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赵云-第1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可怜黄汉升偌大一条汉子,在独子身上耗费了太多的精力。
虽然很是不舍,在大庭广众之下,不能处处跟着孩子吧?
只好眼睛盯着黄旭,却看着那小子顺从的呗漂亮女侍抱着,已轻声交谈起来头也不回地出门。
还别说,赵满生就一副好皮囊,刚才说累了不想上来,在房间休息。
此刻看上去容光焕发,好一个翩翩佳公子,唇红齿白,文士衫更显风度。加上修炼了几天的导引术,多了一些阳刚之气。
只有一个人,那就是蔡妲,多看了几眼,转瞬间又盯着徐庶。
赵满很是熟稔,频频和众人一桌桌打招呼。
一时间,场面乱哄哄的,到中小家族的时候,一个个恨不得把时间全留给自己。
赵云的名气够大,已经不是他们能够接触的。再说真定离大家太远了一些,蜀郡就在旁边,说不定能攀攀关系,还能做做生意。
南阳郡的这一桌,稍显平静,大家的注意力都在张机身上。
“要说黄旭,机也曾看过。”张仲景满脸苦涩:“或许是机本人懂得不多,感觉小侄此次比上次见到更虚弱。”
“仲景兄没办法吗?”赵云沉吟片刻,扭头问黄忠:“汉升兄能否讲讲孩子最初发病是什么时候,什么症状?”
“五年前就有端倪,那时旭儿才五岁。”他眼睛里都是血丝:“看忠练武,觉得好玩就开始修炼,然后就有了怪病。”
“眼看着旭儿一天天虚弱,现在走路片刻都喊累。小时候他可是个要强的孩子。”
“汉升兄可否说说你修炼的导引术?”赵云说出去才发现这是别人的忌讳。
“云的意思是修炼你的导引术,有没有条件限制?譬如年龄、性别?”
“忠也烦闷不已,”黄忠摇摇脑袋:“修炼的目的就是强身健体,我也修炼这么多年,就算在孩子身上费神耗力,依然健壮。”
“要说禁忌,好像通篇都没有。忠幼时顺利筑基,不曾有过此等症状。说是需要大补之物做引子,我家境一般,从未接触过。”
所谓筑基,就是能引气入体,这是最基本的条件。否则,这人就不适合修炼。
“不对!”张机一拍脑袋:“汉升兄你家伯父是村里的族老,每次家中打猎之物,是否尽数与你?且从无断绝?”
看到黄忠愕然,他思路越发清晰:“虽没刻意,从小你就在食用。故你根本就不需要引子,直接修炼就成。”
“后来你家侄子出生,你和嫂嫂生活在城里,县尉,郡尉,看着挺威风。除了给上面缴纳你的捐官费,所剩无几。不知机所说是否中肯?”
黄忠张口结舌,太对了。他从来没想过是孩子导引术的问题,偶尔有那么点怀疑也果断放弃,现在抽丝剥茧,真相大白。
然并卵,都没头绪接下来该怎么办。说白了,就是练功的时候伤了本源。
“云起先说过,”赵云理理头绪:“家传导引术也许有办法,因偏向长生,或许可以让旭儿跟着我,一步步教导,看看效果。”
长生?一个个眼睛都冒出了绿光,但并没有人不识趣,凭什么让别人交给你。
“没那么神秘!”赵云轻笑道:“我家部曲几乎每人都有修炼,然则每人修炼的方向不一样,包括元直、顺卿,都在学的。”
噢?南阳众人除了张仲景和黄忠,都兴趣大增。
一个是文修,另一个接近大成,武力值爆棚,不需要更换。
其他家族不一样啊,云台二十八将流传下来有,到如今要么分家分了,残破不全,要么囊中羞涩,修炼不起。
“其实,我和他们都兄弟般相处。”赵云继续引诱道:“哪怕没有结拜,那不过是个名分而已,不是兄弟胜似兄弟。”
有些话点到为止,像李严邓芝邓艾这些人,确实不想放过。
“子龙!”赵满慌忙走过来,他警惕地看了眼徐庶:“不许看我笑话。”
陈到习以为常两个人的嘴仗,其他南阳郡众人互相对望一眼。
刚才两人叫了主公,而现在赵云的族兄与徐庶这样子的做派,就能确定他并没说谎。
士为知己者死,跟着这样的主公,或许真是个不错的前景呢。
“怎么啦?”赵云调笑道:“看到你混得风生水起的,我都在嫉妒。”
