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赵云-第13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尽管赤壁大战、曹丕南征两次失败,都从侧面说明曹氏父子没有听他贾文和是错误的,但也并不能说明贾诩在战略策划上有多高明。
其实说到底,在这点上与荀氏兄弟的差距,症结就在是否“知己知彼”。
中原那些人物,荀氏家族作为世家大族,那是很掌握了一些资料的,荀氏兄弟自然也有机会了解曹操的敌人。
但是对江东就不一样了,贾诩并不了解江东的情况,所以人家也没办法提出具体的战略。
说白了,对江东的攻略,换做二荀,不一定照样不行,但难度也会空前加大。如此看来,贾诩就足以与二荀比肩了。
在赵云的心里,这家伙要不是不喜欢抛头露面,他都想把其当成谋主。
当断则断,三人相对,毫不犹豫从张郃身边撤出来。
甚至赵云相信,有朝一日自己失势,贾诩另攀高枝也不是不可能,毕竟他在三国里面的风评并不好。
然则,只要自己足够强大,能给他别人给不了的利益,那就可以掌控,除非他想自立。
“他们叔侄俩都是王佐之才啊!”赵云叹息道:“惜乎有些事情,只有和文和分享。”
“谢主公信任!”贾诩脸上古井不波:“荀攸想自立不足为奇,荀彧可是个忠君人士啊。”
不能不说,身边的人没有一个是省油的灯。
他能看出荀彧,并不是因为他比对方高明多少,只是一个在明一个在暗。
所谓王佐之才,就是“辅佐君主成就王业的人”。
这里的“王”,恐怕不能简单的理解为“君主”、“君王”,它的内涵更偏指“王道”,即依靠“圣王仁义教化”治理国家的方式。
当然,纯粹的“王道”是不可取的,乱世治世都不可以,尤其是在乱世。
实际上荀彧也不是那种固守“王道”的儒家卫道士,但至少忠君、仁义、德政的思想在荀彧的政治思想中占据主导地位。
基于这样的思想结构,结合乱世务实的现实需要,荀彧必然会成为一个全能型,而且处事细致的智囊。
他看问题往往非常深刻,是五人中最体大思精的一位。
他年轻时曾经预言,家乡颍川由于处在版图的中心地带,早晚会遭到掳掠,应该尽早迁到外地。
可以说,燕赵书院的成立,他功不可没。正是因为他在荀家上下游说,才让荀谌也答应北去,让赵家的文事方面更上一层楼。
荀彧的论断,综合了他对地理、人情、时事的了解和推断。
张邈与陈宫在兖州叛乱的时候,豫州刺史郭贡领兵来到荀彧镇守的城下,说要求见荀彧。
夏侯惇劝阻,认为非常危险。荀彧却认为,郭贡和张邈关系一般,他仓促来到城下,显然没有成熟的打算。
这个时候前往说服他,即便不能为我所用,也可以让他保持中立。
如果这个时候怠慢他,郭贡一定会怒而攻城。
结果荀彧轻身入敌营,郭贡见荀彧没有惧意,认为城池一定难以攻打,于是引兵退走。显然,基于对人情、时事的精准掌握,荀彧再一次建功。
在之后辅佐曹操攻略吕布、袁绍、刘表,迎奉天子的过程中,荀彧每每进谏,往往会从大势角度,撷取影响战争胜败的诸多因素中最关键的那些部分,对曹操进行劝谏。
比如建议曹操先攻吕布,后取徐州的时候,荀彧就从人心、粮饷、战略、战术等多个方面进行了论述。
建议攻打袁绍时,荀彧引用楚汉相争的故事,从用人气度、决策、治军、德行四个方面论述了战胜的可能性。
对时局一贯全面客观精准的论述,在其他谋士那里是找不到的。
可惜就是这样一个人,却始终有一份忠于汉庭的心,让赵云一时之间有些惆怅。(未完待续。)
第九十三章杀奔山顶
水匪首领们从聚义厅乱哄哄出来,没有修炼导引术的占了大多数,还是有不少武艺高强,称得上是三流武将,眼力可达数百丈。
“天啦,那些往下面锤船的是什么东西?我的船啊,上面还有我全部的战兵。”
匪首们一边讨论一边捶胸顿足,那些摧毁的舰船可是他们的命根子。而比命根子更重要的,则是他们的可战之兵。
