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孺子帝-第14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微臣不怕死,可是楼大人……”

“他是礼部侍郎,出使匈奴、临敌守节是他的职责。”韩孺子无论如何都得派出一位大臣,楼循只能算是倒霉了。

“微臣明白。”

韩孺子想了一会,“绝不割地,其它事情,随乔大人做主,朕有一封密旨给你,必要的时候可以出示给楼大人。”

乔万夫只是副使,必须有密旨才能做主。

乔万夫领旨告退,认真地准备出使匈奴,楼循却在想办法拖延,有一些相熟的官员相助,从马匹、随从、节杖、书信措辞、城门开放、如何与城外的匈奴人沟通等诸多细节中提出为难之事,每一件都需要一两天时间解决。

皇帝连下三道圣旨,一道比一道严厉,夜色降临时,楼循终于放弃抵抗,请来城中的亲朋好友,撒泪相别。

次日天刚亮,正副使者带着六名随从出城,在城头众人的注视下,缓缓向匈奴人营地前进,半个时辰之后,他们被一队匈奴人骑兵拦截,倒是没有射杀,而是带入营中,城上的人再也看不到了。

韩孺子又一次在病榻前召开朝会,这回没人敢乱说话,朝会很快结束,皇帝单独留下邓粹,大部分官员都不太喜欢这位车骑将军,觉得他要倒霉,心里又松口气。

韩孺子却要对邓粹委以重任。

“邓将军需要多少兵马才能击退匈奴人?”

“二十万可以一战,三十万必胜,若得五十万人,敢教匈奴人一个也回不了塞外。”

大楚可没有现成的五十万军队,韩孺子道:“只有塞外驻军较多,加在一起或许有二三十万。”

“可他们一股一股地前来救驾,只怕几个月之内就会消耗殆尽。”

“所以朕要派邓将军亲去塞外协调诸军。”

钦差卓如鹤正在塞外调集军队,韩孺子也派人送出了圣旨,可他觉得不够,卓如鹤是文臣,指挥不了大军,碎铁城的辟远侯张印一直没有消息,韩孺子必须尽管派出一位大将。

邓粹没有显出惊讶,想了一会,“那我需要一个月的时间集结大军。”

“二十天,今晚朕就派人送你出城。”

“好。”邓粹答应得很痛快,甚至没问皇帝怎么能将他送出重围,既然能逃,皇帝自己为何不逃。

“夜逃生死难料,邓将军要有准备。”韩孺子说。

第三百三十章  不寻常的夜晚

花缤觉得自己真是老了,回想年轻时的鲜衣怒马、快意恩仇,居然没有任何感觉,那就像发生在别人身上的传说,而且是个愚蠢的传说,多年前的俊阳侯全然不知自己正在浪费时间与精力。

喝一杯酒,叹一口气,花缤嘴角露出微笑,“不过如此。”他说,“不过如此。”他又说。

外边天已经黑了,仪卫营中的少量士兵早早休息,花缤自斟自饮,心情坦然,隐约觉得自己像是看破人情冷暖的世外高人。

但是晋城绝非“世外”。

有人推开门不请自入,看到花缤,上前几步,扑通跪下,激动地叫道:“父亲。”

花缤轻轻摇头,自己毕竟不是世外高人,与这世上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眼前的青年正是最重要的一缕。

“你不该来。”

“父亲遇难,天下豪杰群起相救,我怎能置身事外?”花虎王越显激动,抬头仔细察看,“之前没告诉父亲,是不想让父亲担忧,今晚咱们就能离开晋城,已经无所谓了。”

花缤很想提醒儿子,从来就没有所谓的“天下豪杰”,江湖是个统称,囊括了各色人等,豪杰们各怀异心,永远也不能“群起”做一件事,可是一想起自己几十年来都在犯同样的错误,也就不想多嘴。

“事情准备得怎么样了?”

“都好了,二更一刻进王府,一切顺利的话,一刻钟就能出来,三更准时出城,城外十里有人接应,也都安排好了。”

花缤点头。

“那个女人可信吗?”花虎王忍不住问了一句。

“她是陈齐后人,有义士岛为她但保,亲手向皇帝下毒,已经得到证实……”话是这么说,花缤并不相信孟娥,看到儿子花虎王之后,他更觉得谨慎一些是正确的,“今晚的计划要推迟。”

“可是……”花虎王一惊。

“只需推迟一小会,三刻钟吧。”

“可城外接迎的人……”

