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赵云-第1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就算张忠是皇帝的亲戚,太守价格也花了一千万钱。

刺史徐璆不忿,累次在陈述里检举,如石沉大海。

而且,董太后亲自托人给他带过话,让他放过自己的外甥一马。

身在江湖,可徐璆的心在庙堂,盼望着能名闻天下,至少被顶级豪门知道,自然是不肯。

眼看自己这个刺史就要当一辈子,他心里很着急。

“这些本地人在哪儿迎接赵云?”徐璆看着情报,问自己的管家徐本毅。

“回官人,”徐本毅谨慎地回答:“上次他们在燕赵风味波涛阁聚会的。”

“波涛阁吗?”徐璆点点头:“那地方听说最为宽敞,很是适合。”

“随时注意赵云一行的动向!”徐璆穿起自己的官服:“到时,某要亲自去一趟!”

说话间,他已走出屋外。

第二十八章荆襄群英会

徐璆并不是出身于豪门大族,广陵海西徐家,还永远称不上豪门。他父亲徐淑,是前任度辽将军。

听起来很威风,实质上与辅国将军、虎牙将军、轻车将军、冠军将军、横海将军一样,是三品杂号将军。

每个人走上官场,都想奋力向上爬,徐璆自然没什么两样。

有的人图名,有的人图利,而他想名利双收,才能掌握更多的政治资源。

董太后可是皇帝亲妈,他对董太后都不客气,是投灵帝所好,哪个皇帝不想自己手下有这样几个孤臣?

可刘宏同学整天事情繁多,估计也就他妈提到想惩罚徐璆的时候才能想起这个人,平日里又怎么会注意到一个六百石的官员?

徐州世家,同气连理,彼此间私下自然少不了沟通接触。

据陈家传过来的消息,赵云当与当朝最大牌的宦官之一赵忠有莫大关系,而今又是荀家女婿,不利用才怪呢。

徐本毅平日里接触不少机密,自家主公的事情略知一二。一层压一层,他自然吩咐府丁去日夜盯梢。

荆州马家,家主马秉马伯雄,在历史上没有留下痕迹。

但是,他有五个非常出名的儿子,在三国演义中出现,有马氏五常,白眉最良的说法。

可惜此刻他们的父亲才刚刚娶妻,马良的影子都不知道在哪儿。

马家就是个纯粹的商贾世家,祖地南郡宜城,现在垄断了江陵一成的粮食和造船业。

当然,在大家族的眼中,是看不起商人的。

每一代的马家家主寿命不长,因为他们没有导引术傍身,随时都在呕心沥血,算计着生意,以免被大世家所吞没。

而且,不仅仅是马家,徐州糜家,河北甄家,哪一家的家主能高寿?盖因平日里操劳过度,在壮年时就去世。

今天一早,他换上最新的蜀锦衣服,看上去还是个商人,大腹便便。

“马勤,”马秉临上马车前大声吆喝:“今天有人来找我,就说我在燕赵风味波涛阁,与太守家公子和蒯家等家的公子在一起。”

上次荆襄大族公子们的聚会,他是知道的,可他没资格。

如今不一样,因为赵云给他的信函就揣在身上,以迎接的名义自然就可以混进高富帅圈。

哪像以往,每次和各大家做生意,自己面对的不过是管家之类,连大管家见面的次数都屈指可数。

他一直有个愿望,自己的孩子出生以后,请最好的老师,哪怕倾家荡产也请,要是天下知名的老师就再好不过了。

否则,纵使家产万贯,在世家眼里在士人眼里,不过与贩夫走卒地位等同。

马车开动,还没等马勤回话,他又探出头来高声吩咐:“够分量的人你给我带来,我们是去迎接赵子龙先生的!”

这里号称富人一条街,居住的都是些富商。

同行相轻,同行相忌,随时都在注意其他家的情况。

马秉的嗓门本身就不小,两声呼喝让守在各家的小厮们慌忙禀告家主。

尼玛,太守之子,蒯家人,这些都是南郡的土皇帝。

虽然都是商贾之家,赵云的大名早些年都传到江陵,云体成为各家公子必学。

一个个大富豪就像疯了一样,四处找关系,想进入到圈子里面。

波涛阁是荆州燕赵风味最大的包厢,,在四楼的最左边,濒临江水沔水,打开窗户,滚滚水流打着浪花倏忽东去。

望着眼前的四层楼,马秉满脸激动。波涛阁也曾花重金和大家族的管家在里面消费过。

到了饭店门口,他笑容可掬,掏出赵云的信,伙计们的脸上笑容更甚,恭恭敬敬带路到四楼,一直送到门前。

见有自家的伙计相送,包间门口的女侍也不会阻拦。

刚踏进包间,正在高谈阔论的各家俊彦鸦雀无声,盯着这个意外闯入者。

“各位好!”马秉微胖的脸上红光满面:“子龙先生曾给在下写了一封信,相约来荆州有要事相商。”

