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悍臣-第29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张儒微微皱眉,沉吟道:“姓甚名谁?”

这个时候,有人找上门来,来者不善,张儒的第一感觉便是如此。

那飙云骑道:“回公爷,对方不愿言明,只说是公爷的故友,公爷愿意见,便见,不愿意见,卑职通禀一声之后,他们便走。”

还挺有个性,看来不是徐俌派来的人。张儒心中唾骂道,行,那我就见见你,看你是长了三个头还是六条手臂。

想到此处,他对飙云骑道:“行,让他们进来吧!”

没多会,经过一番严格搜身之后,有几个人出现在张儒面前。

看到为首一人,张儒顿时红了眼眶。

这岂止是故人,这完全就是自己的亲人呐!

在这个世界上,除了那帮兄弟和朱佑樘之外,只有有数的几人能够让他当亲人看待。

家眷自然是亲人了,另有一个范无咎,那是自己当伯父看待的,还有无相和尚也勉强能够称得上,毕竟江采薇和苏七七都叫他无相爷爷。

还有一个,便是眼前的为首之人。

中年人长须灰发,面容俊逸非凡,走路的姿势都极有气势。

“师父!”张儒喊了一声,整个人定在原处没有动弹,双脚好像灌了铅一般难受。

崔克己看到张儒之后也是百感交集,他的身材有些发福了,相貌依然俊逸,但是眸子中却多了一抹沧桑。

福州那一次,让师徒二人的关系陷入了冰河期,尽管之后张儒想了很多办法想修复彼此之间的关系,崔克己却像一个没了斗志的人一样每日只知借酒浇愁。

这样的关系持续了很长时间,崔克己才渐渐走出阴霾。

然后,他就在福州不肯回去了。

福州百姓日益富裕,这让崔克己感慨良多,他不知道当初奉命阻止张儒到底是对是错。

难道让老百姓的日子好过起来,让大明的国力强盛起来,也是一种错误?可是如果这不是一种错误的话,难道圣上的话才是错的?

第一次,崔克己对自己从小受到的教育感到疑惑;第一次,他开始质疑忠君爱国这四个字到底孰轻孰重。

往后每一年张儒派人捎去的东西,已经福州水师的孝敬,崔克己都毫不犹豫的收下了。但是依然不愿意给那个每个月都会给自己写一封情真意切的信的徒弟回信。

他不是没有原谅张儒,而是不知道怎么面对自己的徒弟。

这一次,他愿意带着天门九卫中其他几人来,是因为听说了杭州府这边发生的事。

这些年他一直都有愧疚,甚至在张儒发动第三次大同之战的时候,他都想过要去前线帮助徒弟。

后来要不是陈广劝说说张儒麾下精兵良将无数,根本不需要人帮助,而且你去了可能还会让老大担心。崔克己这才作罢,没有继续坚持前往大同前线。

张儒强忍着的眼泪,终于还是不争气的掉了下来。

温热的眼泪落在崔克己的肩膀上,透过厚厚的衣服,侵入皮肉。

崔克己轻轻推开张儒,用粗糙的手擦了擦他的眼泪:“臭小子,还是这么不争气,师父还没死呢,就掉猫尿了。”

张儒抽噎道:“实在是太久没见到师父了,甚是想念。师父,你们怎么过来了。”

崔克己的目光瞬间变得阴鸷:“呵呵,这不是看你在杭州这边享清福嘛!咱们几个兄弟在福州过得也不是很舒坦,就打算出来活动活动筋骨。”

“师父,你不用这样的。”张儒哪里会不知道崔克己来的真正目的是什么。

师父是个极为护短的人,这次师父过来,肯定是知道自己有难了。

崔克己笑道:“你是我徒弟,不管你是定边侯,还是定国公,哪怕将来陛下给你一个定西王,你也是我崔克己的徒弟。

管他魏国公还是保国公,敢欺负我徒弟,就是豁出去这条命,老子也不能让他们好过不是。

文轩,你记住,不管你在什么地方受了委屈,谁嫌弃你,师父都不会嫌弃你。师父已经错过一次了,不会再错第二次。”

张儒强笑道:“师父,往事就不用再提了,你们先回去,这杭州府现在是个是非之地,说不定什么时候就会有丧命的危险。”

崔克己乜眼看着张儒道:“怎么着,是瞧不起你师父不是?小崽子,当年你在四九城外面的护城河里洗冷水澡的时候,可是老子无数次把你从水底下捞上来的。

啊,现在翅膀硬了,连师父也看不起了,看来我还真小看了你嘛!”

