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晚明之我主沉浮-第6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建奴的两列纵队,顿时变成了四列纵队,冲入百步的建奴士兵陡然增加一倍。

还是六百发子弹,但现在建奴的人数增加了一倍,伤亡的士兵更多,约有百名士兵坠落在百步的死亡线上,受伤的建奴士兵也是大大增加,惨叫声和呻吟声差不多与马蹄的哒哒声此起彼伏。

建奴有四列纵队,中心地带的两列建奴,受到两侧建奴身体的保护,虽然有一些伤亡,到底还是有人越过了百步的死亡线。

岳托也发现了女真士兵伤亡惨重,但既然有士越过了明军燧发枪的封锁线,他绝不会让他的士兵停下来。

第一排的士兵已经装填好弹药,再次向建奴射出他们所有的子弹。这一次他们瞄准的是最前面、已经越过百步死亡线的建奴士兵。

百十名建奴的士兵从极速奔驰的马背上摔下来,他们不是被子弹集中要害,最终流血而死,就是被后面的马匹践踏而死。

但更多的建奴士兵越过了百步死亡线,他们已经开始向明军放箭还击。

“不好,建奴已经突破了燧发枪的防线。”刘玉闩发现已经有枪手倒在建奴的弓箭之下,心中大骇。

袁崇焕也发现了建奴突破防线,他们不仅向明军射箭,很快就会进入燧发枪的盲区,“骑兵,出击。”

枪手两侧的骑兵,早就做好了出击的准备,看到令旗挥动,他们一夹马腹,尽量将马匹的速度加到极致,增加骑兵的冲击力。

除了不足百名建奴已经越过明军的骑兵,继续冲击枪手外,其余的建奴都被两侧的明军骑兵截住。

三队骑兵,像两股育孕了巨大能量的泥石流,在广阔的平原上恣意互相对冲、撞击、砍杀甚至撕咬。

建奴骑兵的单兵作战能力强,但他们的人数较少,只有大约五百名士兵,明军的单兵作战能力弱得多,但两队明军有两千人,人数是建奴的四倍。

两股骑兵的战斗力相当,两股洪流的撞击,连地面都产生巨大的震动。

骑兵的战斗,不是要进行你死我活的拼命,双方一触即收,士兵们相互之间的战斗,往往只有一个照面,他们比的是力量,比的是速度。

双方的骑兵交错而过,在各自丢下数十具尸体后,已经脱离接触。

现在双方的阵型都有些混乱,最北面是明军的骑兵,然后是建奴的骑兵,南面却是没有多少防守能力的明军步兵,还有近百建奴在明军的步兵阵中。

明军的骑兵本来就不是独立作战的兵种,他们在两侧就是为了保护没有防守能力的步兵枪手们,建奴的骑兵就在枪手的眼皮底下,形式万分危急。

“掉头,出击。”骑兵团长来不及清伤亡的战友,立即后队变前队,向建奴的骑兵发动自杀式的冲击。

建奴的骑兵也许可以向明军的枪手们发起冲击,如果那样的话,他们就会将后背留给明军的骑兵。

岳托绝对相信自己的骑兵,他绝不会将士兵们的后背留给明军,向前出击,碾碎敌人,向来是女真人胜利的保障。

岳托的骑兵也是调转马头,再次和明军的骑兵正面碰撞。

虽然建奴的人数要远远少于明军,但骑兵对冲,他们丝毫不落下风。

双方再次从队伍的最前面杀到最后面,然后脱离接触。

冲入燧发枪阵中的近百建奴,已经杀到枪手的盲区,他们扔掉弓箭,用手中的马刀肆意斩杀毫无还手能力的枪手们,明朝豆腐军再次展现在他们的面前,他们太熟悉了这种感觉了,虽然在人数他们还抵不上明军的一个零头。

但明军的枪手,每排有六百人,中间的枪手失去了还击的能力,两端的枪手还是可以射击,虽然这种射击也可能伤着自己的战友。

马背上的建奴比明军的枪手们高出许多,正是两端枪手们射击的靶子。

现在已经无法齐射,谁装填好弹药,谁就朝建奴射击。

这儿是一场混战,在一小簇建奴的周围,枪手们滚趴着,奔跑着,但人的速度怎能比得上建奴的马匹,虽然枪手们都拔出腰间的马刀奋力朝建奴劈砍,但在建奴骑兵的冲击下,不过是像大海中的一盏油灯那样,显得孤独无助也无奈。

