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北宋有坦克-第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而那个未完成的任务,名声鹊起,目前的进度是130,也就是说,有一百三十个人知道自己,这里面,想必这一百三十个人,都是原身体嗜赌嗜赌博来的,而且还都是不怎么好的名声。
只得苦笑一番。
这时,来客人了,李初连忙笑的迎上去。
再看这客人的样貌,李初笑的更欢了。
这是个胖子,顶着一个大肚腩,这位爷不是从街上直接过来的,而是从这个围观的人群中出来的。
之前给刘三爷炒菜的时候,李初就看到了这个胖子挤到了人群中看热闹。
前面李初炒菜,包括收钱,这胖子都看的一清二楚,这个胖子愿意来这里吃,就是对这个小饭肆肯定。
好事,这是大好事啊。
这说明,李初这道招牌,是已经打出去了。
这胖子没有刘三爷那么的好吃如痴,他只是点了两道菜,鱼香肉丝和辣椒炒肉。
小半个时辰后,胖子留下一贯钱满足了离开了。
前面有刘三爷的例子在,后又有胖子,一些好奇的人也终于忍不住上前,想看看能让大家如此享受的菜肴,到底是何美味。
……
开业第一天,中午一个饭点的时间,阿秀脸色的笑容就从未停过。
虽然后面来的客流不多,但是这边贵在价格高,这收入颇为的可观,这期间阿秀还出去买了次猪肉,之前因为金钱有限,只买了两斤猪肉,不够吃的。
过了饭点后,这前来吃饭的人就少了。
镇里的闲人也不是很多,这会大家该忙啥都去忙啥,新鲜劲看够了也就那样。
再看阿秀和杨承、阿宁他们,忙了一个上午,想来应该饿急了。
可惜今天的食材已经所剩不多了,只能草草做了三个菜。
阿秀不是个好吃的人,但是也好奇李初的手艺,到底做出了什么样的味道,居然能如此的让人回味满足。
当阿秀夹一块红烧茄子放进自己嘴里时,眼睛聚然一亮。
杨承和阿宁早就迫不及待等不及了,让他们在边上看了一中午,又闻了一中午,这简直就是煎熬。
北宋的夜晚是漆黑的,只有微微的蜡烛泛着光明。
这种情况下,晚上是不会开门营业的。
再加上食材已经没什么剩下了,下午申时,李初就收拾好东西,同阿秀他们将小推车往家里回。
申时,也就是后世的下午3到5点。
回到家后,一家四个人围绕在厅堂的四方桌边。
桌上,摆满着许许多多的小平钱,里面最显眼的还是那锭银锭子。
一百二十三、两百八十七、六百九十四……
最后加在一起,一共是五两银子、四贯多三百钱。
也就是说,今天这一天,就赚了十贯钱。
杨承和阿宁得知这个最后结果时,两个小嘴巴张成了o型。
当然,这里面还要扣除一些本钱,不算李初定制币的消耗付出,差不多有八贯多的赢利。
阿秀的呼吸有些急促,幸福,来的太突然了。
天色逐渐的昏暗起来,外出读书的杨康也回来了。
于是一家五口,就这么围绕在桌子中间,盯着这堆小平钱发呆,直到夜幕降临,外头一片漆黑了。
阿秀点着了小油灯,昏暗的屋子有了光亮。
李初让阿秀把钱收起来,看这下午被钱闹的,晚饭都没吃呢。
好在昨日还有一点馒头,阿秀跑去加热了。
灯,李初看着眼前的这盏小油灯发呆,在没有电的晚上,是非常无聊的,除了上床睡觉啪啪啪外,几乎什么都不能做。
而且,这灯油也非常的昂贵,普通人家里也不可能长时间燃烧。
突然,李初站起来打开门走出屋子。
外面,冷风肆掠,格外的寒冷,看这个趋势,再过不久,就要下大雪了。
屋外,也很安静,除了冷风外,李初的耳边,还听到阵阵流水冲刷的水流声。
滍水河就在旁边,李初出了院子,走到了河岸边,借着一丝丝的月光看着这张河面,这不是一条小河,张眼望去,李初所处的这个位置,到对岸,有200多米宽。
是的,两百多米宽,尽管在晚上有点看不清。
这还不是最宽阔的,滍水河以几个s的形式而过,汝坟镇就是立于滍水河一个最大s的中间,李初的家则在这个大s的上头边,而这个大s的下头西边,河面宽达300多米。
由于地球的自转,河流的转弯造成的航道偏向,李初脚下这边是深水区,对面岸则是浅水区,白天还可以在河床边上看到一点点被冲刷到岸边的鹅卵石。
深水区这边的河流流动速度也比较快,水流速度也相对比较稳定。
