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新列强时代-第11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没假!”刘铭传急忙摆手更正道。

“那你刚才……”张树珊脸上的惊容还没褪去。

“只是觉得火枪队的前途没你想象中那般好!”刘铭传脸上露出不屑之色:“站得远远的开枪射击,哪有真刀真枪拼起来痛快?”

“痛快是痛快了,可危险也大啊!”

张树珊哭笑不得道:“长毛可不是好惹的,他们那股子疯狂劲你又不是没见过,一不小心就挂了多可惜啊!”

“呸呸呸,童言无忌童言无忌,你小子能不能说句好话!”

刘铭传连连呸了几声,一脸不善看向同乡好友。

“是我说错了是我说错了……”张树珊连连摆手告罪,无奈苦笑道:“我只是想说,刀盾手在战场上更危险!”

“再危险也比需要人保护的火枪队强吧?”

刘铭传却是很不客气回击道:“一旦被人近身火枪队几乎毫无还手之力!”

“不是还有刺刀么?”张树珊一脸不服气。

“那玩意有用么?”刘铭不屑的撇撇嘴:“一钢刀下去,那两指宽的玩意立马断成两截,还不如烧火的木棍!”

“不管你怎么说,我要去火枪队!”

张树珊一时语塞,但还是坚定道。

目光盯着同乡好友看了好一会儿,见好友一脸坚决不动摇的摸样,刘铭传只能无奈的摊摊手没好气道:“那就祝你好运了!”

……

“聂士成聂士成,你小子想好没,到底是加入刀盾手还是火枪队?”

乡勇队庐州大营附属新兵营地,聂士成刚刚返回宿舍整理营务,新兵营同乡好友吴长庆便找了过来焦急问道。

“长庆老哥你想加入哪个?”

聂士成手上不停忙活,没有急着回答反问道。

“当然是刀盾手了!”吴长庆理所当然道。

“可教官推荐我加入火枪队……”聂士成有些忧郁道。

“什么,教官推荐?”

吴长庆吃了一惊,目光上下不停打量眼前年纪不大的小老乡,一脸疑惑道:“你小子一身武艺不错,难道不是最好的刀盾手材料么?”

聂士成放下手头活计,有些不好意思回答:“教官说我年纪小底子好,更容易发展培养,而且军门大人打算大力发展火枪队,所以……”

“好啊你小子!”吴长庆有些羡慕的轻锤了小老乡肩头一下,满脸微笑鼓励道:“既然是教官推荐那你就好好干,说不定到时候大哥还需要兄弟你提携呢!”

“长庆哥说笑了……”聂士成很不好意思的摆了摆手。

……

像张树珊跟刘铭传之间,还有聂士成身上的事儿,不仅仅乡勇队宿州大营还有庐州大营不时发生,皖北地区其它几座大营也在或被动或主动的发生着。

随着乡勇队调整发展策略,加重火枪队还有骑队发展,资源倾斜之下自然引起各大营人心浮动不知如何选择是好。

毕竟火枪是个新鲜事物,就算操作原理其实跟鸟统差不多,但以这时代的百姓生活水平,小小年纪就玩过鸟统的真心不多,毕竟火药跟铅子那也是要钱的,而且还花费不菲。

只是吴可绝对不会想到,历史上大名鼎鼎的淮军诸将,此时已基本上加入了手下乡勇队阵营。

尽管他不像李鸿章那样是安徽人,但架不住名头大战功足,而且乡勇队的待遇着实不错,刚一招兵便引来当地青年争相投奔。

老话说得好,是金子总会发光,原本历史上还需等待近八年才会发光发热的淮军诸将,尽管没历史上起点那般高,但也逐渐从新兵当中脱颖而出。

混得最好的当属刘铭传跟张树声两人,先不说他们参军时本就带着上百自家弟兄引人注目,在新兵训练时也是表现不俗十分抢眼,得到各自新兵大营教官赞赏,故而新兵训练刚一结束他们便难得的当上了小队长。

乡勇队发展到现在,已经不可能再出现一步登天的事情,想要往上爬只得一不一个脚印,或靠资历或依战功逐步上升,想要像历史上一般上来就是一营营官根本不可能。

一干历史上的淮系将领出身并不怎么样,最好的张树珊跟张树声两弟兄所在张家,也不过庐州城外地主豪强,而且还忘死里得罪了太平军,如今有机会加入威名赫赫的乡勇队哪还耐得住再等七年,等历史上那位大名鼎鼎的李合肥组建淮军时再出山?

