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汉明大黄袍-第7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歌声清丽,甜美如沐,杨帆喝着杯中的酒,细细聆听。歌声确实名不虚传,配上那舞姿,翩翩然,如蝶。脚步轻盈,云袖如虹。

“好!”

一曲终,马沛文像是看大戏一样鼓掌叫好,惹了杨帆翻了翻白眼。里边的户芊芊一礼,道:“小女子稍稍休息,等等就为公子您弹走琴曲,不知公子可否有想听的曲子?”

杨帆站起来,道:“芊芊姑娘歌舞精湛,至于琴曲,芊芊姑娘自行决定便是。”说完,,他便坐下来,问马沛文,“那现在马六甲情况如何了?”()

第258章芊芊往事

马胖子从那苗条的身影中好不容易挪开视线,道:“还能如何?打呗。洋人和洋人打,洋人和土著打。还有刘香现在也横插一杠子,反正是乱成一锅粥。我就跑了回来。杨爷,这可是您说的,可得给我本钱让我东山再起啊。”

“行了。好好听曲儿。钱有的是你赚的。”

一听能赚钱,胖子那眯缝着的小眼睛立马就闪亮起来,道:“那我可得好好听上一听了。”他的眼珠子提溜转着。“还是在这里舒坦,马六甲混了几个月,人都瘦了,这回小爷一定要把这身膘都给养回来。”

杨帆瞥了眼坐在椅子上的马沛文,那肚子,即使坐着都是鼓出来,跟个孕妇似的,实在太肥了。这要是娶了媳妇儿,那还不得把人给压死了。琴声响起,一边的丫鬟过来,将珠帘撩起来,走上前,替杨帆和马胖子倒上酒,然后退到了一边的幕后。

杨帆这个角度,正好是对着户芊芊。他看过去,户芊芊戴着面纱,手指拨弄琴弦。一曲离别伤,如泣如诉,如怨如慕,听得让人暗生怜惜。就连马胖子,眼神之中流露的猥琐,也收敛了不少,安静地听着户芊芊弹奏琴曲。

曲中,户芊芊轻轻吟唱,余音绕梁。忽的,面纱落地,杨帆和马沛文都看呆了。一张红唇微启,露出皓白的牙齿。削尖的脸蛋上,似乎有晶亮的泪痕。一双美眸上,舒长睫毛的睫毛微微一颤。

“嗬。”她看到琴面上的面纱,弦音颤了颤。停住了。她有些慌张地站起来,将面纱攥在手上。立马转过身去。

马沛文口中呢喃道:“美人儿。”

那面容,真的很美。连杨帆都有些错觉。看到的那一瞬间,那张脸,定格在了脑海里。这时候,人的差距就出来了。杨帆很快就回过神,不在意地继续喝酒。马沛文则是盯着人家的背影,目瞪口呆地看着。

戴好面纱,户芊芊转过头来,看见马沛文那眼神,有些尴尬地避开来。道:“;两位公子,今日就到这里吧。小女子实在有些疲惫了。他日重新给杨公子您歌舞一曲。”

“芊芊姑娘莫非有什么难言之隐?不妨说出来,一个人闷在心里是件很辛苦的事情。”杨帆看着那低着的脸,问道。

“既然公子都说难言之隐了,那就别问了。”

杨帆点了点头,道:“芊芊姑娘不想说,那在下也不强求。但在下还是那句话,说出来,一个人闷着。比两个人、三个人一起商量解决要好。”

户芊芊看了眼杨帆,有些犹豫地叹了口气,道:“芊芊今日情绪,主要是被杨公子的这首绝决词触动了。”

“难道芊芊姑娘也被人抛弃了?”马胖子心直口快。直接是说中了户芊芊的伤疤。杨帆踢了一脚马沛文,赔笑道:“芊芊姑娘莫要怪罪,我这个兄弟心直口快。说话不走心。你莫要往心里去。”

户芊芊摇摇头,道:“没什么。这事情本就是没什么可以说道的。芊芊每年这个时节。都会在长风舫举办赛诗会,其实为的就是等一人。”

“等一个人?”马沛文有些好奇。到底什么人,才能够让一个如此奇女子等上这么久。

杨帆双手互抱,道:“是个书生吧。”

户芊芊头一抬,忽然想起来,对联是杨帆对出来的,连忙站起来,走到杨帆面前,问道:“公子,公子您见过他吗?”

