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醉枕美人-第3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周王尚存,秦国就开始打东周的主意,显然是无视周王室。为了振奋士气,压制国内矛盾,秦王稷连表面上的恭谨都撕破了。

如果单纯是为了振奋士气,压制国内矛盾,转移武安君骤然病逝带来的浪cháo,秦国选择当今列国最软的一个东周来捏也是情有可原,但是李御总觉得他还有什么没想到的,老谋深算的秦王稷不会这么简单。

第一百零四章援周

一时想不通秦王稷和秦国大军的用意,李御就决定先暂时放下,对方的目的早晚会有明确的一天。反正秦军现下进攻的是东周,战争发生在韩国境内,与他们赵国无关。

“李师,李师。”

刚刚比试完毕,赵启再一次以‘微弱’优势打败赵盘,转头看到李御在一旁,两人就高兴地跑了过去。

“启儿,小盘,为师今rì送你们俩一个礼物。”笑着摸了摸两个小家伙的头,李御突然间发现他们长高了不少,看来锻炼身体的效果还是很不错的。

“李师,是什么呀?”赵启好奇地问道。

“等你们看了就知道了。”

带着两个小家伙来到五层宫台之上,李御指着广场上的两只小马驹说道:“那就是你们的礼物。”

“哇。”

看着和他们差不多高的小马驹,赵启和赵盘都兴奋地跑上前去,抚摸着那光滑的马背。

刚刚出生不久的两只小马驹还有点怕生,不时地鸣叫两声,一副弱弱的模样,要不是有人把套着它们头部的绳索拉住,估摸着它们就要撒腿跑了。

“李师,这真的是给我们的吗?”赵盘目光炯炯地看着李御,眼神中闪过无比的欣喜,他长这么大还没阵阵骑过马呢。

“当然,你们一人一只,自己选。”

“嗯。”

用力地点了点头,赵启和赵盘围着两匹马转了几圈,很快就分好了各自所属的马匹,兴奋地想坐上去的时候被李御拦了下来。

“太子,小盘,这马儿还小,要长大一点才能骑。现在送给你们是让你们和它们培养感情,等你们真正把它们喂养大的时候,就能有一匹懂得你们心意的战马了。”李御见到两个小家伙没有什么娱乐活动,就让人去乌氏马场选了两匹上好的小马驹送给太子启和公子盘,让他们不会那么无聊。

当然,李御的话也是很有道理的,马通人xìng,如果一匹马自小便被专人养大,那绝对能通人心,让人驾驭起来如指臂使,对骑士战力的提升绝不是一加一那么简单。李御也想过这样做,可是他身为将军,时常出战,战马损伤阵亡那是常有的事,也就熄了那个心思。

“谢谢李师。”听了李御的话,赵启和赵盘都用力地点了点头,喜爱地摸着马头在那里说着悄悄话。

没有去打扰两个兴致十足的小家伙,李御正要离开去巡视一下王宫的时候,一名王宫内侍快速跑了过来:“将军,王上召见。”

随着那名内侍走进大殿,李御见到赵王丹坐在王座之上,殿中站着平阳君和那位巨鹿侯小白脸,身体有恙的平原君倒是不在。

“末将拜见王上。”

“李卿不必多礼,今rì廉颇大将军送来战报,秦军大举进攻高都,不知李卿意为如何?”让内侍把绢帛递到李御手中,赵王丹一脸严峻地问道。

“王上,大将军率大军驻守长子,大可不必担心。”扫了一眼那绢布上的字,还以为赵王丹被秦军的动作吓着了,李御安慰了一句。

“李将军,王上可没有担心秦军是否攻我大赵,而是想出兵援周,一挫秦军锐气。”李御话音刚落,一旁的赵穆就说了起来,言语间毫不客气地影shè李御,顺便挑动着赵王丹的神经。

“不错,寡人并不惧怕秦军,李卿以为我大赵出兵援周,何如?”经历过邯郸之战的大胜,赵王丹对于秦军的看法改变了许多。高都虽是韩之高都,在场的众人都不会认为秦军的目标是韩国,要不然也不会攻打拥有东周驻兵的高都,再者高都属于上党之地,现在已属赵国境内,赵王丹觉得不能坐视不理。

“王上,此举恐有不妥。秦军虽新败不久,其兵士战力未失,jīng锐之士更是比比皆是。我大赵自然不惧秦军甲士,然则大将军所领十万兵士皆是新兵,cāo练时间太短,而秦军甲士十五万多是百战之兵,两者不可同rì而语,望王上三思。”听了赵王丹的话,李御那个蛋疼啊,连忙劝阻了起来。

