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明末称雄-第14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剑淙肭寰瓮庵小S帜艽蚧飨牡腥恕

洪承畴的话一落,宁远总兵官吴三桂立即接话,向他请战。吴三桂是锦州被围的总兵祖大寿外甥,同时也是洪承畴的学生,还是总监高起潜的义子。如今关宁设山海关、宁远、锦州三镇,吴三桂这个宁远总兵是极得洪高信任的,而祖吴两家又是辽西将门,在关宁军中地位超然,许多军将都是他们的子弟门生。

何况吴三桂还以忠孝名闻天下,还深得皇上的看重,被人称为当今与楚国公并论的年轻名将。

吴三桂主动请战,愿意率兵去袭击锦州外围的清军。自从湖北回来后,吴三桂信心大增,他从湖北运回飞龙铳万支,红夷炮百门,另各种小炮数百。吴三桂将批军火大半装备给了自己的宁远军,如今他麾下的宁远镇兵马,是辽西集结各路兵马中火器最多最强的一支,其次当属四川总兵秦良玉。

有了这些火器,吴三桂大为自信,加之锦州城中围的是他舅父,他迫不急待的要发兵进攻,一试厉害。

洪承畴对吴三桂的主动请战很是满意。

“吴总兵勇气可嘉,本官允你请求,命你率本部兵马进驻锦州南面之松山。”

秦良玉这时也主动请战,“请督臣允许老身率川兵出战,向建虏讨回血债。”

“夫人巾帼不让须眉,本官佩服,本官也允你请求,命你率本部兵马进驻松山之南杏山。”

“谢督臣成全!”秦良玉起身领命。

随后,洪承畴又请孙传庭率陕军守塔山,而令辽东副总兵刘肇基守笔架阁,并将笔架阁设为从山东海运来的粮草屯积之地,以转运供给松山、杏山、塔山各军所用。而洪承畴率领十万大军,继续驻守宁远。

洪承畴的布局依然是两城三山的防御,两城为锦州宁远,三山则是两城之间沿海三座山,上面驻有城池堡垒。这两城三山紧紧把住狭窄的辽西走廊。而且由于渤海由朝廷水师控制,因此两城三山还可以得到来自于海上的水师支援。

吴三桂磨拳擦掌,准备用自己新得到的火铳大炮痛揍清军,救援舅父祖大寿,同时也打出他的威风,赢利功名。

秦良玉也在准备着,她要向清军讨回血债,当年沈阳之战,数千白杆子弟兵血战浑河,全军覆没。

金州,朝阳升起之时,刘钧也在新建成的金州要塞里,召开军议。

出兵朝鲜已经得到皇帝批准,现在要讨论的是如何打的问题。

“我的计划是兵分两路,一路出兵鸭绿江,把我们上次摧毁的镇江重新占领,并派工匠修筑成一个要塞堡垒,同时出兵将鸭绿江南南岸,与镇江隔岸不远的朝鲜义州城夺取,在义州也修建一个堡垒。另外,稳固鸭绿江口南面沿海的铁山建立一座堡垒。”

刘钧的用意很明显,在清军与朝鲜之间,鸭绿江两岸和南边沿海和岛上,建立三座堡垒,彻底的砍断朝鲜与清军的联系。

“自今日起,驻庙岛的北洋第三舰队移驻皮岛。以皮岛、身弥岛为基地,配合第三师的第四五六三协筑镇江、义州、铁山三城,并镇守三城。”

“第五第六两师六个协金州,第二舰队驻守青泥港。”刘钧手指在作战室的沙盘上指点,“我将亲率第二和第四两个师及第一舰队,直接从海上出兵朝鲜汉城。”