至于李鸿章此时也在安徽,不过是跟在徽省籍某为侍郎玩团练,而且还是在淮南那个危险地方,稍一不慎便有玩脱的危险。不说表现平常得很没啥名头,眼下的身份比起吴可堂堂的提督差远了。

当然,就算吴可知道原本历史上一干赫赫有名的淮系将领加入乡勇队,除了惊讶一下也不会有啥太大反应。

不是他甩大牌,实在双方之间地位相差悬殊,而且这些家伙眼下个个年轻得很,有没有历史上出山时那般老辣真不好说,还需长时间的军旅生涯慢慢锤炼。

时间便在乡勇队的缓慢调整,还有淮北地区相对平静的局势中缓缓流逝,眨眼间咸丰五年过去了,到了咸丰六年这个历史上无论是太平军还是清军都出现重大变化的年份。

乡勇队一边调整自身编制,加强火枪队的数量和实力,一边跟金陵城外的太平军小打小闹战个不停,不时还配合江南大营发动凌厉攻势吓金陵城内的天国首脑们一跳,局势不温不火相比其它地区的战火连天算得上安静异常……

第335章上眼药

“梦臣,朝廷又发来圣旨,要咱们加强对金陵城的攻势!”

左宗棠满脸苦恼找到安徽提督衙门,将手中公文交给正在忙碌的吴可。

“催催催,就知道催!”

吴可没好气放下手头文件,接过左宗棠递来的公文,看都不看一眼随手扔到一边:“张抚台怎么说?”

对于吴可如此无理的表现,左宗棠倒也不以为意,随便找了把椅子坐下,接过吴可亲兵送来的热茶,轻抿一口放下茶盏,看着吴可郑重说道:“抚台大人认为咱们应该打一打,起码也要做个样子给朝廷看!”

“那好吧听抚台的,做个样子就做个样子!”

吴可也是无奈,尽管眼下官位品级跟张亮基一样,但谁叫他是张亮基一手提拔的呢,官场上最忌讳的就是忘恩负义,再说张亮基也给足了他面子,凡是要用到乡勇队的时候都不忘先打声招呼。

“季高老兄,这次你准备派出多少人马?”

见左宗棠松了口气的摸样,吴可好奇问道。

乡勇队人马在不断膨胀,一年多时间的发展目前人数已达一万五千有余,当然需要的话能够在半月内调集更多的团练青壮助阵。

一年时间的经营,此时的皖北已不再复荒凉穷困摸样。强行施行的计划经济保证百姓的基本生活所需,官府能够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作用体现无遗。

由官府出面组织的几个大集市,于鄂皖交界,皖鲁交界,豫皖交界等地算是打出名头,免了商贩们深入皖北被盘剥的麻烦,只需交纳一次入场费也免去了各地兴起的厘卡关税之苦。

而通过这几个交易量一日大过一日的集市,省去无数中间可能被动手脚的环节,安徽巡抚衙门也能用最少的代价得到足够所需的物资。

有乡勇队一跟不讲情面的战士弹压,几大集市短时间内的秩序得到维护,而每隔一段时间的大队规模调动,又杜绝了驻军与商人们勾连暗中做手脚的可能。

自古以来的商业活动就是如此,只要保证相对的公平环境,加上有巡抚衙门源源不断的大额定单刺激,集市想不获得巨大发展都没可能。

对外依托偌大的皖北地区进行频繁的商业活动,对内则是严格到严酷的以物易物,通过这中间的差价巡抚衙门不仅没有花费多少金钱,反而还大赚了一票。

官府有了钱之后,通过集市换成各种生活物资,组织大量的青转劳力建设控制区内的基础设施,整整一年时间皖北就是个热闹的大工地,一条条笔直官道延伸四方,一道道田间沟渠纵横交错,修水库建高坝,一年时间做到的事情比得上之前几十年加起来的总和。

基础设施建得好,百姓们抵抗天灾的能力增强,以后的日子只会越来越好。

而巡抚衙门有了钱,左宗棠自然跟着财大气粗起来,一口气招揽了近五千青壮,手下人马也膨胀到过万之数!

左宗棠说起话来也底气十足:“这要看梦臣你怎么打拉!”

污可轻轻一笑,眼中精光一闪而逝:“呵呵,长毛在湖北江西两省闹腾得太不像话,我打算给他们好好上上眼药!”

左宗棠闻言眼睛一亮,迫不及待追问道:“梦臣打算对淮南地区动手么,正好老哥我心头痒痒了小打小闹实在没啥意思!”