邯郸之战中小胜秦军,难道就真的以为秦军甲士不利了。此次领军之将可是老将王龁,虽说败于邯郸城下,但那是非战之罪,其领军能力还是很强的。以赵国驻于上党长子的十万新兵,根本就斗不过秦军十几万jīng锐。

秦国有着巴蜀之地这个大粮仓,能源源不断地提供着粮食、钱财,但是经历了长平之败、邯郸之战的赵国已然是千疮百孔。若不是有着天然的地理位置,收取着天下三分的商业赋税,估计整个国家都会被战争拖垮。此种情况下,事不关己的赵国又何必趟这个浑水,休养生息不是更好,赵国可再也损失不起男丁了。

“李将军岂可涨他人之势,我大赵铁骑岂会落于秦军甲士。何况武安君已逝,秦军之将王龁又是我大赵手下败将,本侯以为我大赵大可出兵助周,以宣示我大赵雄风。”赵穆丝毫不让,他还想着领军出征一番,手握兵权。

在这邯郸城中,赵穆处处受制,难以接触到赵国上层的权力,如此大好机会岂可错过。自上次领军逼降数万秦军之后,赵穆的心里对秦军没有多少的畏惧,对他来说,接触到军权才是最重要的。

“秦军甲士的威势可不是武安君撑起来的,何况上次邯郸之战,乃是我大赵与魏楚联军共同击退,巨鹿侯莫要小瞧了秦军甲士。”对于小白脸的得意,李御嗤之以鼻,真是侥幸胜了一阵就不知道天高地北了。

“即便是长子之兵乃是新进,战力不如秦军,然我大赵在中牟仍屯有十万jīng兵,足以打败秦军。”

“中牟乃邯郸之门户,信陵君留驻我大赵,难道巨鹿侯就不怕魏王恼羞成怒,偷袭我大赵,届时以何兵阻挡魏军。”小白脸的脑子让李御那个无语,一个内侍出身的人竟然议论兵事,简直是贻笑大方。

“魏军有何可惧……”赵穆正想贬低一下魏军,孰不知正好触动了赵王丹的忌讳,刚出口便被打断了。

第一百零五章志向为何?

“够了,中牟之兵绝不可轻动。此次秦攻东周,周王室尚存,秦军便视若无睹,我大赵总不能视而不见,不知李卿有何对策?”打断了赵穆要说的话,赵王丹定下了基调,但是他又想做些什么,便看向了李御。在赵王丹的心里,李御总能给他好的意见,弥补他想不到的问题。

“王上,高都本属韩之上党,然驻有东周大军,我大赵也不好贸然接收。此次秦攻东周,秦军绝不会长久驻留,王上可使大将军移师泫氏。等秦军大部回师之后,让大将军夺回高都,使我大**疆扩及百里,彻底收回上党之地。届时便可让大将军驻师高都,随时注意函谷关之动向。”李御脑中快速转动,冒出了一个折中之策,既然秦国要吃肉,他们大赵总要喝点汤。

“李卿之策大善,便按此法,寡人这便传令大将军。”李御的方法让赵王丹眼前一亮,这也不失为一个好办法,既不失面子,又得了里子,能据有韩国全部上党之地,绝对是赵国建国以来大的突破。

赵王丹定下决策,其余诸人都没有再说什么。

继续讨论了一下细节,李御等人就安静地退下,地位尊崇的平阳君赵豹从始至终都没有发表任何的意见,离开的时候还对李御微微点点头,让李御惊讶了一番。

盯着李御离开的背影,赵穆暗恨不已,转头便走回了偏殿。

“李师李师,母亲让盘儿来叫李师去用晚膳。”

刚刚踏上石阶的李御听到公子盘的声音,转头一看便见到因跑动而气喘吁吁的公子盘。

“好,太子要不要同去。”摸了摸公子盘的头,李御问了一下旁边的太子启。

“嗯。”用力地点了点头,父王没空理他,母后又有点严厉,赵启对自己一个人用晚膳可没有什么兴趣。

“李师,盘儿那只追风好听话呢……”

“李师,启儿的如风也很听话……”

走向公主妮住所的路上,赵启和赵盘兴奋地说着他们的马儿,初得马儿的两人就像刚刚拥有梦寐以求的玩具的贫家少年。他们两人刚刚可是给他们的马儿取了很威武的名字,赵启的小马名叫如风,赵盘的小马则称追风。