杨帆一笑,道:“芊芊姑娘都还没有告诉我那个人是谁。在下说是一个书生也不过是靠猜,至于是谁我真的就不知道了。”

户芊芊脸上闪过一丝失望,眼前憧憬道:“这个人,还得从六年前说起。那时候,我还刚刚是一名画舫的丫鬟,是他手把手的教我弹琴。他经常说,等他功成名就了,就回来将我带走。我信了。”

“哎呀,芊芊姑娘你是有多单纯呐。这样的薄情书生,一看就是不会回来了。你啊,还是死了这条心吧。”马沛文摇头叹道,“这样的故事我听得多了,唉,可怜人呐。”他拍着肚子,一副同情的模样。

“不会的。他不是那种人。”户芊芊摇头否认,“他很爱我。他说过,如果有一天,有人可以将那对联对出来,那么他回来也就不远了。现在对联已经被杨公子对出来,他肯定也是要回来了。”她的眼睛稍稍有些湿润。人有希望,即使希望在小,倘若给一丝希望,那也是对于那人最大的鼓舞吧。

杨帆点点头,道:“所以,芊芊姑娘每年都在这个时候举办一次赛诗会,就是想看看那个人回来没有,是吧?”

户芊芊点点头,道:“他喜欢诗,也是他教我的。”

“哎呀,芊芊姑娘真是一片痴心啊,可惜遇上了负心郎。芊芊姑娘你好好想想,若是他高中了也好,还是落榜了也罢,多少得有些音讯吧?如今音讯全无,都六年了,连一封信都没有吧。这样的人,定是将你忘记了。”

“不会的,半山他不会的。”户芊芊站在窗口,凝望着瘦西湖上的灯火。画舫在缓缓靠岸,要不了多久,若是不想留宿在长风舫上的人,就可以下船离去了。

“半山?”杨帆眉头一挑,似乎回想起那个在聊城遇到的酒徒,有些不可思议,试探地问道:“那书生是不是姓萧?”

户芊芊猛地一回头,激动道:“杨公子,你见过萧大哥吗?天呐,看来是老天被我的诚心打动了,特地让您来给我送好消息了。杨公子,拜托您,告诉我。萧大哥,他,他到底在哪里?这几年他过得还好吗?”

杨帆想起那桂香阁之中,整日饮酒,赶走伙计的酒徒。那家酒家,想来不是萧半山的祖产。那么,杨帆能够联想到的便是一个很合理,很无奈的萧半山。科举不中,流落他乡,倒插门,终日买醉,度过余生。

看来,萧半山买醉,是有原因的。()

第259章秋寒雨

“你真的很在乎一个已经断了音讯六年的人吗?”杨帆抬起头,看着那双期盼的眼神问道,“你自己想清楚了,到底是爱那个萧半山,还是仅仅对于当年那段生活的喜爱。”

户芊芊眼神起了一丝波澜,杨帆说这话,难道……难道半山大哥死了?她跪下来央求道:“求求你,求求你了。不管萧大哥是生是死,都请您告诉我好吗?我说过要等他的。”

“那么他已经有家室了呢?”

户芊芊脸色一变,抬起头,道:“什么?萧大哥他已经有……”

“我就说嘛。那样的负心郎,真是可恶,让人家白白等了六年。杨子,这萧半山到底在哪里,给我说。我一定过去给他两巴掌,这狗东西。”马胖子将户芊芊扶起来,请到座位上。

“他现在过得好吗?”户芊芊声音有些微颤。

“他……过得很好。不过看起来似乎没有高中。在某地开了一家酒楼。夫妻恩爱,生活也很不错。”杨帆微笑地看着户芊芊。

“能告诉我……他,在哪里吗?”户芊芊问道。

摇铃响起,那是归家的信号。杨帆看着户芊芊,反问道:“怎么?你想去找他。你找到他又能如何?是去做小的,还是将他夺过来?那样子,受伤的还会是你自己。”

“我不知道。但我就想见见他,问问他,当初说好的,我等着,可是他。为何不信守承诺呢!”她的情绪有些激动起来。杨帆并不是没谈过恋爱,这些一生只爱你一人。永远在一起的鬼话,他没有说过。但是听得多了,明白,这就和今晚吃什么一样,很随便。所以他从来不说,结果很现实,说好的一生一世,说好的天长地久,跟放屁似的。

“芊芊姑娘,时候不早了。今日你的情绪确实有些激动。你冷静下来好好想一想。如果真的想知道萧半山的消息,就来找我。不过最好是能释然。”

“释然,公子,你叫我如何释然?就这么不了了之吗?他负了我,难道不应该让我问一问他吗?”户芊芊站起来。

“胖子,咱们走。”两人走出门,杨帆站在门口,侧头道:“芊芊姑娘,我再和你说一遍。他,过得很好。如果真的要去,请你先拾起自己应该有的尊严,然后以一个老友的身份去拜访。而不是向泼妇一样去闹。那样的话,他没面子,你这扬州第一才女。也失了面子。”

两人走出画舫,已经是有些晚了。马沛文走了几步。问道:“萧半山真的过得好吗?”

