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孺子帝-第20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他们在哪?”

“我向杨奉发过毒誓,绝不泄密。”

“朕并无恶意,只是想了解杨奉究竟是怎样一个人。”

“请陛下原谅,誓言就是誓言,虽然我已经一无所有,还是不能违背,起码现在不能,请陛下再等一段时间吧。如果杨奉自己策划了死亡,以他的本性,一定留下了线索,但不会是他的家人,陛下或许还没有留意到。”

韩孺子想威胁几句,想了想又改变主意,“这些就是太后所谓的真相?好像没有什么新鲜的内容。”

上官太后所说的事情,韩孺子即使不知底细,也能猜到大概。

“真相还没说到呢。”上官太后变得严肃起来,“有人向陛下控告我吧?我能猜到是谁,甚至能猜到背后的人是谁。请陛下明白一件事:围绕着陛下所发生的一切事情都不简单,无一不是权力之争,陛下觉得今年诸事顺利吗?那是错觉,陛下正在失去最为重要的权力,这才是真相。”

上官太后要发起反击,手段与景耀一样,也是先取信于皇帝。

第四百五十八章  皇帝的宽容

“皇帝永远是孤家寡人。”韩孺子虽然常常念叨这句话,却是第一次向外人道出。

对面的孟娥轻轻地嗯了一声,又点了下头。

韩孺子微微一笑,知道孟娥并没有完全明白,“杨奉曾经对我说过,信息太多,还不如一无所知。”

“这话有点怪,像是他说的。”

“可世上的绝大多数人都苦于信息太少,只有极少数人,尤其是皇帝,才能体会到信息过多的害处。”韩孺子看了一眼摞在桌上的奏章,这是皇帝最主要的信息来源,也是大臣“蒙骗”皇帝的最主要手段。

上官太后久已不参与政务,可她毕竟执掌过朝廷,与大臣明争暗斗过,有成功,也有失败,韩孺子还蒙在鼓里的时候,她已经看出,大臣们正在取得胜利。

若非自身受到威胁,上官太后更愿意冷眼旁观,昨天,她全说出来:“陛下以为宰相是自己的亲信,其实宰相是大臣的人,卓如鹤能够顺利地当上宰相,只有一个原因,他取得了其他大臣的认可与支持。”

韩孺子又一次陷入重围,这回的敌人不是匈奴骑兵,而是自己人。

“太祖在争夺天下的时候,勇猛无畏,每每在千钧一发之际逃出生天,史书上说太祖有神灵保护,未卜先知,乃是天命皇帝。杨奉却说太祖之所以勇猛,不过是因为一无所知,只能凭灵机一动行事,之所以成功,靠的是运气。”

孟娥等了一会,说:“照我想来,也不全是运气,换一个人处在太祖的危急情况下,可能早就惊慌失措,哪来的灵机一动?”

韩孺子笑道:“没错,绝不能慌,信息再多、再怎么彼此矛盾,也要镇定,最重要的是,得做点什么,宁可做错,也不能不做。”

“皇帝不该无为而治吗?”孟娥自己也不相信这种事,只是想提出来听听皇帝的想法,毕竟这是大楚历代皇帝的祖训。

“无为……当然要无为。”

外面有人敲门,太监张有才走进来,自从佟青娥生下皇子之后,他回到了皇帝身边,“陛下,景耀来了。”

韩孺子端正神色,点下头,表示可以带进来。

景耀进屋叩见,察觉到角落里还有外人,没敢扭头观看。

“景公辛苦了。”韩孺子道。

“能为陛下效劳,再苦也值得。”景耀心中一喜。

“景公为朕做了许多事情,劳苦功高,理应获赏。”

景耀磕头,“老奴不求赏,只求陛下安康。”

景耀面朝下,看不到皇帝脸上一闪而过的微笑。

“宫里有职位空缺,但是朕以为景公未必愿意再回旧地。”

景耀立刻明白了皇帝的话中之意,刘介在中司监的位置上做得好好的,不可能换人,景耀回宫只能位居人下。

“老奴……确实不太愿意,不过一切皆由陛下决定,老奴没有挑剔之心。”

“嗯,很好,朕就需要你这样的人。少府缺一位探访使,景公可感兴趣?”

