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唐朝败家子-第10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原来如此,有劳贵部惦记了,吐迷度王子能够忠于我大唐,殊为难得啊!”谢逸心中冷笑道:回纥人很聪明,反应也很快,但是借口很蹩脚,或许他们是察觉到了薛延陀的异动,也整顿好了军队。但是……

他们应该没有帮大唐的意思,而是盯着南边的战事进度,趁着两败俱伤的时候,趁势而起,在薛延陀背后咬上一口,趁机坐大,现在他们也是这样做的。

至于派使臣前来定襄见自己,不过是争取大唐的理解,甚至支持罢了,好方便他们在草原上坐大。

使者见状续道:“哪里,吐迷度王子现下正率部前去围剿薛延陀残部,不日会将些许要犯和俘虏押送定襄,交由大唐处置。”

“这怎么好意思呢?我大唐军队本来做好准备,前去征讨薛延陀残部的……”

谢逸轻轻一笑,露出一个让回纥使者心里发毛的笑容,言下之意很明确,你们的手伸得太长了,至少太快了。

“原来如此,不过现下北方草原严寒无比,怎么好劳动大唐将士冒雪远征呢?些许小事,我部能够代劳。”

使者笑道:“就像去岁,谢长史的部将从薛延陀南归,路遇追杀,便是我们吐迷度王子率部前去相助,代为阻击薛延陀追兵的。”

谢逸恍然大悟,为什么回纥使者到了定襄不去见掌握兵权的李绩,而来见自己,原来是这么回事。

去岁从薛延陀逃走时,曾有些许部将绕道东边去引开薛延陀追兵,当时本来逃不掉的,但途中有人相助,这才从容逃离。

但究竟是谁人暗中相助一直不知晓,现在这个悬案解开了,是回纥人。想想也是,当时那个地理位置,也唯有回纥人能够从容做到这一点。做了一年的无名英雄之后,回纥人来邀功,或者说要报酬来了。

“呵呵,有劳贵使回去替本官谢过吐迷度王子。”不管怎么说,人家帮了你,道个谢总是应该的。

谢逸笑道:“出兵之事,贵部也是一番好意,此事本官会通报给英国公李大将军,由他来定夺,军务方面的事情都是他说了算,本官插不上手。”

“原来如此,有劳谢长史了。”回纥使者也不怒不急,笑嘻嘻道:“谢长史,那另外一件事,您或许能帮上忙。”

靠,明修栈道,暗度陈仓!

谢逸突然发现,自己竟然上当了,原来回纥人兜了这么大圈子是另有意图啊!

“哦,不知是何事?本官能帮上什么?”谢逸也不恼怒,轻声询问。

使者笑道:“谢长史,我们可汗想向大唐求个封号,烦请谢长史帮忙向天可汗陛下转达!”(未完待续。)

第二九五章你走吧

明修栈道,暗度陈仓。

这是回纥使者的手段,谢逸回过神来,顿时有种上当被利用的感觉。罢了,技不如人,或者说有些大意了,看来这些草原不懂“学识”之人也不可小看。

而且这也不算是一件了不得的大事,暗度陈仓不可怕,可怕的是度过陈仓之后想要干什么?这才是问题的关键。

如果使者因此而漫天要价,信口开河的话,谢逸肯定会不高兴的,然后拂袖走人,甚至下逐客令都可以,即便是回纥人曾经救过自己的部下。

报恩是有原则的,这两者不能混为一谈,尤其是不能被人以恩情挟持。试想一下,历史上有多少人死得不明不白,或者把事情搞砸的是为了报恩?前车之鉴太多,必须要引以为戒。

但当使者开口的时候,谢逸反而不生气了,甚至觉得应该“帮助”回纥人,准确说这压根就是自己分内之事。

回纥人似乎很清楚自己的身份,定位很准确,更没有信口开河。闹了半天,回纥人想要求个封号,可汗的封号而已,这不奇怪。虽然他们的首领确实称可汗,但经过大唐朝廷册封就完全不同了。

一个封号等若是大唐朝廷的承认,承认他们事实上对薛延陀故地的占有,承认他们现在的地位和疆域。甚至会是他们将来称雄争霸草原的一个资本,能够做到师出有名,有一杆可以借用的虎皮大器。

一个简简单单的封号,对回纥部的发展却显得至关重要。想想当年薛延陀也是这样,从一个被东边突厥压制的小部落发展为到草原王者,也正是借助了颉利可汗败亡的时机,然后得到了大唐真珠可汗的封号。

