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靖康雪-第2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可是即使如此,岳翻依然不赞同岳飞的举动,虽然从岳飞的话里面,岳翻感受到了岳飞绝对不是一个普遍印象中的愚忠之人,否则他也绝对不会为了保护一城百姓而抗拒皇帝诏令,但是,他为什么还会班师,最后还那样死掉了呢?看来,另一个时空中的岳飞之死,自己还有很多不知道的内幕在里面。

带着这样的疑问,一直到下半夜,岳翻才迷迷糊糊的睡去,等到第二日天已大亮,岳翻才醒过来,洗漱之后,吃了早饭,吃完早饭,整理一番,岳翻就来到了张英的军帐,打算和他商量一下下一步的进军计划,不过走到帐前,岳翻突然看到了几匹明显不该属于皇城禁军的高大战马,还有几名明显不同于周边禁军士兵的士兵。

战马,是非常神骏高大的战马,士兵,带着剽悍的气息,肤色黝黑,身体结实,一眼就看得出精锐善战的程度,这样的士兵,很明显不是温香软玉的大宋腹地可以诞生的,唯一可以诞生并且拥有这些士兵的地方,只有一处——西北。

岳翻笑了,林冲来了。

果然,一进帐篷,岳翻就看到了张英正满脸笑容,握着一员大将的手,不停的说着什么,那员大将,身材高大,穿着威风凛凛的战袍,挺立于地上,就像是一棵老松扎了根,和那些被酒色掏空身体的禁军军官一比,简直是云泥之别。

毫无疑问,不是林冲,还能是谁呢?

一别五年,当初那个东京城八十万禁军的棍棒教头已经变成了种家军头号猛将,也是西军里面赫赫有名的,能和熙河军主将姚古并称西北二庭柱的超级战将,大宋朝熠熠生辉的军事之星,从军五年,大小征战一百余次,百战百胜,未尝有一败,麾下士卒从三十人骑兵开始,到了如今的三千精骑,乃是除了姚古的熙河军之外,大宋朝最强悍的一支成建制骑兵。

林冲的传奇就是从他抵达西北那一天开始的,种师中很看好林冲,看着他武艺强悍,更有兵略,所以有意着重培养他,让他带领骑兵战斗,五年来,林冲没有辜负过种师中的任何一次期望,最艰难最惊悚的一次,就是西军战败,林冲为了执行焚烧西夏军粮草、迫使他们撤军的任务,带着三百骑兵陷入敌军重重围困,血战三天三夜,居然带着二百多骑兵回来了。

那一次,他们当真是杀的“人为血人,马为血马”,种师道和种师中本来都绝望了,结果正在撤军之际,林冲率军归队,还带来了成功焚烧西夏军粮草,迫使西夏军不得不撤军,无法追击西军的好消息,林冲以一己之力挽回了败局,至少让西军的主力得以保全,童贯大喜,拨了一千马军给林冲指挥,种师中给林冲拨了五百马军,林冲从此一飞冲天,开始走上人生辉煌之路。

经过数年血战,林冲麾下军队越来越精锐善战,三千军队也不知换了几茬儿,个个都是百战余生的老兵,不仅是种师中的最强杀手锏,更是童贯手中的王牌,后来岳翻听说,童贯这一次本来是不愿意把林冲送来江南的,但是迫于皇帝的压力,不得不这样做,临走之前,童贯还嘱咐林冲,一定要保证马军主力,等你回来,再给你拨两千马军,给你五千马军指挥!

五千马军,从赵光义雍熙惨败和赵恒澶渊大战之后,大宋朝就没有那么大编制的马队了,产马区域尽皆丢失,大宋朝在这一点上先天不足,不是人力可以弥补的,虽然有各种各样的手段获取战马,但是始终成不了大编制,外族卖给大宋的公马都是阉割过的公马,只能一次性骑乘,并不能扩大养马数量,除了熙河军拥有强大的马队,其余诸路军马都没有这样强大的马队。

对于这件事情,种师道和种师中是喜忧参半,喜的是林冲是他们带出来的将领,林冲的辉煌,他们脸上更有光;忧的是林冲一旦成为了西军最大马队的统制,那么林冲就会一跃成为大宋朝最强大马军的指挥将领,大宋第一骑将,那个时候。林冲还会归属他们种家军指挥吗?童贯速来喜爱骁勇善战的林冲,趁此机会让林冲独自成一军,成为他童贯的亲信,那种家军可就“损失惨重”了。

