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新列强时代-第18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等到前线消息传开,列强联军已经拿下护城河边的连环战壕工事,自身也因为清军的设计挨了一通猛炸损失惨重,暂时休兵罢战起码今日不用担心列强联军会打到京师城下。

京师军民又喜又忧,喜的自然是列强联军挨了整吃了亏,他们巴不得可恶的洋人死光光才好呢;担忧的自然也是这个,洋人挨了整吃了亏,谁知道他们会不会恼羞成怒拿京师百姓泄愤?

如果说京城军民的反应是惊喜中含着担忧,那留守京城的官员们就是炸了锅的蚂蚁急得不行。

没错,洋人军队挨了整吃了亏,可是护城河外的连环战壕工事,连两天都没能坚持住也是事实。

虽然以恭亲王和桂良为首的大佬依旧坚持抵抗,下面的官员就算另有想法也不敢妄动,可是不并不妨碍他们动歪脑筋起了别的心思。

这时,被羁押的列强联军谈判代表,不知被哪个阴损家伙从角落里想了出来,认为拿着这些人做筹码的话,说不定会有什么奇效出现!

这个想法刚一提出,立即就获得了京城很大一批中低层官吏的认可,并大肆宣传说什么利用得好的话,说不定可以不战而屈人之兵。

此时的京城局势何其敏感,任何风吹草动都会第一时间传入各位大佬耳中,吴可自是不屑一笑,认为这些官吏简直异想天开不知所谓。

从列强联军自天津大沽口登陆以来,仗都打了大半个月时间,该结的仇怨都结得差不多了,之前那一连串爆炸起码让联军损失近千,都到了这份上联军又岂会因为几个被抓谈判代表而轻易退兵?

别开国际玩笑了!

列强看重的是赤落落的利益,不然他们兴师动众不远万里跑来大清干什么?

别的不说,单单这一路行军消耗的军资就不是个小数,更不要说连番大战消耗的海量弹药以及后勤物资,就这么退了拿什么回去交代?

被羁押的巴夏礼等人别看在远东算个角色,可在英国和法国本土连屁都不是,这样的小角色也好意思拿出来威胁联军高层?

嘿嘿,不是存心弄出来恶心人的吧?

听到京城官场传得沸沸扬扬的消息,吴可不无恶意想到。

可惜的是,他能想得明白不代表别人也能看得清楚。

这不,恭亲王和桂良等京中大佬都坐不住了,好象约好了一般第一时间赶到了吴可这里,商量用巴夏礼等羁押列强联军代表逼迫联军退兵的事情。

“梦臣你怎么看?”

此时的京中第一要务,无非就是与列强联军的大战。

而吴可作为全面负责与列强联军作战的清军总指挥,地位之重要可想而知。

尽管京中权贵无数,比之吴可身份高的贵人也不是一个两个,可在与列强联军作战的关键时刻,可以说吴可就是此时的京中第一人。

不管是因为关心战局,还是其它别的什么原因,总之以恭亲王和桂良为首的京中大佬基本上每天都会来到临时城防指挥部一趟,有时候事态万分紧急一天来个两三趟也不算希奇。

但凡针对列强联军的动作和举措,基本上都是在这里商量出来的,时间一长京中大佬们也就习惯了,这一次也不例外。

与一干京城大佬见了礼,分别落座之后上了茶水,闲聊几句后桂良率先沉不住气直接开口催问。

以他和吴可的私交,稍微没点规矩无所谓,在座其它京中大佬却不好如此。

“那中堂大人这事是否可行?”

吴可轻轻一笑,放下手中茶盏不答反问。

“这个,我总觉得有些不太妥当!”

桂良跟洋人打过不少交道,自然明白洋人那惟利是图的尿性,想要依靠威胁杀掉人质的手段逼其退兵,可能性真的不大。

“既然如此,那还有什么好说的?”

吴可轻笑出声,目光一一从在座大佬脸上掠过,摇了摇头接话说道。

“难道吴督台就对此没一点心动?”

不等桂良开口,坐在上首的恭亲王便忍耐不住插了进来。

“自然没有!”

吴可义正严辞回答,见在座大佬脸上很有些不悦,他也不恼只将自己心中所想原原本本道出,至于大佬们愿不愿意听那就不关他什么事了。

听了他的解释,在座大佬中好些个心头原本的计量顿时冷了下来,冷静之后思量了一阵觉得确实如此,顿时便失去了从中继续运作一番的想法。

“虽说如此,但总是一条路子不试试看,又怎能知晓有用没用?”

