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庆丰军-第3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擦你妈刘福通居然敢敲老子的头!”郝十三暗骂道。
颍州的红巾军与围城的元军本处于势均力敌的态势谁都不能破对方的营郝十三这么一折腾破了答失八都鲁的前营答失八都鲁有调集军队反扑双方战了半夜颍州红巾军大获全胜。
庆功的酒宴就摆在郝十三的军帐。
郝十三也没有想开什么庆功会他凭借一百人的战损杀敌两千为颍州红巾军破围制造了大捷的机会俨然他就是颍州破围的第一功臣。
在颍州的各路红巾军将领有郝十三认识的更多是他不认识的6续拎着酒食前来作贺郝十三总不能拒绝他们他的军帐中6续坐满了人索性众人直接去军帐外的草地上列作。
郝十三本不想饮酒太多上次醉酒留下的阴影在心中依旧挥之不去。
可是喝酒的人名头太响虽然他们在历史的长河中只是匆匆的过客甚至有的人只是江湖的诨名连真是的真名都没有留下。
坐上列作的都有谁:
关先生‘关铎’、破头潘‘潘诚’、冯长舅、沙刘二等乃是后来红巾军北伐的中路军将领攻破元上都远征到高丽差点灭了高丽。
李武、崔德、白不信、大刀敖、李喜喜等后来红巾军北伐的西路将领远征到陕西被察汗帖木儿、李思齐所灭。
李喜喜部分南下投靠大夏的明玉珍后来不知所踪
这些人后来大部分战死或者不知所踪只有李武、崔德战败投降。
李武、崔德。坚持北上后援全失力竭想汉人李思齐投降后来不知所踪。
孙德崖、郭子兴、赵君用等地方豪强代表也悉数出现在酒席宴上。
酒宴的后来郝十三也记不得了喝酒的心情他却记得非常清楚。
有幸能和元末这些著名的英雄把酒言欢实在是人生的一大快意之事而且郝十三是以这些英雄敬仰的形象出现的。
红日已经上了三竿疲乏加上酒劲郝十三直到这个时候才从床上醒过来他口渴的紧就身边端起一碗醒酒汤喝了个干净。
这汤正是熟悉的味道出自杨芷玉之手。
郝十三打了一个隔回头望向床榻只见床上并列躺着两个酮/体曼女子。
郝十三以为自己尚未醒酒眼前看到是重影儿他摇晃摇晃脑袋仔细打量一番后背冷汗长流。
七十四章 磕头大哥
郝十三昨天喝酒太过放纵,又是传说中的断片儿了,他努力回想,怎么也回想不起来喝酒的下半段了,床榻上,多了两个女子是怎么回事儿?自己刚刚喝了那汤,又是怎么一回事儿?娘子去哪儿了呢?
郝十三摇醒那两个美女,两个女子脸上尚泛着未曾退去的潮润,越发显得楚楚动人。
这是谁家女子?误闯郝十三的军帐,被郝十三的夜枪所伤?
两美女尚在迷糊中,任凭郝十三如何发问,支支吾吾,只说是刘福通刘大帅差人送来的,其他一概不清楚。
刘福通!昨天用宝剑敲郝十三头盔,郝十三骂他娘,还要找他算账呢,他却送来两个美女坑人啊。
昨天战事紧急,娘子带人来救援,郝十三还冲着娘子大吼了,如今又和别人睡了,汤也喝了,招也中了,估计胯下的兄弟,从此一蹶不振了。
郝十三此次来颍州,本不想带杨芷玉的,可是猴子等人质的回归,全依赖杨芷玉跟他老爹美言,郝十三才投桃报李,带她来了颍州,没想到,埋下了祸根。
凄凄惨惨……惨……惨……惨……
“猴子!猴子!”