“让他们等一会没关系。”花缤脑子里一直有个计划,即使儿子不出现,他也要执行,“先让别人替咱们探下路,顺便也检验一下孟娥是否可信。如果有意外发生,你立刻就走,绝不要回来找我。”

“父亲……”

花缤的神情变得严厉,“咱们父子二人不能同时陷在这里,出城之后立刻让匈奴人前来攻城,还来得及救我一命,你若一时犹豫,咱们都活不到明天早晨。”

“是。”花虎王只好同意。

“去吧。东海王也住在王府里,守卫不严,如果不能刺杀皇帝,你就派人去杀东海王,也好给匈奴人一点交待,他们未必知道兄弟二人的争斗,听说是皇帝的弟弟,应该很高兴。”

“是。”花虎王从前与东海王算是朋友,这时却没有为他争辩一句,起身退出房间,匆匆走出仪卫营,与街上的数名同伴汇合,他们就住在附近,能够观察到代王府和仪卫营。

周围没有埋伏,看上去,皇帝对今晚将要发生的事情一无所知。

韩孺子知道得的确不多,因为孟娥也问不出全部计划的内容,她只知道一件事:今晚会有人来取皇帝的首级,然后连夜带着首级与花缤逃出晋城。

韩孺子对这个计划有些费解,“营救花缤的江湖人既然要对我下毒,为什么又要取我首级?”

“下毒是他们最初的计划,本意是制造混乱,趁机救走花缤,没想到匈奴人将晋城包围了,他们又与匈奴人勾结,必须带着陛下的首级出城,才能得到匈奴人的接应。”

“嘿,匈奴人不想利用我引诱各地援军了吗?”

“不太清楚,我怀疑匈奴人内部也有分歧,有人想围而不攻,有人想速战速决。”

孟娥的猜测有些道理,东西匈奴去年才合而为一,内部存在纷争很正常,韩孺子希望已经出城的使者乔万夫能找准谈判对象。

夜色渐深,孟娥道:“我该去接迎刺客了,陛下小心。”

韩孺子嗯了一声,孟娥转身出屋。

孟娥曾向花缤提出由她“刺杀”皇帝,花缤没有同意,一定要自己派出刺客,孟娥只需将刺客引入皇帝的卧房,至于具体时间他没有透露,孟娥整个晚上都得守在接头地点。

想取得花缤的信任很难,想引出那些藏在城里的江湖人更难。

韩孺子坐在窗边,脑子里想的不是即将到来的刺客,而是不知人在何处的大单于。

房门打开,侍卫头目王赫悄悄走进来,低声说:“陛下,都安排好了,为安全起见,陛下是不是……”

“朕要留在这里。”

王赫没有办法,只好说道:“我留在陛下身边,外面的人等我发出信号就会动手。”

“嗯。”韩孺子身边的确需要一名护卫。

屋子里没点灯,两人在黑暗中一坐一站,过了一会,韩孺子有点好奇地问:“侍卫用什么发信号?”

“特制的瓷哨。”王赫马上答道。

“朕小时候有过一只瓷哨。”韩孺子微笑道。

王赫对皇帝的镇定感到惊讶,“我们的哨子特别一些,能发出不同的声音,今晚选用的鸟叫声,只有侍卫能听出区别。”

“不错。”韩孺子指着窗纸,“该怎么监视对面的情况?”

王赫上前,“陛下稍让。”

韩孺子起身让到一边,王赫取出一柄匕首,双手托着,在窗纸上轻轻划了一圈,挖出一小小的圆洞,马上收起匕首,退后几步,“陛下请回。”

韩孺子重新坐在凳子上,靠近窗户,一只眼睛正好对准窗纸上的小洞,能看到斜对面的卧房,他的卧房,也是刺客要去的地方。

“你怎么监视?”韩孺子问。

“我站门口。”

“你做自己的事吧,不用总守在朕的身边。”