当然,吴可话虽说得明白,却也不是人人都听得进去了,便有那坐在角落的兵部左侍郎不以为然道。

“既是如此,试试倒也无妨!”

见这厮话一出口,便挑起了在座大佬们不少兴趣,吴可也没阻拦的意思顺水推舟说道,反正不管如何他是打定了用武力解决麻烦的想法。

送走了这群心急火燎的京中大佬后,吴可又一心扑在了军务上,没空理会京中大佬们的手段。

再说匆匆离开临时城防指挥部的京中大佬们,回去之后又商量了一阵,决定趁交战间歇期干脆把这事给办了,免得夜长梦多。

就在京师清军与列强联军暂时休战的当天下午,城中便有信使直接赶到列强联军在京郊的大营。

联军高层虽然恼恨,但该有的外交礼节却是一点都不少。

因为吴可和两江清军及时援救的缘故,清军已与列强联军打了一日有余,虽说联军连破清军外围五道连环战壕工事,却也让京城官民看到了阻敌于城外的希望,在洋人面前腰杆子自然也不可能太过弯曲。

那肩负重任的信使也不客气,见了联军高层后直接表明来意:希望联军就此退去休兵言和,如果联军执意攻城将直接处死巴夏礼等人质。

听了这赤落落的威胁,联军高层都气得够戗。

可是气愤过后却是郁闷,他们还真有点顾忌,以额尔金为首的联军高层方面顾忌自己等人的策略失误,可能将会导致落在清人手中的人质死亡,担心进攻会导致清军因失败而恼羞成怒杀害人质。

巴夏礼等人在国内确实算不得什么,可在远东也算有头有脸的人物,背后的家族虽然势力一般可是额尔金等人也不愿平白得罪。

当然要他们就此退兵更是不可能,不过好在联军眼下正需要休整一番,正好趁此机会与清国官员纠缠一番,看能不能诓得清国主动释放人质,到时候没了顾忌新仇旧恨一起算。

信使也是知道,这样的‘大事’想要一次性解决根本不可能,不过见到联军高层没有把话说死就知晓有戏,所以也没逼迫过甚坐了一个时辰便回来交差。

得到消息之后,被京中大佬们点名负责此事的兵部左侍郎自然大喜过望,以为自己此番将立得大功压那吴大总督一头。

正因为如此他便越发将巴夏礼等俘虏看得死死的,每日里好酒好菜的供着不好怠慢,害怕出了事情功劳飞了不少自己也得顶缸。

再说了这位兵部左时候未尝没有担忧,担心京城被洋人军队攻破以后,洋人会找他们这些满清官员的麻烦,他吩咐手下千万不要虐待巴夏礼等俘虏,与他同般心思的官员可不在少数,他的这番指令被执行得非常不错。

不说巴夏礼等俘虏待遇突然变好,又是单间房舍又是好酒好菜的供,立时明白了看押他们的清国官员想法,顿时在看押的房舍里嚣张跋扈起来。

“洋人真的答应谈判?”

不说京中大佬们得到消息后上如何的欣喜异常,吴可听到消息的时候却是忍不住皱起了眉头,总觉得这事儿太过荒唐很有些不可思议……

第501章各有算计

不管吴可心中如何不屑,可负责谈判的兵部左侍郎手下信使,却是接二连三与京郊列强联军高层取得联系,并就退兵事宜展开激烈讨论。

这下,不要说本就心存别样想法的官员,就是那些持观望态度的大佬们都有了兴趣,纷纷出手想要参合上一手。

不战而屈人之兵,多么让人向往的境界啊,如果他们能在如此为难之际做好,那功劳可就太大了。

对此,吴可不说好也不道不好,无论列强联军高层是顾忌人质安全,还是有别的什么想法,但在谈判期间他们必须息兵是诚意的表现。

别人怎么想不知道,反正他是十分乐意多出几天准备时间的。

这不,京城这边派出的信使还在跟联军高层纠缠,大运河上两江清军第二批援军便及时赶来,正好解了吴可手头缺兵之患。

短短一天半时间的战壕防御战,吴可手头火,枪手就伤亡了近四百,不是他狠狠算计了一把列强联军,一次爆炸便报销了近千联军战士,估计联军的伤亡还比不上清军这边的呢。

如此巨大的人员损失,就是一贯心硬如铁的吴可都有些受不了,加上他又不怎么信任留守的京畿清军,能用自己做的事儿绝不假手他人,因此自然角色身边人手不够用。

这一次,两江后续援军一下子来了一千五百,虽然其中只有五百专职火,枪手,但是另外一千步兵也经过火,枪训练,真到了迫不得已的时候也能顶上出力,加上随船运来的足够后勤物资,足以暂时缓解他眼下的燃眉之急。

