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醉枕美人-第3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经过这么一解说,李御总算听懂了。简单一点说,秦军这次的目标不是周王室,而是西周都城中的九鼎。

数百年的演化和发展,很多有识之士都认为天下气运集于九鼎,如若哪家诸侯得到此物,那必能招揽许多名士相投,乃至引发天下人的共识。这也解释了为何秦灭六国,六国之士仍集于咸阳,为秦帝国奔走,直至秦王政驾崩才动摇了秦国的根基,要知道这种现象在当今之世根本是不可能的。

商君之例犹在耳畔,山东六国之士皆引以为戒。在六国君王的大力宣传下,山东六国之士畏秦国如虎狼,视之为蛮荒,秦军甲士战力强悍只因其天xìng使然,要不是走投无路,很少有人会舍他国入秦。因而,现在秦国虽然势大,但还没有秦必将一统天下的言说,其在文士方面的积累远逊于诸国,只在韩燕之上。

直至秦王稷独掌秦国大权,任用范雎为相,大力招揽山东六国之士,秦国的人才储备才稍稍缓解。更有甚者,一有才能的六国之士入秦便被委以重任,凌驾老秦人贵族之上,以示恩宠,然则入秦之文士依然不多。要不然六国之士多奔走于咸阳,秦王又倚之甚重,早已把老秦人的气焰压制下去,秦国要较之现在稳定许多,武安君甚至都不会死,秦国早就迈向统一天下的脚步。

“先生以何教我?”听到这种大情报,李御倒是真的有点焦急起来,没有六国之士相助的秦国已然如此。如若让秦国得到九鼎,那天下之士集于咸阳,势必让秦国之势暴涨,压制其余诸国,秦之一统天下再难遏制。

“高都可以失却,西周可以湮灭,但九鼎之物不可集于咸阳,至少让其失却几鼎,打破天下气运之说。”虞庆直接说出了建议,接下来的事就要看李御的。

“好,御马上入宫求见王上,出兵夺鼎。”一拍席案,李御心中有了定计,无论如何,决不能让秦国的目的达成。

“善。”

看着李御的果决,虞庆和魏齐看了都是暗暗点头,他们还真是没有看错人。

说做就做,李御对着两位先生说了一下,便回到房间换上了盔甲,带着亲卫向门外走去。

“将军,门外有韩王室特使求见。”

李御还没走到大门,淳于利快步迎了过来。

“嗯。”

应了一声,李御自然知道韩国特使的来意,脚下的步伐没有任何的停顿,走到大门就看到了一个身穿华服的中年男子站在门前的马车旁。

“韩之行人公叔度见过将军。”见到李御的容貌和身上的盔甲,公叔度就猜出了眼前年少将军的身份,心里的急切也舒缓了不少,风度翩翩地行了一礼。

“公叔先生来得正好,随本将一同入宫觐见我王。”知道公叔度的来意,再看到他风尘仆仆的模样,李御没有说什么,直截了当地请他上了府中的马车。

“多谢将军。”

心中猜测过多少种见面的方式,还想过怎么说动这位年少将军答应出兵助韩,甚至连厚礼都准备好了,公叔度怎么也没想到对方如此地直接,那真挚的笑容让他的心里一阵温暖,王上和公子果然没看错人。

第一百零八章请战

还是第一次坐自家的豪华马车,李御发现马车内的设施还挺齐全的,连脸盆和水都有备着,马也是上好的马,另外有自家的两位女婢伺候。豪富之家就是会享受,一送就送这么好配置的,换作后世,起码也是劳斯莱斯级别的了。

洗了一下脸,公叔度整理了一下身上的服饰,对着对面的李御抱拳行礼:“将军,不知大赵是否会出兵助韩?”

“会。”

回答得斩钉截铁,如果是之前,李御还可能会推脱一番。但事关九鼎和天下人的看法,他就不能坐视不理了。

“外臣代我王和韩国百姓多谢将军高义。”听到对方肯定的回答,公叔度脸上一喜,这真是太顺利了,顺利到他都有点不敢相信。

“见到我王之时,先生尽管说出韩国之难,剩下的便交由本将即可。”

“多谢将军。”

在王宫门口,李御露了一下脸,马车便毫无阻碍地驶了进去,直达石阶之下。

“……还望大王看在韩赵两家姻亲之谊,出兵助我韩国。”