“是,陛下。”王赫退到门口,一只眼向外窥视,另一只眼仍时不时瞥皇帝一眼,夜色中,皇帝的身影只是模糊一团,像是摆在窗边的一只大花瓶。

对王赫来说,抓捕刺客是次要的,最重要的职责是保护皇帝的安全。

皇帝太相信那名女侍卫,这让王赫深感不安。

时间一点点过去,两人都不说话,安静地观察对面,庭院里空无一人,偶尔有巡视的侍卫经过,也是极快地进出,不做停留。

将近二更,中司监刘介走出房间,带着一名提灯太监,四处检查,他是一名尽职尽责的人,不到处看一眼心里不踏实。

他差点破坏了皇帝的计划。

韩孺子天黑前偷偷离开卧房,躲进东厢一间无人居住的屋子里,张有才知情,刘介却不知道,他当时被支出去拿东西,回来之后交给了张有才。

韩孺子可不知道中司监会如此负责,刘介对每间屋子都要检查一下,有人住的必须从里面上闩,没人住的他则要推开看一眼。

两名太监越走越近,王赫不知该怎么办,韩孺子不想吓着刘介,站起身,几步走到门边,贴墙站立,王赫站在另一边。

刘介推开门,另一名太监将灯笼伸进来,照亮了半间屋子。

刘介站在门口看了看,关上门,继续检查其它房间。

王赫松了口气,皇帝的选择其实很简单,躲开刘介的过程也是无惊无险,可就因为他是皇帝,事情就大不一样了,王赫越发觉得这位皇帝非比寻常。

韩孺子坐回凳子上,继续隔窗观望。

刘介的房间就在皇帝卧室的隔壁,检查一圈之后,他回房踏实入睡,这个夜晚对他来说再平常不过。

韩孺子这些天一直在睡觉,人倒是不困,只是觉得无聊,好在没有等太久,刺客终于现身。

让韩孺子意外的是,刺客并非孟娥从外面引进来的,而是从西厢的一间房里走出,站在廊庑之下看了一会,悄无声息地向皇帝的卧房走去。

虽然月光微弱,韩孺子还是能认出那是张琴言。

据孟娥了解,张氏父女与花缤并非一伙,留在皇帝身边另有目的,而且是长久的目的,不争一时之功。

张琴言却偏偏在这个晚上突然出现,她是要引诱皇帝,还是被花缤劝服而要刺杀皇帝?

韩孺子不知道答案,估计孟娥也不知道,她正在府外等候另一名刺客,根本不知道府里发生的事情。

王赫不想那么多,任何人在他眼里都很可疑,于是将瓷哨放在嘴边,只要琴女推门进去,他就吹哨,将刺客拿个人赃俱在。

“等等。”韩孺子极小声地说。

“嗯?”王赫将憋住的一股气呼了出来。

“这是试探,真正的刺客还没到。”韩孺子肯定地说。

王赫微微一愣,“她一进去就会发现陛下不在……”

韩孺子沉默了一会,说:“床上有一个人,她未必能看出真假。”

王赫又是一愣,原来皇帝的准备比他想象得更充分,有一句话他没问,如果琴女就是刺客,现在躺在皇帝床上的那个人,可就要当替死鬼了。

王赫不在乎,韩孺子有一点在乎,但他必须冒这个险,今天晚上他不仅要抓刺客,还要将邓粹送出城去,这两件事紧密相关。

斜对面的张琴言停在皇帝卧房门前,韩孺子看不清她在做什么,经验丰富的王赫却能大致猜出来,同样极小声地说:“她在往屋子里喷迷药,她怎么会有这种东西?”

韩孺子能猜到她是从谁手里得到的,花缤是条老狐狸,利用张琴言试探陷阱。

韩孺子无声地冷笑,他根本不将花缤看作对手,若不是为了送走邓粹,他甚至不会费心事设置埋伏。

张琴言滑进皇帝的卧房,王赫眼睛一眨不眨地盯着,韩孺子却已扭转目光,心里想的还是大单于。

第三百三十一章  刺客的招供

张琴言走出皇帝的卧房,匆匆回到自己的房间,两手空空,看样子不是刺客。

侍卫头目王赫猜到张琴言做了什么,心中越发疑惑,难道此刻代替皇帝躺在床上的人不是太监?他用余光瞥了一眼皇帝,既敬佩,又有几分拿不准。

时间一点点过去,王赫开始怀疑所谓的刺客不会来了,甚至怀疑连女侍卫孟娥也不会回来了。

就在这时,院子里发出一声轻响。

王赫一下子紧张起来,知道这是江湖人的投石问路,立刻将哨子放在嘴边。

韩孺子受他影响,也盯得更紧,却什么也没有看见。

又过了差不多一柱香时间,有人从房顶轻轻跳下,落地几乎无声,像是一只夜里游荡的猫。

然后是第二道、第三道人影,落地之后立刻散开,观察片刻之后,向皇帝的卧房走去。

刺客果真来了,王赫比皇帝本人还要惊讶。

韩孺子更在意另一件事,孟娥不在三道人影之中,那三名刺客显然都是男子。

一名刺客站在门口,一名刺客站在窗前,这回连韩孺子也看出来了,两人在往屋里喷迷药,睡在外间的张有才今晚吸了两次,里间的皇帝替身这回也享受到了,两人都能睡个好觉。

王赫看向皇帝。

韩孺子几乎能感觉到三名刺客的心跳,他们在等,等迷药散开、等周围真的安全、等自己情绪平复,然后进入屋中,速战速决……

“嗯。”韩孺子轻轻发声,给出命令。

王赫吹响哨子,发出鸟鸣似的响声,本来应该有长短不同的三声,可外面的三名刺客极为警觉,而且经验丰富,“鸟鸣”刚发出第一声,他们就觉得不对劲儿,同时转身看向东厢的屋子。

