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重生民国之烽烟-第3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曹德彪呼吸急促,看到旁边几人都不说话,自己想也不想的站起来就说道:“营长,我支持咱们扩军,越多越好,到时候谁要是打咱们的主意,就让我带兄弟们把他们杀个落花流水,保证不会让他们得逞。”

此时曹德彪却是忘记了,自己是卫队队长的职责,一旦韩争坐镇后方,他想要上前线,也是去不成的。

韩争看了眼此时已经是面红耳赤的曹德彪一眼,若有所思,看来他真是适合战场上的虎将,不适合在自己身边当一个收在匣子里的猛虎,韩争顿时有了就着这个机会把对方放出去的想法。

几人虽不像曹德彪和向杰两人那样满脸喜sè和疯狂,但此时也在心里认同了韩争扩军的提议,不再纠结,纷纷表示赞同。

韩争看大家已经被自己说服,也是在心里放松似的吸了口气,大家如果都不愿意,即使自己坚持能够把这件事情定下来,但毕竟没有这样的效果好。

“还有一个好消息要告诉大家,本来还不想这么早的说出来,但现在告诉大家,让大家心里有个准备也好,省的到时候兴奋的不知如何是好。”韩争看到事情一定,张口说了一件事情,颇为神秘的向几人说道。

下面作坐着的顿时心里的好奇心提了上来,不知道此时韩争有什么好事要告诉大家。

“咱们有自己的子弹生产线了,今后大家不要担心子弹不够的事情,训练也可以放心大胆的开枪shè击了。就连枪械坏了,咱们也可以修理!你们说这是不是好事情?!”韩争语气中掩饰不住的高兴,眼光散发出兴奋的光芒,其实当时得到这个消息之后,韩争可是着实兴奋了好久。

“三天之后,就会有人把这条生产线运回来,跟来的还有一些熟练的师傅,大家到时可要安排好人认真学着点,还有李峰,你也可以准备一下,在这次扩军的时候把你的队长职务交接一下,到时候会安排人接你的班,而你也要正式进入你的强项里面呆着,咱们的炮兵部队可就要交给你了。”

“我这次从上海那边可是整整的弄来了五尊德式克虏伯75毫米炮,就是比咱们北洋军中的其他军中也是不少了,成品炮弹也准备了十五箱的量,过几天生产线安装好之后,就会有专门请的师傅帮忙调试和改装,炮弹也会咱们自己生产出来的。”

韩争说完之后大家顿时呆住了,几人怎么也不会想到会有这么大的惊喜等着大家,尤其是李峰是最高兴的,本以为自己不知什么时候才会拥有自己的炮兵部队,没想到这才刚刚开始发展起来,自己的梦想就实现了,能不高兴?

这里面就只有郑荣知道这件事情,前几天韩争忽然找到他,把营里面积攒起来的三万多,将近四万大洋全部提了出来,就告诉了郑荣这件事情,不过当时双方都不敢肯定这事能成。

因此在刚开始的时候,双方都保守着这个秘密,所以郑荣才一直没有说出来。

但是这个时候,就没什么可隐瞒的了。

第八十四章:招兵规划

其实对于这条生产线,韩争的这些钱并不足以买到,而且这种东西,在乱世却是有钱也难买到的,要不是李逸如帮忙,这事想也别想。

李逸如,就是李莹的父亲,对方之所以帮助韩争,也是看到最近韩争的所作所为,从而在韩争身上加以投资,这是出于一种商人的本能,至于是否和女儿有关,李逸如从来没有表示过。

