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明末苍茫-第15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此国难之际,如赵大人鼎力相助登莱渡过难关,想来我等向朝廷上书,内阁诸公和万岁定会应允。”朱大典开出了条件。

“嘶,我赵家如今也是囊中羞涩,这两战我赵家也是竭尽所能了。”赵烈很是肉疼。

“呵呵,赵大人过谦了吧。”高起潜皮笑肉不笑道:“前几日昌平兵、山东兵询问降兵时,晓得他们几乎每人都身带银两,这个可都是让你的麾下收走了,赵大人不会说你一无所知吧。”

昌平兵、山东兵、保定兵甄别数万降兵时,极为简单粗暴,不老实说即刻斩首,他们正好没有斩获呢,杀几个俘虏正合适。

结果很多降兵什么都说,交代隐匿降兵中的叛将,甚至身上的银两都被破虏军收走了也讲了出来,为了活命什么都是说。

这下昌平总兵杨御藩、山东团练总兵刘泽清可是不平衡了,这是大几十万两银子啊,他们一说,辽镇也晓得了,那真是各个眼红。

于是朱大典高起潜也晓得了,这也是他们同赵烈谈的因由,他们怀疑登州城内的银两也让赵烈隐匿了,估摸也得有几十万两银子,如果赵烈交出来,登莱困局就会迎刃而解。

“正是,据叛将讲怎么也得有百万两银子。”朱大典盯着赵烈看着。

“绝无此事,虽说从叛军那里收拢了二十余万两银子,但是我军阵亡近两千人,按照招募时的文书,每人一百二十两烧埋银子,都要交给家眷。这些银子就都一扫而空了。”赵烈脸上筋肉抽动,简直是肉疼至极。

赵烈后世商议谈判经历多了,历经一年的都有,双方较劲良久,最后成了,就一样,不能让对手晓得你的底牌。

双方猜测,筹算,最后谁先顶不住谁先让步。

赵烈晓得他们也就是风闻,没有真凭实据,现在就是讹诈他,小伎俩而已。

“二十万两银子还是不足啊,不能解决登莱的亏空,我等如何上书举荐啊。”朱大典很无奈的表情,其实心中大乐,真有二十多万,估摸赵烈最少能隐匿四十万,否则赵烈这混蛋不会出口。

“啧,我赵家还要抚恤战没的勇士,这个……”赵烈显得极为纠结,他皱着眉头盘算着。

“呵呵,区区二十万两银子怎么能够,赵大人如是捐出四十万两银子,咱家向万岁爷举荐你。”高起潜豪爽的大包大揽。

“着实没有,大人。”赵烈大急,“家中真是没有这般多了,最多三十万,最多三十万。”

赵烈急的满头是汗,甚是窘迫,他焦急的看向朱大典。

朱大典极为深沉的思量着什么,其实心中大爽,难题解决了,他盘算三十万也是将够了,这基本将赵烈榨干了,多少也得给他留些烧埋的银子。

“唉,将将堪用吧,赵大人还是太过吝啬了。”朱大典很不情愿的点了头。

“我这还得筹措抚恤银两,弄不好还得向我家夫人暂借,唉,伤亡太大了。”赵烈额头冒汗,很是狼狈。

“为国分忧嘛,赵大人此举定会简在帝心。”高起潜笑着打着哈哈,三十万两银子当然可以解决很大的问题,最起码这些平叛军兵的开拔费用和奖赏的银子都有了,此外卫所的粮饷也可以发放一些,登莱只要军兵不乱就好说。

两人心中暗乐,赵烈也是心中爽快,他是打算用五十万两银子砸到这个职位的,如果有了这个职位,日后谁人可制。

第390章激烈争执

“赵大人,你看什么时候将钱粮运抵此处,一众军兵和百姓都是嗷嗷待哺,事关多少人的性命。”朱大典一脸的正气凛然,摆明一个忧国忧民的好上官。

“大人,赵烈先将十万两银子交于两位大人处置。”赵烈拱手道:“至于剩余的银两,咳咳,还是等到朝廷的旨意颁布之后不迟。”

不见兔子不撒鹰,赵烈没看到实职前绝对不会将所有的银两奉上。

“那就太迟了,各处军兵的粮饷奖赏还有百姓的接济,等不及了。”朱大典摇头道。

“赵某不是信不过两位大人,只是信不过内阁诸公,只怕到时两手空空。”赵烈也是大摇其头。

“赵大人乃是登莱人士,就看到如此众多的百姓忍饥挨饿,你心中何忍。”高起潜忍不住讥讽了一句,你不是一向标榜自家是世居登莱,还讲什么不忍离开家乡,沽名钓誉之徒。

“我赵家自大难突至就开始在靖海卫和石岛布施米粥、衣物,从天启年间到今日始,我赵家在登莱活人无数,此登莱人尽皆知!”