郝十三赶紧吩咐美女穿了衣服,大喊猴子张破虏。
张破虏就在门外宿卫,本以为老大早晨醒来,还会直播一段“进行曲”,听见老大呼唤,赶紧聊门帘进来,见老大失魂落魄,如丧考妣,不敢怠慢:“老大有何吩咐。”
猴子张破虏在郝十三的问询下,将事情一一讲了个明白。
昨日饮酒的后半段,刘福通来了,对郝十三大胆破敌,解决颍州的围困,大加赞赏,一来二去的,喝的高兴,居然和郝十三磕头拜把子了。
作为红巾军元帅的刘福通,为了弥补郝十三的战损,送来五百名精兵。作为结拜大哥,刘福通送给郝十三两名美女。
至于两名美女,为何出现在军帐中,这个夫人杨芷玉的安排,那醒酒汤,也是杨芷玉派人送来的。
郝十三很自然的联想起后世的新闻段子,一女子因丈夫出/轨,趁夜而宫其夫。
他更加料定,自己必然中了蛊毒,惶惑之余,就去军帐外去寻娘子,放低了姿态,好话说了一箩筐,只为讨回这蛊毒的解药。
“不孝有三,无后为大”云云,真个晓之以情,动之以理。
杨芷玉白了他一眼,爽朗的笑道:“做贼了吧?心虚了吧?”
“不是娘子大人呐,听说是你把美女安排到我的帐篷的!”郝十三后别冷汗长流,越发坚定了娘子因为遭到自己的斥责,横加报复,至少,也要刁难自己一番,才能讨要道解药。
“你得到小明王的宠信,我怕挑起你和刘福通之间的矛盾,所以,他送来的东西,才叫你受用的。”杨芷玉明眸闪闪的说。
“我的心中只有你,还是差人把那两名美女,送回去吧!”郝十三还以后世的眼光,看待这个问题。他也知道,这个美女,不受,多办是问题大大的。
据说,岳飞就是因为不受王俊的美女,而让两个人产生矛盾。后来的张献忠和李自成的矛盾,也是因为送美女不受导致的。
正如孙子兵法所言:鸷鸟之疾,至于毁折者,节也。木秀于林,风必摧之,有的时候,与人相处,也要学会妥协,尤其是战略上的盟友。
处于这个元末的大染缸中,独善其身只有一个下场。
“呸!”杨芷玉轻唾道:“你相信母猪能上树不?放心,苗蛊只能用一次,再用就无效了。”说罢,爽朗的笑了。
杨芷玉可不相信郝十三的那番鬼话,郝十三在寿州恩养了旧元朝官吏留下的美女,他还在这假装什么高风亮节,有心做贼,却没有做贼的胆量。
两名美女,明明已经侍寝了,再给刘福通送回去,那才是打刘福通的大耳光。
刘福通肯定得****:“咋的?大哥送你的美女,不满意啊!”本不牢固的友谊小船,说翻就翻了。
“娘子真是善解人意!”郝十三至此,才对蛊毒的忌惮全无,拦杨芷玉入怀,胯下英雄,蓄势待发,依旧威风不减当年。
时下,元末,男子多赴沙场,或是裹挟,或是掳掠,唯独女子,要多出男子数倍,真要一夫一妻,恐怕许多女子都要待字闺中。
正如郭子兴所言,纳妾本是寻常之事,郭子兴自己美女一箩筐,刘福通也有二十多名妻妾之多,纳美女,不等于纳妾。
——————
郝十三昨夜醉酒,与刘福通义结金兰,自然要回头拜访这个磕头大哥的。
刘福通的中军大帐,刘福通设宴款待郝十三一行,与上首,与郝十三并肩而坐,如今已经不是上下级的待遇,而是兄弟一般的待遇。
郝十三凭借三百人偷营,给颍州的红巾军,带来破围的机会,刘福通自然对郝十三刮目相看。
“贤弟,且看咱家的鼓舞如何。”刘福通满面出风,指着军帐中翩翩起舞的曼妙女子道。