也正是从设立汗帐开始,夷男才召集了很多人马,使得薛延陀迅速壮大。最终还提出了求娶大唐公主的想法。

本来李世民已经默许了,而且是亲生的一位公主,身份无比高贵。可惜薛延陀人不知趣,老是胡闹,蠢蠢欲动,结果惹怒了大唐皇帝陛下。借口让夷男带着十万牛羊前去灵州送聘礼,结果因为风雪严寒,牛羊全部冻死了,所以这桩婚事也就告吹了。

某种程度上,薛延陀的衰败也正是从这个时候开始的。

现在。回纥人想要依葫芦画瓢。如果不出意外,在各方面条件成熟之后,他们也会求娶大唐公主,与大唐联姻。

如果大唐觉得有必要,或许会考虑的,用一个女人维持大唐边疆的安稳,君臣认为很划算。近日谢逸也接到消息,松州的战事已经停了,吐蕃大相禄东赞亲自前来长安。为他们的赞普松赞干布求娶大唐公主。

如果不出意外,文成公主还登场了,至于会是谁家的女人,谢逸就不知道了。

这些事情。肯定是需要皇帝和朝堂上宰相们商议的大事,即便回纥人不提,也会讨论,甚至直接推行的。回纥人某种程度上有些操之过急了。

现在既然回纥人费了这么大的力气提出这么个请求,怎么好不帮忙呢?反正也没有说让自己美言几句的话,顺水人情完全可以做。权当是还了去年的恩情。

谢逸当即笑道:“好啊,本官这就上奏皇帝陛下,据说上元节的时候,各国都会前去长安朝贺,贵部……”

“那是自然,回纥定是要去长安向天可汗陛下问安的。”回纥使臣当即满面含笑,似乎好事已经成了一样,以往他们虽然也能去长安朝贡,但是身份地位完全不同。这一遭,没有了薛延陀人的压制,甚至不用太过看重西突厥的颜色,简直是从未有过的盛事,如果能顺道拿到大唐的册封,那就是锦上添花了。

谢逸对此笑而不语,这个可汗会不会册封,按照原本的历史应该会吧,但是现在薛延陀出了这么档子事,就不好说了。还是看皇帝陛下和宰相们怎么想吧,这事不是自己能说了算的。

不过依稀记得,中唐之时长安有“回鹘衣装回鹘马”的说法。安史之乱后,唐肃宗在灵武即位,还是借助回纥人的力量收复长安与洛阳两京的。不过当时有个很惨重的代价,那就是允许回鹘人在城中抢掠三日。

这是什么概念,不言而喻。

怎么说呢,草原上的部族都是一群饿狼,一旦你弱小了,他就会扑上来咬下一块肉。有了薛延陀前车之鉴,相信李世民会吸取教训吧!

无论如何,千万莫再使回纥成为又一个心腹之患就好,养虎为患这种事有一次就足够了。

安顿好草原上的事情,总算可以踏上返程之路,谢逸此刻已经是归心似箭,只想着尽快回到长安陪着两位娇妻,等候小生命的降临。

结果刚上路没多久,夜北便来报告,发现了异常情况——有人尾随在后。

这一下子让情况有些紧张起来,毕竟还有李治随行,如果途中有个闪失,前面所有的一切就都化为乌有了。

谢逸很谨慎,没有惊动李治和护甲的兵卒,而是让夜北和阚棱二人前去探查,结果只有夜北一个人回来。

“阿郎,阚大哥说此事他来解决,我们不必担心。”

听到夜北的描述,谢逸便心里有数,也该猜到是什么人在跟着自己。阚棱既然这么说了,那么肯定是有能力解决的,自己也就不必操什么心了,至于大概会是什么事,谢逸也大概心知肚明。

这么点事情,该放心让阚棱去做,谢逸坚信一点,那就是大舅哥不会害自己。然后让他顺道了却些许人情,也算是一桩功德。

只是能不能了却,能不能如愿那就不得而知了,但愿是皆大欢喜的局面。

……

定襄草原上,一个紫纱蒙面的女子沉吟不语,似乎在思索什么事情。一旁的年轻男子却有些着急,心有不甘地问道:“大姐,就这么便宜他们?放他们走?”

“不然呢?”

