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明末苍茫-第16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温体仁心中愤怒,就不能等我回来后再一同面圣,你个周延儒还有没有我这个次辅。

此时有太监传旨,万岁召见,温体仁即刻跟着太监来到乾清宫面圣。

此时看到天子如此表情,他心中一沉,难道登莱又出了什么事情,上番不是已经说剿灭叛匪了吗,如今的大明再也经不起折腾了。

温体仁急忙跪拜见礼。

“免了,这是朱大典的折子,温阁老也来看看吧。”崇祯有些急躁的一摆手。

“谢万岁。”温体仁起身落座,周延儒将折子递于他。

温体仁细细看吧,心中震惊,上番朱大典报捷的文书只说简单的报捷说,在沙河大军击败叛军,登莱靖海卫指挥使赵烈趁势偷袭叛军,致使叛军大败,孔有德、耿仲明、王子登、毛承禄授首,其他详细点检容后报来。

他当时记得万岁欣喜如狂,终于去了心头之患,近一年的叛乱让山东登莱糜烂一片,数番征讨尽皆大败,朝廷大失颜面,同时也让本就困窘的财政濒于破产。

朱大典统领的三万大军简直是朝廷最后的希望,如果再次失败,下番的军兵和粮饷都不晓得从哪里出,因此不只是万岁大喜,他们这些内阁阁老也是长舒一口气,终于卸掉一个大包袱。

当然,赏赐的银子,以及军兵的粮饷还得筹措,还是没法彻底脱身,但是无底洞总算是见底了不是。

看罢这个折子,温体仁惊诧万分,“这是,这是真的吗。”

“没有错,高起潜的折子也到了内廷,确是如此。”崇祯抿了抿嘴,“想不到啊,朝廷三番四次的大军围剿不得的孔贼叛逆,赵烈竟然用不足万人的部属,三战三捷就破敌数万,仅仅一天就攻取登州这个坚城,真是无敌猛将啊。”

此时,崇祯心里越发的忌惮登莱赵家。

“如没有朝廷大军在前方大败孔贼,吸引了叛军主力西进,赵烈绝不可能偷袭于后,侥幸而已。”温体仁犹豫一一下拱手道。

“那怎么解释辽镇大败于赵烈之手。”本来苍白的脸上泛上一抹暗红,崇祯的语调急切起来。

周延儒、温体仁真是没法回答,沙河能大败孔有德所部,说明辽镇骑军战力确实强悍,要晓得山东、昌平、保定、蓟门天津等处军兵都被孔有德大败,只是脆败于赵烈所部,不是偷袭,而是战阵交锋,这只能说赵烈所部战力极为的强横。

“只是狼子野心,狼子野心,这个赵烈终于露出其面目,竟然伸手向朝廷所要官职,还是登莱总兵,这是什么,想要要挟朝廷吗。”崇祯使劲的一敲桌子。

“万岁,此事朱大典也讲了,他当场拒绝了,赵烈不愿离开登莱,要求登莱都司都指挥使一职,同时奉上三十万两银子以解登莱危局。”周延儒偷眼看看崇祯的面色。

“微臣思量再三,倒也,倒也不无不可。”

周延儒一咬牙道,作为首辅他如今天天为银子着急,为了这三十万两银子,给个都指挥使能如何。

“绝不可行,登莱是大的军镇,有数万军户,如若落入赵烈手中,后果不堪设想。”崇祯断然拒绝。

“只是赵烈所部占据登州镇城和水城,如之奈何。”周延儒对那些数万军户不以为然,孔贼作乱时,这数万军户哪里去了。

当然他也只是心中腹诽,明面上是绝不会多嘴的,发发脾气容易,如今需要的是解决问题不是,赵烈所部还在那里卧着呢。

“我大明之大就再没有能征惯战之军了吗,温阁老,能否从各地再抽调数万精兵会剿赵烈。”崇祯狂怒。

温体仁闻言有喜有悲,喜得是最近随着各地局势继续糜烂,万岁爷仿佛失去了对周延儒的信心,很多事情都是问询他的意见,再也不是对周延儒言听计从的时候了。

这让他仿佛摸到了首辅的宝座,这可是大明仕人的巅峰啊。

悲的是很多问题他也没有好的解决办法,比如登莱这个如今的烂泥塘。

“皇上,此番登莱赈济灾民、发放粮饷、赏赐军兵恐有百万两银子,臣方才到户部查询,接下来的秋赋最多也就是能给登莱拨付二十万两银子。”温体仁没有正面回答这个问题,而是点点关键。