种家军的老对头姚家军素来以强大的马队和野战能力闻名,一直都和种家军相互竞争,种家军短于马队,一直都比不上姚家熙河军的野战实力,而林冲的出现则为种家军补齐了最大的短板,有了林冲的种家军才是长了翅膀的老虎,可以在野外和任何敌人交锋,只要有林冲,种师道和种师中都有这个信心。

林冲,他真的做到了自己所希望做到的,他实现了自己的目标,这还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是林冲在参加西军的第三年就有了孩子,林娘子张若贞终于为林冲诞下了一儿一女,儿取名林骁,女取名林娇,对于他来说,这简直就和他要做全军都统制一样开心。

岳翻再一次见到了林冲,见到了如今已经成为着名大将的林冲,当初的林冲,虽然面带豪气,但是眼眸之中总有一丝深沉的忧郁,这一点,岳翻一看就看出来了,而如今,那丝忧郁已经没有了,林冲的眼眸中只有明亮的战火,岳翻通过岳家庄的大火浴火重生,林冲也通过战火浴火重生,现在的林冲,是当之无愧的超级战将,假以时日,可与曹玮狄青比肩,而如今林冲的战功已经不在任何一名西军大将之下,所欠缺者,就是独自指挥一场真正的战役。

原本,在西军,林冲还排不上资格,但是在这里,岳翻可以说服张英给林冲一支人马,让林冲单独指挥一个方面,宋代防备武人,不让武人单独指挥战役,除了狄青指挥过一次以外,林冲虽然不能负责全局,但是岳翻相信,一个战场,林冲绝对可以胜任,他不仅仅是勇猛,更是军事家!

岳翻还打算这一次趁这机会,和林冲商量一下步军对抗马军的事情,这一点,在未来的某个时间段,会非常有作用,如果可以的话,岳翻在对上金军的骑兵的时候,会更有信心。

“师兄,一别经年,别来无恙。”岳翻虽然有千言万语想要和林冲慢慢诉说到了嘴边,却只有短短的十个字,这却也够了,和林冲的深厚情谊,岳翻相信不用话语也可以说明白就是了。

林冲很明显的听懂了岳翻的思念,笑着走上前,挺立在岳翻身前,说道:“六郎,你长大了,也勇敢了,师尊在天之灵,看到你现在的这幅模样,一定会欣慰的,师兄也很欣慰,能够看到今日的你,能在军营里看到你,六郎,你做的很好。”

岳翻笑着点头:“这还不够,我们师兄弟一同破贼,为国出力,这才是真正的能让师尊在天之灵欣慰。”

林冲握住了岳翻的手:“方才张帅说,这一次之所以朝廷下令师兄带兵前来,都是你出的主意?”

岳翻看了看一脸笑意的张英,点点头,说道:“禁军的战力,师兄再明白不过了,用这种事情来麻烦师兄,到也是无奈之举,只要有师兄的三千马军助阵,我便有八成胜算可以荡平方腊贼军,生擒方腊,为师兄再添一大战功!”

七十五林冲说,他有一个计策

林冲并没有大喜,很沉稳,这么多年来,林冲变了很多,也有很多没有变的地方,而岳翻最高兴的,就是林冲的沉稳一直没有变,也就是因为这份沉稳,林冲才不仅仅是个将才,更是一个帅才!按照岳翻的想法,他这两位师兄,卢俊义和林冲,都可以做为帅才统率全军征战才对!

“方腊之军蜂起,响应者百万之众,如今虽然略有减少,但是实力犹存,更据有数州之地,六郎为何说,自己就有八成胜算?方腊军至少有三十万众,而如今,朝廷之兵,呵呵,按照师兄的推测,张帅,怕是不足三万吧?”

张英苦笑连连,开口道:“平之(种师中为林冲取的表字)懂我,平之懂我啊,不足三万的兵马,还是东拼西凑的,我这里尚且如此,嵇仲(张叔夜表字)那里就更加捉襟见肘,自保尚且困难,更别说进攻,此时此刻,我是真的山穷水尽,若无平之三千马军,这场仗,没法儿打啊!”

