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三国小驸马-第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无奈人小声低,加上围观者吵嚷喝彩,根本无人听见。就在此时,人群中忽然挤进七八名大汉,却是跟随姜述的家丁寻了过来,姜述正在忧急,见状不由大喜,急忙招呼数人近前。

家丁们一路寻找姜述,在自家粮铺门前望见有人殴斗,自是不能不管,一齐挤了进来,待看见公子当面,不理众人厮打,先抢了过来,围绕一圈将姜述保护起来。姜述知晓这些家丁武艺不俗,顿时有了底气,吩咐道:“姜虎,速速上前帮忙,以解围为主,下手不要太重。”

姜虎为姜府执事,为家丁首领之一,武艺不俗,此次奉周氏之令护卫姜述,方才见自家人处于下风,旁边还伤了数位,早已按捺不住,却怕有人来伤姜述,听到姜述下令,正中心怀,当下嘱咐两名家丁,道:“老四、老黑,你们护着少主。”然后招呼一声,道:“大伙跟我上!”

姜家兵法武艺传家,够格跟随嫡子左右者,皆是武艺精通之辈。姜虎等加入战团,顷刻便分出胜负。对方见势不妙,为首之人呼喝一声,大家都往人群里钻去,围观人众吓了一跳,不自觉往后一退,一位三十余岁的黑袍男子猝不及防间显露出来。

黑袍男子身材瘦弱,瘦脸小眼,眼神闪烁,一见便知是狡诈之辈。对方退至此人身后停下不动,明眼人一看便知此人应是藏在幕后的黑手。

姜阳识得那黑袍人,冷笑一声,忽见姜述站在店前,不顾得与他理论,疾行到姜述眼前,道:“少主金贵之体,且回店里歇息,此间之事我等自会料理。”

姜述正欲询问此事前后过程,此时衙役分开人众,吆喝着走近前来。姜述见状,道:“叔父先去应付公人,他事稍后再说。”

衙役实则早已得报,到了近旁已有多时,见是泼皮头子管承引人在此,知晓倘若无人撑腰,管承定然不敢与姜家叫板,背后定有不为人所知的勾当。衙头金环是本城人,从小土生土长,历事又多,一眼便看出此事绝非寻常,背后定有隐情,小小衙役如何处置得了?暗使一名手下通知县尉,自与余人躲在人群中观战,此时见双方停战,这才拨开众人上前询问,见伤者皆为轻伤,便想大事化小,小事化了,调解数句,想让官承一伙离开。

姜阳窝着一肚子火,当下不依不饶,定要衙役拿人审问。泼皮头目管承,字子继,生得威武精壮,武艺不俗,又好结交,在临淄城非常有名,与衙役吏员十分熟悉。金环不愿得罪姜家,却又别不过管承面子,又识得黑袍人身份,知晓两头都得罪不起,出言调和一番,隐然却有偏袒管承之意。

第一卷姜述篇第6章粮铺风波下

姜述在此期间,细问伙计前后过程,又问清管承来历,心中大约有了底,当下不理众人劝阻,踱步上前,谓管承道:“我姜家并非怕事,无须依仗官府,既然你等欺上门来,我姜家合族不能善罢干休。我身为姜家嫡子,今天当着大伙之面传下家令:管承等众无故犯我姜家,从今日始管承及其手下皆姜家死敌,不死不休。便是以我姜家一命换一命,必让你管承合家身亡族灭。你等好自为之!”

众人初见一位孩童出场,声音尚是童稚,还不以为意,后来知他身份了得,语气又是斩钉截铁,语意更是阴冷刺骨,即使外人听了也心生怵意。管承突听姜家下达如此家令,晓得此事已是不能善了,一时之间瞠目结舌,想起不死不休的后果,不由冷汗直流。

姜述说完,又谓金环道:“大汉自有律法在,你等身为官差,不能禀公办案,想是欺我姜家无人。凡事有因必有果,诸位既然无心公正处事,此事不须官府调解,我姜家自能办理。您等先请回衙,诸位大恩大德,我姜家容后必报。”又招呼姜家家丁、伙计近前,厉声道:“认准来犯之人面貌,调查所涉之人底细,此事我姜家不死不休。姜虎别理余事,专门带人盯着这帮杂碎,倒要看看这伙人骨头硬,还是姜家的拳头硬!”