阿秀拿了件厚衣袍追了出来,从后边给李初披上。
李初反手一摸,却摸到了一只冰凉的小手,转身一看,却是阿秀。
“官人,屋外冷。”
阿秀急忙将手抽了回来,这几日的相处,她感觉李初每做一件都有自己的想法和目标性,这大冷天的跑出来,肯定有什么自己不知道的想法,所以阿秀也没去问缘由。
她选择相信眼前这个男人。
她感觉,李初,会是对的。
李初微微一笑,将披在身后的衣袍解下来,阿秀感到肩头一暖,却是李初将衣袍披在了她身上。
“走吧,咱们回屋了。”
回去时,李初又转身看了下旁边那一大片的树林。
夜,已深。
阿秀回了右边厢房睡了,正房里李初躺在床上,盯着屋顶看。
“系统,我要定制一台发电机……”xh:。74。240。212
第十三章:发电构想
(这一章是因为特殊情况,所以0点一过就发了出来,下一章要等到下午或者晚上才更新。
顺便,再求个票,感谢,祝各位老司机以后开车永不被交警查车。)
“系统,我要定制一台发电机……”
不到一秒的时间,系统界面就给李初列出了好多种型号和各种能源的发电机。
风力发电机、水力发电机、柴油发电机、汽油发电机、核动力发电机……等等许许多多各类发电机。
李初甚至还在里面看到了地核发电机、太阳黑子发电机、太阳耀斑发电机……
李初:……
那后面一串串数不清的0,李初只能将他们排除在外了。
能用的,也就是风力发电、水力发电、石油等等发电机,其中详细的型号分类又分为好多款,李初在里面找到了最便宜的一款,即使是最便宜的一款,再看他所需要的定制币,居然高达十万。
十万定制币,怎么可能这么贵?
“系统,你这里面的定制价格的标准,到底是按什么来算的?”
尊敬的宿主您好,每件物品的定制价格中,包含了如下一些因素,如时空因素、科技因素、技术因素、生产工艺因素、耗材因素、数量因素、初始存在因素、社会因素、后世价格因素。
该款发电机,因为宿主所在时空科技稍尚未到能研发发电机的水平、宿主所在时空生产工艺未达到水平、宿主所在时空从未存在过发电机导致科技壁垒等等。若宿主所在时空已有发电机、且技术水平与工艺水平提升了,该款发电机定制售价也会随着变化或下降。
感情,还有这个限制。
也就是说,以后在北宋出现越来越多的现代物品,那么其他尚未出现的东西,也会受到影响,所需要的定制币下降。
不过,真的来说,这也是个好事,起码可以降价了。
但是让人蛋疼的是,一血的价格却因此提高了。
在北宋,想要有电,最快捷的办法,就是直接定制一台发电机,就是发电机太贵了,他现在只有46个定制币,离十万还差着远呢。
虽然不能直接买发电机,李初也不是没有办法。
而这个办法,就是旁边的这条滍水河!
李初又向系统提出了漆包线的定制,2。5毫米的漆包线一卷,需要四百个定制币,这个价格对李初来说,真的是非常的便宜。
不过即使如此,李初也买不起,只能将目标放在了1毫米的漆包线上,一卷则需要200个定制币。
除了漆包线外,李初又分别查询了下普通的电线价格和磁石的价格,心里有了底,不过并没有立即购买。
今晚,姑且就这样吧,没有电,什么也干不了。
第二日清早,李初早早的就起了床,来到了滍水河岸边。
手里拿着一根小木棍,在地上写写画画,不断着计算着一些东西,然后又测量了从庭院到河边岸的距离,再加入公式进去汇算。
算好之后,早饭也来不及吃,在阿秀的呼喊声中,奔去了木匠李大叔的家里,借来了一套木工工具,这也亏得李大叔这几日没有木工活,不然这三天两头的把人家吃饭的工具借出来,还真不好办。
没多久,阿秀带着钱出去采购了,镇上的一些东西物价比较贵,她要跑去襄城那边采购,估计要巳时末才能回来。
巳时末,也就是后世的10点多,将近11点的样子。
阿宁也跟着她一起出去帮忙。
杨承和杨康一起去夫子那边玩了。
家里就只剩下李初一人,他锁好院门,提着斧子和绳索往昨晚看的那片树林中去。
记得前任记忆中,这片树林中,还有好几颗大树,反正自家院子的地契都抵押在村正那儿,砍它几棵树,也不会说什么。
李初,是想利用这滍水河,做一台水力发电机。
系统定制太高,他只能自己去制作了。
没错,就是自己动手,制作发电机!