“他们起哄,让我现场作一篇。”赵满苦笑着:“我曾经过这里,做过一两篇。老爷子可是狠狠骂了我。”
“伯父那是望子成龙!”赵云翻了个白眼。
要是自己有个这么有名望的父亲,还需要四处求学吗?赵孟也就初通文墨,在这个讲究书香门第的年代显然不够看。
当然,也不会让赵满下不来台,毕竟专门叫他上来就是为想好的诗词做铺垫。
见自家主公站起,徐庶赶紧跟随。
开什么玩笑,上次在荀家的陋室铭那是自己不够资格,现在可再也不能错过。
毕竟如今的徐庶,还是个文青,成了赵云的粉丝。
赵满喜笑颜开,忙不迭也跟了上去。
第三十二章徐庶的春天
“诸位都想看我族兄的文采?”赵云呵呵笑着走到南郡主桌。
“那是!”黄承彦最文青,他抚须而笑:“志伯公仲经公虽已故去,却一直是我等楷模。”
“彦信公子柔公也是天下大才,”庞启隆感叹道:“顺卿兄弟家学渊源,定然文采不菲。其实少年人都应该勇猛精进。”
尼玛,赵云心里暗骂,一辈子都没看你咋出头啊。光要别人出名趁早,自己的侄子那不知出生与否的庞统,硬被吹成凤雏。
世家对后辈的扶持,有些时候很不要脸,一颗芝麻就能说成一个西瓜。
什么荀氏八龙,去世的没见到,不知道什么情况,自己只承认慈明无双。
“可能诸位都忽略了一个问题,”赵云双手往下面压了压:“顺卿哥他们家最擅长的可不是诗词歌赋,而是民生治理。”
南郡一帮子齐齐哑口无言,他们可都没想到这方面。
人无完人,一个人出名,不一定就是在词赋方面得天独厚。
譬如韩非子,法家的开创者,就没有相关著作留下来,全是强调制度的重要性,依法治国有法可依是他一直在倡导的。
近的像岳父慈明先生,还有另一位大才水镜先生,他们都不以词赋出名。
“不过,阿兄在和我讲述的时候,脑袋里有一些画面。”赵云笑吟吟地:“他对江陵一带了然于心,只是无法用诗作表现出来。”
“云有所触动,作诗一首,来抛砖引玉。”
不待其他人反应,他已沉声吟哦:“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南郡众人文人墨客过半,沉浸在诗作的意境当中。
南阳郡的几个,武夫居多,只觉得朗朗上口,与接触过的大不相同。
当然,也有不怎么精通文理的,像马秉,他百无聊赖,为何这些人对子龙公子如此敬仰?难道诗作有这么大的魅力吗?
内心里,更是坚定了今后不管吃多少苦,一定要让自家孩子成为文人。
至于蔡妲这个大萝莉,只是在徐庶盯着赵云的时候多看了一眼,马上目光还是盯在徐元直俊俏的脸上。
包间里所有人的表现尽收眼底,赵云心里不由鄙夷:尼玛,诗仙的诗,你们还不满意?
本来在描写江陵巴郡一带,他更喜欢杜甫的那首登高。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特别是上阕的最后两句,称为千古名句也不为过。
但是现在有两个问题,第一个问题是年龄状况不符,下阕根本就不能亮出来。而只有上阕,总给人一种意犹未尽的感觉。
第二个问题就是如今的长江叫江水,自己吟诵就能觉察出不尽长江滚滚来气势非凡,而不尽江水滚滚来瞬间打入尘埃。
“好诗啊好诗!”文青头子黄承彦闭上的眼睛终于睁开:“想我等世居于此,打破脑袋也想不出还有如此佳句。”
“是啊,姐夫!”蔡瑁也不尽感慨:“都说子龙兄大才,今日终于大开眼界。”
众人随声附和,一时间满是赞叹。
至于那些中小家族的人,赶紧叫女侍们拿来纸笔,誊写下来。
胆子大的,让赵云现场落款,不曾想这主一点儿都不高冷,微笑着一一答应。
就连马秉也央求人誊写,腆着脸凑过来请求落款。
连带的,字写得好的庞启隆、黄承彦身边围满了人。看着赵云都这么谦和,他们也不好意思托大,用心抄写。
“对了!”蔡瑁也捞了好几份儿,毕竟他的云体写得不错,写完猛拍脑袋:“子龙兄,你这大作叫什么名字?”
名字?哎哟我去,众人才反应过来,一首诗总得有个名字吧,顿时风中凌乱,诗都写好了,诗名写在哪儿?