他们必须当机立断,决定是继续行刺,还是马上逃走……

十名侍卫从房顶、墙后、屋内冲出来,他们的经验也很丰富,一发现刺客似乎有察觉,提前冲出藏身地点,没有等后两声哨响。

他们潜藏了半个晚上,每晚例行检查的刘介没发现他们,小心谨慎的刺客也没有,韩孺子隔窗盯了这么久,同样没看到墙角处居然藏着人。

王赫停止吹哨,手握刀柄,没有动,无论外面发生什么,他的任务都是保护身边的皇帝。

没有叫喊,也没有质问,侍卫与刺客照面就打,持续的时间很短,侍卫人多,刺客无心恋战,令双方的实力差距更大,几招之间,三名刺客被打倒,分别被两名侍卫按住。

时间再短也有刀剑相撞的声音,别人可能听不到,回自己房中不久的张琴言肯定能听到,但她没有做出任何反应。

还有一个人也被惊动。

中司监刘介向来警醒,他的房间里亮起灯光。

侍卫们迅速散开,将刺客也都带走,有人负责捂嘴,有人负责威胁刺客不要乱动。

刘介披着外衣,站在门口向外望了一会,转身回去,灯光再度熄灭。

韩孺子有一点歉意,可他不能对中司监说实话,刘介绝对不会同意皇帝离刺客这么近。

又过了一会,确定刘介入睡之后,侍卫们押着刺客鱼贯而出,要将他们送到别的地方审问。

韩孺子想要跟上去,王赫却没有让开门口,“稍等,陛下,给侍卫们一点时间。”

三名刺客已经落网,可他们没准还有帮手,王赫不能冒险让皇帝出去,他早已做好安排,更多的侍卫和卫兵很快就会行动起来,对整个王府做一次彻底搜查,与此同时迅速审问俘虏,得到口供之后,有可能要进行全城搜索,到时候将动用更多人力。

韩孺子不想再等,对王赫说:“带路。”

王赫无法,只得推开门,先在门外左右看了两眼,然后才请出皇帝,两人走到院门口,悄悄溜出去。

马上有一名侍卫奉命进来,专心盯着琴师父女的两间房。

大部分侍卫与卫兵还没有被调动起来,外面很安静,王赫与两名侍卫将皇帝引到附近的一个跨院里,三名刺客就被关在此处。

屋子里的东西几乎都被搬空,只剩三张椅子,刺客被绑在上面,已经挨过打,看样子还没有开口招供。

看到皇帝亲自到来,侍卫们吃了一惊,急忙退到两边。

借着灯光,韩孺子打量三名刺客,认出了其中一位,“桂月华?鬼手桂月华。”

桂月华从前是俊阳侯府里的武功教师,江湖上人称“鬼手”,曾经参与宫变,在最后一刻逃走,早被列为重大逃犯,却一直没有落网。

桂月华坐在中间,看到皇帝,嘴角流血的脸上居然露出笑容,被抓之后第一次开口,“陛下竟然还记得我,唉,陛下越来越聪明了,从前我们不是对手,现在更不是。”

“其他人在哪?”韩孺子相信城里的江湖人不只这三位,还有孟娥也不知去哪了,但他没有马上询问。

桂月华嘿嘿冷笑,“陛下觉得自己能比这些鹰爪更厉害?”

