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大隋草头兵-第11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洛阳惊变,李密重新又起了争霸的心思,如今洛阳城军心涣散,力量已经不复从前,认定此时正是夺取洛阳的大好时机,遂整顿手下并将,准备再次攻打洛阳。
而王世充也是心有灵犀,认定李密屡遭大败,定不是自己的对手,于是暗中挑选精锐之师三万人,于九月中旬发动攻击,次日即抵达偃师,在通济河南岸扎下大营,运河上兴建了三座桥梁,准备一举歼灭瓦岗军。
李密留下秦叔宝防守金镛城,亲自率领精锐部队,向偃师东进,封锁了邙山要道,严阵以待。
此时李密手下大将之中,徐世绩镇守黎阳,单雄信镇守荥阳,而秦叔宝却是留守在金镛城中,身边仅留下了罗士信以及早先投靠自己的裴仁基父子二人,其余皆碌碌之辈,无须多提。
见李密心急如焚,裴仁基劝道:“魏公,王世充倾巢而出,洛阳一定空虚,不如我们派出一支军队,控制险要,使其无法东进,随即挑选精锐战士万余人,沿洛水西上,逼近东都洛阳。若是王世充回军,我们则按兵不动。若是再出军,我们则步步紧逼。如此一来,我军必将掌握主动,而令的王世充疲于奔命,定能大破之。”
李密却不以为然,摆摆手道:“此计虽然大好,但细细思量却是不可行。如今洛阳锐不可当,武器之精良,远远超过我瓦岗军。而其城内缺粮,官兵一心,更是难以匹敌。既然如此,我军不如以逸待劳,据城坚守不出,不过数日,洛阳军必定战无可战,退无可退,大胜可期耳。”
裴仁基还要相劝,李密拒不接受其建议,遂愤愤然而出,对左右言道:“魏公以前虽然屡败,但士气犹在。但现在看来,魏公已经不复当日之魏公了,士气不再,恐怕日后必遭大败。”到了此时此刻,裴仁基父子心中,已是隐隐有了异心。
两军僵持,约十余日后,洛阳方面突然快马传来消息,辽东军胡刀谢映登两路兵马似有异动,王世充得讯后,连夜召集心腹手下,商谈战事。
当夜,王世充派出两百余名骑兵,暗中潜入北邙山,潜伏在水涧山谷之中,下令全军喂饱战马。次日天亮后,旋即发动了攻击。
李密出营迎战,还没列阵完毕,王世充已经号令三军展开了攻击,而其事先已经准备了一人,面貌与李密极其相似,等到大战正酣时候,突然将此人捆绑着渡过浮桥,同时高声大喊“李密已经被捉住了!”
士卒听到后,皆都齐声高喊“已经捉住李密!”埋伏在水涧山谷之中的伏兵,试试发动,居高而下,直扑李密御营,纵火焚烧帐篷房舍。
李密猝不及防,还没等反应过来,大军已是瞬间溃败。李密再无回天之力,只好领着残兵一万多人逃奔洛口而去,沿途逃亡士兵无数,等到了洛口之时,手下兵将已是仅有寥寥五千余人。而手下大将裴仁基父子二人率领手下士兵,倒戈投靠了王世充,被封为大将军。
此时洛口守将乃是翟让的旧将长史邴元真,素来被李密所猜忌。此时李密兵败,自知再无制约其能力,遂派人奔赴黎阳荥阳等地,想召集徐世绩单雄信等人的兵马,再图后事。不料想,在洛口干等了数日后,得到的消息却是让他目瞪口呆。
徐世绩单雄信两人皆借口守城,无法派出援兵,竟是将李密的命令置之不理。李密大骂之余,却是心中胆颤,对邴元真也不再放心,遂派人前往监视。果然被他看出了破绽,邴元真已经勾结了王世充,不日将投效洛阳城。而进献的大礼,自然就是他魏国公爵李密的人头了。
听闻消息后,李密不敢耽搁,率领手下兵将,在邴元真还没动手之前,杀出一条血路,从洛口仓脱逃而出,一路逃窜,到了金墉城下。这里的守将乃是秦叔宝,也是他最后仅存的一丝希望了。
此时的金镛城头上,战旗飘飘,兵士如林立在城头,为首的一员大将,正是秦叔宝。见到李密仓皇而来,连忙打开城门,将他迎了进来。
李密一路逃窜,犹如丧家之犬,等到进了金镛城中,见到秦叔宝手下兵将精神抖擞,不免又起了雄心壮志。只要他李密一日不死,就定能东山再起。
将手下兵丁安排妥当后,李密以及手下将领来到了将军府中,等到坐定之后,看着下面寥寥几名将领,却是张口笑了起来。
“哈哈,上天待我毕竟不薄,有你等众人襄助,何愁不能东山再起,重振雄风?”
