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无双鬼才-第8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时间已经推移至八月末了,但值此盛夏之季徐济心中却仍旧是没有一点暖意,董卓那日在府中会客一时根本就没有想要隐瞒的意思,所以徐济也当然就得知了此事,如今董卓在洛阳已然是没有对手了,这样一来刘辩是势必要被废黜了,如此一来徐济恐怕就会失去一个保护了,虽然刘辩对徐济来说并非不可或缺,但对刘辩徐济多少是有些了解的,而刘协却是一个完全陌生的存在。

不过徐济好奇的是袁绍都已经表明了自己的态度,那么曹**呢?当年西园的诸人唯有这两个人算是人物,徐济还更看重曹**,但如今曹**却好似沉寂一般,这里面多少透着些许诡异,徐济绝不相信曹**是一个坐看大汉局势越发倾颓之人,那么他究竟意欲何为就显得耐人寻味了。

而徐济等来的不是曹**的动作而是董卓得到,方至九月第一日董卓便请刘辩于嘉德殿召群臣议事,所谓请其实也就约等于是逼迫了,刘辩真的是感觉到方才驱走饿狼又来猛虎的糟糕境况,但如今他亦是无能为力,董卓既然相逼他也只得依着董卓的意思行事。待群臣皆至之后董卓便拔剑于手高声对殿中的群臣道:天子暗弱,不足以君天下。今有策文一道,宜为宣读。群臣哪里敢有胆子阻止,自然是静待下文,而董卓自然也是满意这情况便示意李儒宣读,侧文上书:孝灵皇帝,早弃臣民;皇帝承嗣,海内侧望。而帝天资轻佻,威仪不恪,居丧慢惰:否德既彰,有忝大位。皇太后教无母仪,统政荒乱。永乐太后暴崩,众论惑焉。三纲之道,天地之纪,毋乃有阙?陈留王协,圣德伟懋,规矩肃然;居丧哀戚,言不以邪;休声美誉,天下所闻,宜承洪业,为万世统。兹废皇帝为弘农王,皇太后还政,请奉陈留王为皇帝,应天顺人,以慰生灵之望。

刘辩听罢立时如闻惊雷,一时间竟是说不出话来,董卓也不等刘辩有何反应当堂便叱令近卫强制将刘辩扶下嘉德殿,又令人将刘辩的玺绶等一应物什尽解之,这还不算完。董卓不但令禁卫强压着刘辩北向而跪更着人前去呼太后去服候敕并带到嘉德殿来。

待何太后被禁卫押解至嘉德殿刘辩一见便是再也忍不住大声哭号,何太后本是愤慨难当,但见刘辩如此模样也是心中明白亦是大哭不止。一时间群臣皆是悲由心生,更有不少臣工暗自垂泪。但这哪里能影响董卓的心志?正当董卓欲请刘协等殿之时阶下忽然有一人愤而高呼道:贼臣董卓,敢为欺天之谋,吾当以颈血溅之!言罢便以手中象牙简直掷董卓。董卓哪里能料到有人敢这么干,象牙简直直的砸在董卓身上,董卓立时便大怒呼唤左右侍从将此人拿下,视之乃是上书丁管,那更是没有丝毫情面可说的便令人拖出去斩了。

但丁管当真是大丈夫,明知必死还敢如此愤而出言,如今死到临头仍旧是骂不绝口,更是神色不变。但就得知此事之后的徐济看来,这未免有些书生意气了,留得有用之身绝对是要好过无意义的送死,不过正所谓人各有志,徐济虽然不大看得上这种做法但丁管的气节的确是令人敬佩的。

而丁管一死自然是震慑了满殿的文武,于是再无一人敢出言相阻。于是董卓便请刘协登殿即位,群臣自然只得朝贺。待一应事务完毕之后董卓便命近卫扶何太后与弘农王刘辩于永安宫闲住,更是令人封锁宫门,禁止群臣擅入。