“好!那咱们就大招兵,练强军!!”在众人慢慢接受消化这条消息之后,人心振奋起来,曹德彪更是直接站起来说道。

众人思想统一之后,这接下来的事情就变得简单起来,一切都顺理成章了。

按原本的营编制,满员应该有四队,一队三个排,每排有三个棚,而每棚又有十四人,按这种算起来,全营若是满编,则是总共应有五百零四人。

众人商议一番,最终决定先把营的编制丰满起来,正式设立营部指挥机构和满员的下级各指挥机构,结束以往的有名无实的状态。

而最终扩编之后的目标,则是争取在扩军之后,在本地区的小规模防御战以及攻防战可以做到攻防有余。

此外,去掉这四队的满员编制的步兵外,韩争还扩大了自己的卫队,正式设立一个满员队的编制,一百二十六人,这样以来,卫队的责任又增加一个,同时还负责战时的支援事宜。

至于宪兵队,同样扩军为一百二十六人,负责纠察营内的训练和军纪,对违反军规军纪的士兵进行处罚,战时就成为督战队。

营部后勤,同样设一个队编制,负责军队后勤事宜,战时负责组织民夫,充当运输兵,共一百二十六人。

更为了打探情报,韩争在这次扩编中,正式成立了自己的情报机构,设置民情处,暂时直接对韩争负责,在明处,借助营部管辖的水运和商队的触角进行周边渗透,共有暗线四十人,平时负责水运和对外交易的时候收取情报和绘制地图,虽然暂时无法起到作用,但是韩争相信,在将来,自己的这个民情处足够担任起作战情报收集任务。

在地方上,鉴于当地治安和战时的控制,尝试建立了jǐng察部队,专门负责维持县城治安和纠察犯罪的事宜,全县暂时设置四十人进行初期的尝试。

这些还不算,韩争打算在各兵种之间进行整改,增设了炮兵部队,交给了李峰负责,而主要作战cāo炮人员让李峰自己亲自在各个队中挑选,自己亲自训练,从零开始发展,一门炮配备三名,同时有一个队的守卫部队一百二十六人。

新建一个工兵队,由营里直接管辖,总共计划招工程兵一个加强队,一百五十人编制。

零零总总加起来,韩争这次的计划算得上是一次大规模的扩招,因此,如若此次进行顺利,对于整个营建设来说可算是一个跨越式的发展,兵员更是直接由三百多人增加到将近一千三百名士兵。

真正做到了麻雀虽小,五脏俱全的地步。

韩争把具体的计划说了之后,所有人都大吃一惊,就是原来想到韩争估计要大量招收兵员,但没有想到会有这么多,原本营中只有三百多不到四百人,这次一次xìng竟然扩将近招了一千人!就连曹德彪和向杰两人都有点不敢相信。

“这样算下来,后勤方面和此地养兵的能力正好将近达到极限。”下面在座的几人心中一动,想到这里,顿时明白过来,看来营长是早就想好了的。

“怎么,怕自己到时不行?”韩争看到下面脸sè各异的众人,幽幽的开口道。

“大家不要担心,既然别人能领成千上万的士兵,调度有序,我们都是从正规军校毕业的,难道这点信心都没有?!”

“记住,这才是开始,咱们就是要趁着这个安稳期把军队拉扯起来,要是到了临战,那时候训兵就晚了,你们每个人都要做好思想准备,咱们的路还远着呢,未来咱们都在吃住在兵营,彻底把军队拉起来!”

韩争拍了拍桌子,声音沉稳有力,感染着手下的几位军官。

听到韩争的这话,经过最初震惊之后,所有人对视一眼,都从对方眼中看出坚决和激动,他们很年轻,从来不怕吃苦,都在心中暗暗想着自己看来在今后,要快速适应这种高速发展的步伐了,要不然到时候自己可是要被抛弃的。

同时,韩争的这个态度中也隐隐的露出一些韩争的野心,这时候,韩争能理解这些人的想法,原先只有王闲知道自己的目标,所以王闲知道自己不适合带兵后,主动退出了军中主官的位置,当上了宪兵队队长。

而其他人直到这时候,自己才露出一些口风,众人这才有这种反应,不过,这次看来自己把牌摊开效果很好。

“最近一段时间,各位的职位和手下暂时不变,在新兵招满之后,会重新调整和重组,大家要有个思想准备。另外,从明天开始,所有的训练全都缓下来,把手头的事情度处理好,接下来只做好这一件事就行。不过大家也不要太多担心,咱们的主要作战步兵现在的确是相对来说有点少,但今后一旦稳定下来,有机会的话,就会增加陆军数量,咱们的军队建设从今天起,开始进入高速发展和正规化发展的道路!好了,大家都下去准备吧!”

