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醉卧江山-第29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苏牧自然也渴望这样的生活,但现实早已告诉他,他并不属于风花雪月,从他第一次捉刀开始,他就已经不再属于这个圈子,李师师便只能是他梦中的幻影而已。
如今他跟自己梦中的幻影走在一起,却没有半分旖旎之心,虽然他能够看得出来,李师师对自己是真心的,她那含情的眉目之中充满了渴望,只要他愿意,这朵汴京之花必定愿意让他采撷,予取予求,满心欢喜。
可他却再没有那种心思,他那醉生梦死的风花雪月之梦,早已被刀枪剑戟击碎,取而代之的,是一个更壮阔的梦。
那个梦或许充满了黑暗和血腥,充满了尖叫和恐惧,但他仍旧让苏牧感到着迷。
直到他掌控了显宗的势力,他才明白为何那么多人热衷于权势,如果有人淡泊名利,那只能说明名利还不够大,达不到他的期望,仅此而已。
苏牧此时就像握着一个原子弹,丢不出去,就会将大焱炸个灰飞烟灭,丢出去的话就会使得敌人闻风丧胆。
这种将天下最大的权势掌控在手中的感觉,是没办法用言语来形容,也不是与李师师雪中漫步就能够比较的。
他也终于明白,为何赵劼一直如此的忌惮自己,因为显宗的底蕴实在太过强大,越是了解,就越是敬畏!
也正是因为越发了解显宗的实力,苏牧肩头的压力也就越来越大,他甚至有些自信不足,开始怀疑自己是否真的有能力统筹好这一切。
虽然他一直以大局观占据优势,但很显然如今天下的局势已经不再是他熟悉的那个划分,他也无法预测接下来的走势。
可他却紧握着影响走势的关键,无论哪一方,都有他苏牧的影子和牵扯。
这种感觉就仿佛自己成了地球毁灭的钥匙,是毁灭自己保全地球,还是成就自己,完成使命。
两人的对话就这么结束了,将李师师送回梦神楼之后,苏牧没有再回头,他觉得李师师已经表明了自己的态度,说不定待他出征之后,她就会接受周甫彦了。
只是也因为他没有回头,所以他才没有看到窗边的李师师,仍旧如以往那样望着他的背影,而后喃喃自语着:“我会等你回来。。。”
从梦神楼回来,苏牧便继续投入到显宗的工作当中,对于战前的准备,虽然有孙金台和周侗的帮助,但仍旧还是忙得焦头烂额。
除此之外,苏牧还需要与朝堂上那些官员走动走动,可赵劼对他的任命还没有下来,他也不能这么急躁,免得给人一种急功近利的印象。
这个年关对于苏牧而言,就是极其寻常的一顿饭,而后陪着雅绾儿等人上街去游玩了一夜,并没有太大的意义。
那些朝堂上的文武百官参加了大朝会以及官家设宴之后,也都意识到,这个年实在有些珍贵。
如果北方崩盘,大焱彻底被打烂,他们就会成为草原部落的奴仆,想要再这般过年,那就是痴心妄想了。
到了这等关头,即便连赵劼都放下了对苏牧的成见,这些个官员们想来也该群策群力了。
但人心从来就不是容易揣摩的。
在这样的关头之下,也有人不断反战,有人仍旧想着谋求私利,甚至有人私心里想着,流水的天子铁打的臣子,即便改天换日,他们仍旧能够继续当官,继续鱼肉百姓。
人生百种,你永远无法想象得到是有多么的丑恶。
不过大环境和大氛围基本上还是暗流涌动的,所有人的期期艾艾之中,年关过后的第一次大朝会也正式召开了。
大家都知道,年关过后就要行动起来,许多人也都在纷纷猜测,官家会给苏牧怎样的一个官职身份。
毕竟苏牧做了这么多事情,建立了无数不世功勋,眼下又要统领大军作战,那么苏牧的任命也就极度吸引眼球了。
在大焱历史上,出征之前加官进爵,以示恩赏和激励,早已成为了惯例,这能够让将士们看到,只要有功,就不会少你们的赏赐,虽然实际了一些,但效果确实不错。
许多人都能够想到苏牧必定能够一步登天,但谁都没想到他登上了这么高的天!
授勋上柱国,封英国公,同知枢密院事,马步军总都部署,统领北军大总管事!