面对这么一个蛮不讲理的师父,张儒真是百口莫辩。

知道让他们离开已经不太可能了,张儒十分无奈的道:“好吧!师父盛情,徒儿虽然受之有愧,但却之不恭。”

吴光笑道:“好了,文轩,别说那么多了,先给我们安排个落脚地吧!”

杭州府这边基本上都被张儒的人给控制了,就是不知道杭州这边的卫所官兵,是不是能够听他的调遣。

至少涂弥被拿下之后,暂时那些卫所官兵还没有太大的动作。

安排这几个人还不需要动用军中营房,知府衙门这边就有足够的房间。

处理公务的事他交给几个读书人去了,现在读书人离开了,李明海就暂时当起了杭州府的知府。

他一个白丁,能够像知府大人一样审案,还让老百姓叫青天大老爷,都是托张儒的福。

不过李明海这也是无奈之举,没有办法才做,相较而言,他更喜欢治病救人,让人叫他一声神医。

天门九卫的几个人来了之后,姜伟相对来说就轻松了许多,哪怕是张儒睡觉的时候,他的门外也会有两个人。

跟师父说了好多次,但是师父根本没听见,还晃动着他那比以前肥硕了不少的手掌作势要打张儒。

最后,张儒还是拗不过他,只能听之任之。

817。第817章 :信差到了

时间一天天过去,在等待中的时间是最为煎熬的。

清晨的阳光从云朵中冒出来,金光四射,气温不高,无法将有些蔫了的杂草叶子上的寒霜快速晒干。

刺骨的潮寒,让许多身子骨受不了这种天气的老头老太太一个个窝在家里围着火炉烤火。

这也是在弘治年才有这等光景,要是在成化年,又不知道有多少人会冻毙在路边。

官道上一匹快马疾驰而过,马背上的骑手胡须上还挂着霜,他双目有些无神,胸膛剧烈起伏,一看就知道是连夜赶路。

在这样的天气连夜赶路,是一件十分吃亏的事。有些命好的成功送信之后大病一场,命不好的送一封信可能会一命呜呼。

胯下的战马还是在前一个驿站换的,那被吵醒的驿卒一开始还满脸不情愿,骂骂咧咧的。在看到骑手手里的牌子之后才带着一后背的冷汗跑去牵马。

杭州城就在眼前,骑手挥舞鞭子的手不由又加了几分力道。

数百里疾驰,还是连夜出发,他的身子骨壮硕也有些受不了了。

他现在最想的就是快点到达杭州城,要么就是让阳光驱散身上的阴霾,要么就是好好钻进暖烘烘的被窝里睡一个好觉。

当然,被窝里若是能够多出一个娇滴滴的小娘,他是半点不在乎的。

“什么人!”这一趟注定不太平,骑手的马在城门口被拦住。

“我乃魏国公府信差,有急事要面禀定国公,还请几位兄弟行个方便。”骑手神态不算倨傲,不过为了赶时间,他并没有下马。

几个守城小卒,自然不敢拦着上差的道路,几人卑微的躬下身子,放行通过。

在知府衙门里每天跟师父下下棋,输了棋的师父偶尔会有些小孩子心性的垂怜一下已经身为国公的张儒。

日子倒是过得惬意,只不过心中有心事的张儒,暂时还放不下那么多。

崔克己也知道这一点,每天变着法让他开心。

“报!公爷,有南京信使求见。”还是那个迎接崔克己的飙云骑。

手里捻着白棋举棋不定的张儒听到这话,把棋子往棋枰上随意一丢:“让他进来。”

崔克己正盯着棋枰看,半晌之后蓦然发现,这白子好死不死落下的位置,正好是关键地方,自己被人屠了一条大龙。

信使很疲倦,但是任务没有完成,他现在暂时还不能休息。

不要小看了这些送信的信使,一般人是没有资格充当信使的。只有军中最为精锐之士,才有资格充当信使一职。

和平年代不见得能够体现这些信使的价值,但是一旦是战争年代,一个出色的信使,能够主导一场战争的成败。

还好飙云骑的人算是比较有人性的,看他面色铁青、嘴唇发白,很快便有人送上了一碗热气腾腾的姜汤。

刚喝完,就有人出来了。

成功进入知府衙门的后衙,身体里多了一点暖流的信使并没有放松,他不知道公爷在信上写了什么,他只知道如果这次不成功,自己有可能会死。

“卑下见过公爷。”那信使一上来就给张儒行礼。

张儒直截了当的道:“徐老哥让你送信?信呢?”