见到赵王,公叔度按照心里打好的底稿说了出来,一脸的慷慨激昂,说完还深深一拜。

“公叔先生暂且到偏殿歇息一番。”听完公叔度的话,赵王丹没有怎么表态,命内侍带他到偏殿歇息一下。

“李卿如何看?”此前已经定下计议,没想到临时又有一点变化,不想改变初衷的赵王丹问了问李御。

“王上,末将有要事禀报。”没有回答赵王丹的问题,李御看了一下周围的内侍和一旁坐着的小白脸。

“巨鹿侯先退下。”看到李御如此郑重,赵王丹对下首的赵穆说道。

“下臣领命。”盯了一眼殿中的李御,赵穆的牙齿都快咬碎了。

等赵穆和殿中的内侍都退下去,赵王丹才对着李御说道:“李卿,不知有何要事?”

“还请王上允许末将上台一说。”

“准。”

走上代表着王权的三级台阶,李御从赵王丹面前席案上的竹筒里抽出羊皮地图,摊在席案上:“王上,秦军同时攻打高都、负黎、宜阳,其意不在东周之巩,而在西周之洛邑。王上且看,秦攻高都,一则迷惑列国,二则灭东周之兵,三则防护秦军左翼,牵制我上党大军。秦攻负黎,兵锋直指韩都新郑,乃是震慑韩军,使其不敢轻动。秦攻宜阳,乃是护住秦军归函谷关之路。如此,秦军便可安然攻打洛邑,收西周之地。”

“既然如此,秦军所图难道只是西周三十六城?”听了李御的解说,赵王丹自然觉得秦军的用意不会这么简单,要不然也不会搞这么大的动作。要攻打西周,以秦国如此的威势大可直击洛邑,以西周之兵根本就抵挡不了几rì,毫不费吹灰之力。

“王上,秦军所图不在西周之地,而在洛邑城中一物。”没有明说,李御说出自己的建议之时,都会让赵王丹有发挥才智的机会。这样才不会让赵王丹心生不喜,顺道拉近两人之间的距离,哪个君王希望臣子一直比他聪明。

“洛邑之物?洛邑,洛邑…难道秦军所图之物乃是周王室之九鼎?”心中念叨了一下,赵王丹想到一个东西,忍不住惊呼出来,愕然看向身边的李御。

“不错,秦军如此大费周章,便是图谋周之九鼎。”

“绝不可让秦军目的达成。”狠狠地捶了一下面前的席案,身为君王的赵王丹也知道九鼎代表如何,那可是国之重器。如若落于秦国之手,那山东六国对其长期以来的政治封锁便没有了任何意义,得到数十年后,秦国兵锋所指,又有何人可挡。

“末将请战。”就等着赵王丹的这句话,李御快步走下台阶,俯身大声说道。

“李卿需要何地之兵,只管说来。”想及身旁没有比李御更适合的领军将领,赵王丹大手一挥,任其选择。

“末将只需带本部骑兵出战即可,定不让秦军如愿。”并没有说出什么夺回九鼎的大话,李御觉得以他的六千所属,破坏秦军运送九鼎回咸阳还是绰绰有余的,能夺会一两个周鼎就更妙了。

“不妥不妥,秦军势大,不若由武安、武城各出万五jīng兵,由李卿统率,加之大将军的上党所部,方可万无一失。”对于李御的冒险提议,赵王丹没有同意。在他心里,李御可是他未来倚重的将星,更是与廉颇、赵胜、韩王室联姻,对他们赵国有着非凡的意义,赵王丹岂能让李御轻涉险境,秦军甲士可不是吃素的。

“王上,武安、武城乃是邯郸之门户。如若调兵,引起魏国觊觎,难保魏军不会趁虚而入。末将所部,加之驻守泫氏的大将军所部,足以破坏秦军此行所图。”李御对那位昏庸糊涂的魏王可没有什么信心,谁知道那畏秦如虎狼的家伙会不会在秦国的威胁利诱下,出兵邯郸。虽说有中牟之兵抵挡在前,可这也不是没有前车之鉴。

再者,李御的信心的来源主要是对秦军兵员之数的掌握,高都、负黎、宜阳已驻扎了十万以上的秦军,那攻打西周乃至运送九鼎的秦军最多也就五万上下,或者更少,他的六千骑兵绝对能让秦军吃一壶的。抢鼎可能有点难度,但是搞搞破坏还是绰绰有余的。

“既然如此,李卿小心为上。寡人这便修书大将军,让其配合李卿所部。”听到李御的顾虑,赵王丹也迟疑了起来,他对那里来昏庸的魏王确实有点看不起,邯郸也不能有失。

“末将遵令。”