蒙面女子反问一声,看着哑口不语的年轻男子。这才轻声道:“事已至此,阿史那思摩已经被执失思力替换,形势已经今非昔比。纵然他没有被替换,我们也没机会了,若真水一站谁能想到?薛延陀人竟这般不堪一击。

没了薛延陀的支持,纵然我们杀了李治又能如何?阿史那思摩也只会俯首求饶,向李世民求饶,他会冒着被李继大军绞杀全军覆没的风险反叛?不会的。晚了,一切都来不及了。”

蒙面女子的话有些伤感,神情也有些黯然。但思绪却很平静,也很理智。

年轻男子则不然,他愤愤道:“大姐,就这么放弃太不值得,至少我不甘心;纵然不能挑起战火,至少也得让李世民不痛快。免得四面捷报,他心中只有得意。”

蒙面女子似乎意识到了什么,沉声道:“你做了什么?”

“没什么,只是不想让李治顺利回到长安罢了。至于那个谢逸,我会留着他的命,不会让阚棱大哥难过的。”年轻男子目光坚定,显然是早有安排。

蒙面女子也很快想到了什么。如果事先知道,她一定不会容许,但是现在,一切似乎都来不及了。

她不知道。接下来的局面会是怎样的,会不会一发不可收拾?

然而就在此时,帐篷之外却有一个从属匆匆前来禀报:“大姐。来了……来了……”

“什么来了?”最初的一刻,年轻男子有些惊慌,以为是唐军前来追杀。但是看到从属那并不是惊慌,反而有些惊喜的表情,这才稍微安下心来。

还是蒙面女子反应快,眉毛一挑,也不知是怎样一种心情,问道:“他来了?”

他是谁,显然意有所指!

年轻男子后知后觉,缓缓站起身来,门口的帘子便被人挑了起来。

“小子,往后在自作主张,记得有点水准,若是让人发现反击,会死的很惨。”寒风吹过门帘,阚棱正昂首站在门口。

“阚大哥……”年轻男子有些迟钝,说话也微微有些结巴。

“人我已经给你带回来了,毫发无损,只是太过年轻,没什么经验,想要在重重保护之下刺杀一个皇子,还有点太嫩了。”阚棱的话毫不客气,甚至有点刺耳。

年轻男子无言以对,半天说不上一句话。

“经年不见,回来以后就不能客气点吗?干嘛这么凶巴巴的。”蒙面女子一改往日脾气,说话甚至有点撒娇的感觉。

阚棱毫不犹豫道:“不说明白点,他不长记性……”

“是吗?”年轻男子有点不服气道:“阚大哥,若不是你在他们中间,熟悉我们做事的风格,焉能发现?”

“还嘴硬,那你可就错了,没什么都没做,你们就被发现了。你以为谢逸的那些人,晋王府的那些侍卫都是吃素的?”

阚棱冷冷道:“要不是我在,现在站在你面前的该是李绩!”

“难道……”年轻男子刚刚想要反驳,只听蒙面女子喝道:“够了,别争了……”

“好,我听大姐的。”年轻男子道:“阚大哥,你今天前来有何贵干?”

“我来救你们……也想劝你们……”阚棱说完之句话,转身直勾勾地看着蒙面女子,意思似乎显而易见。

“劝我们,当年的大仇不报了是吗?”年轻男子反问道:“就因为李世民好好安葬的你义父,然后给了个虚名,你就满意了?

还是因为你那个便宜小舅子谢逸在长安为高官,前途无量,你对富贵有所期待了?

“人不能一直活在仇恨里……”阚棱没有多说,只道出了这么一句话。

“仇人不死,我们活着有什么意义?”

阚棱缓缓道:“有些仇可以报,有些仇……还是算了吧,相信亲人们的在天之灵希望看到我们的愉快地活着。”

“愉快?当初要不是他们,我们今日确实活得的很愉快……你是不知道,江陵城破的时候何其惨烈,大姐又是遭受了怎样的屈辱到今天?若非想着报仇雪恨,我们有谁能够苟活到今天?”

“是……”阚棱缓缓道:“谢逸已经查到了此番与阿史那思摩和薛延陀勾结之人,就是那个人,现在已经带着证据回长安,不知道这个消息可否解你们心头之恨?”

“真的?”蒙面女子缓缓站起身来,似乎很惊讶,也很激动。

阚棱轻轻点头道:“真的!”