果然,听闻银钱,崇祯的气势一抑,是啊,就是再有三万精兵,粮饷呢,上哪里再去寻觅几十万银子的粮饷去支应数万大军数月征战。

崇祯颓然往后一靠,说到底还是没有钱粮,因为没有钱粮所以没法赈济灾民,没法操练精兵抵御建奴平定叛乱,可是他已经是竭尽全力了,宫内支应已经是早先的一半。

而开征的辽饷、剿饷数百万两银子还是左支右拙,到哪里再去找寻银子。

“难道只能同意赵烈这个小儿的讹诈不成。”崇祯无力道。

此时他无比痛恨将江山糜烂的没有一丝感情的所谓父皇,真是留下来一个烂摊子给他们兄弟二人。

“万岁倒也不用过于心急,赵烈所部都是家中财赋重金招募操练的精兵,就是数千人就得有数十万两银子打造,就是将登莱都司交于他,赵烈还能有数百万两银子打造出数万精兵不成。”

温体仁笑道。

“哦,如何不能。”崇祯面色好了些,他希翼的看向温体仁,他真是希望这位次铺大人给他的是好消息。

“一副精铁甲就按五十两银子算,刀枪二两银子,马匹五十余两银子,加上一年的饷银十余两,马匹军兵的嚼谷三十两银子,一个军兵就是一百四十余两银子,五千军兵就是七八十万两银子,五万军兵七八百万两银子。”

说道此处,温体仁微微一笑。

“对对对,绝无可能,绝无可能。”崇祯兴奋的一击龙案。

“臣估摸赵烈维持这些精兵已经是很吃力,最多再增加三千人,因此也成不了大患。”温体仁此番好好安慰了崇祯脆弱的小心脏。

他的算法没有问题,但是他是不会想到破虏军的兵甲因为新的制造方式成本只有他说的一成,而马匹如今赵烈所部已经是以石岛马场繁育的战马为主了,这样成本只有他说的三成而已。

崇祯不晓得这些,听到温体仁的话,他频频点头,嗯,这个温体仁虽说不象周延儒那般果决,但是胜在细心谨慎,也是不可多得的干才嘛。

周延儒看着温体仁的表演,心生厌恶,但是他还是认为温体仁温吞吞的性子不是主将的料子,成为首辅的可能性几乎没有。

“万岁,即使赵烈扩军一万,我等可以让其袭扰辽南各处,这也是他该当建功立业的地方嘛。”周延儒笑着拱手道。

崇祯即刻晓得了周延儒的意思,这是让建奴和赵烈两败俱伤啊。他也不是刚刚登基的青涩少年了,几年的历练让他对这里面的弯弯绕也是洞若观火。

“首辅此乃老成谋国之言。”崇祯的心思此番可是好了不少。

最起码当初的暴怒和无奈已经过去,这几年的连连受挫也让他有了些历练,晓得如今在他手上的是个什么样的江山,急不得缓不得。

“只是如此登莱总镇这个职位很是紧要了,这可是能掌控战兵压制赵烈的位置。”周延儒道。

崇祯点点头,确实,登莱巡抚节制赵烈的粮饷,但是不能全给,也不能不给,要不赵烈闹将起来也是大事,因此登莱总兵确实是就近节制赵烈的第一人,最起码有数千战兵坐镇登莱,这定会让赵烈不敢轻动。

“臣下听闻原来登莱总镇张可大乃是南京畿世袭军将,又在京畿立下大功,何不……”周延儒看向天子。

“嗯,国难思良将,张可大不但屡立战功,还是大明勋贵世家出身,忠心无虞,确是适合人选。”此番崇祯点了头。

他对张可大印象当真不错,最重要的是张可大不是辽镇那些粗鄙之人,而是世代勋贵忠臣,他可是对祖大寿、赵烈之流腻歪透了。

大事谈完,君臣三人都是松了口气,有时间对即将到来的孔有德耿仲明等反贼首级评论一番,对这些叛逆他们可是恨之入骨,如今叛逆一一授首,也算是一大快事,只是方才赵烈的求官搅和了天子的好心情,如今则可以抒发一下痛恨之情了。