景耀愣住了,少府探访使不是大官,专门负责前往各地监督皇室产业,倒是个肥缺,油水多,但是远离皇帝,意味着远离权力。

“陛下……”景耀声音发颤,以为自己受到了驱逐。

韩孺子向前微微探身,正色道:“探访使只是方便景公出京,朕另有职责给你。”

景耀大喜,皇帝坐拥天下,整个朝廷都为之服务,却“另有职责”交给自己,那是极大的信任,也表明自己对上官太后的指控得到了认可,马上磕头谢恩,“老奴甘效犬马之劳。”

“平身。”

景耀又磕了一个头,起身看向皇帝。

韩孺子招手,让景耀走近几步,“第一件任务,请景公找到杨奉家人。”

“是,陛下,老奴一直没有放弃寻找,可线索不多,如果上官……”

韩孺子摇摇头,表示不想提起上官太后,“朕在想,杨奉肯定给妻子写过信,而且不至一封,既然如此就得有送信之人,你找一找。”

“陛下高见。”景耀其实早就想到了,只是一直没找到这个送信者。

“第二个任务,将英王找回来。”

景耀又要下跪,寻找杨奉家人只是皇帝的私事,寻找武帝幼子却是正经的大事。

韩孺子抬手阻止景耀下跪,“宗室子弟怎可流落江湖,让天下人笑话?景公请将此事放在心上,要人给人、要钱给钱,务必找回英王。”

“英王毕竟在外已久,万一……”景耀盯着皇帝,寻求暗示,英王是死是活全看皇帝的一句话。

“别管万一,你的任务就是将英王活着带回来,明白吗?”韩孺子稍显严厉。

景耀明白,“是,老奴马上着手进行。”

“嗯,退下吧,明天你会接到旨意,当天就能去少府了。”

景耀退出房间,心中半忧半喜,本以为自己已将皇帝看透,这时又觉得之前的猜测全错。

房间里,韩孺子对孟娥说:“心怀鬼胎的景耀,做事更加努力,所以,就让他一直怀着吧。”

孟娥微微睁大眼睛,很快点头,表示醒悟。

上官太后猜出是景耀指控自己,反过来指控景耀利用皇帝报私仇,夹在中间的韩孺子,不想成为任何一方的工具。

韩孺子思考了一会,“可以宣东海王和崔腾了。”

孟娥走到门口,将皇帝的旨意传给外面的太监,太监很快带来了两人。

东海王、崔腾与一群勋贵侍从守在凌云阁楼下,随传随到。

在皇帝面前,这两人比景耀自在得多,东海王瞥了一眼孟娥,稍感意外,因为孟娥不常出现在凌云阁,崔腾却无所谓,笑着向皇帝行礼。

韩孺子看着东海王,没有开口。

东海王笑道:“陛下忘了什么?”

韩孺子说:“朕在想,你们两人一个是诸侯、朕之亲弟,一个是太傅之子、皇后的弟弟,充当近侍之臣实在不合适,你们想当什么官?”

两人异口同声:“我不想当官,只愿留在陛下身边。”

“规矩就是规矩,以你们两人的身份,不适合久为近侍之臣。东海王,你若不想当官,就只能回东海国了,崔腾,你也一样,不当官就当一名闲散列侯,过你花天酒地的生活。”

两人呆住了,崔腾先开口:“那……就只好当官了,真的任我选择吗?小官我可不当。”

东海王道:“我不想去东海国,只要能留在京城,随陛下安排,官职无所谓大小。”

“我也无所谓。”崔腾急忙补充道。

“宿卫军大司马空缺已久,东海王可有兴趣?”

宿卫军大司马比南、北军大司马的品级还要高一些,在武职中仅次于正一品的大将军,论到实际权力可就差远了,宿卫八营各有都尉、将军,直接听命于皇帝,大司马只是虚设而已。

东海王并不意外,以他的身份与过往经历,只能担任位高权轻的虚职,于是跪下谢恩。

崔腾也跪下,嘴上说着不想当官,这时却若有期待地看着皇帝。

“你去给东海王当副手,宿卫军龙骧将军。”

“啊?”崔腾大失所望,他可不愿意直接居于东海王之下,“我不在乎官大官小,求陛下给我换个地方吧。”

“朕给你的是圣旨,不是商量。”韩孺子对崔腾向来不客气。

崔腾不敢再说什么,谢恩时很勉强,“当了龙骧将军,还能时常来见陛下吗?”