崇祯十年,清军进攻朝鲜,围住国王李倧,迫使朝鲜处死主战派,改向清朝称臣纳贡,并开放互市。随后,清军撤回辽东。

此时的朝鲜境内,并没有清国驻守。

不过朝鲜撮尔小国,在清朝和明朝的夹缝中生存,原来还感激大明当年出兵朝鲜帮他们驱赶倭寇复国,可被朝鲜直接打上门两次后,便也只能倒向清朝。向清朝开放互设,还提供粮草,甚至派出朝鲜兵攻打明朝。

刘钧很重视朝鲜,虽然朝鲜实力很弱,可其人口不少。如果放任清军控制朝鲜,那么清朝能从朝鲜得到大量的人口和粮草物资的支持。

但对于这次出兵朝鲜,刘钧也很乐观。朝鲜并没有什么实力,境内也无清军驻守。刘钧甚至不需要千里迢迢从陆上赶去,直接海上抵达汉城附近登陆,然后兵临城下,到时只要让朝鲜君臣见识一下九头鸟的实力,他们自然知道该如何选择。

其实若不是清军实力强劲,朝鲜其实还是一向心向大明的,他们可是自称小中华的,视大明为宗主。(未完待续。)

'正文 第311章 阿礼哈超哈'

一场接一场的秋雨,淅淅沥沥下个不停。

气温慢慢下降,早晚已有寒意,午间的阳光也不再那么热辣,英俄尔岱带着一队人马急匆匆的赶往朝鲜。

英俄尔岱是满清正白旗固山额真,并兼任议政大臣,如今四十六岁的他,早年也曾是女真勇士,无数次冲锋陷阵,升为牛录额真。但后来他更多的转为负责农耕屯田,管理财政以及负责朝鲜事务。

在清廷,英俄尔岱以擅长理财和外交著称,在朝鲜的事务上,他深得黄台吉的信任。

依靠着这份信任倚重,他一路高升,去年新晋为正白旗的固山额真,仍兼部务。固山额真相当于清廷八旗各旗中的军政长官,是皇帝任命在各旗最高军政官员,统领旗兵。虽然各旗仍属于八旗的亲王贝勒等旗主,可固山额真之地位已经远在满清六部官员之上。

自他随黄台吉在三年前率军一路攻到汉城下,朝鲜国王臣服后,他每年都要去一两趟朝鲜。以前他很喜欢这趟出使,入朝之行,朝鲜上下都对他毕恭毕敬。他就如同是朝鲜人的太上皇一样,各种礼敬孝敬。

可这次行程,黄俄尔岱却没多少轻松自在。他一路上都阴沉着脸,沉默着,只是不停的赶路。

天气渐冷,大清的局势也和这天一样的变冷起来。

如今局面前所未有的严峻,锦州金州两路明军二三十万顶在那里。虽然大清并不惧怕明军兵多,以往他们一次又一次的击败明军。可这一次不一样了,金州的这支明军,让黄台吉如梗在喉,就上如英俄尔岱这些将领们,也一样感受到了确切的威胁。

短短时间就把辽南扫荡一空,海上也完全失去了控制。

如果明军再出兵朝鲜,让朝鲜又倒向明朝,大清的处境将更艰难。

大明可以输了一次又一次,他们地大物博有万里江山亿万百姓。死几万甚至死十几万的士兵,他们很快就又能招募更多的兵马,制造出更多的军械铠甲。

可大清不一样,大清只有几万旗军。汉蒙也连一起,全加起来也没十万。

眼下这样的局势,如果一场大战输了,大清就将再陷入万劫不复之中。

局势已经很恶劣了,无论如何不能再让朝鲜倒入明军。黄台吉很明确的向他交待了此行的重要使命。不管他用什么办法,都得办成此事。

这一次,英俄尔岱不只是带着使团队伍,还带上了正白旗的阿礼哈超哈营。正白旗属下五旗,做为固山额真,他有一个直属的骑兵营,从正白旗下满蒙每牛录下抽马甲二十人,汉军四十。