如今是战时,刘福通居然在军帐中还广置美女,郝十三是颇有微词的,郝十三却只能假装快意,赞道:“大哥真是好雅致。”
“且看有中意的女子,言语一声,大哥送你就是!”刘福通倒是豪爽,他认准的人,便毫不吝惜去结交,看不上眼的人,说一句话都懒得动嘴。
郝十三连连摆手,再三感激刘福通送过的了两名美女,以及五百甲士。
“小弟有一言,不知当讲不当讲!”酒至半酣,郝十三道。
“贤弟但说无妨!”刘福通大大喇喇的说。
“颍州十数万军民,不耕不种,不商不贾,粮食从何而来?”郝十三谨慎道。
颍州的红巾军,不善于经略后方,军资所来,全靠攻占城池的仓库,以及掳掠富户而来,美其名曰:钧贫富。
刘福通面有难色的说:“颍州附近,本来富户颇多,奈何几番鏖兵,富户尽尽,附近州县,又没有仓储,所以军粮出现难处,为今之计,只有快速北进,得了大州县,才能解决粮食问题。”
“老弱妇孺,随军也不能形成战斗力,空废粮食,大哥要北进亳州,不如将老弱妇孺,迁于寿州进行屯垦,大哥也可以免去后顾之忧,和减少粮食的消耗啊。”郝十三规劝道。
“贤弟有所不知!”刘福通道:“若将家属移至后方,将士思家,恐怕多有逃兵出现。如今家属与军队同行,兵败则家属也会遭到杀戮,将士们岂敢不用命?”
郝十三知道此时规劝不了刘福通,刘福通四十多岁,年龄快长自己一半,自然有自己的想法和处事标准,郝十三说多了,那就是对长辈的横加指责了。
他却在起军帐中,看见挂着的衣服铠甲,与汉家所在的模样颇不一样,便向刘福通索要。
“哈哈”刘福通笑道:“我当是何事,这甲乃是我破巩卜班的阿速军所得,中土却做不来这样的甲胄,贤弟若想要,拿去便是,无妨!无妨!”
郝十三与刘福通畅谈许久,定下了分工,郝十三专心经略颍州南面,作为刘福通的后援,刘福通自然坚定的一根筋——还都汴梁。
刘福通为先前封郝十三的都督职位抱歉,想改封郝十三为仅次于自己的副元帅,被郝十三拒绝了。
“你刘福通以个人好恶,想封赏我多大的官儿就封赏多大的官儿,我还不稀罕了。切!”郝十三心道。
“贤弟,我给你引荐一人,推翻大元,却是有望了!”刘福通说着,却将几个人引荐上来。
郝十三不见那人还则罢了,见了,便想去摸腰间的宝刀。
第七十五章 玉玺下落
刘福通欲与郝十三引荐一人,说话间,一个东瀛浪人走进军帐。
那人,一身和服,脚穿木屐,头上的发髻,高高的梳在脑后,双手抱于胸前,怀中抱着一把长倭刀,腰间别着一把短刀,透露着一脸的冷峻。
那人一个汉家的长揖,道:“流落东瀛的汉家儿郎,后村上天皇幕僚‘陈思宋’,见过刘元帅、郝都督。”冷峻的表情,没有发生一丝的变化。
就那一身标准的倭寇服饰,郝十三心道:“倭寇,肯定是倭寇上岸了!”勃然变色,下意识就去摸腰间宝刀的刀柄。
刘福通赶紧劝阻道:“贤弟……贤弟休要动怒,切听他言。”
“有什么好言语的?倭寇侵略东南沿海,如今莫不是要与红巾军联合?我说什么也不能同意。”郝十三怒道。
那个自称是汉人陈思宋,微怔道:“我乃是南宋平章政事陈宜中之后,虽然客居东瀛,却并不是倭人。”
陈宜中何许人也?乃是与文天祥、陆秀夫共同辅佐南宋最后政权的时代人,可惜,这人性命却得以保全,没有被蒙元掳掠,也没有在崖山赴海。