“为什么这么问?”

马沛文腆着肚子,道:“如果我是萧半山。还有这么一个美貌的女子等着他。算糟糠也未免太糟蹋人了。听说金陵、扬州要娶这户芊芊的,人都排到十里亭了。虽说是个歌妓,但是人家卖艺不卖身,比某些人都干净。都这么多年了,他萧半山就不后悔吗?”

“我不知道他后不后悔,但一个整日买醉之人,是不是有叹息伤感故人的情愫,我想,应该是有的。但是,那还有必要吗?”

“当然有必要啊,我的哥!”马沛文竟然跳了起来,虽然跳了仅仅只有几公分高的样子,但是杨帆确实看到这团肉跳了起来。“若是这萧半山还讲情分,那么就不该抛弃芊芊姑娘。那么芊芊姑娘就该去找他,总要有个了结不是吗?”

“去了只能作践自己罢了。”杨帆缓缓走入街巷之中。画舫笙歌,然而又有多少人知道,其中的辛酸泪,如这瘦西湖,诉不尽,流不干。

……

……

大风起时,刀枪如雨。

杨帆走的是水路,没有看到,河南之地的起义,已经是难解难分。从山西追赶下来的曹文诏以及安徽北上的朝廷官兵,一齐在河南地界上围杀着农民军。各路明军,将农民军围在各个山头,形成割据之势。

一时间,原本就已经气势不足的农民军变得更加不利了。只要明军慢慢蚕食,逐个击破,用不了多少时间,农民军的力量就会被慢慢耗尽。

“舅父,如今明军四面包围,我们已经……没有退路了。”李自成如今是他舅父闯王高迎祥帐下的闯将,在农民军之中也算是小有名气。身上的那件麻衣破了很长的一道口子,高迎祥转过身子,从怀中掏出一枚骨针,示意让李自成侧过身去,替他将那漏风的口子缝起来。一个大老爷们,缝得自然很粗糙,随意地打了个线头便了事了。

“鸿基啊,当初你来投靠我的时候,我便说过,还是得挨打的。”

“舅父,这是为何?我们造反,不是应当一呼百应吗?我们的军队不是应该所到之处,便有志同道合之士相助吗?”

高迎祥摇摇头,道:“我们和明廷对抗,便犹如蝼蚁搏象,即使再多的人,他曹文诏七千关宁军就可以杀得我们节节败退。”

“难道我们就没有取胜的机会吗?”

高迎祥笑道:“若是没有,那我等起义造反又是为哪般?鸿基,你的勇武已经有了,但眼光还得看得远。造反这种事情,古今多少草莽,沉得住气的,都成了一代开国帝王,沉不住气的,都成了败寇。所以,还是得细水长流。”

“舅父,那如今我等该当如何?”

“坚持住。只要坚持住,一旦明廷这只生了病的大象,被我等找到死穴,那将是局势逆转之时。什么事,都有一个过程。你要从每一战中都吸取教训。你的那个谋士李岩,是不可多得的人才,要多多听取他的意见。汉高祖刘邦,之所以能成就霸业,多亏了手下的张良、陈平、萧何、曹参,你要切记,造反,不是用刀,得用脑子。”

“谢叔父教诲,鸿基自当谨记在心。”

“恩,你回去吧。接下来的日子,只会越来越难,你要做好准备。”高迎祥看着隐隐萌动的山川,想着何处才是他们接下来该行动的目的。

山顶上冷风凄凄,渐渐落下了淅淅沥沥的小雨。一场秋雨一场凉,他身后多出了一把油纸伞……()

第260章听听这冷雨

“先生,有何赐教?”