黄台吉特让英俄尔岱率其麾下阿礼哈超哈营满汉蒙共一千百骑往朝鲜,每五十马甲由一个低级军官分得拔什库率领,而每名马甲又各带三名阿哈。即厮卒。包衣阿哈,包衣”即“家的”;“阿哈”即奴隶。

清军多年来夺取辽东之地,多次入侵辽西,攻入关中,掳掠汉人无数。那些汉人最后基本上都成了汉军旗旗军或者包衣。

包衣没有人身自由,就是满人的奴隶,他们被迫从事各种劳动。

自黄台吉称帝后,原来每年录三百壮丁,改为了二百壮丁。每次出兵,一牛录却也仅有几十人可出战。为了弥补兵力不足,往往出战的旗军又会携带包衣阿哈,协助作战,甚至是帮忙看押俘虏。运送战利品。

英俄尔岱带着自己的阿礼哈超哈营一千骑,那些马甲却又带了三千阿哈。

虽说那些阿哈是包衣奴才,可能带出来的都是比较强壮者,并且还都有武器,皆有马。英俄尔岱骑在马上回头往后看,长长的骑队。他心里多了几分安心。

四千余骑,这已经是一支强大的兵马了,朝鲜人必然会被威慑,不敢有三心二意。

“加快速度!”黄俄尔岱喊了一声。在锦州金州两面紧张的情况下,皇帝还让他带来这四千余骑,这里面充满了期望。他希望能早点到达朝鲜,早点办妥此事,然后早点返回辽。

老谭骑着马和另两位阿哈跟着自己主子的后面。

老谭是一个包衣阿哈,但曾经是个辽东的汉民。朝廷丢失了辽东,也把他们这些子民遗弃在了辽东。老谭有家有口,上有年迈父母,下有妻子和两子三女,他无处可走,全家都成了旗人的奴才。

虽然成了奴才,被迫屈膝卑躬,可毕竟一家人都活下来了,十多年过去,他的儿女也都长大了。

不过背着弓挎着刀骑着马随主子出战,这却还是老谭第一次。

老谭曾经是个出色的猎人,但长的并不够强壮。旗人也在汉人中挑选汉军,每二十个壮丁之中挑选出一人为汉军,他们一起出钱供应这名汉军的装备和粮饷,但老谭从不曾被选中过,他一直给主子放马、耕地。

老谭的身边,是他的长子小谭还有另一个汉人包衣,那是个去年被主子从关内带回来看汉人,一个年轻的小伙子,和他儿子差不多大。

小伙姓杨,和小谭关系不错,老谭也很照顾这个不错的小伙子。甚至已经打算把自己的大女儿嫁给小杨。

一口气骑马跑了半天,终于得到休整的机会。

小谭去饮马,老谭和小杨在生火。

找到个机会,老谭低声问小杨,“你这一路上怎么总是心不在焉的,你在想什么?”

小杨折了一根干树枝扔进火坑里,低声道,“叔,我不想去朝鲜,我想逃走。”

老谭大吃一惊,小心的转头四顾了一下,“你疯了,逃?往哪逃?在你之前,我见过许多人都想逃,可最后逃走的人没有一个逃走的,都被抓回来了,不过却都成了尸体被带回来看 。”

“我不想当一辈子包衣阿哈,叔,你怎么能忍的了,替狗鞑子做了十多年奴隶?”

“阿青,叔只是个普通人,没什么本事,这辈子只想平平安安,一家人好好活下去而已。”

“给鞑子做奴隶,算什么平安?”