此时的他,在乎的不是信使的态度,而是徐俌在信中的态度。

信使没说二话,直接从怀里把已经有些褶皱但是火漆完好的信双手递到了张儒手中。

张儒火急火燎的撕开封皮,展开信件开始看起来。

“文轩贤弟,见信如唔!

老哥哥得知杭州之事竟是家中逆子所为,倍感惭愧,然山高路远,老哥哥只好写信跟文轩解释一二。

怀远所为之事,老哥一概不知。

其中之事,乃徐梁撺掇,而今二人及其党羽已然归案,老哥已命金陵卫率人押送前往杭州。

三日之内,文轩便可看到老哥诚意。

文轩的家眷在府中都还安好,原谅老哥不曾告诉她们实情。

老哥收回那句让你放怀远一条生路的话,证据确凿,只要他签字画押,要杀要剐,文轩你说了算。

待杭州事了,你我兄弟二人再把酒言欢。”

这就是信件里面的所有内容。

徐俌写信给张儒,只是为了解释,而且他还收回了那句话。

这用意,倒是让张儒感到十分诧异。

见他怔在当场,那信使一阵紧张,心想不会是公爷在信里说了什么不能说的话吧!

现在他就在这里,就算徐俌说了什么话,他也只能承受张儒的怒火。

崔克己同样看到了信上的内容,马上对飙云骑吩咐说让他们先带着信使离开,直到那个信使的动作惊醒张儒,他才微微点了点头。

张儒并未阻止信使离开,而是将信件放在石桌上:“师父,这徐俌到底是什么意思?”

崔克己揶揄道:“文轩啊,师父现在是真的老了,你竟然能够跟南京魏国公称兄道弟,师父在你这个年纪的时候,可没有这个本事。”

张儒苦着脸道:“我的好师父啊,这都什么时候了,您怎么还有心开徒儿的玩笑哦。”

崔克己道:“信的内容明摆着了,这杭州府的额事,很快就会有一个结局。既然徐俌已经把徐梁和徐怀远捉拿归案,那到时候你只要按照大明律来办就行了。

至于徐俌故意在信上说收回那句话,无非就是让你看在他这么配合的份上给他儿子留一条活路。

他不管自己的儿子是残了还是傻了,他只希望自己的儿子还活着。”

师父的话,让张儒茅塞顿开。

他欣喜若狂的道:“好一个狡猾如狐的徐俌,竟然跟我玩这一招。师父,那徐怀远,我到底是放一马,还是不放?”

崔克己无所谓的道:“那得看你自己想法了,你想放的话,放了也无伤大雅,没了徐梁,徐怀远就是一只没了牙的老虎。你要是不想放,杀了徐怀远,徐俌也不至于在明面上说什么。”

考虑到跟魏国公府的关系,张儒还是决定要放过徐怀远。

毕竟将来就算自己不在江南地面上办案,手下那些人,也总是需要魏国公府配合的。

818。第818章 :密审

三天之后,囚车如期而至。

徐怀远早已没了那翩翩佳公子的姿态,如今的他,身上戴着重枷。头上发髻早已乱了,如同鸟窝一般,身上的衣服也换成了邱府,上面满是污渍。

很难想象,这位曾经是权压江南的魏国公府的二公子。

姜伟指着徐怀远哈哈大笑:“呦呦呦,这是徐二公子吗?哎呀,才几日不见,你怎么变成这般狼狈模样了。”

不过这讽刺之语,在刚说完之后就遭到了张儒的白眼。

如果不是张儒阻止,他可能会不吝嘲讽之语。

就是因为徐怀远在这江南一带搞风搞雨,才会闹得那么多兄弟全部离开,才会让张儒陷入险境。

他现在可算是完全放心了,既然徐俌都将自己这个不成器的儿子给押送到了杭州,那就证明,这一切并不是徐俌弄出来的。

否则他们这一行人就是战斗力再强悍,也架不住人家人多,人家想让你死,简直是简单得不能再简单的事。

徐梁抬头,看着张儒大声道:“公爷,这一切跟公子没有关系,都是我的错。给公爷带来了不便和麻烦,请公爷降罪。”

一来就把所有的罪责全部揽在自己身上,也算是徐梁对徐俌的一种另类的报答。既然已经无法成事,那总要有个人出来承担责任的。这个人如果是徐怀远,他对不起徐俌多年的养育之恩。

所以,这个人只能是徐梁。

不得不说,徐俌的聪明之处就在于他主动把徐怀远给送到了杭州中这边,这样一来,张儒就是有心要徐怀远的脑袋祭奠自己那些死去的兄弟,也驳不了徐俌的面子。

人老哥都把人给你送过来了,算得上是大公无私了,难道你还能杀了我儿子?