赵烈冷眼看着高起潜,心道,我等活人无数时,你在干些什么勾心斗角的狗屁勾当,还在此处人五人六。

“倒是众多百姓缴纳赋税供养官员军兵,大难来时竟然保全他们身家性命的一个全无,平叛后朝廷竟然拿不出赈济的米粮,呵呵,不知道朝廷诸公于心何忍。”

一句话让高起潜的脸上一白,转又涨红,“你。”

“两位大人休要争执。”朱大典急忙拦阻,心中大骂高起潜,你特么搞清楚,这是谁有求于谁,当真酿成民乱军变,你我如何了局。

“赵大人,只要你将钱粮用于登莱善后,本官想来内阁诸公和天子定然不会置之不理,褒功的旨意定然尽快下达。”

“下官年少无知,对内阁诸公一无所知,要说认识的大明官员中最让某钦佩的就是张可大总兵、尤世禄总兵,再有就是悲天悯人的朱大人了,因此,下官不敢祈望内阁诸公尽快下达旨意,钱粮嘛只能依次运抵。”赵烈表情很遗憾。

话也说的很清楚,他可是不认识内阁诸人,对他们的操守全无一点信心,最主要的是赵烈对于一直对他很是警惕的崇祯帝全无信心。

说好的一切都得是这位爷点头,如果他反悔,事情就会很麻烦。

三人为此激烈的争执,甚至赵烈和高起潜数次脸红脖子粗的,全靠朱大典从中和稀泥,这才没有冲突起来,最后赵烈只是同意先奉上十万两银子和五万两银子的米粮,其他一步不让了。

“看看他那个样子,到底是不是大明臣属,为国尽忠为皇上分忧为何如此之难。”看着赵烈离开的身影,高起潜大骂道。

赵烈的功勋成为登莱总镇绰绰有余,就是入五军都督府也是无须多让,但是朝廷和皇上一再的压制提防,任谁也得心灰意冷啊,朱大典腹诽道。

“高大人,如今登州全城在其把控下,我等还待如何。”

当然明面上,朱大典绝不会得罪高起潜这位简在帝心的红人,能监军此番平叛,足见高起潜在万岁爷心中的份量。

“此獠其心可诛,竟然同朝廷和天子讨要官职,真是自寻死路。”高起潜阴毒的看着院中正在整队离开的赵烈护卫们。

“高大人,赵家控制了登州镇城和水城,这就是登莱的根本,我等虽说统领三万大军,但是辽镇同其一触即溃,其他总兵麾下更是不值一提,如果激怒了赵家,再来一场登莱之变,先不说我等下场,只说朝廷还有没有第二个三万大军。”朱大典正色道。

他心中大骂,到底是在宫墙内妇孺之间转悠的,当真胸襟狭小。

高起潜闻言一鄂,随之默然,他当然晓得根本不可能,辽东和宣府蓟镇建奴贝勒的肆虐加上山陕河南的民乱不息,已经耗尽了大明的钱粮和精兵,此番从辽镇抽调这些战兵已经是极限了,如果再次抽调,谁来固守宁远山海,难道让建奴一路直驱京畿吗。

“赵烈所部战力强悍,辽镇精兵也不是敌手,如果再次讨伐,本官估摸没有十万大军不要想了。”朱大典面沉似水道。

尼玛,你就晓得生事,你给我找出十万兵来,你怎么做谁还管你。

“如今朝廷哪里有十万精兵。”高起潜苦笑道,他就在内廷行走,如今朝廷窘迫到何等程度,万岁爷如何左支右拙,他是一清二楚。

“如此就得绥靖,毕竟赵烈在攻打建奴,难道我等将其逼到建奴那里不成。”朱大典一语惊人,逼迫过甚,谁晓得赵烈能做出什么来,有孔有德这个例子谁敢说不可能。

“这不可能,赵烈杀了多少建奴的军兵,建奴能收容他。”高起潜大摇其头。

“呵呵,祖大寿杀了多少建奴军兵,他是如何,孔有德、耿仲明杀了多少建奴军兵。”朱大典悠悠道。

真是没见识,没有活路了,这些都是小事。

“这个。”高起潜真是无法反驳,祖大寿投降是坐实了的,如今他的子侄都在建奴一方,至于孔有德、耿仲明确有不敌官军就投向金国的意图,赵烈甚至将他们同建奴勾结的书信都奉上,甚至有一封皇太极给孔有德的信函,从他们的角度看的出皇太极相当的求贤若渴,对以往一切既往不咎。