“既是宿卫之官,当然可以。”

崔腾总算稍稍高兴了一点。

两人一块退下,下楼时,崔腾小声对东海王说:“别得意,你若是仗势欺人、以上压下,我可不会忍受。”

东海王苦笑道:“仗势欺人?这话说是你,不是我。你还不明白吗?陛下这是让你监视我啊。”

崔腾恍然,立刻不觉得委屈了,“那我得看紧点,你小子别想逃过我的眼睛。”

东海王笑着摇头,心里却惴惴不安,以为皇帝看出了什么。

房间里,韩孺子又向孟娥解释道:“崔腾盯着东海王,东海王盯着上官太后,或许能少些是非。”

“陛下不打算惩罚任何人?”孟娥越来越觉意外,上官太后所作所为乃是灭族之罪,东海王、景耀也有欺君之意,皇帝居然都给放过。

“等等再说。”韩孺子冷冷地道,上官太后已无族可灭,东海王、景耀的罪行说大不大、说小不小,真论起来,也不能给予多重的惩罚。

皇帝得闭上一只眼睛,与此同时,将另一只眼睛睁得更大。

下一下奉召而来的人是赵若素,与往常一样恭谨有加。

孟娥有点好奇,赵若素十有八九就是向大臣泄露皇帝想法的人,任何人对这种做法都会深恶痛绝,皇帝还能保持宽容吗?

韩孺子将桌上的奏章推过去,“朕已批复完毕,请你看一眼,没有问题,就可以送还中书省了。”

这是赵若素的日常职责,他走到桌前,侧身站立,快速地翻了一遍,“没有问题。”

“有劳。”韩孺子客气地说。

赵若素捧着奏章告退。

孟娥惊讶地看向皇帝。

韩孺子道:“你能站在水里将水舀光吗?”

孟娥摇摇头。

“朕也不能,朕得离开水池,才能解决水池的问题。”

孟娥注意到,皇帝对她自称“朕”了,“还有一个人陛下没有处置。”

韩孺子当然记得这个人,“惠妃怀孕的时候,太后派张有才去服侍,如今是皇后怀孕,朕希望你去服侍她、保护她。”

孟娥明白,自己仍受到皇帝的信任,但是从此她离皇帝也会越来越远。

皇帝终是孤家寡人。

(本卷结束)

第四百五十九章  离心

(第七卷巡狩)

又是一年春天,皇后生下一个女儿,这不是崔家最想要的结果,韩孺子与崔小君依然激动万分,韩孺子亲自起名为“孺君”,一天要回后宫至少三次,查看女儿的状况,视若珍宝。

但是韩孺子的心没有因此沉下来,时不时地仍在躁动,他已经等了一年多,如今有了一个儿子、两个女儿,还有嫔妃怀孕待产,关于皇帝身体状况的诸多猜疑早已烟消云散,他将会是一位多子多孙的皇帝,有“资格”出去走走了。

阻力不小,韩孺子得一重重突破。

孺君公主出生三个月后,夏花繁茂,慈宁太后在寝宫里庆祝寿诞,只邀请了数名王家女眷进宫,禁止外臣恭贺,韩孺子上朝之后,匆匆赶回宫内,去为母亲拜寿。

慈宁太后怀抱着孙儿庆子——这是她起的小名,与“孺君”一样,都不是宗正府记录的正式名字——与众多嫔妃、女眷闲聊,皇帝一到,欢声笑语停止。

慈宁太后接受皇帝的拜贺,催道:“陛下忙去吧,你在这里,我们反而不自在。庆子,叫父皇、叫父皇。”

一岁的庆子已经会说简单的话,“父皇”两字却困难了些,他手里抓着一块甜糕,将头埋进祖母的怀中,不肯看向父亲。

慈宁太后大笑,挥手撵皇帝快些离开。

韩孺子笑着告退,在他的印象中,母亲对小时候的自己十分严厉,虽然独处小院之中,很早就教他识字,给他讲各种道理,到了庆子这里,却溺爱得没边,不让孙子吃一点苦。

韩孺子前往秋信宫,皇后在太后那边参加寿宴,三个月的小公主留在宫中,由孟娥照顾。

孟娥虽然从小习武,对待婴儿却温柔至极,目光几乎从不离开,皇帝进来,她也只是匆匆一瞥,立刻又盯向小床里熟睡的公主。

韩孺子走过去,也看了一会,心中喜悦,怕打扰女儿睡觉,什么也没说,向孟娥点下头,退出房间。

张有才迎上来,脸上笑呵呵的。

“你笑什么?”韩孺子边走边问。

“自从宫里有了孩子,气氛真的不一样了。”

“嗯。”韩孺子深有同感,一直以来,他都视皇宫为樊篱,自从儿子、女儿先后诞生以来,樊篱渐渐消失,这里更像是他的家了。

张有才跟在皇帝身边,呵呵笑了两声,忍不住道:“陛下是不是有点嫉妒?”