撑伞的那人,站到了高迎祥的身边,道:“一个好消息,一个坏消息。”

“先说好消息吧。”

“昨夜卦象显示,明廷气数已尽,朝不保夕。”伞下之人,宽松的一件袍子,遮住了整个身子,看不清是什么模样。

风吹山头,雨丝斜打过来,高迎祥的脸上落下一滴雨点。“听起来似乎是个好消息,但是,那对于我们,又算得上什么好消息呢?”他手上的长剑,拄在地上,背部佝偻着。身上丝毫看不出,是个将领的样子来。

“呵。好消息好不到哪里去,那坏消息对于你来说,也应该坏不到哪里去。那个无气运者找到了,但是被人灌注了青金气运,是个麻烦。若是无气运,他将是我们功成最大的倚仗,但是现在,却成了最大的阻碍。”

高迎祥侧过头,笑道:“你们啊。总是信这些虚无缥缈的东西。如果气运真的有,那还要我们做什么?干脆回家坐炕头算了。那些乱七八糟的东西,都是事成之后,胡乱瞎诌的罢了。”

“你可以不信。”举伞的人声音沙哑道,“他不够大气,所以当初并没有将他选作辅佐的人选。论智谋、度势还是才情,无疑是个少有的人才,只是,不够大气。”雨下得大了,两人缓缓移步,往那山腰的营寨中走去。

高迎祥接过伞,道:“军师认为。大气之人,有谁可成霸业?”

“汝之外甥,李自成。天生反骨。造反的料子。”黑袍人双手负背,道:“只可惜气候未成。和那人,差了不只是一点两点。不过也好,那人受人排挤不说,自己也无心政事,已经去了金陵。所以说这个坏消息,算不上坏消息。若是让他统领明军来剿灭起义军。没有任何机会。”

“呵。说的洪承畴、卢象升、左良玉都是纸糊的似的。难道我等现在还有什么退路吗?只有抱头鼠窜的份了。”他有些自嘲地笑了笑,却没有丝毫的怯色。混了这么多年,早在揭竿起义的时候。就想到这样的结局了。

“也对。我是军师,不是军神。总不能跟着你们一起上阵。打不过就逃,逃不掉就投降,反正活下来就是好的。”

“道理是这么个道理。造反的。哪有一个是活得滋润。脑子有病起来造反的,就是活不下去了,才造反,谁不想活下去。”

黑袍人转身,道:“走了。往西去,或许还有一丝生机。只是这次,付出的惨痛代价,会很惨痛。”他步入雨幕之中。高迎祥哼哼笑了笑,什么时候不惨重了。从李自成陕西会战,再到山西,哪边不是死伤无数,早就习惯了。

雨还在下,听听这冷雨。在诉说这里,没有妥协,只有反抗,肃杀,反抗,肃杀……

……

……

杨帆并没有等到朱启,而是在客栈之中收到了一封信。朱启的信,说是在金陵汇合。神出鬼没的卜算子,杨帆也没有心情去等。他在身边一天,就要被折磨练那十段锦。如今,他愈加可以感受到腹中那股能量的存在,甚至有时候,尤其是清晨,还能够控制那股奇异的能量在丹田处上下左右的流转。

不过杨帆并不刻意去动用那股力量,就像埋在银子深处的那个黑匣子一样,不到万不得已的情况下,绝对不会去乱来。况且连他自己都不知道如何控制那力量,万一自爆了,那杨帆找谁哭去。

至于练那十段锦,不过出于当初被人刺杀,多点防身的手段,也算是健身吧。这两个老头子离开,陈王廷又去押运银两了,只剩一个掉书袋,还有个不速之客。

三人围在桌边,吃着刚刚出笼的小笼包。这是杨帆的最爱,没想到百年之前的小笼包,和百年之后的一个味道,沾上镇江米醋,简直是绝配。若是在有些辣椒酱就更美味了。不过这辣椒他找了很多地方,都没有那踪迹,看来,也只能往西边,巴蜀的地界上,才有可能找得到。

“小二,水!渴死我了!”马沛文一口一个小笼包,吃得有些燥渴,连呼要水喝。

对于这种吃小笼包要水喝的奇葩,杨帆只能用喂给猪吃来形容他,问道:“你若是闲着慌,帮我做桩事如何?”

“赚钱吗?”

杨帆点头道:“当然赚钱。而且是你的老本行。”

“啊?挖锡矿吗?可这里也没有锡给我挖啊。”马沛文喝完水,大呼一声舒服。杨帆呵呵一笑,道:“你老本行,那个。”杨帆凑过去,轻声道:“骗钱啊。”

“啊?杨爷,你可别吓我啊。又让我干那种事情。”

“什么叫又让你干,那以前,不是你自个儿干的吗?”