来到用膳的小厅门口,赵盘率先飞快地跑了进去,唧唧喳喳地向他母亲和姐姐说着他的战马。

“好了,可以用膳了。”摸了摸儿子的头,赵妮笑着对刚进门的李御说道,那神态和语气犹如一个小妻子。

用着晚膳的时候,大家都很安静,已经饿了的赵启和赵盘则是快速地吃着。

“母亲,李师,盘儿吃饱了。”把碗里的饭吃完,赵盘抹了抹嘴说道。

“启儿也吃饱了。”赵盘话音刚落,赵启也放下了手中的碗碟,不过他用的是绢布擦嘴,带着点贵族的高雅。

“倩儿也吃饱了。”看两个弟弟吃完,胃口本就不大的赵倩也放下了手中的银箸。

“倩姐姐,盘儿带你去看看我的追风。”晚上没什么活动,赵盘立马就想起了他那威风凛凛的小马,兴奋地对着姐姐说道。

“倩姐姐,我带你去看看如风。”一旁的赵启也是不甘示弱地拉着姐姐的手。

“嗯。”

“盘儿,你们小心点,梅儿,你们跟着盘儿和太子他们。”

“诺。”

赵妮的话音没落,三个小家伙已经跑出了房间,她连忙吩咐其他的侍女跟了上去。

看到房间里再无他人,李御嘴角微微一扬,手上的动作快了几分。赵妮也仿佛感觉到气氛有点怪,低着头不再说话,只是有点心不在焉。

“将军,妾身吃完了,你慢用。”随意扒了两口,赵妮站起身来娓娓行了一礼,便朝小厅的偏门走去。

慢慢放下银箸,李御笑着跟在了公主妮的身后,看着那略微有点慌乱的脚步,脸上的笑意更甚。

“将军。”回了房间,赵妮正要关上门,却不料被李御的双手挡住了,脸sè红红地说了一声,手上关门的力道却没有多少。

“我看公主的身体有点不适,便过来看看。”

“妾身身体并无不适。”听李御这么一说,赵妮想到了什么,脸sè更红了。

“是吗,那让我看看。公主的脸sè这么红,确实有点不适,便让我来帮公主治治。”抬起公主妮的下巴,李御笑着说了一句,便吻了上去,把公主妮美好的娇躯揽入怀中,右脚轻轻一踢便关上了房门。

“嗯。”

一下子被李御抱住,那雄厚的气息传入心中,赵妮微微推了一下对方的胸口便揽住了李御的脖子,轻轻地回应着。

美人如此配合,李御自然不会满足于现状,两只手很快就活动开来,在那美妙的娇躯上吃着豆腐。良久之后,他更是抱起美人的娇躯到了榻上,两人的双唇却一直没有分开。

等李御离开房间的时候,嘴唇微肿的赵妮正衣裳凌乱地躺在床榻上喘息着,美好的山峰在轻纱的掩盖下若隐若现,脑海里还在回味着刚刚美好的滋味。

对着chūn儿说了两句,婉拒了赵王后的邀请,刚刚和公主妮的一番温存已让他很冲动,再和赵王后呆在一起,李御真怕自己忍不住犯下错误。

“将军,两位先生先前来过,等了半个时辰方才离开。”帮着刚进门的李御除下外套,环儿禀报了一声。

“哦,我去看看两位先生。”听到虞庆和魏齐来过,李御顾不得休息,换上一件干净的外衫便走了出去。

“两位先生好雅兴。”走到虞庆居住的庭园,李御就看到两位风度翩翩的文士正坐在亭中喝酒赏月,笑道一句,打破了宁静。

“将军不如一同小酌几杯。”虞庆右手一挥,宽大的衣袖飘展,很是潇洒。

“御自当相陪。”

大大方方地坐在石凳之上,李御斟满了那个空着的玉杯,举起来说道:“打扰两位先生雅兴,御先自罚三杯。”

“哈哈哈,将军太过客气,我等还要感谢将军收留。”没有了生命的威胁,魏齐也恢复了那往rì的气度,那优雅的姿态连李御都不禁暗赞一声。

聊了一阵风花雪月,虞庆敬了李御一杯之后问道:“不知将军志向为何?”