“就叫过白帝城吧!”他随口答着,签下“过白帝城赠马伯雄兄赵子龙”,最后签下了年月日,抬起头来见到马秉那张笑成花的脸。
其实,在赵云的字体和新体诗刚刚出来的时候,引起了不小的争端。
京城里,赵温与蔡邕左冲右突,总算让非议的声音小了许多。
当时,一些言语自然也传到了赵云的耳朵里。
他说过几句话。
“文字在进步,我等从先民的文字一步步到了今天,如果还守着老祖宗的衣钵不放,那我们的文字就只能原地踏步。”
“至于诗作,来源于劳动人民的创作。风雅颂无一不是如此。”
“我们随便找一段来看看:坎坎伐檀兮,置之河之干兮。河水清且涟猗。”
“我想,就是蒙童也能明白诗中的意思,因为诗词都是给人看的。”
“什么时候,词赋成了那些无病**的人手里的工具?”
“我写一大堆词意古奥的东西,拿给现代人研究琢磨吗?”
自然,他的话也被有心人传播开来。反对的声音肯定还有,不过明面上就不再针对,大不了是暗地里的较劲。
据说,当晚赵忠很是高兴,回到居所喝了一大杯高粱酒,第二天中午都没爬起来。
天可怜见,赵家在文坛也有了一席之地。
到了今天,荆襄的文人肯定也有不感冒的,自己写不出来,拿下去细细揣摩,说不定有朝一日可以以子之矛攻子之盾呢。
譬如习家的人,打三人进来就不曾发声。
起先,赵云就看到了蔡妲的异状。导引术到了这个地步,感觉何其敏锐?
只需要抬眼轻轻一扫,所有人的动作尽收眼底。
“德珪兄,那是令妹吧?”赵云把蔡瑁暗中叫过来,在角落里交谈。
毕竟他虽然做出了一首诗,也不是荆襄士人们的中心,不可能所有人围着他转。
可笑的是,坐在蔡瑁身边的蔡妲还全神贯注地盯着徐庶看,压根儿就没注意自家兄长已离开了座位。
这妞难道就喜欢风、流倜傥的男人?貌似还是个大叔控。
或许真是这样,要不历史上她哥哥让她去给刘表做小妾,也是欢天喜地的。
不然,蔡家就算不是袁家荀家这样的大家族,蔡妲不愿意家人也不会过于强求吧。
蔡瑁终于发现了妹妹不对劲的地方,苦笑着:“正是,小妹从小受父亲宠爱,眼看就要及笄,还终日顽皮,所有定下的亲事全不满意。”
在聚会上,自然不少场合有女子,可那都不是自己家眷,而是官府奴婢。
“不然。”赵云颇有意味看了一眼徐庶,发现这小子正在看自己,于是他眼色示意了下。
当然,元直可能没有发现蔡妲的性别,顿时面红耳赤,他可不是男风爱好者。
“令妹天真浪漫,”赵云戏耍了下徐庶,接着道:“我友元直,本钟家旁系,乃水镜先生爱徒,二人亦师亦友。”
原来这小子这么厉害?蔡瑁肯定知道司马徽。
随即他也释然,所谓人以群分,赵云身边怎么可能跟样酒囊饭袋。
“婚姻大事,子龙兄可否容瑁回禀家父?”蔡瑁心头长出一口气。
高不成低不就的妹妹,终于有人要了。
徐庶不明所以,仍旧在那里发懵。
第三十三章海洋贸易
“那云就静候佳音,”赵云大喜:“看来不日我们就是亲家,当带着元直上门提亲。”
蔡瑁只有苦笑,他说不出话来。自家妹妹那个花痴样,就连傻子都能看出她看上徐庶了。
心里话,他对这门亲事不满意,毕竟元直还没功名在身。他中意的是赵云,可荀家已珠玉在前,蔡家女不可能做妾吧。
顿时满心纠结,只好想着回家让老爷子烦恼。
回到座位上,张机挤眉弄眼:“子龙贤弟谈妥了?早闻太守大人家小娘名妲,容貌秀美,诚不我欺也。”
“自然!”南阳郡众人专门腾出了四个位子,赵云确实没多大兴趣和南郡的人在一起:“元直,此女你可否满意?”
