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剑华本纪-第1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牛渠见他夺了“自己的”扇子,也不再管其他,破口大骂道:“小贼,竟敢抢老子的宝贝!看招!”说着,又要打过来。

    打斗之声惊动了牛峰。已经渐渐入睡的牛峰赶忙披上了一件衣服,走出屋喊道:“何人在此喧哗?”

    见叔父出来,牛渠便走到牛峰的身边道:“叔父!这小子抢我东西!”

    牛峰顺着他手指的方向看去,只见司徒生摇着金折扇慢慢走近,深施一礼道:“大王,别来无恙!”

    牛峰见司徒生来,赶忙迎上去深施一礼道:“原来是万妖谷的大弟子司徒生啊!什么风把你吹来了!”

    司徒生笑道:“现在小弟我不仅是万妖谷的大弟子,更为大宋朝廷效力。小弟我现在是大宋军司徒营统领大将军!”

    牛峰上下打量道:“哎哟!司徒贤弟竟然谋得了官差,实在了得!快快有请!”说着,便将他往屋里让。

    牛渠呆站在一旁,不敢说话,生怕司徒生将他私纳钱财的事情告诉牛峰。一旦牛峰得知自己的败行,定是一番惩罚。而牛峰心中也很明白,司徒生的金折扇价值不菲,一定是自己的侄子想窃为己有,才会惹得司徒生大闹大平山。碍于大平山的脸面,便未将此事说破。司徒生还有要事与牛峰商议,根本无暇与这对叔侄打趣,便也没有说破。

    “那……叔父与好友叙旧,侄儿告退”说罢,牛渠便小跑几步离开了。于是,此事便像没发生一般,无人提起。

    进到屋中,牛峰将司徒生让到客座上,吩咐喽啰上了一壶热茶。

    这屋舍结构十分简单,只分了内室和外室,两室之间有一道门帘相隔。外室正对门有一张大床,是牛峰的卧榻。内室之中住着牛峰两兄弟的母亲蔡氏。

    看得出,牛峰是从梦中醒来,床铺都还未收拾。二人坐在桌边,牛峰亲自为司徒生沏茶。坐定之后,司徒生看着内室的门帘道:“大王,深夜前来,不知是否打扰到令堂大人的休息?”

    牛峰摆摆手道:“不碍事,家母上了些年岁,耳朵有些背。尤其是被狗官打瞎了双眼之后,睡得越来越早。司徒贤弟有话但讲无妨,不会碍事。”

    司徒生点点头道:“大王,此番我来是奉了大宋军大帅之命,请大王出山。”

    牛峰摇摇头道:“司徒贤弟,想必你是懂我的。我牛峰根本不考虑招安之事。如果贤弟为此事而来,那我看我们还是聊聊其他的事吧!这件事,没有商量的余地!”

    “哈哈!大王听我把话说完!”司徒生继续说道,“朝廷并非是要诏安大王,而是谋求为大王扩大地盘!”

    “哦?此话怎讲?”

    “大王,我且问你,当前大平山最大的敌人是谁?”

    “大平山兄弟众多,金银财宝堆积如山,谁敢与大平山为敌?”

    司徒生摇摇头:“大王,您未免也太轻敌了吧!你就没有考虑到,在不远处,还有一座青云寨么?”

    “青云寨?哈哈哈哈!”牛峰大笑道,“青云寨与我井水不犯河水,他有他的江源城,我管我的大平镇。这么多年都如此过来了,难不成他还想吞了我?”

    司徒生故作惊讶状,说道:“怎么,大王还不知道?青云寨已经投靠了蜀国朝廷。”

    “哦?竟有此事?”牛峰听罢,锁住了眉头说道,“不可能!万万不可能!龙九并不是那种甘愿与朝廷结盟之人,他的夫人……”

    司徒生插话道:“他的夫人虽是官府所杀,但蜀国太守已死,恩怨已经一笔勾销。今日正午,龙九带人火烧了宋营的粮草。如今,大宋形势危急,若无大王相助,恐怕蜀国会趁势击败大宋,甚至发起反攻。届时,龙九就会借助朝廷之兵吞并大平山。这一点,大王是否考虑过呢?”

    牛峰听罢,心中暗想:“司徒生这厮向来喜欢虚张声势,不知他所言是否有假。”想到这里,反问道,“那么,贤弟希望我大平山如何做?”