定下了方案,赵王丹便让人把韩国特使请了出来:“公叔先生,寡人决定出兵助韩,已令李卿为将,与上党廉颇大将军所部十万之兵进驻泫氏。还请先生转告韩王,令其配合我军所动,遏制秦军。”

“外臣代韩国上下臣民谢过赵王仁义。”听到赵王丹答应下来,公叔度喜悦之情溢于言表,领军之将是即将和韩王室联姻的李御,就更让他放心了。

“王上,兵贵神速,末将这便领所部前往泫氏与大将军汇合。”不知道西周还撑不撑得住,心情紧迫的李御没有再说什么,决定立刻奔赴西周之地。

第一百零九章出兵

“来人,上酒。”

接过内侍送上来的酒樽,赵王丹走下台阶,来到李御面前:“李卿此行仓促,寡人便以此樽美酒,祝李卿凯旋而归。”

“谢王上。”

半跪下去接过赵王丹手中的美酒,李御一饮而尽,带着公叔度离开了大殿。

亲自送李御到了大殿门口,赵王丹看着那个英武的背影,眼中闪过复杂的光彩。

“贡都尉,本将不在,王城之安全便交由你了。”走到宫门处,李御便碰到了得到消息赶过来的贡广,轻声说道。

“将军放心。”

“如若有人作恶,尽管杀之,本将一力担之。”拍了怕贡广的肩膀,李御语重心长地说了一句。

“属下必以xìng命护卫王宫之安定。”听出李御话中的深意,贡广肃然答道。

“好。”

让人送公叔度前往军营,李御回府了一趟,听到他要出征的环儿和兰儿都是忧心不已,垂泪yù落地看着她们的将军,手上却是没有丝毫停歇。

“好了好了,我只是去上党走上一遭,又不是什么大事。”摸了摸两位小美人的脸蛋,李御笑道。

“将军此行要小心,不要总是冲杀在前。将军是主帅,运筹帷幄即可。”随意地用手整理着将军身上的战甲,环儿嘴里絮絮叨叨地说着。

“环儿姐姐说得是,将军不可冒险,奴婢还…还等着将军迎娶几位夫人回府呢。”本想说些什么,兰儿临时改了口,把整理好的衣物整齐地放入一个个箱子。

“兰儿,别整理了,我此行去去便回,用不到如此多的衣物。”看着兰儿整理出来的一大堆衣物都装了三个箱子,李御连忙拦下了她,他这是去打仗,不是去游玩,带这么多衣物算是怎么回事。

“这怎么使得,将军此去,十rì半月都不一定回转,还是要准备好换洗的衣物才是。奴婢不能跟在将军身边,将军可要照顾好自己。”对李御的话,环儿可不认同,她们的将军怎么能受苦呢,特别是她们不在将军身边,更要事事准备妥当,那些大头兵可不会照顾人。

“无妨,我有亲卫整理内务,你们大可放心。”对于两位小美人的担忧,李御哑然失笑,无奈地摇了摇头。

“那些笨手笨脚的大头兵怎么做得好,还是让奴婢先准备妥当吧。”兰儿对那些大头兵就更不信任了,要不是怕成为将军的拖累,她都想着跟随将军出征了。

“行行行,都听我的两位小美人。”

说不过两位小美人,李御真怕再拒绝下去会让她们流泪,那样子他可舍不得。

最终,和两位先生密议了一番的李御还是带着两大箱子的东西前往了军营。这还是他删删减减的结果,要是让两位小美人自己弄,估计是想把整个将军府都装进箱子。

临行之余,李御还是留下了两百亲卫护卫将军府,虽说他府中已有上百护卫,但那都是百战残兵,战斗力不怎么样,还是留下亲卫让他放心。加上虞庆和魏齐的主持,想来将军府不会有什么问题。

当李御来到军营之时,骁骑营和虎贲营的五千八百余名士兵已经集合在那里,一眼望去,气势森然。

“拜见将军。”李御走上高台,所有兵士都跪倒在地。

“大家请起。”

等士兵们都站起来之后,李御深吸一口气,大声说道:“养兵千rì,用在一时。本将在此也不多说什么,本将只问一句,尔等怕不怕秦军?”