第一百零六章秦国之

“我的志向?往大里说,御有两个志向,一则愿大赵横扫**,一统天下;二则建广厦千万间,庇得天下百姓俱欢颜。往小里说,御只愿自己和家人能过得安心幸福。”听了虞庆的问题,李御愣了一下,笑着说出了自己的心里话,他最看重的自然是后者。天下,离他太远了。

听了前面的话,虞庆和魏齐都暗暗点了点头,只是听了李御后面一句的回答,两人都愣了愣,相互对视一眼,皆有点啼笑不得。不过李御的真诚倒是让他们很欣赏,至少说明他是真诚以待,何况一个人再远大的志向也需要拥有相匹配的能力,李御绝对够实际。

“不如让我等二人助将军一臂之力,何如?”心中下了决定,虞庆也很是干脆,直接说了出来。这

“有两位先生相助,乃御之幸。”没想到他都没开口,对方就提了出来,李御也不矫情,站起来俯身行礼,直接把虞庆的话确定下来,省得对方临时反悔。这年头,士人的信誉可比生命值钱。

“庆(齐)见过主上。”李御的毫不做作让虞庆和魏齐相视一笑,都站起来俯身拜了下去,长袖及地。

“两位先生请起,以后称御之名即可。”快速扶起两人,李御谦逊地说道。

“不可,礼不可废。”

虞庆和魏齐都摇头拒绝了李御的提议,虽说周室式微、诸侯称王之后,礼崩乐坏,但是天下有识之士皆为重建礼教而奔走,自然对礼教颇为重视。

“那两位先生随意。”

在这些小细节方面,李御也没有太过认真,话说有人称呼他为主上,那感觉着实不错,他也算是有门客的人了。

这个时代,什么最值钱,人才;什么人才最值钱,非文士无疑。虞庆虽名声不显于天下,但是他能让赵王丹见之一面便拜为上卿,其能力是毋庸置疑的;魏齐更是曾任魏国相邦,不说他的品格什么的,至少在能力上也不是平庸之人,在天下名士中也有一席之地。李御得此两人,心中自然是热火沸腾。

“两位先生,御有一事不决,还请两位先生帮忙参详一番。”刚刚得了门客,李御就把他们记挂上了,好钢要用在刀刃上嘛。

“将军请说。”这么快就用到他们,也是李御对他们的信任,虞庆和魏齐自然不会介意。

“秦攻高都,不知两位先生以为如何?”对于秦王稷的用意,李御总觉得还有他没想到的地方,让他的心里总有一种不安的感觉。

“秦攻高都?”这个消息让虞庆和魏齐惊讶不已,他们可是知道秦军新败不久,没想到这么快就有动作了,挑的还是东周。

“不错,我王已令大将军移师泫氏,随时注意秦军动向。”李御也说出了赵王的决定,既然收了对方为门客,李御也不会藏着掖着。

“大将军志在高都?”对天下局势了如指掌,虞庆一下子就猜到了赵军的想法。

“先生果然慧眼如炬。”虞庆的智谋让李御佩服不已,只是从他的一句话语之中便能猜出他和赵王等人商定出的计划,看来他真的是挖到一个宝了。

“主上有何疑虑?”魏齐在一旁问道,眼中微微闪烁着思考的光芒。

“我总觉得秦军此举不会如此简单。”下意识地觉得秦军的动机有问题,但李御就是说不出来问题在哪里。

“主上所虑极是,秦王稷手掌秦国数十年,其心机手段绝不止如此简单。”曾任魏相的魏齐对秦王稷知之甚深,要不然不会一听范雎担任秦相便挂印逃往赵国,可见他心中对秦王稷的恐惧。

“主上也不必忧虑,只需得知秦军下一步之动向,便可知其真正目的。”仅凭秦攻高都着一点,虞庆也看不出其他,毕竟得到的信息实在是太少了点。

“也是,是御太过心急。天sè已然不早,御便不打扰两位先生休息。”李御也知道是他自己有点过虑,就暂时放下了心事。今rì得到一位大才,顺带一位担任过一国之相的门客,李御的心情还是很不错的,心中的焦虑也被冲淡了几分。

“我等送送主上。”

“两位先生停步。”

等虞庆和魏齐送到庭园门口,李御笑着让他们留步,带着亲卫回了他自己的庭园。

“将军。”

“嗯。”

回到房中,心情愉悦的李御安心享受着两位小美人的服侍,期间忍不住动手动脚起来,让两位小美人娇喘吁吁,但是他依然没有跨出最后一步。

见将军依然没有要了她们,环儿和兰儿略微有点失落,但是心中也有点喜悦,至少今天晚上的将军比以前更加不守礼,再努力一下,想必她们成为侍妾的rì子不远了。

四月第五rì午后,在军营中巡视的李御再次收到了廉颇的信件,看了看信件,李御火急火燎地赶回了府中。

“高都、负黎、宜阳,不好,秦军意非东周,而在西周。”看着简陋的羊皮地图,虞庆心下一惊,被秦军的目的吓了一跳。

“西周?”