两人离开后,王承恩急忙让人奉上膳食,天子可是被气的半日没有进食了,这可如何了得。

崇祯心情恢复后香甜的用膳后,在殿内还走动了一会儿,心情变得不错。

只是他突然响起了什么,他让王承恩急传锦衣卫指挥使骆养性,锦衣卫必得要发挥作用,今次要明暗里的提防这个登莱赵烈。

崇祯固执的感觉这个赵烈隐隐哪里不对,他总是放心不下,因此多用些手段也在所不惜。

第393章有惊有喜

皇太极一年来又是胖了一圈,心宽体胖真是至理名言,明国内乱不止,如今对大金全部采取守势,甚至可以说只能挨打不能还手。

而年初皇太极御驾亲征讨伐西北威胁最大的林丹汗,追亡逐北数千里,将林丹汗数次大败,其被迫逃向极西,可说林丹汗在漠北的统治全盘瓦解。

而东部的朝鲜虽说还和大明藕断丝连,但是却不敢做出对大金不利的事情。

如此皇太极登基时四面临敌的情形可说打破了两面,只余下南面的东江和西面的辽镇苟延残喘。

而大金国去年利用大明逃民又扩地数十万亩,赋税大增,这就意味着国用充足,皇太极怎能不心宽体胖。

轰轰轰,十门大将军炮依次轰响,在沈阳北校场的试炮场,皇太极、豪格、岳托、阿巴泰等正在点检新铸成的火炮。

介于火炮在大凌河之战中攻坚的作用,以及有五分之一的火炮轻重不一的炸膛,皇太极命令佟养性产出更多的大炮,同时减少火炮的炸膛。

经过一年的努力,佟养性报称火炮大成,这才有了此番的点检。

其实火炮的点检十分的枯燥,就是不断的发射,散热,再发射,检验火炮能坚持住多少次轰击。

在这过程里,诸位大臣们在一旁聊天打屁,其实他们对于火器都是嗤之以鼻,明军火器很多,遇到大金一触即溃,这些东西也就是攻城有些用处。

皇太极穿得很厚实,眯着眼睛端坐着甚至打起盹来,对于这帮贝勒大臣对火器的轻视,他是洞如观火,但是整个女真人都是如此,他虽是说了几次,但是效果不好,他也是懒得再多说了。

皇太极昏昏欲睡中,突然感到有人再喊他,他睁眼一看,只见是长子豪格唤他。

豪格指向一个方向,皇太极一看,只见济尔哈朗、李永芳在一旁恭立。

皇太极招手让他们过来,这是他吩咐的,只要有明国登莱叛军的重大消息,都要即刻通晓他,就是在夜里也不例外,看来又是有重大消息了。

“都是朝中大臣,你等就说说吧,让他们也听听。”皇太极吩咐道。

“遵命。”李永芳恭声道:“大汗,各位贝勒爷,明国的消息刚刚传来,明国登莱叛军已经被剿灭,孔有德、耿仲明、李九成等授首。”

嗯,此时皇太极完全清醒了,他让李永芳直接说,还以为明国双方还在登莱鏖战,没想到只是短短一个月余,叛乱平定了。

“李永芳,你没弄错吧,双方兵马十余万,上番说是刚刚要在莱州决战,这就结束了。”豪格很是不相信,质疑道。

“秉贝勒爷,明国朝廷三万大军同叛军五万,在莱州沙河决战,辽镇骑军五千瞬即击败叛军的骑军,叛军只好即刻败退。”李永芳回道。

“哈哈哈,在我等面前如此只能闭门等死的辽镇到了明国这般勇猛。”豪格真是差点笑出眼泪来。

“哈哈哈。”其他如岳托、阿巴泰等也是大笑起来,这个事情是真的很好笑嘛。

就像此人在你前面是个乖猫,然后转身在他人面前却是只猛虎,说明什么,说明大金军的勇武更是不可敌。

“是赵烈吗。”皇太极一丝笑容没有,甚至冷冰冰的。

“呃。”李永芳诧异了一下。

“本王说最后平定叛军的是赵烈吧。”皇太极凌厉的盯着李永芳。

其他人听到皇太极提到赵烈,也是停下了笑容,这个人就是一支饿狼,随时在不经意间上来咬上大金一口,一击致命。

“汗王果然目光如炬。”李永芳急忙拍了一记。

“那你就说说吧,他赵烈是如何短短月余就平定叛乱的。”皇太极不耐道。

“是啊,上番你还说赵烈所部在宣川损失惨重,无法出兵平叛。”豪格很是不满,这个狗奴才没有一个准话。

“咳咳咳。”李永芳这个委屈,不只是他受骗了,就连明国朝廷也被骗,“贝勒爷,赵烈此人极为狡诈,在沙河站前,他的辖地突然出现了数千俱甲骑兵,然后向北开进,再多,奴才的属下也就不晓得了,叛军孔有德也是被其蒙蔽,才被其从后偷袭。”

