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晚明之我主沉浮-第19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现在的苏威省恰好是一个试。

“是,陛下。”张定头,他似乎明白了,朱由检已经考虑好了,外部安全交给南海舰队,内部安全交给警察,“那陛下送给臣的第二件礼物呢?应该不是银两吧?”

“张爱卿猜得也对也不对。”朱由检哈哈一笑,“苏威省的赋税,五年内不用交给税务部,全部留在省内,一部分用于发放官员的俸禄和公务开支,其余的一部分,用于岛上办学,每名七到十岁的儿童,必须入学,学习汉语汉话,写汉字,用汉名。”

见张定似乎不明白,朱由检又补了一句,“兴办学校暂时不用全面开花,就像人口登记那样,从万鸦开始,逐步向中南部推进。”

这又是朱由检的一次试,税务部五年免税,就可以换得一个基本汉化的省份,朝廷不用投放一文钱,只是派出几名官员,如果时间再长一些,朱由检也能接受。

当然,现在的苏威省实行的还是军管,公务支出很少,除了有限的几名官员的俸禄,根本不用承担繁重的军费。

军费是由朝廷支出的,但这对朝廷基本上没有什么损失,两千府兵本来就是大明的火药桶,朱由检只是用分流、移民的方式,逐渐拆除这些炸弹的引线,而且数年之后,这两千府兵就会转化为警察,不再需要朝廷支付军费。

至于守护苏威省的南海舰队,那是为了大明的未来和海上贸易路线,即使没有苏威省,舰队也是存在,朝廷并没有增加额外的支出。

“陛下,五年免税,闻所未闻,而且对其它的省份也是不公平。”听说苏威省五年免税,税务部长黄士俊不干了,大明开疆拓土,应该增加赋税收入才对,都是免税,那要这些土地何用?

“苏威省自古以来,就是国弱民穷,加上西洋人的盘剥,百姓早就困苦不堪了,即使百姓得到免税的优惠,依然比大明内地的百姓要贫困得多,所以朕才给出五年的休养生息期,杀鸡取卵的故事,爱卿们都听说过吧?”

“这……”黄士俊一时语塞,他根本不知道苏威省百姓的具体状况。

“黄爱卿也不必担心别的省份效仿。”朱由检才不管黄士俊要说上什么话,“现在的苏威省,并不需要大明投放银两,譬如它晚上五年收回,又当如何?”

“陛下,臣赞同五年免税。”内阁总理黄立极站了出来,他已经明白了朱由检的意思,苏威省原本并不是大明的土地,免税对朝廷没有任何损失,通过五年的汉化,岛上应该有了一定的基础,到时候如果朝廷能腾出手来,再对苏威省进行移民,一举汉化全省,那时候的苏威省,才真正成为大明的一个行省。

黄立极的支持,让内阁各部长集体哑火,朱由检见朝堂上再无反对的声音,这才对张定说:“张爱卿现在还是正四品吧?”

“回陛下,臣正是正四品!”张定心里咯噔一下,从正四品到正二品的省长,一下子上升了四级,这在大明的历史上,实在太过罕见,他本来只是要求去苏威省担任一名知府,没想到朱由检直接任命他作为省长。

“现在的苏威省省长,可是正二品,一下子升职这么多,张爱卿打算如何回报朝廷?”朱由检果然是冲着张定的品级来的。

“陛下,臣一定鞠躬尽瘁,五年内在苏威省改土归流。”张定“噗通”一声,跪倒在大堂之上,大气都不敢出,脑袋都趴到地面上了。

朱由检觉得气氛有些凝重,他舒缓了语气,“五年内能否完成改土归流,朕不会太在意,爱卿要根据当地百姓的实际情况,确定具体的对策,凡事不可太用强。”

“是,陛下,臣明白。”张定依然匍匐在地上。

“朕最关心的倒是贪墨问题,不要以为苏威省远在海外,朕就两眼一抹黑,苏威省还是大明苏威省,大明的《反贪律》在苏威省依然有效。”

“臣一定不负陛下所托,严于律己,为苏威省所有的官员当好典范。”张定连连叩头,以表决心。

“起来吧,爱卿也不用太紧张,这不是朕对爱卿的特殊要求,而是对大明所有官员的一致要求。”朱由检飞快地扫了一眼群臣,“只是你初掌苏威省,不要在大量的赋税面前,把持不住,朕还是信任你的。”

“臣明白,臣谨遵陛下的教诲。”张定从地上爬起来,连额头上的灰尘也不敢抹去,一溜烟躲到群臣的后面。

朱由检的目光再次转向地图,“麻六甲水道是东西方交流的唯一海上通道,堪称咽喉之地,当年的郑和就在在麻六甲设立了最大的贸易货栈,今后大明的瓷器、茶叶、丝绸等出售到西方,必须经过麻六甲,现在南海舰队已经完全控制了麻六甲,诸位爱卿说说,朝廷将来如何管理麻六甲?”