“高大人此时倒是应当给皇上上书,好好讲讲登莱详情,此处经过孔贼的败坏,如今战兵全毁米粮皆无,如不大加整饬,恐不能阻挡建奴蹈海而来。”朱大典提点他道。

“不能够吧,建奴根本没有水师,如何渡海而来。”高起潜摇头道,文人就是思量过多。

“建奴没有可以向朝鲜强征水师,只要能将步军运载过来足以了,如今登莱水师的小船能阻挡他们吗,也就是威海水师还有二十多艘大船了。”朱大典看看这个高起潜,也不晓得万岁看中这个蠢货什么,让他监军。

“嘶。”高起潜倒吸口气,真是如此,只有百余艘破败不堪的小船的登莱水师怎么阻止建奴,天津水师的战船泰半也陷在此处,只有威海水师还有二十艘福船,如果建奴晓得,能否来攻,这真是不好说啊。

“看来这登莱得尽快安定下来,否则建奴得到消息……”高起潜想到这个可能脸色苍白,据他所知,建奴不是没有向朝鲜借用水师,但是朝鲜拒绝了。

只是朝鲜今时不如往日,李氏明显在骑墙中立,真是说不准他到底什么时候倒向建奴。

朱大典有泪奔的冲动,你个榆木脑袋终于晓得这里的厉害了,真是不易,现下赵烈在此也许建奴还不敢操切,但是如果大明朝廷同赵烈冲突起来,再来一次登莱之乱,建奴恐怕不会放弃这次机会。

“不行,我的回去即刻向皇上呈报。”高起潜言道此处,一拍大腿,“唉,便宜赵烈了。”

他从心里不愿为赵烈升职助力,但是看来没法子,如果皇上不点头,拖宕日久,登莱军兵百姓没有粮饷安抚大乱起来,赵烈再因此有什么动作,他有几个脑袋也不够砍的。

“嗯,本官也得向内阁递折子,将事情一一呈报,如果内阁不允许,本官只能辞官返乡。”朱大典无奈叹道。

此事成不成,他也没有太大的把握,如果内阁不允,他自问没有收拾登莱烂摊子的能力,还是交给陈应元吧,他辞官归乡避避为上。

因为如果朝廷不许,他怀疑赵烈不会屈服,这样,官军和赵烈部下就有即刻开战的可能,战火重燃,最后无论朝廷胜负,朝廷都会将安抚不利的帽子扣在他身上,毕竟局面糜烂如斯得有个替罪羊吧,他最合适了。

三日后,赵烈就将十万两银子送抵巡抚官署,朱大典大喜,他急忙先向来援的军兵下发了五万两的赏银,虽说还是差的不少,但是毕竟安抚了一众军兵的心情。

再将五万两银子发给登莱各个卫所,虽说只能是一个多月的粮饷,但是毕竟让很多的卫所军兵安定下来,有盼头了啊,其实中国的百姓是最安于现状的了,如果他们也有了反的念头,那绝对是出了大问题。

五日后,价值五万两银子的米粮运抵登莱,朱大典同时主持在登州、黄县、平度等处布施米粥,给流民一点活下去的指望,以待平息民间的星火。

做了这些事宜后,朱大典和高起潜总算是松口气,登州紧迫的局面为之缓解。

当然,他们也没忘了赵烈的军兵仍然控制水城和镇城,朱大典派出昌平总兵杨御藩押送一千余名叛军俘虏以及孔有德、耿仲明、王子登的首级以及李九成父子俩回转京师,向皇帝陛下献俘是必须的。

同时他们也派快马飞报京师,将登州的局面细细描述一番,向内阁和天子报捷,也是报忧,请内阁和天子定夺,其实就是诉苦,如果朝廷不尽快定夺,登州的日子没法过了。

第391章身份的困惑

张环正在家中被老娘侍候着穿上大红的吉服,今天是他大喜的日子。

作为新任的唐级战舰单雄信号的船长,如今张环也进入了破虏军水师中阶军将的位置,唐级战舰如今不过四十余艘,能在二十余岁达到统领三百余军兵驾驭巨船纵横海上,张环晓得他赶上了破虏军水师大扩张的好时机。