管承在临淄多年,怎不知姜家实力?此次受了田让银钱,认为姜家孤儿寡母,背后又有田家撑腰,先前还底气十足。管承先是指使乞丐生事,方才被姜阳言语挤兑,亲自下场殴斗,便是认定姜家一向低调,不会过于较真。姜述突然以家主身份当众下达家令,绝非一句戏言,管承只想赚些银钱,不料今日遇到恶狠狠的姜家子,一句话到了众人性命攸关的程度,正如一脚踢在铁板上。

管承见姜述说话时咬牙切齿,目露寒光,知晓此番已非花些银钱托人说合就能过关。管承虽是有名泼皮,但是临淄族人门户不大,手下无赖不过三五十人,与姜家合族相斗,无疑如蚂蚁憾山。想到这里,管承顿时软了下来,想像姜家这番不死不休,管家已经无法在齐郡容身,开始还指望田家出头,此时见黑袍人亦是面露惧色,根本不敢出面揽事,顿觉寒入骨髓,对黑袍人失望之极,暗想田家若不出头,日后自己如何应付得了姜家之怒?管承正在彷徨之际,见姜述拾步欲回粮铺,当下不顾脸面,刚要喊住姜述赔罪,尚未呼出口来,金环抢先开口道:“姜家公子且慢。”

姜述停下脚步,扭头盯着金环,目光生寒,冷声道:“莫非官差认为是我姜家不是?若是姜家人犯律,依律执行公务便是!姜家相关人等皆在当场,官差若想捕谁,尽管发话!我等皆是良民,定会配合官府!”

金环瞧明此事是姜田两家相斗,管承只是马前卒,自己只是平民出身,岂敢得罪郡望大族?只能报着息事宁人之心,劝说两家罢手。方才姜述当众下达家令,姜家合族为了脸面,必会全力以赴,目标或许不会对准田家,但是管承等人势必要承受姜家怒火,齐郡近期免不了血风腥雨。管承等众生死金环并不关心,但是由此引起血案,身为办案衙役,金环却是脱不了干系;何况姜述方才对他们所言语气冷硬,此时管承已是面色如土,田家人也不敢出头,知晓今日若是驳了姜家脸面,自己说不定也会成为姜家的泄愤对象。金环当差多年,八面玲珑,当下喊住姜述,想要陪些笑脸,设法弥补过错。不料姜述并未给面子,一番话说得十分难听,金环顿时尴尬异常,却又不敢发作,陪笑道:“姜家公子且勿生怒,我等自会禀公办理。”

姜述沉声道:“在下只是草民,并非官员,如何办差是你等之事,与姜家无涉。”

正在此时,人群一阵骚动,外面又涌进数十条汉子,却是周氏闻知有人在粮铺生事,让姜丁带人前来相助。姜丁等众见姜述在场,先行过来见礼。姜述止住众人,指着管承道:“你等认准上门滋事、欺辱姜家之人,将这伙人底细调查清楚。既然有胆上门欺辱姜家,也得有应对姜家怒火的能耐!”

金环此时进退不得,这姜家子年纪虽小,但是言语狠辣,浑然不似童稚少年,先与管承等众公开宣战,又与公差撕破脸面,根本不留转旋余地,金环身为衙头多年,见多识广,知晓今日若不让姜家如意,非但差事不保,日后在这临淄城中也将举步维艰。

金环正要下令捕人,那边管承忽然上前数步,跪行在姜述前面,叩首道:“管承糊涂,行事不知深浅,万望公子撤回家令,此事如何处置,只须公子发话,我管承应了便是。”

姜述冷眼瞄了管承一眼,一言不发,抬脚迈进粮铺大门。姜家自从姜乩亡故,先是族人生出内乱,折腾一段时间,声望已是大不如前。后来周氏当家,一向甚是低调,外人因为姜家孤儿寡母,不免心生轻视。此番姜述一道家令逼得管承下跪求饶,数语让官差狼狈不堪,众人这才恍然发现姜家虽是低调,但是家族底蕴深厚,岂能如孤寡小户一般任人欺负?

姜家数年低调,往常遇到麻烦,往往大事化小,小事化了,姜家族人家丁不免心中憋气。姜述这番出手,狠辣果决,大众广日之下重振家风,众人顿觉扬眉吐气,面上不觉露出自豪的神色。

姜述担心周氏挂念,吩咐姜虎回家报信,姜阳相陪在静舍喝茶。姜述此时静下心来,正在盘算之时,姜丁进门来报:“少主,管承及其手下皆跪在门口求饶。”

姜述道:“不用理睬,姜家近年低调,小鱼小虾都敢上门来欺。既然他们触了霉头,正好借此立威。”

姜丁出门,不一会又进门来报:“衙头金环求见少主。”

姜述略一思忖,缓缓说道:“方才已是交待清楚,让他们好自为之。”

姜述目视姜丁出房,又问姜阳道:“黑袍人是谁?”