飞舞的四肢、伤残的躯体、井喷的鲜血、还有让袁崇焕感到惊心的惨叫……

但两侧的枪手们也没闲着,暴虐的建奴越来越少,不断有建奴倒在燧发枪下,直到建奴只剩下二十多人。

建奴显然发现明军的数量太多,他们一时根本杀不完这些枪手,他们注意到明军的军棋,那一定是明军的主帅所在。

有建奴发出一声长鸣,然后所有的建奴纷纷舍去枪手,向明军的日月旗奔去。

第154章将帅不和

“砰、砰、砰。”

后面的枪手射击了,只有不到八十步的距离,燧发枪的命中率大大提高,加上枪手们是齐射,在火力的中心,就是一只兔子也别想通过,何况是是人,还有体积庞大的战马。

二十多名建奴士兵,刚刚离开明军的枪手阵,就全部从马匹上栽下来,有些人是连着马匹一同栽倒的。

枪手中的伤兵自动离开,没有受伤的士兵重新列好阵型。

他们再次端起燧发枪,完全忽视地上的建奴伤兵在哀嚎、在呻吟,如果建奴的伤兵企图攻击他们或是准备逃跑,则被补上一枪,直到他们对明军完全无害。

岳托整理好骑兵,准备再次向明军的阵地扑过去。

“贝勒爷,我们已经伤亡过半了。”亲兵在岳托还没有放开马缰的时候,小心地提醒他。

“什么?伤亡过半?”岳托大惊,他四面扫视着自己周围的骑兵,目测一下,发现只有四百士兵了,“怎么回事,怎么会伤亡过半?明军损失了多少人?”

这些问题太难了,没有人能回答他的问题。

秋风将血腥味不断吹到岳托的鼻子,仿佛在提醒他,女真士兵的伤亡有多少。

明军的骑兵也停止了攻击,所有的人静静矗立在马背上,一动不动。除了有几匹马在甩尾巴,战场陷入罕见的宁静。

岳托用手抹了一把脸上的血水,他怎么也想不明白,这么短的时间,他的士兵怎么就伤亡过半了,他向地上的伤兵看去,几乎所有的女真伤兵,都没有能站起来的迹象。

明军抢手的射击,不过两分钟的时间,加上骑兵出击,总共也不到十分钟的时间,大金国的士兵就损失了一般以上,岳托的脑子暂时还转不过弯来。

但有一件事他是明白了,以明军现在的战斗力来看,他的十八个牛录应该是被明军歼灭了。

“贝勒爷,撤军吧!明军人数太多,火器又太强。”

“什么?撤军?大金国自从天命汗起兵以来,什么时候怕过明军了?”岳托阴沉着脸,他的军队损失一半以上,还是他亲自打的仗,这叫他如何向皇太极交代?他心中恨起那名多事的游骑,如果不是他多嘴,自己也不会率军来阻击袁崇焕。

他多么希望没有遇到那名游骑,多么希望没有来偷袭袁崇焕。

“贝勒爷,天命汗在锦州也曾遇到过战事不利的情况,他也是果断是撤军——————如果锦州的明军知道我们在这儿,一定会派兵拦截我们……”

“锦州?”岳托的脑子被秋风一吹,刚刚清醒些,现在又惊出一身冷汗,他现在只有不到四百人,还是刚刚战斗过的败军,如果锦州的明军阻止他回到广宁,即使部下能保护他的安全,但士兵们的伤亡一定不会小,也许这四百人就留在锦州了。

岳托进退两难,退兵吧,自己偷袭不成,还损失六百多士兵,一定会遭到明军的耻笑,回去之后,不仅其他的旗主会看他的笑话,甚至还会革了他的旗主的职位;如果不退兵,以现在的战场情况看,他不把裤子都输光才怪。

部属看出了岳托的犹豫,“贝勒爷,明军造出了新式的火器,射程远远超过我们的弓箭,一定要及时报告大汉。”

“对,报告大汗。”岳托就坡下驴子,“我们不能全部丧生在这儿,必须有人将这儿的讯息带回去,传令,撤军。”

岳托说撤就撤,女真士兵调转马头,再也不看明军一眼,将近四百士兵,向北方绝尘而去。

“军座,建奴撤兵了,要不要派骑兵追赶?”刘玉闩见建奴没有被全部消灭,觉得有些遗憾。

“建奴马快,我们的骑兵根本追不上。”袁崇焕转身看到火炮,灵机一动,“让炮兵开上几跑,就当是为建奴送行吧!”