从古至今,官场上都有着类似的划分,除了官职之外,还有爵位,或还有勋位,加上一些文武散官的区别。
所谓官职,也就是你实际上在做的事情,官位只能封妻荫子,但爵位却能够世袭罔替,即便不能世袭罔替,在三代之内还是有着极高的荣耀和价值的!
而勋位已经很少出现在大焱官场之上,所谓勋,就是指功勋,立了功之后获得的封赏,以彰显你的功劳。
上柱国乃正二品的勋位,而英国公更是从一品的爵位,距离正一品的顶峰便只有这么一步之遥!
童贯数十年混迹沙场,终于混了个郡王的爵位,那已经是位极人臣。
而苏牧眼下也不满三十,竟然就已经封了英国公,也就是说,他今次从北方战场回来,封王已经是铁板钉钉的事情了!
这种惊心动魄的反差,实在羡煞旁人,从每一次立功受奖都被压制,到有朝一日受封国公,一步登天,仿佛官家赵劼在故意作弄苏牧一般。
但换作是你,谁不愿意被这样捉弄?
虽然前期被压制得很惨淡,但一朝厚积薄发,这才更加的大快人心!
而对于正二品的权知枢密院事,那可是给予了苏牧最大的自由度和掌控权,可以说官家是将这一次大战的指挥棒,真正交给苏牧了!
有人为苏牧感到由衷的高兴和欣慰,诸如范文阳之流,也自觉苏牧实至名归,也有人心中吃味,就好像苏牧的荣耀是从他们的身上抠下来的一样,也有人阴暗地想着,苏牧根本就不配得到这样的封赏,甚至根本没有能力统领整个大军。
一种米养百种人,你不能要求所有人都跟你一样,所以朝堂上的种种纷乱,苏牧都觉得是正常的。
赵劼心里虽然不舒服,但背后显宗的庞大势力都已经割给了苏牧,区区几个荣誉头衔只是不痛不痒罢了。
所以他表面上也是抚慰激励,说了不少软话,好处已经丢出去了,总不能连面子都赚不够本吧。
朝堂上议论纷纷之时,朝堂外的监察御史却大喝一声,竟然有人走进了大殿!
虽然他们已经看清楚来人的面目,以及那华丽丽的朝服,但官家并没有允许他们上朝,作为监察御史,他们就有权将他们拦在殿外!
然而这两个人根本就不理会监察御史的阻拦,默默地走进了大殿。
当赵劼和所有人都看清楚他们的面目之时,大家都沉默了下来。
因为几乎所有人都认为,他们已经没有必要再出现,也没有必要搭上一辈子的英名,来做这等吃力不讨好的事情。
但他们还是来了。
童贯和种师道!
一个受封郡王,荣耀无以复加,一个黯然离场,本该心灰意冷,解甲归田。
但他们在即将开启大战的前夕,毅然来到了大殿之上,朝官家赵劼沉声道。
“臣童贯请战!”
“臣种师道请战!”
第六百六十八章 替天下苍生敬一碗酒
童贯和种师道的出现,将朝堂的气氛又推向了另一个**,许多人当即就忘了苏牧受封上柱国、英国公和总督北军。
在文教最为鼎盛的大焱,文人们最注重的是什么?
是官职?是财富?是权势?是荣誉?
不,是名声!
甚至于相比生前的种种,文人们更看重死后的谥号!
这就是将文事推到顶峰之后出现的必然结果,很多时候文官们明知道一些变革对百姓对国家是有利的,但就应该改革破坏了祖宗的法度,为了维护礼法,文官们就不惜动用一切手段来反对。
其中最让人印象深刻的,莫过于神宗朝之时,王安石的变法,以及当时文人的典型代表司马光的反对!
历朝历代对王安石的变法毁誉参半,司马光作为当时文人的道德典范,却对新法百般阻挠和破坏,带领一众保守派,与新法派不断斗争。
他们为的是什么?
是维护文人赖以生存的先贤圣法,那是几千年流传下来的为人准则,上至帝王公卿,下至黎民百姓,都需要遵照这样的行为准则来生活,这样才能够使得社会安定。
而他们作为卫道士,也就能够留名千古,这是他们的道义所在。
如果按照这样的逻辑,童贯早已功成身退,种师道落寞收场,他们都已经没有再出头的必要。
因为先前的北伐已经是百世之功,童贯以宦官之身,得一时无人能及的功勋,而种师道虽然只以使相的头衔退隐,但百年过后,史书上必定会为他的功绩正名。
北方局势动荡,诸方蠢蠢欲动,想要一举灭掉后辽,下一个必定轮到大焱,就目前的形势来看,此战也是凶多吉少。
若是惨败收场,必定会沦为千古罪人,即便惨胜,早已水深火热的国内,也支撑不了北方战场,那早已空虚的帝国,必定会被榨干最后一丝骨血,到时民不聊生,内乱也没完没了,更不可能留下好名声。
于个人而言,无论如何都不是好事,童贯和种师道在个人方面已经达到了无所求的地步,他们能够主动请战,只能说明一个问题,他们是真心想要为帝国燃烧最后一滴热血!