“他?她?”徐庶瞠目结舌。
既然是一个女孩子,仔细一看,蔡家小娘眉目如画,虽未成年,却是一个美人,尽管眉目间有一些桀骜之色,都无伤大雅。
开什么玩笑,连一个小女子都摆不平,那就不是徐庶。
“只要蔡家同意,全凭主公做主!”他本想说回家告与母亲再行定夺,念及真定与南郡路途遥远,一来一去黄花菜都凉了。
他这话一出,就连心情郁结的黄忠都不仅莞尔。
“诸位仁兄!”赵云笑了片刻站起来:“早前云曾道,来荆州就是为了和大家做生意,不知兄等可曾忘却?”
“不曾!”马秉心情激荡:“子龙先生想要什么,马某当以成本相送!”
一个能和赵家打好关系的机会,真定赵家远在河北,生意早就到了荆州,燕赵风味为龙头的饭店旅宿食盐等为荆州人侧目。
更何况,蜀郡赵家可近得多,全走水运,锦帆贼以后如今也没水贼。即便有,蜀郡赵家的名字就可以让诸邪辟易,退避三舍。
原本一家饭店的开设,本地人并没如何在意。接着旅宿、食盐的冲击,让大家目不暇接。
等到有人发现想要打压的时候,才发现早已成了庞然大物。
马秉话一出口,就知道糟了,自己一个商贩之家,其他人都没开口呢。
“谢谢马兄的仗义!”赵云没想到这家伙像托儿一样,恰到好处。
“毫不讳言,我赵家就是以商立家。”他话锋一转:“古有陶朱公美玉在前,云家不敢僭越远远不及。今云来荆州,和诸位商议海商之事!”
既然把范蠡老祖宗都搬出来,众人心里也不抵触。你再牛逼,能比得上那曾经助越伐吴的一代名相吗?
“海商?!”黄承彦本身就是荆襄大族的异类,他眉头一皱:“敢问子龙是说在海上做生意吗?”
确实让人接受不了,海上把东西卖给谁?龙王爷吗?还是虚无缥缈的什么方丈蓬莱的神仙们?真有神仙可不食人间烟火的。
“正是利用大海做生意!”赵云点点头:“大海之大,无法想象。光凭人力,穷其一生都不能走完,利用舟楫,则远达异邦。”
“传言海外之人,皆化外之民。”庞启隆小心翼翼,毕竟他不熟悉:“他们仍茹毛饮血,甚至还吃人,如何做生意?”
“正轨兄都说了是传言,”赵云笑道:“在交州没有归化之前,先辈们怕是也这么认为的吧,只不过是比我们落后一些的部族而已。”
“哎呀,庞大哥你吓死我了,还吃人呢!”蔡妲小手拍着胸口。
有了主公和张机的解释,徐庶将信将疑,看到小娘的小女儿做派,确信无疑是女孩子。
真要娶一个男的回家,徐家丢脸,连钟家都要跟着蒙羞。
蔡瑁看着大而化之的妹妹,皱眉不已,越发后悔带她来参加。唉,也不是带的好吧,偷偷摸摸穿着文士衫快到了才知道她也在。
“从古籍上,云家得知,从交州、扬州、徐州、青州、冀州、幽州出发,经大海能到达不同的地方。”
赵云侃侃而谈。
“云幼年时,曾与父亲一起贩马的苏双与张世平叔父在河水口扬帆出海,至今九年矣。九年来,每年都有人归家告知平安。”
其实,两人也没严格分道,哥俩一个走陆路,一个走海路,互相呼应,每隔十天半月,都在一个地点等,不见不散。
赵家部曲,每隔半年确实回来报了平安。
出发之日,赵家财力已是冀州之冠,从交州采购巨舟。赵家劲卒,都是见过血修炼了导引术的三流二流高手。
他们的远航,把赵家的崛起拖慢了至少两年。
在赵云九岁的时候,赵家的触角才缓缓扩张,不是财力的问题,而是人才的培养。
好在流民处处,赵家的金字招牌让流民们趋之如骛。
“云随身的护卫首领赵龙,就是远航归来的。”赵云呵呵笑着:“他才归家三年。”
这个年代远洋贸易唯一的麻烦就是地图和语言,拿在手上怎么看怎么不像后世的模样。
名字也是稀奇古怪,什么大鸟岛、小树湾、熊窝子,不看比看还清晰。
“九年?”荆襄大小家族一个个都石化了。
那是什么概念?大汉疆域够大了吧,要是处处能行船,半年足够从南到北从东到西。
当然,赵云自然不会告诉他们,远洋队伍经历了多少战争,纯粹是殖民般的手段。
刚开始不管是苏双还是张世平,都小心得很,毕竟人生地不熟。
渐渐的,发现不少地方都太落后,甚至有拿着石器的族群,那还等什么?征服吧!