张儒笑了笑,挥手示意宣府老卒将看热闹的老百姓格开,然后慢慢走向徐梁。

在徐梁的牢笼面前站定,他瞥了一眼就像失去了魂魄一样的徐怀远,淡淡道:“也算徐老哥没有看错你,这个时候敢当这个出头鸟,你的决心不小啊!”

徐梁惨然一笑:“公爷说笑了,虽然二公子的确对公爷有不小的敌意,但是二公子在这江南的根基并不深厚。

往日办事,都是末将在帮公爷处理,所以在这一方面,徐梁比二公子要在行。

徐梁野心大,如果不是遇上公爷,可能早已成事了。现在既然已经落败,徐梁只有俯首。

家人,我家公爷已经答应替我照顾,也不枉我来这世间一遭。”

将生死置之度外,徐梁现在看得很开,因为他已经没有活下去的信念了。

能用自己一条贱命换取自己家人的性命,能够换取徐怀远的性命,对他来说,意义远比活着要大很多。

张儒伸手帮徐梁把散落在脸上的乱发整理了一下,拍了拍手掌走向徐怀远:“怀远,怎的叔父来了,你连人都不会叫啊!”

徐怀远像个傻子一样看着地上,压根就没理会张儒的奚落。

张儒又自顾自的道:“也罢,也罢,你败在叔父手中,也不算见不得人的事。”

徐怀远依然没有反应,张儒也觉得继续说下去没意思了,便让人把徐怀远和徐梁押入杭州府大牢。

这牢房也是分三六九等的,一般犯罪的人住的只能是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牢房,潮湿、阴冷是这种牢房的特征。

而像徐怀远和徐梁这种身份尊贵的犯人,自然是不能住在那种地方的。

如果让他们住在那里,只怕不用用刑,两人就得被里面的气味给熏晕去。

为了防止他们逃跑,特殊牢房里三层外三层的被宣府老卒围住,两人身上还套有铁链,想要逃离,完全没有可能。

姜伟在从牢房回来之后问张儒:“老大,这徐二公子跟徐梁该如何处置?”

张儒道:“徐怀远暂时还不好处置,徐俌既然把人交给我了,那肯定是不希望自己儿子死在我手里的。

对他,我们可以用刑,可以逼供,可以殴打,就是不能让他死。

至于徐梁,那完全就是徐俌选出来的一个傀儡,而且,他跟徐怀远正好相反,他必须要死。

他不死,徐怀远就不能活。”

“老大的意思是。。。?”姜伟迟疑问道。

张儒道:“折磨徐怀远,最好是让他丧失所有斗志,但是不要把他弄残了或者弄死了。至于徐梁,让他招供之后,给他一个痛快吧!

朝廷那边也需要一个交代,奏折的话我亲自写,陛下会信我。”

姜伟道:“这有些不好吧!放过徐怀远,就等于在江南埋下一颗不安分的棋子,对老大将来要做的事,有些不利啊!”

张儒笑了笑:“老姜,连我自己都不知道我以后到底要做什么,你那里会知道我以后要做什么。

等江南的事情了了之后,我要回京好好陪陪家人。至于你们,可能还要辛苦一番才是。那几个读书人都是难得的人才,品行不说,办事能力还是有的。

以后这江南官场交给他们几个肃清,问题绝对不会太大。

等真正肃清江南官场之后,也到了我急流勇退的时候了,到那个时候,我还关心什么国家大事?”

