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放啸大汉-第10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的狗血戏码来。
再联想到杜钦是天生眼疾……啧啧,这家伙,闻香识美人呢。
杜钦虽看不清,却似乎能猜中张放此刻所想,淡淡一笑,从袖子里取出一物,铺开在案上:“张放不妨细看。”
张放虽然是第一次见这东西,但却一眼认出,这应当就是阿离珍藏的那件襁褓蜀帛。蜀帛不愧是这时代最精美的锦帛,即使经过二十多年,依然熠熠泛光,色彩鲜艳,仿佛才离柜不久。
不过这种锦帛张放见得多了,半点也吸引不了他,真正吸引他的,是那蜀帛上以金线绣下的三个小字:杜子夏。
这一下,张放终于忍不住放声大笑:“原来如此,原来如此……杜子夏,你哪里跑!哈哈哈!”
张放这下总算知道阿离为何会失落了——找到亲生父亲,却只认自己为义女,换谁都会失落。但这也在情理之中,这是有损家声的事,杜钦再怎样也不敢冒这风险让她认祖归宗,可以理解。
自曝糗事的杜钦却没有常人此刻应的的惭愧表情,而是神色不变,笑意淡淡。
正当张放暗叹老杜的脸皮修为令人自愧不如之际,杜钦却悠然吐出一句惊人之语:“我虽是杜子夏,然而这位杜子夏却不是我。”
第三百四十五章 【此子夏非彼子夏(下)】
杜钦这句话,如同惊雷,把张放、阿离震得不轻。
二人惊了半晌,互望一眼,下一刻,突然同时大呼:“大冠杜子夏!”
杜钦缓缓点头:“对!就是大冠杜子夏。”
长安有两个杜子夏,一个叫“大冠杜子夏”,一个叫“小冠杜子夏”。小冠杜子夏就是杜钦,早前他曾被人称为“盲杜子夏”,因其恶此戏称,故自制小冠以示区别,长安衣冠谓之“小冠杜子夏”。
大冠杜子夏是谁呢?这个人也姓杜,字也是子夏,他的姓名是杜邺。茂陵人,举孝廉为郎官,官秩跟杜钦差不多。此人幼年丧父母,随其舅生活。他的这个“杜氏”远不能跟杜钦的杜氏相比,但杜邺的外家却颇有声望。他的外公是故京兆尹张敞。
单说张敞可能没多少人知道,但把这名字跟两个字连起来,这知名度可就不一样了——张敞画眉。
没错,就是那个因给妻子画眉而成为夫妻恩爱典范,流传千古的模范丈夫,张敞。
杜邺从小寄养在张府,也是衣食无忧,类似表少爷一样的优渥待遇。这样的环境,与婢女弄出点什么,的确比两眼一抹黑的杜钦更有可能。杜邺虽然只是个郎官,但此人有一定背景,亦有才具,在京城中也略有薄名。
以张放灵敏的“耳目”,以长安情报核心人物之一的阿离,自然不会不知道此人。所以当杜钦郑重说出“我虽是杜子夏,然而这位杜子夏却不是我”,张放、阿离再不明白,那真枉费这些年花费近千万钱组建的情报网了。
阿离喊完之后,那神情简直没法形容,眼泪象断了线的珍珠往下滴,怎么都收不住。
张放皱眉道:“怎见得一定是杜大冠?未必没有第三个杜子夏。”
杜钦含笑:“富平侯就是富平侯,果然心细。确实,谁也不知道长安有没有第三个杜子夏。不过,我有两点可以证明。”
张放危坐,阿离收泪。
杜钦伸出两根手指,神情永远都是平淡或者说是淡漠:“其一,钦自少眼疾,不辨五色——自然也包括女色。莫说廿年之前,便是如今,亦无荒唐之事,所以,这个杜子夏不是我。”
嗯,这是杜钦先把自己排除了。
张放相信杜钦所说的是事实,这位老兄是权贵公子没错,但先天残疾,他的心态跟普通权贵人家不一样,他的关注点与一般公子哥儿也不一样,他能成为长安人人称道的奇才不是没有原因的。他说自己少年时没有荒唐之事,那就是真的没有。
“其二。”杜钦伸出第二根手指,再度语出惊人,“我问过了杜大冠,证实了此事。”
在张放瞠目结舌中,在阿离骇失声中,杜钦不紧不慢拍拍手掌。
玄关外候命的仆人躬身退下,只过了一会,门外传来踏踏脚步声及仆人禀报:“主人,杜郎中到了。”这“郎中”不是后世的医生,而是汉代郎官的一种,比中郎秩禄少,秩四百石。
张放、阿离同时抬头,就见一个三十多近四十的男子,头顶高冠,身着深衣,白面微须,他的相貌——都不用说什么,一见此人相貌,张放就确定他是阿离货真价实的父亲。
太Tm的像了!