林冲微微的“哼”了一声:“那一群贪腐之辈,不仅毁了禁军,还想毁了西军,他们的手也伸的太长了!哼!待得这次回去,定要将他们的爪子剁掉,以泄心头之恨!张帅不用担忧,此次林冲前来,不仅仅只带了马队,还带了火器,虽然威力不大,但声响甚巨,方腊贼军井底之蛙,不知晓此物可怕。

来的路上,我已思考一计策,方腊军乃乌合之众,无军纪,无组织,皆靠一股锐气强撑至今,我等若要对付他们,就定要挫其锐气,尤其是方腊军主力的锐气,定要挫之!我等可以润州为诱饵,诱使方腊贼军乃至于方腊本人率军前来,我闻之润州此时被为,监军谭稹困守之,我等放出消息,张帅要领十五万大军来解润州之围,尽起全军之力,如此,方腊问此消息,定然会帅主力北上润州,欲寻找我军主力,决一死战。

我等也就当真以主力前往,在润州城布下埋伏,以全军为诱饵,我率三千骑军在外围埋伏,大战一旦打响,张帅要率军坚守片刻,我就能以火器破敌,骑军猛冲,我麾下三千骑军,在十万党项贼人中来去自如,又岂是方腊军可以比拟?如此,里应外合,大破方腊主力,一路追杀,不给其喘息之机,方腊无马队,军队无组织,定一溃千里!我以马军追击之,定生擒方腊献于张帅帐外!”

林冲一番话说完,张英和岳翻对视一眼,也就明白了林冲这个计策的关键点所在,其一,林冲马队可以冲破方腊主力大军的组织,击溃之,其二,作为诱饵的“禁军主力”必须在林冲以火器击溃方腊军之前,撑住!

这才是最重要的一点,林冲整个战略计划的核心,以全军为诱饵,甚至是以张英和张叔夜还有他岳翻岳飞等人一起做诱饵,赌的就是大家伙儿的命,要是成了,一战定乾坤,大家都会立下天大的功劳,要是不成,大家都会完蛋,会成为方腊成功路上的垫脚石。

岳翻对方腊没有好感,这厮被很多人美化为农民起义军领袖,率领劳苦大众反抗腐朽的宋王朝的统治,劳苦大众不错,腐朽的宋王朝也不错,可方腊这厮没给宋王朝的达官贵人们带来什么损失,反倒把劳苦大众害的苦不堪言,“戕民二百万”,这是方腊起义的一大“功绩”,可怜的劳苦大众啊,被宋王朝敲骨吸髓,又被方腊干脆利落的取了性命。

方腊完蛋之后,又被童贯的西军还有朝廷禁军再次敲诈了一番,方腊起义,把劳苦大众的痛苦平白无故的增加了三倍;不过比较起来,宋王朝要的是钱,方腊要的是命,比起来,是不是宋王朝稍微好一些,半斤九两?

来不及思考这些事情,迫在眉睫的战略计划需要张英和岳翻去思索,张英考虑的不是自己的性命,他是真的在考虑这个计划的可行性,考虑自己麾下的禁军是否可以承担起拖延时间的重任,他没有考虑自己的安危,因为在张英看来,不成功,便成仁,那就是最好的归宿。

战败了,就死,战胜了,就活,干脆利落,没有第三条路。

岳翻思考的就多一些,岳飞和岳翻两兄弟都在军中,万一出了什么事情,不考虑岳翻自己,也要考虑一下岳爸爸和岳妈妈,还有岳飞那个还不到两岁的儿子岳云,要是考虑自己的话,林冲这个计策实在是冒险之至,不仅把自己置于死地,也把大家都置于死地,不成功,就真的要死了,一方是三万人不到的乌合之众对抗极有可能超过十五万人的乌合之众,要拖延时间,另一方是三千人的精锐强悍之军对抗十五万的乌合之众,双方任何一方出了岔子,掉了链子,那么这场战役的结果都是惨兮兮。

林冲要用三千骑兵从外围冲杀方腊的超过十五万人的集团军主力,张英也要用不足三万人的禁军厢军联合军对抗方腊的十五万人超大集团军,一个往外打,一个往里打,所谓里应外合,其实就是里面和外面都把自己置于死地,置之死地而后生,是中华兵法里面最精粹,也是最惊险的准则。

其实两方面任意一方面的实际情况做一点改变,岳翻都会更有信心,比如进军增加到五万,或者七万,林冲的马队增加到一万,或者一万三,那都能促使岳翻更加相信这件事情可以办成,原本岳翻也定了一个策略,有八成胜算,只不过要消耗更多的时间,而林冲开出了一个二成胜算的战略计划,只需要一天时间就可以决定胜负。

这种情况下,该如何选择呢?

岳翻看了看张英,张英也看了看岳翻,良久,张英开口道:“六郎,你是如何看待的?这个策略,你觉得可行还是不可行呢?”