“轰……隆……”

“轰……隆……”

“轰……隆……”

……

十五枚炮弹离开炮筒,划出一道道优美的弧线,从枪手们的头呼啸着飞过,直接瞄准建奴的骑兵飞去。数发开花弹,落在建奴的骑兵队伍中,激起一片片血花,马腿折断,士兵坠马,十几名建奴士兵离开了他们的旗主,被孤零零地留在空旷的平原上。

炮手们再射出一轮开花弹,建奴已经逃出了火炮的射程。

“左翼骑兵出击,将前面的建奴斩首。”建奴的士兵虽然被开花弹所伤,但还没有死透,况且袁崇焕还要他们的首级回去领军功,“步兵打扫战场,割下建奴的首级,然后将他们的尸体掩埋,防止发生瘟疫。”

斩下首级、掩埋尸体、打扫战场、搜查身体,所有的事情忙完之后,已经是晌午的时间了。

“大家先休息一会,吃过午饭再出发。”袁崇焕一面让炊事兵准备午饭,一面让军医医治受伤的士兵。

战场上的伤亡情况已经统计出来,第三师一共收割了六百二十七具建奴的首级,但自身也有伤亡,已经死亡的士兵二十七人,受伤的士兵达到八十六人,其中还有一十六名士兵伤势非常严重,能不能活下去还说不定。

趁士兵们在吃饭的时候,袁崇焕写了两封信,一封是写给孙承宗的军报,在军报中,他详尽地说出了发生在锦州以南的阻击战,便于孙承宗给兵部写军报。

另一封信是直接写给朱由检的。在袁崇焕离开京师之前,朱由检就告诉他,火炮、手雷与燧发枪等,都是新式武器,它们的真正效果只有战场上才能检验出来,因此他要求袁崇焕将这些形式火器的利弊及时反馈到京师,甚至给他本人,以便根据战场的使用效果,及时对这些新式火器进行改良。

今天袁崇焕遇到岳托的偷袭,火炮因为太笨重,移动极为不方便,根本没有发挥出应有的作用,所以袁崇焕直接上疏朱由检,说出了火炮的弊端,期望火器局能够对火炮进行改良。

袁崇焕将伤兵留下,让他们随信使一道,回到宁远城中医治,他则随着第三师,押着大量的粮草,继续向锦州挺近。

远在山海关的孙承宗,接到袁崇焕的军报,再次惊讶得上下嘴唇都合不拢了,“这袁崇焕,到底是怎么打的仗?短短一月时间,不仅收回了宁远和锦州,还重创了广宁的守军。”

孙承宗的问题同样没人能回答,能回答这个问题的袁崇焕现在不在山海关。

袁崇焕已经占领宁远和锦州,又重创了广宁的守军,以他的性格,下一步的目标一定是广宁。孙承宗担心,袁崇焕的步伐太快,战线拉得太长,他的第一军只有三万人,既要驻守宁远和锦州,又要面对广宁的建奴,士兵的数量难免不足,所以,他将暂时在山海关无所事事的第二军也派到前线。

根据朱由检的圣旨,第二军和第三军本来就受袁崇焕节制,再说,现在袁崇焕的第一军已经收复了宁远和锦州,大明和建奴对峙的前线已经北移到锦州和广宁一线,山海关已经是大后方,不需要这么这么多的军队,假如前线需要,他还可以将第三军派过去,山海关有他的十万辽东军,已经足够稳固。

如果不是当初向朱由检承诺,固守山海关两年,孙承宗都准备自己上锦州看看。建奴的骑兵太过强大,他的辽东军也只能依靠城墙和山海关这种险要的关隘与建奴勉强对峙,现在袁崇焕杀建奴、夺城池,就像是在与小儿玩耍,到底是建奴的战斗力下降,还是大明的火器真的厉害?

孙承宗在给兵部和朱由检写军报的时候,也隐隐提出自己的担心,那就是袁崇焕的进军速度太快,粮草、弹药、人员可能面临不足的风险。

此外,袁崇焕迅速收回宁远和锦州,甚至还有可能收回广宁,必然激起建奴的反应,皇太极的地位还不太稳定,为了保住他的大汗之位,为了保住努尔哈赤对外侵略的战果,为了在各个旗主中立威,表达他对大明的强硬态度,一定会对辽东派出重兵,不知道大明朝廷有没有做好全面战争的各种准备。