这个想法,很大胆很荒谬,而且根本不可能的。
是的,按正常情况去推算的话,穿越到古代,在科技基础、工业基础没跟上的话,你根本就造不出发电机,因为其中一些小部件等等,根本没法生产。
就算你知道发电机的构造和原理也没用。
可李初不同,虽然北宋的科技、工业基础没用达到要求,但是他有个定制系统,一个能定制任何物品的定制系统。
只要有足够的定制币,这一切都是浮云。
至于发电机构造和发电原理,这应该是每一个理科生都能会的吧。
李初不是理科生,也不是文科生,他是这样学一点,那样学一点,每一个都学到了一点皮毛,样样都通,同时也样样都不通。
发电机这个,是他曾经跟一个朋友在深山里呆一个月,无聊而且又没电,所以两人尝试着自己鼓捣风力发电机玩。
尽管过去了许多年,一些构造和原理,李初还是记得的。
李初,最初是想法,是把坦克拆了。
因为坦克里面有许多发电零件,当然,这只是一个想法,把坦克拆了去当发电机,这不是丢了西瓜捡芝麻么,因小失大。
而且,坦克这个玩意,在这个时代就是一个杀器,安身立命之所,是李初的安全保障,真要是发生什么事,他绝对会开着坦克直接辗压过去。
而风力发电,也不行。
风力发电,最大的区别就是需要蓄电瓶,因为风不可能无时无刻的在吹,所以更多的时候,风力转子是静止的,只有在有大风的时候,才会转动,而且转动的速度快慢没有一个稳定的数值。
所以,这个时候需要一个蓄电瓶,把风力发电的电量存进电瓶中,再通过电瓶变成稳定的家用交流电,这样才能稳定源源不断的有电量提供。
但是一个电瓶的话,李初看了一下,定价很高。
以现阶段的情况来看,风力发电机是不予考虑的了。
而柴油汽油发电机,也是一样,哪怕现在给李初一顿汽油和柴油,可因为这两种发电机里面的构造太复杂,需要太多的零件来达成这个能量转换,现阶段这是一个不可能的事情。
而且,这两种发电机,李初也只能依靠直接在系统定制里面直接定制购买。
自己制造的话,等个几十几百年吧,等北宋朝科技起来了再谈。
可以说,以李初现在的情况,唯一能利用的,就是这个水了。
利用水力发电,首先家门口就是一条大河,而且这边还是深水区,再则这边河流流速均匀,而且无论白天黑夜,天荒和地老,这条河流都日以继夜永不停歇。
发电的原理,就是转子切割磁场,产生电子,也就是电。
这条滍水河,就是天然的转子啊。
由于这转子的稳定性,李初就可以不用蓄电瓶了。
这样一来吗,一切,都可以用最简的办法,来制造发电机。
首先要做的,就是改造转子。
李初在这个小树林里面,用锯子拉扯了大半天,也才堪堪锯了一半,手臂也泛酸了,这棵树比较大,越往中间锯,压力也越大。
没法了,李初又拿出了斧子,从另外一端砍。
鼓捣了大半天,这才擦着汗水,拽着绳子往小院相反的方向走。
麻绳早在锯树之前,李初就爬上去,系在了树的上头,拉动着绳子扯动,大树倾倒的力量,直接将树根处被锯的只剩下一点支撑直接带断,倒在地上。
用斧头将一些细小的枝杈砍断,将麻绳重新系在树杆上,往院子方向拖。
院子太小,只能将树放在旁边的空地上。