岳翻看了看林冲那略微期待的眼神,开口道:“其实我也有一个策划,不过和师兄的策划比起来,就有些差别,我的想法是,步步为营,以优势装备和火器,一步步的迫使方腊叛军后撤,然后使用反间计,让方腊自毁长城,以师兄的三千铁骑作为主力,奇袭、破袭方腊主力,不断取得小胜,趁这机会,向朝廷讨要更多的军队,或者联合更多的厢军,至少建立一支五万人的可战之兵,最后与方腊决战。

师兄的计策是置之死地而后生,兵行险招,以命博命,胜了就是大胜,方腊没有反扑的机会,败了就是全军覆没,我等一个也别想逃出去,如此算来,最多三成胜算,而我的计策比较缓慢,耗时长,不过我以为效果还是可以的,并且较为安全,把握也比较大,八成胜算,现在,九成。”

岳翻说完之后,看了看林冲,林冲不太赞同岳翻的添油战术,开口道:“那样虽然可以战胜,但是损耗太大,现如今,每过一天,江南百姓就要多遭受一天的战火殃及,早日平定叛乱,还百姓一个朗朗乾坤才是最重要的,张帅,末将还是坚持一战而定胜负!”

岳翻没有再说话,该说的都说了,张英到底要听谁的,或者说他自己究竟是如何决定的,是置之死地而后生,还是步步为营添砖加瓦,那都是他自己的事情,他才是主帅,有最终决定权。

良久,张英终于开口:“食君之禄,为君分忧,我等男儿,本就该将自己的性命抛到一边,陛下夺情起复本帅,真是对本帅莫大的信任,本帅若是不能荡平方腊,还江南百姓一个朗朗乾坤,那么不仅愧对陛下,更愧对黎明苍生,早日结束战乱,平定江南,才是最重要的,与之相比,性命不值一提,本帅决定,采用林冲将军的计策,置之死地而后生!”

七十六为什么,他们执迷于青史留名

对张英来说,对岳飞来说,对林冲来说,性命并不是他们所追求的,或者说,性命对于他们而言,并不是最重要的,两年前的岳翻把性命放在第一位,而现在,也还是第一位,只不过当初的性命是自己的性命,而现在的性命,是他所在乎,他所关心的人的性命。

张英,岳飞,林冲,他们都是可以为了心中理想和信念而牺牲生命,把名誉看的比生命更加重要的人,在他们心中,性命只是他们实现人生价值的垫脚石而已,或许在死亡关头他们会害怕,那也只是身为一个人的本性,他们的心,他们的灵魂,早已超越了人性的懦弱,强大而高尚的灵魂,铸就了不朽的传奇。

所以,他们愿意为了国家而死,为了那位徽宗皇帝而死,为了他们心中的那个信念而死,这是他们的理想,他们的抱负,他们一定会死!中国,从来就不缺少这样的英雄,每当国难之际,总有英雄人物舍生取义,为后人留下不朽的诗篇。

汉之卫霍苏武,晋之嵇绍祖逖,唐之张巡颜杲卿,宋之李若水文天祥,明之李定国史可法,民国之张自忠,他们,还有千千万万为民族自由而奋斗的人们,是真真切切,毫无疑问的民族脊梁,华夏之魂,正因为他们的存在,才有今人的存在。

而岳翻,并不认同忠君爱国的思想,至少他不会为了宋而死,他可以为了宋出些力气,帮助需要帮助的人,在他力所能及的范围之内,他也会为那些英雄人物慷慨赴死的精神所感动,被触动,有那么一瞬间,他会希望自己也可以死得那么壮烈,死的那么英武,可是涉及到岳翻无法处理的大事情的时候,他依旧不会为此付出性命。

这是他和张英这种人最大的区别所在,可以战斗,但不会死斗。

所以,岳翻并不认同林冲的战斗计划,认为这是冒险,这实在是太冒险了,以至于岳翻都找不到什么词语来形容林冲和张英的大心脏,对这种人来说,和他们说性命,就是在侮辱他们,包括岳飞,从江宁府召集厢军回来,见到林冲,知道了战斗计划,居然兴奋地满脸通红,目露凶光,岳翻真的是不理解他们为何如此执迷于青史留名。

青史留名,多么美好的词汇,多么虚假的欺骗,死了人,受了罪,只在史书上轻飘飘写上几笔,那就够了,这就是所谓青史留名,岳翻极度鄙视这个词语,帝王将相为了一己私欲,驱使着忠义之士为自己而死,完了给他们列个传,美化一下,留名于史,让后人知道这个心甘情愿被卖了还在给帝王将相数钱的笨蛋是多么的英勇无畏。

升斗小民就该有升斗小民的活法,你一个小角色去参与那些人类精英的破事儿,你不死谁死?青史留名,那又如何?又能有几个人记住你?宗泽,王彦,李彦仙,吴玠,张叔夜,李若水,这些在两宋之交的风云动荡中坚持气节和灵魂的所谓青史留名的人,到现在又有几个人记得?说出他们的名字,大家肯定都在明星堆儿里面找这些名字的对应人,找不到就会询问一句他们是那个明星?