“忍忍吧,过几年你也就习惯了。”老谭劝道,“阿青你跟我学了段时间射箭了,你射箭还是很有天赋的,要不然主子也不会带上你了。这次咱们去朝鲜,你机灵着点,说不定有立功的机会。若是立了功,就有机会抬旗。”

“哼,抬旗?那也不过是鞑子的奴才而已。我杨青,绝不甘愿给鞑子做一辈子的奴隶,将来还让我的孩子也做奴隶。叔,我考虑了许久,等到了鸭绿江时,咱们瞅准机会就跑,反正我们有马。我听人说了,朝廷正大举反攻,皇上的义子楚国公率兵已经夺下了辽南。甚至还把鸭绿江口的镇江也攻破了,现在沿海的汉人百姓都被楚国公撤走了。”

说到这里,杨青有些兴奋,“如今沿海一带已经没有鞑子了,咱们只要往海边跑,就有很大机会逃脱。”

老谭脸色冷了下来,“别胡思乱想了,你看看这四周,几千骑人马,你以为你能逃多远?而且,我还有一家老小。”

杨青也沉默下来。

“阿青,落入鞑子手里是命运不济,你也别想着跑了。你原来家在山东,离这辽东万八千里,可还不是被主子给抓来了?我看啊,这大明江山说不定哪天就要成了大清天下了,到时侯,你又能逃到哪去?认命吧,主子爷人还不错,你老实留下来,我把小青许给你。”

杨青只是沉默着折树枝添火。

数骑飞快的奔回,杨青抬头望去,却看到骑在马上的人身上满是鲜血,后面的马上更是驮着伤兵和尸体。

“这不是出去探路的那一队人吗?一个分得拔什库带着十个马甲,怎么这样狼狈回来了?”老谭惊讶的道。

杨青却是满脸掩饰不住的喜色,“叔,肯定是我大明的官军,说不定就是楚国公的兵。”

“小声,别瞎说。”

一棵大树下,英俄尔岱看着回来的探骑,去的时候十一人,回来的时候只剩下了五个,三个重伤,外加两具尸体。

“大人,我们在南面五里左右遇到伏击。”

“多少人?什么人?”英俄尔岱问。

“穿着蓝色的绵甲和红色的背心,人都有双马,配着双短铳和一长铳,人数大约三十余骑,他们号衣上都有一个九个脑袋怪鸟标记。”

“九头鸟!”英俄尔岱脸色阴沉,他转头问身后的军官,“我们距离镇江堡还有多远?”

“大约五十里。”

英俄尔岱回头望了眼三名重伤者,“你们十一人,却打不过三十来个明军?”

那名分得拔什库羞愧的低下头,“大人,不是我狡辩,而是那些明军伏击在前,兼之又火器犀利,他们先以长铳伏击,然后冲出来双铳齐发,刚一交手,我们就倒下好几个。若不是我们跑的快,一个也回不来了。”

“下去吧。”英俄尔岱挥退三人。

“大人,明军小股骑兵出现在这附近,这不是什么好消息啊。”

英俄尔岱也是脸现忧虑,“再挑些人,叫五十个,不,派一百名马甲,让他们小心一些,去镇江堡,我担心镇江堡只怕已经被明军占了。”

“如果镇江真被明军占据,那我们怎么办?”镇江堡是通往朝鲜之路。

“看情况而定,如果镇江的明军不多,那我们就打下来。如果人多,那我们就先绕道向北,从长甸堡过江入朝鲜。”英俄尔岱回道。(未完待续。)

PS:  感谢神棍飞机头、帝王就是我、多牛爸的支持,谢谢大家!

'正文 第312章 九连城'

鸭绿江畔,镇江堡。

城头上飘荡着明军红旗,这座重要的城堡,再次落入明军之手。就在上月,九头鸟才刚用大炮轰开了镇江堡,将城中几百清军俘虏,随后迁走了所有城中百姓,临走前还组织百姓扒掉了一面城墙。

明军撤离后,清军凤凰城的守军又派兵前来,算是收复了镇江堡。不过由于镇江堡周围四五十里范围的百姓都被明军迁走,村庄城镇、庄稼也都被毁坏,城墙也被扒掉一段,清军只派驻了几十名马甲带着一群包衣奴才总共二三百人驻守。