    司徒生站起身,摇起折扇道:“当然,朝廷之意并非是将大王诏安。相反,大王要借助朝廷的势力,扩充自己的地盘。眼下宋蜀正在交战,青云寨投靠了蜀国,而大王您何不投靠宋国呢?若此战大捷,大王尽可以向朝廷开出条件!”

    “你如何能断定,宋国会赢?”

    “我如何能断定灭国战争的输赢?只是,我把宝押在了宋国的身上。”说着,坐下来,向牛峰一探身道,“大王,敢不敢接这赌局?”

    牛峰摇摇头道:“贤弟啊,你赌输了,有万妖谷可以庇护。我若赌输了,连命都没了。你这是在引我入一个死局啊!”

    “大王,这并非是个死局,这是大平山的翻身之局。”

    牛峰并未作答,站起身,在屋中踱步。见此景,司徒生端起茶杯,饮下一口浓茶道:“大王,这茶浓香醇厚。可惜,味道过于浓烈,若是兑上些白水,应该会更合口味吧!”

    牛峰听罢,哼笑一声道:“贤弟,你我说话不用绕弯子。你且去告诉大宋朝廷,说我牛峰应了这个局!”

    司徒生站起身拱手道:“大王,小弟定不会让大王失望!”

    牛峰拍拍他的肩膀道:“来都来了,不如就先暂且住在我这里。明日一早启程如何?”

    “如此,那我便住下了。”说着,深施一礼。

    牛峰一指门外道,“来人,带贵客去客房休息!”

    待司徒生退下,牛峰将门插上,回到床榻上坐下,始终想不清楚这个决定是否正确。思来想去,便感到困意来袭。正当昏昏欲睡之际,只听内室几声轻咳,牛峰猛然坐直了身子。

    “娘,你醒了?”牛峰轻声问道。

    随着又一声的轻咳,内室传来一个女性老者的声音道:“老身根本就没有睡。”

    牛峰赶忙翻身下来,双膝跪在门帘外道:“孩儿不孝,打扰娘的休息。”

    “快起来吧,身为大平山的王,不要动不动就下跪。”说着,母亲蔡氏又是一阵咳嗽。

    牛峰站起身道:“娘,那您早些休息吧!”说完,牛峰转身就要上床。

    “孩子,你不想听听老身的想法么?”

    “什么想法?”

    “你们的这场赌局。”

    牛峰先是一愣,然后便舒了一口气。虽然母亲的眼睛瞎了,但是世间万事都了然于心。如此关键时刻,听一听母亲的看法,确实是十分必要的。

    “娘对此事有何看法?”

    “这个司徒生,只与你说了龙九,却只字未提韩涛。不知是他的疏忽,还是他有心为之。”

    “韩涛?”

    母亲蔡氏慢慢坐起身,轻咳两声道:“蜀国大将韩涛现在坐镇江源城,其子韩啸月更是骁勇善战。你可知那李仁罕,便是败在了这个韩啸月的手上。在老身看来,司徒生之所以能从万妖谷脱身来到这里,一定是受了万妖谷谷主的密托。”

    牛峰点点头道:“母亲分析的十分有道理。据我所知,现在大宋军营内有不少江湖好汉。”

    “这么多江湖好汉围拢在一起,为朝廷效力,不图点什么,实在是没法解释。金钱?名利?女人?”

    “母亲的意思是,他们所图之事远不止这三样?”

    “在老身看来,只有一样东西能够调动这么多江湖好汉来参加这场战争。”

    牛峰恍然大悟道:“难道是传说中的那本剑谱?”

    母亲蔡氏笑道:“孩子,你说的没错。这《剑华本纪》沦落各处,得之者生怕让人发觉,而惹来灾祸。唯独这个蜀国的皇帝,大张旗鼓地向天下宣告得到了‘一本无用的剑谱’。虽说无用,却又藏于内廷未曾销毁。可见,这个皇帝是闻听到了这本书的价值所在,故而如此。”

    牛峰点点头说道:“母亲认为,孩儿决定去趟这浑水,是否正确呢?”

    “老身看来,孩儿只管去吧!若真的让青云寨占了先机,你恐怕连这座山头都守不住啊!”母亲蔡氏说着,慢慢躺下,“另外,老身要嘱咐你几句。多事之秋,不应当轻信人言,一切以眼见为实。你能明白吗?”

    牛峰“嗯”了一声,心中暗想:“众人都去抢这《剑华本纪》,恐怕我胜算不大。不过,这正是一个扳倒青云寨的绝佳机会,绝对不能错过!”