“先祖陈宜中,因崖山战败,大宋亡国,先走暹罗,后走东瀛,为的也是复国之事儿,东瀛乃是大宋的忠诚藩属,大宋亡国,东瀛举国为大宋服丧,又两战于蒙元,都督何故存对东瀛存在那般的偏见?”陈思宋道。
陈思宋所言不虚,此时的东瀛,非后世的东瀛。
时下东瀛,深受大宋的程朱理学的影响,宋朝虽然军事羸弱,却被东瀛深深的折服,东瀛折服于华夏灿烂的文明和先进的科技。
南宋亡国,自诩为大宋文化继承的东瀛,为南宋亡国的皇帝举行国丧,元太祖忽必烈多次派人招降,东瀛小国,以自己是大宋的藩属为由而不肯臣服,至于忽必烈组织两次大讨伐。
郝十三也知道,不应该以后世的眼光看待时下的东瀛,毕竟此一时彼一时,口称“失礼!”又道:“你切说一说,东瀛现在是什么情况。”
南宋的陈宜中流落东瀛,复国无望,于是流落在东土,逐渐也成为东瀛的望族,陈思宋出生于东瀛,又为东瀛南朝后村上天皇的幕僚,自然把东瀛的情况说的明白。
忽必烈两次东征东瀛时,东瀛的执政为镰仓幕府时代,镰仓幕府虽然在飓风的帮助下,击退了两次讨伐,幕府统治,却也风遭到沉重的打击,至于雨飘摇,原因在于自认为有功的武士阶级,没有的得到应有的封赏。
东瀛的幕府时代,由军事最高的指挥官征夷大将军开府,称为幕府,天皇只成为国家的象征,更像是一个花瓶,军政大权掌握在幕府手中。
后醍醐天皇见幕府通知有所动摇,想要收回镰仓幕府手中的权力,由天皇掌握手中的大权,因此,与幕府发生龌龊,最终导致军事冲突,几经周折,时下的东瀛,分裂为南北两朝代。
南朝的实际统治者是后村上天皇,乃是后醍醐天皇的第七子,陈思宋就是后村上天皇的幕僚。
北朝的实际统治者,是在倒幕行动中起家的足利尊氏。足利尊氏,在北朝另立天皇,开府,称为室町幕府,是为室町幕府时代的第一任征夷大将军。
南北两朝,互不统属,连年征战,谁也不能征服对方,形成南北对峙的局面。
那么问题来了,我打不过你,就找人来帮忙吧!
东瀛南北两朝,都把大元朝当做自己争夺的有力资源,都派出使节,想获得大元朝的帮助,可惜时下,大元朝自己的后院起火,江淮的红巾军尚且摆平不了,哪还有能力去管这个东瀛小国内部的事情。
陈思宋与南朝皇太子来到中土,并未受到大元朝的特别礼遇,听闻红巾军势大,很自然的联想到连接红巾军。
东瀛乃是大宋的藩属国,小明王又是谁?大宋徽宗的九世孙,要找帮助的人,自然要找有历史渊源的伙伴了。
可惜,韩林儿姓韩,只是诈称姓赵,南朝对宋的衷心未可知,不过是各自利用罢了,谁要认真,谁就是输家。
“那你是让红巾军帮你打足利尊氏,实现东瀛的南北统一了?”郝十三知道陈思宋是夜猫子进宅,没安什么好心,反问道。
“非也!非也!”陈思宋满脸傲气的说:“天皇陛下可以帮助大宋复国,共同推翻大元。”
刘福通应该是早就听过陈思宋的高论,一直满面春风的听着陈思宋的讲述,还不住的连连点头。
郝十三心中满是疑惑。
东瀛的南北朝之间战事不断,若是南朝能够分兵打元朝,还不如分兵去打北朝,他不无考虑的说出自己的想法。
“南朝虽然不能派出大部分的兵力对红巾军进行援助,但是可以出动少量的兵力,袭扰高丽的沿海,不能他高丽分出大部分的兵力,南下帮助大元打红巾军。”陈思宋道。