结果没过多久,明军又杀了回来,那群驻守在少了面城墙的镇江堡中清军,睡梦中被堵了个严严实实,几个反抗的被杀,其余的全成了俘虏。

再次夺取镇江堡的是楚军第九镇第三师第四协的五千官兵,他们乘着北洋的战船而来,直接自江口而上,打了清军一个措手不及。

重夺回镇江堡后,第四协开始修复镇江堡,布置城防,建立炮台。

镇江堡本就是辽东东端数十堡寨中最大的一座堡垒,也是原来辽东驿道的终点。这里原本有自金朝起就建立的城堡,明代时有沿江而立的九座石堡,因此称为连联城。后来朝廷在宽甸一带新筑数堡,把防御扩向东北,九连城渐渐废弃。

不过到了倭寇横行的时候,辽东也重整海防,便又在九连城不远,重新增筑一城,就是镇江堡。

镇江堡距离鸭绿江只有五里之遥,隔江就是朝鲜。

后来朝廷在镇江堡开设与女真和朝鲜人的互市边市,这里便热闹起来。堡内常有数千人口,堡外则是大片的农庄屯田。附近无数的村庄星罗棋布。

这一片都是开阔平坦的平原,地势平坦水源充足,每年的收成都是极好。每年来自朝鲜的耕牛、盐、木材、药材、等汇集于镇江堡码头,而辽东也将铁器、农具、布匹等运进镇江,互市越发的让这片地方繁荣起来。

不过后来后金崛起。夺取辽东,镇江堡许多百姓逃入朝鲜。此时毛文龙皮岛建立东江镇,多次反攻,镇江堡距离皮岛极近。屡次成为争夺要点。常年的攻守之战,使得这里的繁华不再,人口大减。

当年最热闹的时候,朝廷在镇江驻兵设市,何等热闹。

而此时。方圆数十里地,却只剩下孤零零的镇江堡。

第四协九头鸟进驻之后,陆续有许多工匠和民夫被大船运送过来,负责镇江堡的改造工程。并修复九连城的大小九座城堡,加设炮台,使之成为镇江城的屏护。

那些工匠和民夫都是从金州运来,他们在过去的几个月里,成功的修筑完了旅顺要塞、镇海要塞以及金州要塞,另外还在长生岛、石城岛、广鹿岛等诸岛上修建了堡垒,还参与了金州运河的开挖。

大部份筑城的民夫在城池筑成之后。分去金州和诸岛上新建的屯庄屯田,分到了自己的土地。也有一部份选择去了台湾,去那里垦荒屯田。

但也依然有一部份人,主要是其中有一些学到了不少筑城经验的人,这些初步掌握了不少土木建筑经验的人,他们也被分到了田地,但最后他们也接受了东印度公司的雇佣,如今成了大明东印度公司下的一个专门的建筑商行的员工。

刘钧把需要建筑的一些大工程直接承包给建筑商行,由他们带着手下这批经验丰富的手下,全面负责材料预算以及施工建设。用专业的人筑城。速度无疑更快,质量更好,也更省心省力。

而这些在建筑商行的建筑工们,也能拿到不菲的薪水。

镇江堡和义州堡、铁山堡一样。都由建筑商行承接建造。镇江堡最先动工,先筑完镇江堡后,才会接着修筑义州和铁山二堡。新镇江堡完全是按金州和旅顺的城堡样式修建,一个火炮时代的新式棱堡,拥有更强的交叉火力,有专防火炮设计的新城堡。

刘钧已经决定。要牢牢的在鸭绿江口,钉下这根铁钉,镇江堡,也将成为一座不可悍动的要塞堡垒。

城池还在抢筑之中,英俄尔岱到了。

在距离镇江数十里外的险山堡内,他见到了派出去的第二队探马。带队的牛录章京向英俄尔岱报告,镇江堡再次被明军占据,城头飘着明军的红旗。

“镇江堡大约有四五千明军,他们不但占据了镇江堡,而且还进驻了九连城。明军还带来了许多工匠民夫,正在加紧加固维修城池。”