“他是如何偷袭孔有德的。”皇太极打断他的话。

“秉汗王,他劝降了叛军的军将张文焕,混入其军中,偷袭叛军黄县大营,斩杀叛军万人,俘获三万余人,留守的副都元帅王子登被杀,然后赵烈率领数千骑兵追击孔有德,将孔有德和毛承禄斩杀,如此登州之外再无叛军。”李永芳急忙回道。

“他同孔有德对阵也是偷袭吗。”岳托问到了紧要处。

“那倒不是,他率领数千骑兵正面击破孔有德的七八千骑军,于阵中斩杀孔有德、毛承禄,据说赵烈还亲身上阵斩杀叛军,很是勇武。”李永芳腰弯的更低了。

“哈哈,有勇有谋,善于偷袭,但是正面对撼也是勇武之极,这就是赵烈和他的麾下,你们还有谁敢轻视他,说什么只会偷袭,不敢对阵。”皇太极看看四周的众人。

“他不过是善于利用机会偷袭对手,如孔有德不是分兵两路,赵烈根本没有机会,狡猾的尼堪。”豪格很是不服气。

“一次偷袭是侥幸,两次偷袭是侥幸,他已经多少次偷袭敌人了,这已经不是侥幸了,而是其谋略了,李永芳接着说,他如何拿下登州的。”皇太极呵斥一番他这个气盛的长子。

“秉汗王,赵烈回军用数千军兵围住了登州,然后在第二日夜间里应外合打开城门攻入登州,两个时辰就收复全城,斩杀耿仲明,第二日威逼水城李九成,李九成被迫逃亡海上,赵烈的舰队在海上大破之,俘获李九成父子,如此剿灭了登莱叛乱。”李永芳一一道来。

皇太极猛地起身来回走动着,他眼神不满的巡视着这一干女真王族,他蓦地停下来。

“你等不要自傲,对上明国我们只是占据上风,并不是完胜,因为明国有个赵烈,至今对阵我大金未曾一败,你等说,谁战胜过他。”

在他凶狠的眼神盯视下,众人都是不敢看向他,而是微微低头。

“不要看你等都已是开衙建府,如今都是大金的贝勒爷,入则有奴才侍候,出阵则有奴才拼命,明军更是屡战屡败,但是只要明国赵烈继续不败,那我大金就不能说天下无敌。”

皇太极冷笑着看看众人。

“你的有人肯定是心里不服气,那么你如是赵烈能不能仅仅凭数千明国兵马在京畿接连大败我军,独守孤城,在宣川骗过宿将冷格里,从后面偷袭胜之,嗯,谁有这个把握。”

众人尽皆默然,是,这两件事如果他们统带自家的军兵也许能够办到,但是统领数千明国人马,呵呵,他们只能说办不到,偏偏这个可恶的赵烈却是办到了。

“哼哼,更不要说以数千军兵大败数万叛军了,此人有勇有谋不亏是大金劲敌。”

皇太极看看豪格梗着个脖子。

“也许还是有人不服,不过是明国叛军,辽镇手下败将而已,而辽镇竟是不敢同我军野战,胜之不武,错。”皇太极厉声道,众人身子一颤。

“此战让本王更是看出赵烈是我大金的劲敌,此人不只是勇武,而且多智,绝不莽撞以硬对硬,杀敌一千自损八百,赵烈擅长自损一千杀敌一万,你等能否。”

皇太极鄙夷的看看众人,这些人让连胜冲昏了头,都是有些飘飘然了,有时他说的话也不放在心上。

经过他这一说,岳托、济尔哈朗、阿巴泰一思量,还真是如此,一般来说,军将分为猛将智将等,他们爱新觉罗家自小熟读三国,向赵云的勇猛、姜维的多智、周瑜的儒雅,很多军将都有自身作战的风格。

就连他们女真军将也是如此,莽古尔泰勇猛,岳托谨慎、阿巴泰周密,豪格甚至有些鲁莽。

他们很难变化自己掌军的风格,但是赵烈可以在京畿同大金军正面对撼,也可以在宣川、登莱偷袭制胜,诡变无常,嗯,他们细一思量,这个赵烈确实难以对付,也难怪汗王极为看重。

“赵烈向来善于用火铳火炮对阵,本王意欲多加火铳火炮,与其对阵时也好破阵破敌。只是你等此番试炮时只是在一旁闲聊,全然不看重如此军国利器,太是让本王失望。”皇太极沉着一张脸。

“父汗,不是儿臣等不看重,只是咱们女真人生来就不擅长火器。”豪格拱手道。

其他也有大臣点头附和,女真人天生就是骑射为其看家本领,这个火铳火炮真是不愿入手,有种它们随时可能炸膛的恐惧。

“谁说一定要女真人使用火铳火炮,过些日子成军的汉军旗,就要仿效赵烈所部,大量使用火铳,火炮,到时与你等出征,你等不晓得这些火器的妙用,如何破敌。”皇太极恨铁不成钢的呵斥道。