话音刚落,从后面走出了几个人,最前面的一个人哈哈大笑,点指着李密说道:“李法主,别来无恙乎?”
李密听到来人的声音,不由的愣住,缓缓回头望去,更是面色变得惨白一片,一双眸子已是瞪得滚圆,一副不敢相信的神态。
第329章 李密授首
第9章李密授首
来者不是旁人,正是李密心中最为畏惧的对手:杨戈。
李密骇然色变,脸上阴晴不定,点指着秦叔宝,已是说不出话来。半晌后才愤愤然说道:“秦叔宝,我李密待你不薄,为何要背叛我?”
秦叔宝低头不语,旁边的罗士信却站了出来,点指着李密说道:“李密,当日若不是叔宝拉住,我罗士信早就与你拼命了,背叛?哈哈,我兄弟二人投降你,就是为了查出当日张老将军被害的真相,你以为当真是我兄弟二人真心的么?”
李密嗔目结舌,突然间哈哈大笑道:“张须陀,张须陀,没想到那个老家伙居然还有你们如此忠心的手下,即是如此,当初为何没来救援?莫非你们存有什么异心么?”
秦叔宝听到这句话,愤然抬头,道:“李密,事已至此,你也不用多说废话了。当日我兄弟二人受裴行俨误导,酿下错事,如今想来,必定是裴家父子贪图军权,与你暗中勾搭成奸,谋杀了老将军,是也不是?”
最后的问话声色俱厉,一双眼睛恶狠狠的盯住了李密,要看他如何回答。刹那间,整座大厅内鸦雀无声,都等着听到最后的答案。
李密惨白的脸上泛起了一丝笑容,冷冷说道:“不错,当日我找到裴家父子,只是想试探一二,没想到这两人确实狼子野心,早就想图谋不轨,但就是你等知道又能如何,这裴家父子奸诈狡猾,如今恐怕更是跟着王世充进了洛阳,哈哈。”
看着李密死到临头犹自狂妄,罗士信平日里早就憋得很了,一时气急下,拔出腰间钢刀已是劈了下去。
杨戈等人猝不及防,等到想要阻挡之时,已是晚了。随着李密的一声惨叫,鲜血四溅,一颗大好的头颅已是飞了起来,咕噜噜在地上打了几个滚,一双无神的大眼犹自瞪得老大。
秦叔宝见到李密授首,心中畅快,但又怕罗士信此举恼了杨戈,遂一拉罗士信胳膊,已是拜倒在杨戈面前,言辞甚恭,道:“大丞相,我兄弟二人愿意投靠大人,忠心不二,还望大人收录。”
杨戈虽是被罗士信的含恨出手吓了一跳,不过也并没当回事,像李密这样翻手为云覆手为雨的人物,如此死去也是不错的结局。否则若他开口求饶,就此留他下来,倒是不好交代了。如今被罗士信以报仇为名杀掉,也算是解决了一项麻烦。
想当初,他也没想到里面还有此种内情。当得到王君廓带来的消息后,他才知道,原来当日他们都误会了秦叔宝罗士信两人。
张须陀身死,罗士信当时就发了狠,要发兵报仇,却被秦叔宝拦住,两人再三商议后,决定要秉承张须陀遗志,将瓦岗军连根拔掉。因此两人假托投降,潜入了瓦岗,一方面查明真相,另一方面却是结交瓦岗内的群雄,伺机图谋。杀掉李密不难,但难在如何能瓦解掉瓦岗军。
李密翟让两人内讧,其中也有秦叔宝罗士信的一番功劳。翟让死后,两人更是有意结交了徐世绩单雄信等人,借着两人对李密不满,平日里更是说了辽东军不少好话,所图自然就是为了关键时刻倒戈一击,让李密尝尝众叛亲离的下场。
徐世绩、单雄信两员悍将早已与辽东军取得了联系,当得到李密被杀的消息后,不假思索,纷纷发布声明,投效了长安朝廷。
杨戈命令两人,各率本部军马,留守原地。正所谓用人不疑,疑人不用,两人都是当世悍将,杨戈并不想轻率的将两人招致帐下,徒惹他人猜忌。反正如今帐下兵多将广,倒也不少他二人,索性暂时不动,日后自然少不了出力的时候。
命令传到徐世绩等人手中,二人不免心生叹服,觉得杨戈做事光明磊落,并不是那种算计之人,这心思也就更加坚定了一些。
如今李密死在了罗士信手中,秦叔宝罗士信两人大仇报了一半,更是向杨戈请战,要带兵攻打洛阳,找裴仁基父子两人报仇雪恨。
杨戈好言劝慰一番,将二人情绪稳住,随即留下一部分兵丁看守金镛城,剩余人等,都一并带到了荥阳郡。
此时的荥阳郡守将,正是单雄信。但此时的荥阳郡,却还多出了一员悍将,正是从战场上逃出来的程知节。不过此时的程知节并不知道单雄信徐世绩等人早已暗中投效了辽东军,带着手下心腹约有三千余人,杀出了一条血路,径自投到了荥阳郡。
单雄信平日与程知节关系本就不错,此时见他来投,自然是高兴异常。但也知道程知节对李密一向忠心,李密待他也委实不错,却是不敢轻易出口劝降与他,只是不时出口试探对方的心意。
程知节并非傻子,如此几次后,也察觉出了单雄信的心思,这一日当单雄信再次出口相劝时,程知节义正言辞的说道:“当日李密对我有恩,如今兵败不知去向。若是不幸战死在沙场,我自然并无二话,愿意随兄弟投靠长安朝廷。但若是法主一日不死,恕难从命!”