做完这一切后,李初也累了个半死,这个时候阿秀也带着阿宁采购了许多食材回来了。
阿秀去分管处理食材了,小萝莉阿宁打了一碗凉水端过来。
“姐夫,给你喝。”
李初笑着接过了,这小阿宁越长越大,也越来越懂事了。
“去帮你姐姐吧。”
李初一口喝尽,将碗给回了阿宁。
砍树,是准备用它来制作一个类似于水车这种东西,还有简易发电机的一些构架,这一棵树的话,看起来应该差不多了。
李初歇息了一会儿后,没有立即动工。
现在已经快要午时了,还要去镇上饭肆摆点,这些木工活只能这几天各抽出一些时间和精力来处理了。
“路上没发生什么事吧。”
小院子里,阿秀正在清洗和分类蔬菜,肉菜还是只买了一些猪肉。xh:。74。240。212
第十四章:老干妈风味豆鼓
汝坟镇沿着官道修建,地理位置有些特殊。
因为是官道,这里南来北望的客商很多,但是,由于汝坟镇本身没有什么特产或者其他资源,这个小镇唯一起到的作用,就是供路上的商客们休息。
这种小镇,在郑宛道上,还有很多很多个。
远的不说,就近,在汝坟镇跟襄城县中间,就有一个姜店镇,而且,汝坟镇距离襄城县也不算远,南边的叶县,亦不远。
一般情况下,除非特别急着赶路的客商,晚上才会选择在汝坟镇过夜,毕竟,汝坟只是一个小镇,里面的住宿设施,跟县城比肯定是不如的。
至于汝坟这个名字,虽然名中带个坟,却不是坟茔的意思。
坟,还有另外一层意思,即堤岸,也就是水边的高地,也有河坝的意思,汝坟镇,这个名字的由来,就是汝水河边的一处高地。
汝坟镇所处的位置,是滍水河的下游地带,滍水河注入汝水中,古时候,这滍水河也属汝水,故而汝坟镇的名字由来。
虽然,在这里的客商很多,但是流动性也大,对于宣传而言,需要长时间的不懈努力,比不上稳定的流动圈子那么快。
结果就是,上半午时,李初这边的生意,不太好。
一个人也没有,到了下半午时,才有人来,这位客商,是昨天的熟客,因为车辕出现了故障,要在镇上多停留一天。
在吃食方面,国人向来有个传统。
那里人多,就去哪里!
这一点,在后世尤为明显,特别是四川成都一带,简直堪称疯狂。
这边有食客在吃,就能起到吸引的作用,再加上这客商之间走南闯北的也经常认识碰面,于是这一来二去的,到午时结束,李初的饭肆生意就没停过。
不仅如此,隔壁这滍水客栈,有个住客叫了两个菜,让送上去。
今儿个中午虽然忙,李初注意到阿秀的脸上,渐渐有了许多的笑容。
这是发自内心的那种幸福的笑容。
“我说李小哥,你这名为辣椒之物,我特别喜欢,我这人经常往南边行商,湖广之地多湿气瘴气,每回去那边全身都非常难受,而且食欲不振。
今日尝了你这辣椒,被这辣椒一辣,这浑身的湿寒尽然消退了,而且这食欲大振,胃口大开。
不知这辣椒存放时日为多久,可否卖予一些给某,若是有了这辣椒相助,这番湖广之行怕是要轻松许多了。”
卖辣椒?
眼前这位张姓客商倒是个实诚人,这辣椒的作用李初也是知道的,只是一时给忘记了,没想到这位一吃就能吃出辣椒的作用,而且也丝毫不隐瞒要买辣椒的原因。
无商不奸!