不说吴可不声不响的默默积蓄手头力量,再说京城官员与列强联军之间的谈判,双方各怀心思唾沫横飞的大谈了整整三天时间,最后还是那个样没有任何结果可言,只不过互相吊着不肯在这时彻底撕破了脸面。

京中负责此事的官员自然想立下大功出人头地,虽见列强联军高层态度暧,昧心头恼火,但却不想撕破了脸面不好收场。

列强联军高层也投鼠忌器,如果不是担心人质的生命安全,只怕调整过来的联军早就对清国京城发动猛攻了。

为了打破僵局,京里的官员们却是搅尽脑汁想尽了办法,这不巴夏礼这厮又有了用武之地。

此时的巴夏礼已经从牢房里释放出来,转移到一个距离一家有名饭馆附近的庙里,留守在京的官员们派人劝说巴夏礼,要他写信给联军高层,让联军不要进攻京城用谈判解决问题不好么?

这家伙很是狡猾,知道清人有求于他先是矜持一下,然后在留守京官的恳求下答应给额尔金写信,劝说其停止军事行动和恭亲王奕谈判解决争端。

联军高层正想法子救巴夏礼等人出京呢,接到信后不怒反喜。

他们立刻摆出服软架势,在谈判桌上也不那么强硬坚持表示他们会考虑退兵事宜,但京中必须首先释放巴夏礼等人以表诚意。

负责谈判的信使回去汇报自家大人,负责此事的京官们一想确实如此,他们想和列强联军进行退兵谈判,总不能还拿捏着人质吧?

当然,他们也担心洋人有诈,等人放走以后又说话不算数。为了以防万一将来出了事担负罪责,他们立即将事情向留守京中的几位大佬做了汇报。

为了释不释放巴夏礼等人之事,京中几位大佬又一次聚集在吴可的临时城防指挥部里,共同商讨此事。

这些京中大佬都是明白人,刚开始时还对此事有些兴趣,可是联军高层一味找借口拖延时间一长便纷纷冷静了过来,知道列强联军是不可能轻易撤军的。

不过心中明白归明白,也不好打击了手下官员们的积极性,便任由下面人折腾就是,他们在后面掌总盯着不会出什么篓子。

怎么说因为这样的谈判,列强联军不得不暂时停止了军事行动,给京城清军争取了更多的时间准备,有这一点好处已经足够。

更不要说,在这期间两江清军又来了一拨支援,通过之前的战斗他们已经认识到了两江清军的强悍战力,自然是来援的人越多越好。

可是眼下列强联军高层的意思,分明不怀好意他们可不得不防。

作为负责经手此事的兵部左侍郎,自然极力述说与联军高层谈判的好处,认为应该表现足够‘诚意’放了巴夏礼等人离开。

自然也有官员有不同意见,认为巴夏礼等人质在手,城爱的列强联军便会投鼠忌器,清军拖得起时间而列强联军拖延不起,就这么耗着等勤王之师聚集京畿就是列强联军撤军甚至败亡之时。

负责谈判事宜的兵部左侍郎自然不答应,认为谈判可解决的事情,又何必用激烈的武力手段,还是先放了巴夏礼等人表现出足够诚意,再好好和城外列强联军高层好好谈上一谈。

自然有官员表示对洋人的不信任,要是京城这边表现了‘诚意’,释放了洋人人质联军那边又翻脸了怎么办?

兵部左侍郎自然认为不可能出这样的事儿,怎么说洋人也是要脸面的吧?

“梦臣你这么看?”

一边听着下面官员们的争论,桂良一边凑到吴可跟前,想听听吴可心中是何想法。

“我还能怎么看,打是肯定要打的,就看咱们最后打成个什么摸样!”

吴可轻轻一笑,不急不缓说道。

“咱们手头可是有他们顾忌的人质,难道洋人军队就敢不顾一切?”

桂良小吃了一惊,他跟洋人打过不少交道,自然明白洋人一贯的行事标准,他们可不讲究什么‘忠君报国’,一切都以利益为先。

“咱们手头掌握的人质真的很重要么?”