一提起此人,姜阳火气就涌了上来,强自压住怒气,道:“此人是田家支房族人,名叫田让,负责打理田家粮铺,近期数事皆其背后指使,管承只是随其作恶而已。”

“姜田王李崔孟孙,人丁兴旺财深蕴;齐国(郡)钱粮占大半,青州衙门座上尊。”青州民谣所言之姜田王李崔孟孙,是指齐郡七户著名大族,齐郡良田七大家族拥有大半,城中商铺也多由七家掌控。七族都是数百年旺族,族人加上佃户家丁约占齐郡半数人口,控制全郡八成以上钱粮。其中以姜家、田家势力最大,临淄良田基本被两家瓜分,西安、昌国、般阳、广县、临朐五县也各有不少田地,族人佃户约占合郡两成人口。这七家郡望大族子弟,大约占了齐郡吏员总量的半数,不仅齐郡郡守对七大家不敢忽视,就连青州刺史及邻郡官府也对七大家另眼相看。

田家乃武帝时丞相田汾之后,至武帝末年逐渐没落,一支扎根青州,至东汉初又兴起,青州这支尤其根基深厚,族中子弟五百石以上官员十余位,实力并不亚于姜家。姜田两家百余年相互姻亲,姜家娶田家之女有之,姜家女也有嫁给田家者,关系一向紧密。两家同居一城,各有粮铺、布铺之同行生意,冲突难以避免,但因田家正妻姜飞叶为姜家嫡女,往常遇事都与周氏商议调停,从未发生过类似恶**件。

姜阳接着说道:“田让品行甚恶,在族中一向不得重用。其弟田却虽然自小天阉,但是甚有志气,自行设法入宫,后来得了大宦官赏识,在宫中甚是受宠。田家由此对田让甚是看顾,派他打理田家粮铺。我家原与田家私下有约,一向联合对外,关系一向融洽。田让接管田家粮铺以后,起初关系甚好,今年年初他开始在背后搞小动作,私下秘密联络同行,挤兑我家粮铺。此事暴露以后,夫人曾经找过田家,姑夫人狠狠斥责田让一通,差点撤了他的执事,田让因此收敛了一段时间。前天上午开始,一群乞丐连续上门生事,我猜测乞丐虽有帮伙,但是实力太小,背后若无人撑腰,定然没有这个胆量。此事看似是件小事,但因不明幕后主使,我不敢大意,并未轻举妄动,暗地派人察访,探明是管承背后主持此事。我想管承虽是闻名泼皮,手下不过数十人,怎敢与姜家为敌?又使人继续探查,打听到近日管承与田让来往甚密,猜测背后主使应是田让。方才有人生事之时我见管承在场,当众挤兑管承,管承恼羞成怒,上前争竟,乃至大打出手。”

姜述思忖一会,道:“我家与田家世代姻亲,姑母又是田家主母,田让是田家族人,难道不惧姑母吗?”

姜阳道:“此即是不通之处,田让前番挨了训斥,此番又这般行事,应是有所依仗。”

再说姜丁到了店前,向金环转述姜述之言,金环不由有些丧气,知晓姜家子这是借机立威,自己若无行动,定会就此成仇。因为未得姜述应允,担心两头不落好,故而又不敢轻举妄动,只得央求姜丁再去通禀。

临淄虽是大城,但彼时城市人口不是很多,姜家粮铺纠纷很快传扬出去,管承及其手下家小听说姜家下了生死家令,陆续过来打听情况,见管承一伙皆跪伏地上,也随即跪下讨饶。围观人群越聚越多,姜丁粗略估计跪求之人已达上百之众,周围百姓更是人山人海,金环等公人也在侧央求,长吁一口气,复进屋禀报道:“诸人家小闻讯赶了过来,跪求者已有上百,其中还有老人和孩童。”

姜述冷笑道:“你与金环说,只须禀公执法,姜家不会记挂公人不是。再跟管承言语一声,据实交待此事前后过程,至于家令之事,待其出了衙门再说。”

姜丁先向管承转述姜述所言,管承闻言大喜,晓得若是配合官府,自承罪责,求姜述撤回家令大有希望。当即吩咐家小先回,招呼手下配合衙役,束手就擒。金环得了应允,又见管承等自行请罪,当下招呼手下将管承等人捆送去了衙门。

第一卷姜述篇第7章田家大妇1

姜述听说众人散去,谓姜阳道:“此事前后过程我已知晓,事情已经闹大,我回去与母亲大人商议。”

姜阳道:“可需我一同回去?”