分兵袭扰高丽,说的冠冕堂皇,要不,南朝的武士,不也是这么干的吗?还是要以官派的形式,进行倭寇的活动。
郝十三不赞同于南朝的合作,不过东瀛若是南朝统一北朝,对待汉家中原的沿海,还是比较有利,南朝的对马岛于高丽半岛相对,往南就是华夏的东南沿海。
元末明初,海盗之所以猖獗,主要原因还是北朝打南朝,最终北朝统一了南朝,南朝的武士为了免遭杀戮,才铤而走险,出海掳掠高丽沿海和华夏江浙一带,若是南统北,就不会出现大规模的海盗了。
原因很简单,北朝距离华夏的沿海太远,北朝若想渡海来华夏,必然要经过南朝的海域,北朝的溃兵若往南走,只能是入了南朝军队的虎口。
“那你们想从红巾军得到什么好处?”郝十三直言不讳的问道。
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陈思宋向帮助红巾军,无非也是想得到自己的好处。
“红巾军得了天下,高丽归东瀛所有!”陈思宋道,简直就是狮子大开口。
“大哥,小弟认为此事不妥!”郝十三差不多声泪俱下了。
红巾军与南朝瓜分高丽,这个事情未免也太过长久了,如今红巾军正忙着四处征战,自顾尚且不暇呢,与倭人合作,无非是与虎谋皮。
虽说高丽是大元的驸马之邦,多次派军队南下支援蒙元攻打红巾军,可是,自从周朝初期,周武王分封天下,高丽半岛就是商朝贵族箕子的分封地,乃是汉地,怎能分地于他人呢?
“倭人不可信,不可轻易许诺!”郝十三又道。
刘福通见郝十三如此激动,容不得他不做深思熟虑:“这……”
“传国玉玺,用传国玉玺,换红巾军对南朝天皇的支持!”陈思宋满是神秘的说。
“哪个玉玺?莫不是刻着‘受命于天,既寿永昌’的和氏璧?”郝十三反问道。
“正是和氏璧所刻的传国玉玺。”陈思宋神秘的笑道。
“哈哈”刘福通大笑道:“若得传国玉玺,正是天意让大宋光复啊!”
骗子……
这是刘福通的中军大帐,若是郝十三的中军大帐,郝十三肯定要给这个陈思宋拖下去,一顿胖揍。
郝十三虽然历史不好,但是他也知道,后世传国玉玺下落问题,乃是华夏一大未解之谜之一,这也是郝十三在地摊看书时,当做鬼狐精怪故事看的。
这方玉玺,盗版的杂志上说,相当霸道了,能定海驱邪(秦始皇南巡曾遇到湖啸,将传国玺丢入湖中,海波平,八年后失而复得),还能夜明(孙坚破洛阳,井内有光,捞出传国玉玺)。
这些都是小说中的杂谈,肯定一点的是:
至五代十国后唐李从珂亡国****后,华夏的传国玉玺,从此下落不明,后来的明、清帝王,为了找这一方玉玺,快把华夏翻了个遍也没能找到。
刘福通这里,胡乱来个江湖骗子,自称是大宋旧臣的后裔,也就算了,居然还抛出传国玉玺的由头?
郝十三真想从酒桌上冲下去,给这个陈思宋一顿痛扁。
第七十六章 后院着火
传国玉玺,实在于太诱惑了,三国的孙坚,就是因为这一块石头,连性命都搭了进去。
刘福通也不能免俗,哪怕得到的只是一个假的传国玉玺下落消息,他都宁愿相信这是真的,然后,经过不懈的努力去找寻,最终,哪怕是愿望落空。
郝十三可不想和一个来自东瀛的骗子,纠结一块石头的下落,如果此时要做一个娱乐节目,大概应该叫做:石头去哪儿?