“哎呀,我不是这意思。我马胖子还想在江南安稳地呆上个几年,要是事情败露了,估计咱又得跑路了。你就行行好,给我条好生路,别整那玩意儿了,我有点虚。”

“虚什么?”杨帆将一个信封往桌上一拍,道:“按上边的意思,一个个给我去说动。这有钱还不一起赚?放心,他们自会上钩的。我就在金陵等你好消息了。”

“喂,杨爷。你这样自说自话我很难办啊。”马沛文一脸苦笑道,“对了,芊芊姑娘今日来过客栈了吗?”

“怎么,你这癞蛤蟆也想吃天鹅肉吗?”

马沛文搓着手,道:“杨爷,你看。你和这位先生也要会金陵了,万一芊芊姑娘想明白了,要去找那个萧半山,你又没留下地址,到时候还得到金陵去找您,不是耽误工夫嘛。我看,你还是把地址给我,万一芊芊姑娘想明白了,要去。我也可以吧地址给她,你是是吧。”

“就这样?”

马沛文呵呵一笑,道:“那还怎样。你看,这纸上也有扬州的名单。到时候我既办了您交代的活儿,又帮了芊芊姑娘,这不是一举两得嘛。您要是不给我那地址,我就不干了。”

杨帆放下筷子,走到柜台借了纸笔,将地址写了下来。刚走到马沛文身边,他就伸手欲抢,杨帆收回来,道:“先说好了。她过来要,你才给她。别拿着东西去怂恿或者要挟人家。要是让我知道你打人家主意,我知道了,把你腿给打折了!”

“明白明白!”马沛文拿了地址,一溜烟地跑开了。()

第261章访董府(上)

作为六朝古都,金陵这个南京的别名就已经赋予这座城格外的丰饶。虽然比起已经经营数百年的京师,作为留都的南京城,依然没有了政治地位上的那崇高地位,但它存在的意义,依旧非同凡响。

此番杨帆不是公务前来,身上也没有了爵位的那层光辉。若是还敢光明正大地入住驿馆,也算是自讨苦吃了。朱由检在崇祯二年,也就是杨帆入京的前一年,下令废除了全国不少的驿站。以此来节省朝廷开销,用来填补军费。结果,使大量驿站的人手失业,成了流民,当然,其中最出名的,就算是李自成了。也算是朱由检自掘坟墓吧。但事已至此,杨帆再倡导兴建驿站,反而会适得其反,这李自成也不会再乖乖地回去当个卫所小吏,只会加重朝廷负担罢了。

不过一些重要关口、都城,还是有驿馆的存在,不仅存在,而且是修得富丽堂皇。南京城里的驿馆,马头墙,斗拱飞檐,白墙黑瓦。还有独立的庭院,供一些高级官员落脚居住。杨帆和掉书袋两个人坐船到的金陵,两日的功夫,便步入了金陵都城。

金陵街头熙熙攘攘,杨帆和掉书袋两人在河中闲游。

“你要搞书院,那选好什么地方了没有?”

杨帆躺在船上,道:“这事急不来。三痴你也知道,我这人如今拖去了身上的这层爵位,那就是生意人了。既然是生意人,那就不能做赔钱生意,你说是吧?”

行三痴手中书一合。眼睛瞪得老大,“这私塾、书院。都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事。哪里还有像你说的,开个书院赚钱的?”行之想破脑袋,也想不出开书院都能赚钱的法子。他放下手中的那本书,从一边的书篓里拿出一张地图,道:“你来看看,这些山,都是有故址,还有些地方,据在下考究。都有贤人题字立碑,环境清幽,空气清新,是立书院的绝佳位置。”

杨帆拿过来,横看竖看了很久,直接扔进那个书篓中,道:“你选的这些地方,是让我建书院呢,还是建寺庙?”

“你什么意思?”行之有些怒意。自己为了杨帆的想法,找了很多文献资料,才选了几个好地方。书院在天启年间,被魏忠贤下令拆除了许多。朱由检继位之后。书院陆续恢复,书院的总数也达到一两千所。其中大抵是以授课业、考试的考课试书院,同于官学。另一种相对比较自由,教学与研究。学派交流,在此阐述自己学说、辩论的一处讲会式书院。而后者这样的。大抵被禁毁了。

杨帆抬了抬头,看着后边的行之,道:“书院修在山沟沟当然不赚钱了。我就想不明白,既然是书院,那为什么就不能建在城中呢?学生方便,我们也方便不是?”

“建在城中?”行之眼珠子瞪得老大,这杨帆真的是不按套路出牌。这城中若是搞个书院,那还怎么教书?

“这些玩意儿,等以后再说。现在最重要的,是要把我手头的银子活起来。咱们可不能坐等吃山空。”他有躺了下来,凉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