赵劼本就不希望苏牧独掌大权,童贯对他忠心耿耿,种师道一心为国,皆是可信之人,有这两人来分苏牧之权,可不正中赵劼下怀么!
虽然心里早已窃喜不已,想着果是没有白疼童贯一场,关键时刻还是这位大太监最了解自己,但赵劼还是先嘉勉了一番,只说两位年事已高,心意已经收到了,领兵的事情还是再议云云。
大家都知道这是表面功夫,蔡京等人早已深谙赵劼心意,便领着文武百官纷纷声援,赵劼也就顺水推舟给答应了下来。
对于这种小伎俩,苏牧自然不会看不出来,他心里虽然有些反感,但对于童贯和种师道实在是发自肺腑的佩服,再加上三人已经有过合作的先例,他也不担心这两位会给自己使绊子,自然也不需要担心什么。
下了朝会之后,中书和六部三司以及东西两府这样的国家机器便开始飞快运转,一道道命令不断下发,便是种师道的弟弟种师中也收到了命令,即日率领秦风临汾的西军,北上幽州。
各地军镇驻军也发动起来,数十万禁军以及不可计数的民夫都被征召入伍,可谓集合整个帝国的兵力!
而事情也没有太多的意外,升任河北道转运使的苏瑜,以及留守大名府的李纲,成为了这一次大战的总后备,由他们全权负责大军的补给问题。
许是担心苏瑜和李纲无法服众,又或许是担心苏瑜与苏牧的权柄太重,赵劼又认命梁师成为苏瑜的顶头上司,协同三司使,负责全国物资的征集和调配。
为了今次大战,整个朝廷都脚不点地的忙碌起来。
而苏牧则“载誉而归”,顶着上柱国和国公爷的头衔,回到了自己的府邸。
英国公这爵位也就罢了,纵观大焱的历史,上柱国这样的荣誉头衔,已经很久没有颁发过,因为这需要实打实的无上军功才能换回来,而大焱承平百年,苏牧得此荣耀,才真叫人羡慕眼热。
这个上柱国的含金量,可比那些个什么高俅之流都能够随便得到的太尉,要高太多太多了。
苏牧对这些如果说无动于衷,实在有些自欺欺人,他毕竟也是个人,虚荣心自然还是有的。
但更让他欣喜的,其实是总督北军的权力,拥有了总督北军的权柄,他才能够在这一战之中自由发挥,不受掣肘。
不再像以前那样,需要经过童贯和种师道、曹顾的节制,如此才能够集中力量,粉碎始可汗的阴谋!
全国各地都在调集大军,赶往幽州集结,而周侗也将麾下的高手集结完毕,准备提前一步进入战场!
人人皆知,两军对垒,先死斥候,但周侗的敢死刺杀队伍,应该比斥候还要先死,他们的工作不为人知,没有头衔,没有荣耀,只有生与死的考验!
他们在走着苏牧曾经走过的路,在苏牧还是绣衣暗察之时,无论他付出再多,牺牲再多,也不能摆上台面来接受应得的奖赏,他甚至没有正经的名分。
周侗的队伍也是这样,虽然编入了绣衣指使军,但他们的个人档案只抓在苏牧的手里,连赵劼都不一定知晓他们的存在,或许只有显宗,能够记住他们的功勋。
但为了国家,为了百姓,这些热血的江湖汉子们,却纷纷响应周侗的号召,短短时间之内,就集结了三百多人!
这三百多人无一不是江湖武林之中成名已久的好手老手,他们的刺杀经验老道十足,许多人更是闯荡天下,对北地的环境和局势一点都不陌生。
这样的一支力量,简直比隐宗的老君馆还要强大!