再看阿离,已哭成泪人。
反倒是杜钦有点奇怪:“怎么了?都不用开口就确定么?是有什么特别信物……哦,很像是吧?”
这个人,就是杜邺。张放没见过,阿离也没见过,否则,强大的基因早已暴露事实。
杜邺显然也是头一回见阿离,四目相交,眼圈也是一红,颤声道:“苎娘……是你的母亲?是的,眼睛太像了……”
苎娘二字一出,阿离放声大哭,伏泣于地。
张放、杜钦就知道,没错,找到正主了。
那边厢在父女相认,这边厢,杜钦好整以暇端酒敬张放:“君侯可知我虽不是杜大冠,却要认阿离为义女的原因么?”
张放想想:“杜君名气冠长安,阿离先入为主,肯定以为是你。而事关身世,她又不愿假手于人调查杜大冠……对了,阿离的眼睛前些年不好,而杜君的也是……难怪她会认为是足下了。杜君想必不会是将错就错吧?”
杜钦微微一笑:“君侯说对了一点,眼睛——这就是我与阿离的缘份所在。”杜钦边说边从案下取出一物置于案前。
张放一看那东西就明白了,因为那就是他亲手泡制的蛇胆酒,专给阿离用的。不用说,必是阿离在眼睛好转后,送给了杜钦,然后借着赠药的机会,把那件襁褓帛缎露个相……
“我一摸这三个字,就知不是我,但阿离小娘一番孺慕之情、慈孝之心、还有同为目盲的同病相怜,都令钦深为感动。人生在世,一缘难求。阿离生父与钦同字,此为一缘;同病相怜,此为二缘;误我为父,登门赠药,此为三缘。有此三缘,足以为父女矣!”
张放点头表示同意,想想确实蛮奇妙,真是缘份,杜钦认女,合情合理。
“钦认阿离为义女,还为一事。”杜钦笑眯眯“望”着张放,“与君侯有关。”
“我?”张放点自己鼻子,有些奇怪。如果是杜邺还可以说是借此机会攀附自己,但杜钦出身名门,又是当下大将军的红人,根本没有攀附自己的必要。退一万步说,当真是攀附,也没必要这样当面说出来吧?
“对,与君侯有关。”杜钦笑容透着迷之可恶。
要不是张放的灵魂穿刺对眼盲者无效,他都有立马强催杜钦的想法了。
还好,杜钦没卖太多关子,而是向阿离招手:“杜大冠,打断一下。阿离,过来。”
阿离拭净泪水,依依不舍松开父亲半湿的衣袖,来到杜钦面前,跪坐身侧。
杜钦拉起阿离的手,对张放道:“我这小女,似乎比君侯还年长吧?”
张放点头应是,阿离的年纪,确实比他还长一岁,二十三的大姑娘了。在后世正当青春,而在大汉,却是少见的剩女了。阿离的心思,张放焉能不知,只是阿离一直在侯府,而他一直未曾正式娶妻,根本没法纳妾——这可不是塞外胡地。这还不算阿离的身份低微这道障碍。这次回来,终于完婚,又逢大水,水退之后,朝局动荡,事情就耽搁下来。听杜钦的意思,莫非……
张放若有所悟,收慑心神,杜钦笑声入耳:“杜钦之女,可配君侯乎?”
第三百四十六章 【报 应】
富平侯又要娶……嗯,纳妾了。虽然这次远远不能跟上回相比,但还是比一般人家娶妻的排场还大。而且所纳之女也很传奇,居然是大小杜子夏的女儿。如果不是长安生了一件本朝前所未有的大事,将所有人的注意力全吸引过去,富平侯这桩奇婚,多半要被猎奇者刨根问底了。
长安生了什么大事呢?