张亮基入主安徽以来,不想太过招惹金陵太平军的注意,然后被人当了枪使做了炮灰,极力压制手下部队的战力,只要太平军不挑衅就不跟他们大打出手,表现得只稍微比其它省份清军强那么一点点。

总之就是大战不起小战不断,完全把金陵城外太平军当作练兵对手之用,效果着实不错经过真实战场磨砺,无论是乡勇队新兵还是楚勇新兵,都在一场又一场的小规模战斗中迅速成熟成长。

小规模单兵种作战,小规模多兵种作战,小规模纯冷兵器作战,小规模冷热兵器联合作战,小规模纯热兵器作战,小规模联合作战等等等等都玩得炉火纯青,整得被挑做对手的太平军防御人马叫苦连天苦不嵌言。

可一年的实战演练效果也基本到头了,乡勇队有多次万人作战经验,平时又极端注重战后总结和学习,以传帮带的形式倒不用担心新近军官跟不上躺,最起码理论上已经做好足够准备。

可左宗棠就不一样了,楚军深受湘军那一套影响,讲究的是使徒亲朋还有乡乡,而后以儒家思想包装统合,注重的是以文带武至于士兵的晋升之路基本没有,除非表现特别优秀才有可能调入亲兵营有那踏入仕途机会。

别说手下将领没多少有大兵团作战经验,就算有那也是个人不传之密,哪会像乡勇队那般印刷成侧让小兵都有机会学习。

既然已经决定要给金陵太平军首脑上眼药,吴可也不拖泥带水,先到巡抚衙门确定出兵事宜,而后又跟江南大营向军门通报一声,请江南大营在他们行动的时候帮忙牵制金陵太平军。

话说一年多时间,足以让安徽一干军政要员,与相隔不远的江南大营高层打成一片。

之间两方时常出兵配合作战,给金陵城市内的太平军制造了不少麻烦的同时,也减轻了各自身上的负担和压力,因此两方之间的关系一向维持得不错,都需要对方的帮衬嘛。

别的不说,马三东这个吴可的老上司老熟人,便因为平日表现不佳转投安徽提督衙门,连点麻烦都没遇到这就是明证。

向荣一停安徽军政两方准备联合行动给太平军上眼药,顿时热情高涨也打算插上一脚。

没办法,相比安徽军政两界受到的那点压力,江南大营那就要大上十倍几十倍不止。

谁叫江南大营集中清军近十万,需要朝廷每月调拨的物资粮草是个天文数字,在朝廷财政本就不怎么富裕甚至可以说糟糕的时候,江南大营迟迟没有收获让朝廷苦不堪言,向大军门身上的压力可是不小。

确定了联合胸动的调子后,安徽军政两方衙门也不避太平军的探子,明目张胆调兵遣将一副厉兵秣马准备大干一场的架势,不等金陵太平天国首脑做出反应,乡勇队三千火枪手,混合五千步骑,令加五千楚勇马步联军,浩浩荡荡向淮南地区碾压而去……

第336章围点打援

碾压,真真正正的碾压……

一万三千久经训练的乡勇队与楚勇联合大军,几乎是以摧枯拉朽之势横扫淮南地界。

先下芜湖,再取铜陵,同占宣城,三战三捷驻守太平军一触即溃,几乎毫无还手之力!

据城防守根本抗不住漫天箭雨以及炸药包投掷,就算一时扛住了也顶不住在墙角根上堆炸药包。野战的话那更是轻松,能顶得住三千火枪手轮番射击的太平军部队,反正吴可还没遇上。

一时安徽震动,金陵震动,安庆震动,整个两江地区震动。

谁也没想到,沉寂了近年之久的安徽提督吴可不鸣则已一鸣惊人,半月时间内不费吹灰之力连下三城,一举切断安庆与金陵之间的陆上联系!

与此同时,坐落于金陵城外的江南大营也营门大开军阵四起,数万清军声势浩大的对金陵实施佯攻作战。虽然明知城外清军只是做样子,但城内天国首脑们依旧不敢放松警惕,只得任由安徽一万三千清军横扫淮南,切断安徽与金陵之间的陆上联系无可奈何。