    ;

 第二十三章 帝诏诡,韩涛遇凶险

    晨光熙熙,艳阳高照。时值正午,韩啸月适才睁开了眼睛。腹中一阵咕叫,“竟一觉睡到这个时辰?难怪会感到有些饿了。”想到这里,韩啸月便坐起身来。

    昨夜并未喝太多酒,只是与父亲的一席谈话,让他辗转反侧,很晚才入睡。并非是这凶险的战局让他失眠,更多的,是如何面对龙嫣和赵陌,更加让他纠结。

    韩啸月坐起身,看了一眼窗外的日头,不禁暗想道:“如果天天都能如此安睡,该有多好。可叹好景不长啊!”。忽而又转念想道,“不对啊,今日为何没人叫我起床呢?”

    一边想着,一边穿上鞋。穿戴整齐,便推开了房门。

    整个齐府上下一片宁静,只在院中的一位老仆在打扫庭院。“唰、唰”的扫地声,显得周遭更是安静的可怕。

    “父亲哪里去了?”韩啸月心中一紧,预感到大事不妙,便紧跑两步到老仆的身边。

    老仆听到背后的脚步声,回头望去。只见韩啸月向他跑来,便赶忙放下扫帚,深施一礼道:“少将军,您起来了。”

    韩啸月回礼道:“老人家,有没有看到我父亲去哪里了?”

    “我见韩涛将军一夜未睡,在灵堂待到了天亮。大概一个时辰以前,将军接到了圣谕,然后便骑马出城去了。”

    “出城了?”韩啸月疑惑道,“父亲没有给我留下什么话语么?”

    老仆想了半晌,摇了摇头。

    韩啸月辞别了老仆,在齐府来回走了一遍,却没看到其他半个人影。

    “奇怪!人呢?”韩啸月站在齐府门口,心中暗想道,“难道都凭空消失了不成?”

    正想着,突然从身后窜出一人,拍了他肩膀一下。猛地回头看去,只见赵陌站在身后,冲着他笑。韩啸月刚要施礼,却被赵陌拦了下来。

    “怎么?还想叫我殿下?”

    韩啸月听罢,便笑道:“好吧,赵陌姑娘。今天打算要在城里逛一逛吗?”

    赵陌叹口气道:“原本打算在城中多住些日子,却没想到昨夜惹得你父亲不悦。也许,今日我便会离开了。”

    听到她要离开的消息,韩啸月竟不禁有些不舍。心中思量着,不能与这样美艳的女子久处,实在有些遗憾。

    “遗憾?”韩啸月心中自责道,“昨日与父亲畅谈许久,已打定主意,将来战事平息会向龙九提亲。如今又怎可因为赵陌姑娘的美色而动摇?”心中暗自告诉自己,万万不能打赵陌的主意。

    赵陌见他不说话,便觉得这个话题似有不当,便赶忙换了个话题道:“啸月哥哥,不知你有没有注意到,今日齐府除了一个扫地的老仆,似乎没有其他人了!”

    韩啸月点点头道:“我也觉得蹊跷。方才在府中内外转了两圈,确实连个人影都没有。心中有些不安,总感觉我们被抛弃了一般。”

    赵陌无奈的笑笑,心中暗道:“若果真被世人遗弃倒也还好,这样就能有啸月哥哥相伴了。”心中虽如是想着,但嘴上却说道。

    “啸月哥哥,也许大家都忙自己的事去了,还是不要多心了吧!”

    韩啸月摇摇头道:“如果事关战事,那我万万不能懈怠!”说完,韩啸月大踏步迈出齐府。发现赵陌还站在原地,便回头说道,“赵陌姑娘,我要去找董将军,你要不要随我前去?”

    赵陌一听,便欣然答应。在她看来,只要能与韩啸月在一起,哪怕只是一小会儿,去哪儿都无所谓。

    两人骑马直奔董元将军府邸,却见大门紧闭。上前去叫门,也无人应答。

    “怪事情!”韩啸月自语道,“董将军也不在,他们都去哪儿了?”

    “啸月哥哥。”赵陌上前一步说道,“怎么,这里也没有人吗?”

    韩啸月点点头说道:“如果是这样的话,事情就更糟了。现在,我父亲和董元都不在,在江源城我更不认识其他兵将了。”

    “要不,我们去城门看看?也许,守城的士兵知道一些事情!”