单雄信一时无语,也只好暂时不再相劝。过的数日后,李密被杀的消息传到了荥阳郡,单雄信旧事重提,程知节思索良久后,黯然点头应允。
等到杨戈带着秦叔宝罗士信等人赶到荥阳郡后,单雄信满怀喜悦的带着程知节迎出了城外。没想到的是,程知节一看到罗士信的身影,顿时火冒三丈,手持长矛,就要翻脸。
幸好单雄信等人眼疾手快,将他拉住,这才未能酿成惨剧。罗士信也是个火爆的性子,险些丧命,更是气不打一处来,两人剑拔弩张,火药味浓到了极处。
杨戈见到两人如此情景,连忙吩咐左右,将两人紧紧拉住,随即让秦叔宝说出实情,当程知节知道两人与李密之间的仇怨后,也知道这实在是李密自作自受,与秦叔宝罗士信两人之间的仇怨,也不是他所能插手的,遂低头不语。
杨戈眼见程知节如此诚朴性子,倒也开心的很。但当他仔细打量程知节容貌后,却是骤然色变,指着程知节缓缓说道:“程将军,敢问你可是济州人士?”
程知节顿时愣住,不知杨戈此言是何用意,皱着眉头道:“不错,我正是济州人士,不知大人何故问此?”
杨戈更是惊讶,追问道:“你可知道济州有个叫做程娄的人?”
程知节一听到这个名字,不由得圆睁双眼,盯着杨戈问道:“那是我老父名讳,大人与我老父相识么?”
话刚说出来,就觉得不太可能。老父早就亡故,杨戈才多大年纪,怎么可能认识自己父亲,顿时觉得有些莫名其妙。
杨戈哈哈大笑,高声吼道:“来人,速将程黑牛给我叫过来。”
程黑牛本来是王猛的亲兵统领,后来王猛自解兵权后,就跟了杨戈,如今也是军中呵呵有名的大将,此时正在后军,并没在杨戈跟前。
程黑牛?程知节念叨着这个名字,面色却有了一些变化,眉梢间隐约可见一丝喜悦。
身边诸将官听得稀里糊涂,但看着杨戈一副高深莫测的模样,又见到程知节好似有些兴奋,纷纷猜疑起来。不过从两人的姓名上来看,似乎程知节与那程黑牛有什么关系?
等到程黑牛匆匆赶到后,冲着杨戈施礼已毕,一双眼睛扫视过在场众人,随即盯到了程知节的脸庞上。身子一颤,竟是不由自主的向前走了两步。
这时候两人站在一起,旁边诸位将军看的清楚,不由得齐声喝彩。这两人站到一处,竟是身高体型不分彼此,面貌上也颇有些相似,一看便知,这两人肯定关系匪浅。
杨戈看两人对视,不禁哈哈大笑道:“黑牛,这位程将军,就是你要找的族叔程娄之子,也就是你的堂兄了,还不上前拜见!”