此番众人尽皆默然,再也没有反驳的意见了,反正也不是女真亲手使用这些不靠谱的火器。

就在此时,一脸苍白的贝勒爷德格类进来禀报,莽古尔泰暴亡。

一时间皇太极恍惚觉得这两年来定是父汗在天之灵保佑,一切简直是太顺了。

第394章都指挥使赵烈

陈应元一行人经过了多半月的行程接近了登州,这一路上的见闻让其感慨万千。

他不是第一次到登莱,一年半前,他曾来到登州公干,当时的登莱巡抚孙元化还宴请了他,今日想来恍如隔世般感慨。

孙元化如今被斩首弃市京中,死状极惨,而接任的谢链也在莱州被执,前两个月被李九成杀死在登州,这个位置很是烫手啊。

陈应元苦笑着看看前方一个路口的棚子,这里是施粥的棚子,入得登州境内,每隔十余里就有这么个施粥的棚子,都是登州的商户们设立的。

他们一边施粥一边招募人手,说是到南边海岛拓荒,种植番薯和放牧牛马。

陈应元一路看来还真是收拢不少人,当然绝大多数还是佃户和流民,不走不行,兵荒马乱的,田亩产出不多,熬下去弄不好上秋都得饿死。

陈应元看到很多的向登州行进的难民队伍,他们都是被雇佣的,只要被签下后,就有衣物和食物,还有专人陪同向登州水城行进,到了那里出海。

还在这些难民可以带着家小,所以这些人还是很平静的走着,最起码有衣物有吃食不是,至于出海,已经到了这个地步,到哪里都一样了,能活着就不错了。

当然有自己田亩的百姓说什么也得回去,死也要死在自家的田地上,这是大明百姓对田亩的执念。

陈应元也是忧虑,如果这般出走的百姓多了,田亩上还有没有佃户耕种了,但是他也不晓得具体多少人出走了,想来登莱也没几个人晓得,地方官吏们谁有闲工夫管这个事去,他们甚至希望走的人越多越好,这样他们也能松快不少,如今流民多的让他们焦头烂额。

陈应元来到这个棚子附近,看到这个棚子面前没有难民,里面商人的伙计都是闲着,正在生火做饭,他们也得吃饭不是。

陈应元在护卫搀扶下下了马,他看看里面的十余个伙计,看着他们围拢在一个铁皮炉子前烤火。

如今是寒冬腊月,也是苦寒的时候,这个棚子就是由土坯和木头建起来的,挡风可以,御寒就是差远了,这个铁炉子正好可以帮助这些伙计们抵挡风寒。

“对不住,我等只是接济难民。”一个伙计喊了一句,虽说陈应元他们是便衣行事,但是穿着气质一看就不是普通人,因此伙计还是先将话说明了。

“我等晓得,前面的棚子里都晓得了,我家老爷就是来烤烤火,取取暖,还请行个方便。”一个护卫笑着拱手道,他家老爷到了这样的棚子都愿意停下来同难民聊聊,至于为什么,他也就是一个护卫也是想不通,反正老爷怎么吩咐他怎么办呗。

“那行,进来吧,里面还是暖和点。”那个伙计笑道。

“多谢小哥。”陈应元笑着拱了拱手,入得室内,室内比屋外暖和不少,但是门开着,也还是很冷的,只有在火炉边上才热乎起来。

陈应元烤烤火,让僵硬的手指松快起来,他感叹老了,不济事了,手脚开始变得凉多了,作为一个江西人,他本就畏寒。

外面一阵马蹄声响起,一队二三十名骑兵出现在视野里,他们铁甲上挂着淡淡的白霜,马嘴里喷出白色的水雾。

“怎么样,这里有什么异动吗。”当先一个军头喊道。

“军爷,这里没什么动静,好的很,军爷外面冷,要不到里面烤烤火。”活计打着招呼。

“算了,刚从登州出来,还不冷,到下一个棚子再说。”这些军兵沿着官道向西越走越远,他们笔直的身形齐整的战阵消失在淡淡的尘雾中。

一路上陈应元一行人已经是看到多次的这般赵烈麾下的军兵了,当初的看到如此兵甲齐全的军兵就干着巡视的活计,陈应元也是腹诽这个赵烈真是暴敛天物,这是战兵该干的活计吗。

看的时间长了也就无感,数百军兵都是如此时,他也感到既然有这般多俱甲骑兵,也难怪这位赵大人不太珍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