而刘协即位之后便封董卓为相国,更有赞拜不名,入朝不趋,剑履上殿之权,一时间威势远超何进。时年刘协方九岁,当月便改年号为初平,并令大赦天下。

而徐济得知此事之后也唯有一声长叹,可怜刘辩四月登基,至九月即被废,中间多少变故着实叫人扼腕叹息。而董卓既登相国之位更是嚣张跋扈,自然触怒了不少洛阳的世族,李儒情知如此绝非好事便劝诫董卓擢用名流之士以为张目。当然也就是这么一说罢了,李儒当然不会实言相告董卓此举的目的是分一点甜头给这些洛阳本地的世族了。

而当时蔡邕才被流放不久,又得了大赦之令便返回洛阳,本来蔡邕是打算收拾自己在洛阳家中的藏书会故乡去的,他的独女蔡琰本来交给了伊宁照料,伊宁嫁与徐济之后自然也就在徐府中安住,此时也自然随徐济回到了蔡邕的故乡圉县了,蔡邕本来的打算也是回到圉县与女儿团聚的,谁知李儒便因他的名声与才学向董卓举荐了他,董卓便命人征辟之,蔡邕本不愿前往,奈何董卓以全族性命相逼故蔡邕不得不从。

但令采用没有料到的事情是董卓得见蔡邕之后甚为欣喜,更是一日三迁其官,最后拜为侍中。这其中的恩宠着实令人吃惊,由此也安抚了洛阳世族之心。但远在圉县的徐济闻知此事却是甚为忧虑,蔡邕虽以才学名于世间,然此次应董卓征辟恐怕是有损名望,而后只怕便会为人视作董卓一党,届时会有什么麻烦还未可知,但徐济清楚的感觉到这恐怕不是什么好的预兆。

而自刘辩与何太后移居永安宫之后董卓自然便无视了这位前任皇帝,如此一来一应用度自然都是日渐短缺,刘辩未有一日能安心,时时都忧心忡忡,他何尝不知董卓绝非如此轻易就会善罢甘休的,是以整日以泪洗面。这还则罢了偏生刘辩心中仍是愤慨不已,一日见一对飞燕于庭中飞舞有感而发便作诗一首:嫩草绿凝烟,袅袅双飞燕。洛水一条青,陌上人称羡。远望碧云深,是吾旧宫殿。何人仗忠义,泄我心中怨!

董卓自然是不可能忘记刘辩这个隐患的,所以仍旧时时派人前来探问刘辩是否有所异动,自然便得了此诗。董卓一介粗人虽然能稍知一二但却终究是没有太明白其中意思的,但他看不懂还有李儒,李儒见诗句之中满满的怨气便对董卓道:弘农王心中似有纪元,丈人不可不防。董卓闻言不怒反洗道:我正欲杀之,只恐无名。如今他既然怨望作诗,杀之有名矣!于是便令李儒待数十甲士前往永安宫弑之。

此时正是午膳时候,刘辩与何太后正在楼上,闻听侍女说李儒前来刘辩便知今日怕是在劫难逃了。待李儒至便奉酒与刘辩,何太后尚不知缘由便问何故,李儒答曰:春日融和,董相国特上寿酒。但何太后虽然不知刘辩作诗之事但却时常防备着董卓的谋害之意,当即便回答道:既为寿酒,不妨先饮。李儒哪里会答应,于是勃然作色道:弘农王与太后俱不饮乎?还不等何太后有何应答李儒便唤入甲士持短刃与白练于前道:既不愿寿酒不饮,可领此二物!

何太后哪里不知董卓之意,当即破口大骂何进无谋,引贼入京,致有今日之祸。李儒哪里还管这妇人的骂街转头便对刘辩道:既如此,弘农王可先饮?刘辩情知是无法避过便坦然道:暂容我与太后作别。言罢悲恸作歌曰:天地易兮日月翻,弃万乘兮退守藩。为臣逼兮命不久,大势去兮空泪潸!歌罢便对太后道:母后请恕儿臣无能无法令母后长命。