“不怕,不怕。”有着军功的刺激,两营兵士都没有任何恐惧,何况他们的训练每rì都犹如在生死线上徘徊。能在战场上杀敌立功,便有升为都尉的希望,上次都尉之选可是让许多军功不够的兵士憋了一口气。何况埋骨沙场,他们的家人也能得到一笔丰厚的抚恤,那是相当于他们二十年的军饷,如此又何惧生死。

“好,出发。”

并没有再说什么鼓舞的话,李御相信他麾下的兵士绝对不会让他失望。

在一旁观看的公叔度看得是心神振动,不看其他,光这气势,他就知道这绝对是百战jīng兵,而且都是骑兵,以一敌十不是妄言,绝对能和秦军甲士一教高下。对于李御的效率,公叔度也是心有感触,看来他们韩王室真的找到了一个靠谱的女婿。

没有惊动多少人,李御带着麾下士兵疾驰向西周,反正每位士兵都带有三匹战马,足以轮换到泫氏之地。至于那两大箱子衣服,李御直接放在了军营,等回来的时候再运回府中。

虽说两营兵士能在赵国境内随时到饲养马匹的牧场换乘战马,但是李御不想惊动太多的人,秦军探子可是有很多的,只有击之不备才能收到奇效。即使让探子探得,也要让他们传回讯息的时间往后拖延。

就连平原君府上,李御也只是派留守在将军府的亲卫去禀报了一声,不给邯郸城内的秦军探子太早探得情报,城卫府也加强了来往行人的盘查,尽量给他争取时间。

骑兵出动之时,李御才真正发现赵国境内交通之便利,在平坦的主干道上能尽情地跑马,一直延续到长平之地。若不是长平之战失利,主干道还能延续到整个上党之地。

经过两rì的急行军,李御等人就过了延续到长平之地的主干道,此时距廉颇八万大军驻扎的泫氏不过百里,不过两个时辰便至。

“将军,我等是否要先知会廉颇上将军?”没有乘坐马车、换乘马匹的公叔度来到李御的身边问道。

“不急,先得知西周之信再谈。”原先还想着要去泫氏换一下战马,没想到赵国境内的交通如此便利,让他麾下两营兵士的战马损耗不过十一,李御就暂时熄了要去泫氏的消息。

他们没有举行什么出征的仪式,出兵西周也是临时决定,整个邯郸城没有几个人知晓,想来秦军还不知道他们的到来,出奇不意才有奇效。

“将军,探子回报。”

在林间之地休息了几个时辰,得到前方探子回报的胥安快速把信件送到李御的手中。

第一百一十章毂山

这是一个通讯只能靠吼的时代,连打仗之时传递消息都只能靠快马传递,殊为不便。知道信息重要xìng的李御在离开邯郸之时便派了数十名探子快马前往西周刺探军情,务必要掌握最新的战报,知己知彼,方能百战不殆。

从未独自领过军队,李御知道他自己的短处,只能尽量做好准备工作,用其余的办法所弥补双方的差距。还好这是一次突袭,如果是光明正大的作战,李御还真没有信心去硬碰秦国的名将。

继续让队伍前行,骑在马上的李御打开密封完好的竹筒,从中拿出一块绢布,扫了一眼,忍不住变了脸sè。

“胥大哥,派人送去此信件给大将军,望其移师高都,牵制高都五万秦军,我等直去绳池。”

“遵令。”

带着麾下骑兵飞速赶往绳池,在公叔度这位老韩人的带领下,李御所部轻巧地避过了秦军的探子,从向县之地度过了大河,也就是后世所称的黄河。

现在的黄河并没有后世的凶猛,显得很是文静。黄河两旁有着郁郁葱葱的树林,河水清晰可见,向县之地到谷城山之地还有数座石桥相连,如今的黄河就像一条小溪流一般,并无任何天险可守。据公叔度所说,大河只有过孟津之地才会逐渐变宽,河水流速缓慢,异常平坦,乃是韩魏齐交通要道。只有在雨季之时,大河才会泛滥,淹没两岸农田,那时无人敢过大河。

绕过谷城山,便可遥遥望见毂水,李御让大军驻于蔷县之旁,等待着前方探子的汇报。得知大部秦军还驻留于洛邑之后,李御把胥安、胥战和其手下的四名骁骑营都尉召集起来。

“本将昨rì得到战报,西周君畏于秦军之势,已然献城降秦,秦已收西周三十六城,四万秦军即将经绛县、绳池回师函谷。本将要在这绛县至绳池途中伏击秦军,不知诸位有何建议?”一人计短,数人计长,知道自己短处的李御没有独断专行,而是征求属下的意见。