准确的说,是朝廷生了一件大事,足以载入史册的大事——一日五侯。
建始五年正月,天子刘骜下诏,悉封诸舅为侯。分别为:平阿侯王谭,成都侯王商,红阳侯王立,曲阳侯王根,高平侯王逢时。
五人同日封,故世谓之“五侯”。至此,王氏子弟皆卿、大夫、侍中、诸曹,分据势官满朝廷。而王氏家族,在成帝朝的权势也达到了顶峰。
张放得知这个消息时,刚吃过饭,闻报后脸上没有表情,只把所有人全赶出去。过了一会,屋里传出一把沙哑的嗓音:“他大舅他二舅都是他舅,高桌子低板凳都是木头,走一步退一步等于没走,一头驴两头牛都是牲口……”
边吼边以箸击碗,叮叮当当,蛮有节奏。门外的侍僮,无不面面相觑,家令张敬臣、家丞陶晟直翻白眼。所有听到的家仆,无不错愕,继而笑抽……
正月初五,张放轮值,入宫值守。
汉代皇宫分“宫”和“省”,省在宫内,也称禁中,为皇家所居,朝廷理政则在宫内省外。外臣不得入禁中,即“门阁有禁,非待御之臣不得枉入”,但侍帷幄之臣,也就是侍中之臣可入。他们不但能进入,甚至在禁中还有自己的住处。当时许多地位较高的外戚住在自家后妃的宫舍周围,这也是汉宫内秘道得以盛行的基础。至于一般的待中也都有“值庐”,用现代的话说就是值班室。这些值庐当然是靠近皇帝住处的,以便于随时听候皇帝召唤。
张放既有侍中身份,亦是中郎将,不但可随时入禁中,而且面见天子也很容易。自古以来,真正的权势之臣,不是外臣,而是内臣。张放就属于这样的内臣。
天子刘骜的居所在亦在未央宫,与前殿相对,称为后阁。张放的值庐就在后阁北宫门之左,从前殿到后阁值庐,从地面走的话,至少要经过五道宫门与检查。
为什么会说“地面”,难不成还有空中?
答案是:有。
五宫之间,皆有廊桥相接,便于后宫内臣快通行。诸廓桥之间,只有一道检查,只要前面通过,整个皇宫专属通道可通行无阻,可谓是汉代的“绿色通道”。
张放这会就走在绿色通道上,长长的廊桥,静谧而幽深,每踏一步,都会传来清脆的回响,听上去颇有击节之韵。张放写意地走着,似乎觉得有点杂音,便停下脚步。果然,身后传来很轻微的踏足声。张放回头,看到三、四十步外,一个寺人模样的小宦正缩着脖子走着。张放一停,他也跟着停下,貌似畏缩。
张放失笑,摇摇头,也没放心上,转身继续走。边走边想事,脚步又慢下来。然后身后的脚步声又停了。
这下张放奇怪了,说这寺人畏惧他,不敢跟着,可以说得过去。但他缓步,对方没必要停下啊,完全可以直接走的,只要在经过他身旁时,向他行礼告罪就好。这种情况很常见,几乎每次值守都会碰到,不足为怪。这寺人的反应,未免有些奇怪。
张放干脆停步,转身,向那寺人招手:“你,过来。”
那寺人的反应出人意料——他居然转身想跑!
张放惊讶之余,疑窦顿生,断喝一声:“站住!敢跑必断尔足!”
那寺人如中定身咒,浑身僵,半步不敢动。
张放不紧不慢,很从容走近,看背影——咝!似乎还真有点眼熟。
张放认识这宫里很多寺人,但这种眼熟,却不是“认识”的感觉,而是一种说不出的怪异……对了,就是那种根本不应在这地方看到的感觉。
“转过身!”
寺人浑身一抖,慢慢转身,但头还是低着,高高的便帽,挡住他的面目。
“抬头。”
寺人垂不动,双臂下垂,一副待宰羔羊的模样。
“我们一定认识,而且是在宫外。”张放负手绕着寺人慢慢踱步,淡淡道,“方才没引起我注意前,你早点跑,啥事都没有。既然我已经注意到你了,走过来了,站在你面前了,还躲得过去吗?既然躲不过,学驼鸟把头埋进沙子里又有什么用?哦,你不知道什么是驼鸟,那缩头乌龟知道了吧?”
当张放说到“缩头乌龟”时,那寺人身体开始颤抖,不是害怕的颤抖,而是愤怒。然后,他抬起头了——
张放此前已经做了相当的心理准备,但当看到这人真面目时,还是想大叫一声“我艹!”
这、这不是石大公子吗?!
虽然脸上没了胡子,也没了以往那股子骄横拔扈,但千真万确,就是石大公子石荣!
张放完全想不通,脱口而出:“石公子,你这是……玩兼职还是伪装进宫啊?”