众人这才各怀心思的相继离开,韩争仍然坐在位子上,静静的思考着自己还有哪些没有想到的事情和新兵招进来后的人员安排。

随着思绪的深入,这时的韩争越发觉得自己手下人才太少,独挡一面的手下不多,幸好军中下级军官的教育一直在进行,当前还能撑的过去,但想着后期自己发展速度,韩争对人才的渴望越发的急迫了。

看来,军官的教育正式机构要设立起来了,不过,这教官又从哪里找···

韩争叹了口气,这就是快速发展的坏处,希望今后会慢慢的好起来。

第二天,整个营中所有的人都动了起来,王闲、李峰、陈锋、向杰、段年、林翔等,甚至连郑荣都满脸肃穆的在各自手下面前安排着各自的任务。

对于招兵这件事情,自从听了韩争的话后,没人敢轻忽此事,在各自的手下面前把以前定下来的招兵规则再次详详细细的讲了一遍,确定士兵们记下来之后,这才安排下去,然后带着他们来到校场,听韩争的最后安排。

“想必你们的各自长官都说了,这次招兵是咱们这个集体跨越式发展的第一步!是值得纪念的rì子!咱们从保定开始就一路走来,走到了今天,受到多少次别人的轻视?你们甘心吗,愿意被别人看不起吗!”

韩争站在台上,向着手下们大声的喊道,士兵们想到自己在保定和张勋军中,尤其是行军途中受到的轻视,想到那种眼神,让士兵们的热血彻底的沸腾了起来。

“不愿意,不甘心!!!”

······

“好,大家回答的好!那我就告诉你们,只有咱们自己强大了,别人才不敢轻视咱们,他们才不敢小瞧我们,我们这次扩军就是我们做出的第一步,总有一天我们要站在全国的舞台上,让他们昂视我们!你们做不做的到?”

“能!”

“那好,咱们这就出发!”

······

三月底,中国政坛有些暴风雨前的安静,袁世凯就任大总统之后,各个野心家们在暗中潜伏着爪牙,等待着机会。

在涡河流域,三月底是很闲适的rì子,地里的小麦已经种下去,就等着今年六七月份的收获。

尤其是涡阳地区,自从百姓心中的英雄好官韩长官来了之后,很多以前的杂税少了许多,再加上韩长官对百姓的今年不收农业税和商税的承诺,几乎每家里这几个月以来的生活都变得好了起来,就连地主们在韩争的压迫下,也不得不减少繁重的地租。

但与此同时,该地韩争带头建起来的棉纺织和面粉厂的发展也为这些家有余财的小地主们看到了另一个发财之路(当然,大地主已经被水匪劫掠的差不多了)。

闲暇时,县里的人可以摆摆地摊,他们不会有现代摆地摊的小贩们的痛苦,不要担心被砸被收,而且还会受到韩争的保护,商业税也像农业税一样减免一年。

因此,对于这些人们来说,选择也多了起来,不想干这些的,还可以到韩争的棉纺织场和面粉厂做些工,甚至还可以到那些小地主联合起来办的小纺织厂里做工,虽然工资少了点,但却是不会饿着了。

周边农村人也时也有到县城,用自己地里生产的各类季节菜和一些吃食换一些零用钱,当然只要家室清白也同样可以到面粉厂和纺织厂里做工。

将近半年的时间,就使整个涡阳地区与周围的几个地区已经是格格不入,这里人的jīng神面貌和生活态度已经发生的很大的改变,城镇热闹起来。

但今天比以往两个月的时间里更热闹,甚至比韩争处决水匪和那些鸦片贩子之时还要热闹几分,就是因为今天满大街的已经贴出来的那张征兵告示。

那张告示上首先就是用很大的字体写着:北洋第三镇第dúlì标征兵告示。

主要内容如下:

一:民国一年三月,凡是年满十八岁和三十五岁以下,无不良嗜好,无吸鸦片经历,身体健康,自愿当兵者可报名参加。

二:家中独子者,且有父母需要赡养之人不征,在征兵期间若发现强征现象,可举报,强征者将受到严厉的制裁。

三:壮丁入营后,要服从上级各长官的安排,如有违令者当即赶出营地,永不再收。

四:成军以后,一旦上战场之上,不可逃避,如有发现当场处决。

五:军营主要待遇优厚,军饷充足,且一旦家中有士兵当兵之后,家人赋税全免两年,今后税收减半收取。

六:有识字者或者学生等知识分子和一技之能者,另有安排。

民国二年三月,dúlì标指挥部,dúlì标标统韩争。

第八十五章:暗雷

就这份简短的告示,让整个县城里都沸腾起来,每张告示之前都会有一个识字的士兵专门念出来,有不懂的地方还可以询问,保证会让在场的人清清楚楚这上面的意思。

同时,在乡下韩争同样安排了人去下到各乡各里去宣传,王闲等人带着自己的手下,各自负责一个区域,他们亲自带队,力争做到让所有的农民都知道这件事情。

对于韩争开出的招兵条件,以韩争之前竖立起来的威望,已经没有人去怀疑这一点。

这样以来,当兵的待遇则是吸引了大量的青年,尤其是那些刚刚从农村走出来的年轻人,对于他们来说,当兵已经成为了一种荣耀,不会再像以前那样被强拉壮丁,也不会像以前那样担心家里和军饷被吞了。

当王闲这些下来宣传的人把该说的都说了之后,各个的村头都聚集着一群群的人,讨论者当兵的事情,有的更是回家和家里人商议。

就像韩争所说,这次再也不会像在河北征兵那样遇见尴尬的境地了。

招兵的当天下午,得到消息的人匆匆赶来报名处,参加此次报名的年轻人,几乎每个人都是脸sè通红,激动的往前挤着,直到韩争看不是办法,派韩强带着卫队过来维持秩序之后,这才好起来。

韩争看着眼前的场景,不由得想起以前在河北时的境遇,颇有点唏嘘的感叹一声,嘴角露出了笑意,不得不承认“得人心者,得天下。”这句话到什么时候都不会过时,也更深刻的理解了后世那位为伟人的智慧。

这次征兵效果显著,当天报名结束之时,人数已经达到了四百人,但是此时并没有对这些人甄选,只是登记下来,准备在五天的报名时间结束之后,再仔细甄选出来这些人中的合格者。

第二天,来的人数真是让王闲几人大开眼界,整整登记的竟然有七百多人,这些人还都是那些年轻的壮小伙子,这可都是好兵源呀,怪不得北方这些地区一直民风彪悍,从太平天国时期到现在,在这里出来的强兵真是不少,这次韩争能来到这个地方还真是大幸。

这种盛况一直持续了三天,到第四天和第五天才稍稍的好些。

报名时间结束之后,看到报名两千一百多人这个数字,韩争军中的多有军官都难掩心中的喜sè,每个人都是红光满面,更是敬佩的自己营长的远见。

然而这只是招兵的第一步,而接下来却是更为复杂的事情。

韩争等人全心投入了这件事情上面,因此并没有让大家多等,报名结束的第二天,就开始亲自带人甄别士兵是否合格这项最为复杂的事情,直到四天之后,这件事才最终确定下来。

而韩争他们下一步放在韩争等人面前的就是如何让这些还稚嫩的农民去当一个合格的士兵了,真正的整军才刚刚开始。

在甄别好这些士兵之后,最终的出来的结果,这两千人中竟然有一千二百多人完全符合韩争定下来的标准。

对于此,陈锋等人请示韩争之后,把这多出来的稍弱的二百人也留了下来,虽然暂时养起这些士兵财政有些吃力,但还是可以承担的。

至于这些士兵们的安家费,也是一笔不小的开销,一次xìng就用去了上万块大洋!但韩争把营中的那些缴获的金条等物卖去,再加上原本营中的剩余银钱也足够了,每人十块大洋的安家费交给这些新招收的士兵,并给他们放了一天的假期,让这些士兵把钱送回家里。

此后,韩争这才正式开始对这些士兵们进行编制,总共把这些新来士兵们编成了五个新兵队,老兵们全部暂时由王闲几人各自带着。

但王闲等人手下参加过晚上培训的低级军官却是被王闲全部要了过来,自己亲自带着这二十几人的军官队伍,进入新兵队,进行训练。

这次,韩争没有那么多的时间像往常一样给这些士兵进行太多的军事基础训练,但每天早上的早cāo和跑步却是没有少下。

这些新兵们虽然是挑选出来的,但是只能算是还好,不足以称得上强壮。再加上他们没有经过这种很强目的的军事训练,因此刚开始对于这种训练方法并不适应,但在韩争的亲自示范和带领下坚持下来,一星期之后,终于慢慢的见到了效果。