杜文焕听说孙承宗将自己的第二军派往宁锦一线,兴奋得一夜都没睡好,自从达到山海关以来,所有的军功,都是袁崇焕一人的,他的第二军纯粹就是来消耗粮食的。

孙承宗命令他的第二军去前线增援袁崇焕,终于给了他立功的机会。

杜文焕没有按照孙承宗的要求,整个军押着粮草、带着火炮一同前进。离开山海关之后,他将所有的辎重留给第五师和第六师,自己带着第四师,简装快行,只用了一天的时间,就从前屯赶到宁远。

在宁远休息了一个晚上,第二天一早,他就带着第四师离开宁远,赶赴锦州。

在锦州见到杜文焕,袁崇焕十分意外,一问才知道,是孙承宗让他来的。

“我既要镇守宁远,又要在锦州与建奴打仗,兵力是有不足,多亏孙大人体谅,也辛苦文焕了。”袁崇焕虽然觉得杜文焕的到来,可以助自己一臂之力,又隐隐觉得不对劲,杜文焕来得太突然,自己一准备都没有,再说,自己也没向孙承宗求援呀。

“哪里,袁大人客气了,都是陛下的军队,为陛下分忧,应该的。”杜文焕笑嘻嘻地冲袁崇焕一抱拳。

“那就好。”袁崇焕还了礼,“现在广宁的情况不明,我们也只能和建奴对峙,短时间不会有大规模的战斗,文焕就带着你的第二军,暂时驻扎在宁远,将我的第一师替换到锦州来。”

“袁大人,这是什么话?我第二军也是陛下的军队,难道不能在锦州会会建奴?”杜文焕脸上的表情就有不好看了。

第155章地球是圆的

“杜大人,你……”袁崇焕一时语噎,但很快就反应过来,“杜大人,陛下有旨,第二军和第三军都受袁某节制,你敢不听军令?

“袁大人不要随便给别人扣帽子。”杜文焕满不在乎,甚至还挑衅了袁崇焕一眼,“军令也不是你袁大人能一个人下的,最好是大家商量,杜某这次是领了蓟辽总督孙大人的令,不知道是否算得上是军令?”

“你……”袁崇焕有心要和杜文焕理论,又不愿双方闹得太僵,现在正是打击建奴的最佳时机,“杜大人,你到底是什么意思?”

“属下没什么意思,属下就是奉了孙大人的军令,来锦州杀建奴而已。”

“杜大人,你的属下的士兵没有与建奴作战的经验,我将它们放到宁远,也是为他们的安全考虑。”

“袁大人这话就不对了吧?你的第一军是四武营整编的,他们以前也没来过辽东,更别说见过建奴了。”杜文焕调整了语气:“第二军受你节制不假,但袁大人也不能厚此薄彼,第一军在前屯杀敌,第二军只有瞪眼的份,第一军去了宁远,第二军接管前屯,难道第一军打下宁远,第二军就呆在宁远喝西北风———————袁大人,你吃肉,总得让别人喝汤吧?”

袁崇焕再次说不出话来,他仔细一样,杜文焕说的也有道理,军人都必须上战场历练,再说,没有上战场的机会,哪来的军功?也许自己太关注建奴,而忽略了友军的感受,他们名义上还是受自己节制。

“杜大人,你看这样可好,你的第一师已经抵达锦州,就不用回宁远了,免得又是长途奔袭,但你的第五、第六师,暂时在宁远驻扎,如果锦州需要的话,我们再调动?”

杜文焕想了一会,既然第四师驻扎锦州,那自己这个军长,也可以呆在锦州,“行,我听袁大人的,不过,我请求和第四师一道,呆在锦州。”

“杜大人,你如此要挟袁某,袁某必上达陛下。”袁崇焕也有些恼火,他的确有些贪功,但为了弥补过失,已经一再退让,而杜文焕却是得寸进尺。

“袁大人,你不必拿陛下来压杜某,大家都是军长。”杜文焕毫不示弱。

“杜大人执意如此。袁某也只好让陛下裁决,为了表示袁某的光明磊落,袁某上达陛下的文书,杜大人也可以看一看,如果杜大人不反对,也可以在文书上签上你的名字。”

辽东前线传来一个又一个的胜利,让朱由检在朝堂的威信逐渐高涨,因为这些都是他登基后组建的新军所立的战功。

兵部、户部和工部密切配合,积极给辽东前线的军队运送粮草,补充弹药,发放抚恤和奖励。

京师军整编已经全部结束,兵部开始整编山西和山东的军队,以登州为母港,卫信为司令的北海舰队正式浮出水面。

北海舰队再也不用在登州附近偷偷摸摸训练了,现在兵部已经正式承认和接管了北海舰队,所有的舰船上都配备了燧发枪、火炮和开花弹,火器局还改良了成祖年间的图纸,结合朱由检的指,为北海舰队配备了用于近战的热火箭、水底雷、水底龙王炮、混江龙、火龙出水等。