听到虞庆得出的结论,李御也是惊讶万分,虽说西周也只是一个诸侯,但是西周和东周完全不一样,当今的周王可是寄居于西周的王城。也就是说,周王室现今都居于王城,秦国攻打西周,这是要灭绝周室啊,真视天下诸侯为无物啊。

“不错,秦攻高都,一则迷惑列国,二则灭东周之兵,三则防护秦军左翼,牵制我上党大军。秦攻负黎,乃是震慑韩军,秦攻宜阳,乃是护住秦军归函谷关之路。”指着地图上的几点,虞庆说出了秦军的用意,言语间极为肯定。

“那周王室岂不就此灭绝?”魏齐忍不住惊问道,周王室传承近千年,虽已式微,但天下诸侯仍称其为主。如若秦国灭绝周室,那天下诸侯绝对不服,若是有一位合纵辩士游走各国,未必不会再现诸国联军攻秦之事。

“非也,秦国不会冒天下大忌染指周王室。”对于秦国的用意,虞庆了如指掌,眼中jīng光闪烁。

“不会灭绝周王室,莫非。。。。。。秦国意在九鼎?”魏齐不会怀疑这位贤弟的判断,顺着他的思路想下去,立马就想到了秦军的真正目的,难掩心中的震惊。

第一百零七章九鼎何物

“九鼎?”虞庆和魏齐的跳跃式对话让李御有点摸不着头脑,对于那陌生而又熟悉的名词也是一片茫然,难道文士之间说话都是这样的。

“不知主上是否听说过气运之说?”听出李御话里的疑惑,魏齐问了一句。

“未曾听说。”李御老老实实地回答了一句,他哪里听说过什么气运之说,他心里想着的是如何让他和家人能安然的活下去,对于什么知识却是并不jīng通。

“相传天地有大气运,三皇五帝得之而改朝换代,失气运者王朝崩,得气运者得天下。天下禅让之度传至帝禹,帝禹划分九州,令九州州牧贡献青铜,铸造九鼎,将九州之名山大川、奇异之物镌刻于九鼎之身,以一鼎象征一州,并将九鼎集中于夏王朝都城安邑,以镇天下气运,开创夏朝五百年江山。直至商汤攻破安邑,得承九鼎气运,才造就商朝六百年基业。传闻商纣王暴政害民,九鼎不知所踪,周王室乘势而起,攻破殷都朝歌之时,九鼎忽现,武王得之立下周王室千年基业。”一抚长须,魏齐如数家珍地说起气运之说。

听了魏齐的话,李御更是迷糊了,他听着怎么好像有点神话故事的感觉,也太玄奥了点吧。不过有一点倒是听明白了,就是得九鼎者得天下气运,而得气运者得天下,也就是说九鼎就代表了天下所属,格老子的,这嘛米什么什么的啊。

“主上可能不太明了,庆说得简单点。九鼎乃帝禹所造,而帝禹正是开创王朝基业的第一人,商周更是得此开创数百年王朝,因而天下之士便传颂九鼎代表九州天下,更是代表礼之初始。周室式微,礼崩乐坏,天下有识之士无不为重建礼教四处奔走,而代表礼之初始的九鼎更有其深刻之意。有人言得之便可得天下,周王正是靠九鼎延续周室的国祚,之后又有气运之说甚行于上。如今齐国稷下学宫有一名士邹衍,集先人之所载,创五德终始说,名声享誉天下。”说道这里,虞庆停了半响,拿起席案上的酒樽喝了一口。

得到虞庆的示意,魏齐接着说了下去:“五德所指,金木水火土,始于土、终于水、徙于土,周而往复,循环不息。邹衍有言,五德从所不胜,虞土、夏木、殷金、周火,代周者必水德。此言盖前人之说,山东六国之士信者甚众,继而使得气运之说风靡天下,九鼎之物更是被传颂得承天下气运,被众多士者共认。而现今周王居于王城,九鼎之物落于西周都城洛邑,只要秦军言明不攻打王城,使列国不会jǐng惕,如若西周湮灭,那九鼎便会落于秦军之手。届时,秦王便可以九鼎宣告天下,秦国得承天之气运,必是下一一统天下之国,天下有识之士必然往赴咸阳。”

经过这么一解说,李御总算听懂了。简单一点说,秦军这次的目标不是周王室,而是西周都城中的九鼎。

数百年的演化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