你们都是为了什么?连命都不要?

话虽如此,岳翻又岂能眼睁睁的看着他们真的去死?无论是岳飞还是张英还是林冲,都是岳翻所关心在乎的人,这些人要是出了事情,岳翻自己也会痛不欲生,无论如何,难道自己可以眼睁睁的看着他们去死?岳翻自问做不到。

策略决定好了,接下里就是具体策略,张英仔细询问了宿将林冲,询问自己临时派人接管军队,打散军队原有编制的做法是否正确,林冲看了一下他所备选的那些军官人选,不由得大为震惊,不曾想到,自己这两个小师弟的手下,还有如此人才!

不说岳飞的那十个弟兄,个个都是武艺好手,岳翻手下的这十四个护卫也是人才,尤其是那个叫做刘盖的人,虎背熊腰,力大无穷,一看就是豪杰之士,林冲当场就劝说刘盖,其实也就是晁盖,还有其余十几个人,一起加入西军,随着他鏖战西北,争一个功名利禄,封妻荫子。

直到林冲看到岳翻不停的翻着白眼儿,才意识到自己这是要抢夺师弟的护卫,林冲不好意思的放过了面色尴尬的晁盖和其余诸人,但是他并没有死心,分配完任务,安排他们去接管底下军队之后,还是追着岳翻不停的劝说让这些护卫去参加西军,到他的手下来,不出几年,又会是一群猛将,那样的话,西军自从五路伐夏战败之后的人才缺失就可以得到补全了。

他还劝说岳翻和岳飞干脆一起来西军,他林冲已经在西军打下了偌大的名声,只要岳飞和岳翻过来,起步起码是军官!老种和小种这点面子还是会给的,他们完全不用担心待遇,待遇杠杠的!

岳翻只能暂时把林冲当做瘟神来对待,不理不睬,岳飞倒是很向往似的,在林冲的巧舌如簧之下,岳飞恨不得立刻就插上翅膀飞到西北和西夏人死战,赢得生前身后名,青史留名,啊,那简直太美好了,不是吗?

岳翻无可奈何的看着一脸狂热之色的岳飞,他没有办法让满脑子忠君报国的岳飞和自己一样冷静,或者说如果岳飞和自己一样,那么他还会是岳飞吗?岳翻没有阻止,只是在一旁看着,一直看到张英下令全军出征,才停止。

宣和三年二月十一,平叛主帅张英和副帅张叔夜率东拼西凑的可战之兵三万,号称十五万,南下润州,打出解救监军谭稹的旗号,并且给方腊送去战书,要求与方腊在润州城决一死战!质问方腊敢不敢和他们决一死战,如果不敢,趁早投降,否则,朝廷大军杀过来,叫他们不片甲不留!

书信被顺利送到了方腊的手中,方腊看过书信,仰天大笑,随即召集了麾下大将,石宝、王寅、司行方、邓元觉、厉天闰、方七佛等人,当着这些大将的面,笑道:“宋军主帅张英派人给我送信来了,说,他带着十五万大军来讨伐我,约我在润州城决一死战,问我敢不敢,要是不敢,就快点投降,还能得个官职,要是不投降,就将我们斩尽杀绝!”

此话一出,大将们纷纷大笑起来,笑得特别得意特别开心,方腊更是仰天大笑,一边笑一边把书信给撕了,然后坐下来,提笔开始写着些什么东西,写完以后,折了一下,放入信封中,拿着站了起来,对送信的宋使说道:“这封信你帮我带回去,交给你们的主帅,哦,你这样回去不方便,我帮你一下吧!”

宋使很诧异的看着方腊,方腊冷冷一笑:“推下去,斩首,把信件缝到他的尸体上,用船只运回去!让那什么张英知道,这就是他的下场!哈哈哈哈哈哈哈哈!”

方腊的大笑带动了麾下将士的大笑,大家都笑的很开心,然后准备作战去了,只有石宝一人没有笑,反而露出了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