程黑牛心中早就有些亲切的感觉,此时听杨戈说起,更是没有丝毫怀疑,上前一步抱住了程知节,眼眶中已是流出了两行热泪。
“堂兄,我,我是黑牛啊。”
程知节身子一颤,已是想起了小时候的事情,反手一抱,兄弟两人搂抱在一处,失声痛哭。
杨戈一摆手,将其余将领带到了不远处,让兄弟二人叙话。
看着不远处的程家兄弟,杨戈也不免有些兴奋。这桩心事终于算是了结了。当日受程黑牛嘱托,寻找族叔程娄,没想到遍寻不到,没想到过了几年,却在这里相遇。更没想到的是,程黑牛的堂兄,居然就是瓦岗军中大名鼎鼎的程知节。
诶,早知道如此,早点让程黑牛认亲,说不定这瓦岗军早就破了。不过话又说回来,如今这结局也是不错,秦叔宝罗士信得了不说,还拐带来了徐世绩单雄信程知节王君廓等人,这笔买卖当真是太合算了。
等到了荥阳郡将军府中,杨戈坐定之后,环顾左右,却发觉除了身边的雄阔海尉迟恭之外,剩余人等都是瓦岗旧将,不禁笑出声来。
见主将高兴,诸将领也是喜笑颜开。他们这些人都是瓦岗旧将,自然明白这天下局势。如今辽东军吞并了瓦岗军,山东河南一线已经尽归囊中,再加上关陇一带的势力,这偌大的地盘,除了洛阳城孤悬其中,已是全部成了辽东军的天下。
而如今的洛阳城,等于是被辽东军团团围住,环顾四周,已是别无其他势力。即便是河东李渊,也是隔河相望,根本不敢有任何渡河的想法。要知道,当日就是靠着黄河天险,辽东军的水军才能一举攻破长安城,让李渊含恨退兵。
想到高兴处,几名大将都是脸上带出了欣喜的神态。罗士信更是旧事重提,央求杨戈,想要带领手下兵马,连夜赶往洛阳城,杀他个过瘾。
杨戈见罗士信如此性急,思量了片刻后,也不好驳了他面子,于是下令,兵分两路,一路就由秦叔宝罗士信两人,率领手下一万兵马,先行赶往虎牢关。另外一路,则是杨戈亲自出马,带着程知节程黑牛两人,率领大军一万,赶往偃师。
至于单雄信,则照旧驻扎在荥阳郡,充作后应。
前者王世充大败瓦岗军,李密张荒而逃,手下兵马死伤无数,王世充趁势收拢了不少败兵残将,一时间士气大振。
但王世充却不敢多在此地耽搁,稍加修整后,尽起兵马,往洛阳方向赶去。不过在心中,却是并不怎么着慌。
尽管得到信息说辽东军两路进犯,但洛阳城岂是那么好攻打的?且不说其坚固程度,单说城头上那层出不穷的防守器械,以及城内储存颇丰的粮草,就足够坚持数年之久了。若不是如此,李密的军队也不会被拖在了城下,历时大半年却不能撼动洛阳半根毫毛了。
王世充对洛阳城的防守充满信心,但也不敢掉以轻心,一路疾奔,直到进入洛阳城中,才松了一口气。当得知探马回报,胡刀谢映登两路军队只是佯动,根本没有对洛阳发动攻击,不禁气的咬牙切齿。
若不是顾虑洛阳城的安危,如此这般着急赶回,恐怕瓦岗军就能全部被他吃掉了,说不定稍微加把劲,徐世绩单雄信等人也能和裴仁基父子一般,也归顺了自己。届时河南地界将一战而下,洛阳就不再是孤城了。但被辽东军如此一搅,结果就大不相同了。
既然辽东军如此出手,自然是早有成算。果然不出王世充所料,没过几天,已是得到了确凿的消息。徐世绩单雄信秦叔宝罗士信程知节等不少瓦岗豪杰纷纷投效了杨戈,至于其手下的地盘,自然不用说,也成了辽东军的囊中之物。如此一来,辽东军势力直接扩张到了虎牢关偃师一带,与洛阳守军的大战已是迫在眉睫了。
没过数日,虎牢关与偃师已经快马急报,瓦岗旧将秦叔宝罗士信率兵进犯虎牢关,杨戈亲率大军进逼偃师,两地守将遂向洛阳求援。王世充连日召集部将,商讨对策,但均不得其法。消息不胫而走,洛阳军民再次陷入了恐慌之中。再加上外面两路辽东军虎视眈眈,更是平添了全城百姓的惊恐。
这一日正在议事,亲卫匆匆赶来,低声耳语了两句。王世充听了几句,脸上已是带出了笑容,竟是不顾眼前的会议,匆匆宣布散会后,迫不及待的回到了自己的府中。
在其书房之中,正有两人攀谈甚欢,其中一名是文士打扮,面庞清秀,颇有一番神采。而另一人却是个粗壮汉子,双眼炯炯有神,一看便知飞等闲之辈。等见到王世充匆匆赶回的身影后,两人齐齐站了起来,恭声道:“王大人。在下刘文静、宋金刚见过大人。”
王世充听到两人报出名姓,不由得喜笑颜开,甚是热切的招呼入座,说道:“两位乃是唐王夏王的心腹爱将,此时来到洛阳,不知所为何事?”