许多人都羡慕武林人士的豪情万丈,但在老百姓的眼中,这些武林人与草莽贼寇没什么两样,他们行事乖张,亦正亦邪,一言不合动辄杀人。
经过文人们的大肆渲染之后,这些草莽武夫在老百姓的心里,其实并没有太多的好名声。
大焱的武林高手,可不像后世那些武林高手这么风流不羁,他们更像宋江手底下的梁山好汉,更像方腊麾下的圣公军,欺男霸女,剪径杀人,无恶不作,甚至连扯旗造反都敢试一试。
但周侗却在用他的方式,在寻常百姓乃至于官员都看不到的世界里,号召着这些被视为邪恶的武林人,默默地为那些曲解和谩骂他们的老百姓,做着最后的牺牲!
这是极其壮烈的,也是极其无奈的,但周侗等人却甘之如饴,这是他们心中的侠义所在。
曾几何时,游侠儿并不是一个褒义词,武林人士更是得不到正确的认知。
他们不在乎这些吗?
他们在乎!
也正是因为在乎,他们需要为自己正名,即便全天下的人都以为他们只是作乱人间,他们也要用自己的热血,去浇灌最后的荣耀,属于武人的荣耀!
苏牧与孙金台再度来到御拳馆,毫无疑问,周侗虽然大伤未愈,但最为行动发起者,他还是选择亲自带领这支人马。
因为他是大宗师,这些人很大一部分都是受到他的启发,才拥有了这样的觉悟。
他传授他们武艺,更开启了他们身为武者的精神觉悟,让他们感受到自己的责任感和使命感,让他们知道武者并不是一群毫无作用,只会扰乱人间的恶人。
人都说侠以武犯禁,但他们却要用自己的武道,为这场大战建立一个全新的秩序!
而让苏牧感到吃惊的是,他竟然在人群之中,看到了石宝和王寅!
这两个人从来就不服他苏牧,无论被苏牧击败多少次,都不会对苏牧纳头便拜,即便到了后来,终于还是认可了苏牧,但也绝不会想乔道清那样,心甘情愿为苏牧提供帮助。
事实上若不是乔道清遇到了女儿陆青花,他也不会与苏牧有太多的交集,更不会为苏牧出谋划策。
想要收服一个人,谈何容易,更别说对方还是拥有着武者傲气和豪气的武林高手。
无论如何,见得石宝和王寅,也让苏牧察觉到一个问题,那就是大光明教的入局!
既然石宝和王寅能够出现在周侗的队伍里头,那么大光明教的其他人,或许也正在用自己的方式,默默地为这场大战出力!
即便已经离开的乔道清和罗澄,苏牧也相信他们绝对不会袖手旁观。
相对于朝堂上那些只会夸夸其谈,此时仍旧想着功名利禄的衮衮诸公,这些武林之中摸爬滚打的汉子,才真正地让人佩服!
苏牧在武林之中的名头并不弱,再加上最近打败了罗澄,踏入大宗师的境界,所有的这一切都不得不让人佩服。
便是周侗与罗澄也不过是两败俱伤,而苏牧却击败了罗澄,并得到了罗澄的传授,无论过程如何,单凭着周侗亲口证实的这一点,就足以让苏牧获得这些人的敬意。
不要小看了这一股看不见摸不着的敬意,女为悦己者容,士为知己者死,苏牧得到了这些人的尊敬,这些人的卖命才更有价值。
因为他们的性命,从踏入御拳馆的这一刻起,就交给了周侗和苏牧!
苏牧和孙金台走在御拳馆的校场上,身后是背着刀盒的不闻和不问,苏牧也见到不少熟悉的面孔,不仅仅有大光明教的高手,甚至还有曾经在方腊麾下卖命的人物!
这三百多人一旦投放到北方战场上,对敌人能够产生多大的杀伤,目前还没办法估算。
但不可否认的是,这一壮举本身就是一场胜利!
苏牧终究还是走到了石宝和王寅的面前,面对这两位方腊麾下曾经的第一高手,苏牧也是露出了笑意。
他本想打趣一句,你们哥俩最终还是要为我苏牧卖命啊,但他知道,这两位跟周侗和其他人一样,并不是为了某个人而卖命,而是为了整个帝国和百姓,为了武者的荣耀和侠义!
苏牧并没有跟他们说什么,很快就走了过去,而后来到周侗的前面,端起早已准备好的酒,与大家歃血为盟,而后举起酒碗,朝这三百壮士抱拳行礼。
“苏某替天下苍生,敬诸位一碗酒!”