吴可轻轻一笑,轻声提出了关键问题。

“当然重要,不然洋人也不会跟咱们墨迹这么长时间了!”

桂良闻言先是一呆,而后便理所当然说道。

“我的好桂中堂,你说要是咱们手头的人质与洋人军队的整体利益发成冲突,那他们还会不会顾忌人质的安全?”

桂良被问得一愣,有些迟疑道:“按你的意思,咱们继续扣押着那帮洋人也没什么作用了?”

“还是有些作用的!”吴可脸上露出古怪笑容,轻声道:“替咱们多拖延点时间不是很好么?”

“那你的意思,就是继续扣押那些洋人了?”

桂良跟着笑了几声,状似随意问道。

“无所谓!”

吴可轻轻摇了摇头,神色不变语气却是正经严肃了不少:“放不放人对咱们来说,现在的影响真的不大了!”

“这话怎么说?”桂良眉头一皱好奇问道。

“不放人的话虽说可以多拖些时日,可这话说出去确实不好听!”

桂良听得连连点头,怎么说大清一贯都自诩‘田朝上国’,最是讲究礼仪尊卑,拿人质逼迫威胁自不是什么好路数,说起来当真尴尬得很。

“放人的话咱们这边就没啥让人置喙的,但是洋人一贯重利忘义,说不得放人之时便是兵戎相见之日!”吴可轻轻一摊双手,满脸都是无奈之色。

桂良听了也是一时难以决断,好在他不是礼部和翰林院那帮腐儒,知道两害相权取其轻的道理,沉吟良久还是艰难说道:“既然如此,那咱们不如多扣押一段时日,说不得你放在后头的两江援军也会多来几支!”

“拖一拖也好,只要咱们等洋人做好所有准备之前把人放了就成!”

吴可点点头附和了一声,想了想觉得还是多拖几日的好。

“怎么,洋人暗地里有小动作?”

桂良当即听出了不对劲的地方,心中警惕急忙问道。

“呵呵,中堂大人真以为洋人这般老实?”

吴可轻笑着摇了摇头,眼中尽是慑人的冷芒。

“就在咱们跟洋人高层谈判拉扯的当口,洋人却是暗地里在拆除天津港上的重炮呢,等那边的重炮到了位,估计就算那些人质在手洋人也会不顾一切的!”

“这是真的么?”

桂良吃惊的睁大了眼睛,因为太过震惊说话声音稍微大了那么一点点。

原本正激烈争论的官员们顿时一静,齐刷刷望了过来不知桂大中堂这是怎么了。

“你们继续,我跟吴督台有些私话要谈!”

桂良见引起周围同僚注意,随意的摆了摆手扯了个谎。

屋子里只是安静了片刻又立即热闹起来,那帮争论得激烈的官员继续他们的饿争论,势必要分出个胜负来才肯善罢甘休。

“怎么,出了什么事?”

恭亲王也不是个傻的,之前没有开口怕引人注意,此时见其余大佬的注意力被下面官员们的争论吸引,他装作漫不经心的凑到了吴可和桂良面前轻声问道。

见恭亲王开口了,吴可角色没啥隐瞒的必要,便将刚才和桂良的讨论复述了一遍,当即便引起了恭亲王的关注,脸色稍稍变了几变之后没弄出任何动静,只是安静的坐在一旁听吴可讲解。

“桂中堂放心就是,天津港口的重炮到底有多沉重,想必中堂大人心中有数,想要拆御下来哪那么简单,再说了我留在天津城外的那一千人手也不是吃素的,另外我还布置了一道暗手……”

第502章暗战

“一二一,一二一,大家加把劲啊……”

天津港大沽口炮台,数百随军青壮费了好大力气,终于将一座大炮台里的两尊重炮拆了下来,并搬到了道路中央的大木轮架子上。

重达数千斤的铁疙瘩压了上去,用硬木做的木轮炮架子顿时发出不堪重负的‘枝桠’呻,吟,夯得坚实的地面硬生生陷下去一小段。

“快点快点,你们动作都快点!”

几名金发碧眼的洋人士兵站在炮架子前,操着半生不数的广东话,吆五喝六的指挥刚刚忙活了一阵,累得气喘吁吁的大清苦力们。

“马的,这帮洋鬼子还真不客气,没见老子都累成这副摸样了么?”