“将军,以我等骑军偷袭秦军,须找一山林之地掩藏,又需有平原之所让我骑军一展所长,才可击溃秦军甲士。”骁骑营都尉邰进说出了自己的看法,这是骑军出战之时最常用的战术,也是最苛刻的要求。

“不错,我等现驻停之绛县多山陵,不利我骑军冲锋,应另找伏击之所。”骁骑营都尉羊福赞同了一声。

“将军,不知我等可否攻下绛县。绛县县城四周多平原之地,四周又多山林,正是上佳伏击之所。”都尉毛福提了一个建议。

“不可,绛县必有秦军驻守,一旦惊动秦军,我等不过五千余骑,根本无力和十余万秦军相斗。”胥战马上否定了属下的意见,攻打绛县犹如打草惊蛇,他们骑军在这山陵之地可发挥不出三成战力。

“公叔先生,不知你可知晓这一路上有何上佳骑兵伏击之地?”李御问向一旁jīng通地理的公叔度,他们这些外来人可并不熟悉这里的山川地形。

“有,据此地百里之处,毂水之畔有一毂山,地势不高,一片山林之外便是平原之地,极利骑军冲杀。只是毂山在绳池右近,绳池驻有五千秦军甲士。”公叔度指着简陋的羊皮地图上的一处说道。

“好,毛旭、陈劲,本将领你等各领百名骁骑,前往毂山之地查探,务必探查清楚方圆二十里之地。”得到公叔度的指引,李御脸上的冷峻之sè稍减,对着骁骑营的两名都尉说道。

“遵令。”

等两人出去之后,李御转头对公叔度说道:“公叔先生,本将想请先生回转新郑,转告韩王,望韩王派大军驻于臼里,牵制阳城、负黎之秦军。”

“敢问将军,既然秦军已要回师,为何要伏击于他?不若等秦军大部回师函谷,我韩赵两国合力除去西周城邑中之秦军,此举不是更佳。”一直听着李御的部署,公叔度终于问出了多rì来的疑问。李御的作为根本就不像是来救助韩国的,反而更像出击秦军,与秦军甲士争锋。

“不瞒先生,本将意在周之九鼎。”事到如今,李御也没有任何隐瞒,反正这件事早晚会传遍天下,谅区区韩国也不敢打这九鼎的主意,更可能是助他赵国夺得九鼎。毕竟韩国宁愿九鼎落于大赵之手,也绝不可能让九鼎落于秦军之手,那样的话,韩国离灭亡不远了。

“九鼎?”被李御一提起,公叔度蓦然想起存于西周之都洛邑的九鼎,一身冷汗骤然冒起,想不到秦军竟然瞒过了天下人。要不是李御识破,还真的可能让秦军诡计得逞,届时,秦国携天下气运,首当其冲的便是临近的韩国。

“想必先生也猜到了秦军之目的,不知韩王是否愿意出兵牵制阳城、负黎之秦军?”

“将军放心,我韩国必以倾国之力,绝不让阳城、负黎之兵回师。”想到事情的后果,公叔度连忙打下了包票,要阻止秦军把九鼎运回咸阳,就是让他们损失几万兵士都值得,更何况仅仅只是让他们牵制那五万秦军就更没有任何问题了。

“好,有先生之诺,本将绝不会让秦军目的达成。”

“事情紧急,外臣这便回新郑禀告我王,出兵臼里。”洛邑所部秦军即将回师函谷,公叔度心情很是焦急,马上提出了告辞。

“好,本将派百名亲卫护送先生回新郑。”

“多谢将军。”

把公叔度送出驻地,李御回到营帐之后马上命人前去毂水河边取了一点泥沙。

“将军,毂山此地遍布密林,然则毂水和山林之间是数十里的平原之地,乃是秦军回师函谷必经之路。此地地势极佳,若秦军之数不过三万,以我两营冲锋之利,足可在半个时辰内击溃秦军。”毛旭汇报着勘察过的地形,一无巨细地说着,对于他们两营的战斗力有着充足的自信。

只过片刻,李御便按照毛旭所说的话捏出了一个简易的沙盘,虽然扭扭捏捏不成样子,但是也能看出大致的形状。

第一百一十一章自得的王龁

“毛都尉,陈都尉,你们看看,这毂山地型是否如此?”在一个小泥堆旁插上几根小木柴代表了山林,李御拍拍手站起来问道。

“不错,毂山之地确实如此,不过按此之例,这平原之地应更为广阔,我五千骑军可在此地任意纵横。”陈劲把那代表小河流的布条往外移了几分,让那平原之地看上去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