    韩啸月恍然大悟,笑道:“真是好主意!还是你聪明!”说罢,立刻上马,直奔西门而去。

    西门向西的方向,便是蜀军增援部队的大本营。韩啸月心中暗想:“也许,父亲和董元等一干人去视察大本营,故而没有叫醒自己。”到了西门却发现,不仅城门紧闭,就连守城门的军校也比往日多了一倍。

    “难不成,真的出大事了?”韩啸月心想着,“出了大事,我身为守将却在闷头睡大觉,实在是太失职了!”如此想着,赶忙走到一名士兵的面前。

    士兵见到韩啸月,施礼道:“拜见少将军!”

    韩啸月问道:“我想知道,韩涛韩将军现在何处?”

    “禀少将军,韩将军收到圣上诏书,已快马加鞭奔都城而去。”

    “哦?是陛下要召见?”

    未等士兵回答,从城门上走下一位独臂将军,正是董元。

    “少将军。并非圣上召见,只是看来这趟他是不得不去了。”董元说着,走到韩涛面前,从怀中掏出黄色绸缎的诏书道,“想不到,一本剑谱竟可以成为一场战争的理由。”

    “看来,董元是知道了用剑谱退敌的事情。”韩啸月心中想着,连忙打开诏书观看。令他失望的是,诏书中满篇都是拒绝用剑谱平息战事的文字,并且还在极力要求江源城务必死守。

    “‘剑谱之说乃无稽之谈,切勿于敌军抱有幻想。大宋亡蜀之心不死,唯有死战。’陛下难道真的要置众将士的性命于不顾吗?”念到这里,韩啸月收起诏书说道,“这件事情,众将士都知道么?”

    “此事,韩将军与少将军竟对我也有所隐瞒!”董元质问道,“是信不过我董元吗?”

    韩啸月被问得一时语塞,不知如何解答。

    董元见状,笑道:“不过,少将军放心。经历了这些生死,我董元已经把生命交付给韩将军与少将军,交付给了国家,我是不会在意这些的!”

    韩啸月连忙施礼道:“董将军海涵。彼时,我与父亲并未刻意隐瞒,只是感到时机还未成熟。”

    “我十分理解,只是希望今后少将军一定要信任末将!”说着,董元压低了声音说道,“不过,话说回来,这件事我不会让大家都知道。否则,将士们会怎么想?圣上为了一本剑谱,要我们死守到底。我们的性命,还抵不上一本书!”

    韩啸月心中暗自佩服,董元历经生死,已然成为一名识大体且胸襟宽广的大将。在这一点上,自己反倒不如他。

    接着,董元继续说道:“韩将军想亲自说服圣上,交出剑谱换取一时和平,给我们整军备战留足时间。”

    韩啸月从怀中拿出那本《剑华本纪》道:“这本剑谱,我还留着,没有让宋军给收了去。如果圣上不肯交出来,我们便把这本剑谱当作谈判的条件吧!”

    董元摆摆手道:“少将军,这是齐大人临终前的托付,是让我们好生保管。这样交出去,只怕不合适吧!”

    韩啸月想了一下道:“我觉得,用此剑谱挽救千万将士和百姓的生命,齐大人也是乐于看到的吧!”

    就在此时,一名哨兵快马疾驰而来,马蹄声急促。

    “报!紧急军情!”

    韩啸月一惊,赶忙收起剑谱。哨兵翻身下马来到近前道:“启禀少将军、董将军,宋国大平山的土匪投靠宋军,现已经包围了青云山。”

    “什么?竟有此事!土匪能掀起什么样的风浪?”韩啸月惊道,“传我军令……”话音未落,又一匹快马疾驰而来,同样是一名风尘仆仆的哨兵。

    “报!少将军,宋军大举向江源城而来,渐成合围之势!”

    “报!少将军,宋军大将张杞部包围青云山,大将张守仪切断江源城与我部大本营的联系!”

    韩啸月倒吸一口冷气道:“青云山被重重包围,而我们与大本营无法取得联系了?”

    董元点点头道:“我想,可以这么理解。”说着,赶忙吩咐道,“你们再去打探,有敌军新的动向马上回来禀告!”

    待哨兵离开,董元看了赵陌一眼,对韩啸月说道:“少将军,军情紧急,有女人在身边多有不便。更何况,是敌国公主。少将军好自为之。”说罢,转身走上城门。

    赵陌听罢,气得直跺脚,小声骂道:“你以为你是谁啊?真是可恶!”

    韩啸月笑道:“赵陌姑娘,你也不要过于生气,董元也是善意的提醒。不过,我也知道,赵陌姑娘一定了解我心中之所想,对吧!”