他的信一直在手上就没揣进去过。

信很快就递给了年龄最大的庞启隆手里,他眉头微皱,仔细端详。

“伯雄兄,弟不日来荆州,有要事相商,盼能与兄在江陵相会。”

字迹很简短,可连庞启隆都没见过赵云本人的手迹,更遑论其他人了。

“伯雄是吧?”黄承彦也看过了信,他不认为一个商贾之人敢对荆襄大族们撒谎。

况且,正主赵云马上就要来了,要是有假,今后在荆州哪有他的立足之地?

“正是!”马秉的呼吸不争气地急促起来。

“你来得正好,”庞启隆也反应过来:“昨日未时,子龙贤弟途径编县,全部都是马队,一人双马,今日午时应该就能到达。”

“谢正轨先生!”马秉大喜,深深一揖,自己找个边上的位置坐下。

那边,庞启隆一群人并没有关注他,继续刚才的话题。

“正轨兄这么一说,钧不敢苟同!”此子为习家大公子习钧习少堂:“秦也有杀良将的先例。”

他四周拱了拱手:“杀神白起,在长平一战,坑杀四十万赵国精卒,他的功劳不可谓不大。可一回头,昭襄王竟然赐他自刎。”

“兔死狗烹,那时秦国还没一统天下,好像也没对秦国的国力造成多大的伤害。”

“那按照贤弟的意思呢?”众人都在沉思,黄承彦也来了兴趣:“你说得很有道理,秦国名臣,没有几个有好下场。”

“在钧看来,就是马匹!”习钧一言震惊了整个包厢。

他慷慨陈词:“北人善马,南人操舟。但我们总不能随时生活在水上,而在陆地上,骑军是最快最有力的攻击方式。”

“少堂兄此言差矣!”蒯越摇摇头:“赵国李牧、廉颇长期和匈奴作战,骑兵不在少数。”

“就是!”蔡瑁也不甘示弱:“连偏居一隅的燕国,都有大量骑兵,怎么赵国、燕国最后都被灭亡了呢?”

按说,荆襄大族都是通家之好,而且世代都有亲家关系。

文无第一武无第二,在争论的时候,没有任何人相让。

房间里顿时陷入沉默。

赵云一行,也终于到了江陵城北门。

第二十九章初至江陵

虽然不到一百骑,前骑与后骑之间,相隔一丈多,绵延两里,看上去蔚为壮观。

见到两丈多高的江陵城门,赵云大喝一声“吁”,随即放慢了马速,马与马之间的距离也缩短了一半。

“再一次来到江陵,感觉好不一样啊!”赵满脸上全是疲惫,也振作精神。

赵云没有答话,只是轻轻点了点头,纵马入城。

城门口的卫兵,一个个都挺直了胸脯,像是在接受上官的检阅一般。

“是三公子吗?”一个小厮模样的年轻人喜出望外。

“某正是赵云!”子龙轻笑一声:“在后面找一匹马骑着一起走吧。”

根本就不需要人带路,四层楼的燕赵风味,顶楼上飘扬的布帘城外就能见到。

不少家族都派人守在那里,一见斗大的赵字慌慌张张往回跑。只要在途中,大家都以冀州都尉的名义在行军。

可两条腿始终比不过四条腿,就是在放慢马速的情况下,也能比得上人中速跑。

何况众人在街上,也不能撒丫子狂奔,都是大家族出来的,还是很有教养,要不然别人还以为你做贼被人追赶呢。

“赵云到了!”

“赵子龙到了!”

“赵家麒麟儿到了!”