“陛下,麻六甲既然对大明如此重要重要,南海舰队要不要在此建立基地,常年驻守?”李春烨早就知道朱由检对周边形势的谋划,是以率先出言支持朱由检。

“爱卿所言甚是,既然麻六甲是大明不可或缺的咽喉要道,南海舰队自然会在此驻守。”朱由检在朝臣们出言之前,给麻六甲定了调调,“只是郑芝龙是军人,他只会经营南海舰队,却不会经营麻六甲两岸的土地和百姓,上还发生了东吁余孽大量残杀当地百姓的事,幸好陆战队及时赶到,剿灭了东吁余孽,拯救了当地百姓,现在当地百姓对南海舰队感恩戴德。”

朱由检的话,已经十分明了,就是现在的麻六甲,军民已经打成一片,应该比苏威更好管理,想到这些,黄士俊出班奏到:“既然当地百姓欢迎大明的军队,陛下何不趁机在此处立省,早早归化当地的百姓?”

黄士俊的话,算是对刚才反对朱由检的一种补偿,朱由检心中暗喜,脸上却没有表现出惊喜,“黄爱卿的话,正合朕意,现在麻六甲的百姓已经归心,据郑芝龙的军报上说,麻六甲附近,百姓争相入汉籍,正是大明入主麻六甲的最好时机。”

“陛下,我南海舰队刚刚进入麻六甲,当地的百姓就争相入汉籍,郑芝龙此言是否太过?”乔允升提出了自己的疑问。

“乔爱卿有所不知。”朱由检将东吁吉伦海祸乱马来半岛的事,简要说了一遍,“吉伦海的祸乱,加上当地的百姓误以为郑芝龙、郑兴就是当年郑和的后人,所以百姓才争相归心。”

“奥。”乔允升似乎还有些不信,“陛下,争相加入汉籍的百姓,到底有几成?”

“据郑芝龙汇报,靠近麻六甲城的地方,当地百姓被葡萄牙欺辱害怕了,加入汉籍的不下八成,其余的北方,加入汉籍的百姓,至少达到五成。”

“陛下。”李春烨捧着手捧地图,“如果麻六甲归入大明,那岂不是和缅甸省连成一片了?”

第455章乔允升的反对

“爱卿眼力不错。”朱由检笑对李春烨,“一旦大明据有麻六甲,就会与缅甸连成一片,那时大明就有了从路上进入麻六甲的通道。”

李春烨心内惊涛骇浪,比起朱由检还是信王时对大明的展望,现在的朱由检更加从容地应对周边的局势,他知道,朱由检不一定是看重这片土地,而是看重麻六甲,从此以后,大明从海路、陆路,都可抵达麻六甲,如果将缅甸的水泥大道扩展到麻六甲,大明再也不用担心麻六甲的安全问题,以朱由检对水泥路的青睐,完全有这种可能。

“陛下,麻六甲可是要立省吗?”

朱由检看了眼李春烨,心说这个,还是让其他的大臣说出来更好,“大明要控制麻六甲,自然要在此立省,可是,朕有些犹豫,这里到底是立一个省,还是两个省。”

大臣们再次拿起南洋的地图,与苏威省比较,麻六甲水道两岸,土地实在是太大了,又隔着宽阔的麻六甲水道,所以主张将麻六甲两岸分为两个省的意见占了上风。

“既然众卿都认为要设立两个行省,那就两个吧。”朱由检在这种问题上不愿与大臣们闹矛盾,有了大臣们的参与,在海外立省,就不是他的乾坤独断,“至于这两个省份的名字,参照南海舰队的意见,麻六甲以北,叫戴燕省,麻六甲以南,就叫顺塔省吧!”

戴燕和顺塔,是后来的汉人在南洋建立的小国,就像兰芳共和国一样,起于汉人大量涌入南洋,亡与西方的殖民强国。

“陛下圣明!”朝堂上一片恭贺之声。

朱由检心中欢喜,经过这次朝会,大明基本上控制了整个南洋,南海,将成为大明的内湖,“众爱卿,你们认为,谁担任这两省省长合适?”