“这个,子龙贤弟,确实我等都没有经历过!”庞启隆一脸无奈:“大海对我等来说,实在凶险。”
“是啊,”蔡瑁也满脸余悸:“一次瑁在沔水上,遇到了大风大雨,家里的部曲丧生者十之七八,瑁本人也险些······”
“大兄,就是你发高烧那次吗?”蔡妲已经被哥哥告知要结亲的事,正常许多:“那时我好小,让你赔我玩你不肯,爹爹第一次吼我。”
就是现在你也不大啊,就一小孩儿,蔡瑁心里苦笑,嘴巴上却不能说出来。
“云在想,世界处处都充满惊险。”赵云接过话题:“遥想先民们征服自然,第一次下水,都以为一去不返吧。”
“大海上有凶险,陆地上又何曾太平?敢问德珪兄,蔡家这些年收入可曾猛增?”
蔡瑁面有难色,还是缓缓摇头。
“这就对了!”赵云眉毛一挑:“各家在陆地上的生意,东家多一分,西家就少一分。那我们就把眼光放远些,从大海出发,到达彼岸。”
“可子龙先生说,贵家商队九年还不曾回归?”说到生意,马秉就很严谨,这时候也无所谓地位,在商言商。
“苏双叔父与张世平叔父的这条路线,不是我们今后的主要方向。”赵云摆摆手:“青州对岸,就是传说中的蓬莱。”
“不过是个未开化的岛国,当年徐福带着五百童男童女最终到了那里,他的墓都还在。”
“如今,那地方叫邪马台或者东瀛,是一个女王!”
女王?蔡妲眼睛一亮,看着自己的哥哥,悄悄地舔了两下舌头,不巧正被徐庶看到。
两人目光交错,双双脸色一红。
随后,赵云把流求、夷洲、柔佛、真腊、吕宋的大致情况都做了说明。
海洋贸易对大家来说是一个全新的课题,还需要时间消化,这么大的事情必须回家和父辈汇报,不是一时半会儿能决定的。
“璆见过诸位俊彦!”徐璆却在这时:“荆州欢迎你,子龙贤弟!”
他眉目含笑,盯着赵云。
第三十四章神仙醉的魅力
“云见过刺史大人!”赵云一愣,他跑来干嘛。
徐璆年龄和张仲景相仿,职位上目前张机稍微弱一些,马上就要到任的太守可是两千石的高层官员,不是六百石的刺史能比拟的。
难道他听到什么风声?也想来分一杯羹?
可之前从没在公开场合说过,只是在和徐庶他们的闲聊了暴露了一些,也不是很详细。
再说海西徐家也不是多有钱有势的家族,要参加海商,拿出的钱可不在少数。
心里有些吃惊,脸上不动声色:“想不到小子前来,竟然麻烦大人前来。”
“这里只有徐州徐孟玉,没有刺史!”徐璆哈哈大笑:“子龙贤弟一路辛苦,我们荆州人杰地灵,江陵为州治所在,更胜三分。”
“诸位,有客自远方来,不亦说乎?让我们举起杯,欢迎子龙贤弟的到来!”
毕竟是在官场混迹的人物,说起场面话来游刃有余,到场就掌握了主动权。
其他人都不明所以,只有蔡瑁心里有些蛛丝马迹可寻。
今年徐璆举报南阳太守张忠贪污一亿钱,材料直接递交给大司农府的。
而他的姑父张温就坐在那位子上,左右为难,最后不得已呈报给了皇帝,据说还是遭到了太后娘娘的记恨。
唉,你想当清官谏官直臣,可别连累大司农府,说起来贪墨也该张温管理。
但是你举报张忠一个人好了,接连举报其他其他六个郡的太守都有贪污行为,连每一个县的不法数目也全数上报。
好在张温就是大司农,直接把南郡那一份拿掉,其余的五郡呈报上去。
前些日子太后专程派了中常侍过来,请徐璆照顾下自己的外甥,得过且过。
可你姓徐的怎么说?“臣身为国,不敢闻命。”
太后的命令也不听,那可是皇帝他妈好不好?现在有压力了,来找谁化解?
“且慢!”赵云不知道弯弯绕绕,满面春风:“此类酒品,只是平日里才子们吟诗作赋才喝的。我等男儿,当喝烈酒。”
烈酒?这酒度数可不低了。毕竟来波涛阁消费,动辄以十万计,燕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