李儒闻听刘辩歌中的意思更是等的不耐于是骂道:相国立等回报,汝等俄延,望谁救耶?何太后闻言大骂道:董贼逼我母子,皇天不佑!汝等助恶,必当灭族!李儒闻言更是心头火起双手扯住太后,直撺下楼,而后便叫甲士以鸩酒灌杀刘辩。事毕还报董卓,董卓便命人将刘辩与何太后葬于城外,可怜刘辩身为大汉一代帝王竟然连皇陵都不得入。刘协此时年纪尚小,自然不敢妄言,董卓是以更加嚣张,自此每夜入宫,奸**宫女,夜宿龙床。

日久便有百姓就此议论纷纷,董卓心知确有些许不妥,于是便引军出城,行到阳城地方,时当二月,村民社赛,男女皆集。董卓于是命军士围住尽杀之,掳掠妇女和财物,装在车上,悬头千余颗于车下,连轸还都,扬言说乃是杀贼大胜而回,并于城门外焚烧人头,以妇女财物分散众军。朝中自然不似百姓这般容易欺瞒,便有越骑校尉伍孚为此愤愤不平,心中已然抱有刺杀董卓之意,于是便于朝服内披小铠,藏短刀,欲伺便杀董卓。

然则董卓身边守备极严,旦夕之间却无机会,然则伍孚心中已怀死志,是以未尝放松。一日终于得到机会,是日董卓正欲上朝,伍孚迎至阁下,见左右侍卫尚远便拔刀直刺董卓,然则董卓毕竟是在西凉厮混的军阀出身,又生的粗壮是以便以手擒住伍孚双手,吕布此时便在董卓身后见此立时上前揪倒伍孚,董卓瞪目视之怒而发问道:竟是谁教汝反?伍孚情知必死便冷眼视之轻蔑道:汝非吾君,吾非汝臣,何反之有?汝罪恶盈天,人人愿得而诛之!吾恨不车裂汝以谢天下!如今不成又何须多言?唯一死耳!董卓闻言大怒,立时便命侍卫押出行以凌迟之刑。伍孚没有半分神色变化,据闻行刑之时尚且大骂董卓不止。

只是伍孚行刺之后董卓身边防备更是严密,每出时必伴以甲士随行。而此时袁绍已在渤海安顿完备,闻知董卓弄权之事,更听闻伍孚之事心中自然是愤懑难当,便差人赍密书来见司徒王允。书略曰:卓贼欺天废主,人不忍言;而公恣其跋扈,如不听闻,岂报国效忠之臣哉?绍今集兵练卒,欲扫清王室,未敢轻动。公若有心,当乘间图之。如有驱使,即当奉命。

王允却是老狐狸,伍孚前例在先已然是打草惊蛇了,哪里敢有所动作,只是他也确实极为不满董卓所为,当然王允在乎的可不是汉家天下还是百姓,他惟独在乎的是自己的利益受损,自董卓当权之后他权势日小,这如何能忍得?于是便在心中暗暗计较。忽然有一日,于侍班阁子内见刘宏的一应旧臣俱在,王允便道:今日老夫**降,晚间敢屈众位到舍小酌。众官敬王允之能于是皆曰:必来祝寿。

当晚王允便于自家后堂设宴,公卿皆至。酒行数巡,王允忽然掩面大哭,众人自然是惊疑不定于是便问道:司徒贵诞,何故发悲?王允悲声解释道:今日并非**降,只因欲与众位一叙,又恐董卓见疑,故托言耳。董卓欺主弄权,社稷旦夕难保。想高皇诛秦灭楚,方才有大汉今日之天下;谁想传至今日,乃丧于董卓之手。此吾所以哭也。于是众官皆哭。

时曹**未得王允所邀,得知王允邀请刘宏旧臣之事便于王允府外敲门欲探一二,家丁来报,王允恐为人见疑只得放曹**入内,在座之人闻知曹**来自是收住悲戚。曹**入内只见在座诸人皆是一脸悲色心知必有蹊跷,然他地位太低只得座于末席,待侍从为曹**斟酒之时曹**探手接过饮之便叹道:司徒似有隐瞒,只是却不知司徒家中的窖藏似乎亦欺我啊。