而湖北武昌的大战,也牵制了太平军西路人马绝大部分精力……

湖广总督官文亲率北路人马一路狂飚猛进,12月12日清军水师已攻抵龟山脚下,官文本人于1856年1月5日进驻蔡甸,1月9日以后连续派兵猛攻汉阳。

南部清军由湖北巡抚胡林翼统帅陆军及水师共一万余人,以金口为基地,从1855年5月下旬开始,频繁向武昌白沙洲、八步街、江堤、李家桥等地进攻。

太平军凭高垒深沟固守,并多次主动出击,进攻胡林翼的老巢金口。

1855年9月12日,国宗韦俊从武昌分兵6路猛攻金口,当日占领金口,迫使胡林翼军退至大军山,并急奏清廷速调湘军罗泽南部援鄂。

9月26日,罗泽南部共5000余人,由江西西进,10月16日陷通城,24日陷崇阳。

而这时翼王石达开统军二三万人由安庆西上援鄂,11月3日大败罗泽南军于崇阳壕头堡。

14日,翼王在通城又击败平江勇。但翼王于24日,率部自通城进入赣北,由国宗韦俊据守鄂南。

与此同时,胡林翼军与罗泽南军会师羊楼洞,联合进犯蒲圻。韦俊率军力拒,11月30日蒲圻失陷,韦俊退守武昌。12月18日,罗泽南军占领咸宁,22日进驻山坡,1856年1月3日由纸坊直趋洪山,到达武昌城下。

胡林翼军也于当日由武昌南路经李家桥、板桥到达武昌保安门外的五里墩;湖北提督杨载福率水师10营于12月21日重占金口后,进驻沌口,并以沌口为基地沿江下攻,汉阳、武昌处于清水陆军分割包围之中。

1856年1月,清军攻城次数频繁,攻势更加凌厉。1月9日开始,北路官文派兵连日猛扑汉阳,南路胡林翼、罗泽南两军于9日、13日、17日、18日、25日、27日猛攻武昌城外太平军据点,并攻击望山门、大东门。太平军在城外的据点及堡垒大部被攻破,清军直逼武昌城下。