朝堂顿时鸦雀无声,虽然有人垂涎麻六甲的富足,但现在的大明,贪墨已经成了过街老鼠,麻六甲的赋税再多,也进不了自己的腰包,南洋距离大明又是过于遥远,品级高的官员,自然不愿赴任,品级低的,估计朱由检也看不上。

朱由检暗暗叹息,大明的官员和百姓,还是太留恋中原的繁华之地了,如果不是实在活不下去,恐怕谁也不愿离开自己的家乡。

“陛下,臣愿意去麻六甲赴任!”墨迹良久,终于有一名年轻的官员出班参奏。

朱由检抬头一看,是交通部的一位司长,崔悟生,因为出列奏对,正低着头,看不清脸面,不过朱由检认识他,乃是少年进士,但文笔不够老练,录取的名次比较靠后,未能进入翰林院,被放到外地做了推官等。

朱由检登基后,朝廷彻底改革,成立三院六部,此人因为官清廉、才能卓著的原因,被人事部召回,在交通部任副司长。

崔悟生现在不过二十五岁,实在是太年轻了,加上仕途顺利,根本不适合担任省长,太得意和太失意,都容易让人走入极端,只有受到一定磨炼的人,才会成为人才。

朱由检欲待不用,却突然冒出一个新的念头,“崔悟生,好名字,感悟人生,不过爱卿感悟人生的时间太短,但任省长一职,暂不合适。”

“陛下……”崔悟生闹了个花脸,“臣知晓了!”

“在马六甲水道的入口东侧,有一个小岛叫淡马锡,朕预备在此设立府衙,爱卿可去此处担任知府。”

“是,陛下。”崔悟生似乎有气无力,他本来希望去戴燕或者顺塔担任省长,就像张定那样,没想到朱由检只让他担任知府。

朱由检微微一笑,“爱卿可不要小看这个淡马锡,岛屿虽然不大,但朕打算在此设立府衙,对所有过往船只实行征税,不过……所得税款,必须足额上交税务部。”

“是,陛下,臣明白了。”

“你不明白。”朱由检摇头,看来必须再当一次教师了,“淡马锡现在虽然荒芜,但大明在此立府、设立贸易口岸后,所有经过麻六甲水道的船只,不论属于大明,还是他国,一律要向大明纳税通航税,这所得的税款,恐怕不是小数目,爱卿可千万不要把持不住。”

“陛下,臣一向视钱财如粪土,绝对不会辜负陛下圣恩。”

“那就好。”朱由检继续说道:“淡马锡作为贸易口岸,将允许货物过境停留,无论货主是谁,只要不出售,不再征收商税。”

“过境停留?陛下……”崔悟生被朱由检说糊涂了,一会是通航税,一会是商税,他实在不明白朱由检的真实意思。

“爱卿不用着急,朕将派出专人,为爱卿解读淡马锡的地位。”今天的朝会,事情挺多,朱由检不愿在这个专业的问题上浪费时间。

“陛下,臣愿往麻六甲赴任。”外交部的一位司长池昭站了出来。

“哈哈,今天可是各位司长们大显身手的朝会。”朱由检看了眼池昭,知道此人年近四十,正年富力强,又有一定的阅历,为官还算清正,只是一直担任虚职,还没经历过真正的检验,以后还要加强监督,“爱卿在外交部任职,熟悉南洋事务,又肯替朕分忧,朕就敕封你为戴燕省省长。”

朱由检任用官员的标准,乃是廉、忠、才、德,利用边疆省份缺少官员的机会,正好打破一级一级往上升的惯例,否则到了部长、总理,都七老八十了,连生活自理都是问题,何谈为国分忧、为民谋利?

“臣谢陛下圣恩!”虽然朱由检还未正式拟旨,池昭还是叩头谢恩了,口谕也是圣旨。

“池爱卿,朕同样给你苏威省的待遇,五年内赋税不用上交,但麻六甲水道的通航税必须上交,三千来自湖广的府兵,将来转为维持治安的警察。”

“臣多谢陛下体恤。”

“不过,戴燕省在南海舰队的协助下,百姓业已归心,爱卿争取早日在各地开府立县,与缅甸省完成划界工作。”朱由检心想,搞定了南洋,大明的军队可以暂时休息一段时间了,现在南北的危机基本都已消除,该是国内建设的时候了。

“臣一定谨记陛下的教诲,早日让戴燕省与缅甸省连成一片。”池昭站起身,退到朝臣的后列,人事部现在还没有行文,他的品级还没有正式提上来。

朱由检正待要当朝挑选顺塔省省长,乔允升再次出班奏到:“陛下,臣有一言。”