姜述摇头道:“此事不是这般简单,田让公然寻人滋事,背后怕有后手。我回去禀告母亲,阳叔可去通知其余商铺管事,告知若是田家生事,皆暂且忍耐,静候家令。”

遇到这般事情,姜述早没了诳街兴趣,潜意识认为此事绝不会如此简单,田让即便狡诈,还未放在姜述眼中,但是田却不容忽视。此时正值灵帝当政,宦官权势滔天,竟有压倒朝臣之势。田却虽非著名宦官,但若在背后寻找姜家晦气,将会平添许多麻烦。姜述目前未掌家事,羽翼未丰,时间又异常紧迫,不愿多生是非,因此不得不小心谨慎。

姜述回府立即去见周氏,详细诉说此事经过。周氏早已得到消息,见姜述行止决断,小小年纪已有担当,心中甚是宽慰,又怕姜述借着家族势大,从此变得飞扬跋扈,道:“述儿今日行事虽然解气,然而过刚易折,会惹不少麻烦。”

姜述道:“近年外人欺负我家孤儿寡母,述儿只想趁此震慑立威,使外人不敢相欺,或能因此少些麻烦。母亲教训得是,述儿日后自当小心行事。”

周氏笑道:“倒不是责怪述儿行事不当,此番行事尺度火候把握得都好。述儿现在尚小,无须太过担心,后面事情母亲自会处理。”

周氏话语神色之间,欣慰之余不自觉流露出无限怜爱,让姜述感受到浓郁的舔犊之情。姜述感念这份真情,心中暗下决心,誓要维护慈母与家族不受伤害,顿觉肩上责任沉重,正色道:“述儿虽然年幼,却是姜家嫡子,不平之事岂可听之任之。”

周氏不由哑然失笑,道:“述儿志向可嘉,当前还是学业要紧,不能牵扯太多精力。田家与我家世代姻亲,飞叶姑母掌管田家事务,定会查明真相,给我家一个交代。”

姜述摇头道:“述儿恰逢此事,又问过阳叔前后过程,认定此事绝不简单。”

周氏心中微觉诧异,不由生出考究之心,道:“且试说之。”

姜述道:“两家世代姻亲,姑母又掌田氏家事,田让不知内情否?姑母心向娘家,往昔两家发生冲突,皆是协商解决,何曾有过恶性冲突?田让曾经挨过斥责,近日行事却肆无忌惮,不需顾忌姑母吗?故而述儿猜测田让如此妄为,应是田家出了变故,姑母失势所致。”

周氏思索片刻,对贴身婢女枝儿道:“速去前院通知姜乙,让他带人速去探听田家内宅近况。”又欣慰地望着姜述道:“述儿年纪虽小,却有如此见识,姜家后继有人,母亲心中甚慰。”

姜述见周氏心情甚好,趁机说道:“母亲,述儿欲遍访名师,不知可否?”

周氏一怔,旋而笑道:“述儿所言是一桩好事,母亲又怎会不同意?曲阜孔家,邹县孟家,大儒无数,母亲探听一下,为述儿聘请一位名师。”

姜述道:“读万卷书,不如行千里路,不出家门,有若井底之蛙,述儿欲游学天下,请母亲答允。”

周氏脸色一变,急道:“此事万万不行,述儿年小,怎可游学?述儿有此志气甚佳,游学须在冠礼后方可为之。”

姜述见周氏色变,不敢再坚持己见,道:“述儿闻知天下文武贤者数人,想重金聘到府中,如此即可学文习武,又不需远离母亲,如此可行否?”

周氏寻思聘人不过花些银两,若是爱子文武长进,花费再多也是值得。念到此处,周氏道:“母亲自会派人去办。”

姜述忙道:“述儿心中已有人选,只须母亲答应出钱出人,述儿自会办理妥当。”

周氏异道:“不知述儿欲聘何人?说与母亲听听。”

姜述正色道:“若说学问高家境差又未出仕者,人选不是很多。述儿欲聘之人,一为贾诩字文和,一为程立字仲德。两人皆非青州人,欲聘两人为师却是不易,并非银两多寡,还要用些手段方行。天下武艺高深者,数人可为良师,一是童渊,然其飘荡江湖,居无定所,聘其为师需要缘份;一是王越,此人在洛阳定居,或能请到府上。”

周氏笑道:“便依叙儿之意,需要多少银两,与母亲言语便是。”

母子两人聊了半个时辰,婢女匆匆来报,道:“夫人,姜乙在外求见,说有要事禀告。”

姜乙性情稳重,催促婢女急促来报,必有大事发生。周氏拉着姜述,道:“述儿随母亲一起去前厅看看。”