“我向你保证,他必死无疑!”阚棱的话掷地有声,像是做出了一个沉重的承诺。

“好!”素来坚强无比的蒙面女子陡然间哭了,眼光中泛起了泪花,也许对他而言最惨痛的始终是那件事。那个人才是她心中最执念的仇人,此刻心中确实有极大的震动。

“可惜不能手刃那个奸贼。”蒙面女子不免觉得有些遗憾,但是片刻之后却喜极而泣道:“不过能看到他家破人亡,也满足了。”

“嗯,谢逸就是知晓了他的阴谋,这才带着李治来定襄的,所以……”

阚棱的话尚未说完,年轻男子便补充道:“所以只要杀了李治,就能嫁祸到他头上去,让他死无葬身之地,也让李世民感受一下亲人丧生的滋味。”

“够了,莫要胡来!”阚棱道:“杀一个十三岁的孩子有用吗?哪怕就像先前你们预料的那样,草原起了战火,有用吗?大唐能亡国?

这二十年时光,已经今非昔比了,战火只会让更多的人陷入战乱,像你我这样无家可归。”阚棱道:“难道你们希望这样的悲剧继续重演?”

“你走吧,鉴于谢逸拿到了他的罪证,我应该感激他,也感谢你。”蒙面女子缓缓道:“但有些事情,道不同不相为谋。”

“月……”阚棱着急之下想要呼喊她的闺名。

蒙面女子摇头道:“她还没有活过来,所以……你走吧!”

一句话说了两次,两个人几乎柔肠寸断,却又背向而去。

阚棱走了,留下一句话之后走了。

“我会一直等下去,直到她回来!”

说完,转身挑开门帘,走入风雪之中,北风呼啸,吹不尽离愁别绪……(未完待续。)

第二九六章河间王薨

阚棱回来了,表情低沉,但撂下一句话:“没事了,安心返程吧!”

这就够了,别的谢逸也没多问,现在只想着尽快回到长安。

一路上,地方官府虽然有心好好招待晋王殿下和谢长史一行,但归心似箭的李治和谢逸哪里肯停留?

推辞掉一切的应酬,所有人快马加鞭,直奔长安。终于在腊月二十过了渭河,赶在新年之前回到长安。

回长安的第一时间事肯定得去见皇帝李世民,这是必须的步骤,至于见到李世民之后会是如沐春风,还是疾风暴雨,那就不得而知了。

无所谓,反正李世民不会把自己怎么样的,除了他真的完全不讲道理。虽然李二陛下有这样的黑历史,却也不是完全不讲道理的泼妇,这一点谢逸还是有些把握的。

过了龙首渠,直接入太极宫,李世民一早便派出驸马长孙冲前去迎接。

这位驸马爷还是相当客气的,尤其是对内弟李治多有关照,但与谢逸只是寒暄几句,便再无过多交流,也不知道是什么意思。

总之,气氛有些神秘。

进了皇宫之后也是如此,李治直接先一步被带入了承庆殿,谢逸则是被晾在外面。大冷天的,此举当真是不仗义。

没办法,谁让人家是皇帝呢?谢逸也不敢抱怨,只得沉默不语等下去。

直到许久之后,李治从承庆殿里走出来,十三岁还有几分青涩的脸庞上挂着一丝淡淡的笑容,看来父子俩相谈甚欢,聊得不错。

这是个好兆头!

李治从大殿里出来,只是和谢逸有个简单的眼神交流,然后便不声不响地转身离去。

“宣谢长史觐见。”

“是!”听到宦官尖锐的嗓音,谢逸也敢怠慢。在引导下走进了承庆殿。

“臣谢逸参见陛下!”谢逸低着头,躬身向李二陛下见礼。

“嗯!”回应只是一声有些冷的低哼,好似还有几分不悦。

谢逸小心翼翼地微微抬头,暗暗打量李二陛下,半年不见,李世民的鬓角又多了几缕白发。

也难怪,毕竟已经年过四十,最近一段时间朝廷又有各种各样的麻烦,松州战事、草原危机,长安城里诸位皇子也不让他省心。身为九五之尊。要操心的事情不少,渐显老态也在情理之中。

“谢逸,你胆子很大啊?”李世民的喝问声不大,却威严十足,若非早有心理准备,谢逸肯定会吓一跳。

李世民继续道:“不经过朕的允许,便带着雉奴去定襄冒险,朕的皇子若是有个闪失,你该当何罪?”

“臣知罪!”谢逸老老实实承认了过错。不敢有任何异议。

“知罪,二字就了结了?”李世民继续厉声质问,作为一个父亲,最疼爱的儿子置身险境显然让他很担心。甚至很后怕,有此反应倒也在情理之中。

谢逸无奈,老老实实道:“请陛下责罚!”