韩孺子惊讶地说:“嫉妒什么?”

“嫉妒皇子和公主啊,我看到了,太后啊、皇后啊、嫔妃啊……总之宫里的所有女人,如今关注的都是孩子,陛下可有点受冷落了。”

韩孺子笑了,“所有女人?没你说得那么夸张。”

两人边走边说,直接前往凌云阁,身后的一群随从太监倒是真嫉妒张有才,可是没办法,谁让他曾经跟着皇帝出生入死呢?

韩孺子无处可去才来到凌云阁,众多侍从都不在,他也没什么事情要处理,只是看看奏章、翻翻杂书。

张有才替皇帝准备笔墨,趁着皇帝心情不错,说:“陛下有没有想过多要几个皇子和公主?”

“当然想过,越多越好。”韩孺子拿起奏章,都是小事,他扫一眼批复“阅”。

“多要皇子、公主,首先得多选嫔妃。”张有才提醒道。

韩孺子放下奏章,看向张有才,“谁让你说这些的?”

张有才急忙摆手,“没有没有,对天发誓,绝对没有,我是真的希望看到陛下多子多孙。”

韩孺子笑道:“那是朕多心了,朕早就在洛阳说过,三年之内不再选秀,如今还差一年,朕不着急,你也不用着急。”

“是,陛下。”张有才再不敢多说。

奏章里虽然没有什么大事,但是看得多了,却能对天下各地的情况有个大致的了解,一旦读进去,韩孺子就忘了别的事情,不知不觉已到傍晚。

韩孺子匆匆赶回后宫,他得在入夜之前再次为母亲贺寿。

张有才刚刚接到慈宁太后派人送来的消息,请皇帝直接去慈宁宫。

韩孺子通常去慈顺宫给两位太后一块请安,今天是个例外。

慈宁宫里的客人大都已经离去,屋子打扫干净,隐约还有酒味,只有新来者才能嗅到。

慈宁太后仍然抱着庆子,佟青娥站在一边,看着自己的儿子,没机会伸手。

“朕再祝太后寿比南山。”

“活那么久干嘛?陛下不如祝我儿孙满堂。”

韩孺子笑道:“朕祝太后儿孙满堂、重孙满堂、玄孙满堂。”

慈宁太后笑逐颜开,将庆子交给佟青娥,叮嘱道:“庆子今天吃得够多了,贵妃小心,一个时辰之内不要再喂了,最近天热,多给他翻身……”

佟青娥一一应是,向皇帝行礼,抱着儿子告退。

韩孺子还真有一点嫉妒,儿子受到的宠爱太多了一些。

慈宁太后松了口气,“养个孩子多难啊,我真担心自己承受不住。”

韩孺子笑而不语。

慈宁太后正色道:“陛下又想离开京城吧?”

“太后……”韩孺子的这个心事还没有对任何人透露,自以为掩藏得很好,母亲一心扑在庆子身上,竟然还能看破,实在令他有些惊讶。

“陛下好几次在我面前欲言又止,想必是要等我庆生之后再提此事。”

韩孺子只得点头,“朕才只有一个皇子,没到最初的承诺之数,可是……”

“我同意。”

韩孺子更惊讶了,他原以为宫里的最大阻力来自于母亲,没想到这么容易就通过了。

“但我有几个条件。”

“太后请说,只要朕能做到……”

“陛下都能做到。”慈宁太后打断儿子的话,“首先,陛下不能单独出京巡狩,总得带一名嫔妃,如果她能在路上怀孕,也算没耽误正事。”

韩孺子哭笑不得,让嫔妃怀孕居然成了皇帝的“正事”,“太后,巡狩之途颇为艰辛,嫔妃怕是受不了长途颠簸。”

“陛下当初带着金贵妃可是走了很长一段路,我替陛下选好了,淑妃邓芸出身武将之家,身体好,也会骑马,她陪在陛下身边总可以吧?”

这不算过分的条件,韩孺子道:“太后决定就好。”

“嗯,第二个条件,我不放心陛下一个人出京,更不放心陛下身边的那些人,我从王家给陛下挑一名随从,让他追随陛下,我也稍稍安心些。”

皇帝出行总是要带很多人,不在乎增加一个,“好啊,是哪位亲戚?要不要先封官?”