姜乙黑面环眼,身材魁伟,为姜家三世家生子,武艺高强,办事精细,此时一脸焦虑,正在前厅走来走去,见周氏与姜述来到前厅,匆忙上前施礼,道:“夫人,姑小姐出了大事。”

周氏先是一怔,扫了姜述一眼,谓姜乙道:“莫急,细细道来。”

姜飞叶未出阁以前,对下人甚是宽厚,姜乙等众对她十分敬重。姜乙得知姜飞叶出事,一路快马加鞭回府,心中担心不已。姜乙接着禀告道:“小的费尽周折,从田家一位仆妇处探到消息,方知姑小姐犯了家法,已被软禁在后宅。田家姑爷本欲出姑小姐,碍于两家情面,一直拖延至今。此事涉及事大,姑爷吩咐下人保密,所以我家一直没有得到消息。”

姜飞叶系姜乩长姐,已经四十余岁,对姜述一向倍加疼爱。姜述虽是穿越而来,但记忆里却保留着这份温馨亲情,急问道:“姑母所犯何事?”

“这……”姜乙脸色忽然变得通红,话语期期艾艾。

“不必讳言,尽管讲就是。”姜述表面看来虽是稚子,其实却有几十年见识,晓得姜乙说不出口之事,应该涉及男女私情。心想姑母一向端庄稳重,年纪又大,若是涉及私情,真是让人匪夷所思。

“小的许了内府一名仆妇一件首饰,才套出实情。姑爷先从姑小姐房中发现男子内衣,并非姑爷之物,姑爷由此勃然大怒,怀疑姑小姐有奸情,将姑小姐软禁。姑小姐受此奇冤,拒不承认。姑小姐贴身丫环翠花,却供出不少事情,虽然没有真凭实据,奸夫却指向田家马夫田垦。姑小姐素来人品端正,怎能做出这般事情?定是田家想加害姑小姐,故意冤枉!”姜乙说到最后,压抑不住火气,满含愤怒之情。

“这可如何是好?田家真要出妻,大姑定然不能苟活。这……”遇到这种事情,即使周氏是位女中强人,亦有些不知所措。

“田垦招了吗?”姜述问道。

“田垦不知所踪,田家正派人寻他。”姜乙答道。

“现今田家后宅由谁主事?”姜述又问道。

“是姑老爷的妾孔氏。”姜乙回道。

“孔氏是何来历?”姜述问道。

“孔氏是鲁县孔家的家生女,其姐嫁给田家族人田让为妻,田让为了取悦姑爷,设法让姑爷纳其姨妹为妾,已经过门年余。”

姜述联想起粮铺之事,沉思片刻,道:“此事定有蹊跷,你从速挑选机灵家人,分头行事。一拨人去探听田垦近况;再派一拨人探听翠花详细情况,若是翠花有家人,火速探听其家人最近有何异常;再详查田家妾孔氏近期行事,查得越细越好,赶紧安排人前去办理。”

姜乙应喏一声,正待出门,忽然省起目前是周氏主持家事,不由扭头去瞧周氏,却见周氏正望着姜述发怔,道:“夫人,小的……”

周氏见姜述与姜乙问答头头是道,安排事务合情合理,心中暗想爱子与往昔大不相同,处事稳妥老道,言语间自有一番威严,那似九岁童子所为?心中正在诧异,闻听姜乙询问,顿时回过神来,道:“按少主所言去办。”

姜述此时回过味来,心道自己身躯尚是九岁稚子,今日粮铺已是闹了一出,现在又替周氏理事,显得过于妖孽。见周氏已经生疑,姜述知晓今日所为有些过火,暗自心思应对之策,所谓急中生智,急切间想出一个理由,未待周氏询问,道:“述儿有件机密大事,要向母亲禀明。”

周氏掌握诺大家业,精明干练,见姜述环视婢女,已是知晓其意,吩咐婢女道:“你等皆到门外候着,我要与述儿单独说话。”

待婢女全都出门,室内只余母子两人,姜述道:“母亲,上次得病之时,述儿做了一个长梦,梦中到了仙境,有神人传授述儿知识,病愈后原本以为梦本虚幻,也未放在心上。今日遇到事情,仙人所授便会自然浮现,由此产生许多联想,感觉与往常大不相同。”

第一卷姜述篇第8章田家大妇2

闻听如此异事,周氏不由愕然,道:“授你者何人?授何知识?”

“述儿曾经询问,神人只是不答。所授知识很杂,天文、地理、文学、术数、兵法均曾涉及。”姜述正色答道。

周氏暂且搁下大姑之事,默思一会,起身踱到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