“乔爱卿有什么话就直说吧!”朱由检看乔允升的架势,应该又是规劝,因此语气冷淡了许多。

乔允升朝朱由检一拱手,算是先礼后兵,“自陛下登基以来,大明对外战争,的确取得了前所未有的战果,北面剿灭建奴,西南稳住两藏,现在又在南洋打下大片的土地,要论武功,陛下堪称史上第一明君。”

朱由检见乔允升只突出武功,不免心头不服,难道老子的文治不算第一?发展工商业、推行义务教育,古往今来,有哪位明君有如此大手笔?不过,光自夸也没什么用,关键是大臣们的认可,“乔爱卿,你我君臣之间,这些虚礼就不用了,你到底要说什么?”

“陛下。”乔允升也不看朱由检的脸色,继续低着头说道:“但臣不明白,土地越大,治理起来就越困难,大明真的需要这些土地吗?如此发展下去,大明究竟要发展到什么地步?”

朱由检微微颔首,“爱卿还有什么话,只管往下说。”

乔允升豁出去了,“陛下,土地真的越大越好吗?现在关外、南洋诸省,大明已经没法移民了,说明大明根本不缺这些土地。”

黄立极、李春烨出班,正要说话,朱由检伸手阻止了他们,“乔爱卿说得是,大明的确不能无限制扩充土地——如果不能行之有效的管理方略,将士们辛辛苦苦打下的土地,迟早也会丢失。”

黄立极、李春烨面面相觑,特别是李春烨,他明白朱由检只是为了充实大明的战略支,但朱由检当朝认错,这还是第一次,以后还怎么开疆拓土?

“对一个国家来说,土地的确不是越大越好,但朕数次征伐,都是迫不得已,北伐建奴、蒙古,那是因为这里是大明的国患,太祖、成祖年间都有大规模的北伐,方才保障大明百十年的安定。”

“臣明白,臣没有反对陛下北伐的意思。”乔允升以为朱由检要避重就轻。

“两藏地区发生针对汉人的流血事件,朕才被迫起兵南征,这次的南洋,乃是西洋远征至大明的家门口,如果大明不能御敌与南洋,西夷迟早会在广东、福建登陆,到时候免不了还是战争。”

“……”

朱由检面色冷凛,口中却是不紧不慢,“朕也明白,战争总有结束的时候,关键还是大明内地的发展,待南洋稳定之后,朕暂时不会再发起大规模的远征,而是将主要精力,投放到大明的内地,朕要为百姓多谋福祉。”

“陛下能如此作想,乃是大明之福,苍生之福。”见朱由检完全同意自己的意见,乔允升也是见好就收。

“但大明在南洋不能虎头蛇尾,必须完成布署。”朱由检实在要感谢乔允升,有了乔允升的反对,他的计划更容易实施,“南洋还有一个巨大的岛屿,叫做婆罗洲,大明的典籍中也称为渤泥。”

第456章净土

“渤泥?”孔贞运轻轻念叨着,他猛然发现,这是一个十分熟悉的名字,“陛下,渤泥乃是太祖钦定的不征之国,如果陛下将渤泥划归大明,那所有的藩属国如何评价我大明?”

“孔爱卿此言差矣!”朱由检一阵腹诽,这个酸儒,总是抱着祖宗的成见,“此一时彼一时,不知道太祖当年钦定的十五个不征之国,现在还剩多少个?”

“这……”孔贞运还真不知道,这些国家经常发生动荡,城头变幻大王旗,国号也是更新不断,他一个只读圣贤书的人,哪里搞得明白?

“孔爱卿有所不知,渤泥被荷兰灭国久矣。”朱由检狠狠瞪了孔贞运一眼,“南海舰队进入婆罗洲,算是帮助渤泥的百姓摆脱了荷兰人的压榨与剥削,他们感激大明还来不及呢。”

“原来如此。”孔贞运讪讪而退,口中继续哆嗦着:“这些小国,离开了大明的确不行。”

“陛下,婆罗洲是否立省?”李春烨从地图上发现,婆罗洲比顺塔省还要大上许多,现在南海舰队就呆在南洋,他不相信朱由检会放过这个岛屿。

“这个……本来朕是有立省的打算,刚才乔爱卿提醒了朕,土地不是越大越好,如果不能有效管理,土地再大也是枉然。”朱由检边说边摇头,一副幡然醒悟的样子。

“陛下……”李春烨觉得自己的耳朵出了问题,这哪像那个熟悉的朱由检?