“不必,等我挑好了再说,王家人都太老实,我得挑一个机灵些的。”

韩孺子应承下来,觉得事情很顺利。

“第三个条件,陛下颁一道选秀圣旨吧。”

张有才、慈宁太后接连提起此事,韩孺子略感不悦,“太后,君无戏言,三年还没过去呢。”

“这个我知道,还有一年嘛。陛下颁旨也不是立刻选秀,还是明年,只是给天下一个准信,让各方也好早做准备。”慈宁太后顿了顿,“当初的选秀是我同意的,陛下以为国家多难,不宜多事,中止了选秀,道理是对的,可天下人都说陛下的好,却以为我是昏庸的太后。”

韩孺子马上道:“当时是朕考虑不周,朕会颁旨,仍由太后主持选秀,只是规模不要太大,持续得也不要太久,耗费民力不说,还耽误了许多人家嫁女。”

慈宁太后笑道:“我也是穷人家出生的女儿,还不明白这个道理?陛下放心,这一年内我先挑选,明年日期一到,几天内就有结果,顶多十人,不会再多,可以吧?”

韩孺子同意了,母亲的要求并不过分,而他也很难对母亲采取强硬态度。

第二关是皇后,这一关并不难,韩孺子相信皇后能理解自己的苦衷。

果不其然,当天晚上听说皇帝的决定之后,崔小君只说一句话,“陛下想着早些回来。”

第三关才是最难的,韩孺子得让大臣们同意。

过去的一段时间里,君臣相处得颇为融洽,皇帝给予宰相充分的信任,这就是最大的权力,卓如鹤得以尽情施展拳脚,文武百官也都很满意。

在这种情况下,没人愿意看到变动,在京城,皇帝看到的信息由大臣提供,出了京城,皇帝看到什么就不好控制了。

皇帝第一次巡狩打掉了洛阳侯韩稠,谁知道还会不会再有类似的倒霉蛋儿?

次日上午,韩孺子在勤政殿宣布要去巡狩,云梦泽初定、东海战事未平、北方尚有隐患,都是他要去的地方。

大臣们无一例外地提出反对,理由多种多样,耗费国力、惊动天下、扰乱朝廷、令太后悬心等等都被提出来。

韩孺子一一反驳,大臣们则又提出新的理由,整整一个上午,也没争出结果。

反对的声音比韩孺子预料得更多,接连三天,奏章雪片般飞来,反对理由五花八门,几位大臣联名,一本正经地指出,最近天上星象不稳,皇帝不宜贸然出京。

韩孺子不急不躁,将每一份奏章都看了,能公开说的就写成批复,不适合笔录的内容,就以咨询的方式说给赵若素。

韩孺子将自己的决心表露给赵若素,声称巡狩势在必行,若是得不到大臣的赞同,就将直接带兵出城。

然后他默默地观察,默默地等待风向转变。

大臣们在皇帝身边安排了一名观察者,这是欺君,却也可以被拿来利用。

半个月之后,大臣的态度终于开始软化,争执不下的问题只剩一个:皇帝应该去哪?

第四百六十章  四方

辽东,离边塞最远的一座城池里,将军房大业做好了进攻扶余国的准备,比他最初的预计足足晚了一年,没办法,大楚当时的主要精力不能用来报复一个小国,而是要平定云梦泽和东海之患,塞外军队的主要职责也是防范北方,辽东得不到足够的兵马粮草。

房大业耐心等待,尽可能修复城池,招募流民开垦荒地,与此同时,远派斥候,甚至亲自出马,前往数百里以外勘察地势、抓捕俘虏。

十天前,他终于得到一支兵马,数量不多,加上辽东原有的驻军,也不过八千人。

房大业觉得够了,他得到准确信息,扶余国内已然大乱,分成数派,争斗不休,此国原本就是由众多部落集合而成,如今又将恢复四分五裂的故态。

八千兵马足以将扶余国几派势力各个击破。

房大业急于发起进攻还有一个原因,他太老了,多年在外为囚、为将,快要将体力耗尽,皇帝至少十次召他回京,房大业都以种种理由拒绝,他怕散了这最后一口气,再也不能回辽东。

“年轻的时候总想着如何在战场上保住性命,搬师回朝领功受赏,在家人面前风光一时,在外面待得久了,却已分不清何处是家。”老将军平时少言寡语,今天难得地发了几句感慨。

校尉马大来自京南渔村,追随当时的倦侯加入宿卫军,多次喝酒闹事,被送到边疆,他自己也愿意,可以说是很高兴,觉得京城太过无聊。

马大有着倔强的驴脾气,对房大业却极为敬重,以校尉的身份给老将军当亲随小兵,这时眨眨眼睛,说:“有老婆孩子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