就在刚刚过去的一会工夫,三名刺客都受到侍卫的折磨,但他们没有招供一个字。

韩孺子点点头,“对别人朕没有把握,对你……”

韩孺子记得清清楚楚,桂月华当时抛弃同伴独自逃生,现在的他绝不会比那时更讲江湖道义。

桂月华仍在冷笑,只是笑容有些僵硬。

韩孺子退后两步,对王赫道:“他们知道的事情都一样,只要一名俘虏就够了。”

王赫点下头,向一名侍卫挥手,侍卫也点下头,不敢在皇帝面前动用长刃,取出一柄匕首,走到一名刺客面前,也不说话,将匕首抵在心口,用力一推,随后拔出。

匕首上几乎没沾血迹,刺客身上也没有鲜血涌出,头一歪,再无声息。

侍卫略过桂月华,走到第三名刺客面前,正要如法炮制,皇帝说:“留下这一个。”

侍卫自然不会多问,移动脚步,回到桂月华面前,将匕首抵在他的心口,转头看向王赫,只等一点示意。

桂月华还以为自己会被留下当活口,没想到竟然也要被杀,脸色一下子变了。

韩孺子盯着他的眼睛,那是一双江湖人的眼睛,似乎深藏不漏,又好像浅薄无知。

韩孺子嗯了一声,侍卫无需再等头目的示意,立刻就要动手。

桂月华崩溃了,原来皇帝不只在吓唬自己,而是真要动手,“等等,我全招。”

第三名刺客扭头向桂月华脸上啐去,“无耻鼠辈,出卖同道,难道一点脸面也不要了?”

桂月华面红耳赤地辩解道:“皇帝已经掌握一切,再瞒下去还有何意义?我不招,你也肯定会招。”

“老子绝不招!”那名刺客喊道,怒视皇帝,“狗皇帝……”

侍卫一匕首刺进去,刺客闭嘴。

两名同伴都被杀死,桂月华脸色更加苍白。

“刺驾,死罪,勾结匈奴人,更是死有余辜。”韩孺子冷冷地说,停顿片刻,继续道:“你拿什么赎罪?”

“城里有十七名豪杰,全都来自云梦泽,三人入宫行刺,三人在王府东墙外望风……”

王赫立刻向侍卫示意,一人走出房间,叫人去抓望风者。

桂月华急于保命,语速极快地往下说:“三人在仪卫营保护花侯爷,六人在南城花神巷尽头的一间院子里,那里有地道,直通城外,离城十里,有人接迎……”

桂月华每招一处下落,王赫就派出一名侍卫。

“还有两人前去刺杀东海王。”

“什么?”韩孺子吃了一惊。

“花虎王带着一个人去的,他说东海王是陛下的弟弟,杀死他算是添头儿……”桂月华越来越害怕,什么都说,一句也不隐瞒。

花缤交待儿子,如果刺杀皇帝不成,再去杀东海王,花虎王更狠,无论如何都要杀掉从前的“朋友”。

“孟娥呢?”韩孺子问。

“跟花虎山他们两个在一起。”桂月华带着哭腔说。

孟娥未必会尽心保护东海王,王赫立刻让一名侍卫出去帮忙抓人。

桂月华没什么可说的了,上下嘴唇微微颤抖,看着皇帝,等待自己的命运。

韩孺子对王赫和另外几名侍卫说:“先退下。”

王赫一惊,“陛下……”

“没事,你们捆得够紧就行。”

王赫亲自上前检查,确认两名刺客已死,桂月华也被牢牢捆住之后,带着侍卫们退出房间,守在门口。

外面的事情自有他人负责,韩孺子无需担心,他只想弄清一件事,“大楚皇帝到底哪里得罪了你们,惹来三番五次地行刺,甚至令你们甘心与外族勾结?”

桂月华从来没想到自己的胆子这么小,可是自从招供的那一刻起,他就控制不住全身的颤抖,“我们……不不,是云梦泽,想要先灭大楚,再驱逐匈奴人,勾结是权宜之计。”

“又是因为武帝屠杀豪杰?”

“应、应该是吧,我只知道云梦泽的总山头最恨皇帝,不管谁当皇帝他都要暗杀。”

“总山头?”

“就是云梦泽群盗的盟主……”

“栾半雄?”

“对对,就是他。”

“他和大楚皇帝有私人恩怨?”

“我不清楚,据说栾半雄的义父从前是天下知名的大盗,可能是被武帝杀死的。”

“嘿,官府杀强盗,难道不应该吗?”

“应该应该,不过栾半雄的义父好像是被武帝亲手杀死的,详情我也不知道,只是听说而已……”

韩孺子一愣,正要追问,突然传来敲门声。

“进来。”韩孺子道。

王赫推开门,轻声道:“东海王逃走了。”

第三百三十二章  两路逃亡

崔腾睡了一个好觉,在梦里笑出了声,当他被强行推醒的时候,自然感到难以言喻的愤怒。

“干嘛?”崔腾猛地坐起来,举起拳头,把推他的人吓得后跳一步。

紧接着,被吓一跳的人就是崔腾了,推醒他的人是一名太监,在太监身边,站着皇帝、将军邓粹以及众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