当然他明白他最应感谢一个人,那就是赵烈大人,如果没有赵烈大人任职石岛,张家还会是贫困的渔民之家,而他张环不过还是渔船上的小伙计,这月份可能正猫在家里苦熬。

因此老娘将他侍候穿上吉服后,让他给赵大人上柱香祈求保佑,他没有丝毫犹豫,而是虔诚的跪拜。

而老娘还得忙碌张梅,毕竟今日也是女儿出嫁的日子。

张环娶蓝慧,蓝三娶张梅,都是在这一天,张环是因为要护航运送难民前往北华的舰队留在石岛的,而蓝三则是特意告假回来的。

两人常年在外,在石岛的日子屈指可数,因此婚事一拖再拖,直到两家都有些不可忍受了这才告假完婚,可是着实不易。

“梅儿,到了蓝家,虽说你同蓝三的爹娘分开住,蓝三爹娘那里有老大一家伺候,但是,你也得乖巧些,要晓得手脚爽利,不多言不多语再稍稍顺从些婆婆公公的心意,这可是你嫁过去的生活好不好的紧要处。”

临要出门了,张婶还是说个不停,深恐女儿过去大意失去了公婆的宠爱。

“娘,孩儿晓得了。”张梅带着哭音应承着。

“唉,你嫁过去可就是蓝家的人了,娘也舍不得,但这就是女人的命,早晚过的坎。”张婶也是哽咽了。

张环眼角湿润了,他看看在他一旁也听到了老娘话语,但是还是有些懵懵懂懂的弟弟张安,唉,也长大了,每年回来一次两次的,眼看着弟弟已经成了大小伙子了。

“娘,好了,蓝三不敢欺负她,如果蓝三不护着她,你看我怎么收拾他。”张环笑道。

“哦,那是不是你不护着蓝慧,蓝三也找你的麻烦。”张梅的声音脆生生的从内室传来。

立时让张环张口结舌,他发现他方才该他自家挖了一个大坑,这话怎么回答都不是啊,要不是妹妹不满,要么是老妈不满,要么是蓝慧不满,至于蓝三满不满意需要顾及吗。

“好啊,蓝慧,哥哥为了维护你才教训蓝三,你倒是先护上了,还没嫁过去就分清里外了。”无奈的张环只能从另一个角度反击一下了。

“好了,和你妹妹有什么好掰扯的。”张婶从里面出来瞪了张环一眼。

张环嘻嘻一笑,此时他不是几百人的头,而是张家的长子,如今的表情要是让他麾下的军兵看到肯定是大吃一惊。

要晓得张环因为自己的年纪轻,为了怕被属下轻视,他特意蓄了胡须,平时也严肃些。

“邻居们都来了,都在外面候着呢,大哥的军兵也来了一些。”张安报告着外面的情况,他今天也是里外忙着。

张家一家之主张父没有告假,还在海上哪里飘着,因此张婶一人也忙过来,所以张安就成了好帮手。

如今的邻居都是昔日渔村的邻居,很多家都是破虏军的家眷,他们的孩子这些年成家的不少,张婶也都是上门帮忙上礼,因此张家喜事来的邻居也是很多。

“敬礼。”外面传来军兵的敬礼声。

“敬礼。”一个男人大声道。

“张头来了。”一听声音,他就晓得石岛舰队的头张鼓声来了,他急忙走出房门。

“敬礼。”他向院中的张鼓声敬个军礼。

“免了,这一身还是不用敬礼了。”张鼓声看着一身深红色吉服的张环笑道。

张环讪讪的放下了手臂,“多谢张大人前来观礼。”

“你运气好,本将这几天在石岛,那就必得看看。”张鼓声大笑道。

其他很多邻里眼热的看着,虽说家里很多是水师兵丁,但是如张环般已是大战舰船长的还没有,家里军兵婚事,这般高阶军将到来的也是第一份,可见张环的地位。

“多谢大人前来,家中简陋,如不嫌弃,还请室内叙话。”张婶此时也是来到院中,向张鼓声见礼。

“那倒是不用了,我等在此只怕让你等受约束,本将还有公务在身,即刻就走。”张鼓声递给张婶一份承仪,张婶急忙感谢。

“张环你来一下。”张鼓声示意张环,两人来到了角落。

“此番护卫船队前往北华,须得极为的戒备,上两番,倭人一路跟随,看来很是不甘心,须知倭人狼子野心善于偷袭,不晓得是不是动了心思。”

张鼓声叮嘱张环道:“此番你等三艘唐级战舰以你为主,万一遇到敌人袭扰,一定要先顾着商船,然后有机会干他一家伙。”