“算了,真要属于大明,它迟早会回到大明的怀抱。”朱由检看了李春烨一眼,“眼下大明实在无力照应这么多新收复的土地。”

李春烨还是不明白朱由检的意思,“陛下,一旦失去婆罗洲的控制权,将来再要收回,那就难了。”

“李大人,陛下明明放弃了这块土地,你因何不肯罢手?难道就是指望手下的将军们,为了这些没有任何用处的土地而封侯?”乔允升最看不惯这个鹰派的李春烨。

“乔大人此话何意?军人为国家守土开疆,难道不对吗?如果军人都像乔大人这样畏首畏尾,那建奴恐怕早就打进山海关了。”李春烨有些懂得朱由检的战略部署,他从心眼里看不起这些酸儒,虽然他曾经也是酸儒。

“李大人如此看重守土开疆,那建奴肆虐辽东的时候,李大人在哪里?李大人手下的将军们,又是在哪里?”乔允升毫不相让,连朱由检都赞同他的意思,这个李春烨算什么?“最终还不是靠陛下御驾亲征?”

“两位爱卿不用争了,朕自有定夺。”朱由检不反对大臣们争上一争,没准在争吵中还能发现什么问题,但这种纯粹的人生攻击,还是要不得,朝堂不是菜市场。

李春烨还是梗着脖子,朱由检打断了他的反击,他十分不爽,但乔允升刚刚得了语言上的便宜,加上朱由检听从了他的建议,却是舒畅到每一个毛孔,得意之余,他仰起脸,一副无视李春烨的表情。

“婆罗洲是一个很大的岛屿,但大明现在无力有效管理,还是让他们自己决定吧!”朱由检向龙椅上一靠,十分疲倦的样子,“朕已经驱赶了荷兰人,但朕不会向婆罗洲派遣官员,未来的婆罗洲,就有岛上的百姓自行管理,数年之后,或者数十年之后,如果他们愿意加入大明,就像苏禄王国那样,举国加入大明,那也不晚,如果他们非要独立建国,朕也由他,只要他们不受西夷的欺凌即可。”

“陛下……”李春烨还想再说什么,但朱由检挥挥手,“今天的朝会就到此吧,朕乏了。”

“散……朝……”张彝宪的声音适时想起,大臣们只得依次离开大殿。

李春烨迟疑了一会,他心中的疑团未灭,于是紧随着朱由检的步伐追到乾清宫。

“这才刚刚散朝,候质怎么就来了?也该让朕休息片刻吧?”朱由检双眼含笑,脸上再也没有了疲惫之色。

“陛下……”

“候质有什么话,不妨直说,来人,看座,上茶。”

小太监给李春烨端来座椅,又奉上香茗。

李春烨看也不看香茗一眼,“陛下,天与不取,反受其害。”

“候质以为朕是什么样的人?”朱由检反问一句。

“啊……”李春烨似乎明白了,但朱由检到底是如何安排婆罗洲,他依然不明白,“陛下,婆罗洲……”

“朕就知道候质是为婆罗洲而来。”朱由检轻笑,“依候质看,朝廷要如何处置婆罗洲?”

“陛下,既然南海舰队已经打下这块土地,大明没有理由不要。”李春烨的目标还是在婆罗洲上,“如果朝廷实在无力治理,大不了以后暂缓开疆。”

“要自然是要,就看如何要法。”朱由检眼中的精光外泄,“候质认为,大明怎么要婆罗洲?”

“陛下,在婆罗洲立省,就是很好的方法。”李春烨已经习惯了朱由检的思路。

“立省自然是很好的方法,朕不是因为乔爱卿的话,才放弃立省的。”朱由检在寻思,到底要怎样向李春烨解释这自治省,“然而,朕找到一个更加稳妥的办法。”

“难道陛下已经有处置方略?”李春烨寻思,这似乎才是真正的朱由检,一个老是盯着大明周围土地的皇帝。

“候质曾经问过朕,究竟要怎样才能根治官员的贪墨。”

李春烨简直无语,刚刚说到婆罗洲,陛下怎么扯到贪墨?“臣是问过陛下,现在就不错,连太祖都治不了的贪墨,现在已经好多了,至少大臣们不敢明目张胆地贪墨。”

“现在的确好多了,但那是朕的高压,如果朕老了,没有了监管群臣的精力,或者朕驾崩了,新皇没有了朕的雷霆手段,官员们难保不贪墨,那朕这些年的辛苦,不是白费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