此时的郝十三,没有时间去和一个骗子探讨传国玉玺的下落,也不知道刘福通为什么在讨伐蒙元的檄文中要写下:“孕玉玺于海东,取精兵于日/本”,更不知道,传国玉玺,如何沦落日本。
因为安丰城的快马前来禀报,郝十三老家后院,着火了。
察罕帖木儿率领八千铁骑,自汝宁府发兵,进攻由杨正泰防守的安丰城。
杨正泰为了保护地里刚刚长出来的青苗,想凭借‘飞山蛮’的骁勇,击退察罕帖木儿,所以出城列阵,与察罕帖木儿野战,结果被察罕帖木儿击败,退入安丰,只能任凭察罕帖木儿的战马,啃食地里的青苗。
郝十三接到消息,不敢怠慢,也不待和颍州城内的勋贵们道别,留下黄破伍等两人,作韩林儿的怯薛卫,带着一应人等,连夜直奔寿州。
刘福通、杜遵道等于郝十三共同商议,为了保证明王韩林儿的统治,着教中、军中中高级将领,遣送子侄作为韩林儿的怯薛军,乃是小芳蒙元旧制度,郝十三没有子嗣,只能留指甲兄弟入卫了。
事情紧急,颍州与寿州的距离,也不过一两日路程,郝十三奔马而行,奔到寿州,身边只有寥寥三十骑兵,其他都被远远的甩在后面。
既然察罕帖木儿率兵而来,再想依托城池打防守不现实了。
安丰、庐州、寿州三处城池,若将兵力分散在三个城池,这是兵家大忌,会被察罕帖木儿逐一攻克。
关键是,郝十三对辖区内屯垦的百姓进行许诺,用武力保卫辖区内的军民的收成,若是不全力还击,御敌于边境,必将失信于民,民心若失,就不好收场了。
不御敌于边境,察罕帖木儿把八千骑兵排成一条线,在辖区内溜达两趟,一个春天的屯垦,就算是白忙活了。
郝十三到寿州进行部署。
擢施耐庵做庐州太守,会同参军罗本,率领一万辅兵,负责防守庐州。
任命都督府长史穆有才兼任寿州太守,擢参军宋克为寿州守备,率领五千辅兵,镇守寿州。
命前、后、左、右、中五军千户,率领本部战兵九千,并辅兵一万,集结寿州,克日出兵,迎战察罕帖木儿。
郝十三一直很纳闷,以飞山蛮的骁勇,人数力量对比上在一比一的情况下,杨正泰军队居然一触而溃。自己的兵力,两倍于察罕帖木儿,郝十三不敢小觑,料定察罕帖木儿必有过人之处。
孙子曰: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又言:多算胜,少算不胜,而况无算乎?
要想战胜敌人,就要了解敌人,找到破解敌人的方法,人数多寡,不占主要因素。
郝十三只带了三十骑哨探,去安丰城外察罕帖木儿的军营查看一番,才看的明白。
察罕帖木儿的八千大军,全部骑兵,不但人穿重甲,只露眼睛两个孔,就连马,也披了扎甲做的马甲,马脸上也只有两个窟窿。
且不说察罕帖木儿列什么样的阵型,就这一身的装备,一般的刀枪,很难造成杀伤,还有重甲骑兵,具有像坦克一样的冲击力,也足以让步兵抵挡。
郝十三哨探完毕,回到寿州,怏怏不乐。
骑兵的高机动能力,是步兵所忌惮的,还有这一身的重甲,如何破?难道用钩镰枪?
可人家察罕帖木儿也没有把马连在一起啊?摆出的并不是连环马,也不是拐子马。
别说没有像金枪手徐宁一样的钩镰枪教练,等打造出几千把的钩镰枪,再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