“你确定只有四五千人?”英俄尔岱问。

“穿着蓝色军服的人确实只有四五千,另外还有几千人都只是筑城民夫工匠。”

户部参政福塔尔喊道,“区区四五千人,竟然还敢在镇江驻军修堡,他们这还想要赖在这里了,真是好大的胆子。大人,请立即发兵攻打镇江堡,属下愿为前锋。”福塔尔虽是户部参政,但他也还是牛录章京。打起仗来还是很勇猛的,听说明军才几千人,他立即就有些怒了。

英俄尔岱还在思考。

镇江堡是与朝鲜的边界要地,如果这里被明军控制,那朝鲜的态度就会动摇。就算他能改道入朝,朝鲜也答应继续向着大清,但有镇江堵着鸭绿江,也同样是一件麻烦事。

“估计镇江的明军不是孤军,如今海上尽由明军控制,我估计皮岛肯定还有明军驻守,互有犄角。”

“那怕什么,他敢来,咱们正好来个围城打援。”马福塔道。“大人,趁着眼下南蛮城堡还未修好,我们正好进攻啊。”

“好。”

四千余清军立即继续南下,直奔镇江堡。

当天午后,已经到达镇江北面的九连堡前。

九连堡大小不一,九城相连。距离镇江堡有二十里,离鸭绿江二十五里,东北面有草河,东南是鸭绿江,后面是镇东山,地势险要。

第三师第四协进驻之后,立即就派兵进驻九堡。并派工匠民夫先修复各堡,增设炮台。当英俄尔岱率军到达堡前时,立马就发现了不一样。他几乎每年都要往朝鲜去,每次都要路过这里。原来这九城早衰败了,只剩下了少量驻军。

而现在,那城堡却大变了个样,充满着尖角,还立着壕沟。堆着斜坡。

“攻下它!”

英俄尔岱没有半点犹豫,既然来了,那就打过去。

被进攻的那个棱堡中驻着一个连的官兵,这个堡也被命名为三连城。看到清军到达,堡上的明军没有丝毫的惧怕。

“敲响警钟,点燃烽烟。”

铛铛铛的警钟被敲响,城堡顶上升起了狼烟。

清军听着清脆的警钟声,看着那股升腾而起的狼烟,眼里只有得意和嘲讽。在他们看来,这个小小的堡垒。根本承受不住他们的进攻。

“把炮拉上来!”马福塔高喊。

这次入朝是为了坚定朝鲜的拥清立场,因此英俄尔岱特别携带了好几门炮,都是千斤佛朗机,足有六门,另外还有好几十门轻便的虎蹲炮和小号的佛郎机。这些炮本来是要震慑朝鲜人,现在,正好用来先拿下这座堡垒。

城堡上,身着蓝色军服红色号衣的九头鸟守堡士兵们看着清军从后面拖来数门佛郎机,立即有人笑着大喊,“连长。鞑子推炮上来了。”

“喊魂啊喊,鞑子也有炮么,你看清楚了,那是炮么。”堡中最高军官连长赵明海大笑着道。

佛朗机。九头鸟军中已经淘汰的装备。

清军推着炮到了阵前,距离城池大约二百步的样子停下。

赵明海表情相当的轻松,“兄弟们,看看鞑子,直接把炮推到我们眼皮子底下了,这不是欺负我们的炮手嘛。炮手兄弟,被鞑子这般看扁,你能忍吗?”

堡中的炮队队长冷笑着道,“报告连长,我们已经把大炮瞄准了鞑子,请下达射击命令!”

“这么快就准备好了?你确认已经瞄准了?”

“是的,长官。”

赵明海拍了拍城垛,“那就轰他娘的,还等什么。”

城下,一群汉人炮手正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