石荣盯住张放看了一会,突然做出一个出人意料的举动——他撩起自己的衣袂下摆……
张放只扫一眼就挪开,长吐口气:“你……居然玩真的。”
昔日眠花宿柳的烟雨阁常客石大公子,居然净身了……净身……身了……
在石显垮台后,石大公子落架凤凰不如鸡。在京师烟花之地醉生梦死的他,当然不愿随石显返乡。仗着这些年拢来的千万家财,依旧过着花天酒地的生活。如果就这样下去,那怕挥金如土,也够他潇洒半辈子的。只可惜,石大公子的脑容量远远不及他的继父,加上得罪人又多,又没了后台……想想都知道有多可怕。在潇洒近两年后,他陷入骗局,家财被骗得精光,从富家公子变成穷光蛋,一夜之间从长安消失。
张放的情报部门一直在盯住石荣,直到确定这人已经废了,再无威胁,这才取消监视。也是因此,张放这两年并不知道失踪的石荣下落如何。万万没料到,这家伙竟然净身入宫了!
石荣苦笑一下:“我要是说,我是被强行净身入宫的,君侯信么?”
张放点头:“我信。”
张放此时并无怜悯,他只想到一个词“报应”。不是对自己,而是对青溪聚无辜聚民。张放曾誓要为当年死难的聚民讨还公道,若不是出使西域,石荣早被他收拾了。而等他从西域归来,石荣已失踪。对这么个可怜虫,张放也失去了派人搜杀的兴致,当是遭报应了。没想到此刻遭遇……
石荣古怪笑笑:“君侯要杀我么?”
张放摇摇头,这个人,就当他死了,杀了祭奠简直是侮辱青溪聚亡灵。
石荣拱拱手:“不杀,那我就走了。哈哈哈!”
狷狂长笑声中,趋步疾行,身影就这么一点点没入长廓暗处……8
第三百四十七章 【王氏的威胁】
“一日五侯,陛下出手着实大方啊。”
刚到值庐不久,张放就被刘骜召到后阁,看到御案上摆着的酒具,还有刘骜的神色,张放就知道,这位天子心情不好。最近朝中也没啥大事,要有,就只能是“一日五侯”这件事了。
刘骜当了几年天子,但还没养出什么威重之气,张放与他呆久了,也不觉得有什么帝王威严,加上汉代君臣相处还算随意,所以说话也没太多顾忌。
刘骜苦笑:“若非我一再婉拒,那就不是五侯而是六侯,你信么?”
“六侯?”张放心思灵动,脱口道,“莫非……是苟中郎?”
刘骜苦笑连连:“不是他还有谁。”
苟中郎,嗯,老熟人了,就是原河东督邮苟参是,也算是刘骜的舅舅。王家五侯的背后,有大将军在推手,这苟参虽与王凤同母,毕竟不是王家人,王凤没必要非得在提携了五个弟弟后还费力帮衬他。那背后又会是……
“是皇太后的意思。”刘骜亲手倒了一杯酒,向张放示意,叹道,“你都不知道,皇太后举出孝武先帝时封田氏的旧事,要求我封七舅为高阳侯。我说孝武先帝封田氏之事,一直为后世诸公所诟病,谓之名不正言不顺。前覆后鉴,焉能再蹈?这才堵住皇太后之口。”
张放谢过,端起酒爵,有些同情地望着刘骜:“陛下想必也得补偿点什么吧。”
刘骜叹了口气:“先是加了个侍中,皇太后仍不悦,就再加了个水衡都尉。皇太后意犹未足,要求封关内侯。我劝皇太后不要一下加封太多,一下到顶以后封无可封就不好了。好说歹说,总算让皇太后消停下来。”
水衡都尉,从名字上绝对猜不出是啥官。可能望文生义,以为是汉朝水军将领,然而实际上八竿子打不着。
水衡都尉,掌上林苑,有五丞,秩二千石。属官有上林、均输、御羞、禁圃、辑濯、钟官、技巧、六厩、辨铜九官令、丞。
均输是为皇家置办各种器物,御羞不用说是饮食供应,六厩是天子六厩,各种御马。其中最重要的是钟官令,管铸钱的。自从汉武帝收诸侯王铸钱权力,聚于中央之后,天下五铢,俱出于此。
看看,从这些下属官员职掌内容,就可以看出,这是个什么样的肥缺。水衡都尉,说白了就是皇帝的私人管家,为皇家管钱袋子的。
王政君为了这个同母弟弟,还真是不惜赤膊上阵,老脸都不要了。
张放好一阵无语,这叫什么事?苟参是什么人?一个因渎职、图谋不轨而被撸了官的家伙,靠着裙带关系来长安混个中郎已经很不错了,如今居然得了二千石官,还是专管钱袋子的水衡都尉。还兼管皇家各种采购……这不是老鼠掉进米缸里,爽翻天的节奏么?以苟参那个德行,不消说,铁定是一只大硕鼠。
还有,那红阳侯王立更不用说,声名狼藉,连他的几个兄弟都恶其为人,不愿与他多来往。为官多年,寸功未立,亦无业绩,尸位素餐。这样的人也封侯,置高祖“无功不侯”之誓约于何地?叫那些戍守边疆却只领斗食的将士怎么想?