王允闻言皱眉道:孟德何出此言?老夫何尝有所隐瞒?曹**冷然一笑道:我观诸位一脸悲戚似意指董卓,只是满朝公卿,夜哭到明,明哭到夜,还能哭死董卓否?不免可笑!王允见曹**似已然知晓便也不再隐瞒转而怒道:曹**汝祖宗亦食禄汉朝,今不思报国何故竟反笑耶?曹**闻言神情更是冷冽道:孟德非笑别事,只笑众位无一计杀董卓耳。**虽不才,却愿即断董卓头,悬之都门,以谢天下。浑不似诸位只知哭哭啼啼作那女儿之态!

王允闻听此言便是心中一喜,曹**原本便与董卓甚是紧密,或许有可乘之机,于是便于宴席之后独留曹**,以此问道:孟德言及愿斩董卓,敢问是何高见?曹**此时一改之前的倨傲道:近日曹**虽屈身以事卓者,然实欲乘间图之耳。如今董卓颇为信任曹**,因此**得以时近董卓。**闻司徒有七宝刀一口,不知司徒可愿借与**入相府刺杀之?若能得,虽死不恨!

王允闻言欣然道:孟德果有是心,天下幸甚。于是便亲自斟酒以奉曹**,曹**便当场沥酒设誓言誓杀董卓,王允见曹**果然心意已决便自后堂取刀与曹**,曹**便藏刀于贴身之处而后告辞而去。

次日曹**便佩刀至相府,见府外侍卫便问道:丞相何在?甲士见是曹**便笑答:原来是骁骑校尉,丞相便在小阁中,校尉自去。曹**于是便径直入内,至阁楼之上,只见董卓座于榻上,吕布侧立一旁,董卓见曹**来便问道:孟德何故来迟?曹**急中生智道:马羸行迟,请丞相恕罪。董卓闻言大笑道:中原果然并无好马。随后回头对吕布说道:前几日刚有西凉进来好马,奉先可代我去拣一骑赐与孟德。

吕布领命自去,曹**见吕布离开更是欣喜,心中暗道果然董卓必死矣。本欲抽刀杀之但念及伍孚之事恐董卓力大不能得手是以不敢妄动。董卓因身材胖大是以不耐久坐,等得烦闷于是便倒身而卧,转面向内。曹**见此心中暗料时机已到立时便从腰间抽出王允与他的宝刀便要朝董卓砍去,谁知董卓忽而看向衣镜中,便于镜中望见曹**在背后拔刀,急忙起身回头道:孟德何为?时吕布已经牵马至阁外,曹**知晓刺杀董卓之事已然败露,曹**惶急于是立时持刀跪下:**新得宝刀一口,特地前来献与恩相。董卓闻言接过曹**手中之刀,视之,只见其刀长尺余,七宝嵌饰于其上,极其锋利,果然如曹**所说乃是宝刀,董卓于是便将刀递与吕布收着,曹**急忙解下刀鞘一并交予吕布。

之后董卓便领着曹**出阁看马,曹**见马之后便拱手对董卓道:愿借试一骑。董卓便令甲士为曹**配以鞍辔。曹**便牵马离开相府,上马急鞭向东南而去

第一百六十二章:曹操轶事

话说曹操自洛阳南门策马逃出之后便直奔谯郡,而此时董卓已然生疑,之前曹操持刀在手似有杀他之心,于是便以此询问李儒,李儒思忖半晌道:曹操只怕确有不臣之心,如今心虚逃窜,必然是行刺无疑矣。董卓闻言大怒道:我如此重用此人,缘何竟反欲害我?李儒哪里知道为何,但心知董卓必然有心擒拿曹操便道:曹操必有同谋,否则如何会有加害丈人之心?待拿住曹操在一网成擒不迟!董卓闻言立刻便令左右遍行文书,画影图形,捉拿曹操,并许之但擒获曹操者,则重赏千金,封万户侯,然胆敢窝藏曹操者与之同罪论处。

