到此为止了,安心将这个差遣做好就是。

每日奔走去联络燕地豪强,搜拢安抚流散汉民,收纳转运而来粮草,主持榷场收税养兵,选拔精壮编练为兵,不管什么差事交给他,都要办到踏实周至而已矣,那时候吴璘已然在蓟州檀州做久居计,谁也没有想到,吴璘运道,还远远未曾至此而止。

杨凌在云内兴兵,韩世忠,卢俊义,杨再兴,甚至飞狐口的高宠都次第率领精锐往援,居然一举就将吴玠提拔成独当蓟州方面的地位,当消息传来,吴璘直觉得自家似在梦中,当然就是更卖气力已报晋王恩德了。

燕地虽然辽人丢下家当极多,能战汉民数量也是不少,但是在神策军去河东抽走不少精锐之后,吴玠和吴璘又能编练出五千余骑,辅军称是,更能招揽更多燕地豪强,号令通行,北可越燕山,南可至涿易,可当真是改头换面,脱胎换骨,在杨凌麾下,已经独当方面!

这段时日,吴玠成了家,娶的是燕地豪强女儿,花骨朵一般的十七岁少女,吴璘跟着喝了好大一顿喜酒,在他领军应召南旋回镇之际,自家嫂嫂已然有孕,兴奋得吴玠跟什么也似,俺终于要成长辈了,吴家世代将门,战死沙场不知好几,到了他们这一代,就只有这两根独苗,自家大哥有了后,哈哈,俺就可以更加放胆厮杀了,老吴家有今日,全是晋王所赐,除了卖尽这一身血肉气力与晋王之外,还有什么说得?

回师增援杨凌平定汴梁,吴玠统军,行进极速,约束既严,沿途并无半点骚扰,回镇汴梁之后更是奉李邦彦号令,行诸般杂务差遣而毫无怨言,更花大气力参与分遣燕地军马与上四军中,其间做了不知道多少工作。

如此恭谨奉命且能耐繁钜的军将,李邦彦甚是满意,甚而向杨凌建议能留下他来专任汴梁四壁防御使差遣,并主持源源不绝编练都中禁军的重任,可杨凌总是考虑到吴玠在燕地已有威信人脉,此刻燕地正是用人之际,还是以吴玠领虎贲军,再赶上千里路回返戍卫燕地。

不过杨凌也未曾亏待吴玠,上四军将主有他一席地位,与韩世忠岳飞这等重将并列,吴玠也愿意回返燕地,在那里经营那么久,早就人熟地熟。

以大宋重将身份回镇,也算是衣锦,还要讨取家眷送回汴梁,这一则是聪明表示忠诚,二则是也须得让家眷享享福,自家儿子生出来了,却得不能让他再受苦了,如此厚遇,已然让吴玠觉得用性命也还不进,今日晋王更来亲送,这却叫两兄弟如何承担得起?

杨凌翻身下马,亲手将吴玠掺起来,看着他那张忠厚面庞笑道:“好你个吴璘,当日军中都是常常见面的,我没吃食了,你还知道给我藏一口,怎么这次回了汴梁,召见你两次,都抖得跟鹌鹑一样,现在来送你一程,还是这个鸟样子?”

吴璘嘿嘿直笑,只是说:“那如何能一样,那如何能一样……”

有些话大庭广众如何能说得出口,只有晋王亲手带出来的那些有黑云都背景的嫡系心腹私下里才会议论,晋王将来说不得要当君上圣人的,这叫人如何还敢和此前军中一般,晋王锅里面的吃食都敢去抢?

杨凌一笑,招手又让一旁沉静而立的吴璘过来:“你们回镇燕地,我总是有些放心不下,所以来看一遭,也不想惊动那么多人,不过就想再嘱咐几句话。”

吴玠和吴璘心下都是暗自道:“你晋王如今身份何等贵重,一旦到来,岂有不惊动全军的?”不过杨凌如此说,真的是有要紧话语再叮嘱交代,此间也不是说话的地方,就当先引路,将杨凌恭迎至了馆驿之内,杨凌也不入屋宇之中,就在院内和两人立谈。

“我就几句话,说完便走,女真东路军动向,总是大患,完颜宗望虽然目前还没有侵宋的明显变化,可是此人不差宗翰才干,你们动作一定要加快,能赶得及回镇燕地,那就最好,要知道过了燕地,鞑子就是一马平川直入大宋腹心,你们要是赶不及,就沿着白沟布防,白沟小险不足凭借,再是不利,就退守黄河,本王的底线就是黄河,无论如何不能让女真大军过河!岳飞虽然有能力,可是现如今在燕地的也就是两万正军不到的兵力,宗望一但南下,防线太长,恐怕他哪点兵力应付不过来,我在河东能不能专心与宗翰决而胜之,大半就是依靠在你们两人身上!”