这句话,在后世而言,被运用到极致,可对于这个时候的北宋人民来说,在道德方面,各有各的标准,眼前这位,倒是个良心实诚的好商客。
这要是换做张老财那种商人,只会追问你这东西哪儿来的,这个中蹊跷缘由,打死都不会说。
辣椒而已,对于这种有良心的商人,李初自然不会吝啬。
反正这辣椒他定制的也比较多,送一点给这位张老板也无妨。
可当李初从推车下面的柜子里,掏出一大袋干红辣椒,分出一两斤给张落时,李初却停了下来。
“这样,张老板你去找一个空摊子或者空罐子,能方便携带,可以盖上的。”
张落是一个四十多岁儒生打扮,唇边留着一缕小胡子,他沉吟了一下,便起身去寻李初所需之物。
李初让他去找罐子,有一定的原因。
植物、作物这类的物品,在定制系统里购买,有2种价格,一,作为食物用,这种类型,定制购买的价格非常的低廉,但是却不能种植。
是的,虽然里面有籽,但是都被限制了,种了也没法生长。
另外一种,便是正常,可种植可做种的,这种的价格特别高,受北宋存活量、社会因素影响,比如西红柿、土豆、杂交水稻这类北宋没有,属于外来物种的,则初期购买价格非常的高昂。
但是你只是用来做吃的,不需要做种的话,则会非常的低廉。
李初定制购买的,都属于第一种,只能吃不能做种。
新鲜辣椒保存时间比较短,所以李初拿出来的是干红辣椒,就是那种跟小米辣一样大小的干红辣椒,这种能保存很久。
刚才李初是想直接给这位张落,可是他发现了一个问题。
北宋,基本都是靠煮的,辣椒这种东西,用炒的才能发挥内在的辣味,能指望张落在去湖广的时候拿去炒?
而且,李初还得感谢这位张老板,为他开了一个新的生意门路。
卖,辣椒,酱!
没错,就是卖,辣椒,酱!
汝坟镇的客商流动性,和交通要道通辖西与南,再加上这边都是商客,简直就是给辣椒酱,提供了最天然的市场。
至于卖那种辣椒酱,这还用考虑吗?
当然是风靡全球的,老,干,妈!
定制系统中,老干妈风味豆鼓的配方,仅售价1个定制币,这张配方中,包含了老干妈品牌系列中所有产品。
便宜啊,良心啊。
问了下系统原因,这秘方,在系统眼中,不过就是一道菜谱而已,售卖1个定制币,还是因为这是最低购买值。
很好。
要不是系统定制出来的物品,不可以直接作用于贩卖,李初倒想直接让系统当生产工厂了,不过,李初也有自己的考虑。
这里面涉及到一样物品,玻璃。
北宋的时期,琉璃都是奢侈品,更别说这种透明的玻璃了,而且还是作用于一种辣味吃食的包装,这里面一旦控制不好,以李初现在的实力、势力而言,会崩盘的。
平静的生活绝对会被打破,尽管他有坦克,不惧怕任何敌人。
但是阿秀、杨承、杨康呢?
这样一来,给家庭带来的变化,绝对不是阿秀他们一时间能承受起的。
所以,为了阿秀,尽管有坦克,李初还是选择了前期以平静低调的方式,先稳固好自身的发展,再徐徐图之。
玻璃,不能大量的出现,最起码得先有一个稳定的实力前,不能大量出现,更别提用在吃食上这种北宋人眼中的奢侈行为。
记得,镇子的南边,有一家民窑。
没一会儿,张落就找来了一个装酒的酒坛子,直径约十五厘米,不是很大,但两边能系上麻绳,方便携带。
坛子也已经被洗净了,封口是用麻绳将油纸绑禁在坛口的凹处。
李初点了点头,表示这个东西可以。
先前拿出来的干辣椒,李初已经全部切碎末了。
调味料里,李初还存放着一些豆鼓,原本老干妈里面的豆鼓是用黄豆做成的,但是需要一定的时间,眼下怕是等不了那么久,索性李初就将调味料豆鼓全拿出来。
姜、蒜切成碎末。
花椒捣碎。
食材准备好后,开始按老干妈配方里的详情,一步一步下锅炒制。
这不炒不要紧,这一炒,炒出香味的时候,整天街上的人都突然转过头朝这边看来。
嘿嘿。
李初同大家一笑,又往里面加了点水。
没多久,一锅老干妈就制作完成。
张落在后面看的眼睛都呆了,他看到李初这个动作,作为商人,他很快就明白了李初这个用意,看向李初的眼神尽是感谢之色。
刚做出来的老干妈还是热乎乎的,不宜直接装坛,李初便将他端到一边,放凉。
这边拿起一个小碟,从里面盛了一点点出来,放到张落面前。
“尝尝如何。”
李初也不待张落下筷,自己先用筷子夹了一点放入口中。
唔,还是当年那个口味啊。
好生怀念。
张落也夹了一点放进嘴中……
唔,张落瞪大了眼,口腔中味道,瞬间爆炸。
香、甜、辣、麻,张落不知道该怎么形容了,他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