这些曹操自然是不晓得的,但他却极为了解董卓的性情,当时董卓不确信自己的意图但如今一旦出逃则势必为其追捕,曹操自然是不可能坐等董卓拿住自己的,此时必须回到自己的势力根本之地去才能保住小命,如此一来一路上曹操自然也不惮有半点耽搁,这也多亏了吕布选的好马,如此疾驰也未见疲累。

但曹操终究是低估了董卓的决心,尽一路上小心谨慎但却还是发觉一路上途经的各个郡县都已经张贴上了通缉他的图画,曹操于是便更加心慌,不过好在曹操一向行事小心,并没有为人捕获。

不过正所谓马有失蹄人有人有失足,曹操终究是没有逃得过这般严密的巡查,终于在中牟县为守关军士拦住,曹操自然不敢妄动便为军士擒往见中牟县令,见了县令曹操倒是还一本正经,县令问及军士曹操乃是何人军士便说此人形迹可疑,曹操辩解道:我乃是客商,自然畏惧遭人劫掠。县令于是转头看向曹操,而后便道:既是客商为何不见财货亦不见随从?曹操暗道不妙但仍强自道:我乃先导,乃是带信与家中主事人的。

县令闻言冷笑道:安敢欺瞒!本县令先前在洛阳求官时,便识得你,你便是通缉在案的曹操!左右,且将此人监下,明日便解去京师请赏!曹操心中不由一黯,暗道天时不予便利,谁知中牟此地竟有人识得自己。闻听县令之命军士便押解曹操至县中大狱扣住,这边县令又以酒食犒劳。

而此时曹操却是已然有些心灰意冷了,此地正是所谓叫天不应叫地不灵之所,等着自己的恐怕唯有一死而已。谁知夜班三更竟有人悄然迷晕狱卒将曹操救出,曹操不知来人是何居心所以也不敢有什么动作便随着一道去,至一处庭院停下,曹操正迷惑却见白日所见的那县令正笑吟吟的看着自己,曹操顿时有些不明就里开口道:县令何故救我?

而那县令微笑道:有些许疑惑想请教而已。据闻丞相待你曹操不薄,何故自取其祸?曹操此时还不能确定眼前这县令的居心,于是干脆就冷然道:燕雀安知鸿鹄志哉!你既拿住我,解去请赏便是。何必多问?县令闻言摇头苦笑便叫家人回避而后才为曹操解开手中的镣铐道:孟德小瞧了我,我并非俗吏,奈何未遇明主耳。曹操闻言心中便知自己或有活命之机,于是便开口道:曹操祖宗世食汉禄,若不思报国,与禽兽何异?前者屈身事侍奉董卓,实则欲乘间图之,为国除害而已。如今事败,乃天意也!

县令坐定之后叹了口气道:既然如此,孟德此行,将欲何往?曹操慨然道:我本欲归乡,发矫诏,号召天下诸侯共同兴兵讨伐董卓!县令闻言离席而拜道:却是不知孟德忠义如此,只是可叹世人又有几人能如孟德?曹操心知自己这命是保住了,因此也还礼道:还未及请教县令姓名。县令闻言笑道:我姓陈,名宫,字公台。家中老母妻子,皆在东郡。如今得知孟德忠义如此,愿弃官追随孟德!曹操闻言更是大喜,遂与陈宫收拾盘缠各自携带兵器,弃了府中一应事务连夜自中牟离开,直奔谯郡而去。

两人一路小心赶路,甚至有时不得不昼伏夜出,直赶了三日,便至成皋。此时曹操与陈宫具感疲累不堪,曹操知晓此地有一处去处便对陈宫说道:公台,数日下来你我皆是辛苦,一时间恐怕难以再行,此地有一人乃是我父结义兄弟,唤作吕伯奢,你我可暂去借住数日,正好也可探问一番谯郡的消息。陈宫本也是文人出身,虽然当时儒生不至后世那般不堪但终究不比武将,已然是疲乏难当,当即便说道:如此自然最好。