一位身着劳工号服的汉子瘫坐在地,身上的衣服早已被汗水打湿,此时正大口大口喘着粗气张嘴骂骂咧咧抱怨起来。

“得了吧赖皮三,咱们拿了洋人的银子就得给他们干活!”

旁边另一位同样穿着号服,身材矮小瘦削的汉子嗤笑道:“忍一忍就是了,这劳累活计也就做上一次,等忙活完了这些铁疙瘩咱就轻松了!”

说着,双手用力一撑地挣扎着起身,摇摇晃晃的走到沉重的炮架子前,开口招呼身边劳力一起动手干活。

“一二一,一二一,加油干啊努力推啊……”

不过沉寂了片刻,天津港大沽口又响起了嘹亮的号子声,一群身强体壮的大清苦力推着沉重的炮架子大车,一点一点的向前移动。

“唐恩,这些清国苦力还真拼命!”

在一旁负责监督指挥的几位洋人官兵,看着苦力们卖力的摸样忍不住开口连连感叹:“这要是换成懒惰的印度人,还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将这些重炮拆下来呢,到时候长官怪责下来倒霉的可是咱们几个!”

“是啊,这些重炮看着就不轻,起码得有好几千镑吧,谁能想这些瘦瘦小小的清国劳力,竟然只靠着简单工具就拆御下来了!”叫唐恩的英军士兵也跟着赞叹出声。

“真真用心干活的好苦力,可惜被丹尼尔那个废物扔掉了过两千,不然这些苦力的工作还会轻松不少!”最开始说话的那位英军士兵撇了撇嘴不屑道。

“嘿,丹尼尔这家伙丢脸丢大了,他还好意思继续待在这里?”

叫唐恩的战士摇了摇头一脸不满。

“怎么就不好意思待下去了,那个废物负责后勤物资的输送,听说每次都能落下不少好处!”另一位英军士兵撇了撇嘴一脸艳羡:“多干几次,估计他捞取的油水,都足够在巴黎买下一座不错的大房子呢!”

“该死的贵族,什么时候才有咱们这些平民出头的机会啊!”

“就是,丹尼尔这么一个废物,出了那么大的事情居然还能负责后勤输送,咱们累死累活半分油水没有不说,稍微出了点差错不是打就是骂,真是太不公平了!”

“好了好了不要罗嗦了,还是好好监督这些清国劳力做活吧,小心被长官们抓住狠狠修理你们一通!”

说着说着就冷了场,几位英军士兵一脸郁闷不在说话,只是不时冲着忙碌的清国苦力吆喝两声以示警告,伴随着大炮架子车一晃一悠如蜗牛般向天津城缓慢行去,一路上只留下两道深深车扎让人知道刚刚经过的大炮架子有多沉重。

不说占领天津的列强联军在紧锣密鼓的拆御重炮,又在大量清国劳力的艰苦努力下,一点一点将刚刚拆御的重炮运抵天津城。

天津港闹出这么大动静,几千大清劳力的号子声喊得震天响,游荡在天津外围专找联军麻烦的刘铭传部骑兵,要是再发现不了异常那真就见鬼了。

而且经过几天时间的操作,他已经成功‘策反’的好些个被抓大清劳力,让他们装做跑散了返回天津城,继续在列强联军的后勤单位忙活劳作,代价只不过是承诺不追究他们以前所犯‘罪过’,同时给出大笔银钱诱惑。

联军也真是托大,竟然没对这些‘逃’回去的苦力生出任何防备之心,反而还高兴万分的急忙将他们安排到工地上去,大沽口炮台上的重炮可不是那么容易御下的,更不要说运输起来更加麻烦。

刘铭传虽然年纪不到刚刚三十出头,可是却跟着吴可历经大战,先是两入河南剿匪,接着又是转战淮南,然后调往苏北参与了当地的剿匪战以及围攻金陵战役,眼下又是第一批跟随吴可入京救驾的两江将领。

而且抵达京畿后,他又身负重任独领一军作战,可以说得上资力丰厚战功着著,已是乡勇队出身的新近方面之干才。

他一得到‘暗线’传出的消息便知不好,稍一思量便明白了列强联军的险恶用心,当即便派快马将消息传递入京。

与此同时,他亲率手下数百轻骑,不再一味躲避与列强搜索警戒部队碰面,而是大大方方的在天津外围数十里方圆来回奔驰,专找列强联军搜索部队的麻烦,短短数天时间便交战十来次,导致列强联军后方搜索警备部队损失惨重不得不龟缩回去,依托天津城防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