    赵陌转怒为喜,笑道:“这个嘛,就看啸月哥哥的表现啦!”说完,翻身上马道,“啸月哥哥,本姑娘就不打扰你了。我在城中转一转,不要来找我啊,告辞!”说罢,扬长而去。

    韩啸月愣在原地,笑着自语道:“真是个傻公主!”说完,便差人召集诸将相会于齐府。

    不到一个时辰,齐府中,众将便陆陆续续赶来。哨兵像信鸽一样,不停地前来汇报宋军最新进展。据探报,宋军大约五万人的主力部队已经开到了距离江源城不足二十里的地方,还在向前逼近;围困青云山的是大平山的牛峰牛岭两兄弟及三千喽啰兵,与大平山配合的是将近一万人的宋军部队。

    此时,韩啸月即便是非常迫切的想要解青云山的危难,恐怕也已分身乏术。更何况,相比之下自己的处境则更为危险。

    府中一片嘈杂,众将低声商讨着对策。此时,一名哨兵浑身带伤,跌跌撞撞跑进了齐府。进门便大喊道:“少将军,大事不妙!”

    韩啸月心里一惊,赶忙从帅案后站起身道:“什么事?快快讲来!”

    “少将军,大事不好。韩将军遭遇敌军,寡不敌众,已被杀败,不知所踪啊!”

    ;

 第二十四章 城将破,二探江源城

    几日前,韩涛给蜀国皇帝孟昶写了一封奏报,言明利害,希望通过献上《剑华本纪》来换取扩军备战的时间。不想,却被皇帝一口回绝。为了保全大局,韩涛亲自带领近卫小校赶奔都城。迎面遭遇了正在偷偷围城的宋军,韩涛被杀得大败,不知所踪。城外巡视的哨兵见状,便将战况告知了韩啸月。

    “什么!”韩啸月闻听父亲被杀败的消息,一拍桌案道:“真有此事?”

    “千真万确啊,少将军!请少将军定夺!”

    “唉呀!父亲啊!”一声大喊,韩啸月跌坐在地。众将纷纷过来搀扶,这才将他扶上帅位。众人心中不禁变得不安了起来。如果韩涛出事,恐怕面前的这位少将军根本无法支撑大局。众将纷纷解劝,希望可以稳住这位少将军的阵脚。

    “少将军,不要过度悲伤。凡事要往好的方向去想啊!”

    “少将军,以韩将军的武艺,一定可以杀出重围的!”

    如此云云,扰得韩啸月一时无法做出抉择。一边是自己的父亲不知所踪,一边是龙九、龙嫣父女被大军围困,另一边围困自己的敌军已经相距不足二十里。原本三个互为掎角之势的阵地相继被包围,彼此各顾不暇,就好像三条被抽干了水的鱼,在砧板上无法动弹。

    众将劝说了一阵,见他低头不语,便也都不再说话,心中盘算着退路。

    “诸位将军,如今当如何是好?”韩啸月艰难的说出这句话。此刻,他只觉喉咙燥热,口水已然无法吞咽,声音也变得有些沙哑。

    众将面面相觑,心中都明白:若无韩涛主持大局,恐怕此战必败无疑。韩啸月见众人都不说话,便已明白,恐怕这次真的是无力回天了。

    如此僵持下去,没有任何意义。韩啸月挥挥手道:“大家各自散去吧,望各司其职,共度难关。”这句共勉的话没有任何力量,就连韩啸月自己都说的没有底气。

    “是!”众将应答着,退了出去。

    董元没有离开,还站在那里。见众人离开,便走到韩啸月的身边,低下身子小声道:“少将军,越是这种时候,越要沉住气。你与韩将军初来此地,”说着,一指众将离开的方向,“这些人,本身对你们二位都并不服气。如果你不能做到从容镇定,必定会影响战局。”

    韩啸月听罢,点点头道:“道理我都明白,只是我们真的没有考虑到,宋军居然在没有粮草的时候还要采用围城的战术,这可是兵家之大忌啊!”

    “少将军,看来你对大平山还不是很了解。宋军这次联络了大平山的山贼相助,已然解决了粮草问题。他们之所以这么快就围了上来,为的就是让我们措不及防。”

    “董将军,你觉得我们该怎么办?”

    董元叹口气道:“如今之计,也只有按兵不动,固守城池了。”

    宋军合围异常顺利,在傍晚时刻彻底完成了对江源城的包围。赵准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