没了,一切都没了。即便有机会逃回去,留守的当家只要不蠢,铁定就夺了位置。
“类似桔槔!”一些眼力劲好的瞬间得出结论,他们也是彭蠡泽众匪的佼佼者。
其为一根竖立的架子上加上一根细长的杠杆,当中是支点,末端悬挂一个重物,前段悬挂水桶。一起一落,汲水可以省力。
赵云在江陵的时候,就想到了水战中的利器拍竿。
两千年后,哪里还能找到古代拍竿?考古学界众说纷纭,主要是两种思想在争辩。
一种认为就是在船上安置的投石机,另一种就是赵云到江陵后赶制的这种。
身为考古学博士,现代青年赵子龙还是趋向于后一种。
很简单的道理,一种物事只是使用的地点不一样,叫法应该是大同小异,绝对不可能出现风马牛不相及的说法,除非语种不一样。
一些极端的匪首马上吵吵嚷嚷,要独山岛给一个说法,否则即刻开战。
其余保持沉默的则是聪明人,今天一看就是彭蠡泽水匪们的末日,一个个不想着怎么去度过难关反而要起内讧。
设若那些目光短浅之辈真要打独山岛,这些人不介意帮周泰蒋钦一把,把他们全部杀死。
当蒋钦心急如焚喊话的时候,整个山顶瞬间静了下来,到此刻才知道敌人是谁。
在此前,大家都以为是荆襄的豪门大族,反正荆州扬州本身就不咋和气,灭了船队又怎么的?相信扬州世家大族们也不会坐视不管。
赵云是谁?稍微懂一些文采的匪首都清楚,那是天下闻名的赵家麒麟儿,怎么到了这里?
当然,他唯一一次明面上展示武功,是在汝南郡的校场上一剑杀死杜春的事情却没有流传开来,只是一些消息灵通的大家族知晓。
文士统领军队,在这年头十分普遍,如果赵云的威信足够,指挥船队也就理所当然。
“请问是周泰还是蒋钦?”赵云毫不客气。
听到这声音,所有匪首心里咯噔一下,麻痹的,踢到铁板了。
赵云的声音隔了三四百丈,每一个人感觉到好似就在耳边轰响。
“小的就是蒋钦!”他满心苦涩,此刻还不明白遇到武力值比自己高太多的对手那就是猪。
“给我一个交代!”赵云毫不含糊:“你们百般监视我们船队拟灭杀我等,降或者死!”
说到最后一个字,他用上了夏俊教的技巧,在每一个匪首的耳边产生回音,嗡嗡作响。
不待蒋钦说话,周泰已是怒容满面:“你是赵云又咋的?即刻赔偿我们的损失!好大的口气,还要干死我们,你上来试试!”
蒋钦心道要遭,果然,赵云再次喝道:“看来你们是不相信了?我们既然可以用拍竿把你们的船锤沉,自然可以把石头翘上来打你们。”
原来那东西叫拍竿!
天啊,一个个匪首面如死灰,要真把石头轰到山顶,就只有等死了。
黄忠和赵云领头,陈家五至带着赵家部曲与新收夏巴士兵跟在后面。
到了湖滩上,赵云让夏勤协助十六带着蛮兵们原地不动。
赵家部曲或三人或五人抬着一根木头,有的则拿着另外的投石机部件跟在后面。
荆襄的二代们与徐庶、赵满羡慕地看着赵家军健步如飞奔上山坡,自恨不能参与进去。
山上的水匪们慌了,有些人手忙脚乱地放起滚木礌石,顺着山路往下滚。
只见黄忠一马当先,手里准备好的铁棒在石头快到的时候顺势一拨,沿着侧面滚下去。
石头的惯性比较强,轰轰隆隆直滚到水里才发出通的一声,溅起一大团水花。
至于身后的夏巴族士兵,由于拨动的石头本身就是往旁边去的,好似一个扇形,纷纷往两边滚落,他们毫无危险。
独山岛山高约莫五十丈,看见赵家军不断往上来,山上的匪首们一个个慌了手脚。
这座山唯一道路确实险峻,那也看是面对谁。
黄忠和赵云两位都是顶级武将,后面的陈到五兄弟和赵家部曲,都是妥妥的三流高手。
所谓的三流高手也有差别,有的直逼赵云、黄忠这样的二流高手,有的也就比普通武者强了那么一点点。
赵家军都是从血雨腥风中走出来的,个体差异并不是很大,在三流中都是好手。
离山顶约莫二十丈远近,那些水匪们不敢再放滚木礌石了,本身备量就不是很充足,谁知道遇见这一伙变··态?