第六百六十九章 六丁六甲神符营
送别了周侗的敢死刺客军之后,苏牧也终于开始做最后的准备,与雅绾儿扈三娘吃了一顿晚餐。
可惜他没办法见到自己的孩子们出世,不得不说是人生最大的憾事。
眼看着明日就要挂帅出征,今夜正有一肚子的话儿要跟雅绾儿扈三娘说道,没想到孙金台又着人来请。
大局为重,些许儿女情长也没办法兼顾,苏牧只好连夜跟着那人出了府邸,却是来到了殿前司衙门。
为了防止武将拥兵自重,除了边境和一些军镇的驻军之外,大焱的禁军几乎都堆在京畿之地,御敌或者平叛才会发配到各地,想当初平叛方腊,也正是因为需要从京畿之地调遣禁军,而错失了平叛的最佳时机。
今次大焱倾其所有,决意在北方战场保家卫国,大部分的禁军都会被派出去,苏牧先前也来过殿前司的衙门,想必该是关于出征的细节。
到了衙门之后,孙金台已经守候多时,他的身边乃是殿前司都指挥使王宗楚,苏牧先前也是见过的,只是王宗楚旁边二人就有些面生了。
“这位是郭京先生,以及他的高徒刘无忌,是官家亲口吩咐,让他们随侍国公爷左右,以效犬马…”
能够让赵劼如此看重,安插在苏牧身边,连殿前司都指挥使王宗楚都尊称先生的人,苏牧自然要多加留意。
奈何这位郭京四十出头的模样,肤色黝黑,留着三缕羊须,活脱脱就是个套上道袍的泥腿子,并无半分出彩,只是那双眸子却深邃阴暗,让人有些心寒。
再看他的徒弟刘无忌,面无二两肉,就像随意在城外流民营里拉个饥民出来,套上一身好衣服,仅此而已。
赵劼绝非无的放矢之辈,这两个看似普通之人,想必一定有着过人之处,苏牧也觉着二人的名字有些耳熟,只是一时又想不起来。
郭京朝苏牧拱了拱手,打了声招呼:“素闻国公爷大名,今日有幸得见,实是庆幸,久仰了。”
他的官话有些生硬,带着闽浙一带的口音,寒暄招呼也是寻常套路,就像平素里看的话本太多,套用话本里的对话台词一般。
苏牧是见过大场面的人,自然应付得熨帖:“郭先生乃卧龙伏虎的高才,若不嫌弃,你我表字相称即可,国公爷的称呼,实在折煞了苏某。”
这也并非苏牧自谦或者造作,能够让孙金台和王宗楚深更半夜亲自相陪,到了出征前夜才带来见苏牧的人,又怎么可能是简单之辈,只怕是赵劼的压箱底了!
王宗楚见得苏牧并未托大,心里也是暗暗松了一口气,他可是非常清楚这两位的功底,赵劼能够成为显宗之主,虽说是继承了皇位,显宗绕不过,却也并未似想象之中那般,只是个傀儡。
这些年来赵劼也是积攒了不少秘密力量,以免显宗将他给换掉,如今苏牧已经有了接掌显宗之实,横竖也就差个名分罢了,赵劼又岂能坐得住。
不过还好,苏牧到底是个有眼力价的,当即就看出了郭京和刘无忌的不凡。
其实也并非苏牧的眼力有多么洞若观火,只要脑子正常,稍微思考一番就很容易得出结论了。
郭京和刘无忌实在太过普通,这般普通之人,却放在如此不普通的环境和场景之下,若仍旧觉着他们是普通之辈,苏牧的坟头草怕是早就长到二米多高了。
王宗楚知晓郭京是个不善言辞的人,否则开场白也不会这般蹩脚,当即呵呵一笑道。
“二位还是别寒暄了,先办正事吧,官家还等着俺回去复命咧。”堂堂殿前司都指挥使,京畿防务第一人,竟然也会打哈哈,苏牧越发笃定这郭京和刘无忌的不凡了。
“正当如此。。。”苏牧朝王宗楚抱了抱拳,便跟着王宗楚等人,来到了衙门后头的大院。
这才刚刚到了大院门口,苏牧抬头看去,那大院门旁是两个猎猎燃烧的火盆,将那门洞渲染得如同巨兽的血盆大口。
那大开的院门便似那通往黑暗世界的入口,让人不禁心头发紧。
苏牧下意识往孙金台那厢扫了一眼,这老僧却并未理会苏牧的眼光。
王宗楚也不敢太靠前,到了这院门,便由郭京先行,刘无忌在前头开道,率先走进了大院。
苏牧跨过大院的门槛,便止住了脚步。
但见得偌大的院子里头,四个角落里烧着八处火盆,火光由远及近,中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