第六百六十四章 防御漏洞

这话在临行之前军议,杨凌并未曾明说,军心士气可鼓而不可泄,且虎贲军中,骨干都是燕地出身,要是这做了最坏打算,准备一路糜烂到黄河边上的预备说出来,只怕军心都要骚然。可是如今相别在即,杨凌终于忍不住赶来,又叮嘱了几句。

对于女真东路军的大举入侵,要做好最坏打算,在这样的情况下,也要死死拖住他们,并且维持着虎贲军军心不散,如此实在是重任在肩,吴玠吴璘对望一眼,杨凌目视吴璘,吴璘肃然行礼:“末将自当遵从大哥号令,绝不孟浪行事,燕地失败则战于河北,河北不利则据守黄河,除非末将战死,否则决不让女真鞑子南渡黄河一步!”

吴玠也行礼道:“大王,末将这个弟弟虽然孟浪了些,可是军事上绝不乱来,末将至于对女真鞑子,其他的俺不敢说,总是舍了性命也要为晋王谨守东面就是。若然不效,也不用晋王论罪了,俺反正早就死在阵前了。”

杨凌默默的拍拍两人肩膀,虎贲军去后,自己就要率领捧日军拥御驾亲征河东,此去就是连番大战。重压之下,原本这些事情不过去一封书信或者西府号令就能办妥的事情,杨凌还是要在百忙之中,嘴碎的过来叮嘱一句!

此刻见到两人没有夸口一定能守住河北,而是一副谨慎准备死战的态度,杨凌反倒是稍稍放下一点心来,点点头想说什么,却又不知道说什么才好,最后只是默然注视他们少顷,微微欠身:“尽量活着回来见我。”说完这句话,杨凌就转身而出。

上百晋王直甲士,一直在外等候,见杨凌出,就将他迎上坐骑,万千健儿。见到晋王旋进旋出的身影,又发出了大声的欢呼呐喊,意气昂扬,直冲霄汉。

杨凌勒马,缓缓回顾这滔滔黄河。还有黄河岸边这些自己几年来苦心聚拢的麾下精锐,马上自己也要统军而上河东,这么多几年来追随于自己麾下的好男儿,再见面时,还能剩下多少,但愿那时,豪杰虽逝,河山依旧!

……

汾河河谷之中,一队人马正不疾不徐的向南而行,此时北地,春光正盛,虽则河东之地山黑而林稀,然则河谷之中野草繁茂,野花点点,汾河水流溅起碎琼乱玉,仍然别有一番景象。河谷两岸,到处都有村庄聚落,此刻正是田间劳作的高峰时候,到处都看到农人身影,在辛苦的伺弄庄稼。

然则往常田边村妇送饭,儿郎嬉戏的热闹景象,却再不见,这些劳作农人,在田间还不时北望,似乎在担心着什么,石岭关外,正有大队女真军马,正在做叩关之势!

河东之地,从唐末至宋初,就是战场,多少强藩在这里混战,五代之中几代君王,都崛起至此,而宋立之后,与后汉更是缠战十余年,打得河东几乎变成了一片白地,而与辽人之间缠战,持续时间更长。

澶渊之后,边界烽烟渐熄,原来在河东缘边设立的密密麻麻的军寨堡垒关隘,也多废弛,可是这一次无数胡虏压来,原来关外大量百姓如云如雨的仓皇涌来,却让这些战乱记忆,一下就回到河东百姓心中!

这一队人马经过,很是吓了那些在田间劳作的百姓一跳,后来看到这支军马打着神策军旗号,这才放下心来,河东边地,武风素悍,虽然比不得燕地云内那些迭经丧乱的汉儿,可是比中原腹地也强胜不少了。

这支打着神策军军号的人马,自北面掩护着大批内迁难民退来,就据守关隘,整治防务,也不甚扰民,甲胄精良,兵刃锐利,约束森严,且满是煞气,一看就是强兵模样,有这么一支军马坐镇。这才让他们没有举家逃难,而是还在坚持着田间劳作,不比富室纷纷南下而走,寄于看似更安全的太原府左近安置。

寻常百姓,不劳作便是不得食,抛家弃业,泰半唯有辗转死于沟壑,他们辛勤劳作,缴纳贡赋,繁衍生息,只求上位之人,能在外敌入侵的时候能给他们一个最为基本的安全保证,而在两宋之交,上位之人,已然堕落得连这一点都做不到,又是这些百姓,持戈而起与胡虏战,染得汉家江山一片血红,可最后还是宗泽三声渡河而亡,河朔河东义军被上位者遣散!

这一队人马,拥着一名未曾披甲,裹着一领敝旧披风的长大汉子,正是新鲜出炉的保大军节度留后,河东经略使,兼领神策军的韩世忠了。

这一路行来,正是巡视沿着汾河河谷布设的神策军防线,还有诸多军寨的修备情况,另外还要视察一下云内难民安置迁徙的情形,这一路行来,情形还算是不错。

神策军是晋王杨凌的起家人马,新建上四军中号称第一,现下心气正是最高的时候,如何能让其他军马比了下去,就是韩世忠也觉得节度留后不大够味,想得一个节度使耍耍,督促既严,奔走往来不停。

神策军上下被催促得发疯也似的整备防线,从北到南,以石岭关,细腰寨,窟谷寨为核心的三道防御体系,将汾河河谷这条通路遮挡得死死的,韩世忠自有信心,女真鞑子要是这样一路硬啃过来,等打到太原,估计得明年去了,且不知道最后还能剩下多少人马。

晋王带领大军,走着打也把这支女真西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