赵云和黄忠也不再往前,部曲们熟练地装配起抛石机来。
很快,一根三丈许长的宽木头放在地上,部件一个个安上去。
“大兄,你来抛!”赵云早就换了武器,一把铁枪拿在手中,警惕地盯着山上。
再有滚木礌石下来,他也会迅速挑开。
等黄忠准备好,赵云单手托起一块一百多斤的大石头放在杠杆的顶端。
说时迟那时快,只见黄忠使劲一拉绳子,石头向山顶呼啸而去。
结果,由于他用力过猛,竟然飞到了山顶的另一边,轰轰隆隆滚下山去。
山顶上的众匪心已沉到谷底,赵云的功夫在起先的说话声中就可见端倪。
一个高大男人竟然毫不逊色,手中的铁棒随意拨弄,,能把飞驰而下的石头变向拨开。
说了大话的周泰一脸茫然,他怎会想到事情的发展,完全就不按照他自己编写的剧本走下去。
山上滚下去的东西,又不是沿着槽体滚落,十个有五个能到赵云他们身边就已是幸事。
能滚下去的,带着惯性,尽管在与地面的摩擦着减少了重量,莫不有几百上千斤。
那得需要多大的臂力才能拨开?
就是功夫最强的周泰都不敢保证自己能轻松避让,冒险一试,说不定连手臂都会震伤。
不等山上的人反应过来,赵云又带着众人向山顶逼近。
十五丈、十丈、五丈,一转眼就快到了。
第四十二章暗杀?
“文和,你看是否做一些事情让文若对汉室产生怨恨?”赵云沉思了片刻,低声说道。
“主公!”贾诩有些莫名的感动,这种情绪在他身上很少见。
想想吧,那边荀彧是赵云的舅子,他是什么人?投入到麾下刚刚没多久的时间。
让贾诩来算计舅子,本身就是对他的信任。不管荀彧和赵云关系多好,仅仅是私交。
那哥们儿从来都不是一个因公废私的人,从这一次灵帝省亲他马上就拉着荀谌屁颠屁颠跑过来就知道,荀彧对汉室有一份愚忠。
刘宏本身就是一个爱财如命的人,这次忍痛不让荀爽和蔡邕给钱,让他们到朝廷做事,其实质就是防患于未然,怕真定赵家继续发展壮大。
结果荀爽本人还半推半就,不过为了家族的利益,只好答应。
不曾想这边荀彧拽着荀谌就跑了,据说在京城找了个芝麻官。
“要文若对汉室有怨恨,其实很简单。”贾诩苦笑道:“设若让朝廷对荀家有怀疑,你觉得颍川荀家还有何好下场?”
“城门失火殃及池鱼,到时候不管是荀彧还是荀谌、荀攸都得不到好。”
赵云脸色一变,如果要把荀彧拉过来,需要整个荀家去陪葬,还是算了。
那边,贾诩还在分析:“主公,要是我们放出消息,就说荀家一直在秉承着儒家的思想,认为当今的施政不合他们家族的意思。”
“再说了,无风不起浪,颍川书院为何要建立?不就是为了荀家的人来笼络人才吗?”
听到这话,赵云一身冷汗,妈蛋,难怪都说这家伙是毒士。
“打住打住,文和!”他赶紧站起来,连连摆手:“荀家是我岳家,刘宏本身就不是一个宽宏大量的人,和他的宏字不沾边。”
“到时候真要把荀家给整下去,你想想我们赵家的结果会如何?”赵云乍一分析,自己冷汗连连:“荀家肯定有人眼红,说不定就是颍川本地的家族都会出手。”
“墙倒众人推,党锢之祸灭族的大家族还少么?不差荀家一个。”
“赵忠这些年在朝廷很是树立了不少敌人,随着权威日盛,敌人也就更多了。”
“只要荀家倒下,对方携着大胜之威,他的敌人发力,我们真定赵家的覆灭也就在眼前!”
此时的贾诩,还永远不是在历史中出现的人物,考虑事情也没有那么全面。
经赵云这么一说,他有些懵圈,唇亡齿寒,赵家和荀家哪怕颍川本家不再相助,还是在相互依存。
荀家女是赵家媳,到时候朝廷要是连荀妮也要拉出来,依照赵云的性格,根本就没有妥协的余地,肯定是护定了自己的女人。
“对不起,主公!”贾诩脸上色变,赶紧躬身道歉:“是诩考虑不周。”
“没关系的,文和。”赵云宽慰道:“即便没有荀彧,难不成一旦时局有变,我们不能成事?文有文和、元直、大兄,武有黄家兄长、姊夫、翼德、子义。”
“人才总是越多越好吧,”贾诩听到自己的名字在前也有些不好意思,迅即正色道:“主公,目前在京城我们才刚刚起步,你看鹰眼这边?”