除去着两种基本的训练方式外,在上午半天的时间里几乎就是队列cāo作,加强这些新兵对命令的理解和执行能力。

与此同时,韩争把军中库存的所有枪支都拿了出来,有原本军中库存的三百支步枪和三百把大刀,还有最近走私进来的二百多支步枪,以及林翔等人带来的一百支步枪,总共也有将近七百支步枪毫无保留的都带到了校场。

虽然不能每人一把,但韩争那边的淮盐和棉纺织厂以及rì益扩大的面粉厂源源不断的为其扩军提供资金,尤其是淮盐的利润,所以枪支走私一直未断过,过不了多久就会补充完毕的。

甚至韩争在考虑是不是在弄一条步枪的生产线过来,当然现在却是不行的,要等到将来资金充足之后才行。

至于枪弹,李逸如不知道从哪个渠道给韩争弄来的子弹生产线,在前天就已经到了,而且在韩争的安排下,已经放进了一批识字并且对机械感兴趣的士兵们进去。

这条生产线预计会在这两天组装完成,并进行试生产,就那几位跟着过来的熟练师傅所说,这条生产线可是江南制造总局最新的生产线之一了,只要人手,资源充足,每天能生产子弹上千发左右。

不过这也给韩争带来了更大的财政压力,受制于此,现在试生产阶段,也不过预计在每rì三百到四百发子弹左右。

韩争对于此这无可奈何,虽然痛心,但也只能慢慢的等着来年入秋之后再大力生产了。

有了这些条件,因此这次训练起来,韩争并不会像以往那样一点点算计着过rì子。尤其是前一段时间,跟着外出采买的船只回来的队卫告诉自己的消息,南北双方并没有因为袁世凯的就职而歇息下来,甚至开始出现摩擦之后,韩争心中紧迫感愈加的大了,在这种急迫感压力之下,韩争对于新兵的训练可谓是下了大力气的。

这些付出并没有浪费,在韩争和这些中下层军官的共同的不断努力下,这些一千二百人的新兵迅速的成长着,就连王闲等人也不得不承认,这次新兵一旦练出来,并且见血之后,肯定不比那些老兵们差。

因此,这几人每天都会结伴过韩争这边看几趟,迫切的等着韩争把这些士兵分到自己的麾下。

就这样,rì子一天天的充实的过着,这些新兵们也已经慢慢的适应了军中生活,成长为一个合格的士兵。

而这个过程中随着训练的加强,也开始渐渐的出现一些跟不上训练强度也落选的新兵,对于这些新兵,韩争并没有把这些人赶出军营。

这些士兵虽然不能跟上部队训练强度,但在其他军中已经算是基本合格的士兵了,shè击什么的基本都会。

因此韩争把这些人单独的划分出来,独自成为一个队,被韩争编入早就设想好的jǐng察卫队,唯一与设想不同的就是jǐng察卫队中由原来的四十人增加到了八十人,其中有四十人到各地的乡下巡逻。

仍有分配下来的二百人的淘汰剩余部队,则是交给了李峰三十人之后,余下的又被韩争安排进了工兵队,这些人算是被彻底的安排下来。

那些依然跟着韩争训练的,还有九百人左右,正好符合韩争原本的设想。

而此时已经进入四月初,离秋收还有两个多月的时间,田地里的麦子已经开始长出麦穗来了。

正在准备重新整合部队的韩争不知道,阜阳等地的会党似乎已经开始等不及对韩争动手了。

在阜阳县城的一座大宅子里,这里是阜阳县现任的主事人白合,会党出身的他,在武昌起义前期也是见过陈独秀和柏文蔚等人的,也就是在那时候和蒙城亳州以及涡阳太和等县的会党取得了联系,并且这种联系一直未断,这些人本来还想着在革命军打到这里的时候,响应起义的,但终归是没有打到这里,这些人也就潜伏了下来。

“大哥,不能再耽搁了呀,咱们现在虽然积攒的家底也有七百多号兄弟和八百多杆钢枪了,但涡阳来的那个年纪不大的韩狠人,现在可是又招了一千多人呀,听说最近他们那边现在是风声水起的,尤其是淮盐之利,让他们大赚特赚,一旦他们发展起来,对咱们可是不堪设想!”

此时说话的是白合的弟弟白亮,而对方所说的韩狠人自然就是韩争了。

自从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