文字不一样,信息却是一模一样的。

江陵比起汝南郡要繁华不少,城区的面积都大了不止一倍。

燕赵风味在江陵城的西南门,隔着一片民居,在外面是高耸的城墙。

在酒店的三楼上,就能领略到沮水和江水的风景。

左边是一大片食盐市场,再过去是盐监衙门。

背对城墙,门前一大片空地上,停满各式各样的马车。

赵家在各大郡的负责人,中间都带一个青字。

这也是二叔赵仲神来之笔,第一次派到中山的叫赵青东,他就规定了管家一级的区别。

有些人是赵家其他支族,有些是家生子。

名两个字的怎么办?很简单啊,中间加个青字就搞定。

南郡的负责人叫赵青成,他是赵云的远房叔叔。别看中间都是个青字,辈分不一样。

而且两年一期,每个郡的负责人有的轮换,有的回到真定参与其他事务的管理。

“子龙,你来啦!”看到赵云,赵青成满脸堆笑。

上下打量了一番,他呵呵笑着:“好小子,都快有我高了。”

“成叔,来了一年多,还习惯吧?”赵云把飞云交给小厮,笑盈盈地拱拱手。

“其他还好,就是冬天太冷。”赵青成忙着诉苦:“江陵的墙很薄,当初在建的时候好像是青军那小子吧,也不知咋想的。”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赵云跟着他往里面走:“那冬天晚上睡觉你关窗户不?”

“哪能不关呢?我今年多大了?明年热天就回家,再也不出来了。”赵青成大发感慨:“真老咯,你都这么大啦。”

赵云不好意思地挠挠头,记得前世四川的同学说他们冬天都不关窗户睡觉,难道现在比后来要冷很多?

“对了,南郡这里的人都聚会好几次,一直在等你呢!今天也在,现在四楼上。”赵青成把赵云带到二楼的客房前,突然想起来。

燕赵风味每一个地方吃东西都在高层,因为大家能看到城墙外。除了一楼的大厅,其他都用来做客房住宿。

“噢?”赵云一惊:“那我先洗漱,完了就上去。”

“对了,元直,叔至,我们一起啊!”他冲着楼道里喊着。

就像中原人看不起荆襄人一样,本地人也看不起荆南四郡。

在他们看来,长沙郡和武陵郡还好一点,桂阳郡与零陵郡纯粹就是蛮夷之地。

自古文武相轻,南阳郡出武人谋士。

可本朝光武爷祖籍南阳,麾下云台二十八将,南阳出身者众,所以,南郡大族与南阳世家之间,关系还算友好。

马秉的观察,南阳郡与南郡人泾渭分明,默默吃喝的一桌,肯定就来自南阳。

那些人虽然也穿着文士衫,一个个显露出来的臂膀,看着就孔武有力。

南郡主要还是玩儿脑力的,蔡家虽然也称作文武双全,只不过是文不成武不就。

然而不能不承认一点,一个人也好,一个家族也罢,崛起都需要一定的运气使然。

譬如这蔡家,老一辈的嫁到南阳张家,其夫张温贵为大司农司空,少一辈的大女儿嫁与黄承彦为妻,小女儿,诶?

马秉想到这里,忽然有了个惊人的发现,嘴角不由一抽。

那边厢,南郡众人还在就刚才那问题争论不休,南阳郡一行好像没有听到,依然在那里不紧不慢地吃着,时而相互交谈几句。

“砰!”房门突然被推开。

“蔡福!”蔡瑁气不打一处来,这样的场合如此鲁莽的举动,不是给我蔡家人丢脸吗?

“公子,子龙先生到了!”蔡福尴尬地一笑,气喘吁吁报出答案。

“来啦?!”正在争论的人都异口同声地问,年轻的几个都激动地站了起来。

南阳郡的只占了一张桌子,刚好十个人,他们不约而同放下了筷子。

南郡作为地主,周围影响力比较大的家族没有一家缺席,三张桌子上都是。

最后一张桌子就是马秉所在,貌似几个中等家族的领军人物,他们一直在静静听着大家族精英们的辩论。

“邓兄、张兄、李兄!”庞启隆站了起来,冲南阳郡那边的人打招呼:“我等是否下楼迎接?”

这些人不是赵云写信邀请的,而是南郡众人合计后去信让过来的。

南郡多是文人,汝南郡的消息传来以后,大家都晓得了原来赵云武艺不俗。

家中老人们自然放手让年轻一辈处理,都血气方刚,哪怕不能胜过天下闻名的赵家麒麟儿,也不能让人看清了不是?

说实话,南郡这边的武艺,根本就不值一提。就像马秉所认为的那样,就是其间号称文武双全的蔡家,也不过是比普通人强一点。

“全凭庞兄做主!”被点名的三个人对望了下,张家之人站了起来。

此人名叫张机字仲景,现为南郡治下的一个县尉,被拉来凑数的。可惜他虽然是县尉,武艺却也和蔡瑁不相上下。

“劳诸位久候,云这厢有礼了!”