当日,杨广被宇文化及杀掉。消息散播开来后,各地大乱,群雄纷纷自立名号。其中李渊占据河东,在突厥人的自持下自立为唐王。窦建德则是占据了河北地盘,深得民心,被部下推举为夏王。而刘文静和宋金刚两人,正是李渊和窦建德的心腹重臣。此时两人来到了洛阳城,其用意不问可知,定是为了杨戈而来。
如今群雄并起,逐鹿中原。但其中势力最为庞大的,当属杨戈的辽东军了。其余势力与之相比,都黯然失色不少。而洛阳王世充身居辽东军包围之中,更是感受颇深。
但唐王李渊与夏王窦建德也不是易于之辈,自然明白唇亡齿寒的道理。若是洛阳被杨戈拿下,其兵锋所指,下一步必定是冲着他们两家而来。因此,就在王世充大败李密之际,李渊与窦建德的使节却是奔波在路上,互相传递消息,最后终于达成了统一战线,结盟共抗辽东军。
要想让辽东军顾此而失彼,自然是抗敌于国门之外,帮助洛阳解了当务之急。王世充对此心知肚明,但也知道两家给自己帮忙,这忙也不是轻易能帮的,自然有其条件。
三人云山雾罩,闲谈了半日,这才将话题引了回来。果然正如王世充所料,这两家果然是狮子大开口,竟是要求击败辽东军后,其所占据的山东地盘尽归夏王所有,而河南大部也要成了唐王的囊中之物。如此一来,洛阳却是丝毫便宜都没占到。
王世充听到两人所提条件后,勃然变色,竟要拂袖而走。宋金刚与刘文静对视一笑,齐声笑道:“大人若要这般离去,恐怕不日辽东军兵临城下,洛阳再非大人所有,届时性命堪忧啊。”
王世充哼了一声,停住了脚步,眼神中掠过了一丝凶光,待到缓缓回头之后,脸上却是重新带上了笑容:“两位,若是洛阳保不住,莫非唐王夏王就能确保无忧么?恐怕也是五十步笑百步吧?”
刘文静朗声一笑道:“大人,莫忘了,唐王背后乃是草原大漠,若真逼得紧了,也不是没有去处的。倒是大人这洛阳城,若是破了,恐怕只能束手就擒了。”
宋金刚也笑了,不过却不复方才的强硬,淡淡的说道:“王大人,若是能攻破辽东军,我二人保证,关中一带绝不染指,如何?”
第330章 三家结盟
第0章三家结盟
王世充眼前一亮,若是关中能拿到手中,自然比起别的地方要好很多。但转念一想,又不觉有些气闷,关中是那么好拿的么?这两人如此说话,还真以为辽东军是盘菜,能任由旁人分割的么?
李渊前些时候铩羽而归,已是天下皆知。谁都知道辽东军水军横纵天下,除了洛阳水军还有一拼之力外,恐怕更无抗手了。若是没有洛阳水军的协助,恐怕杨戈一旦下令,黄河水军将畅行无阻,区区河东军和河北军哪里敢冒风险,渡河攻击辽东军?
即便能成功渡河,又能如何,只要黄河还在我水军控制当中,还怕他们翻上天了不成?到时候还不是尽在我掌握之中。
王世充想明白了这一点,不禁微笑道:“两位既然如此说,若我洛阳军还推脱的话,就显得有些矫情了。也好,只要我三家结盟,能将辽东军击败,这山东河南地面,任凭二位所言就是。我绝无二话!”
那两人听王世充慨然允诺,也纷纷露出了笑容,开始商议接下来的行动。
等到三人计议已定,刘文静与宋金刚告辞而别,匆匆离开了洛阳城,准备下一步的行动。王世充送别两人后,独自回到了书房之中,沉思了许久后,眼神中已是透出了一丝迷茫,自语道:“虽然是三家结盟,但各怀鬼胎,恐怕也未必能成事啊。杨戈,杨戈,莫非真的是那应运之人么?”
虎牢关,又称汜水关,在洛阳以东,今河南省荥阳郡市区西北部6公里的汜水镇境内。它作为洛阳东边门户和重要的关隘,因西周穆王在此牢虎而得名。南连嵩岳,北濒黄河,山岭交错,自成天险。大有“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之势,为历代兵家必争之地。
此时镇守在虎牢关的乃是王世充的族人王仁则,此人号称万人敌,一身蛮力无人能敌,不过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