于是二人便下马牵行至吕伯奢庄上,待曹操拜见吕伯奢之后便问及自家之事,吕伯奢叹气道:我闻知朝廷遍行文书,全国通缉,你父已避居陈留去了。你如何得以逃脱至此?曹操便指着身旁的陈宫道:非得陈公台,我早已丧命。吕伯奢闻言方才正视陈宫,而后便起身拜谢道:小侄若非使君,则曹氏一族尽灭门矣。使君且宽怀安坐,今晚便可下榻草舍。说罢又对曹操道:此处自可当做家中无异。说罢便转身入内,曹操与陈宫便就坐于堂中,许久之后吕伯奢才出见二人仍旧座于堂中便对陈宫说道:老夫家无好酒,容往西村沽一樽来相待。说罢也不理二人匆匆出门骑驴而去。

曹操和陈宫面面相觑,自然是心中生疑,曹操便对陈宫道:公台且座,我且去探探虚实。见陈宫点头之后曹操便离座至内堂外偷听,只闻似有磨刀霍霍之声,曹操心中顿时一紧随后便再回堂前对陈宫道:我闻听后堂似有磨刀之声,只恐心慌听错,公台可与操一道前去?陈宫闻言心中也是一慌,立时便起身点头,二人悄然靠近草堂后,才欲探头看去便听闻一人道:不如缚而杀之如何?

听到这话陈宫哪里还有心思看下去,偏头看向曹操,只见曹操面上亦是一片冰寒。曹操瞧见陈宫转头便轻声对陈宫说道:公台,事急矣,今若不抢先下手,必遭擒获!陈宫也是暗暗点头,于是二人便操剑在手直入后堂,不问男女将吕伯奢一家八口人尽杀之,然而至此时忽而听闻猪嗥,曹操至厨房一看方见一口猪为绳索所缚,此时曹操始知错杀,心中更是悲凉不已,陈宫自身后而来见此也不由叹道:孟德恁多疑,如今却是误杀好人矣!曹操回头看向陈宫无奈道:事已至此,复将奈何?吕伯奢只怕便要归来,我等当速走!

陈宫也无主意,,二人于是便急忙自庄中牵马而出,上马直奔陈留而去。然则二人快马行不到二里路便遥遥见到吕伯奢驴鞍前鞒悬酒二瓶,手携果菜而来,见曹、陈二人便高声道:贤侄与使君何故便去?曹操本不欲与吕伯奢相见无奈路遇也只得驱马上前道:请伯父勿怪,曹操乃待罪之身,未敢久留也。吕伯奢闻言笑道:这便何妨?我与你父多年相交,何须在意些许小节?贤侄,我已吩咐家人宰一口猪款待二位,贤侄、使君何憎一宿?速请转骑!

曹操拱手道:实非小侄不肯,奈何确是着急父亲。言罢便策马而行不顾吕伯奢,陈宫自然也是一拱手便策马相追,谁料曹操策马行不到数步便策马而回,陈宫正疑问间却见曹操擎剑在手照着吕伯奢后背便砍,吕伯奢一介老汉又不曾料到后背有人立时便坠于驴下,倒于血泊之中,陈宫大惊策马追上曹操问道:先前乃是误杀,今又是何故?

曹操面色阴冷道:我已杀吕伯奢一家,待其至家中一看安能罢休?若其将事报与官府率人追剿,你我又如何逃生?陈宫一时语塞。于是二人复转道奔陈留而去,忽而陈宫开口道:知而故杀,大不义也!曹操闻言只是稍稍一顿却并未答话,陈宫视之见曹操如此也便不再言语然心中却已有计较。

当夜二人继续赶路,至月升时方敲开一家客店投宿,店家自将马牵去喂食草料,曹操用了饭食之后便自去睡了,而陈宫却未曾入睡,只看曹操卧与床榻之间心中暗暗想到:原先以为曹操是好人,是以弃官追随,却不料竟是个狼心之徒!今日留之,必为后患!念及此处便欲拔剑杀之,但见曹操面色坦然又转念想到:我本为国家跟他到此,杀之不义。此事原本便难说对错,既然事已至此,不若弃而他往便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