“文和,你我名为主公,实则兄弟。”赵云拍了拍他的肩膀:“既然交给了你,那一切都是你说了算。放心大胆去做,一切有我!”
今天晚上的雒阳,分外沉静,看不到半丝白天的喧嚣,私下里只能听到偶尔有打梆子的吆喝声与士卒巡逻的踏踏声。
至于赵云与师父童渊,是不会在燕赵风味住宿的,毕竟自己有家,家里还有三个娇妻在等候自己,不能让她们担惊受怕。
尽管蔡琰原本就在京城住着,如今的她身怀六甲,再说已经是赵家妇,一般情况下不再抛头露面,其余两人对京里两眼一抹黑,自己就是她们唯一的依靠。
四下里一片寂静,时不时有些灯光洒进来,映着贾诩略显坚毅的面孔,赵云想着得用尽一切办法给鹰眼也整一张通行卡。
今后在京城立足,有些情报需要夜里传达甚至出城进城,殊为不便。
“主公,此处甚好!”贾诩的记忆力不错,看到白日里为鹰眼准备的总部,他准备下车。
“文和,一切草创,此处四通八达,遇到事情也可以安全撤退。”赵云略微沉吟说道:“狡兔三窟,必须要有其他的地方。”
“主公放心,诩争取在旬日之间就把一切准备好。”贾诩抱抱拳,消失在暗影之中,两个鹰眼的人看到他们的首领安全回来,迅速隐去。
“师父对不起啊。”赵云歉然道:“还要劳动你老跟着徒儿四处奔波。”
“说哪里的话!”童渊原本不是一个多话的人。
或许是年龄大了,话就多了起来。抑或是因为刺杀了檀石槐以后,身体机能大不如前,和自己的关门弟子在一起,话总是要多一些。
“为师本身就是强自要跟着你来的,只要你不嫌麻烦就好。”他捋了捋胡须:“再说京城之中藏龙卧虎,老夫不跟来委实不放心啊。”
赵云不再说话,只是在心里面暗暗感激年近古稀的老人,惜乎他没有子嗣。
对于他的后代,赵云从来没有过问,或许就像自家的一些武痴一样,终生不娶。
“恩?”童渊猛然间站了起来,衣服无风自动。
“何事,师父?”赵云也十分惊讶。
老人家哪怕不是泰山崩于前而面不变色,也相差不远矣。
就算在一路上看上去就是一个糟老头子,那只是因为他把一切气机都收在体内的缘故,从来没有如此凝重的时刻。
“师父老啦!”童渊逼着眼睛,神识在四周扫了一圈才收回来:“兴许是老夫过虑了。”
他又喃喃自语:“天子脚下,哪怕那个皇帝没啥用处,却也不是一般的武者敢于冒天下之大不韪来承担汉庭的怒火。”
“师父,你是说有人要对我们出手?”赵云一惊。
不会事情就这么凑巧吧,今天白天在城外就早到了别人的拦截,晚上竟然还有人来刺杀。
“可能是一个初出茅庐的武者,”童渊摇摇头:“兴许是一路上始终紧紧绷。”
赵云眉毛一扬,赶紧用神识四处逡巡。(未完待续。)
第四十三章一箭,一剑
“你的神识竟然还能外放?”童渊愕然。
哪怕不是刻意,但是身边有人用神识他还是能辨识出来,气机出自眼前,除了自己的宝贝徒弟还能有谁?可他明明就是一个普通人啊。
老人觉得难以置信,马上就探出手来,在徒弟的身上仔细探询着。
既然是师父,赵云也就没有必要抗拒。再说以他目前连武者都不是的拳脚,也根本就不可能是老人家的对手。
看他刚才伸手的架势,就是自己全盛时期,都得费尽心思才能对付。
“好奇怪!”童渊的眉头紧随:“明明你身上已经没有半丝武功的痕迹,可为师老是觉得事情出乎了老夫的预料,好像又有功力的样子。”
“有武功如何?没武功又如何?”赵云早就想开了。
在前世,自己本身也算是一个文弱书生,社会的发展从冷兵器到了热兵器,也没看到哪个拿着枪弹的人找上门来。
再说,起先他对贾诩说的那番话,不是信口开河,真要有历史上的那些事件发生,手下这些人都是及其牢靠的。
何况在他心目中,相信张郃并没有因为贾诩的离开而对自己产生一点怨恨。