清晰的话语传进来,赵云带着徐庶陈到,昂然而入。

第三十章其实我是来谈生意的

“颍川钟家末学后进徐庶徐元直见过诸位!”徐庶也落落大方行礼。

什么?赵云不由吓一跳,这丫从来没告诉自己,他咋和钟家扯上关系了?

不行,下来得好好说道说道,太特么不讲究,连主公也隐瞒。

这倒是赵云错怪徐庶,一个家族有直系支系旁系之分。

直系就是这家族的创始人直系后人,而支系的是此人哥哥或者兄弟的后代。

每一个家族都有女婴的出生,长大后出嫁,如果男方家境不如女方,则依附在女方生活。

甚至还有家族男性的连襟,这些人,构成了一个家族的旁系。

有的旁系甚至为此改姓,有的则用本姓,改不改姓没有硬性规定,你改姓了也不一定受到重用,毕竟家族以直系嫡系为主。

恰好,徐庶的奶奶就是钟繇的远房姑奶奶,还没有多远,是不出五服的那种。

相对起来,陈到就比较简单:“汝南陈到见过诸位!”

他一副武人的架势,做了个罗圈揖。

三人介绍完,荆襄众人早已站了起来。

“吾乃庞正轨,此为黄承彦。”庞启隆在南郡众人里年龄最大,他挨个介绍。

“蒯家蒯良蒯子柔,其弟蒯越蒯异度。”

“蔡家蔡瑁蔡德珪,蔡······”他指着一个少年顿住了。

“我是他弟弟蔡妲!”她声音清脆,听起来就像没变声的少年郎,赵云等人还以为是蔡达呢,也没怎么注意。

她就是蔡讽的小女儿蔡妲,看到赵云嘀咕了一声“也不怎么好看嘛”,见到徐庶,却眼睛一亮,多看了几眼。

从小在大家族长大,尽管在叛逆的年龄,却也不失礼数。

庞启隆干笑了一声,接着为三人介绍。每介绍到一个人,那人就拱手施礼。

一直到最后,看着马秉,庞启隆又卡壳了。

“在下马秉马伯雄,受公子之邀,前来赴会。”马秉知道在大家族眼里,自己再有钱也是白搭,干脆自我介绍。

赵云眼睛一亮,荆州的粮食大王和制造业大王,含笑点点头。

“仲景兄,”庞启隆举手行礼:“正轨对南阳的各位俊彦不是很熟悉,要不?”

“行,机代为介绍。”张机脸色平和。

燕赵风味是封闭式的建筑,在这个时代也是一大创新。

每一层的房屋两两相对,中间有个过道。

而最边上的两个包间波涛阁与山川阁,则把两边的房屋连在一起,还没有过道,自然宽大。别说目前五张桌子就是十张桌子也不嫌拥挤。

听到医圣的名字,赵云已经走到了那桌边上。

“原来是长沙太守当面!”他脸上满是恭敬:“赵云拜会。”

“额,这个还没任命下来,快了。”张机心里赫然,如此机密的事情他怎么晓得?

要知道,目前他的身份是当阳县尉。家族在洛阳传回的消息,正是这个职位。

当阳是大县,县尉四百石,相当于小县的县令。

赵云才明白自己摆了个大乌龙,只好再次抱拳:“那就恭贺仲景兄高升!”

“多谢!”张机也不是小气的人,既然暴露了就暴露了,反正是板上钉钉的事情。

他之所以来参加聚会,就是因为要回老家一趟,然后就去长沙郡赴任。

“李家李穆李正平!”张机从左边开始介绍。

“请问正平兄是否有个族人叫李严的?”赵云对那位孤傲之臣印象颇深。

“那是愚弟,年方十岁。”李穆甚是惊讶:“难道子龙兄经过南阳?”

“不曾!”赵云摇摇头:“天下大才,我都曾托人打听。与诸位俊彦在一起,云才能促使自己不断学习,知道自己的不足。”

南郡诸人本来因为他好似对南阳的人都颇为熟悉,一听之下,心怀大慰,看来我等其早已熟悉,故不曾发问。

只有蔡妲,看着文质彬彬的徐庶,眼睛后来都没移动过几次。

“邓勇邓长守,”下一个人自我介绍,有些自嘲:“家里人希望吾来守护家族。”

“可是元侯后人?”赵云心里大喜。

南阳邓家自邓禹以后,逐渐没落,但在历史上,邓家的邓芝与后辈邓艾,可是天下少有的大才。

“正是!”邓勇满脸肃容:“子龙先生真是博学。”

“哪里哪里!”赵云摆摆手:“光武爷的云台二十八将之首,云自然知道。可有一位邓芝邓伯苗?”