张鼓声凶狠的做个手势。

“大人放心,张环定会小心从事,有了机会也会给倭人来一下子。”张环急忙躬身道。

“嗯,好了,不罗嗦了,做你的新郎官去吧。”张鼓声大笑着向张婶拱手离去。

张环从家中出发在邻里亲戚以及几名护卫护送下前往蓝家,而蓝三也是从家中出发前往张家,毕竟蓝家人多,蓝大跟着这个船长弟弟,如今蓝三也是蓝家官职最高的了。

两人在路上相遇,都是哈哈一笑,昔日的发小没想到也有这一天。

张环在蓝家同蓝慧一同跪拜了岳父岳母大人并敬了茶,蓝母和蓝慧也是泪水连连。

按照规矩,张环的迎亲队伍要在街里走上一圈才返回渔村居所,毕竟他们两家都是在渔村内,只能如此行事。

张环走在街上,身后是四人的轿子和亲友邻里属下,他的几名护卫全副武装的随扈,旁人一看就是军将办婚事,羡慕的眼光比比皆是,谁让破虏军的饷银高地位高呢。

张环也是极为的满足自豪,想想几年家中和自身的变化真是恍然如梦啊。

途中又遇到蓝三的结亲队伍,两人又是哈哈一笑,尽在不言中了。

周原抱着自家快一岁的儿子周福海走在福海街上,看到有些烤番薯,糖人,糕点,只要儿子感兴趣,周原就毫不犹豫的买下。

后面的跟随的二贵身上手上挂了不少的物件,可见周原发卖的不少。

周原虽说照看孩子上心,但是对街上的动静也是时常暗中留心,这一路上他看到好几伙破虏军军兵办的婚事,基本多是水师军兵的。

看到婚事的场面就知道破虏军军兵的富足,同以往大明军乞丐兵的样子决然不同。

这点让周原也是羡慕嫉妒恨,他当年在辽镇什么时候过过如此好的日子。

为此他对这个赵烈钱粮从何处来更是好奇的心痒痒。

就在此时,前方不远处,告示栏处突然爆发出欢呼声,接着这种欢呼声从远及近,周原从欢呼声中晓得,赵烈统领靖海卫军兵三战三捷剿灭十万叛军,登莱光复了。

自从多半年前孔有德叛乱占据了登莱,在山东和登莱烧杀劫掠,让很多石岛的百姓和商人也是惶惶不安,也就是这里是声震大明的赵烈大人镇守,换个人是指挥使,石岛很多人也得出逃避祸。

即使是赵烈这个名将镇守靖海卫,很多人也是心里打鼓,赵烈虽说勇悍,但是叛军也是太多了,有十万之众,十倍于赵大人的兵力。

没想到一直固守靖海卫的赵大人竟然敢主动攻击叛军,并且连战连捷剿灭叛逆,当真是声震大明,如今悬在石岛上空的利刃被赵大人摧毁,怎能不让百姓商户喜出望外。

此时很多人当街奔走相告,很多商贩从铺面里跑出来询问,接着就是另一场欢呼,如此接力下去。

周原不同于旁人,他是军将出身,叛军他是时常关注的,孔有德叛军再三击败朝廷平叛大军,说明战力不错,虽说照比金军是没法比,但是也算是强横了。

就是这样的军兵十万被赵烈所部数千人短短半个多月平定,说明赵烈所部的战力不比女真人的甲兵战力差,不愧是大明的猛将。

周原心里也不禁涌起自豪之情,尼玛,我大明也有如此猛将啊,不独你建奴才有。

就在此时,一阵阵乒乒乓乓的爆响,打断了周原的冥想,周原抬头一看,只见有些手脚麻利的商户开始点起爆竹庆贺,一时间爆竹声从各处纷纷响起。

这也让周原怀里的孩子惊吓的哭出声音来,这也惊醒了周原,他如今是大金国的人了,家眷都在大金,多想无用啊。

周原内心的烦躁和孤寂同整个福海街的欢腾对应,让周原极为的郁闷,他没有继续逛街的心情,匆匆和二贵返回店中。

晚上,二贵给了周原一个字条,上面写着带回马匹很多,箱子不少,不知里面何物。

周原看完随即将纸条烧毁,看看没有痕迹后,这才慢悠悠的泡上一壶热茶,安稳的坐在桌案后。

他的脑子里却是想,这些战马都是从孔有德叛军手里收缴的,那么这些箱子里是什么,是银两吗,看来赵烈在登莱收获极大啊。

第392章崇祯帝的直觉

温体仁来到乾清宫时,天子脸色阴沉,而周延儒则是目无表情的侍立着,殿内的气氛大大的不对。

方才他到户部一趟,回到文渊阁就得到了登莱朱大典又到了一份折子,周延儒已经拿着折子入宫面见皇上了。

温体仁心中愤怒,就不能等我回来后再一同面圣,你个周延儒还有没有我这个次辅。

此时有太监传旨,万岁召见,温体仁即刻跟着太监来到乾清宫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