张家父子本身即使非常重情的人,一辈子不变心可能太长,至少眼前不会对赵家有啥害心,刘宏接见他们的风言风语自己还是知道了少许。
“唉,想不到啊,云儿,到得最后,为师还需要你来安慰!”童渊喟然一叹:“整来整去,没放心的是老头子我,而不是你啊。”
他确实始终都没有放心,经常在自责,设若自己也跟着赵家的军队出塞,焉能有赵云武功全失的地步?还连累应该是世间唯一的先天强者都陨落了。
“师父,曾经汉高祖说过,马上打天下,不能马上治天下。”赵云若有所思:“同样的,徒儿也认为打天下并不是武功越好的人就越占便宜。”
“真要如此,那大家就出来比试一下武艺,谁最好谁就当皇帝好了。”
“当年的楚汉相争,根本就没有刘邦什么事,楚霸王的武功高出他太多。”
车厢里有气死风灯,赵云看到老人的脸越来越阴沉,赶紧闭口不语。
毕竟有汉以来,大家都当自己是大汉的子民。
他这番话,本身就有些大逆不道,老人虽然不是一个十足的忠君者,却压根儿就不会想到去反叛朝廷。
“大胆!”童渊一声暴喝,人破车而出。
可惜,身上没有一点武功,赵云心里急得不行。
老人这么慌张地跳出去,很显然,就是刚才的预感变成了现实。
他的脑袋转得很快,究竟是谁居然敢真的在京城行凶?那不啻于是打皇室的脸面。
所认识的人物,就像走马灯一样在脑袋里面一个个迅速放了出来。
张温肯定要算一个,相信只要有机会,他会毫不犹豫地出手。
好像南阳张家根本就没有听说过有啥出色的武者。
除此以外,又是一个南阳人何颙,自己当初夺去了导引术,让他在袁绍面前脸面全失。
现在他宁愿跑到哥哥那边去当一个军师,也不想继续在袁本初帐下效力。
对了,袁家,或许只有袁家,或者是级别相若的家族才有这个能力,也能招揽到武艺足够高的武者来对自己实施暗杀。
穿越过来这么多年,赵云前世的一些思想渐渐发生了极大的变化。
不说其他的,就是武艺、导引术什么的,在前世根本就是不可思议的事情。
在赵云看来,好像都已经进入到仙侠的范畴,武者的破坏力竟然是普通人想不到的强大,宛若神仙之流。
一支床弩带着呼呼的风声,划破空气朝马车而来。
童渊在箭支刚好要射出来的瞬间就已发现,本来从马车顶上破顶而出,打算是准备去杀死那些在床弩后面操作的人,却不得不戛然而止。
也不知道啥时候他的剑就到了手中,看着箭的来路,毫不犹豫用气全身的力气,奋力朝前一斩,当的一声。
两边相撞,发出震耳欲聋的声音,让周围一些已进入熟睡的人都从睡梦中惊醒。
“何方鼠辈?”童渊用足全身力气,才堪堪把射过来的箭支拦下,人被巨力射得不由自主往后面一退好几步。
“藏头露尾的东西,出来!”他惊魂未定,大声喝道。
“巡逻的士卒呢?”没有师父在身边,赵云心底里还是有些面对死亡的恐惧。
在离赵云他们大约三十丈左右的位置,有一所黑黢黢的房屋,里面根本就没有电灯。
一个身材略显高大的黑衣人瞬间脸色变得煞白,他不由低声骂道:“蠢货,怎么把这老头子给引出来了?不是说只有两个中年人吗?”
他一跺脚,低声吼道:“还愣着干什么?尽最快的速度撤走!”
说完,率先冲出房门,消失在黑暗之中,唯恐被任何人看到自己的面容。
另一人拿出一只竹哨,嘘嘘一吹,他们埋伏的人悄无声息地退走。
不能不说,禁军的战斗力虽然不咋的,维护京城的治安还是兢兢业业。
童渊的吼声何其之大?不要说正在巡逻的人,就是附近的居民只要是睡着的,早就被那一吼给惊醒。
听到犹如夜枭的声音此起彼伏,老人站在那里,根本就不敢追出去。
本身就是为了保护赵云而来,要是自己离开,天知道在暗中会不会有人继续发射床弩。
刚才因为自己在徒儿身前挡住一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