“那是族弟!”邓勇惊讶万分:“伯苗年方十岁,与正平兄幼弟同龄。”

“岳父慈明先生今到真定办学,对少年俊彦孜孜以求。”赵云发出邀请,眼睛在大厅里一扫:“凡远途求学者,免一切费用。”

他又加了个诱饵:“往返费用,也由我赵家全额提供。”

不管是什么家族出身的人,对赵家的豪气都十分惊叹,同时又非常钦佩。

传说中孔子教学,有教无类,那些都是历史传说,谁都没见过。

然而,孔圣人据说家境并不富裕,自然不可能给学生一个良好的教学环境。

赵云所说的一切,要是真的执行下去,功在当代利在千秋,可以让更多的寒门学子能被发掘出来。

张机后来介绍的时候,声音都因为激动而微微颤抖。

他本身就是一个胸怀博大的人,要不然历史里也不会辞去太守,四处收集治病良方。

和这一时期的另一个医家高手华佗比起来,他并不是专业人士。

看到荆州疫病横行,才到处搜罗各种单方的,胸怀伟大。

赵家的行为,与张机可谓是志同道合,不激动才怪。

角落里有一对父子,男的不到三十岁比张机好稍微小一点。

但他的脸色憔悴,看上去说是五十岁的人也有人相信。

他的旁边是一个儿童,看上去还不到十岁。

这对父子是中途进来的,比马秉还要晚。女侍带进来以后,就自动走到南阳郡诸人的桌子边坐下。

在位子上,汉子对谁都不理不睬,眼光一直停在孩子身上。

“吾乃南阳黄汉升!”他此刻才站起来,气势徒然一变:“恕我冒昧前来,打算看看有没人能有办法救治我的孩子。”

“是叫黄叙吗?叙说之叙?”赵云见到了黄忠,更是莫名兴奋。

“对对!以前是。”汉子大喜:“患病后改为黄旭黄朝阳!莫非先生有办法治犬子?”

“待会儿下来我好好看看,”赵云脸色凝重:“家传导引术也许有效。”

武和医不分家,学武之人,一般都懂得一些简单的医理。

见全都介绍完了,南郡众人开始坐不住,蔡瑁不由说道:“久闻子龙兄大才,何不赋诗一首?”

“啊?”赵云苦笑道:“其实云此番游历,是来谈生意的。”

见他郑重其事的样子,所有人愕然,只有马秉暗自欢喜。

第三十一章黄旭病因

赵云走到南郡那桌,拍了拍手,一个清纯的女侍应声而入。

他低低对其吩咐了一声,她急急忙忙出去。

“我的族兄赵满赵顺卿,是汝南太守彦信公的幼子。”赵云想做下文抄公,总得有个由头,创作也不能全凭想象对吧。

事实上,重生以来,每次的诗作词作,都是应景之物,不显得突兀。

远的不说,近的如《陋室铭》,抄袭得恰到好处,还能获得偌大名声,何乐而不为?

蜀郡赵家,光一个名字就能把所有荆襄大族压下去,目前也就张温刚刚登上三公之位。

云台二十八将离得太远,谁家祖上都有历史不是?再说那些光武爷的爱将,与南郡众人的关系并不大。

尽管都是在荆襄数得着的家族子弟,听说赵满要来,大家也不顾礼仪,议论纷纷。

“阿爹,我困了!”赵云的耳朵一耸,在嘈杂的声音中听到了小黄旭孱弱的哀求。

“黄兄,要不把孩子交给我?”他赶紧疾步回去。

在家经常和弟弟妹妹一起,还是很懂孩子的:“小弟弟,大哥哥让姐姐带你去歇息好不好?”

“大哥哥,你长得真好看!恩,好!”童言无忌,黄旭咯咯笑着。

黄忠一脸震惊,除了自己和孩子他娘,从没看小旭能和别人刚见面就这么亲近。

不过这称呼是不是太乱了?称呼我兄长,叫我儿子小弟弟!

正好,赵满走了进来,女侍带到门边就准备离开,赵云招招手低声吩咐她。

可怜黄汉升偌大一条汉子,在独子身上耗费了太多的精力。

虽然很是不舍,在大庭广众之下,不能处处跟着孩子吧?

只好眼睛盯着黄旭,却看着那小子顺从的呗漂亮女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