热火箭并不是丁岚研制的那种用于升天的火箭,而是将普通箭矢的中部挖空,装上火油,平时堵住火油的出口,射击时,拔除塞子,让火油流出来,燃外面的棉布,然后射到敌方船只上,由于火箭中不断有火油漏出,大火烧得很旺,极容易将对方的木制船只烧毁。

水底雷、水底龙王炮、混江龙都是用于水底作战、炸毁对方船只的水雷,里面都装有火药,不同的是,水地雷需要燃引线,为了防水,引线外面需要用很长的防水纸保护起来,使用极为不便,生产量并不大,主要作为教学和联系时使用。

水底龙王炮是用牛脬做外壳,内装黑火药,用香的燃烧时间来引爆水雷,是实际上的定时爆炸水雷。使用这种水雷,必须预先知道敌方船只经过的具体时间,在军事讯息不太畅通的时代,实际上很难预知对方船只经过的时间,所以使用并不广泛。

真正能广泛使用的水雷,还是混江龙,这是朱由检费尽千辛万苦,结合火器局所有相关工匠研制出来的,可能是世界上第一种触发式水雷。

火龙出水并不是朱由检想出来的,而是刘一飞从火器局的故纸堆中找出来,按刘一飞的估计,应该出现在万历年间,因为时代久远,根本找不到具体设计的人员,最后朱由检将发明的功劳记在刘一飞的名下,以奖励他保存文献的功劳和对火器的实际贡献。

按照设计者的图纸,龙身是一个一六长的薄竹筒,前段装一个木制龙头,后端装一个木制龙尾,龙身内装有火箭,引线从龙头下的孔中引出。在龙身的下方,前后共装有四个火药筒,分别用引线连接起来。

发射的时候,先燃龙身下方的四个火药筒,推动火龙向前飞,火药桶烧完后,龙身内的火箭被燃飞出,射向敌人。由于有了龙身的支持,火龙出水可以在水面上飞行五千米。

火龙出水已经运用了两级火箭的理论,朱由检从来没听说过同时期欧洲有这种火箭,他估计,这是人类历史上第一种从战舰上发射的大型远程火箭,很可能就是反舰导弹的祖先。

朱由检没有时间从事具体的工作,他只是提供一些别人不知道的思路,表示一下对先进科技的支持。

具体的工作自有别人去做,火器局负责研发、生产,兵部负责部署到北海舰队,而北海舰队负责训练士兵的使用。

八月八日,朱由检利用不上朝会的时间,兑现了自己的诺言,亲自给大明科学院的学生授课。

第一节,朱由检给地理班的学生授课。

听说朱由检亲自授课,不仅地理班的学生爆满,没有一个请假,还有很多其他班级的学生也是挤到地理班,甚至很多教师也是挤到学生的座位上,班级后排临时增加了许多课桌,还是不够用。

看到教室有这么多人挤在一起,侍卫长付小剑非常紧张,从头至尾,他就像模特似的,站在讲台上,朱由检的侧后方,随时防范有刺客藏在人群中。

朱由检准备了一张大大的地图,还有十个订制的地球仪。

“同学们,现在我不是大明的皇帝,而是你们的老师,如果有什么问题,你们尽管可以提问。”朱由检将地图挂到黑板上,他发现学生太安静,都是大学生了,怎么还像小学生似的,难道因为自己是大明的皇帝?

下面依然很安静,朱由检想到自己的学生时代,老师要想活跃课堂气氛,必须为学生创造动手、动脑的机会。

“今天,我们学习的内容是‘认识大明,认识世界’,你们谁能从这幅地图上找到大明的位置吗?”

地图很大,又是用毛笔做了标注,至少前排的学生看得很清楚。

前排终于有一名学生站起来回答了:“陛下,我找到了……”

朱由检微笑着摆摆手:“叫老师。”

下面的学生开始窃窃私语,朱由检也不阻止:“这位同学,你说说,大明在什么地方?”

“在地图是中心,那一片大海的边缘。”

“对,你说得很好,这儿的确是大明所在的位置。”朱由检用教鞭在大明的边界上画了一个圈。

“啊?这就是大明?”

“怎么这么小?”

“我们是住在海边吗?”

……

发现朱由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