张放很清楚,在大汉,在长安,他绝对无法向王氏集团叫板,相反,王氏集团却有打击他的实力。从他出使到回长安这些年,王凤暗地里没少给他使绊子。如果不是因为王凤刚上台不久,羽翼未丰,加上老对手王商制肘,天子刘骜又多方袒护……人在万里之遥的张放,早不知被多少谗言淹没进而拿下了。
如今,王氏集团行情暴涨。照这样下去,用不了几年,这汉朝大半都是王家的了。到那时,哪怕像张放这样的外戚加贵族,碾压起来眼都不带眨。历史上的丞相王商可不就是这样?同样是老牌贵族加外戚,被王凤打压得丢官去职,吐血而死。
现在张放要做的,对外要抓紧对自己领地摘星城的展,对内要支持,甚至联合丞相王商,对抗王凤,为自己争取更多的时间。
从刘骜的表现看,这位天子也有些不满王氏行情涨得太快,这让他有被架空的危险。
张放试探道:“丞相家人是不是也要封个侯?“
刘骜菀尔,摇摇头,指了指案上一份奏章道:“这是丞相今日上疏,你可以看看。”
刘骜说能看,那就不是什么重要奏疏,可以私阅。
张放拿过来看了一会,确实没什么重要的内容,是一份很普通的调配物资的奏疏。但刘骜叫自己看,必有用意,是什么呢?
张放很仔细地看了几遍,以他在摘星城磨砺出来的水平,可以确认,这些物资的数据及调配没有问题。那么,问题出在哪呢?张放皱眉苦思。
刘骜看在眼里,哈哈大笑:“别想了,你想不到的。奏疏什么事都没有,很寻常。但是,我要狠狠地夸赞丞相一番,说这份奏疏极好。哈哈哈!”刘骜笑声畅快,将爵中酒一饮而尽。
张放顿时明白,不禁抚掌而笑,原来如此。敲山震虎啊!的确,天子不用做得太明显,只要稍稍释放态度就行。这就是帝王之术啊,看来自己还有很多东西要学。
翌日一早,当冬日难得的阳光照进殿堂之时,昨夜张放与刘骜所坐的地方,只有一地杯盘狼藉,两人已不见。
几个宫婢正在收拾的当儿,殿外传来一声悠长的尖声:“皇太后驾到。”
宫婢们慌忙放下手里的活计,伏跪一地。
随着一阵不疾不徐的清脆脚步声由远而近,殿门前出现一个一袭霞帔背光的雍容华贵女人的身影。她投在地上的长长影子,笼罩着如鹌鹑般瑟瑟抖的宫婢。
皇太后,王政君
眼前的情景,显然令王政君颇为不豫:“皇帝呢?”她当然不是问这几个宫婢,以这低级宫人的地位,还不配知晓天子的行踪。她问的,是跟在身后的天子近侍吕齐。
吕齐苦着脸,其其艾艾。
王政君冷冷道:“今日不是大朝,宣室也不见皇帝坐朝,他会到哪里?上林狮虎园还是昆明湖泛舟?”
吕齐以挥拭额,大冷天居然淌汗,缩着脖子,艰涩开口:“回禀皇太后,陛下与富平侯……去了阳阿公主府……”
王政君的眼神,有针尖样光芒亮起。
第三百四十八章 【一顾倾城】
光可鉴人的铜镜,映着一张青春娇艳的面庞。这张面庞不施半点脂粉,因为根本不需要,任何脂粉都涂抹不出那瓷釉般晶莹剔透的质感。修长的眉毛黑而亮,如水洗过般清亮的双眼,顾盼流光。眼角眉梢,风情万种,而这风情根本不是装出来的,纯粹自骨子里……
铜镜后突然出现另一张面孔,并出一声“哈!”
少女一吓,回嗔道:“小妹,你又什么颠!”
身后的粉衣少女,长得粉妆玉琢,神态娇憨,但年龄不好界定。从模样看,似乎只有十一二岁,但胸前规模,直追乃姊甚至有过之,怎么看都不止十一二,甚至不止十三四。看这样子,很有童颜**的展趋势。
虽然时隔数年,但姊妹二人的模样并没有太大变化。
赵宜主。
赵宜人。
一对姊妹花。
“阿姊,听说了没,今日有重要客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