不顶嘴,不辩解的态度还是有些效果的。至少让李世民没有趁势继续发火的机会。

果然,沉吟许久,李二陛下悠悠道:“下不为例。否则朕绝不轻饶。”

“是!”谢逸心中暗松了一口气,带着李治去冒险确实不对,但若非此番冒险,定襄之事哪里这么容易解决?凡事总是要付出一些代价的,李二陛下明白这个道理。从父亲的角度,他要发发火,从皇帝的角度而言,他必须要理性。

“知道就好!”李世民悠悠道:“事情办的还算不错!”

“谢陛下谬赞!”

“听说你在草原上捣鼓出个玩意震天雷?”不出所料,李二陛下果然首先问起了此事。对于一个皇帝而言,关乎自己王朝安全,以及战胜四方强敌的武器着实让人激动,最为在意也在情理之中。

“是的!”

“什么时候让朕开开眼界?”李世民毫不犹豫地问道,心情似乎相当迫切。

谢逸道:“当然,不过造好的震天雷在定襄用完了,工匠们正在从河东来关中的路上……”

“怎么?非得等工匠们到了才让朕看?”李世民眉头微皱,似乎有些不悦。

“陛下,从今天开始,震天雷只属于大唐,秘方呈送陛下,与臣再无关系……”谢逸莫名其妙道:“臣只负责在恰当时机向陛下演示一次震天雷的威力与注意事项。”

李世民听到之后也是一愣,但旋即笑了出来,点头道:“好,朕打算在沣河岸边建一个造震天雷的作坊,你负责培训好工匠就是了。”

“是!”谢逸暗暗松了口气,这个决定应该是对的,火药这玩意太有杀伤力,甚可以威胁到王朝安危的。

李世民怎么可能容忍这样杀伤力巨大的秘密掌握在旁人手里呢?有道是掌握的秘密越多,离死亡越近。

谢逸清楚地认识到这一点,所以打算早早将这个烫手山芋扔出去,免得给自己招惹是非。与此同时,也向李世民表明一种态度,相信李二陛下会领情的。

尤其是当谢逸将火药简单无比的配方附耳告诉李世民后,当然了这是在屏退左右,承庆殿五十步内无人的情况下。

“嗯!”李世民续道:“雉奴告诉朕,他喜欢上太原王家小娘子,可有此事?”

谢逸有些意外,没想到李治这么勇敢,刚回长安就将这个秘密说出来,看来是对王家小娘子迫不及待啊!

“应该是,此女名叫王妍,其父王仁礼官爵并不高,在前去晋阳的路上与晋王殿下见过面。”

谢逸道:“后来在同安大长公主的寿辰上又见,晋王殿下与王小娘子相谈甚欢,确有……少年人情窦初开,互生爱慕之兆。”

“哦!”李世民点头问道:“雉奴也确实到了适婚的年纪,你觉得此事如何?”

谢逸连忙摇头道:“晋王殿下的婚事只能由陛下说了算,臣岂敢僭越……”

“哼,听说王仁祐膝下有一女,出落的也不错……”李世民道:“你是见过的。说说你的看法?”

呃……

谢逸无奈道:“臣只能说说对两位小娘子性情的见闻,王仁祐之女乃嫡出,出身高贵,容貌也不错,但因是嫡女,从小娇生惯养,脾气难免大些,婚后夫妇能否和睦相处不好说。

至于那位王妍小娘子,出身相对低些,却也落落大方。性情和顺,与晋王殿下似乎也很聊得来……”

李世民问道:“百年修得同船渡,这话是你说给雉奴听的?”

“呃,这只是乡下一句俗语,却也算是缘分使然。”谢逸小声回答。

“哼!”李世民淡淡冷哼一声,不再提及此事,转而道:“朕问你,你的那份密报可否属实?”

谢逸知道李二陛下所谓的密报是什么,谨慎道:“如此大事。臣自然不敢信口开河,确有其事……

相信英国公关于晋州之事的奏报也到了,阿史那思摩也到了长安,陛下可以向他们一一核实。”

说完这些。李世民沉默了,许久没有说话。似乎这个事实有些沉重,算是一颗苦果,却不得不乖乖吞下去。

“你没有因为杜氏的缘故夸大其实?”李世民问出了最后一个问题。

“没有!”谢逸的回答掷地有声。

“好。你走吧!”李世民摆摆手,神情有些沉重。

……

谢逸离开不久,李世民悠悠道:“朕要出宫一趟!”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