战斗中,安徽援军吴水牛部三千人马表现神勇,连战连捷深受官文倚重,被视做手头攻坚利器看待。

尤其是水牛部攻击手段花样多变,无论攻坚野战还是防御作战都表现不俗,一百随军火枪手更是屡立奇功,差点没让官文收为亲兵护卫。

而湖北提督杨载福率水师10营,于9日、26日从沌口攻太平军水师基地鲇鱼套、南岸嘴、塘角等地,毁粮食辎重船100余只。

太平军顽强抵抗,粉碎了清军的多次进攻。清军伤亡一千数百人,攻势大大受挫一时难以前行。

湖北打得热火朝天江西也不遑多让……

太平军自从九江、湖口大捷之后,主力乘胜直捣湘军后方,力争向上游进军,收复武汉。

湘军领袖胡林翼这时署理湖北巡抚,认为自家这摊子事更重要,要求曾国藩撤回在江西的湘军主力,先回救武汉再说。

可曾国藩出于政治上的考虑,担心因战败被政敌参劾,更害怕受清廷责难,失去再起机会坚持固守江西。

湖口败后他先是驻扎在南康府,与内湖水师相互依存,继续指挥湘军围困九江,仅派遣悍将罗泽南回救武汉。

湘军前期陆师的两大将领,分别是满人塔齐布和汉人罗泽南。

此时,塔齐布因久攻九江不下,已呕血而死。罗泽南一走,曾国藩手上就没有得力的干将了。

这期间,他在江西主要依靠的是被困在南康的内湖水师和塔齐布的旧部(由塔的助手周凤山统领)。

1855年4月,太平军三克武昌。在稳定了湖北的军事形势后,石达开便带兵回到江西,乘罗泽南回援湖北之机,在江西展开强大攻势。

自1855年11月起,石达开联络广东天地会起义军,连下江西瑞州、临江、袁州等府,并围攻吉安府城。

眼看形势不妙,曾国藩只好从九江撤围,调周凤山部陆师驻扎在战略要地樟树镇,以图南下救援。

但是曾国藩对能否解救吉安并没有把握,而且又担心省城南昌的安危,便命周凤山在樟树镇坚守,以观望形势。

石达开利用周凤山军举棋不定的时机,于1856年2月攻克吉安,并乘胜攻破樟树镇湘军大营。

湘军溃兵纷纷涌入南昌城,曾国藩也只好进入南昌城收拾残局苦苦坚持。

有了湖北和江西两块战场吸引太平军西征军主力,等吴可率军气势汹汹杀奔安庆的时候,太平军竟一时难以抽出兵力支援。

此时的战局很有点诡异,看似你打你的我打我的互不相干却又联系紧密。

吴可在安徽整得太平军抬不起头,就差临门一脚将安庆收复,整个安徽基本上便掌握在手。

湖北好几万清军兵围武昌,太平军韦俊部只能闭城坚守以待援军。

江西太平军则强势无比,将之前风光无限的湘军首领曾国藩堵在南昌狠揍,眼看着败亡在即。

眼见安徽危急,太平军西路军与金陵之间的陆上通道被断,金陵城受到江南大营清军威胁不能稍动分毫。

本想一鼓作气将南昌拿下,以曾国藩的项上人头鼓舞士气的石达开坐不住了,急令手下人马兵分两路,一路乘船直入安庆,另一路则从景德镇进入安徽境内,过黄州直扑宣城,打开与金陵的同道。

南昌城压力一轻的同时,两路援军近两万人马水陆齐进,浩浩荡荡向安徽境内杀奔而去。

吴可部当即做出调整,分出一部五千人马从安庆杀奔黄州而去,看这架势目标显然是太平军江西近万陆路援军!

一时间,两支敌队大军如滚滚洪流般朝相同地点杀本而去,皖南大地战云密布气氛万分紧张。

……

“梦臣,为何不一鼓作气拿下安庆?”

此次左宗棠也随军出征积累大兵团作战经验,他对于大军顿足于安庆城外很不满意,明明己方有一战而下安庆的能力啊。

“拿下安庆做什么?”

吴可此时所有精力都放在桌上的地图上,闻言不假思索问道。

左宗棠被说得好一阵无语,轻佛摸额头没好气道:“长毛西路主力正气势汹汹杀奔而来,不先拿下安庆免了后顾之忧,再与敌人一决雌雄?”

“正是因为要为敌援军一决雌雄,我这才刻意放过安庆的!”

吴可撇了撇嘴依旧没有回头,无论是他还是左宗棠,都没将兵力不足万的安庆守军看在眼里,想要拿下不过只是时间问题而已。

“此话何解?”

对于吴可漫不经心的态度,左宗棠倒也没太过在意,大家合作了这么长时间早熟悉对方脾性,吴可没有一点轻视他的意思。

“安庆还在长毛手中的话,季高老兄认为长毛援军会如何做?”

吴可转过身来,看向左宗棠笑着问道。

“自然是全力救援了!”左宗棠想也不想回答。

“那要是安庆早早落于我手,长毛西路援军又做何打算?”

吴可接着问道。

“这个……”

左宗棠一脸迟疑,不确定道:“可能直接打通去金陵的路,也可能返身而回,更有可能……”

“是不是觉得可能性太多一时不好判断?”

吴可轻笑着问道。

“是啊,长毛的选择太多,一时很难准确判断!”

左宗棠也不恼被打断话头,老老实实点头应是。

“这不就结了?”

吴可一摊双手,似笑非笑道:“既然拿下安庆后不确定因素太多,那还不如干脆放在那不管,先对付必定来援的长毛援军再说!”

“你小子……”

左宗棠一脸恍然,这才明白吴可打的什么主意。

“没错,咱就是指着安庆吸引源源不绝的长毛援军,而后在来个围点打援!”

吴可挥了挥拳一脸自信道。

“围点打援么?”

左宗棠脸上露出既兴奋又有些担忧的神色,不安道:“你就这么有信心,能把长毛的援军全部拿下?”

“当然!”

吴可一脸自信,目光望向黄州方向肯定道:“这点信心都没,还出来混个屁……”

第337章大战连连

事实证明,吴可所行‘围点打援’之计十分正确……

从江西救援而来的近万太平军西路军人马,紧赶慢赶于黄州城外与杀来五千清军人马相遇。

一番大战太平军胡以晃部虽不敌火枪大队,却依旧从容退入黄州城内,没给清军吴图苟(土狗)部多少可趁之机。

甚至土狗部的几次攻城作战,都被胡以晃部轻松打退。

此战尽管火枪大队表现一如既往亮眼,投石机中队和弩炮中队也表现不俗,但胡以晃部似乎早有准备一般,尽管在中远程重火力对轰中处于明显下风,但清军之前无往不利的炸药包此次却令人惊讶的连遭失败。

消息传回后方吴可手上,让他立即明白吃了几次大亏之后,太平军已经有了防备,再想如之前那般轻松可不容易了。

土狗部五千清军与太平军胡以晃部上万人马,僵持于黄州城一时谁也奈何不了谁。

让左宗棠惊喜的是,太平军胡以晃部困守黄州,却并没有分兵袭扰清军后方的宣城,好似突然变成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