姜伟惊道:“老大的意思是。。。”

张儒叹了口气:“暂时你知道就好,以后的事谁也说不清,走一步算一步吧!这件事就交给你了,审问的过程我不问,我只需要一个结果。还有,今天跟你说的这些,暂时不要跟别人说,我不想太多人知道,引起不必要的恐慌。”

姜伟满怀心事的离开,心中五味杂陈,原来老大一直以来做这么多,只是为了有朝一日能够尽快退出这污浊的朝堂而已。

当然,他不知道的是,他并非第一个知道这个消息的人,王周比他更早知道这个消息。

只不过王周也拗不过张儒,只好委屈的去辽东那苦寒之地当一个实权总兵。

对老大交代的事,他们这些人向来都是不会打折扣的,不管是王周在辽东,还是范统在京城,抑或是姜伟在牢中。

819。第819章 :结果

审问徐梁的过程一点都不费力,可以说是想象不到的简单。

不等姜伟开问,徐梁已经将这些年怎么跟徐怀远勾结,又怎么跟那些商人勾结,甚至做了多少恶事的始末全部给说了出来。

他的交代十分详细,他的记忆力也非常好,甚至还告诉姜伟他曾今因为喜欢南京秦淮河上一个花魁,设计把这个花魁的肚子给搞大了。

反正不管是该说的还是不该说的,所有的他都说了。

至于徐怀远那边,就没有那么顺利了。

反正姜伟得到的任务就是好好折磨折磨徐怀远,让他真正丧失斗志,所以他也没问徐怀远做了多少见不得光的事,只是往死里折腾。

一个人不睡觉的话,精神会极度疲倦,甚至生不如死。

姜伟用极为恶劣的方法让徐怀远整整三天没睡觉,直到他气若游丝的说了一句求求你放过我姜伟才偃旗息鼓。

如此折磨,在徐怀远睡了一天一夜苏醒之后,看到姜伟他就浑身发抖。

可惜,姜伟没有打算就这么放过他,新一轮的折磨开始之后,徐怀远就像是一滩烂肉一样任由姜伟折磨。

连续半个月过去,该问的也问出来了,该捉拿归案的也捉拿归案了,徐怀远也成功被姜伟给弄崩溃了。

不见到姜伟还好,他跟正常人一样,只是有些畏畏缩缩。一见到姜伟,他就会跟见了鬼一样难受,跟张儒后世所知道的神经病没有两样。

对姜伟的成果,张儒还是感到十分满意的,当他把奏折送出去四五天之后,那边京城范统等人的回信也到了。

他们到达京城已经做好了万全准备,只要这边一告急,他们立刻就能够从北方抽调出三十万以上装备精良的大军南下伐魏。

这个时代的通讯实在是太不方便了,张儒又连夜马上回信范统按兵不动,并且在心中解释了让他们不动的原因。

同时,他告诉范统,让他在京城稍安勿躁,并且让几个读书人在京中招募一些得力的人手立即南下。

并且严令范统不得将实际情况告诉几个读书人,也不得勉强他们过来。

这样做的目的,自然是要看几个读书人的品行,如果对方不愿意南下,那只能说是彼此之间没有那个缘分,强求也没用。

机会从来都是给有心人准备的,不愿意南下,等于自己放弃了机会,不代表张儒没有给机会。

另外,他还给皇帝又写了一封奏折,在奏折中写明白了徐俌如何深明大义,徐怀远如何被人蒙蔽,徐梁如何残害忠良。

当然,奏折只是明面上的东西,他另外又写了一封密信,让信使送往京城交给皇帝。

密信里面详细写了自己在江南到底做了什么,以及自己为什么要给徐怀远一条生路,而且还告诉朱佑樘,让他稍安勿躁,不用担心自己。

相较来说,几十万大军倾巢而出,还比不上皇帝的身体。

他现在要做的事情还没有做完,朱佑樘不能死。

这是站在大局方面考虑。

如果站在私人方面考虑,他倒是更希望朱佑樘能够一直活下去。

说不定,两兄弟还真能够创造一个大明盛世。

接下来要做的事,就简单很多了,无非就是对这些等待宣判的人下手而已。真正能够有资格进京接受三司会审的,这些人里面一个都没有。因为已经有确凿证据了,张儒有权请出王命旗牌然后直接杀人。

不过吴守蔼、祖义涛这两个人,张儒是不会就这么杀掉的,再怎么证据确凿,也得把人送回京城让大理寺、御史台、刑部的人过过瘾。

张儒现在要做的,就是等待圣旨。

手里有王命旗牌可以在形势所迫下斩杀一个王爷,却不能在没有皇帝的命令的情况下随意杀害几个封疆大吏。

又等了十天,圣旨到了,朱佑樘言简意赅的告诉张儒可以自行决定。

这就等于是将所有的决定权放在了张儒手中,这样的信任,只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